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三网融合系统
浅谈我国的三网融合

4 . 3融合是有 限度 的双向接入 其 实 ,随着 广 电总局 今年 来实 行的 电 台 与网络 公司的业务分离 ,节 目制作 与节 目播 出 业 务分 离的完成 ,有线 电视 网和 电信 网之 间的 差别 已经变得很小很小 ,两者 皆是传输服务老 百姓的平台。也就是说有线 电视 网可 以传输 电 信 的业务 ,而电信网上也可 以传输广播 电视行
不 尽 相 同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立 足 于 我 国 国情 来 探
的改革重组 ,已经具备较 强的市场竞争力 和覆 盖面较广的市场格 。相 比之 下,广 电运营商才 处于 起 步阶段 ,既 没有 实现 完全 市场 化 ,也 没有 形成 统一 的运 营企 业 ,竞 争 能力很 弱 。 在运营能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下 ,很难达到维护 双 方利益 的融合方 式。不过 ,2 0 1 2年 I 1 月, 国务院已经批准组建 中国广播 电视网络有线公 司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 电总局负责组建 ,注册
高水平 技术人 才,尽快攻克新一代 网络体系架 构的核 心技术 。 ( 4 )全业务运营 商的建立 。只 有建立全 业务运营商机构 ,推进 中国广播 电视网络有线 公司对全 国有 线电视 网络运营商 的整合 ,才能 构建健康有序地竞争环境 ,减少网络的重复建 设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才能够推进三网融合
( 5 )制定并出 台完善 的法律保 障体系。
相关法律的制定对三 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将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相 关 部 门应 加 快 相 关 法 律
广播 电视 网络有线公司获得 了工信部双 向接人
牌 照,国内电信服务和宽带服务接入市场将 由
广 电网络和电信 运营商共同执掌 ,这将打破 以
浅谈三网融合的技术可行性

浅谈三网融合的技术可行性(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摘要: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三大网络现有技术并简要分析我国三网融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三网融合;通信;网络;技术Brief analysi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for Triple PlayAbstract: Triple play means gathe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radio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and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unifie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round the world. Convergence as a conceptual point of view and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analysis can be related to technology integration, business integration, trade integration, terminal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convergence. Due to time and my level, this paper will comparati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from the three major networks, and has a brief analysi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riple play.Key words: Triple p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1 引言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网络作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载体,越来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网融合实施方案

三网融合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之间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络之间的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支持,实现三网的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管理一体化,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三网融合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三网融合实施方案应明确融合的目标和意义。
三网融合不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是产业、政策和管理上的融合。
其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管理一体化,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三网融合实施方案应立足于此,明确融合的意义和目标,为融合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其次,三网融合实施方案应包括技术、政策和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在技术方面,需要研究和推广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互联、业务融合、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在政策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三网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统一配置、业务统一管理、服务统一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三网融合实施方案还应注重产业协同和市场化运作。
在产业协同方面,需要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
在市场化运作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竞争,促进创新,推动三网融合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最后,三网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需要有序推进,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政策法规的完善、技术标准的统一、市场秩序的规范等方面的工作,逐步解决融合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融合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确保融合工作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综上所述,三网融合实施方案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意义,包括技术、政策、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注重产业协同和市场化运作,有序推进,才能有效推动三网融合工作向前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简谈三网融合

加, 而应是其各 自优势的有机融合 。 平化 。为了满足 大容量及大颗粒业务高效 , 可靠 , 灵活 , 动态地 长距 三 网融 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 面的融合 ,表现 为技术上趋 向一 离传送需求 , 电信长途骨干网络的发展趋势是采用 O T N组网方案 。 致, 网络层 上互联互通 , 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 , 业 务应用层 上互 相渗 O T N组 网可以有效继 承和融合 已有的 S D H和 D WD M网 的功 能优 透和交叉 , 趋向于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 I P通信协议 , 最终将导致行 势 , 同时具有扩展与业 务传 输相适应 的组 网功 能 , 可 实现大带宽颗 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 的融合。 在我国实现三 网融合的主要 意义 粒波长通道业务 的快速开通 , 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 是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 , 有利 于提 升面向用 户的 2 城 域 网建 设 方 案 服务质量 , 激发行业的技术创新 和业务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三 网融 ( 1 )以 P T N技术为基础的城域 网建设方案 , P T N实用 于承载如 合遇到的技术问题 主要有 , 传输 的宽带化 , 交换的高性能指标 , 用户 基站业务 ,大客户二层专线业 务 , I P r V等多 Q o S 要求较高的业务 , 的宽带接人问题 。三 网融合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 生产政策需要调 P T N设 备成本高于交换机 , 低于路 由器。以 P T N技术为基础的城域 整, 行业监管责任需要明确 , 内容信息监管需要 改进 , 业务融合 面临 网建设 方案 有 P T N单独组 网 , 与O T N / 路 由器混合组 网两种 。 挑战 , 行业标准需要统一。 ( 2 ) I P城域网 :三网融合后 I P城域网除了实现普通因特网上网 , 还 三 网融合 的发展趋 势如下 , 在网络层面 , 三 网融合 的重点应放 要能够 承载 I P Ⅳ 及语音等业务 ,而 I P 1 v及语音业务对于时延 , 抖 在对三网的改造上 ,使网络可 以基于 I P在各 自数据应用平 台上提 动及丢包等要求更 高 , 及对设备处理 能力 , 网络的性能具有更 高 的 供多种服务 , 承载多种业务 , 让 已经 具有 基本能力的各种 网络系统 要 求。 所以必须对原有 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 具体方案有两种 , 对于较 进行适 当的业务交叉和渗透 ,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 的潜力 。 小规模 的城域网 , 可在原有 I P城域网上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对 于规 从 技术 上看 , 各种网络技术特征逐渐趋 向一致 , 如数字化 , 光纤 模 较大 的城域 网可 以将视 频 , 音频 等高质量业务剥离 出来 , 单独建 化, 分组交换化等 , 特别是逐渐 向 I P协议的汇聚 已成为下一步发展 张平 行的高性能 的城域 网子网 , 形 成双平面 的架构 , 以适应 三网 的共同趋 向。 融合后对 I f r r V等新业务的承载。 在业务层面 , 各 种网络平 台逐步达到可承载本质上相 同的业务 能力 , 真正可以相互替代 , 打破三个行业 中历 来按业务种类划 分市 场和行业 的技术壁垒。 三网融合对宽带接入网的需求 为 , 更高 的网络带宽和用户线路 带 宽, 支持多业务承载 , 多业务分类能力 , 支持组播。 三 网融 合下宽带接入技术包括 有线宽带接入 技术和无线 宽带 接入技术 。根据需要和驻地网现状 的不 同, 光纤接入技术于铜线接 人技术 的灵活组合应用是三 网融合下的主要应用方式 。 三 网融合对承载 网的总体要求为 I P化 , 宽带化 , 和具备多业务 承载能力 。 为 了满足这些要求 , 电信运营商 的 I P网络 已经引入了多 协议标签交换 ( MP L s ) 作为骨 干传输技术 , 用于解决网络 速度 , 可扩 展性 , 服务质量 ( Q o S ) 管理及 流量工程 等问题 , 同时积极 向 I P v 6演 进 ,以有效解 决 I P地址枯竭 问题 。光传送正 在逐步 引入 P T N和 O T N技 术 , P T N技术用 于小颗 粒 I P业 务的灵 活接人 及 汇聚收敛 , O T N技术用于大颗粒业务 的灵活高效传送 。 P T N是新一代基 于分组 ,面 向连接的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 , 它 结合 了 S D H技术 和以太 网技术 的优点 , 具备强大的 网络保护 , 灵活 的统计复用 , 高可靠性 , 较强的网络扩展性 , 良好地 Q o S保障和完善 的O A M等 电信级传送 网能力 , 能够提供高效率的多业务承载 , 既兼 顾 了传统的 T D M业 务 , 同时能够较好地承载以太网业务 。 内容分发网络( C D N) 是采用高速缓存 , 负载均衡和 内容重定 向 等技术 , 在一定的网络基础构架上实现 内容加速 , 内容分 发 , 减少 网 络带宽和用户响应 时间 的一种内容分发服务网络。 三网融合承载 网建设方案 主要 包括骨干传送 网建设方 案和城 域网建设 方案 。 长途骨干 网络的发展趋势是采用 O T N组网方案 , 城 域 网建设方案有两种 ,以 P T N技术为基础的城域 网建设方案和 I P 城域网建 设方案 。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探讨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趋向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内涵;同时阐明实现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三网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一、三网融合的内涵三网融合从概念上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分析,至少可以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乃至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的融合等。
所谓三网融合实际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的说法,从分层分割的观点来看,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TCP/IP协议,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至于各种业务的基础网本身,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的发展;但有限而宝贵的网络资源应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因此,三网融合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二、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1三网业务定位不同[1]广播电视网主要提供广播式的视像业务,要发展交互式业务,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双向化改造,工程巨大。
电信网络则面临最后100米的宽带化问题;而互联网也不能保证语音和视频信号的服务质量和实时性要求。
2三网标准不统一三种网络结构都不尽相同,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要完成“三网融合”必须找到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
IP 交换是可以被三网接纳的通信协议,而找到“三网融合”最大的困难是接入网,要找到既物美价廉又便于建设的接入网还需要一段时间。
3IP 协议问题虽然IP技术的优点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基于IP 技术的“三网融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主要集中在传输网络层和中间网络层。
4不同行业和网络的利益冲突由于三大网分别由不同的行业部门经营管理,网络互联互通存在技术、网关、资费结算等许多问题。
“三网融合”将带来各种业务和应用的重新整合,也必然会带来工作方式、业务流程的转变和各方利益的调整。
关于三网融合的网技术络总结报告

网络技术总结报告1.三网融合的发展与现状1.1三网融合的由来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
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1.2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1.2.1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指出: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推动我国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实施三网融合技术的探讨

种意义上说,“ 三网”都是模 拟传输的产物。在数字领域,所有 桌面的网络 已经成为最 普通的网络架构。校 园网应选用先进的 的语言、文字、图片和 图像等信息都是以 “”和 “”的数 字信 网管软选择 号出现,因此对数 字网来说不 存在几个网的问题 ,多个业务网 有校园网成 功案例 的网络厂商 的设备 ; 建设无 线网络,使无线 完全可以共存于一个物理 网中。信 源的数字 化导 致了信息 的汇 信号覆盖整个校 园范围。
21 00年 1 1 月 3日国务 院总理 温家 宝主持 召开国务 院常务 有很高 的包交换速 度,整个 网络应具有两台以上的核心交换 机 会议,决定加快推进 电信 网、广播 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和若 干台三层 交换机 ,运行动态路 由协议 ; 主干 网络应该采用
所 谓三 网融合 即原先独立设 计运 营的传统 电信网、计算机 成 熟的、可靠的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校园网主干, 互联网和 有线 电视网将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这三 网并不 应该 形成万兆核心,千兆汇聚 ,百兆接人 的网络结构 ; 用户对 是在物理概念上 的分割,而是在业务上的分割 。实际的网络 ( 即 数据 传输量 的需求决定 了网络应 当采用何种网络设备和布线产
中国电力教 育 C P EE
2 1年 第9 总 第10 00 期 6 期
D I O 编码 : 03 6 /. s . 0 — 0 92 1 .90 8 1 .9 9ji n 1 7 0 7 .0 00 .8 s 0
高校实施三网融合技术 的探讨
潘 飞 田思庆 王 继成
摘要 :本文介绍了 网融合的概念和三网融合的意义,探讨了 三 在校 园网内实施三 网融合的技术和意义,包括校 园网的建设,基于校
一
三网融合技术在无线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

本, 简化 了 网络 管 理 , 网络 从 单 一 专 业 网 络 过 使 渡 到综 合 能 力 强 的 网络 , 源 的 利 用 率 大 大 提 资 高. 网络 基 于 T P I 议 , 使 得 各 种 基 于 I C /P协 这 P 的服务 在 网上 交互 时 可 以得到 统 一 支持 , 这样 在
我们 通常 将无 线 控 制 器 和无 线 接 入 点 ( P) 合 A 组
图 1 三 网 融合 模 式
形 成经济 、 活 、 灵 具有较 高成本 效 益 的无线 解 决方
[ 稿 日期 ] 0 2一 2—1 收 21 O 8
[ 基金项 目] 安徽 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 目(0 2 QR 2 3 . 2 1S L6 ) [ 作者 简介] 张勇( 9 7一) 男 , 17 , 安徽宿州人 , 讲师 , 士 , 硕 主要从 事软件工程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52
案, 以满 足校 园 网建设 的需求 . 了基 本功 能 的无 除 线 网络管 理 , 线 控 制器 也 是一 种 高 性 能 的三 层 无
头格 式使 Q S的有效性增 加 , o 但也 应该看 到 , 随着 基于 I P的应用规模 的扩 大 , I P网的 网络补丁变得
交 换机 , 高速 的 I 换 ,3路 由数 据 级 的访 支持 2交 L
技术上为三大网络首次结合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因此 , 网融合 实 际上 是其 它 两个 专 业 的 网络 可 三
小 于有 线 网 络带 宽 , o Q S问题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传
统 的 8 2 1 线 局 域 网标 准 是 没 有 意 义 的 , 0 . 1无 因 为 它不保 证 Q S 因此 , o. 应该 使 用 8 2 1 标 准 的 0 .1 扩展 8 2 1 e 该标 准增 强 了 Q S的技 术需 求 , 0 .1. o 这 将使分 布式 网络 对 Q S有一 个 良好 的支 持 , o 以确 保通信 质量 、 线语音 和宽带视 频 的应用 要求 .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三网融合系统
不同与国家三网融合系统,只针对校园内实现音频、视频、数字信号为一体,用
单一信道分频传输而能克服现有校园网络因带宽不足、延时、滞后、音视频分离的新
一代全新系统。适合于幼教、中小学、职业学校,以多媒体教学内容多的校园环境中。
目前的校园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隔五年至十年出现一次较大的提升,
是围绕传输带宽及并发用户、高画质的传输需求而在提升和改造。由原来的10兆桌面,
到100兆、1000兆,还有更快而全校覆盖的无线网络,指日可待、层出不穷。
校园网络的建设,重在于教育教学。校园诸多应用系统及网络,为校园信息化建
设过程中为教育教学的改变、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正在关注和推行的“校园
多网合一”系统,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产物,可为更多、更大的流媒体信息流的
传输,提供有限的解决方案。系统简化了,传输量大增了,统一的数字化格式,最终
还是无法避免挤进混行路的局面,而无法克服延时、带宽不足(多点同时启用或高画
质时)的实质问题。
校园三网融合系统,不但克服了网络诸多问题,实现了校内音视频传输中的任意
班级、年级、全校的点对点,是现有校园网络无法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校内实现100
多个频道,丰富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提升校园健康向上氛围,单一线缆进入
教室、单一个系统管理中心、人性化的管理界面、简便易行的维护,一人管理、节省
人员、效率提高,高清音、画质,教师宜教、学生益学,设备兼容性良好,符合长期
使用需求、投资合理、节省费用,可为建设多媒体校园、生态校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