冠状动脉常见疾病双源CT综合表现
双源ct冠状动脉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双源ct冠状动脉是什么?
导语:很少人有听过双源ct冠状动脉,心律不齐的患者常常要去做冠状动脉造影,这样才能检查出是否患有冠心病。
在我国冠心病多出现于中老年人,大多
很少人有听过双源ct冠状动脉,心律不齐的患者常常要去做冠状动脉造影,这样才能检查出是否患有冠心病。
在我国冠心病多出现于中老年人,大多数都有遗传病史,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
一旦患上无症状的冠心病,就很难查出患者的病情。
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双源ct的知识。
双源CT和64层螺旋CT是两种不同的CT机型,而冠脉CT是冠状动脉的一种检查方式,双源CT和64层螺旋CT都可以做冠脉CT;双源CT可以理解成两个64层螺旋CT的复合,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所以双源CT做冠脉CT明显优于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的另一种检查方式,是有创的,但这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目前双源CT的冠脉CT检查已经很成熟,在很多方面都可取代冠状动脉造影,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如心率严重不齐的病人,做冠脉CT效果非常差,只有做冠状动脉造影,当然你怕痛苦,又没有严重心率不齐(心电图没有问题可排除严重心率不齐),可以选择双源CT的冠脉CT检查。
1、检查意义: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尤其对无症状的冠心病高危者,可以做出早期诊断,便于早期干预治疗。
2、优点:与冠脉造影相比,创伤性小,不需要常规住院检查,易为患者所接受。
(协和医院冠脉CTA准确率高达96%,检查报告阜外医院认可)。
3、检查大致过程:检查当日不吃主食。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杨贞勇谢学斌郭汉霖Yang Zhen-yong Xie Xue-bin Guo Han-li澳门镜湖医院影像中心Department of Imaging, Kiang Wu Hospital, Macau SAR, China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0)04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6~2010.2期间139例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病例,男75 例,女64 例,年龄43~76岁。
图像品质评价分4级:优秀(4分),无伪影,完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良好(3分),轻微伪影,有良好的诊断品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尚可(2分),中度伪影,能满足诊断分析;差(1分),严重伪影,不能满足诊断分析。
狭窄程度评价方法: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近心端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轻度为管径狭窄<50%,中度为≥50%且≤75%,重度≥75%,血管闭塞(100%)。
结果139例冠状动脉成像,137例显示良好(2分以上),符合诊断要求。
CTA成像成功率98.6%,发现血管异常85例,其中冠状动脉斑块所致狭窄70例,冠状动脉肌桥3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例(4例为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于冠状动脉窦上方),主动脉瓣结节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双侧上腔静脉1例。
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病人17例,符合率94%。
结论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提供满意的图像及可靠的诊断结果,以其无创性优势可作为冠心病的首要筛选检查方法之一关键字: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9 and February 2010,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was performed in 139 cases (male 75, female 64, age from 43 to 76 years). Image quality degrees: excellent (Score 4): no artifact; good (Score 3): a littl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atisfaction (Score 2): moderat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poor (Score 1): serious artifact tha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Stenosis degrees: mild stenosis<50%,50%≥moderate stenosis≤75%, serious stenosis≥75%, occlusion (100%). Results The images of 137 of 139 cases (98.6%) are satisfied or above. There are 85 abnormal cases of 139 found. Among them, stenoses are found in 70 cases, myocardial bridging in 32 cases, abnormal arising position in 5 cases (RCA originates from left coronary sinus in 4 cases, both RCA and LCA originate from the points above coronary sinus in 1 case), nodule at aortic valve leaflet in 1 case, both RCA and LCA -PA fistula 1 case, both SVC in 1 case. 94% got the same diagnosis in 17 cases that were also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Conclusion Dual-source computed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can provide satisfied images and diagnosis. It can be one of the best screening methods for coronary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SCT; Angiography冠状动脉的无创性成像一直是放射学家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
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陈亚君; 乔雯【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016)010【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双源CT; 冠状动脉变异; 冠状动脉造影【作者】陈亚君; 乔雯【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 R445.3冠状动脉变异临床上较为少见,与后天性的冠状动脉疾病相比,发病率较低,数据显示,在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中,冠脉变异约占0.3-5.6%[1]。
多数冠脉变异无临床意义,但部分冠状动脉变异可导致心率失常、心肌梗死,严重的甚至猝死,此外,冠脉变异可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灌注损伤的风险,因此对冠状动脉变异的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临床上意义重大[2]。
临床上常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的金标准,CAG可明确探查冠状动脉的开口、走行及终止等结构,但对于冠脉变异的患者来说,其在冠脉变异空间关系的探查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其具一定创伤及危险性,费用较高,对于一般仅需筛查的患者并不适用[3]。
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心电门控技术的出现,时间及空间分辨力的提高,无创冠脉成像检查成为可能。
双源CT(DSCT)配备两套探测器及球管,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改善了常规CT检查中心率造成的影响,拓展了其在冠脉疾病检测中的应用[4]。
DSCT用于后天性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研究较多,但其在先天性冠脉变异的诊断中报道较少。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经DSCT检查的60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探讨DSCT在冠状动脉变异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至我院行冠状动脉DSCT检查的10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主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排除冠状动脉搭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诊断为冠状动脉变异的患者为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58岁,平均(49.02±8.88)岁;上述60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33例患者同期进行CAG检查。
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搭桥术后 l 4例 , st 像 结 果 可 显 示 搭 桥 血 管 ; 状 动 脉 Dc 成 冠 斑块 、 窄 1 狭 O例 , st 像 结 果 可 见 血 管 斑 块 , 窄血 管 。 D c成 狭
3 讨 论
化 积 分 测 定 , 后 使 用 团 注 法 ( s ou ) 试 患 者 循 环 时 然 TetB ls测
出血等并发症_。 5 ]
作 者 简介 : 亚玲 , ,1 6 吴 女 9 0年 5月 生 , 管技 师 , 北 医 药 主 湖
学 院 附属 人 民 医院 ,4 0 0 4 2 0
从 我 们 的 观 察 结 果 来 看 , F 治 疗 腹 膜 后 淋 巴 结 转 HIU
双源 C T在 心脏 冠状 动 脉血 管 成像 中 的临 床 应用
建 为 层 厚 0 7 . 5mm, 隔 0 5mm 的 薄 层 图 像 并 传 递 到 工 间 .
作站( 支架 患 者 采 用 Ken B 6重 建 法 , 他 患 者 用 B 6重 re4 其 2
建法) 。采 取 图像 后 处 理 方 式 根 据 需 要 可 采 用 多 平 面 重 建
间 , 射 1 注 5 mL对 比剂 + 1 .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 得 5mL 0 9 测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 率越来 越 高, 目前 临 床 诊 断 主 要 采 用 C G, A 其检 查 方 法 具 有 创 伤 性 和 潜 在 的 危 险 性 , 多 老 很
山西医药杂 志 2 1 0 2年 5月第 4 1卷第 5期上半月 S a x Me ! hn i d』
( R 、 大 密 度 投 影 ( P) 容 积 重 建 ( T) 对 心 脏 MP ) 最 MT 、 VR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A) Ds 检查或外 动 脉 C A 检 查 失 败 几 率 。 T 科 手术证实 。
1 检 查方法 . 2
~
5 中 7 硬 8 运用心脏高级软件包对最佳 图像进 软 斑块 1 处 , 间斑 块 2 处 , 斑块 3 分 MP ) S 图 ) 检 查 前 常 规 碘 过 敏 试 行 后 处理 , 别 获得 多 平面 重 建 ( R 、 处 。均 进 行 D A 检 查 ( 3 或 外 科 手
像检 查, 检出的冠状动脉异常均进行数 浓 度 为 3 0mg/ 的欧 乃 派 克 6 ml 7 I L 0 ~ 升 主 动 脉 C T值 为 < 2 0H , 状 动 脉 5 u 冠 字减影血管造影 ( A) Ds 检查或外科手术 7 , 着 相 同速 率 推注 O %氯 化 钠注 伪 影较 多 , 重 影 响诊 断 , 5 接 ml . 9 严 需重 扫 。O例 3
螺旋 C T机 因其无创、 扫描速度快 、 参 数 管 电压 1 V 和 8 V , 电流 全 满 足 诊 断 ; 良:测 升 主 动脉 C 0k 2 0k 管 T值 为
H 分 范 围广及强大的后处理优势, 在心血管 10MA , 用 C rd s 准 直 06 2 0 4 0 u 冠 状 动 脉 显影 较 清 晰 , 8 s 启 ae oe4D, . 8 ~ 0 , 疾 病 检 查 中有 着 广 泛 应 用 [] 对 3 mm, 距 0 1o现 - 2 O 螺 . 04 , 架 旋 转 速 率 3 0 级 支 数 达 3~ 4级 , 影少 ; : 升 主 2~ .3机 3 伪 可 测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具 有无 创 性 、 费用 低 、 确 等 优 点 可 作 为 冠心 病 诊 断 的筛 选检 查 方 法 。 准 【 键 词 】 双 源 C :冠 状动 脉狭 窄 ; 化 ; 斑 块 ; 肌 桥 关 T 钙 软 心 d i 03 6  ̄i n17 —8 02 1. . 3 o: .9 9 .s. 10 0 . 20 0 1 s 6 0 44 【 图分 类号 】 R 1.2 【 献标 志 码 】 A 中 84 文 4 【 章 编 号 】 17 .802 1)40 3 —2 文 6 10 0 (0 20 —4 90
双源冠状动脉“双低”CTA检查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特异性分析

67临床研究可知冠心病可受到遗传、生活、精神等多种因素诱发,胆固醇和动脉中物质沉积物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流,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1]。
C T A 检查技术近年来在冠心病诊断中受到重视,被认为可替代冠状动脉DSA 的方法,但其高辐射剂量受到诟病。
传统可降低管电压方式减少辐射剂量,但会增加图像噪声,影响图像质量,而若同时降低对比剂浓度可降低对比剂的总碘量,导致血管内碘含量降低,降低辐射剂量,可提高血管强化后的CT 值,进一步保证图像质量[2]。
为此,本次研究对双源冠状动脉“双低”C T A 检查技术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特异性进行了探讨,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资料,均接受西门子Somatom Flash 炫速双源CT 冠脉成像(CTA)检查,随机分组各48例。
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9.74±3.62)岁,B M I 22 ~28 kg/m 2,平均(25.48±3.22)kg/m 2;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9.15±3.52)岁,BMI 22 ~29 kg/m 2,平均(25.40±3.17)kg/m 2;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3]:BMI ≤30 kg/m 2;扫描时心率≤70次/min;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4]:对比剂过敏患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严重心律不齐患者;支架置入和心脏搭桥手术史患者;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 检查方法1.2.1对照组 选择西门子Somatom Flash 炫速双源C T 作为诊断仪器,扫描范围为头足方向自气管分叉扫描至膈肌水平,依据身高和体重设置管电压为100 k V 或120 k V,管电流为100~400 m A,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其经肘静脉穿刺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 m g /m o l,注射速度为4.0~4.5 m L /s,再利用同速率生理盐水冲管。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双源CT表现

・
4461 ・
・
临床 经 验 ・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的 双 源 C 表 现 T
梁 庆乐 ( 西 玉 林 市 第 一 人 民 医院 放 射 科 . 西 广 广 [ 摘 玉林 570 ) 30 0
要 ] 目的 : 高 对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盼 认 识 。 方法 : 提 回顾 性 总 结 分 析 4 5例 心 肌 桥 病 例 , 有 患 者 均 采 用 西 门 子 6 所 4排 双
肌 浅 层
肌 内行 走 一 段 距 离 后 又 浅 露 于 心 脏 心 肌 表 面 ( 常 冠 状 动 脉 正
及 其 主 要 分 支 通 常 均 走 行 于 心 脏 外 膜 的 脂 肪 组 织 中 ) 覆 盖 ,
・
44 62 ・
亨 医学 2 1 林 00年 9月 第 3 l卷第 2 6期
20 0 8年 I 月 2 1 5日 一20 0 9年 6月 2 日我 科 双 源 C 5 T检 查 的
2 结 果
心肌及周围 C T表现 :5例患 者心肌 桥均位 于左前 降支 , 4 其 中有 3 例位于左 前 降支 中段 ,2例位 于 中远段 , 位 于 1 1 2例 近段 , 均穿行于心肌 , 度从 2~ 厚 4mm不等 ,T C A可直观显示。 以4 D电影模式重组 和回放 , 示壁冠状动脉于心脏 收缩期 出现 短暂的闭塞 一收缩期狭窄或挤牛奶样现象 ( ligf c) 。 mi n eet … k
源 C T机 扫 描 , 围 从 主 肺 动 脉 水 平 至 心 尖 下约 15c 平 扫 加 C A 结 果 : 部 分 患 者 均 有 胸 闷 不 适 , 程 1 月 ~1年 。 部 分 范 . m, T。 大 病 个
双源CTA在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1 1 临床 资料 2 0 . 0 7年 1 2月 ~ 0 8年 1 20 0月诊 断 为冠 心病 的患者 5 例 , 中男 3 1 其 5例 、 1 女 6例 , 年龄 2 8 8~ 3岁 , 均 5 . 4岁 。 心 率 7 平 58 5~15次/ i , 2 a r n 平均 8 .2次/ n 33 mi。
双 源 C A、 A T C G均 检 出 冠状 动 脉 狭窄 者 9 4段 , 未检 出者 39段 , C G检 出 者 3 均 5 仅 A 4段 , 双 源 C A检 出者 2 仅 T O段 。
以 C G结果为金标准 , A 双源 C A诊断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 7 .4 , T 3 4 % 特异度为 9 .2 , 4 7 % 符
C A检 出 者 2 T O段 。 以 C G 结 果 为 金 标 准 , 源 A 双
12 1 双源 C A 采用 S M T M df io . . T O A O e nt n双 源 i i C T机 , 电压 10 k 电流 3 0~4 8 m s采 用 心 脏 2 V, 8 3 A ,
关键词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冠状 动脉血管成像 ; 冠心病
中 图 分 类 号 :4 5 3 R 4 .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0226 2 1 ) 8 0 30 10 -6 X(00 3 - 6 -2 0
传统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 A 是 诊 断 冠状 动脉 病 C G) 变 的“ 标准 ” 但检 查 费用 高且 有 创伤 。冠状 动脉 金 ,
月, 我们对 偏高 心率 ( 5次/ i)冠 心病 患者 进 ≥7 m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双源CT冠脉成像基本原理 双源CT冠脉成像步骤 双源CT的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常见疾病的双源CT表现
双源CT冠脉成像基本原理
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83ms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0.4mm,
用B46f重建,有效层厚0.6mm) 单幅图像矩阵(image matrix):512 X 512
Pitch=球管旋转一周床面的移动距离(D)/探 测器的宽度(M*S)
Pitch≤球管旋转一周时pitch间/受检者心动周期长 度(R-R=60/HR, Pitch ≤球管旋转一周时间 *HR/60)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碘对比剂过敏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因肺动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进行屏
气 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室上性
心动过速等
造影剂的使用(Contrast medium)
浓度:370mgI/mL 总量:80-100mL 注射速度:4.5-5.5mL/s 先注射20mL生理盐水检测血管压力 注射完后以同样流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
Association, AHA, 美国心脏病协会)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右优势型(right dominant):右冠发出后 降支及左室后支。此型多见。
左优势型(left dominant):左旋支发出 后降支和左室后支。此型较少。
均衡型(codominant):左、右心室的膈 面各由本侧的冠脉供应。此型最少。
右优势型
MCV
CS PDA
PLVB
左优势型
PDA PLVB
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
主动脉窦(aortic sinuses, sinuses of valsalva)
左后窦:发出左冠主干 右前窦:发出右冠 无名窦:位置偏右后,没有冠脉开口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右冠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右 冠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右前窦,沿右心耳与 肺动脉干根部之间走行,然后沿右侧房室 间沟,绕心右缘(锐缘)转至心脏膈面。 起始部内径约4-5mm。
高心率患者使用的Pitch值大
双源CT中pitch值的计算公式: Pitch =球管旋转一周时间*(HR-H)/60
原始图像的重建
利用R-R间期百分比(相对值法)进行重建
原始图像的重建
利用毫秒值(绝对值法)进行重建
图像后处理(Reconstruction)
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 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各向同性 心电门控技术
心电门控技术
回顾性心电门控(Retrospective ECGgating)
在ECG整个周期获得同步化连续扫描数据 优点:在心脏任何时相的进行图像重建 缺点:辐控(Prospective ECG-gating, 步进-扫描模式)
LM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是 左冠的直接延续,绕肺动脉干左缘沿心脏 的前室间沟下行,远端达心尖部,经心尖 切迹转向心脏膈面,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下 1/3。内径平均4mm。
PLVB)
RCA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左主干(left main artery, LM):由主动脉 根部左前窦发出,走行于肺动脉肝于左心 耳之间,到发出左旋支之前。很少有其他 细小分支。长度变化大5-10mm不等,甚至 缺如。内径变化不大,约5mm。偶尔LM分 叉处形成三支分叉形血管,中间为中间支 (intermedius branch, IB)。
在ECG的特定时相触发脉冲式扫描成像 优点:辐射剂量较少 缺点:图像质量不稳定,对心率要求要
双源CT冠脉成像步骤
检查前准备 造影剂使用 扫描 原始图像的重建 图像后处理
扫描前准备(Preparation)
扫描前禁食4小时,其他药物正常服用 询问病史,了解有无禁忌症 静脉准备 心电门控 训练呼吸 服用硝酸甘油
C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血管显像(Angio View)
VR
CPR
MIP
Angio View
双源CT的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冠状动脉分段法(American Heart
分布到右房、左房后部、右室圆锥、右室前壁、 侧壁、后壁、室间隔的后1/3、后室间沟两旁的 左右心室后壁
RCA的主要分支
右圆锥支(conus artery) 窦房结支(sinus node artery) 右室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right ventricle ) 锐缘支(acute marginal branch)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 左室后支( posterior left ventricle branch,
扫描(Scan)
平扫: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 Bolus Tracking监测触发扫描:感兴趣区设在
降主动脉,CT值>100HU时再延迟6s后扫描。 扫描方向:从头到足 扫描范围:气管分叉下方1cm到膈肌 扫描时间:6-14s
扫描及重建参数(Parameters)
管电压(tube voltage):120 kV(2个球管) 管电流(tube current):380~420 mA 螺距(pitch):0.2-0.43(根据患者心率调整) 探测器准直(collimator):0.6mm X 32 有效层厚(slice thickness):0.75mm 重建间距(reconstruction increment):0.5mm 重建卷积核(convolution kernel):B26f(观察支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