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平遥古城有感--浅谈风水学中的几点规划建设理论

合集下载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选址建设的影响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选址建设的影响

01
02
03
空间布局
平遥古城的空间布局根据 地势起伏和河流走向进行 规划,形成了独特而合理 的城市格局。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根据地形和城市 布局进行设计,既满足了 交通需求,又体现了古城 特色。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根据地域文化和 历史背景进行选择和设计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建筑风貌。
承袭历史,延续文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选 址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和空间形态。
平遥古城选址建设受到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 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
多样性。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 古城的空间布局、城市 意象和景观特色等方面 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 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 选址建设的影响
2023-11-09
目录
• 引言 • 平遥古城的历史与地理环境 •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选址的影响 •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城建设的指导意义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建筑和旅游价值。
03
多层级山川形便对平遥古 城选址的影响
地形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平遥古城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形起伏较大,城市形态呈 现多层级的特征。
地形对城市的街道、建筑和景观都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城 市风貌和空间结构。
水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平遥古城位于汾河沿岸,水资源丰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水文条件对城市的供水、排水、水文景观等方面都有影响,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 向和功能布局。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

浅谈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我国风水理论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受到传统风水影响,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城市的布置和选址、规划设计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对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标签:风水学;城市规划一、风水理论的有关分析我国风水理论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占卜,到后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堪舆分析。

风水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郭璞的《葬经》,风水讲究的是选择合适的居住,以希求自然神灵的保佑。

选择居住是古今中外的民族居住部落遗址上,都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属于山地和平原、盆地等的边缘上,尤其这些地方都比较靠近水源,动植物密集分布,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居住,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必要的生命物资保障。

风水的涌出就是仔细、周详的考察自然环境,并顺应自然的要求,有节制的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一个宜居环境,使得自然和空间上的达到理想化。

我国风水理论分为两个流派,主要是形势宗和理气宗。

前者比较重视寻龙捉脉,重视考察山川形势中的龙、砂、水和穴等的相互配合,对自然地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生态和景观等有很多辨别和选择,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而后者主要是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有更多的价值,尤其是有着较多的美学知识,长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受到欢迎,其发展和应用历史非常兴盛。

但是,由于其带有浓厚的占卜和巫术色彩,对于方位以及时辰等的忌讳比较多,受到很多人的非议。

风水理论对于天人合一的四线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这种观念的认识形成了长期固定思想。

人在自然中属于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伦和天道的标准是一致的,不可违背自然和天道,更不能与其作对。

人们应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认识和把握天道,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规划分析古代风水学思想在我国人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可磨灭的影响,绝大多数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几乎都是在风水学说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完成的。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祖先们就对自己所居住环境的选择就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认识水平。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

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

”“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

”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

”(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

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

《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

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

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

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

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

又见平遥观后感200字

又见平遥观后感200字

又见平遥观后感引言平遥古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颗瑰宝,被誉为“明清古城代表”,其独特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再次到访平遥古城,并深深被其千年之旅所感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领大家分享我的又一次平遥观之旅后感。

清晰的历史氛围一踏入平遥古城,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的明清时代。

这座城市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在平遥观中,我更感受到了历史的丰富和深厚。

这座观所处位置独特,是俯瞰整个古城的最佳地点,也是感受平遥古城历史脉络的绝佳之处。

平遥观的建筑风格平遥观位于城墙之上,由砖木结构搭建而成。

观内有多个殿堂和宫殿,富丽堂皇。

这些建筑造型精美,细节处雕刻精湛,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观内的庭园布局也是别有风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站在平遥观上,我俯瞰着整个古城的美景,心情也变得宁静而平和。

平遥古城的发展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

在多年的发展中,平遥古城保持着独特的原始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我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时,我被周围的古建筑和传统工艺品所吸引。

这里的老建筑古朴、石巷幽静,保留着古代商业区的规划布局,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繁华热闹的年代。

平遥古城的传统文化平遥古城不仅仅是建筑的堆砌,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传统工艺和艺术形式。

在平遥观中,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戏曲、古乐、书法、绘画等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古城平遥观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景观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传统文化吸引了我。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古城的美景,还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相信平遥观和整个古城将会继续吸引更多的人来欣赏和体验,这里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将会流传下去。

2023年游览平遥古城后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游览平遥古城后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3年游览平遥古城后的心得体会范文游览平遥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并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瑰宝。

在2023年的这次游览中,我感受到了平遥古城独特的魅力,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首先,平遥古城给我带来了时间的穿越感。

在城中的石板路上行走,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

我穿梭在古老的街道上,欣赏着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风俗。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古玩、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应有尽有。

我被这种独特的氛围所吸引,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平遥,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

其次,平遥古城给我带来了历史的沉淀感。

在古城中,有许多历史古迹和博物馆,它们向人们展示了平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参观了明清古城墙和古建筑群,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典范。

我也参观了中国票号博物馆、平遥古代银号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通过展览和藏品,让我更加了解了平遥的历史和商业繁荣。

这些历史古迹和博物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平遥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此外,平遥古城给我带来了传统文化的体验感。

在平遥古城中,我看到了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和表演,比如皮影戏、评书、扎染等。

我参与了一次传统的民俗游戏,体验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

我还参观了传统手工艺品作坊,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件工艺品,使我更加了解和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这些传统文化的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游览平遥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它的美景和独特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它给我带来的人生经验和启迪。

首先,平遥古城让我思考和感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脆弱。

在古城中,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的进步,也看到了历史的更迭和城市的变革。

这让我深深地明白,文明是脆弱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否则它们会逐渐消失。

其次,平遥古城让我领悟到了守望和传承的重要性。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总结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总结

游览平遥古城后心得总结游览平遥古城,我有幸亲身经历了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的一个小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我对平遥古城的心得总结。

首先,平遥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

步入古城,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中。

城门外是一条宽阔的大街,两边是矗立的古老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明清风格,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韵味。

走在石板路上,感受着古老的气息,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整个古城街道的布局也非常有规划,错落有致,没有一丝杂乱感,展现出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

其次,古城建筑是平遥古城最大的亮点。

平遥古城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城墙和古城街。

古城墙高大而坚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感受到古人修筑城墙的智慧和勇气。

古城街则是平遥古城的商业中心,拥有众多的商店和民居,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

街道两旁是古老的麻砖瓦房,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这些古建筑代表着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平遥古城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在古城里,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戏曲和表演。

我有幸观看了一场京剧演出,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让我大开眼界。

除了戏曲表演,古城里还有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和制作体验活动。

我参观了陶艺工作室,学习了陶艺的基本技巧,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游览者的体验,也保护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平遥古城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景点。

其中最有名的是平遥古城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展示了平遥古城的历史和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

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许多古代商业文书和古代货币,感受到古代商贸的繁荣和平遥古城的重要地位。

另外,我还参观了一些府邸和庙宇,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宗教信仰。

游览平遥古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这个古城不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

游平遥古城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游平遥古城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

游平遥古城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3篇)游平遥古城范文篇1逛完王家大院,我们风风火火的赶到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山西著名的古城,是周朝的时候建的,距今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而且,平遥古城里面有中国最早的镖局,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我们登上平遥古城的城墙,极目远眺,大半个平遥县城一目了然。

这座古城墙建造的非常宏伟壮观,让人惊叹不已。

看完古城墙,我们前往第二站——县衙。

不过十分钟,我们就到县衙了。

县衙的大门看着高大威严,有一种严肃的感觉。

进入县衙,气派的、辉煌的建筑,让我们赞叹不已、目不暇接。

导游把我们带进了县衙的牢房,这里的牢房还分着等级呢。

第一间是"标准间",是给普通犯人住的。

第二间是"大床房",是给犯了罪的富人们住的。

第三间是给死刑犯住的。

接着去看刑具,看着那恐怖的刑具,真让人心惊胆战。

出了县衙,我们去了镖局,镖局就是运送钱的地方,在平遥可谓是赫赫有名。

到了镖局,我们看了金库,也看了练武场,转得非常愉快。

平遥古城给人的感觉真是耳目一新,值得到此一游!游平遥古城心得体会范文篇2早就听闻山西的平遥古城被誉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它那高大雄伟的古城楼,四处弥漫的古老气息令我心驰神往。

今年夏天,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令我慕名已久的地方。

正当清晨,古城内雾蒙蒙的,悄无声息。

房屋街道都像笼上了层白纱,更增古城的神秘。

我们沿着街边走,七拐八绕地一连走了几个巷子。

风夹着千年红尘吹在我脸上,几缕阳光斜斜地挂在古屋的檐角。

我伸手摸那旧房上凹凸不平的青砖,就好似触到了历史的痕迹。

一会儿,游人渐多了,吆喝叫卖的声音也渐响了。

太阳散发出了它应有的炽热,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悠闲地飘着。

古城被唤醒了,焕发出了明清时代的光彩。

我们还是同刚才一般无异,走走停停地闲逛着。

转到街上某一处,仰头就见一块匾额上书着日昇昌三字,听闻它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好奇心促使着我入内参观。

跨过门槛,踏进院内,好一番气派的景象,有穿堂,也有楼院,房上的瓦整齐地排列着,房下的墙漆因年代久远而稀稀落落地掉了不少。

风水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解析

风水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解析

风水理论与现代城市规划解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规划建设需加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 在当前和谐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高品质、宜居住的城市,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主要话题。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古代风水学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风水格局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针对目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城市规划中对风水格局进行管理与改造的相关对策,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水理论现代城市规划解析一.前言风水理论是地球物理学、宇宙星体学、环境景观学、水文地质学、气象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一体的自然科学。

风水理论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分支。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活环境的代名词。

其宗旨是缜密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聚集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成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征。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与人与环境的关系。

风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

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

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认同、升华,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二.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在追求多元文化共生融合的今天,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也融入了对风水理论的分析、理解和包容,以形成二者的相互交融、和谐统一。

首先,风水理论对具体物象的关注与规划学科息息相通。

城市规划设计充分重视外部物象环境对宅基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水源、气候、山林、地质等,而风水学理论也非常重视山体地形,注重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来进行考察。

其次,城市规划中所关注的非具体的环境影响因子在风水理念中亦有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其实"风水"
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
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
学许多朴实的观点其实包涵有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
乃至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
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
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
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发展观。最近,我随省造价协
会一起参观了距山西100公里的平遥古城。保护完好的古城经过数千年的风雨,
依然留有很清晰的古老城市构架,留有大量古建筑。参观的时间不多,值得联想
却很多很多。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
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
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
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古代筑城作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相地的做法,加之龟在民间信仰
为一灵物,是象征长寿永久之意。在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以达到一种
良好之意愿。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约
1500M,朝向为南偏东10°--15°,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城墙基
本为直线,“惟南面顿缩成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卧于汾河东岸,太岳
山北麓,突出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南门为龟头,谓“龟前戏水,山水朝
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 ,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为龟
尾,是全城最低之处城内所以积水都经此处流出。东西四座翁城两两相对,形成
龟型的四足。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
小街。七十二蛐蜒巷”的道路网络。由城墙和各大小街巷组成一个一个庞大的八
卦图案,城内布局严格如此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加上城内的古寺、
市楼、街道、民宅,向世人展示着传统的文明。从规划角度来看,平遥古城的规
划严格按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造布局型制,城内有五十余座庙,
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公共建筑井然有次序的分布在古城之中。古城这
种绕中都河而建,与《地理五诀》则说:“玉带缠腰,贵如裴度”的观点是不谋
而和的,平遥古城的这种以风水理论与《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相结合的
规划方法在古城规划建设中是独树一帜的。

平遥古城中道路网格非常清醒明朗,交通组织非常之简明方便,与外联系的
南北两门,东西四门以及组成内交通的八卦图案型龟背纹状的内交通线路,共同
组成古城的交通道路系统。其中,线路以南大街,北门大街组的南北大动脉,和
东西大街组成的东西大通道,为城市主干道。其他分布其中的小道通向城中的每
一细胞(户),保证交通通畅的同时,有保持小城居住的安静性。与现代城市规
划中的主次干道组成及小区分级规划原理有同样的道理。我们从东门进入古城顺
利的由电瓶车带着,沿着宽不足四米的小路进到古城的中心。

古城的中心,金井的北面建有市楼一座,横跨与南大街上。市楼为三层三重
檐的木构歇山顶,平面为正方型。首层为南北通道。二层为一方室,四周环廊。
“南向旧塑关地帝圣大象妆而新立,北向新塑观音大士像,最上一层则奎光阁为
人文观兴之所”(重修金井楼碑记)。有观赏,祭祀,警戒,了望之作用。市楼
外观比例适宜,玲珑秀丽,古朴典雅,为城中最高之建筑,是城市之中心和城市
之象征。依风水学观点,以点穴之法来确定城市之中心位置,既“穴”位。“穴”
是聚气之焦点。南为正,居中为尊,以前后照应的纵横线为准,左右虚实对称,
再组织横轴线,十字交叉为中,正是“天心十道”处。乃穴位所在,即城市的几
何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基准点。定下穴位后,在穴位要挖一深井,为“金井”。
金井的作用其实非常之大。有勘明地质,地下水质之效,还有日常使用,消防,
城市供水之功效。平遥古城的“天心十道”处还留有深井一眼,为市楼南侧的
“金井”。(其实留有早期“井田制”的痕迹),市楼作为公共建筑设在城市中
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当时的人们只是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穴位之气太盛,普通百
姓人家是造化不够的,无以抗衡的,绝对不能占用的,只能作庙宇衙暑,或作塔
楼镇震慑之用。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实际上城市中心往往人口稠密,交通繁华,
很容易形成视觉中心,交通枢纽。因此,在“穴”位即城市的标志中心和交通要
冲,应该建设公共建筑和宗教建筑,作为居家建筑因为太吵太闹,不利于健康的。
(中心广场的设计中应与考虑)。

穿过南街西转就带衙暑,城市的建设和建制都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政治依据
的,“。。。立城池以为捍卫,有公署以肃临莅,有儒学以宏教话。。。。。”
《平遥县志》。衙署作为城中最高行政中心是城市之主宰,按封建礼教应设在城
市的中心,即所谓的“择天下之中心立国,择国之中心立宫,择宫之中心立庙”。
衙署的选址按风水学观点应选上风上水的地方,应为“正穴”。城市的正穴有天
心十道外,又有明堂最高处而认知。正所谓“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
正穴,宅舍以中堂为正穴,拓墓以金井为正穴”。衙署的选址应居城市的“正
穴”,不布局在城市的中心,就应布局在城市的最高点,且明堂宽平(既地形比
较宽阔平整)。平遥古城的地形为南高北低,平遥衙署的选址在最高的西南方,
居高临下,一便控制全城,二便防水淹。衙署的建筑为典型的六进四合院。功能
齐全,设有:大门,牢狱,大堂,内宅,大仙楼等,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
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认是建筑格局,还是功能布置,都堪称
皇宫缩影。风水学的的最大成是对城宅的相地选址说。如形法讲究的就是:“觅
龙、察砂、观水、点穴”。讲究的就是建筑人环境的高度统一的“天人合一”理
论。对现代社会中的建筑的选址应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与衙署对称布置在西北边
的是管“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的城隍神之城隍庙。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看,略
有遗憾。

古代中国“城市”有“城”防护之意,和“市”交易发展经济之意。在战火
纷纷的封建社会中,城市规划在城防的关注显然是大于经济的。而古城规划中
“前朝后市”观念却非常重视“市”建设。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平遥西
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
“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
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
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这与城市建设中重视市场建设有着非
常密切关系的。但从风水建造学或金融政策角度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

山西特有的地方特色孕育着特有的文化观点:对皇天厚地的崇敬,对各路神
明的虔诚,对风水禁忌的遵从。反映在民居上有较鲜明的特色。平遥民居多建于
1840年到1911年,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筑起来的,集中体
现了中国明清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平遥民居多为二进四合院和三进四合院,基本
保持原有格局,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精巧的雕刻配以浓重乡土气息
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汉民族古代民居群
落,平遥民居中的风水格局基本上是根据风水“理气宗”的“九宫飞星”法设置
的。其方法主要是借助风水罗盘,在选定的宅基上,安排宅中的“三要”(门,
主,灶),“六事”(门,路,灶,井,炕,厕)。依天之九星,地之九宫及五
行相克关系来判断宅中各部位的凶吉。这种注重的是卦与宅法的结合,用以推算
主人凶吉,虽有较浓的巫术成分,其原理颇似于今天的住宅平面布置原理。

通过风水理论浅析平遥古城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辨证地看" 风水",
它的可取之处在于符合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心理定势和审美需求。这些年房地产开
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主要侧
重于造园术与风水系统,而与现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
有成熟的标准。“风水”作为一个有争议研究对象,有些理论从民俗学及建筑学
的角度还是有研究的价值,应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