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练习题

量筒练习题
量筒练习题

量筒的使用要点与注意事项练习

1、量取80mL的水,应选用_____(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

2、如图所示,10mL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第一次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第一次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A.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

12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C.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A、等于8ml

B、小于8ml

C、大于8ml D无法判断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B.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C. 量筒可以用作反应器

D. 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初中物理第一次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物理第一次教研活动 记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9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有香 参加教师:王有香、白静、杜奇杰 主题: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交流 过程:1、王有香主讲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使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和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玻璃仪器的校验

玻璃仪器自检校验方法 玻璃仪器自检校验方法 ZML-036 一、技术要求 1、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完整,无破损。 2、欲校验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必须充分洗涤干净、干燥并编号。滴定管必须分别按酸、碱滴定管的要求备好。 3、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容许误差见下表: 表略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校验项目 (1)测定玻璃仪器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 2、校验用器具 (1)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01mg; 量程1000g,分度值0.5mg; 量程5000g,分度值2.5mg; (2)100mL具塞三角瓶。 (3)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0.5℃。 三、校验方法 1、绝对校正法:主要用于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的校正。 (1)滴定管的校正方法: ①加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并记录水的温度。 ②按被校滴定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每次放出一份至已称至恒量的具塞三角瓶中称量,重复放出蒸馏水、称量、直至完毕。 ③根据水温查表,计算实际容积、校准值、总校准值。 (2)容量瓶的校验方法: ①按容量瓶的容量称量,其称量精度见下表: 表略 ②以蒸馏水充满容量瓶,准确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切不可将水弄到容量瓶的外壁。 ③将充满水的容量瓶放置约10min,检查容量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④在同一天平上称量后,记录、计算容量瓶实际容积。 (3)移液管的校验方法: 校验方法同滴定管,只是无须将移液管容积等分成五等份,一次称量即可。 (4)量筒的校验方法: 其校验方法同容量瓶。 2、相对校正法: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的容量瓶的绝对容积,而是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容积比是否正确。 (1)将校正过的移液管吸取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记录注入次数(注意注入次数须为5或10)。 (2)观察容量瓶中水的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 (3)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 第一课时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传递信息 4.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 测量距离 检测物质是否存在缺陷 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5.乐音的三特征:响度:由振幅决定 音色:由材料和结构决定。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大象鳄鱼地震海啸等 6.声音的分类:可听声:20HZ----20000HZ 人说话的声音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蝙蝠海豚鲸B超 在声源处减弱 7.减弱噪音的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到达人耳处减弱 8.声音的特殊利用:利用音色和音调来鉴别物质是否存在缺陷。 二、习题:有一个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大喊一声,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时间差是5s,求该人离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第二课时光光的反射

自然光源:太阳等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人造光源:电灯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3.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一种假想。 可见光 4.光的分类: 红外线:波长长,有热效应。(遥控器) 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波长短,有荧光效应(验钞器) 红、橙、黄、绿、蓝、靛、紫。 5.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白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黑色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整。 7.两种反射 都遵循反射定律 漫反射:反射面曲面粗糙。 8.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也可用光屏接收到。 9.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用眼可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成正立、等大、左右倒置的虚像。 10.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先画法线。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量筒或量杯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测量液体的体积要用量筒或量杯。 2、使学生理解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3、使学生掌握向量筒或量杯注入液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收拾仪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筒或量杯注入液体的方法。 难点:理解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知道的体积的一些数据吗?通常你是在哪里可以看到? 小结:对于象教室一样,由规则的形状构成的物体我们可用公式计算。 2、实验室是用什么仪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杯或量筒.对于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形状不规则的 小物体的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进行量。(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思考:仔细观察量筒和量杯刻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没有”0”刻度。 不同点: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中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刻度越往上越密. (二)有关量筒和量杯的知识: 1、量筒和量杯的测量范围及刻度的单位,有的以“cm”为单位,有的以“ml”为单位。 2、量筒的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一般规格以所能度量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 3、量筒的选择方法 量筒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筒每小格表示0.1mL,而50mL量筒有每小格表示1mL或0.5mL的两种规格,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低,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 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引起较大误差。 4、液体的注入方法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标签对准手心。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让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约差1mL)时,应把量筒水平正放在桌面上,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到所需要的量。 5、量筒的刻度 量筒没有“0”刻度,“0”刻度即为其底部。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量筒的刻度面不能背对着自己,这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不容易看清。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看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

2016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上下册)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其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只填序号),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属于省力杠杆。属于等臂杠杆的是。(A)撬棒(B)抽水机手柄(C)独轮车(D)钢丝钳(E)开汽水的起子(F)镊子(G)理发剪刀(H)道钉撬(I)缝纫机踏板(J)天平(K)钓鱼杆(L)定滑轮(M)铡刀(N)剪铁皮的剪刀(O)筷子 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 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 1MW=106W 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示 。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100%。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变大/变小/不变) 10.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费。设想生产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可能/不可能)的 1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必要器材)向上拉绳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 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 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 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量出式 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 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 容量单位 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 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 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 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

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 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完整版)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2.24日)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 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传播条件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五、教学课时:0.5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的使用方法 1. 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 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3. 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4. 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 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 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量筒?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测量准确,没有必要用水冲洗量筒,因为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 7.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8量筒不能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也不能在量筒里配置溶液 ①量筒容积太小 ②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③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④反应可能产生热

初中化学之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化学之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一、量筒的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规格有10 ml、25 ml、50 ml、 100 ml等。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 规格的量筒。 分次量取会引起误差。如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100 ml量筒。 二、读出量取的液体体积数 正确的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错误的方法: 俯视,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 际值数值偏大。 仰视,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 际值数值偏小。 三、关于“倒出液体”的体积估计 例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例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四、对应练习 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3.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如何正确使用量筒

你了解量筒吗? 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551500)白晋阳 升入九年级,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化学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漏斗……它们一个个都那么素雅,那么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在众多仪器中,同学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会不会是量筒呢?她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它“婷婷玉立”,“刚正不阿”。——她的内涵还绝非这些,通过下面的详细介绍,我想在了解她以后,你也会喜欢上她的。 量筒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器,因此,不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用来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给它加热。 1、量筒的选取,按量程可分为10ml、20ml、50ml、100ml等多种。选用多大的量筒是由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来决定的,既不能用大的量筒量取少量液体,如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液体,也不能用小的量筒多次量取超过量程的液体如10ml的量筒分三次量取28.2ml液体,因为这样会导致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存在较大的误差。 2、量筒的使用:量筒在使用时必须放置平稳,面对刻度线,向量筒中注入液体,液面接近指定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逐滴加入,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线,眼睛三点保持水平时(这种方法称为平视)读出的数值才正确。 例1:做某实验需要用量筒量取45ml的水,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100ml的量筒 B、10ml的量筒 C、50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ml的量筒和滴管 答案:C 3、量筒的读数 ①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

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 ②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如图:量筒内液体实际体积为44ml,仰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3ml,即读出值偏低,俯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5ml,即读出值偏高。 例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 解析:利用图示法分析 答案:B ③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例3: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M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Nml,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 A、(M-N)ml B、大于(M-N)ml C、小于(M-N)ml D、大于或等于(M-N)ml 解析:用图示法分析,参见例2。 答案:C 同学,通过以上讲解,你对量筒应该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关于她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你来信与我交流。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新)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江苏省阜宁县陈良初中周文华 一、量筒的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规格有10 ml、25 ml、50 ml、100 ml等。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分次量取会引起误差。如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100 ml量筒。 二、读出量取的液体体积数 正确的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错误的方法: 俯视,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大。 仰视,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出的数值比实际值数值偏小。 三、关于“倒出液体”的体积估计

例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解析解“倒出液体”的体积估计,我们可以画出相关的图形,为了便于估计,可以假设仰视、俯视的读数误差值为1,此题我们先画出仰视值19mL,再找出正确值是20mL,然后再画出倒出后俯视值11mL,再找出正确值是10mL,两个正解值相减显然大于题中两次错误读数值之差8 mL。 例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解析此题两次都是仰视,且两次仰视的角度是否一样也不知道,故无法判断,同理像这样的题目两次都是俯视也是无法判断。 四、对应练习 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 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3.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9 mL,倾倒

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量筒的使用方法 1.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量筒 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3.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4.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5.量筒能否加热或量取过热的液体?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从量筒中倒出液体后是否要用水冲洗量筒? 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测量准确,没有必要用水冲洗量筒,因为制造量筒时已经考虑到有残留液体这一点。相反,如果冲洗反而使所取体积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别的液体,就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为防止杂质的污染。 注:量筒一般只能用于精度要求不很严格时使用,通常应用于定性分析方面,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因为量筒的误差较大。量筒一般不需估读,因为量筒是粗量器,但有时也需估读,如物理电学量器中的电流表,是否估读尚无定论. 7.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水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8量筒不能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在量筒里配置溶液的原因 a量筒容积太小 b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c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课程

引入 中考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整个九年级复习的主体阶段,耗时最长,教师、学生付出的精力最多,其成败往往能决定整个九年级工作的成效。 总体要求是: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目的是要对初中学习到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具体要求是:紧扣课本,以教材内容体系为主线(注意:是“为主线”,不是说必须按课本编排去复习),分章、节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 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②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 是什么??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③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初中物 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习时要通 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比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 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 法” ;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 ;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 “类比法”等等。 (2)要做到全面复习,凡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不能有遗漏,这是复 习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教师要切忌挑选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习练,造 成其他知识点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3)要避免复习工作演变成单纯的旧知识重复,搞成“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

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以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度。 适用范围:5ml、10ml、25ml、50ml、100ml等玻璃量筒。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校正的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厂名或商标。 2.2 标准温度(20℃)。 2.3 标称总容量、容量允差与单位。xx ml ±xx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 检定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4 纯化水。 4 检定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 20=V 标 +(P 称 -P) V 20 为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 标 为量筒的标称容量(ml); P 称 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 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 20 =V 标 +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 标-P,故V 20 =P 称 +ΔP。 5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根据检定项目的检定数据,查表,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检定周期为三年。 6 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玻璃量具检定记录》(编号:REC-QC-007-00)中。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量筒知识点与有关习题 一、量筒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不能用于配置溶液 二、选择量筒时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在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除了量筒外还应该选择胶头滴管 例题1:量取40 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 A(10 ml的量筒 B(100 ml的量筒 C(50 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 ml的量筒和滴管 三、量简没有“0”的刻度 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平,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可以通过画图法判断)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即对量筒里的液体读数)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连线,直线与筒壁的交点就是所获得的读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即对着空量筒的某刻度倾倒一定量的液体) 仰视取液偏多、俯视取液偏少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筒壁上的刻度连线,直线的延长线所对应的凹液面即为所取的液体量 例题2: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有关量筒的使用。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是:将量筒放平,面 对刻度,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会造成读数偏小;如果俯视则会使读数偏大。(如下图所示) 例3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 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 积是: A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例4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 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例5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毫升,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初次视线与量筒 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是11毫升,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毫升 B大于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物理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质量和密度

第一轮中考物理总复习教学案《质量和密度》 知识整理: (一)概念部分: 1.质量: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质量。 ⑵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而变化。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⑷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 2.密度: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密度公式为___________,还可变形为_________和________。 ⑶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1千克/米3=_______克/厘米3;1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⑷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部分: 1.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 ⑴水平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横梁平衡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盘;横梁重新平衡 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取放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夹取,不能用手拿。https://www.360docs.net/doc/de14917834.html, 2.密度测量: ⑴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用________来称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⑶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方法与步骤:

常用玻璃仪器校验规程培训资料

常用玻璃仪器校验规 程

1、目的 规定常用玻璃仪器的校准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购入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和单标线容量瓶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的校准。 3、职责 3.1操作人员负责校准常用玻璃量器,填写常用玻璃量器校准原始记录。 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4、校准条件 4.1校准时工作室温度不宜超过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 4.2衡量法用介质——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3校验设备: 4.3.1相应称量范围的天平,其称量误差应小于被校量器允差的1/10。 4.3.2温度范围0~50℃的温度计。 4.3.3有盖称量杯或具塞锥形瓶。 4.4.4校验用的架和夹。 5、校准步骤及方法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5.1外观检查

5.1.1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量器的口应与量器纵轴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不偿失有粗糙处及未经溶光缺口。滴定管和吸管的流液嘴,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量瓶放置在平台上,不应摇动。 5.1.2滴定管及具塞量瓶应具有良好的密合性。 5.2容量校准 采用衡量法进行容量校准。按如下步骤操作: 5.2.1清洗被校量器:量器可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液面。 5.2.2洗净的量器(先进行干燥处理)应提前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5.2.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校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如果校验量瓶则取一只洁净干燥的待校量瓶),进行空测量平衡。 5.2.4将被校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中(量瓶应注纯水至标线),称得纯水的质量值m。 5.2.5在调整被检量器弯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用水的水温。

小学科学教学仪器60004量筒500mL 玻璃 使用说明

60004量筒500mL 玻璃使用说明小学科学教学仪器 规格参数:容量500mL 一、量筒的使用简介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常见的玻璃仪器。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ml,而50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100ml量筒。量筒读数到小数点后一位。 量筒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量器,主要用玻璃,少数(特别是大型的)用透明塑料制造。用途是按体积定量量取液体。 量筒为竖长的圆筒形,上沿一侧有嘴,便于倾倒。下部有宽脚以保持稳定。圆筒壁上刻有容积量程,供使用者读取体积。最大衡量容积从几毫升到几升。筒壁自下而上印有刻度。观察读数时,实验人员要注意视线需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二、量筒的用途 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容器还有刻度吸管、移液管和滴管,前两者都比量筒的准确性高。但一只移液管一次只能量取固定量的溶液,刻度吸管可以量取需要的刻度量,而滴管使用上比较繁琐,也相对准确度差,一般用于粗略移取,如显色剂、缓冲液等。 三、量筒的使用方法

1、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量筒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量筒的刻度面对自己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教科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比较好。 3、读取液体的体积数 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四、注意事项 1、不能作反应容器 2、不能加热(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 3、不能稀释浓酸、浓碱 4、不能储存药剂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校准方案

目的:对化验室玻璃器皿进行校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等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责任人:化验员,QA 内容: 1、编号: 玻璃仪器编号由编码和数字组成,第一位为公司代码,第二位为仪器代码,第三位为仪器量程,最后三位数字为文件序号, 例:HX —××—××—××× 仪器序号 仪器量程 仪器代码 公司名代码

DD—滴定管FX—分度吸管 DX—单标线吸量管DR—单标线容量瓶 LT—量筒LB—量杯 如:HX-DR-100-005 表示“单标线容量瓶100ml序号005” 2、术语和定义 玻璃量器材质:通常采用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用硼硅玻璃制成的玻璃量器应表“B”字样。 标记:标准温度20℃,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等待时间“+xxs”,标称容量与单位“xx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注按B级处理)。 3、原理: 玻璃量器的校正就是通过称量量入或量出玻璃量器的水的重量,和一定温度下对应的水的密度,从而计算出玻璃量器的准确容积。不同温度中水的密度见表1。 计算公式为:V20=m/ρw[1+β(20-t)] 式中: V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 m—被检玻璃量器内所能容纳水的质量,g; ρw—纯化水t℃时的密度,g/ml; β—被检玻璃量器的体胀系数,℃-1(钠钙玻璃的体胀系 数为25×10-6℃-1,硼硅玻璃的体胀系数为10×10-6℃ -1); t —检定时纯化水的温度,℃。

量筒的读数方法

量筒的读数方法 量筒的读数 量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学生们应该要掌握量筒的度数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量筒读数方法是: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即:眼睛、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三点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量筒读数的正确流程是 ①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 ②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从下往上看)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从上往下看),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如图:量筒内液体实际体积为44ml,仰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 43ml,即读出值偏低,俯视时,会误认为液体体积为45ml,即读出值偏高。 此外,我们尤其要注意一点,仰视和俯视确实会导致误差,但是读数和实际数值相比,究竟是大还是小,还和刻度线的朝向有关系。这一点同学们尤其要注意。 三条直线分别代表了三种读数方法:Ac代表俯视,Bb代表平视(正确读法);Ca代表仰视。我们知道量筒的刻度线示数越靠下越小。(1)若刻度线在左边,则三种方法读数结果关系是:俯视读数(Ac)>平视读数(Bb)>俯视读数(Ca) (2)若刻度线在右边,则三种方法读数结果关系式:俯视读数(Ca)>

平视读数(Bb)>俯视读数(Ac) 提示:刻度线和视线在同一侧才是正确的读数方法!同学们要注意! 例: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一定大于5ml B、一定小于5ml C、一定等于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ml 解析:利用图示法分析 答案:B ③读数后,读数后应立即把液体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倾倒完毕后将量筒小嘴在容器壁上轻轻刮一下,最后用清水冲洗量筒,以备下次使用。 例: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M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Nml,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 A、(M-N)ml B、大于(M-N)ml C、小于(M-N)ml D、大于或等于(M-N)ml 解析:用图示法分析,参见例2。 答案:C 小结:量筒的度数要因地制宜,根据题目实际情况,一般有这么两种。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即对量筒里的液体读数)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连线,直线与筒壁的交点就是所获得的读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即对着空量筒的某刻度倾倒一定量的液体) 仰视取液偏多、俯视取液偏少 画图时先将眼睛与筒壁上的刻度连线,直线的延长线所对应的凹液面即为所取的液体量。 量筒的度数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是考试中经常出现,同学们要做好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