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酸洗缓蚀剂,即2,5-二氯苯乙酮-O-1-(1,3,4-三氮唑)亚甲基肟在l mol/L HCl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和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合成的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缓蚀剂。
从而也从大方向上把握了未来酸洗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缓蚀剂;电化学实验;热力设备1.前言酸洗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中的换热设备、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等的水垢清洗,特别是电力部门的热力设备(如锅炉)的酸洗尤其重要。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可减少因污垢带来的燃料耗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减少了燃料废气和大气污染【1】;从安全角度来看,锅炉和换热器等热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类污垢,而这些污垢导热不良致使炉管局部温度升高,降低了钢材的强度,常常发生爆管事故,影响锅炉运行。
因此酸洗对于电厂的锅炉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酸洗常用的酸有盐酸、硫酸、磷酸、氢氟酸、氨基磺酸等无机酸,和柠檬酸、EDTA 等有机酸。
但由于酸对金属设备均有腐蚀作用,尤其无机酸的腐蚀更为严重,同时所放出的氢会向金属内部扩散,使被洗设备发生氢脆。
各种酸对铁的溶解能力由大到小如表1 所示。
另外所析出的大量的酸性气体,会使劳动条件恶化。
由于强酸的腐蚀性,酸洗过程常出现“过蚀”的现象,即清洗过程中不仅清除了金属表面的锈蚀和污垢,同时也将部分金属基材一并清洗掉。
因此,酸洗过程既造成金属材料、酸洗液的极大浪费,同时还产生大量的酸洗废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在酸洗时要加入缓蚀剂,以抑制金属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减少酸的使用量,提高酸洗效果,延长热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酸洗时不仅要考虑酸的溶铁能力,还应考虑垢成分、金属材质、废液处理方法等因素【2】。
故选择一种质量好的缓蚀剂是酸洗的重要环节,而了解各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可以更好的进行防腐工作。
1.1 酸洗缓蚀剂的发展历史关于酸性介质缓蚀剂的研究报道很多,根据有关文献记录,酸洗缓蚀剂第一个专利是1860年英国公布用糖浆及植物油的混合物作为酸洗铁板时的缓蚀剂。
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咪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一种新的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这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咪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咪唑和啉基团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抗菌、抗病毒、抗癌等。
因此,咪唑啉类化合物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包括氧化剂催化合成和金属催化合成等。
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反应条件苛刻、底物受限、产物结构多样性不足等。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即通过互变异构反应合成咪唑啉类化合物。
互变异构反应是指某种化合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分子内发生异构化,并形成化学键的一种反应。
利用互变异构反应来合成咪唑啉类化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使用多种底物: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使用特定的底物进行反应。
而互变异构反应可以使用多种底物进行反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 规避了传统方法的缺点:传统方法存在着反应条件苛刻、产物结构单一等问题。
而互变异构反应规避了这些问题,产物结构多样性更大,反应条件也相对温和。
3. 环境友好:传统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溶剂、催化剂等物质,不利于环境保护。
而互变异构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节约了溶剂使用,也符合环保倡导的理念。
使用互变异构反应合成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好氧环境为条件,例如通过钯催化氧化咪唑啉类化合物得到另一种咪唑啉类化合物;另一种是以还原为条件,例如通过还原氧化的咪唑啉类化合物得到另一种咪唑啉类化合物。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互变异构反应时,需要一定的催化剂,钯催化剂是一个常用的选择。
而在使用钯催化剂进行互变异构反应时,需要注意钯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这些都会对反应的效果产生影响。
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咪唑啉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咪唑环的构建和环扩增反应,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1. 引言咪唑啉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其合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解决传统合成方法的不足之处。
2. 方法介绍该方法采用了咪唑环的构建和环扩增反应,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反应一,反应物A和B经过咪唑环的构建生成中间产物C。
该反应可以利用亲核取代和芳香亲电取代等方法进行,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
反应一:A + B → C然后,通过反应二,中间产物C经过环扩增反应生成目标产物D。
该反应可利用氨基化试剂或亲电试剂等进行,反应条件温和,生成目标产物D的产率高。
反应二:C → D3. 实验结果及讨论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苯环和氧杂环作为反应的原料,通过反应一成功合成了中间产物C。
通过NMR和质谱等分析手段,确证了C的结构。
随后,在反应二中,我们利用了氨基化试剂进行了环扩增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D。
通过NMR、质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D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证明了其结构和纯度。
4. 反应机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我们推测反应一可能经历了亲核取代-芳香亲电取代的反应机理。
反应二可能经历了亲电试剂攻击-芳香亲电取代的反应机理。
详细的反应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验验证。
5.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咪唑环的构建和环扩增反应,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成功制备目标产物D,为咪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这种制备咪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该方法不仅可以为有机合成和医药化学领域提供新的合成工具,还可以为咪唑啉类化合物的药物研发和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新型缓蚀剂LAH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方 面 当温度 升 高时 . 缓蚀 剂 L H脱 附导 致 试片 直 A
接暴 露 在腐 蚀介 质 中 , 片腐 蚀 面积 增大 , 试 腐蚀 速率 加快 。 此外 咪唑 啉类 化合 物 易发 生水 解反应 . 腐蚀 在
介 质 中水 的作 用 下 .缓 蚀剂 L AH水 解 开 环 形 成酞 胺, 缓蚀 效 率降 低 。
c o c a N 2 H2 H N C C 2 o H + H C C 2 H H2 H OH一 c H 嘲
里 叶 红外 交 换 光谱 仪 . 国 P 美 E公 司生产 : HWS 1 一2
电 热 恒 温 水 浴 锅 .上 海 一 恒 科 技 有 限公 司 生 产 : P R T T27 A S A 2 3电 化 学 工 作 站 .美 国 P AR公 司 生
一
利 用 率 低 、 率 低 等 缺 点 , 此 开 发 合 成 新 型 咪 唑 产 因
啉类 缓蚀 剂 成为 一种 趋势 ] 季铵 盐类 咪唑啉 以其
烷基 一 一2 羟 乙基 )2 咪 唑 啉 ,称羟 基 月桂 酸 咪 l (一 一一
以 甲醇 反 应 法 合 成 羟 基 月 桂 酸 咪 唑 啉 分 酯 化
22 浓 度对缓 蚀剂 L H缓 蚀性 能 的影 响 - A 以5 %氯 化 钠 饱 和 C 溶 液 为 腐 蚀 介 质 在 O水 6 ℃下进 行周 期为 7 h的失 重 实验 ,实 验所 用试 样 0 2 为 2 #碳 钢 ,缓 蚀 剂 L H 加 人 浓 度 分 别 为 0 5 0 A 、0、 1 0 10 2 0 2 0m / 。 0 、5 、o 、5 gL
反 应 过程 如下 :
L H。 A ) 采用 红 外光 谱 、 失重 法 、 化 曲线 等对 缓蚀 剂 极
季铵盐咪唑啉缓蚀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第 49 卷 第 6 期2020 年 6月Vol.49 No.6Jun.2020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季铵盐咪唑啉缓蚀剂及其性能的研究张捷舒,徐 帅,候大庆,徐 妍,靳璐璐,龙小柱(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摘 要:为了解决金属材料被液体腐蚀的问题,本文以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咪唑啉缓蚀剂。
研究了酸胺的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季铵化试剂用量、环化时间和季铵化时间对所制备目标产物的缓蚀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制备条件:硬脂酸∶二乙烯三胺=1∶1.2,硼酸用量为酸胺质量和的1.0%,环化反应时间为3h,季铵化试剂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1.0%,季铵化反应时长为3h。
经红外光谱分析(IR),所合成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
当缓蚀剂的加量为1.0%(质量分数),在恒温为60℃且盐酸浓度为15%时,经4h酸化后,缓蚀效率最高可达96.5%。
关键词:缓蚀剂;季铵化;制备;缓蚀性能;缓蚀率中图分类号:TG 17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20)06-0037-05作者简介:张捷舒,沈阳化工大学在读,E -mail:*****************收稿日期:2020-03-31金属腐蚀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给化工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应用缓蚀剂是目前解决金属腐蚀最常用的办法[1-4]。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缓蚀剂进行了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因其经济高效且低毒,相继被开发[5-7],但这些缓蚀剂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广泛应用到各类化工过程中[8-9]。
因此,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缓蚀剂,已经成为缓蚀剂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0-12]。
本文采用的季铵盐咪唑啉缓蚀技术,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13-14]。
咪唑啉说明书

咪唑啉说明书咪唑啉说明书杜磊化工一班 1010441111中文名称:咪唑啉[1]中文别名:间二氮杂环戊烯英文名称:Imidazolidine英文别名:imidazoline acetate; imidazolineacetateCAS号:504-74-5分子式: C3H6N2分子量: 72.109性状:棕色膏状体理化指标:合成原理:乙酸在高温下与二乙烯三胺反应生成乙烯酸咪唑啉。
该反应分两步脱下进行,首先是乙酸与二乙烯三胺在高温下的缩合反应,分子间脱去一分子得到酰胺,然后酰胺在更高温度的作用下进一步分子内脱去一分子水形成咪唑啉五元环。
其反应方程如下: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的合成方法:咪唑啉的合成通常采用脂肪酸和多元胺为原料。
这一合成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有较多的介绍,合成工艺过程为:上述合成工艺路线已比较成熟。
合成过程中的脱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真空法: 在该法中反应物在较低压强下混合加热,进行第一次脱水后, 再升温降压,除去水分,并完成第二步脱水。
(2) 溶剂法: 本方法以甲苯或二甲苯为携水剂, 第一次脱水在常压下进行,通过携水剂与水共沸, 将水从反应容器中带出, 从而推动脱水反应进行。
第一次脱水完成后, 再减压升温进行第二次脱水。
真空法和溶剂法均可通过测量反应出水量和产品酸值来确定反应的终点.用于油田注水的缓蚀剂主要是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产品,通过对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改性,开发出针对油田注水水质特点,能有效控制油田中H2S、CO2、O2、微生物等腐蚀因素的缓蚀剂。
咪唑啉衍生物及其改性产品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 乙氧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
(1)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的合成(乙氧基化反应):咪唑啉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氧乙烯环烷酸咪唑啉;(2)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季铵化反应)]:咪唑啉与氯化苄反应生成咪唑啉季铵盐。
建华等以多乙烯多胺、油酸、氯化苄、氯乙酸、无水乙醇等为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和原料配比下,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
咪唑啉结构范文

咪唑啉结构范文咪唑啉(imidazole)是一类含有五元杂环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4N2、咪唑啉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化学应用,被广泛用于药物合成、催化剂和缓蚀剂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咪唑啉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咪唑啉的结构包括一个五元杂环,其中有两个碳原子和三个氮原子。
五元杂环中的两个非键电子对使得咪唑啉呈现了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咪唑啉的分子式为C3H4N2,相对分子质量为68.08、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二甲基亚砜。
咪唑啉的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
咪唑啉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咪唑啉环的存在使得它可以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发生相互作用,并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例如,咪唑啉类化合物常被用作酶的抑制剂,用于治疗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
此外,咪唑啉类药物还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寄生虫等活性。
咪唑啉也在催化剂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咪唑啉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例如在羧酸酯的合成和取代反应中,咪唑啉可作为碱促进反应进行。
此外,咪唑啉还可以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用于催化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羰基化、环化等反应。
咪唑啉还被广泛用作缓蚀剂,特别是在船舶和离岸设施的防腐涂料中。
咪唑啉通过抑制金属腐蚀反应的进行,保护金属表面免受氧化和腐蚀的侵害。
咪唑啉的缓蚀性能优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化工、电力、海洋工程等。
在有机合成中,咪唑啉常被用作保护基的反应中的试剂。
例如,咪唑啉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咪唑啉盐,该盐可以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保护基的作用,保护活性基团或功能团不发生不必要的反应。
咪唑啉盐的脱保护通常是通过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来实现的。
总而言之,咪唑啉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包含一个五元杂环,并具有碱性、溶解性和生物活性等性质。
咪唑啉在药物合成、催化剂和缓蚀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并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种新型咪唑啉复配缓蚀剂对A3钢在饱和CO2盐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a tr o r d d fe c r o e we e n l z d Th i hb t n r a a y e . e n i i o me h n s i c a im o YQ wa r s a c e . Th f s eerh d e
e p rme t r s l h we h tt r e l y rp o u t e e p o u e n t e s r a e o t e t x e i n e u ts o d t a h e a e r d c sw r r d c d o h u f c f A3 s e l o e f c i e y r s r i tt e c r o i n o t e n C - a u a e a twa e . fe tv l e t a n h o r so f A3 s e li O2 s t r t d s l tr Ke r s i d z l e c ro in i h b t r C o r so y wo d : mi a o i o r s n i i ; 02 c ro i n;i h b t n me h n s ; ee to h mi l n o o n i i o c a im i lc r c e c a t s ;s ra ea a y i e t u f c n l ss
文章 编 号 : o i8 1 ( 0 60 —0 40 I o 一7 9 2 0 ) 30 7 —5
一
种 新 型 咪 唑 啉 复 配 缓蚀 剂对 A 3钢在 饱 和 C 盐 水 溶 液 中的缓 蚀 性 能 O2
S TEEL N ALT ATER ATURATED I S W S BY Co2
c ro in s se o o r so y t m fCO2一s t r t ds l wa e .X—a h t ee to p cr me r n c n ig a u a e a t t r r y p o o lcr n s e to tya d sa n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B15),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郭睿,(1959—)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过程装备。
NCH2CH2NCR
1
R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郭睿,张春生,包亮,姚占静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利用苯甲酸、月桂酸、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四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 50℃、5%的盐酸介质中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以月桂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缓蚀剂在静态条件下对A3钢的缓蚀率可达99.4%,较之单独使用咪唑啉季铵盐提高了1.1%左右。 关键词:咪唑啉季铵盐;复配体;缓蚀剂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Imidaoline Inhibition GUO Rui,ZHANG Chun-sheng,BAO Liang,YAO Zhan-j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10021,China) Abstract:Four novel imidazolinyl–ammonium–salt was synthesized from benzoic acid, lauric acid,diethylene triamine and triethylenetetramine. The best formulation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 ,surfactant and inorganic anion in 5% hydrochloric acid at 50℃ with weight loss method.The imidazolinyl–ammonium–salt that synthesized from lauric acid and triethylenetetramine is the best,when it and I- 's concentration ratio is 1:1(mass ratio),the inhibition effect is the best .Under the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 ,the inhibit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inhibitor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he inhibitive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e inhibitor can increase by 1.1% compared with imidazoline inhibitor and the inhibitive efficiency for A3steel can reache 99.4%. Key words:Imidazoline-ammonium-salt;Complex;Inhibitor
0 前言 咪唑啉又称间二氮杂环戊烯,是含有两个互为间位的氮原子及一个双键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咪唑啉型缓蚀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具有一个含氮的五元杂环,碳支链R和杂环上与 N 成键含有官能团的支链 R1(一般为酰胺官能团,胺基官能团,羟基等)。其结构为: 咪唑啉类缓蚀剂在酸洗中被广泛使用,它对碳钢等金属在盐酸中有优良的缓蚀性能[1]。本试验是在以有机酸(苯甲酸、月桂酸)和多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的基础上,研究了咪唑啉季铵盐(IM)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无机阴离子Br-、I-的协同作用。通过实验结果比较,得到了一种缓蚀性能较好的复配型缓蚀剂,然后找出了该新型缓蚀剂的最佳应用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反应机理 以有机酸和多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化合物的反应如下: RCOOH + H2N(CH2CH2NH)nCH2CH2NH2→ RCOHN(CH2CH2NH)nCH2CH2NH2 + H2O
RCOHN(CH2CH2NH)nCH2CH2NH2→
+ H2O NCH2CH2N
CR
1
R2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B15),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郭睿,(1959—)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过程装备。
1.2 实验过程 1.2.1 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 [2][3] 称取月桂酸20g约0.1 mol,三乙烯四胺12g、二甲苯40ml、1g氧化铝催化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120~160℃,反应生成的水与二甲苯以共沸物形式蒸出,反应脱水2h后,再把反应温度升高至190℃,并滴加10 g三乙烯四胺,在200~240℃温度下环化3h。将反应物冷却到110℃在减压条件下蒸馏2h以除去二甲苯。再缓慢滴加12.6g约0.1mol硫酸二甲酯,在90~100℃温度下反应3h,即得到咪唑啉季铵盐。其它三种类型的咪唑啉季铵盐合成同上。 1.2.2 合成咪唑啉季铵盐化学结构的验证 对以月桂酸、三乙烯四胺、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的4#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进行红外检测,据图验证合成化合物是否为目的产物。 1.2.3 不同质量浓度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的测定 合成得到的咪唑啉季铵盐,以质量分数5%的盐酸为溶剂分别配制成浓度为0.1、0.2、0.5、1、2、3、4g/L的溶液。通过静态失重法确定出缓蚀效果比较好的产品作为下一步复配的主体。 1.2.4 复配离子的选择及最佳复配比的确定 用5%盐酸溶液分别配制含有I-、 Br-、SDS及SDBS各1g/L的溶液。通过静态失重法找出最佳的复配体及其最佳的复配比。 1.2.5 不同腐蚀时间下缓蚀率的测定 按照最佳复配比以5%的盐酸为溶剂配制含有新型缓蚀剂的溶液,在50℃的水浴中用静态失重法进行不同时间的腐蚀测定,绘制缓蚀率曲线,研究其缓蚀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2.6 不同腐蚀温度下缓蚀率的测定 在5%的盐酸介质中按照最佳复配比配制含有新型缓蚀剂的溶液,在水浴中进行6h的腐蚀测定,研究不同温度下的缓蚀效果,获得最佳温度条件。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咪唑啉季铵盐化学结构的验证 下图为以月桂酸、三乙烯四胺、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的4#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红外光谱图:
图1 4#样品红外光谱图 由上图:1548.74cm-1和3299.73cm-1:N―H的变形振动(1570~1510cm-1),一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表明有仲胺N―H键(3500~3100cm-1)的存在;2920.77cm-1和2851.6cm-1:甲基的不对称伸缩振动(2960cm-1附近);―CH2的对称伸缩振动(2848~2858cm-1);同时在1466.30cm-1处出现了CH3弯曲振动峰,由此可以推测分子中存在CH3和CH2;2361.21cm-1:季氨盐N+的伸缩振动(2400cm-1附近),说明合成物是一季氨盐;1635.44cm-1:N=C伸缩振动,亚胺基的特征吸收;1105.82cm-1:C―N的伸缩振动(1360~1030cm-1);1009.38cm-1:C―C骨架的伸缩振动(1200~800cm-1);755.20cm-1 :4个以上CH2直线相连,CH2的平面摇摆振动(780~8720cm-1)[4][5]。 综合上述信息,合成物中各官能团得到指证,由此可以验证合成物即位目的产物咪唑啉季铵盐。 2.2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的测定 3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B15),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郭睿,(1959—)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过程装备。
在5%的盐酸介质(50℃,6h)中对各合成样品进行缓蚀性能的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图2 合成缓蚀剂对碳钢缓蚀率的影响90929496981000.10.20.51234缓蚀剂浓度(g/L)缓蚀率(%)1234 1合成原料:苯甲酸 、二乙烯三胺、氯化苄 2合成原料:苯甲酸、三乙烯四胺、氯化苄 3合成原料:月桂酸、二乙烯三胺、硫酸二甲酯, 4合成原料;月桂酸、三乙烯四胺、硫酸二甲酯 由图2知:合成的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较好,质量浓度达到0.5~1g/L时,缓蚀率能达到99%以上。由三乙烯四胺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的效果要好于二乙烯三胺,月桂酸要好于苯甲酸。其中由月桂酸、三乙烯四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的4#样品的缓蚀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样品,其缓蚀率高达99.4%。 这是因为合成各样品的主体药品不同,造成其分子结构不同。分子结构对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首先取决于官能团的极性,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的配合作用,发生化学吸附,烃基则对氢离子产生一定的隔离作用。另外,空间位阻、极性基团的数目等也对缓蚀性能有较大影响。空间位阻小,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膜,可增大覆盖度从而增加缓蚀率;但空间位阻太小,则有效覆盖度小,对缓蚀率提高也不利。咪唑啉季铵盐分子既要有很强的电荷中心和吸附力,又要有合适的空间位阻,只有取得碳链的空间位阻排列和电荷吸附力的平衡时,咪唑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才有较好的缓蚀效果[6]。 2.3最佳复配离子的选择 下图为在5%盐酸溶液(50℃,6h)中,测得的四种合成缓蚀剂(1g/L)与不同复配离子复配后的有关数据,由此可选定最佳复配离子。 图3 不同复配离子对缓蚀率的影响90929496981001234合成缓蚀剂序号缓蚀率/%KIKBrSDSSDBS 由上图并结合图2数据可知,SDS 、SDBS的加入缓蚀率一般不会提高,反而有使之下降的趋势。SDBS只有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条件下才能使缓蚀率有所提高,这可能是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强电性作用使咪唑啉缓蚀剂生成沉淀或絮状物使其溶解度降低而产生负效应所致。SDBS所产生的负效应较SDS小,这是由于磺酸基代替硫酸基后,在量少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无机阴离子的效果明显较好,无论是Br-离子还是I- 离子均可使合成的四种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率有显著提高,I- 离子的效果最好。特别是4#产品在和Br-或I-复配后缓蚀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产品。这是因为加入无机阴离子后大大增强了有机阳离子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能力。 在酸性介质中吸附型缓蚀剂可产生协同效应,这是由于在金属表面吸附了某种带电荷的离子后,在它上面再吸附另外一种离子会使表面覆盖度增大,因而提高了缓蚀效果[7]。金属表面实际带电状态(不是电势的正负),对缓蚀剂离子的静电引力的物理吸附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缓蚀性能。加入阴离子后其吸附引起了电极零电荷电势的改变。铁的零电荷电势为-0.37V左右,而在5%的盐酸介质中,铁的自腐电势为-0.5V左右,所以在酸中铁电极表面是带正电荷的,有机阳离子不能有效吸附于铁表面。但阴离子可优先吸附于其表面,使其带有负电荷,改变了钢铁表面的电荷状态,从而有利于有机阳离子缓蚀剂的形成,这样不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