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页

严格执行《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并按“目录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正文页

严格执行《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并按“正文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参考文献页

严格执行《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并按“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教授 2012年03月13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换方法所用数据较少,所建模型的阶数低,但对数据个数要求严格;最大熵谱法属时间序列分析建模方法,只需传感器动态标定中的,但它建模的准确性不高。神经元方法虽然具有所建模型阶次低准确度高的优点,但离现实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此文章在研究各种建模的方法上,提出了先对所测数据进行积分,再用辨识方法进行建模,减少转换误差,所建模型准确度较高,阶次较低,且较易实现递推算法,为改善传感器动态特性,实现动态补偿奠定基础[3]。 在研究传感器的动态补偿中,黄杭美在FLANN传感器动态方法中指出,为满足快速 称重求的要求,结合遗传算法寻优速度快和函数联接型神经网络有较强的函数逼近能力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FLANN补偿器,实现对称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补偿,采用遗传算法优化FLANN的连接权值。此种方法的仿真表明:阶跃响应时间快,且超调量小,有效地提高了称重传感器的动态响应过程,且方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易于实用价值[4]。 在称重传感器动态补偿器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中,俞阿龙和李正为了拓展称重传感器的工作频带,把电荷转移器件用于其动态补偿器的设计中,设计出具有频率特性可调节的动态补偿器。由于称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不理想,输出响应不能精确反应输入量,在称重传感器后串联一个补偿器即构建一个动态补偿模型,和传感器一起构成一个理想的动态测试系统,就可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补偿。此文章对称重传感器的动态补偿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电荷转移器件用于设计中,由于CTD器件具有模拟性和数字性相结合的突出特点,由此而设计的补偿器具有稳定性好,不存在阻抗匹配等优点[5]。 国外研究人员Pasquale Arpaia等人员在研究称重传感器的过程当中,提出了称重传感器的一些动态模型的自适应的补偿方法,有系统辨识法,根轨迹法和神经网络的方法等,在各种各样的算法实现中,即可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实现。用设计要基于传感器的软件方法补偿时,参数设计灵活,使用方便,主要问题是数据处理的实时性问题;而用硬件补偿时实时性好,但有时电路参数调整比较麻烦。因为动态补偿器的设计要基于传感器的动态模型,在测量中所测重量将成为传感器参数的一部分,传感器的动态模型会随着被测重量而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出一些相应的动态补偿器去实现称重过程中响应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而国外仅仅抓住研究课题,在相应的生产领域也设计出了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达到一定要求的称重传感器,在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中,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 节标题:四号黑体(1.1□□××××)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

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格式要求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要求 来稿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立题新颖,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理论联系实际,对于社会实践有正确的指导意义;不违反国家宪法、法律以及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含有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内容;不披露属于保密范围的文件、成果和数据资料等。 论文内容顺序包括:①中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摘要(100-200字之间)、关键词(3~5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②与中文一一对应的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摘要及关键词;③正文以及参考文献。 来稿最后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技术职称、最高学历、主要研究方向、通迅地址、联系电话、E-mail以及身份证号码。 论文具体格式规范要求如下,请对照相关条目,补充修改论文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1)论文题名中尽量不用英文表述(除公知公认的名称、符号等),要求限制在20个汉字以内。 2)英文作者单位名称(包括二级单位)一定要用单位的标准英文名称,不要自己翻译。 3)摘要是以提供文献主要内容梗概为目的,其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尤其是自我评价)。其基本要素包括: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结果及结论、本文的创新、独到之处。 摘要请按如下格式书写: 目的:……;方法:……;结论:……(包括与他人最新成果进行比较体现本文的创新与独到之处。) 具体要求如下: 目的: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好的摘要,一开头就应该把作者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明确地交待清楚。必要时,可利用论文中所列的最新文献,简要介绍前人的工作,但这种介绍一定要极其简练。有两点

中北大学论文格式

中北大学 论文撰写格式和内容的有关要求 一、装订顺序 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9个部分组成,严格按以下顺序装订,但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装订项目。 (1) 封面 (6) 正文 (2) 中文摘要 (7) 附录(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3) 英文摘要 (8) 参考文献 (4) 目录 (9) 致谢 (5) 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二、内容及书写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 2、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分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两种,所有出现相关字样之处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毕业论文”字样。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Word软件编辑,一律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打印。 4、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Omm;右边距:2Omm;行间距1.5倍行距。 5、页眉的文字为“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中北大学 ××××届毕业论文”,用小四号黑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6、论文页码从引言部分开始,至致谢止,在页脚中标出。封面、摘要、目录不编入页码,目录单独编页码。 7、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章的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余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 8、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1.2,表2.3,附注3.2或式4.3。

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得徒手勾画。表格与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 每一插图和表格应有明确简短的图表名,图名置于图之下,表名置于表之上,图表号与图表名之间空一格。插图和表格应安排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当插图或表格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图表居中放置,表尽量采用三线表。每个表应尽量放在一页内,如有困难,要加“续表X.X”字样,并有标题栏。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顺序排,如:注①。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 文中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顶格,其间不加虚线。 9、文中所用的物理量和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国家标准,可参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 10、文中章节编号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见(附件二)。 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排版规范见(附件一),一律要求计算机打印。 (2)中文摘要 摘要内容及排序: 设计(论文)题目(小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字样(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 摘要是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体现工作的核心思想。摘要应涉及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一般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不得随意自造关键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 (小四号黑体),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英文摘要

采矿方法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目录 第 1 章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 第 2 章采矿地质条件 (1) 第 3 章采矿方法选择 (1) 3.1 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 (1) 3.2 采矿方法初选 (2) 3.3 采矿方法的比较与确定 (7) 3.4 采矿方法结构参数 (9) 3.5 采矿方法图 (9) 3.6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9) 第 4 章矿块的采准、切割及矿量计算 (10) 4.1 采准巷道的布置 (10) 4.2 采准巷道的断面形状和规格 (10) 4.3 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 (11) 4.4 采准切割工程量 (12) 4.5 矿块中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时间 (13) 第 5 章回采计算 (13) 5.1 凿岩爆破 (13) 5.2 矿石的运搬和放矿 (16) 5.3 采场地压管理 (17) 5.4 矿块通风 (17) 5.5 充填 (18) 5.6 回采工作组织 (19) 第 6 章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汇编 (23) 参考文献 (24)

设计任务书 一、矿体赋存条件 某铜镍矿矿床,走向长约1200m,矿体埋深200~450m,平均厚度为28m,倾角850,矿石体重2.98t/m3,矿岩松散系数均为1.6。平均品位Cu2.8%,Ni0.9%。矿石f=11,岩石f =12,均稳固。地表不允许崩落。 二、设计矿块生产能力 设计矿块生产能力为380 t/d。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设计内容 (1)采矿方法选择。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采矿方法,确定采矿方法的结构参数,并设计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方案。 (2)矿块采准切割设计。进行采切巷道的布置和断面形状、规格设计,计算采切工程量、标准矿块矿量分配表及成本,安排采准切割工程施工顺序和进度。 (3)回采设计。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出矿、充填、回采等工作。回采工作计算,回采循环作业表等。 2)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标准采矿方法图。 (2)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程序规范,设计内容系统完整。 (3)标准采矿方法图要求用电脑绘制,图纸规格A2;说明书要求简洁、扼要、通顺整洁,插图(示意图)12-15张。 指导教师: 日期: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中北大学 关于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统一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是评定研究生是否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的主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特规定如下: 一.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主要容应包括: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文献综述、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装置和试验结果;理论的证明、分析和结论;重要的计算、数据、图表和曲线;必要的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可视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2.论文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 3.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论文中有关与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试验的容部分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要明确说明。 4.论文要求文理通顺、叙述简练、文图规。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必须注明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绘图规应符合标准。 5.论文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并需经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人员审核。 二.论文的装订顺序 论文容一般应由13个部分组成,装订顺序依次为: (1)封面 (2)扉页、英文扉页

(3)原创性声明 (4)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5)中文摘要 (6)英文摘要 (7)目录 (8)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9)正文 (10)附录(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11)参考文献 (12)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3)致谢 三.论文的容及书写格式要求 1.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中文撰写。 2.学位论文应用Word软件编辑,一律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或双面印刷。 3.学位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3Omm;左边距:3Omm;右边距:2Omm;行间距1.5倍行距。 4.页眉的文字为中北大学学位论文,用小四号宋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5.论文页码从引言部分开始,至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止,用四号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下端居中。封面、扉页、本人声明、摘要、目录及致谢不编入页码,目录单独编页码。

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暂行办法

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暂行办法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根据《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试行)》,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将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AMLC”)”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现就检测办法作如下规定。 一、检测系统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是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对学位论文中的抄袭、伪造及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检测,是检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及学位论文出现不端行为的辅助工具。 二、检测要求 1、检测方式 重复率检测工作分为全面检测和抽样检测两种。全面检测要求所有申请答辩人员(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的论文必须接受检测,未接受检测的论文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和学位授予事宜;抽样检测是按一定比例从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中抽取检测。采取何种检测方式由学校研究决定。 2、检测时间 (1)参加“双盲”评审的学位论文作者在提交评阅论文的同时,提交论文电子文档进行检测,过期不予受理。 (2)其他被检学位论文作者须在申请答辩前15天,根据被检测名单以学院为单位提交论文电子文档进行检测,过期不予受理。 (3)研究生答辩完成后,研究生处将根据需要对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复检。 3、论文格式 学位论文电子版格式为word文档,大小控制在10M以内,若论文较大可删去论文中的图片。提交的学位论文命名方式为:论文题目_姓名.doc,如“基于二次插补算法的新型机床系统研究_张三.doc”。所有提交的检测论文word文档必须与归档纸质论文一致。 4、检测组织 各学院按要求向研究生处提供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研究生处组织专人进行检测,每篇学位论文(须二次检测和复检论文除外)只检测一次,检测完成后,研究生处将《检测报告单》返回各学院。 三、检测结果处理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精选.)

沈阳理工大学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1)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 3.1 设计任务 (1) 3.2 设计方案 (2) 3.2.1 12CrN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 3.2.2 钢种材料 (2) 3.3设计说明 (3) 3.3.1 加工工艺流程 (3) 3.3.2 具体热处理工艺 (4) 3.4分析讨论 (11) 第四章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沈阳理工大学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 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 1. 设计任务 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 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

2、设计方案 2.1.工作条件 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因此,要求轴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 2.1.1失效形式 叶片泵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花键和轴颈处可能发生工作面的磨损、咬伤,甚至是咬裂。 2.1.2性能要求 根据泵轴的受力情况和失效分析可知 ,叶片泵轴主要是要求轴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以保证轴在良好的服役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 2.2钢种材料 12CrNi3A钢属于合金渗碳钢,比12CrNi2A钢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比12CrNi2A钢截面稍大的零件。该钢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的低温韧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当硬度为HB260~320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70%。另外,钢退火后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模具,也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模具。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保证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韧性,该钢适宜制造大、中型塑料模具。12CrNi3高级渗碳钢的淬透性较高 ,退火困难。由于不渗碳表面未经镀铜防渗 ,因此渗碳后进行低温回火 , 降低硬度 , 便于切去不渗碳表面的渗碳层。材料加工成叶片泵轴需进行复杂的化学热处理,使心部硬度为 HRC31~HRC41,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从而使泵轴表面有较高硬度,心部呈现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设计-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构思 1.课程定位。①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类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它重在奠定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它所涉及的岗位群多、文化范畴广,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②前后续课程。大学英语由中学英语过渡而来,在巩固中学英语的基础之上,再融入专业英语的元素,形成服务于专业的英语,如:电子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汽车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2.课程现状。①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有较强的交际意识,但对事物的兴趣不稳定。从学生的学习类型主要可以四种:无奈型、刻苦型、兴趣型、目标型。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对于无奈型的学生,主要是要增强其学习英语信心,适当放低要求以利于学生自信感的培养,刻苦型的学生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其拓宽眼界,了解英语文化,兴趣型的学生要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不能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最后,目标型的学生主要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教师要激发其对英语的热情,除了应试英语,培养其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②课程资源。 a.教材。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为由王守仁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实用英语听说教程》和《实用英

语综合教程》第三册和第四册。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而编写,难易适中,话题较新颖,实用性强。b.教辅。为给学生补充专业英语知识,我们会参考一些专业英语书籍,如《汽车英语》、《动物医学英语》、《风景园林英语》等,把部分专业英语词汇及句型运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到融入专业,服务于专业。 c.教学条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及英语学习的网站来补充英语的专业及课外知识,另外,数字化语音教室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视听能力。 3.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适当补充汽车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在听说方面,要求他们能听懂一般的业务性英语,能和外籍客户进行普通的业务交流;在阅读方面,要能看懂汽车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手册;在写作方面,要能写出一般性的业务问题,如:电子邮件,业务单证,合同、广告等。 二、课程设计(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例) 1.课程重点、难点。①课程重点。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等级考试,以大学英语为基础,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②课程难点。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英语水平,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完美对接,从而培养出专

中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钛合金粉末激光熔敷 WEN Jialing NIU Quanfeng XU Yanmin 摘要:这篇文章旨在如何通过利用B,Si和Cr等元素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利用稀土元素提高合金性能。基于铁基合金(Fe-Cr-Ni-B-Si-Re)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综合分析,包括表面质量、频谱复合、显微硬度、显微扫描和综合评价,得到最优方案。结果,Fe-Cr-Ni-B-Si-Re涂覆材料具有很好的性能。 关键字:激光熔敷;微观结构;合金;硬度 1 前言 激光熔敷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表面改性技术之一,它能花费很小的代价在一种普通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性能。从而节约稀有材料和贵重材料。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作为一种表面硬化材料,Fe-Cr-Ni-B-Si-Re是自溶性合金,在正常温度范围之内和400℃以下,它的耐磨性比WC-Ni基合金、钴基合金以及其他铁基合金都要好。考虑到下列因素,同钴基合金、镍基合金、陶瓷相比铁合金在激光熔覆方面的优越性能,稀有元素的节约,与基体熔覆的可比性,与其他合金相比更低的成本,利用铁基进行激光熔敷具有战略性意义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2 实验 2.1 设计目的 本文目的在于找到每种合金的最佳比例,以优化经济方案,提高激光熔敷技术,活的光滑的非氧化熔覆表面,更好的湿度效果和适当的稀释率。用做实验的熔融包层不能有宏观和微观缺陷且耐磨硬度应大于58HRC. 2.2 样品和尺寸 实验所用样品是Q235B钢,这种钢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考虑到激光熔敷的特点,更大的功率密度和简便的操作,样品的尺寸定为40mm×30mm×10mm. 2.3 激光技术参数 用于实验的技术参数如下: 的最大输出功率:2KW);焦点直径:3mm;扫描速率:14.3mm/s;熔覆功率:1800W(CO 2 层厚度:0.5mm;保护气体:氩气.

建排课设

西安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长安印社社员住宅楼给水排水设计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设计说明 (5) 1.1 设计任务和设计资料 (5) 1.1.1 设计任务 (5) 1.1.2 设计资料 (5) 1.2 设计内容 (5) 1.2.1 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第二章建筑室内给水设计 (6) 2.1 给水系统设计 (6) 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6) 2.2给水系统的计算 (8) 2.2.1 生活用水量的计算 (8) 2.3 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9) 2.3.1管径确定 (9) 2.3.2水力计算 (9) 第三章建筑室内消防设计 (12) 3.1 消防系统的设计 (12) 3.2 室内消防系统水力计算 (13) 3.1.1参数计算 (13) 3.2.2 水力计算 (14) 3.2.3消防水箱 (15) 3.2.3消防贮水池 (15) 第四章建筑室内排水设计 (15) 4.1 室内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5) 4.2 室内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16) 4.2.1 卫生器具参数 (16) 4.2.2 水力计算 (17) 第五章参考文献 (18)

西安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长安印社社员住宅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1.加深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主要任务: 要求进行室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具体项目为: 1.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 3.消火栓系统; 设计成果: 完成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图纸1套。 设计说明书要求 (1)撰写工整,公式表达严密,公式、图表按序列编号 (2)说明书的内容: 目录;设计资料;设计方案比选;各系统的水力计算;水箱间平面布置及平面尺寸确定;水箱高程确定;其他问题的说明;参考文献。 图纸要求 (1)给水、排水、消火栓系统平面图。 (2)给水、排水、消火栓系统图。 (3)卫生间给水、排水平面及系统大样图。 (4)水箱间平面布置图、水箱配管图。 (5)设计说明及主要工程数量表。内容包括:管道、各类阀门、水箱、消火

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大型公司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学院名称理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10-3 学生姓名张学祥 导师姓名孙吉红 二○一四年六月十日

某大型公司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作者姓名张学祥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姓名孙吉红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齐鲁工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本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摘要............................................... V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 1.1.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 (1) 1.1.2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2) 1.2自学考试信息管理的发展 (3) 1.2.1手工管理阶段 (3) 1.2.2计算机辅助管理阶段 (4) 1.2.3计算机管理阶段 (4) 1.2.4计算机网络数据库阶段 (4) 1.3 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4) 1.4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5) 1.5本文组织结构 (6)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技术 (6) 2.1 系统开发模式C/S (6) 2.2开发工具简介 (7) 2.3编程环境简介 (8) 2.4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9) 2.5本章小结 (12) 第三章系统分析 (12) 3.1系统需求分析 (12)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13) 3.3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 (13) 3.3.1系统设计原则 (13) 3.3.2系统设计思想 (14) 3.4本章小结 (14)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14) 4.1系统功能分析 (14) 4.1.1考生信息管理 (16) 4.1.2教师信息管理 (16) 4.2程序功能设计 (17) 4.2.1数据库设计 (17) 4.3本章小结 (18) 第五章系统实现 (18)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中北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析

中北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三学号:11091S101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 1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为10位数),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 紧紧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主要阐明该项研究的目的和范围,,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己有文献的综述,以及该项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论文内容安排等。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1(1)

附件1: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书写规范 一、说明书(论文)基本格式 说明书或论文一般不应少于3000-5000字。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手写要书写工整。 1. 题目: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 2. 摘要: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摘要在200-4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3. 目录:设计说明书(论文)目录应包括论文全部章节的标题(要求编到3级标题)和参考文献、附录(可选择)、页码右对齐。 4. 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5. 插图:插图包括曲线图,流程图,工艺图、设备图、框图,示意图,图片等。插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图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序置于图下,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格,图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图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6. 插表:插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每一插表都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表序与表名书写于表的正上方,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符号。 7. 参考文献: 著作图书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学术刊物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姓名.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论文.年. 序号发明者姓名.专利名称.专利公开号.年. 二、打印要求 1. 纸张及页面 原则上用打印机打印输出。设计说明书(论文)纸张用A4标准纸,版心尺寸为: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行间距为22磅,即每页32行,每行37字。 2. 字体与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各节的一级题序与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为四号黑体,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为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参考文献、等部分按章处理,即标题小二号黑体,内容小四号宋体。目录的标题采用小二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3. 页码 设计说明书(论文)页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页码由第一章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摘要、目录等不编排页码。

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课题选定后,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要准备向导师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独立完成,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建排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本课题是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以及消防工程的一套系统,使我们熟悉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供水方式以及安排消防设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重要内容。从这套系统的设计和安排过程中,学会实际运用需要考虑注意的问题。为我们毕业以后为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筑设计资料 星愉大厦建于长沙市,是集宾馆、商贸、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地下一层至三层为设备用房、车库、门厅、总服务台、洗衣房、消防控制中心、咖啡室、茶室及制作间、餐厅、厨房、会议室、办公室、公共卫生间等。厨房设有洗涤盆、洗涤池、污水池。公共卫生间内设蹲式大便器、洗脸盆、污水盆,男卫生间设有小便斗。5~14层为客房,每层客房有总服务台、开水间等。共有310个床位。每套客房均设有卫生间,内设坐式大便器、洗脸盆、浴盆各一件。14层以上为电梯机房及设备等用房、高位水箱等。 餐厅每日就餐人数为800人次,整个大楼工作人员为300人。建筑图有各层平面图。其他如:室内、外气象资料可查阅相关手册。2结构设计资料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无抗震要求。主梁高600mm。结构图纸略。施工现场无地下水。 2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资料 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在大楼西面有给水管道通过,距1轴线5m,其公称直径为500mm,管顶标高均比路面低。城市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资用水头为25mH2O水柱。总硬度小于300mg/L。城市给水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排水条件 城市目前污水处理负荷有限,城市排水管道为污水与雨水排水管,位于大楼西面,距1轴线8m。要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局部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城市排水管道管顶标高均比路面低。 热源 本地区有城市热力管网,热媒采用蒸汽。蒸汽从建筑物西面由南向北架空通过,其公称直径为150mm,工作压力P=。距1轴线8m,管道中心标高为。除卫生洁具、厨房等用水外,冷却循环补充水为/h,冷却塔接管位于二层平面。水景,绿化等其它用水按上述之和的15%计。热水要求全天供应,热水系统最不利点设计水温不低于55℃。开水采用点开水炉分散供应。给水要求安全可靠。管道为暗装敷设。 3电源

中北大学论文要求

中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晋教研〔2012〕11号)等文件精神,规范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认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校学科建设与学位办公室负责检测工作中的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以及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 各学院负责本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以及论文检测报告的分析处理及学术不端行为认定等工作。 第三条各学院应指定专人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使用该系统的过程中,各学院及使用人员须对系统用户名及密码、相关检测过程、检测内容、检测结果等信息严格保密,并严禁使用该系统对本学院以外或其他不相关的论文进行检测。 第四条我校所有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均纳入检测范围。未按要求参加检测的学位论文,其学位申请材料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第五条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所提交检测的学位论文应当是经指导教师同意推荐的最终定稿。 第六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应提交学位论文完整版的电子版。提交的电子文档,一律采用以下格式命名:作者姓名_学号_论文题目.doc,必须使用word文档格式。 第七条学位论文应当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由各学院指定专人完成检测。学位论文在检测合格后学生才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学科建设与学位办公室指定专人在学位申请材料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之前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检。 第八条“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学位论文的复制比。在检测结果中,复制比是最主要的指标,即总文字复制比、章节复制比、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和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这四个复制比都是衡量检测文章结果的最重要指标。复制比反映了文章“抄袭”的文字数量比例,一般来说,文字复制比越高,存在抄袭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总文字复制比:指所检测文献总的重合字数在总的文献字数中所占的比例。通过该指标,可以直观了解到重合字数在该检测文献中所占的比例情况。 章节文字复制比:指学位论文的某一章节重合文字部分在该章节总字数中所占的比例。 去除引用文献文字复制比:指去除了作者在文中标明了引用文献的重合文字的复制比。 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指去除了本人发表的文献之后重合的文字的复制比。 第九条学位论文复制比是判断被检测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一项重要依据。合格的博士学位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及章节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20%;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总文字复制比及章节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30%。 优秀学位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及章节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15%。 以上所述复制比都是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后的复制比,是学校规定的最低标准,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结合“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对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和要求。 确有特殊情况的,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定。 第十条对于复制比达标的学位论文,若发现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的情况,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查、认定是否为合格学位论文。 第十一条对检测不合格的学位论文,须由作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修改后由作者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同意后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