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2型糖尿病真能手术治疗吗?

2型糖尿病真能手术治疗吗?杜潇;葛微【摘要】早在20世纪50年代,肥胖症的外科治疗业已开始,最初仅仅是针对严重肥胖患者的减重手段。
1982年,美国医生Walter Pories在手术治疗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恢复了正常,且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维持,从而开创了一条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外科治疗;肥胖患者;快速恢复;肥胖症;手术后【作者】杜潇;葛微【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早在20世纪50年代,肥胖症的外科治疗业已开始,最初仅仅是针对严重肥胖患者的减重手段。
1982年,美国医生Walter Pories在手术治疗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恢复了正常,且不再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维持,从而开创了一条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减重手术能使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体重明显减轻。
同时,患者血糖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控制。
那么,什么样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有哪些方式?手术疗效到底怎样?术后有无并发症?本文将就这些热门话题进行简要阐述。
减重手术方式有多种,根据手术原理可分为三大类:限制摄入型、吸收不良型以及两者兼有型。
目前开展较多且被广泛认可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胆胰转流及十二指肠转流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可调节胃束带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AGB)、迷你胃旁路术(mini gastric bypass,MGB)等。
李光伟:恢复β细胞受损的功能——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话题

李光伟:恢复β细胞受损的功能——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话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07-15发表评论(2人参与)分享作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李光伟2型糖尿病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节律、质量和数量异常,并且具有发生早、进行性恶化的特点。
糖尿病的β细胞功能损害一直是全球糖尿病学界关注的焦点。
耗资无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所找到的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多数与胰岛功能而不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1998年,著名的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发现β细胞功能可能在糖尿病诊断前10~12年开始减退,提出10~122型糖尿病在初诊时β细胞就只剩下正常人的一半。
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将以每年4.5%的速度下滑,及至12年后胰岛功能趋近为零,看来β细胞真是“日暮途穷”了。
然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新的研究结果发现,原来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胃的减容手术治疗后,在体重尚无下降的情况下不用降血糖药物血糖可达到正常,胰岛素分泌曲线形态接近正常人。
另一些研究也证实,初诊时血糖十几毫摩尔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仅仅数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出现长达数月至数年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血糖也可维持正常,这点燃了人们的期望!2型糖尿病患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其受损的β细胞功能是有可能逆转的。
一、胃的减容手术逆转2型糖尿病引发思考:β细胞损害可否逆转?最近,著名的《临床内分泌和代谢杂志》(JCEM)披露在一项新近完成的研究中,9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Roux-en-Y胃旁路手术1周后空腹血糖达正常水平,胰岛素分泌形态和数量也恢复正常。
另32例有肥胖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同类手术治疗后45d 及术后1年,分别有9例(28%)和25例(78%)糖尿病缓解,不需要药物治疗HbA1C<6.5%。
糖尿病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术后密切监测血糖,确保血糖 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心
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合理调整饮食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避免高 糖、高脂肪食物。
适当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或床 旁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心血管药物, 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
适应症
手术适用于经严格饮食控制和药物治 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 型患者。同时,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 部分手术可用于治疗其并发症。
术后生理变化与风险
生理变化
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营养吸收障碍等生理变化。
风险
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风险增加。同时,长期并发症如营养不良 、骨质疏松等也需关注。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锻炼,以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06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01
02
03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手术情况、伤口 愈合程度以及并发症风险 ,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提供依据。
设定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设定短期 和长期的康复目标,如恢 复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 动度等。
胰岛素治疗与调整
胰岛素治疗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采用胰岛 素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选 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胰岛素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 结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 量,确保患者血糖稳定控制在目标范 围内。同时,注意防范低血糖等不良 反应的发生。
03
伤口感染预防与处理
中国2024年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技术

中国2024年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技术简介该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关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技术的准确指导,以促进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血糖水平≥13.9mmol/L(250mg/dL)2. 静脉pH<7.3或血浆碳酸氢盐(HCO3-)<15mmol/L3. 血或尿酮体阳性诊疗技术1. 确定诊断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
2. 紧急处理一旦诊断确定,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补液治疗,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选择静脉液体补充方案。
- 降低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以避免酮症酸中毒的进一步发展。
3. 寻找原因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医务人员应积极寻找导致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手术创伤、心血管事件等。
4. 预防复发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教育,提供相关的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管理建议,以预防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复发。
此外,定期随访和监测患者的血糖和相关指标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结论中国2024年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技术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包括诊断标准、紧急处理、寻找原因和预防复发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根据该指南进行规范化的诊疗工作,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

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以及((手术治疗糖尿病适应 证及禁忌证专家共识(2013版) (讨论稿)》,为
我国减重和代谢外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和规范。 近年来,我国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例数迅猛增 长,但相应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开展手术的 医院及术者缺乏规范化培训,故对于手术适应证 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要点的掌握等并不 一致。为适应我国减重和代谢外科发展的需要, 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成立了中国医 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 会(C hinese
万方数据
502
糖尿病临床2014年11月第8卷第1151
Diabetes
World,Nov
2014,Vol 8,No.11
表2
仔细询问病史因+,BMI*,胸嗣、腰嗣。、臀嗣,体蘑+ 常规实验室检查。(空腹廊糖,血脂,肾功能.肝功能,血清离子。尿常规,凝肌酶原时间或国际标准化比值(州R),血常规+啦型) 测定微量营养素、血清铁4、维生素B一叶酸,对于有营养吸收不良症状或风险的病人可考虑检测更多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水平 评估病人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实验+,心电图(EcG J+,数字x线成像(DR)。,有心脏疾病或怀疑肺动脉高压可以行心脏超声,如临床有 症状提示,可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危险因素评估 内镜枪查8,高发病地区行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肝胆脾彩色超声,骨密度测定,怀疑胃食管反流可行卜消化道钡餐造影、食管测压、24 h动 态胃酸监测或消化道动力测定 内分泌评估,榆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r)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0r:1T)*.C肽s,胰岛功能。,糖尿病自身抗体系列*.甲状腺功能系列+. 性激素*,皮质醇+ {临床营养评估与咨询s,如需要,术前纠正营养素缺乏,并教育病人如何适j逝术后进食方式及补充营养素 社会心理评估t,对病人意愿、期望值及依从性进行正确评估 选定手术方式t 充分告知手术风险和收益。 手术同意书t 相关费用说明m 术前保二≯治疗控制体重 优化血糖控制m 妊娠咨询+ 停止吸烟。 癌症筛查 注:*为必查项目
胃肠转流手术与2型糖尿病

1 胃肠转流术 的手术术式及并发症
目前 外科 治疗 2型糖 尿病 的主要 手术 方式有 胃空肠 吻合术 ( R YG B ) 和胆胰 转流 术 ( B P D) 。
1 . 1 RY G B手术 方式
识 会议 代谢 外 科 ( A C MO MS ) 提 出 了糖 尿病 外 科 手术 的亚太 地 区标 准 , 除 降低 B MI 界值 外 , 还 增 加 了腰 围 、 腹 型 肥 胖 等 附加 衡 量标 准 8。 目前 关
重效应 外 , 还 可 以缓 解 或 改善 糖 尿 病 的一 些 相关 并发 症 , 从 而 降 低 2型 糖 尿 病 的致 病 率 及 死 亡 率_ 3 _ 。美 国外 科 医 师 Wi t t g r o v e等 【 J 于 1 9 9 4年 首度 报告 腹 腔 镜 下 胃转 流术 ( u YG B) 。 因其 创 伤小 , 恢复快, 围术 期 并发 症 率低 的优 势 , 已逐 渐 取代 了传统 开放 手 术 , 成 为 目前 最 主 要 的手 术 方 式[ 5 l 。
耿
关 键 词 :胃肠 转 流 术 ; 手术方式 ; 2型糖 尿 病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7 . 1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0 7 — 1 6 0 — 0 3 I 3 OI : 1 0 . 7 6 1 9 / j c mp . 2 0 1 3 0 7 0 6 0
禁 忌证
目前 暂无 具 体 的 、 得 到广 泛认 可 的手 术适 应 证 标准 。肥胖 是 糖 尿病 的高 危 因素 , 约6 0 %7 l , 体 质 量指 数 ( B MI ) <
2 8 / m2 ,而且 亚 裔 人群 普 遍 肥 胖 程 度 较 轻 , 并 以腹 型肥胖 居多 , 所 以仅 以 B MI 为界 定 的手 术标 准显然并 不 适 用 。2 0 0 8年 在 印 度 召 开 的 亚太 共
阿拉伯糖片能治糖尿病

阿拉伯糖片能治糖尿病阿拉伯糖作为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是优质的糖尿病食品,减肥食品,健康功能食品,蔗糖添加剂,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功效,但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没有太大的疗效,长期服用药物对于人体都是有一定副作用的。
专家建议,可以通过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历来是一种内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等,但是,所有上述内科治疗方法都不能保证所有病人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不能避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和进一步加重。
目前的2型糖尿病初期,没有严重并发症,各项指标达到可以通过手术根治。
2型糖尿病治疗--胃转流手术胃转流手术连续3年被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继续教育中心等权威机构作为重点推广项目。
一项对2209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4%的2型糖尿病在手术后完全逆转,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前停止了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胃转流手术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可起到有效治愈2型糖尿病的效果。
而治疗的原理则主要是通过改变食物的生流流向,让其避免经过十二指肠,一直胰岛素抵抗因子的分泌。
从而达到消除胰岛素抵抗现象,修复胰岛细胞,降血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济南糖尿病医院拥有目前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技术——胃转流手术。
胃转流手术是历经全球糖尿病医学领域2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发展为成熟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对这一手术治疗糖尿病进行过专题报道。
济南糖尿病医院糖尿病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胃转流治疗糖尿病,有效治疗不复发,目前已经成功治疗了近500名糖尿病患者。
胃转流手术效果研究发现,GBP手术(即胃转流手术)对II型糖尿病的确切疗效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充分肯定,并备受关注与热捧。
2009年1月,世界糖尿病治疗的权威机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把GBP手术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其确定为糖尿病的常规疗法。
2010年10月,我国也将GBP手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于2010年正式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中。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甘精 胰 岛素 联 合 格 列 美 脲 治 疗 2型 糖 尿病 患者 的 效 果 与 安 全 性 分 析
李岚 荣
( 柘城县人 民医院 内分 泌科 河南 商丘 4 7 6 5 0 0 )
【 摘要 】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 2型糖 尿病患者 的效 果与安全性 。方 法 随机取样 柘城县 人 民医
可。本研究结果显示 , 研究 组手术 时间 、 术后 开始 活动时 间与 住 院时间均 明显短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表 明改进 后 的无 张力 山修补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 同时可 有效促进患者伤 口愈
及住院时间 , 并观察两组患者感染 、 尿潴 留、 阴囊血肿等并发 症 发生情况 。 1 . 4 统计 学方法 本研究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学软件进 行处 理, 定量资料采 用 ( 孟± s ) 表示 , 行t 检验, 定 性 资料 采用 检
[ 5 ] 於国平 . 无张力疝修补 Nhomakorabea治疗 腹外疝 的I 临 床分析 [ J ] . I 临 床合理用
药杂志, 2 0 1 3 , 6 ( 3 3 ) : 1 2 4 . [ 6 ] 邓安鸿. 无 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 疝 8 3例临床分 析[ J ] . 中国实 用医药 , 2 0 1 3 , 8 ( 2 9 ) : 3 7— 3 8 .
( P< 0 . 0 5 ) 。
[ 3 ] 朱峰. 探究无 张力修 补术和传 统手术 治疗腹外疝 的 临床效果 差
异[ J ] . 中外医疗 , 2 0 1 4, 3 3 ( 1 ) : 6 1 , 6 3 . [ 4 ] 李辉, 张旭 升. 改 进无 张力 病 修 补手 术 治疗 腹 外 病 的疗 效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有两个大的原因:
第一个是胰岛素抵抗,比如说吃一顿饭,我们一般人有30个胰岛素
够用了,有胰岛素抵抗的病人80个都不够用,同样分泌的胰岛素,在胰
岛素抵抗的病人中的作用就不够了,胰岛就拼命地超负荷释放胰岛素来降
低血糖,时间长了,胰岛的工作负担太大了,就会产生死亡或功能衰竭,
而引发糖尿病。
第二个是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的死亡太多了,胰岛的功能衰竭了,糖
尿病也就发生了。
2型糖尿病根治术机理
胃转流手术(GBP)以后,食物不再经过上段空肠,由于这一段消化
道不再受食物的刺激,这段消化道就是胃的远端——十二指肠;这段消化
道的黏膜上有一种特殊的细胞,我们叫做K细胞,K细胞一经过食物刺激
的时候,就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叫胰岛素抵抗因子,它使胰岛
素的作用减低,手术后使K细胞不再或是较少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人体
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就会慢慢的消退,那么2型糖尿病的一个病因就消除了。
还有一个原因,做完这个手术,食物较早的进入了中下消化道,肝分泌的
胆汁和胰分泌的胰液通过各自的导管注入十二指肠腔后再通过十二指肠
和空肠或回肠的吻合口进入空肠或回肠,其消化功能并没有多少改变,中
下消化道黏膜上有一种特殊的L细胞,L细胞经过食物刺激的时候,就会
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的提高就会直接产生降糖效果,同时
他们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让胰岛死亡的速度减低,也就是说胰岛死
的少了,还可以让胰岛增值起来,这样导致2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病因也被
去掉了。这些就是我们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原因。
什么是2型糖尿病根治术?
人们所称的2型糖尿病根治术又叫胃转流手术(GBP)即腹腔镜下胃转
流术(LRYGBP)。胃转流手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
手术通过阻断胃、切断空肠、胃肠吻合、肠肠吻合(十二指肠和空肠吻合)
等步骤最终完成。手术原理见下图所示:
2型糖尿病患者在行2型糖尿病根治术前应做以下专项检查:
1、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体检测(LADA实验)
主要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
羟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
检测意义:排除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对筛选
和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和有1型糖尿病倾向的患者,以便更准确的判断是
否适合采用2型糖尿病根治术。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
可以预报其今后是否存在发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倾向。一项长达12
年的研究发现,在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如果有2个以上自身抗
体阳性,则有74%的患者5年后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血清C-P
测不出),在12年中几乎所有初诊时2-3个抗体阳性患者均发生胰岛B
-细胞功能衰竭;初诊时只有1个抗体阳性者,5年后有17%发生B-细
胞功能衰竭,12年后达到80%。而在初诊时抗体阴性的患者,12年后没
有1例发生完全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
2、胰岛素内分泌功能评测
主要包括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可以选
择其一。
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
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
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
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
具体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如下:
1)口服法:①试验前日晚餐后至试验当日晨禁食;②试验当日空腹
取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③葡萄糖100克(溶于200~300毫升水中);
④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
最好在每次抽血同时留尿送检(测尿糖)。
2)静脉法:静注50%葡萄糖50毫升,按口服法留取标本送检。
3)结果判断:正常为给糖后1/2—1小时血糖浓度迅速上升,2小时
后恢复至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小时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阳性,即
为糖耐量减低。
4)注意事项:①试验前数日病人可进正常饮食,如病人进食量很少,
在试验前3天,进食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食)不可少于250~300克;
②试验前停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 激素;③试验当日应卧床休息,空腹
采血,同时留尿标本。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
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
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
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
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
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
胖者。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
常可获得良好控制。但一般肥胖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毅力不强,控制都不是
很理想。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
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
患者。
C肽释放试验: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
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
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
泌的,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C肽与胰岛素之
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
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又
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准确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
胰岛素功能。
临床意义是:
1)测定C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
能。
2)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
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3)可鉴别低血糖的原因。若C肽超过正常水平,可认为是胰岛素分
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原因所致。
4)C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胰
岛素瘤血中C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
组织,若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