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产业转移(优质课比赛)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优质课比赛)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优质课比赛)

第二节产业转移——导学案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的概念和规律。

2.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______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________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3.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___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追求更高的。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

2.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生产需要与有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A、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推动企业家向________转移产业。

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________________,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3.市场:国内市场趋于________,或者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________________。企业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______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_______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________________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__________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_____________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_;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通过短片“世界产业转移史”及图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探究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目的。

(1)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呈现什么规律?

北京现代汽车的原料地、加工地和市场示意(2)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导学案材料一、二、三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今年以来,耐克却把许多本

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

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并计划到明年年

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耐克从“中国制造”

转而他去!

(1)耐克选择在中国代工生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后期为什么把生产基地转向越南?

材料二:

[精彩恩施]承接产业转移的“亮窗”

近年来,建始县投入9900余万元建设清江工业园区(园区劳动力最优质,基础设施最完善,手续最简捷,政策最优惠)。如今园区已成为我州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亮窗”。 记者走进恩施晨龙精密制造公司的组装车间,公司负责人阮松柏介绍,该厂目前月产500万只手表机芯,产值近2500万元,60%的产品出口东南亚国家。为何相中建始,且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短短的48天?阮松柏说,短时间内县商务部门就将所有手续办齐,劳动就业部门为企业培训了1200名工人,这种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意识和高效服务,特别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

思考:恩施建始县为承接产业转移做了哪些工作?目的何在?(提示:结合材料中下划线部分分析)

材料三:成立于2002年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中韩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1)现代汽车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建汽车厂?

(2)目前,汽车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地区?(提示:可从运输成本、关税壁垒等考虑)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课本和导学案附件“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展开分组讨论。

讨论要求:

(1)每个小组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运用课本与材料,展开讨论。

(2)每个小组发扬团队精神,集思广益,最后由组长做总结陈述。

(3)发言时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精炼(时间不超过2分钟)。

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说明恩施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湖北西部地区崛起中应做好的工作和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提示:

1.做好宣传,主动与产业转出地接洽,把握主动;

2.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绩效;

3.发挥政策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如:改善交通,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储备人才等;

4.加大统筹规划力度,避趋同、求协同;

5.基于区域优势选择产业,强化现有的产业;

6.基于产业链的集群化选择产业,承接区域缺乏的产业;

7.选择一些规模效益递增与技术先进的产业,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8.加强自主创新和环境保护;

【课堂反馈】

1.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

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C.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D.产业转移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获取更高的利润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

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3~4题。

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1、D 2、A 3、C 4、A

附件:

案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大赛电子教案

2007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大 赛

关于转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市区各中学: 现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见附件),请根据要求选派人员参加会议。 附件: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件:关于开展2013年河南省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教研室: 为展示课改以来我省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验成果,交流教学经验,进一步推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普通中小学、幼儿教育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的通知(教基研〔2013〕314号)》的精神,按照我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地理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一号通知的安排,本届初、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决赛阶段的活动定于2013年10月12日—17日在平顶山市举行。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决赛阶段内容安排 1.说课:(1)通过说课选出一等奖;(2)说课时间为10—15分钟;(3)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说课。 2.讲课:(1)从初、高中决赛教师中分别选出4—6位进行讲课;(2)采用现场课形式,讲课时间为40分钟;(3)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评课:(1)讲课教师所在地推荐一位教研员或教师主评,时间5分钟;(2)评委评课5分钟;(3)自由评课15分钟。 二、决赛阶段时间安排 1.初中说课、讲课、评课活动:10月12日—14日。 2.高中说课、讲课、评课活动:10月15日—17日。 三、决赛阶段地点安排 1.报到地点: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交线路:(1)长途汽车站下车即到;(2)从火车站乘2路、4路、20路公交车到新华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2.说课、讲课、听课地点:平顶山市三六联校。 四、附件 1.2013年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2.2013年河南省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3年8月25日 附件1: 2013年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评选 听课观摩活动安排 1.报到时间:10月12日全天。 2.报到地点: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公交线路:(1)长途汽车站下车即到;(2)从火车站乘2路、4路、20路公交车到新华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3.听课时间:10月13日—14日。 4.听课地点:平顶山市三六联校。

遵义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听评课记录

2015年4月6日-10日遵义市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 听评课记录(主要为评委老师发言) 绥阳中学罗红宇 2015.4.10一、罗红宇评课内容(部分讲课教师): 何艺(正安县一中) 优点:仪表正规,形象气质佳。讲授知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关注每个学生学习。 不足:以传统教学为主,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参与少。教学手段单一。有知识上的错误,课堂气氛不活跃,较沉闷。 李恒(航中) 优点:讲课语言精炼。图片,材料收集新颖典型,教学组织实施有序,讲解知识逻辑性强。教学方法恰当。 不足:口头禅太多,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地方没给学生纠正。没对美国硅谷地中海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强进行分析。 李凌云(四中) 优点:刚开始上课时师生间相互大声问好,激发学生兴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教学,带领学生做活动,能使学生从情境和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学生参与程度高,师生互动好,最后正确的结论由学生讲出来,说明学生学懂了知识,学生的收获很大,本堂课效果显著。 不足:口语多。幻灯片呈现太多,切换频繁,使人眼花缭乱。学生回答的问题后点评不到位。学生错误回答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没有给学生纠正。 陈露(余庆中学) 优点:教态自然,形象气质佳,普通话好。能打乱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不受教材的束缚。体现了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前后知识过渡自然,注重收集身边的地理资料来说明、分析地理知识。 不足:传统教法,关注学生不够。过多地分析硅谷的地形,对本节课无意义。设问简单,学生没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讲课时有些字读错。 田茂胜(务川中学) 优点:讲课有激情,自信,声音洪亮。语言表达优美。注重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足:地道的传统教学,满堂灌。设问简单,自问自答,学生简单的附和回答。教学随意,讲课不严谨。普通话急待提高。教材钻研不够,出现许多知识性的错误, 一、田霞老师(遵义四中)点评: 1、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以及美育目标,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系统设计。 2、教学进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问答的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以及原有知识储备,并有机结合课本自身实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中地理全套教案《优质课精选必修选修》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

高中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学案——《澳大利亚》 班级:姓名: 考纲要求:不同尺度区域(澳大利亚) 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了解澳大利亚位置和范围; ② 掌握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③ 能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澳大利亚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①通过从纬度位置、地形、 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 候的成因,学会分析特殊地 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②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 业发达的原因,学会分析某 区域农业的区位的方法。 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 整体性思维方式。 重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分析。难点: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的形成原因。 自主探究】时间8 分钟 一、填图绘图 (1)描绘出:120°E、150°E 经线 和 南回归线。 (2)填出:太平洋、印度洋、澳大利亚 大陆、墨累河。 二、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位于南半球中低纬 度,南回归线和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东临甲,西临乙;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3)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三、自然环境

1. 地形与河流:

(1) 地形特点①总体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 ②分布 (2) 河湖分布:C 为全国最大的河流,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 ;D 为全国地势最低处。 3. 气候与植被 (1) 分布特征:呈半环状分布 (2) 环境特征:气候面积广大,以草原、荒漠为主。 4. 特有动、考拉、鸸鹋、鸭嘴兽。

三、人文地理特征 1. 人口和城市 (1) 主要分布:集中在地区。 (2) 人口增长特点:目前人口增长缓慢。 (3)主要城市:首都为堪培拉,悉尼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2. 发达的经济 (1) 发达的农牧 业 ①优势条件:地广人稀,草场和可耕地多;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 ②地位: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羊毛输出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发达的工矿业 ①优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铁矿主要集中在,海运便利。 ②地位:煤和铁矿石大量出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 经济转型:目前,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 产业。 【合作解疑】时间15 分钟 1、澳大利亚1 月气温的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分布特点?

初中、高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视频专辑

以下为初中、高中地理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 浏览时请按下CTRL+点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浏览 -------------初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46)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580287.html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5)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80.html 七八年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42)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78.html 广东省新课程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18)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90.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视频(34)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17.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集锦教学视频(35)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1.html 新课程初中地理广东省名师课堂优质课课例(3)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4.html ---------------高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35)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902.html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23)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898.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名师课堂实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0687034.html 广东省高中地理名师课堂课例示范(19)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959.html 2010年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8)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857.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特级教师课例示范(7)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773.html 高中地理教学视频(13)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0683776.html,/playlist_show/id_6595332.html

产业转移教案(优质课比赛)

第二节产业转移(教案)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认识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意识,认识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又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引导学生如何学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图文材料,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哪些方面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这样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投影本课学习的课题和主讲人信息幻灯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并播放背景音乐(恩施利川民歌《龙船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播放《富士康大举内迁》视频) 问:富士康公司经历员工的13连跳后大举内迁,是那些因素促使其内迁,企业的内迁又会给区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产业转移(板书)。 ●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三、结合视频材料和图片,明确概念,比较分析,区分类型,寻找规律 师:那么何谓产业转移?——概念(板书)(投影《什么是产业转移》)深圳富士康内迁反映出这样一种现象,即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过渡: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世界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先播放《世界产业转移史》视频,再投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图)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公开课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公开课201510)

————————————————————————————————作者:————————————————————————————————日期: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材分析】 本章第二节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前面四章主要探讨区域内地理环境联系对区域经济影响;本章提升到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际经济影响。教材将产业转移单列一章安排在最后,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角度,使学生的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际之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能从书本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过程与方法:渗透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比法、归纳法等方法的学习指导。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确实感受和构建知识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国际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市场的变化。【教学重难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力分析法、比较法、分组讨论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鞋子都是什么牌子的? [多媒体展示]展示各种知名品牌运动鞋的logo 【课堂问题引入】多年来,美国的耐克大多是由中国的企业生产的,所以产品都 带有“Made in China”。在美国,16%的美国人认为NIKE是中国的品牌。 1.从地理学角度来看,美国NIKE公司把NIKE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是一种什么现象? 2.从工业区位选择角度分析,a.美国NIKE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建工厂? b.吸引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 建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 [板书]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课本P87,思考以下问题 [知识生成]1、什么叫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按地域,可分为几类? 3、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一、产业转移 1、概念 2、分类 3、目的 [转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境外投资迅速增长,这种境外投资工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请同学们关注图 5.7,试从工业区位选择角度,分析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从而找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引入问题】1.从工业区位选择角度分析,纺织厂属于哪类导向型工业?(劳动力)

有关高中地理优质课的建议与经验

我自己总结了几条教训: 一是选课非常重要,如果是公开课,尽量要选难度小的内容,比如避开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讲起来的风险太大,因为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受到学生学业水平的影响,太难了非常难以发挥,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活动课,很难展开有实际意义的讨论。 二是把握好容量,量不要太大,内容越少,越充分,越容易操控。 三是如果是选择了人文部分的内容,也要把握好深度,不要挖的太深,这种课不是高考备考需要把能力提高到高考的要求和层面,而是控制在好看上。 四是讲课要充分准备,一定要多次试讲,让更的同行和同事听听,都提提意见,不断修改,我认为试讲至少要达到三次以上。 五是小组活动要有预案,几个人一组,分成几个组,谁是策划师,谁是发言人,等等,事先要跟学生沟通一下,尤其不是自己的学生;其实备课,就要备学生,如果选择了一个长期都在受满堂贯影响的班级,你要他们在你的课活跃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六是如果是学案,一定要学生提前完成,这样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 七是语言要经过锤炼,不是太随意的语言表达,这样容易丧失品位。 八是课堂问题的设计,指向性要明确,精确,以利于课堂上的高效率的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 除此之外,比如注意掌控好时间,能够根据时间的分配调整授课的程序等。这些是我的切身感受和教训,希望在今后的讲课过程中,能够不要重复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艺术和技术。 最后说几句叛逆的话,公开课,基本上都是做秀的课,不一定是真正高效的课,其实讲实效讲实用的老师都明白这一点。比如专家和评委说好的课,不一定学生欢迎,如果是教育对象都不认是好课吗?做课的时候,很热闹,经过多次锤炼的课非常好,关键是平时的讲课水平和公开课的水平对等?这堂课很漂亮,真正有效吗,学业水平和知识水平掌握一定好?平时这样搞,很受欢迎,有人预测和高考有关系,对高考一定有用吗?不能否定传统接受式教学的优点,不是所有的课都要探究式教学,如热力环流,三圈环流,你让讨论两节课不明白的东西,还不如直接让学生记住,不断应用巩固效果好,本来课堂10分的钟的事,非要把它搞成40分钟,谈不上高效,难道牛顿运动定律也要学生讨论清楚吗,如果都能讨论清楚,不都成牛顿了,关键是讨论的过程体现了学习能力的提高。说的有点激动,不一定客观。总之,要学新课标也要学到新课标精神和灵魂,不要搞形式主义,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到

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教案(第2课时)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乡土地理分析产业转移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案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第一课时知识) 通过上节课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受到了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实证明,吸引产业转移是一些较落后国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今天我们仍然是以东亚地区为例,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设情境,激发探究)课件展示:课本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台湾产业发展历程;阅读材料2 产业转移对台湾经济发展影响。

合作探究一: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分组分角色讨论 角色1日本政府代表团(转出区域): 日本产业大量向海外转移对你们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使日本在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劳动力就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角色2台湾政府代表团(转入区域): 产业转移给台湾地区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产业转移使台湾的产业结构、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备注: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的日本产业转移和台湾产业转移的信息,进行合作探究,把课前思考的结果小组讨论) 角色1代表发言: 图5.12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阶段及其主导产业和重点部门。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日本自1945年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出地的影响主要是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比如高科技工业。 角色2代表发言: 通过表1台湾产业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台湾经历了从农业向重化工业再向科技工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这些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时期日本产业向台湾转移,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台湾产业升级的时间比日本要短。所以,产业转移对输入地的影响缩短了其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教师(归纳总结)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其他影响 角色1代表发言:

优秀高中地理说课稿共四篇(精华版)

高中地理说课模板(精华版) 资料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1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过渡:从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本节是高中地理必修第单元《》第节内容,主要讲述 就高中自然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如果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节承上启下,所以本节是本模块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教师过渡: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以及高一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指导意见》,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2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3 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难点: (教师过渡:为了能够充分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认为用一个课时去处理。) 4 说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师过渡:那么在一个课时中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公开课)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公开课)

一中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⑶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板书设计】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 1.概念: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 【课后作业】:三导练习

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优质课竞赛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选自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第一项内容,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知识基础,对“工业区位”、“地域联系”的学习有示范作用。 2、学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生活在小城镇以及乡村,对农业生产不仅限于耳闻目睹,而且有一定知识储备。【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冈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业景观、案例分析等内容;用板书归纳总结。 【教学思路】 本节课通过教师提供问题情景——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师生 共同归纳总结——学生展开课题研究,完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感知——理解——运用——迁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材料导入新课。

【教师】好,下面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该种垂直农业生产有没有土壤呢? 2.该种现代农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学生】1、无土栽培 2、科技。 【教师】对,这说明了土壤和科技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那么,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呢?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农业区位因素。 【多媒体显示图片】略。 【教师】结合课本理解农业概念。所谓区位,有两层含义:绝对区位(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农业区位选择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那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 通过模拟“中国农业调查”活动逐一引出农业区位因素 具体路线:(1)海南→黑龙江(2)黑龙江→新疆 【合作探究一】(学生抢答活动)略。 【板书】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讲授】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

一项高中地理优质课设计

一项高中地理优质课设计:以“大气环境保护”为例 史其辉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甘肃民乐 734500)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教学不仅需要通过详实的讲解使学生学习具体地理知识,还需要以合理的途径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上述双重教学效果的必要保障。本文以高中地理教材中“大气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为例,按照高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要求进行了一项教学设计,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中地理优质课设计大气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与方法 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七节,试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节教学知识内容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但是要想掌握该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问题核心”为特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即评价这种问题的影响,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界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地球保温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保护(防治)。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课本上的地图,比较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原因和解决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并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为体现和支持上述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界定为“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而教学难点则主要在于“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2、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看似浅显,如果只围绕教材顺序讲解,收到的效果是;学生已知道的内容,教师只是机械重复,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却没能涉及,学生却渐渐失去了求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打破教材顺序,采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诱思探究教学中所提出的关于知识点的探究教学模式,即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亦即“观察――思维――迁移”的三个层次要素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诱导学生思维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注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即大气环境问题的影响――分析成因――提出该问题的途径。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知识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学会表达。为此,本教学设计认为,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适合本节内容的教学,上述方法的使用需要相应的配套设备如多媒体课件、表格、补充材料等。教学设计的课时为1课时。 与教法相对应的一个方面是学法。本文对学法指导的设计是,利用丰富多样的图文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自己感知并加深对问题的思考,而不是教师讲给学生。 二、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优秀)

《》的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章第节《》。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就高中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如果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节承上启下,所以本节是本模块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状况,结合《新课程标准》,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3、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难点: (教师过渡:为了能够充分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认为用个课时去处理。) 4、说课时安排:课时 二、说教法及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产业转移教案(优质课比赛)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案)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角色扮演,认识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意识,认识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又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引导学生如何学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图文材料,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哪些方面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这样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视频材料“2011年河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结合与家乡发展建设密切相关的乡土地理,能够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 通读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然后通过提问抽查学生完成情况,并给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填写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对本节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太理解。 ●结合实例,明确概念,比较分析,区分类型,寻找规律 出示材料“富士康简介”及幻灯片“苹果”的产业转移过程,分析: (1)富士康转移到大陆的是以什么为主导的产业? (2)从地域变化的范围看,两次产业转移有什么不同? (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呈现什么规律? (4)企业的这种举措,出发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地理现象的意识,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归纳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产业转移一般分类,区分产业转移的不同类型,得出产业转移一般规律,总结产业转移根本目的,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小组讨论,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关于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导学案中提供的材料二、三、四,思考:全

公开课——产业转移 教学设计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本章第一节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第二节以东亚的产业转移为例,介绍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前面四章主要探讨区域内地理环境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本章提升到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际经济的影响。教材将产业转移单列一章安排在最后,从加强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角度,使学生的视角从区域内扩大到区际之间。 二、教材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 2.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渗透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比法、归纳法等方法的学习指导。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实现感悟和构建知识规律。 三、教学方法 (一)生成教学法 提供分层次的问题与材料,并进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行分析发现知识、构建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 提供材料,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并提出方案与设想。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图片展示――阿迪迪达斯和可口可乐商标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自主探究] 思考1、回顾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举例五种常见的导向型工业? 思考2、假设你是一名企业家,你会在那里建厂?请说明理由?你的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3、自主阅读p87—89找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板书]三、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板书] 1.劳动力因素 [板书]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设问]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包括哪些方面? [生产联系、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及办事效率、职工培训] 读图探究]读图5.9“出口加工企业生产组织示意图”(右图),分析下列问题: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板书]3.市场 [小结]复习巩固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板书]4.其它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合作探究“上海酒泉产业转移交流洽谈会”

【K12学习】产业转移教案(优质课比赛)

产业转移教案(优质课比赛) 第二节产业转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运用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认识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区和转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意识,认识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有了区域联系、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储备,又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

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思考,敢探究,进而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学过程中力求把引导学生如何学贯穿始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图文材料,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哪些方面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这样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投影本课学习的课题和主讲人信息幻灯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并播放背景音乐(恩施利川民歌《龙船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问:富士康公司经历员工的13连跳后大举内迁,是那些因素促使其内迁,企业的内迁又会给区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产业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