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

标准煤

标准煤只是一个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由于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的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100 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9312 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1.429和1.33。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

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原煤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炼厂干气46055千焦/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

3.27吨/万千瓦时

1、热力

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

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220℃-260℃按680千卡计算,280℃-320℃按700千卡,350℃-500℃按700千卡计算。按4.1868焦耳折算成焦耳。

2.热力单位“千卡”与标准煤“吨”的折算

能源折算系数中“蒸汽”和“热水”的计算单位为“千卡”,但“基本情况表”中(能源消耗量中)“蒸汽”计算单位为“蒸吨”,在其它能源消耗量(折标煤)其中的“热水”计算单位为“吨”,因此需要进一步折算,才能适合“基本情况表”的填报要求,按国家标准每吨7000千卡折1千克标准煤计算:

3.电力的热值

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按理论热值计算,另一种是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用途。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的。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年各不相同,为便于对比,以国家统计局每万度电折0.404千克标准煤,作为今后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计算方法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计算方法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 标准煤 标准煤只是一个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由于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的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10000 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9312 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1.429和1.33。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20934千焦/公斤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 千焦/公斤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472千焦/公斤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46055千焦/ 公斤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3.27吨/万千瓦时

2011年全国各省单位GDP能耗

2011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二○一二年八月十六日 现将201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公布如下: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上升或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上升或降低 指标值 (吨标准煤/万元)上升或降低 (±%) (±%)(±%) 北京0.459 -6.94 -18.50 -6.10 天津0.708 -4.28 -7.48 -7.48 河北 1.300 -3.69 -6.68 -0.36 山西 1.762 -3.55 -5.82 0.03 内蒙古 1.405 -2.51 -4.39 4.38 辽宁 1.096 -3.40 -5.02 -3.15 吉林0.923 -3.59 -4.19 -3.90 黑龙江 1.042 -3.50 -5.17 -4.43 上海0.618 -5.32 -7.33 -4.42 江苏0.600 -3.52 -5.41 -0.14 浙江0.590 -3.07 -2.40 1.41 安徽0.754 -4.06 -9.54 -0.15 福建0.644 -3.29 -1.16 2.73 江西0.651 -3.08 -6.87 2.30

山东0.855 -3.77 -7.67 -0.58 河南0.895 -3.57 -8.60 1.27 湖北0.912 -3.79 -6.88 -4.20 湖南0.894 -3.68 -8.61 -2.10 广东0.563 -3.78 -5.13 -1.46 广西0.800 -3.36 -6.13 -0.28 海南0.692 5.23 12.53 3.94 重庆0.953 -3.81 -5.31 -1.63 四川0.997 -4.23 -7.78 -1.87 贵州 1.714 -3.51 -8.02 -1.70 云南 1.162 -3.22 -9.92 5.47 西藏 陕西0.846 -3.56 -5.60 0.38 甘肃 1.402 -2.51 -1.96 2.07 青海 2.081 9.44 9.62 6.24 宁夏 2.279 4.60 14.72 18.36 新疆 1.631 6.96 9.28 14.69 说明: 1、计算公式

关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说明

关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 指标有关说明材料 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指标具体解释 该项指标属《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中技术考核指标,其分值为4分,其考核内容:“低于全国平均值的40%或年降低率≥5%”。统计范围为市区(不含第一产业)。 二、指标相关要求 (一)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泸州市工作方案》(泸市府函〔2016〕46号)要求:“30.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到2020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35%、30%以上。”。 (二)按照《四川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7-2020年》中总体目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较2015年均降低23%,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 (三)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泸州市工作方案2016年度实施计划》(泸市府办函〔2016〕113号)要求“30.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到2016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5%、13%以上。”

三、指标比较分析 (一)四川及全国 1.全省201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81.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8.2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2。扣除农业用水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38.74立方米。(数据来源《2016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和《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全国201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8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52.8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2。按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7.2%和7.6%。扣除农业用水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3 3.39立方米。(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和《2016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泸州市 2016年,全市总用水量10.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1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2.0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5.88亿立方米,其他0.18亿立方米。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69.5立方米。扣除农业用水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33.09立方米。 2017年,全市总用水量11.2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18亿立方米,工业用水2.0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6.91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什么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2006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是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首次将能耗指标与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列为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节能降耗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烟草行业也不例外。 节能降耗大有可为 报告原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节能降耗"的章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的建筑;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要全面加强管理,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网) 名词解释: 什么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能耗),是利用外汇汇率折算的对能源使用效率进行比较的基本指标,是一国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能耗水平与经济产出的比例关系。它可从投入和产出的宏观比较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经济效率,具有宏观参考价值。计算公式为:单位GDP能耗=总能耗(吨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万元)。(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逐本溯源: 为什么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4%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上了新台阶,但我们为发展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转变观念,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今后的发展,我们注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是一项关乎未来、关乎子孙的极其重要的指标。 人均能源匮乏。人均能源匮乏是我们的一大国情: 发展过于粗放。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中国2004年GDP占全球GDP比例只有4%,但单位GDP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其中,原油消耗了全球的约8%、电力消耗了10%、铝消耗了19%、铜消耗了20%、煤炭消耗了31%、钢材消耗了30%。 目标分解合理。"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20%的总体目标看似很高,但是将其分解到各年份,这意味着今后5年每年单位GDP 能耗要下降4%左右,是合理的。(来源:新华网) 降耗前景: 降耗将带来什么 据专家测算,以我国目前能源结构(石油天然气占23%左右,煤炭占60%以上)计算,单位能耗降低20%相当于节约1亿多吨石油、4亿至5亿吨煤炭。到2020年中国可以节约8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 标准煤 标准煤只是一个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由于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的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10000 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9312 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1.429和1.33。 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29306焦耳)的定为标准煤,也称标煤。另外,我国还经常将各种能源折合

成标准煤的吨数来表示,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 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能源消耗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 -------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耗对整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通过对全省能源消费与GDP 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我们发现,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原煤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提出了协调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GDP增长;能源消耗;内蒙古自治区 一、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具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并且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前景也十分乐观。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能源构成,但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却一直是以煤炭为主,由此导致了低效高耗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GDP总额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GDP总量从1978年的58.04亿元上涨达到2010年的11672亿元,上涨幅度达11613.96亿元。但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消耗情况却呈现出了高消耗和利用率不足等特点。以2009年数据为例,内蒙古自治区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电耗分别为:2.01吨标准煤/万元、1686.72千瓦小时/万元,在全国各省单位能耗比较中均高于各省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GDP 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现今大多数研究都以整个国家的能耗情况做为研究对象,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单纯的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每个省市的个体性。所以我认为有必要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针对它独特的能源消耗情况和经济增长情况得出适用于此省的政策建议。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消耗的能源从原本的三种增加至四种,分别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电。鉴于此,本文从2002年开始对内蒙古自治区GDP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耗与GDP增长关系的分析 1.定性分析 (1)GDP增长与各能源消耗情况

工业增加值及工业用水量计算说明

工业增加值及工业用水量计算说明 一、资料来源 1、用水量调查数据来源于某市水利普查的经济社会用水量调查和08年以后新增工业企业的用水调查提供的2011年我市分行政区、分行业的工业企业用水量(含工业总产值)调查成果; 2、工业增加值采用统计局提供的分行政区分行业的初步统计成果。 二、计算方法 以用水量调查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测算,采用调查统计和指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 根据用水调查提供的2011年我市分行政区、分行业的工业企业用水量、工业总产值初步调查成果,按分行政区,分行业分别逐个进行测算,其中用水大户用水量逐个累加,通过典型用水户算出其行业典型用水指标后,采取定额法估算除用水大户外这部分工业用水量,两者累加得出全市的工业总用水量。 三、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法 1、用水调查数据存在部分不全,如个别企业只有用水量或只有工业总产值数据。 处理方法:这部分企业全部未纳入分析范围参与用水量和用水指标计算。

2、用水量调查数据中部分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统计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不符。 处理方法:暂用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进行相关修正,已提交市水政处转交水利普查办公室核实相关数据。 3、用水量调查数据中个别行业抽样企业总产值大于统计局提供的该行业总产值。 处理方法:对相关行业进行分析,找出个别经济指标明显错误的企业对其进行修正。 4、用水量调查数据中个别行业相关企业指标明显比本行业其他企业偏低太多。 处理方法:根据所在行政区和相近企业参考用水量调查的行业平均值及用水大户的用水指标对其进行修正。 5、统计局只提供了分行政区、分行业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未提供规下相关数据,且自2011年元月开始规上企业产值划分由500万提高至2000万,不能准确估算出全部工业增加值。 处理方法:根据全年统计年鉴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成果和去年水资源公报用水量情况,按比例对用水量进行部分放大(约5%),考虑到历年规下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较小,以规上工业增加值代替全部工业增加值参与计算。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

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我国北方6区平原浅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1%,2015年地下水总补给量1446.2亿m3,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北方6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0.2%、36.5%、7.7%和5.6%。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62.6亿m3,比常年值偏多0.9%。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61.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6%(地下水资源量的86.4%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4733.5亿m3,比常年值偏少10.1%,占全国的16.9%;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3229.1亿m3,比常年值偏多3.5%,占全国的83.1%。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5年对全国624座大型水库和3378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37.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56.0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587.2亿m3,比年初增加14.4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0.1亿m3,比年初增加41.6亿m3。北方6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减少51.4亿m3,其中黄河区减少66.8亿m3;南方4区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共增加107.4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

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14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等政策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制,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X年,全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双控措施有效落实,初步实现城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各县(市、区)区域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理。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7.98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

22.7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5.9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2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双控指标体系。严格总量指标管理,以省政府下达的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有序推进市域内跨县(市、区)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年度并区分地表和地下,研究制定水资源用途管制指导意见,落实水资源用途管制措施。严格强度指标管理,把“十三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行业用水等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县(市、区),明确区域强度控制要求。 (二)统筹配置水资源。按照合理有序使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的要求,认真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X〕44号),积极做好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工作。 (三)深入推进节约用水。进一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省级水美乡村建设,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力争X年底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X年底力争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标准。 (四)充分利用地表水。发挥境内X、X院、X、X及在建的X水库等大型水库和X、X、X等主要河流的水资源优势,加快实施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X入X、引X等水利工程,到X年,引用X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月报表

附件1: 2015年度__月份甘肃省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 一、基本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1 所属行业及代码*2 主管部门设备动力部月销售收入(万元)取水许可证号职工人数月产值(万元)月增加值(万元) 许可水量其中:地表水其中:地下 水 取水地点自来水排水地点 二、月取用水量三、计量设施装置情况 按用途分新水量(M3)按水源分新水量(M3) 小计一级二级三级间接冷却水1 地表水7 工艺用水2 地下水8 应装数 锅炉用水3 自来水9 实装数 职工生活用水4 其他10 有无水平衡测试测试日期 外供水5 有无水管理科室管理科室名称 合计6 合计11 有无分班组(车间)进行用水考核 四、重复利用情况 新水量(M3)其中:外供水量 (M3) 工业新水量 (M3) 工业用水量 (M3) 重复利用水量 (M3) 重复利用率 (%) 排水量(M3) 排水率(%) *1见本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2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五、主要产品用水情况 序号产品 名称 单 位 生产 周期 月生产能力月实际产量 主要设备(工艺) 及用水时间 新水量 (M3) 单位产品新水 量(M3/单位产 品) 万元产值新水量 (M3/万元) 2015年单位产品 新水量目标(M3/ 单位产品) 1 2 3 4 六、节水措施 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类别运行时间总投资 复用能力 (M3) 吨水投资 (元/吨) 吨水成本 (元/吨) 节水量 (M3) 备注 七、2015年节水目标 产值(万元)新水量(M3)重复利用率(%)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相关建议 “十二五”期间节水目标和措施

公司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报告

有限公司 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报告 区经贸局: 近日,区发改局通报了今年1—7月份,我区各大企业能耗指标。通报显示,我公司上半年在万元销售产值能耗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了32%,对此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找原因,出点子,想对策,以切实加强下一步的节能降耗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公司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全公司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意识,加强工作领导,认真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千方百计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公司从节电、节油、节煤等方面多管齐下,层层落实,并建立了节能降耗责任制,节能责任落实到岗位。 在节电上,公司不断扩大节能技改面,淘汰高能耗高损耗设备,逐步安装变频节能设备和功率补偿设备。截至2007年7月,我公司30千瓦以上电机的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的安装率达到了100%,年可节约生产用电10%以上。在照明工程上,公司将白炽灯改成了高压汞灯和节能灯,照明能耗可降低50%左右。同时公司进行了合理化生产改造,不断细化操作流程,制定节能操作规范,以零间隔生产为目标,严格将机器空转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同时公司对码头用电和行政用电进行了管理改革,将

节能降耗工作与考核相结合,逐步提高人员的节能意思,加大节能力度。2007年1-7月,我公司共耗电3415300度,同比下降224700度,折合标准煤27.62吨,降幅达7%。 在节煤上,公司加强了煤的采购管理,选用了高热值的优质燃煤,同时制定了合理的掺烧方案,并计划对控制电机、鼓风机进行节能改造。 在节油上,公司定期对耗油设备进行了定期测算,车辆用油实行统一采购、定点加油、专人管理、建立加油明细帐,并逐步建立车辆耗油限额指标,落实车辆用油的奖罚。 由于在节能降耗工作上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我公司在节能增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上半年,我公司共实现销售产值1.8亿元,实现利润150万元,耗能1100.27吨标准煤;万元销售产值能耗0.06吨标准煤,同期下降14.2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2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 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加原因 虽然我公司的总能耗和万元销售产值能耗有了降低,然而统计显示,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仍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分析原因,并非是我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而是原料价格上涨,加工要求提高原因导致利润下降,工业增加值显著降低所致。 (一)原料价格上涨,压缩工业增加值 自去年12月以来,饲料生产用所需大宗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大宗原料涨幅较大。据初步统计,今天7月份,我公司玉米的平

能耗指标的计算

能耗指标的计算: 节能量(吨标煤)计算公式: 1、按产值能耗计算: 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总产值 2、按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上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增加值 3、按产品单耗计算: 吨产品综合能耗=(上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产品产量 4、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耗统计汇总表时注意:重复用水量=(总取水量-消耗水量)×总循环次数;计算单位:立方米 5、节能量的计算: 企业去年总产量(如是56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2400吨);今年总产量(如是78000吨),综合能耗(如是29640吨),节能量是多少? 本年度企业节能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如:(22400/56000-29640/78000)x78000=1560吨(正数为节能) 本年度企业节能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如:(29640/78000-22400/56000)x78000=-1560吨(负数为节能)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说明: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2、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9271kJ(千焦)/kg(即7000千卡/公斤)。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以上数据也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但该书中“电力”的等价系数“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R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数据一览表

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R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数据一览表 1997——2011 年份GRP(亿 元)增长地方公 共财政 收入 (亿 元) 增 长 城镇 登记 失业 率 城镇 居民 人均 收入 增长农村 居民 人均 纯收 入 增长市长 2011 16000 8.1 3006.3 27.7 1.39 32903 7.2 14736 7.6 郭金龙2010 13777.9 10.2 2353.9 16.1 1.37 6 8 郭金龙2009 11865.9 10.1 2026.8 10.3 1.44 26738 9.7 11986 13.4 郭金龙2008 10000 9 1837.3 23.1 1.82 24725 7 10747 6.5 郭金龙2007 9006.2 12 1492.6 30 21989 11.5 9559 9.1 郭金龙2006 7720.3 12 1117.2 21.5 1.98 19978 12.2 8620 8.7 郭金龙2005 6841.5 11.8 919.2 25.3 2.3 17650 10.4 7850 9.9 郭金龙2004 4283.3 13.2 744.5 29.7 1.3 15638 11.5 7172 9.2 郭金龙2003 3611.9 10.5 592.5 18.2 1.43 13882 11.2 6496 11.5 刘淇2002 3130 10.2 534 25.7 刘淇2001 2817.6 11 454.2 31.6 刘淇2000 2460.5 11 342.4 22.7 10349 8.9 4687 7.3 刘淇1999 2168.7 10 271 19 9170 7.6 4350 7 刘淇1998 2009.9 9.7 227.3 20 8472 5.9 4029 6.7 贾庆林1997 1807.5 11.3 209.9 21.2 7813 3850 贾庆林 参考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摘文)。 2011 郭金龙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06.3亿元,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分别实际增长7.2%和7.6%。 2010 郭金龙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和10.5%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6%以上和8%以上。“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2009 郭金龙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65.9亿元,比2008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26.8亿元,增长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能耗与水耗

水耗与能耗第三师工业局熊焕章

兵团争先进位活动 ?兵团制定下发了《兵团师(市)和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活动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活动办法》)(新兵办发[2012]35号)。《活动办法》从初议到成稿历时8个月,几经上下,多次征求各师、团场、机关部门意见,提交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经兵团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兵团制定下发了《兵团师(市)和团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活动办法(试行)》(新兵办发[2012]35号)。《活动办法》从初议到成稿历时8个月,几经上下,多次征求各师、团场、机关部门意见,提交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经兵团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兵团开展争先进位活动对象是兵团14个师(市)、140个农牧团场(农三师东风农场、红旗农场和托云牧场为托管团场,不参加活动)。

活动分别设臵了对师(市)和团场两种考核 指标体系。师(市)指标体系共设臵四类35项指标,其中:总量指标3个,权重7%;人均指标7个,权重24%;速度指标19个,权重49%;结构性指标6个,权重20%。从指标数量和权重看,首先是注重增长的指标数量最多,权重最大,体现出不论过去师大师小、发展的快与慢,都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论英雄。其次是人均指标,强调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十分重视发展质量,发展成果要具体体现在职工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第三是结构性指标,强调了跨越式发展转型调结构的要求。

2011年,排名前三名的师分别是,八师、一师和十二师。与2010年相比,5个师进位,分别是四师和十三师进4位、九师和十二师进2位、建工师进1位;4个师位次不变,分别是一师、三师、八师、十师;5个师退位。 2012年,兵团争先前3名的师分别是十二师、一师和十三师。进位前3名的师分别是二师(进7)、七师(进3)、五师(进2)、十四师(进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