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

发表时间:2013-08-21T16:52:05.85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邢凯智哈杰[导读] 中药炮制学作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邢凯智哈杰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 01404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中药炮制优势、继承、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水平和发展保障等方面,阐述中药炮制研究现状和方法,并结合炮制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研究思路。结果与结论中药炮制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应注重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尽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中医药基本理论对炮制研究的指导和规范炮制工艺及建立饮片质量标准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中药炮制;发展现状;研究思路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炮制作为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中药炮制技术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之一,是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1]。因此,结合中药炮制的内涵及其意义,对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探讨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对于实现中药炮制的全面发展,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是很有必要的。

1 中药炮制及其重要意义

1.1 中药炮制的内涵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它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1.2 中药炮制的重要意义中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商品形式,中药材不可直接入药,必须经过炮制成中药饮片以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显著区别之一[2]。中药炮制能够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3]。中药材经过一定炮制方法处理后,其中的化学成分、性味、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中药炮制对中药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中药制剂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4]。

2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独有的中药制药技术,历史悠久,包含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及丰富的经验技艺,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制药技术[5]。中药炮制历史悠久,技术专一,既有传统的理论基础,又有现代研究的实验依据,其发展优势明显。

2.1 中药炮制发展优势方面中药炮制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炮制经验,沉淀形成了独特的炮制文化,炮制经验、炮制文化在提升为中医用药理论之后再与现代科学相融合,形成了现阶段的炮制学科。与此同时,简单的炮制加工也逐步发展形成了目前的饮片产业[6]。

2.2 中药炮制继承方面中药炮制目前存在“后继乏人,后继乏术” 的严重问题。目前,国内中药炮制教学科研发展相对缓慢[7]。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中药炮制学教学的改革步伐已显滞后,现行教学模式和内容已显露出与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等实际状况相脱节的问题[8]。 “规范化”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现代中医师使得中医临床“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一方一法”和“前店后厂、中医大夫坐堂”的传统模式已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陈庆生[9]等调查发现:现在一些老药工相继退休, 由于继承工作做得不够完善, 他们丰富的炮制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得不到很好的继承, 一些优秀的传统炮制技术失传。

2.3 中药炮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和其他行业相比,中药炮制从事人员为数不多,人才缺乏。相关调查[9]显示:由于炮制工作条件差, 劳动强度大, 烟熏火燎, 是项又累又脏的工作, 专业人员不愿从事该工作。目前从事炮制工作的大部分是招的家属子女, 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系统培训, 不懂炮制理论和技术。同时又因待遇、社会观念等方面因素, 工作人员思想消极、工作敷衍、责任心不强。

3 中药炮制研究

3.1 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文献研究,加强对中药传统炮制经验的研究中药炮制应重视文献研究[11,23-24],并继承创新。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3.2 规范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饮片生产机械进行比较,优化实验室的工艺参数, 到饮片生产企业进行中试验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生产工艺,逐步统一饮片加工条件, 使现有炮制工艺逐步做到规范化。另外,按照一定的炮制方法确立统一的质量标准。重视中药的整体效应和多个化学成分在药效上的协同作用, 继承传统的饮片质量标准及鉴别方法,在确定炮制工艺的基础上, 从采收加工-净制-净制前软化-切制-炮制工艺-包装材料 -中试生产等各个环节做到质量可控,形成一套有饮片特色的现代科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1]。

4 展望

中药炮制学作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在党和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关学者充分认识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积极采取正确的研究思路,中药炮制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药炮制研究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 蔡宝昌,龚千锋.中药炮制学专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高文远.中药饮片现代研究与运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巧云.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与思路.医学信息,2010,10: 3033-3034.

5 黄瑾. 中药炮制规范化, 不断提高炮制品质量. 海峡药学, 2007,19(1):111.

6 肖永庆,张村,李丽.中药炮制学科发展展望.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24(10):1253.

7 高慧. 论提升《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手段.医学教育,2009,38(10):132-133.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主管中药师辅导精华

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主管中药师辅导精华)(一)古代的中药炮制专著 1.《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炮炙大法》——第二部炮制专著 3.《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 三大炮制专著的概况 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主要特点和贡献 《雷公炮炙论》雷敩南北朝刘宋时期约300种 1.系统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 2.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 3.运用辅料炮制药物 《炮炙大法》缪希雍明代439种 1.总结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2.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代232种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二)炮制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及特点 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技术始形成。 金元明时续发展,炮制理论独一帜。 清代扩大再应用,现代炮制振兴时。 (三)与炮制有关的主要古医籍中对炮制理论的论述 1.《黄帝内经》:“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 2.《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这里的“阴干、曝干”是指产地加工,而“生、熟”则说的是药物炮制。“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3.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诸虫先微炙”,“诸石皆细捣”,“阿胶,炙令通体沸起”。 4.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将炮制内容列为法定的内容,记有作蘖、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法,对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均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5.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 6.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黄芩、黄连、黄蘖、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去湿以生姜”,“去膈上痰以蜜”。 7.张元素《珍珠囊》:白芍“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 8.葛可久《十药神书》:“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药炮制方法 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炮制的方法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一、修治 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水中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挫成粉末等。 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摈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1.洗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掖体辅料徐徐入内,在

中药炮制学

第一讲讲稿 授课时间:2014-2-24,第1~2节。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点:掌握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炮制的特点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阅读本草文献的能力;培养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强调学科交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为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任务。难点为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节概述 1、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重点讲解: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2、中药炮制的特点 先讲中药使用的特点,再讲中药炮制的特点。 中药使用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一药多用;需要调剂、制剂;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合理性。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紧紧抓住中药炮制学的概念来逐项讲解。 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发展方向。 二、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①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发现和使用的实践,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 ②中药炮制的产生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③中药炮制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④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 2、中药炮制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阶段,技术出现—随方注脚—专章论述—专著出现—法定技术。(《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雷公炮炙论》)。 ②金元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阶段,伴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中药炮制理论迅速发展。(《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生升熟降、生泻熟补等。 ③明清时期: 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阶段。(《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 ④现代时期: 振兴和发展时期。管理-生产-教育-科研-著作。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盐炙法

含义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在历代文献记载中,盐制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药物与盐共同拌炒,炒后去盐使用,利用盐做加热介质,明代后已基本不用。另一种是盐水与药物拌匀后再经炙炒、蒸、煮等处理。近代多用盐炙法,利用盐本身的治疗作用,下行入肾,增强补肝肾、泻相火、利小便等作用。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本草纲目》载:“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现代用盐,多选精制盐。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食盐2~3公斤,加入4~5倍量的水溶解后制成食盐水溶液备用。如是粗盐,尚需过滤后备用。操作方法1.先拌盐水后炒药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完全吸尽,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或炒干,取出放凉。一般药物多采用此法,如黄柏。而杜仲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为度。2.先炒药后加盐水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如有爆裂声(车前子)或变色(知母)或微黄色,微有爆声(菟丝子)时,喷洒定量盐水,炒干,取出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多用此法。因其遇水发粘,粘成坨后,盐水不易渗入,翻炒时受热不均,又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疏松,此时喷洒盐水,利于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注意事项1.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亦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若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物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加水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2.含黏液质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与盐水拌润。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3.盐炙法火力宜小,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操作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若火力过大,加入盐水后,水分迅速蒸发,食盐粘附在锅上,达不到盐炙目的。但杜仲盐炙时,要选择中火,以便于炒至规定程度。4.盐炙药物一般应炒干即可,但也有些药物需炒至规定程度。如杜仲应炒至棕褐色,易断丝为度;补骨脂炒至微鼓起,迸裂并有香气时取出。5.近代入肾经的药物多盐炙,但对部分脾肾阳虚和肾阳虚衰的水肿病人,不宜用盐炙中药治疗,因为水肿与钠离子的代谢有关,中西医对水肿病人都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或忌盐。

中药炮制的作用

净制与临床疗效 由于药材在采收过程中难免混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有的药材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如果不加以净制,一并入药,势必影响疗效,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如麻黄茎具有发汗作用,而麻黄根却有止汗作用,在炮制中必须根茎分开,区别入药,否则就会影响疗效。还有些药材必须剔除非药用部分,如巴戟天、远志、牡丹皮等必须抽取净木芯,如果不加以净制,会造成疗效降低或完全没有疗效。 切制对疗效的影响 一部分中药材体积较大,无法直接调剂,更不能保证煎出效果,必须按药材的质地不同,采取“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原则进行切制,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并避免药材细粉在煎煮过程中出现糊化、粘锅等现象,显示出饮片“细而不粉”的特色。饮片切制是提高煎药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中药饮片切制是为了提高煎药的质量,在炮制前要进行润泡软化操作,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但软润方法和控制处理的时间以及吸水量是至关重要的。有些药材不易在水中浸泡,需采取其它方法软润;有的药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吸水量不宜过大,否则药材中的有效成份大量流失,降低或失去疗效,并给饮片干燥带来不利影响。另外药材在切制过程中厚度应均匀,厚薄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易溶和难溶,以及先溶和后溶等问题,浸出物将会取气失味或取味失气,达不到气味相得的要求。如黄芩在切制饮片前宜蒸气软化,或者沸10分钟,而不宜冷水浸泡软化。又如槟榔经水浸煎后切片,醚溶性物碱损失很大,以减压蒸汽焖润法或蒸气法软化切片可大幅度降低槟榔碱损失。 饮片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较高,若不及时干燥很容易霉烂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部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加热炮制对疗效的影响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煮制应用较广泛。药物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抑制偏性,许多药物经炒制后可破坏酶,保存苷类成份,还可有不同程度的焦香气,可收到启脾醒胃的作用。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焦香气,而且质地疏松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内部,提高煎出效果。苦寒药物炒后苦寒之性缓和,免伤脾阳,温燥药经炒后可缓和烈性,有异味的药物炒后可矫嗅矫味,利于服用。锻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克及化石类药物,或需要制炭的植物药。锻后使药物质地酥脆,利于煎煮和粉碎,作用也会发生变化。炒、灸、煅、煮炮制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及时间。如槐花炒炭鞣质含量与温度密切相关,实验证明,槐花在170℃内受热鞣质含量可降至生品以下,若温度再高则鞣质含量极低。 辅料对疗效的影响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归经、功效、作用趋向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疗效。中药辅料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辅料发挥协同和调节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损益,以求尽量符合治疗要求,降低和消除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辅料的选择、炮制温度和时间是炮制工艺的关键。 其他制法对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尚有发芽、发酵、制霜、水飞等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制备新药,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满足临床用药需要,还可以炮制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如巴豆制霜可缓和其泄下作用。 总之,中药炮制品必须要满足临床安全有效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其毒副作用。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关系密切,不仅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名詞解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名詞解釋) 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 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二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 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性 3.增强药物的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调剂制剂 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8.利于服用 炮制对药物化學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性质稳定—可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醋元胡;②不耐热—生用,应避免或少加热,如石榴皮、山豆根; ③水溶性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 2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乌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破坏分解酶,如槐花、黄芩、苦杏仁;②避免醋制;③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通过水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水处理不宜浸润、闷润,要抢水洗热处理时,最好在500C以下或以阴干为主。 2有毒成分:加热处理引起量变或质变,如苍术、荆芥。 本教材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 液体辅料(包括药汁) 1.酒黄酒,白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引药上行、增加溶出等 2.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等。

中药炮制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饮片切制由(B)发展而来 A. 咀嚼 B. ?咀 C. 捣碎 D. 刀锉 E. 碾碎 2(A )是我国最早始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 A. 《五十二病方》 B. 《本草纲目》 C. 《雷公炮炙论》 D. 《脾胃论》 E. 《修事指南》 3我国古代第一部炮制专著是(C) A. 《本草纲目》 B. 《神农本草经》 C. 《雷公炮炙论》 D. 《炮炙大法》 E. 《修事指南》 4.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B ) A.

陈嘉谟 B. 缪希雍 C. 李时珍 D. 雷敩 E. 张仲岩 5最早的炭药是(B )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 槐花炭 D. 蒲黄炭 E. 荆芥炭 第二章 1建昌帮的发祥地在(E) A. 新建县 B. 南昌县 C. 进贤县 D. 九江市 E. 南城县 2.葛玄炼丹是在(B) A. 麻姑山 B. 阁皂山 C. 三清山

龙虎山 E. 武功山 3樟树中药炮制全书由(C )老师主编 A. 黄文鸿 B. 朱国强 C. 龚千锋 D. 王小阳 E. 余寿祥 4.(B)是枳壳挖去内瓤后的初步定型工具 A. 槟榔钳 B. 枳壳夹 C. 香附铲 D. 茯苓刀 E. 竹刀 5樟树饮片传统工艺中,枳壳切(D)片 A. 瓜子片 B. 柳叶片 C. 蝴蝶片 D. 凤眼片 E. 骨牌片 第三章 1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论述载于(E)

《汤液本草》 B. 《跑炙大法》 C. 《修事指南》 D. 《雷公炮炙论》 E. 《医学源流论》 2.酒炙丹参可增强(C)的功效 A. 清心除烦 B. 治疗心绞痛 C. 活血镇痛 D. 治疗月经不调 E. 胸腹刺痛 3.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B) A. 生莱菔子 B. 炒莱菔子 C. 捣烂的莱菔子 D. 焦莱菔子 E. 莱菔子炭 4.“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应首选(B) A. 生黄芪 B. 蜜炙黄芪 C. 米炒黄芪 D. 炒黄芪 E.

中药炮制学课程标准

中药炮制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中药学 授课教研室:中药(营养)教研室学时: 72 编写执笔人:蔡纪平审定负责人: 编写日期:2013/2/24 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中药炮制学》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是中药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应在学习中医药基础概要、中药方剂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在中药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具有必需的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熟练进行中药炮制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在饮片生产企业从事中药材炮制加工、质量检测、储藏保管的职业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成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技能。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中药炮制技术概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等14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现行版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中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为线索来设计的,项目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中药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和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照中药炮制工艺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中药炮制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材的炮制加工技术;熟悉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中药炮制学(本)复习过程

中药炮制学(本)

中药炮制学(本) 交卷时间:2019-12-03 12:36:42 一、单选题 1. (2分)欲清热除烦时,脾胃较虚弱者可选用() ? A. 栀子 ? B. 炒栀子 ? C. 焦栀子 ? D. 栀子炭 ? E. 麸炒栀子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2. (2分)下列炮制品中属于“从制”的是() ? A. 酒炙黄连 ? B. 姜炙黄连 ? C. 吴萸炙黄连 ? D. 黄连炙吴萸 ? E. 胆汁炙黄连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3. (2分)炮制西瓜霜的辅助性药物是( )

? A. 白矾 ? B. 芒硝 ? C. 甘草 ? D. 生姜 ? E. 石膏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4. (2分)西瓜霜的功效是() ? A. 消肿清火 ? B. 泻热通便 ? C. 润燥软坚 ? D. 消导 ? E. 下气通便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5. (2分)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麦麸() ? A. 5公斤 ? B. 10~15公斤 ? C. 20~25公斤 ? D. 30公斤 ? E. 40公斤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6. (2分)烘法的操作方法为() ? A. 药物置近火处,使内部水分蒸发 ? B.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C.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 ? D.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E.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7. (2分)滑石粉炒适用于() ? A. 种子类药物 ? B. 腥味大的动物类药物 ? C. 质地坚硬的根类药物 ? D. 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 E. 骨骼类药物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8. (2分)艾的加工方法是()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路

中药炮制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路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何促进中医药学的良性发展,是中医药学者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中药炮制作为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中药炮制技术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之一,是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1]。因此,结合中药炮制的内涵及其意义,对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探讨中药炮制的研究思路,对于实现中药炮制的全面发展,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是很有必要的。 1中药炮制及其重要意义 1.1中药炮制的内涵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它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 1.2中药炮制的重要意义中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商品形式,中药材不可直接入药,必须经过炮制成中药饮片以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显著区别之一[2]。中药炮制能够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3]。中药材经过一定炮制方法处理后,其中的化学成分、性味、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中药炮制对中药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中药制剂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4]。 2中药炮制发展现状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2、炙法:将选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人药物组织 4、相畏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生姜制半夏 5、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6、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7、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8、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 9、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 10、泛油即走油,指药物中所含的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在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质地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1、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例如盐水制知母 12、炒炭存性:是指药物炒炭时,走部分炭化,但应保存部份药物固有气味,不能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13、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14、对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方法。 15煨法: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 16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17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问,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18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19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20伤水:伤水是指药材吸水过多,成分流失的现象。 21扣锅锻: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22切制法: 23去油制霜法:药物经过适当加热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 24渗析制霜法:药物与辅料经过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 25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类药物的胚芽。 26去心:指去除根的木质部和枯朽部分、种子的胚芽等。 27提净法: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进行重结晶,以进一步提纯药物。 28土炒:土炒是将净药材与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的方法。 29饮片古称咀片,是指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 29、三类分类法:它是明代陈嘉谟提出的,即以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为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此法能反映炮制的特色,但不能包括炮制的全部内容。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炮制品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炮制品质量要求及贮藏保 管 1、掌握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2、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及贮藏保管法; 3、了解中药炮制品贮藏保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指中药炮制品的纯净程度,可以用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来表示。 要求:①不应含有泥砂、灰屑、霉烂品、虫蛀品、杂物及非药用部位等 ②应符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中有关规定。P40 二、片型及破碎度~片形:饮片的外观形状,如薄片、厚片、瓜子片等 【异形片不得超过10%;极薄片不得超过该片标准厚度0.5mm;薄片、厚片、丝、块不得超过该片标准厚度1mm;段不得超过该标准厚度2mm】 片型及破碎度~破碎度:一些药物经净制处理后,用手工或机器直接破碎成不同规格的颗粒,这种颗粒的大小就是破碎度。 【颗粒应粒度均匀,无杂质,粉末的分等应符合《药典》要求】

三、色泽:中药饮片都有固定的颜色光泽,加工不当或贮藏不当均可引起变化,从而影响质量。 四、气味:中药及其炮制品应有其固有的气味,这也是体现中药饮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求:①含挥发油类的多生用 ②炮制除去某些中药的异味或腥臭味 ③有些加入了辅料的气味。如酒炙、醋炙、盐炙、蜜炙、姜炙等。 五、水分:是指在中药饮片中存在的不影响其质量的允许含水数值。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中规定:蜜炙≤15%;酒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米泔水炙\蒸制\煮制\发芽制\发酵制品≤13%;烫后醋淬制品≤10% 六、灰分:指将药材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重量。是控制炮制品纯净度极有效的方法。 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合格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之灰分称为“生理灰分”。 在生理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为“酸不溶性灰分”。 七、浸出物:是炮制品用不同溶媒进行浸提所得的干膏重量。 意义:对于那些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或没有准确定量方法的炮制品,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中药炮制学学习心得

中药炮制学论文 题目:中药炮制学的学习感想 班级: 药学11— 1班 姓名: 虞加丽 学号: 20110863 指导老师: 施飞 ——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中药炮制学的学习感想 (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虞加丽625014) 摘要: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由于中药的不断开发利用,其炮制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我们只有不断根据实际改进,才能将中药利用得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字:中药炮制目的原则依据具体方法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前言:随着期末的临近,中药炮制学的学习也接近尾声。在中药炮制课上,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关于中药炮制的一些相关知识,还有我们对于这门课程或者说是技术的思考和改进。 正文:中药炮制学是一门指导制药方法的学科。在课堂上,我们是以中药炮制的目的、原则依据与具体方法的学习为主的,而课外,作为一个即将进入医药领域的学生来说,我们更用该思考它的不足与改进方法。首先,我想先总结一下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 总所周知,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矾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剧毒,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2.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蒸制成熟地则微温而补

血;何首乌生用润畅通便、解疮毒,制熟能补肝肾、益精血。 3.便于制剂和贮藏:如将植物类药物切碎,便于煎煮;矿物类药物煅,便于研粉。又如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便贮藏。 4.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如药物在采集后必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同时,中药炮制是有原则依据可依的: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1.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实践证实,大黄生品苦寒,易伤脾阳,导致腹痛,用辛甘大热酒制后可避免,同时改沉降为上升之性,以清上焦实热;益智仁温燥,久服易伤阴,用咸寒之盐以制之可纠此偏。 2.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的意思。如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知母、黄柏本为苦寒之品,在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泻火同时有一定清虚热之效,用咸寒的盐水炮制可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作用。仙茅、

中药炮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炮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提出阐明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现状,阐明了影响中药炮制的因素及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案,最后分析了中药炮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药炮制现状影响因素对策发展趋势 中药炮制是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日趋蓬勃发展,中药炮制也与时俱进,应用较为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加快了自身的发展。中药炮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改进了炮制技术,其中也存在制约因素,但是中药炮制现代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复习文献,结合自己的观点对中药炮制的发展作一综述。 一现阶段中药炮制的现状 1、中药炮制的现代观点 目前认为,药物的药理作用,取决于药物所含物质的理化性质。中药的炮制过程,经过水浸、加热、酒、醋、蜜等处理,其性质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后者直接影响到中药疗效的建立。近年来,对传统中药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对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特点等多角度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去除或增加药物的化学结构,从而使药物获得极高的药理作用,并增加药物间的协调性。 2、中药炮制的现代方法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传统炮制方法的运用和改进,如附片的去毒水解加工法,麦制作神曲法,远红外线烘干法等。这些方法既继承了传统中药的炮制理论,又结合了现代研究与手段,使药物的作用更加明显。(2)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药物的作用单位为主,进行药物的提取。这是一种特殊的中药炮制方法,其特点是能有效地降低药物的毒性、提高药物的药理作用。目前国内开展的中药作用基团的研究,可以理解为是对这种现代意义上的炮制方法一种全新的探索。 二影响中药炮制发展的因素 虽然现代中药炮制技术不断改进,但其研究的进度依然比较缓慢,同时也对中药制剂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制约作用。 1、炮制药材使用不规范性 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净制简单粗糙,不合规格标准,常掺杂泥砂等杂草物“如双花、公英等应进行筛洗、挑选,但是往往草草处理即装斗调配”;全草类药用地上部分的不除去根部,含大量泥砂,粉屑,如仙鹤草、金钱草等,这样加工出来的药材在质量上临床疗效就不得而知。 2、古老中药炮制方法不合理性 中药炮制因历史、社会、个人观点及封建迷信等多种原因,所保留下来的部分炮制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弊端,应坚决抛弃“如用粪便类炮制方法”等方法,粪便类的有害成分及微生物可对主药产生污染;中药加工时用硫磺熏制已有上千年历史,主要作用是漂白、杀虫,但硫磺中含有砷,可增加被熏制药物的砷含量;另外,在熏制过程中可产生二氧化硫,若被熏制药物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500Lg/g,这些药物在直接炮饮时可产生咽喉疼痛、胃部不适等反应。 3、中药多渠道流通,炮制混乱 中药炮制流传着“三分浸,七分润,洗药为师傅,切药为徒弟”的谚语,说明中药炮制不是那么简单地把药切完就完事,洗润药材很有讲究,市场上白术,

中药炮制学重点内容

考试题型:单选(20*2)、多选(20*2)、填空(10*1)、 名解(5*2)、简答(4*5)、论述(10*2) 第一章炮制绪论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1.探讨炮制机理 2.改进炮制工艺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火的出现和应用、酒的发明和应用、陶器的发明和应用。 我国古代炮制专著 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439种,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 中药炮制的分类 1.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日煞、曝、露。 2.三类分类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药典方法:净制、切制、炮炙) 五类分类法:三类 + 修制、其他制法 3.药用部位分类法:药用部位(根、茎、叶)… 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炒、炙法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中药炮制原则:运用中药七情合和的配伍理论,选择炮制方法和辅料,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 制则: 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黄连缓和其苦寒性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米炒党参增强补脾止泻作用。相畏为制:指用利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其毒副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降毒。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如米泔水制苍术缓和其燥烈性。 制法: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的目的 (1)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和制剂。(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利于服用。 炮制是对哪些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鞣质类、有机酸类、、油脂类、树脂类、蛋白质、氨基酸类、糖类、无机化合物类,重点掌握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第四章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除主药以外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液体辅料: (一)酒性味功效:甘、辛、大热,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炮制作用: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强疗效,起矫味矫臭作用。应用:黄连,大黄,当归等。 (二)醋性味功效:酸、苦、温,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炮制作用:增加溶解度,提高疗效;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散瘀、疏肝止痛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矫臭矫味杀菌防腐,应用:柴胡、延胡索、莪术等。(三)蜂蜜性味功效:甘平,生则偏凉,熟则偏温,能补中润燥、解毒、缓急止痛,矫味矫臭。炮制作用:起协同作用,增强润肺止咳(蜜冬花)、补脾益气作用(蜜黄芪)、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应用:甘草、麻黄、百部等。(四)食盐水性味功效:咸寒,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矫味。炮制作用:改变药物性能,引药入肾,增强疗效。应用:杜仲、巴戟天、砂仁等 (五)生姜汁性咬功效:辛温,发表散寒,温中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