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步骤

茶艺的步骤
茶艺的步骤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

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花茶茶艺表演过程介绍 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由精制茶坯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同时花茶的冲泡过程也是很有艺术的,下面就花茶茶艺表演过程做一介绍。 1:恭请上座主泡以伸掌礼请客人入座,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2:焚香静气燃香,营造良好的品茗氛围。 3:活火煮泉 "活水还需活火煎",这里是指用活火煎煮泡茶所选的山泉。 4:雅乐怡情播放或演奏优雅的乐曲,从而来愉悦宾主的身心。 5:佳叶共赏赏茶的过程。在这里介绍茉莉花茶的特点。 6:烫具净心泡茶前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水要柔和的倒入杯中,水量为盖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7:飞瀑叠荡将杯中的水倒出,象瀑布叠荡而下。 8:群芳入宫投茶的过程。将花茶誉为群芳,步入她们的宫殿。 9:温润心扉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水与茶的融合将使茶香更高、滋味更醇。用细细的水流浸润茶叶,似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此时的水量应为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0:旋香沁碧合上杯盖,轻轻旋转杯身,茶叶渐渐舒展,香气渐渐溢出。 11,飞泉溅珠悬壶冲水,似飞泉落入杯中,即使溅起的水珠都象珍珠般晶莹。此时的水量应为七分满。 12:天人合一冲泡花茶选用瓷制盖碗,盖为天、托为地、杯身为人。天人合一就是通过将杯盖盖好的动作表明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13:敬奉香茶奉茶的过程。花茶馨香味美,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的健康。在此也带去茶人的美好祝福。 14:星空推移右手持杯盖,轻轻拨动茶汤,促进茶汤均匀。因盖为天,此举似星空推移,日月穿梭,给人以遐想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郑纯辉太极茶道掌门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创始理事,先后被中国、韩国、日本多所大学和茶学机构聘为客座教授。 姚松涛国家资深茶道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道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 傅天龙在家乡成立了天峰茶果厂,从此与茉莉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成立了专营茉莉花茶的春伦茶业有限公司。春伦公司出产的茉莉花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2010年,“春伦”茗茶入驻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茉莉花茶的清香。春伦公司也跻身“2010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第14位。

敖歌四川省峨眉派茶艺学校。创办绿茶加工企业。成功导演了《茶香中国》。创业间隙,笔耕不缀,先后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以及多篇茶艺专业论文。 吴登方被称为“最后的掺茶师”、“茶博士”,还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茶道霸王”,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 吴锡端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中央电视台“鉴宝”茶叶鉴定专家。应邀,在人民网谈黄茶黄茶。现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著名茶叶专家。

刘家坤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太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年3月~),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10年2月~)。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毕业于中央大学。 俞永明茶学家、茶树栽培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和管理工作。在丰产栽

茶道礼仪基础要点_茶道的礼仪步骤.doc

茶道礼仪基础要点_茶道的礼仪步骤 茶道礼仪的基础要点 茶道礼仪,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道礼仪的标准。 说道茶,就要说到茶的礼仪,即使是刚刚接触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认为茶道的做法简易,也有的认为茶道的礼仪做法十分困难。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一些错误的,学习茶道礼仪作法时,应该要自己用心去学习细部的动作,如有不了解时应当请教老师,以获得充分的理解,于是开始累积经验,最后正确的礼仪作法就如你身体的一部份一样,永生都不会忘记。 在茶道的礼仪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时,

应当要将茶筅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洗净,然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动作,而在结束的时候,则是先用热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筅,最后轻敲两下后举起,如此便完成了结束时的清洗动作。即使同样是茶筅,但是开始和结束时的意义却有不同,请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尝茶的时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个方向转动呢?这也是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在喝茶的时候转动茶碗,是为了要避免从正面饮用的意思,将茶碗转动一圈半,并离开茶碗的正面后,便可以开始饮用,而饮用完后再加以清洁嘴角所碰触之处,然而将茶碗转回正面,如此重复。 茶泡好了,你就准备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丽的颜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围环境。在你自己创造的轻盈和秀丽中呼吸。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当你使周围的世界平安美丽时,你的心和头脑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诸如此类的茶道礼仪作法,事实上是有相当的意义的。茶道的泡茶礼仪 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随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围(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内的左右两边,皆严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关键,品茶时将杯子传递

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茶道入门知识

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茶道入门知识自古国人爱喝茶,常常以茶会友,但是在高信息大互联的时代,传统的茶道与茶艺改变着无数人们那根绷紧的神经。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关于正确的泡茶步骤图解,茶道入门知识,欢迎借鉴参考。 茶道初学者泡茶步骤 一、温壶: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普及一下,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词较生僻,刚入门时为显资深,常向外行秀此名)。这时可以请宾客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客人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 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带的珠露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清洁,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续。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茶道初学者泡茶的注意 仪容礼表 泡茶的时候,女性要把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而且妆容要以淡雅为主,不要过于浓妆艳抹;手上不宜配到过多首饰,会影响泡茶的美感;服装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为主,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势 泡茶时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身体要坐正、腰杆要挺直,在泡茶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的端正,不要因为倒水、持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另外在泡茶过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的话,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清洁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洁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了,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摸茶杯,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赏茶闻香 清洁完茶具后,把干茶倒进茶荷中,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人,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在茶艺表演中,一般会有闻香这一步,让客人闻香的时候,也是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

茶艺表演解说词

盖碗茶艺表演解说词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看,仙人岭上,茶林相间,春色满园吐芬芳。毛峰翠芽,香珠玉叶,香茗迎四方。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盖碗茶茶艺。 一、涤净尘缘(洗杯): 茶乃圣洁之物,茶人自然要有一颗圣洁之心,茶道器具也必须至清至洁。所以泡茶之前,要先用热水烫洗茶杯,使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二、芳丛探花(赏茶):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茉莉花茶,茶柸多为优质绿茶,色绿质嫩,,茶中混合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白净明亮,称之为“锦上添花” 三、佳人入宫(投茶): 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品亦如人品,佳茗好似佳人。将茶叶缓缓投入杯中,如同邀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 四、芳草回春(润茶): 即用“回旋注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许开水,润泽茶叶。温润的目的是使茶叶吸水舒展,以便在冲泡时促使茶叶含物迅速析出。茶叶在水的冲泡下徐徐展开,好比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这道程序我们称之为“芳草回春”。 四、祥龙行雨(注水) 花茶也讲究“高冲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

茶随水浪上下翻滚。 五、天人合一(合盖) “盖碗”又名“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而中间的茶杯则代表“人”。只有“三才合一”,才能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六、敬献香茗(敬茶) “寒夜来客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将这一杯杯芬芳馥郁的香茗献给佳宾,祝大家万事如意,前程似锦。 七:(闻香) 品花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一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幽高雅的茶香,氤氲上升,沁人心脾,使人醉。 八、(品茶) 在品茶时,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 九、尽杯茶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今天我们的盖碗茶茶艺到此结束,!)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 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 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 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 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 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 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 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 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 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 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 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茶道的茶艺步骤.doc

茶道的茶艺步骤 茶道的茶艺步骤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的内涵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

茶艺表演步骤

一、玻璃杯茶艺表演 1,备具无刻花透明玻璃杯三个,茶叶罐,随手泡,茶荷,六君子,茶巾,水盂(放左手边)并展示。 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茶叶轻拔适量入茶荷,供客人欣赏 3,洁具将一字排开或弧形排放的杯子翻过来,依次注入1/3杯的开水,从左侧开始,右手捏住杯身,左手托杯底,轻轻旋转,杯中水依次倒入水盂。 4,置茶用茶则将茶荷中茶叶入杯中,每50ml水用茶1g 5,温润泡水温80-85度,入水1/4杯,水不要直接浇在茶叶上,逆时针方向打在玻璃杯内壁,此泡15S 6,冲泡凤凰三点头,七分满 7,奉茶右手握杯身,左手托杯底,双手递至客人方便品饮位置,向客人伸右手,做出请的手势,或说“请品茶”8,品饮,先观汤色,再闻香,后品饮。

二.盖碗冲泡茶艺表演 1、备具盖碗三个,茶叶罐,随手泡,茶荷,六君子,茶巾,水盂(放左手边)并展示 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茶叶轻拔适量入茶荷,供客人欣赏 3、洁具将一字排开的盖碗掀开,右手拇指、中指捏住盖钮两侧,食指抵住钮面,将盖掀开,斜搁于碗托右侧,依次向碗中注水,三分满,右手稍倾斜地盖在茶碗上,双手持碗身,双手拇指按住盖钮,轻轻旋转茶碗三圈,将洗杯水从盖和碗身之间缝隙中倒出,放回碗托上,右手再次将盖碗掀开,斜搁于碗托右侧,按同样方法清洁其它两个碗4,置茶用茶则将茶荷中茶叶入碗中 5、温润泡入水1/3杯,右手食指按住盖钮,左手托杯托,轻轻旋转茶碗三圈 6、冲水,左手拿杯盖,右手冲水至七八分满,然后迅速将碗盖盖在碗上,留一空隙 7、奉茶 8、闻香,观茶汤,品饮

三、台式乌龙茶冲泡 1、备具,茶盘,紫砂壶,闻香杯及品茗杯各三个,杯垫三个,公道杯,滤网,茶叶罐,茶荷,六君子,随手泡,,展示茶巾,茶夹,茶漏等 2、洁具,掀开闻香杯,品茗杯,温壶烫杯,壶内水置公道杯,再巡回往复式至闻香杯,品茗杯中 3、赏茶 4、置茶,将茶漏置壶口,用茶则轻轻拔入茶叶 5、温润泡,也称洗茶,入水摇壶,泡后水置公道杯 6、正式冲泡 7、刮沬 8、淋壶 9、洗杯 10、滤茶至公道杯 11、分茶至闻香杯七分满 12、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 13,用茶巾擦拭茶盘上水渍 14、奉茶,双手执杯垫,放置茶盘上,将闻香杯中的茶汤轻轻旋转至品茗杯中,后置杯垫付上,奉茶 15、品饮,先用闻香杯闻香,后观茶汤,闻汤香,最后品饮。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世间万物,每一个物种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喝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或药饮;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可以“独品得神”,也可以“对啜得趣,众饮得慧”,中国的茶艺亦是如此。以下是结合前辈所整理的四大茶艺类别。 1、表演型茶艺:它的目的是吸引传媒聚焦,征服大众眼球,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的。同时企业可以用表演型茶艺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其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允许夸张,充分发挥舞台美学的作用,让受众从一杯茶中品味出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品味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2、生活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和推广的重中之重,目的是丰富六大茶类的品饮方法,提升品茗乐趣,使品茗的方法更加简便,以便更好地以茶自娱或待客。 企业可用生活型茶艺引导消费,培育市场。其特点是道法自然、简单实用、注意品茗空间的营造,注意把茶与相关生活艺术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众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 3、营销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的重中之急。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但营销滞后,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营销型茶艺是解决茶叶销售的“临门一脚”,即以高超的泡茶技巧充分展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色、香、味、滋、气、形)并巧妙地和客人沟通,介绍好自

己商品的“魅力因素”(珍稀度、名贵度、品牌美誉度、品质独特的个性……)促使客人实施购买行为,甚至产生“惠顾购买”心理。 4、养生型茶艺:即加强茶叶药饮的研究,加强“以茶养身,以道养心”的功法和心法普及,并且把饮茶与芳香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沐浴疗法、少林八段锦、道家导引术以及国际科学养生新成果相结合。 明白了这四类,我想大家或许都会同意茶艺也可以和各种娱乐活动相结合。喝茶的同时进行表演又是很自我、很随意的事,就如你自己的那杯茶,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没有必要去排斥甚至攻击自己不习惯、不喜欢的喝法。你喝你的茶自得其乐即可,别人怎么喝且随他去。

茶道的步骤

茶道的步骤: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基本程序:1.点香焚香除妄念 2.洗杯冰心去尘凡 3.凉汤玉壶养太和 4.投茶清宫迎佳人 5.润茶甘露润莲心 6.冲水凤凰三点头 7.泡茶碧玉沉清江 8.奉茶观音捧玉瓶 9.赏茶春波展旗枪 10.闻茶慧心悟茶香 11.品茶淡中品致味 12.谢茶自斟乐无穷 煮水器 专为煮水而设 1、水注:盛茶作烹煮 2、茗炉:烹茶 备茶器:包括储存茶叶及置茶器具 3、茶罐:储存茶叶 4、茶则:取茶并可量度分量 5、茶匙:将茶叶扫放入茶壶内 泡茶器:泡茶过程中的主要器皿 6、泥壶:盛载初次冲泡茶汤,容量须符合饮用人数 7、茶盏:盛载正泡茶汤,容量以4人为限 盛茶器:完整盛茶器,能增添品茗气氛,是待客高尚礼节 8、公道壶:盛载剩余茶水,令茶汤更加均匀,不至浸泡过久而苦涩 9、茶杯及茶托:前者用来饮茶汤,后者则用来垫托茶杯 洗涤器:清洗茶具用品 10、水盂:储放废茶叶 11、涤方:俗称“茶巾”,用来揩抹泡茶时溅溢茶水 备器及涤器 在煮水器中煮滚一壶热水。然后注入盖杯中,再将盖杯水注入公道壶、茶杯内,最后再倒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一、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三、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四、冲茶---春茶带雨晚来急 五、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六、敬茶---一盏香茗敬知己 七、闻香---杯里清香浮情趣 八、品茶---吾端甘茗入心底 九、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十、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通过花茶我们可以领略春天的气息。下面就有我们茶艺表演队为大家表演具有浓郁花香的盖碗茶茶艺。 净手:净手表示对茶艺表演的重视和对各位嘉宾的尊重。 精选香茗:今天为您选用的是女儿环它的外形成环状,并用茉莉花茶熏制而成,所以命名为女儿环。花茶分熏花茶和拌花茶,条形茶和作形茶,女儿环为作形茶。介绍茶具:这是茶盘又称茶船茶海,用来程放茶具和不喝的余水。这是盖碗由天、地、人的完美融合,这是茶六用,分别为您介绍一下,这是茶漏防止茶叶外撒、茶针疏通堵塞的虎口、茶则、拨取颗粒状茶叶、茶夹夹取茶杯,茶拨,拨取茶叶。这是茶叶罐,存放茶叶。 摆展备器:将所用的茶具备齐。 一、温杯烫展:茶艺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珠联璧合,充分体现出 茶艺的东方神韵。选择茶具饮茶而异,泡花茶要用盖碗,有利于保持香 气。 二、流云拂月:潺潺流水,观花赏月。将原本就干净的茶具再一次当客人面 前清洁一下。 三、锦上添花:将准备好的茶叶拨入盖碗中一般投茶量为三克左右。 四、温润茶芽:注入少许水温润茶芽。将温润的水倒掉。(在注入三分之一 的水) 五、摇花散香:闻香 六、云龙谢瀑:流水如泻瀑,云龙入杯中,花香似起浮,香气溢满屋。用凤 凰三点头的手法注水。(95度左右)选水为矿泉水为佳。 七、敬奉香茗:将泡好的茶放入茶盘中奉茶时端茶盘一定要平行。 八、陶然沁芳:轻轻慢饮,细细品尝。在饮用盖碗茶时,请您用左手托住碗 托,右手拿期碗盖轻轻拂动茶汤表面,温其茶香,观其茶色,悠然品饮。 九、重酌酽香:茶要趁热连饮,当杯中尚于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汤时,应及时 添水。 十、致谢话别:谢谢各位的欣赏。 - 1 -

中国茶艺课程心得体会感想心得

<中国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作为院拓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中国茶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只知道喝茶有很多保健功效,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认识了。在学习了整整一周的茶艺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门课和其他科目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中间换了几位老师,但老师们都很耐心负责。老师一开始先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 我家不是那种经常喝茶的家庭,在家几乎没有泡过茶。很多工具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认识的。例如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也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 后来,还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等。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位老师的教学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吧! 14****27 马*君 旅游管理1班(拓展)

日本茶道泡茶的步骤.doc

日本茶道泡茶的步骤 日本茶道泡茶步骤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进入茶道部,有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简短地解说。 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自然景观区。这是为了使茶客在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开宗明义的一番话,就能领略到了正宗茶道的不凡。 然后在茶室门外的一个水缸里用一长柄的水瓢盛水,洗手,然后将水徐徐送入口中漱口,目的是将体内外的凡尘洗净,然后,把一个干净的手绢,放入前胸衣襟内,再取一把小折扇,插在身后的腰带上,稍静下心后,便进入茶室。 日本的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右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 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和旁边的饰物,视四季而有不同,但必须和季节时令相配。每次茶道举行时,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外跪迎宾客,虽然进入茶室后,强调不分尊卑,但头一位进茶室的必然是来宾中的一位首席宾客(称为正客),其他客人则随后入室。 来宾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主客面对而坐,而正客须坐于主人上手(即左边)。这时主人即去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欣赏茶室内的陈设布置及字画﹑鲜花等装饰。主人取器物回茶室后,跪于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 在风炉上煮水期间﹐主人要再次至水屋忙碌,这时众宾客则可自由在茶室前的花园中散步。待主人备齐所有茶道器具时,这时水也将要煮沸了﹐宾客们再重新进入茶室﹐茶道仪式才正

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

茉莉花茶茶艺解说词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茉莉花茶艺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中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又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年的历程。客来敬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来表演茉莉花茶的冲泡。祝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茉莉花茶是再加工茶类,用绿茶作茶坯,用新鲜茉莉花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香与花香相得益彰,因茉莉花香气为广大饮者喜爱,被列为窨制花茶的四大名花之首,宋代诗人江奎在《茉莉》诗中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这次为您演示的是产于湖南长沙的特级茉莉花茶。 孔雀开屏:即介绍冲泡茶具 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 茶夹:用于夹取品茗用的小杯和清洗品茗杯 茶匙:用于拨入干茶 茶则:用于量取干茶 茶漏:用于扩大壶口,以防干茶外漏 茶针:用于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 随手泡:用于烧开冲泡用水 茶荷:用于盛取待泡干茶和鉴赏干茶外形 茶巾:是冲泡过程中的清洁用具 冲泡茉莉花茶,我们通常采用“三才杯”作为主泡器具,我们将杯盖喻为天,杯身喻为人,杯托喻为地,茶人们认为只有三才合一,才能共同孕育出茶的精华。 一、香花绿叶相扶持,即赏茶。 冲泡之前的茉莉花茶,条索细紧匀整,略见少许花干,花干洁白明亮,我们称之为“锦上添花” 二、春江水暖鸭先知,即烫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的过程。 在冲泡茶叶之前,我们用沸水将茶具一一烫洗,在提高器具温度的同时,以表达茶艺师对客人的尊敬之意。 三、落英缤纷玉杯里,即投茶。 当我们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三才杯中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花开花落本是大自然的一道自然景象,面对落花我们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声,然而在茶人的眼中,落英缤纷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疏影横斜水清浅, 即在开泡前先往杯中注入少许热水 五、暗香浮动月黄昏 轻轻摇动杯身,花香茶香得到更好的融合, 六、春潮带雨晚来急,即冲水。 热水从壶中直泻而下,注入杯中,杯中茶叶和花干随着水浪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七、三才化育甘露美,即闷茶。 八、一盏香茗奉知己,即敬茶。 九、杯里清香浮清趣,即闻香。 闻香时轻轻地将杯盖揭开,细心地嗅闻。会感悟到有一股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茶香沁入心脾。 十、舌端甘苦入心底,即品茶。

完整word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

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 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赏茶:以茶荷

花茶茶艺解说词

花茶茶艺解说词----三才杯 “茉莉名佳花更佳,远从佛国传中华。仙姿洁白玉无暇,清香高远人人夸。”据传茉莉花自汉代从西域传入我国,北宋开始广为种植,茉莉花香气浓郁,鲜灵,隽永而沁心,被誉为“人间第一香”,下面请大家欣赏茉莉花茶茶艺。 第一道、荷塘听雨 茉莉花是西域佛国天香,茶叶是中华瑞草之魁,它们都是圣洁的灵物,所以要求冲泡者的身心和所用的器皿,都要如荷花般纯洁。这清清的山泉如法雨,哗哗的水声如雨声。涤器如雨打碧荷,荡杯,如芙蓉出水,通过这到程序,杯更干净了,心更宁静了,整个世界仿佛都变得明澈空灵。只有怀着雨后荷花一样的心情,才能品出茉莉花茶那芳洁沁心的雅韵。 第二道、芳丛探花 美在于探索,美重在发现,芳丛探花是三品花茶的头一品“目品”。请各位嘉宾细细的鉴赏一下今天为大家冲泡的“茉莉毛峰”。一砂一世界,一花一乾坤,不知道大家是否从这小小的茶荷感悟到大自然的气象万千,无穷无尽的美。 第三道、落英缤纷 花开花落本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面对落花,有人发出“红消香段有谁怜”的悲泣,有人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然而,在我们茶人的眼里,落英缤纷则是一道亮丽的美景。 第四道、空山鸣泉 茶杯如山谷般空旷,那是茶人的襟怀。流水像山泉在鸣唱,那是大自然的心声。冲泡花茶要用九十度左右的开水,并讲究高冲水,看壶中的热水直泻而下,如空山鸣泉,启人心智,使人警醒。 第五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基本理念。我们冲泡茉莉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而中间的茶杯则代表“人”。只有这三才合一,才能孕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敬奉香茗 走来了,向你们走来的是茉莉仙子。走来了,向你们走来的是爱茶爱花的姑娘。他们像茉莉一样芳洁,他们像茶一样高雅,她们奉上的不仅仅是一盏香茗,同时也是为您奉上人世间最美最美的茶人之情。 第七道、三龙护鼎 请拿到茶杯的嘉宾注意主泡小姐的手势。女士应用食指和中指卡住杯底,并舒张开兰花指,这种持杯的手法我们称之为“彩凤双飞翼”,因为女士比较注重于感情。而男士应三只并拢,托住杯底,这种持杯的手法我们称之为“桃园三结义”,因为男士比较注重于事业。 第八道、感悟心香 这是三品花茶的第二品,称之为“鼻品”。来!让我们再细细地闻一闻,从这杯茶中飘出的是花香,是茶香,是天香,也是茶人的心香。 第九道、一品鲜爽 品悟茶韵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并使茶汤在口腔中稍事停留,这时,轻轻的用口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缓缓流动,然后闭紧嘴巴,用鼻子吸气,是茶香.花香直惯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品出茉莉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真趣。人们常说“茶味人生细品悟”。希望大家能从这杯茶中品悟出生活得芬芳,品悟出人间的至美,品悟出人生的百味。茉莉花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欣赏!

中国的茶道精神

中国的茶道精神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 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国茶道精神只是中国民 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背景下的 一个分支。 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唐代陆羽强调“精神俭德”的人文精神,注 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恬静舒适的雅趣。佛教茶礼讲究安寂,幽 静是品茶、修禅的共同文化情韵;宫廷茶道富丽多彩,政治色彩尤为 鲜明;民间茶事由南到北普及与兴盛,使茶道呈现多极化走向,极具 深刻的内涵。 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 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 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 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一、“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茶艺基本流程

茶艺的基本流程 一、用具: 茶艺的基本用具: 1、炭炉一个,酒精炉,电炉也可以。 2、陶制烧水壶一把,没有也可以用其它的烧水壶。 3、茶桌一张(根雕或仿古,如根雕带茶盘者,盘中刻太极八卦盘式最好。) 4、茶杯八个(杯底分别印乾、坤、艮、巽、坎、离、震、兑八卦之象) 5、茶洗一个 6、有持手的泡壶一把 7、仿古青铜香炉一个 8、香三支 9、古琴一把 10、仿古线装《周易》一册 11、铁观音茶叶10至15克 12、茶道一套: 太极八卦紫砂壶,壶盖制成太极图形。 太极八卦茶盘:茶盘八角形,每边刻一卦象;中央放壶之位刻成太极图形。 13、太极八卦挂图一幅 二、基本程序 1、无极初始——焚香入定 2、两仪开天——煮水、候汤 3、三才成列——烫壶(壶为天)、洗杯(杯为地)、赏茶(茶为人) 4、四象乃成——投茶、冲水(茶、水、气、香) 5、五行化生——洗茶 6、六合同春——泡茶 7、七星高照——分茶 8、八卦呈祥——敬茶 9、九九归一——闻香、观色、品茶、回味 10、十方统和——看卦、解卦、谢茶 三、解说词 摆好茶桌,桌后立一屏风,屏风中心挂一太极八卦图, 两边挂一幅楹联:“易茶两道阴阳协,天地五行卦理通”。 《周易》又称《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在这个源头之下,发祥了儒、道、墨、法、农、医、阴阳等诸子百家,影响了五千年中国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行列。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利用茶的国家。五千年中国文明史,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 易道广大,茶道精深。天人合一,阴阳调偕,五行化生,是周易的精华,更是茶道的核心。下面,请大家在祥和的古乐声中品味茶的真谛,体会周易的伟大,解读人生的哲理,追求事业的成功。

茶艺表演解说12篇

茶艺表演解说12篇 茶艺表演解说(一):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一样风格的茶艺文化。 今日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1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盘部分叫做茶船,是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朴别致的紫砂茶具。 (1)茶壶是用来冲泡茶叶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来传递茶汤和均匀茶汤浓淡的公用器具,意为启发做人公正,随遇而安。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是用来闻香的。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色之用。 2随手泡用来保温或增温,因冲泡不一样的茶对水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3茶具组合 (1)茶则撮取干茶和观赏茶叶之用。 (2)茶匙用来轻轻拨取干茶的。 (3)茶针是疏通壶口的备用品。

(4)茶漏放在壶口上以免茶叶外漏的。 (5)茶筷用来夹洗杯子的。 所有这一切,放在茶盒里就是一套茶具组合。 最终是茶巾,用来擦干茶汁。 2鉴赏佳茗 茶小姐用茶则从茶盒里取出干茶,置于赏茶盘中。有请茶艺小组以示各位来宾观赏干茶。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日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在泡茶之前,我们的茶艺小姐要先净手,以示尊敬和圣洁之意。 3烫壶温杯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茶盅内,再依次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内。 4乌龙入宫 5乌龙初展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浅谈中国茶艺美

浅谈中国茶艺美 摘要:茶艺是一门生活艺术,构成这门艺术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要实现茶艺美,就必须做到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缺少其中任何一样,茶艺都是残缺不完整的。当然,茶艺美也和茶席布置、茶艺程式、茶艺师素养、茶文化内涵这茶艺表演的四要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茶艺,人,水,茶,器,境,艺 前言:茶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的中华茶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古今茶文化的经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无论是俗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效果,在茶文化中注入美的要求,要达到茶艺美,就必须人茶水器境艺俱美,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境界,所以茶艺成立一种特殊的生活艺术,本文将从茶艺的六要素浅谈茶艺美。 陆羽《茶经》中有叹:“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可谓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能缺少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茶艺这一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更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茶艺的美集中体现在她特有的美学特征上,茶艺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她融汇了音乐、服饰、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美,并对其加以修饰和完善,塑造于平和、恬静、超凡的中国古典的茶艺美,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意识。当然,茶艺的美也是一种创造的美,茶艺美是通过茶艺师的表演来体现和完成的,需要茶艺师对茶进行创造与赋予美,使得原本不相融的人、茶、水、器、境、艺成为一体,为茶而演绎美。 茶艺是一门生活艺术,构成这门艺术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要实现茶艺美,就必须做到六美荟萃,相得益彰,才能使茶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缺少其中任何一样,茶艺都是残缺不完整的。当然,茶艺美也和茶席布置、茶艺程式、茶艺师素养、茶文化内涵这茶艺表演的四要素密切相关。 1.茶艺之人之美 茶艺六要素中首要的是人,人是万物之灵,人之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在茶艺中,茶由人泡,水由人备,器由人选,境由人设,艺由人演,茶艺的程序与形式都需要人去设定去演绎,因此茶艺是无法脱离人而存在的。从茶艺美学的角度出发,茶人之美可从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和心灵美来展示。 1.1仪表美 仪表,就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服饰和风度等,是构成个体交际“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仪表美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人的容貌、形体、体态等协调优美,如体格健美匀称,五官端正秀丽,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优美和谐。二是指经过修饰打扮及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美。三是指一个人纯朴高尚的内心世界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简言之,仪表美就是自然美、修饰美和心灵美三者的和谐统一。可见美的仪表,不单是人的物质躯体的外壳,而且往往反映人的性格气质、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文化修 养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仪表美的这三个层次,实际上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一般说来,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外在美要受内在美的制约,而内在美则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