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_倪合金

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_倪合金
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_倪合金

《江东论坛》2007年第三期(总第87期)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

●倪合金

韩国与我国地缘相邻,文化相近,经济发展起点相当,经济发展的路径相似。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既是韩国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又是韩国内在特有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对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

一、韩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

1、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韩国经济的发展,一直瞄准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态,牢牢把握机遇。具体地看,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利用与美、日的特殊关系和当时发达资本主义把加工业向海外转移(特别是日本淘汰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的机会,与本国素质较好、工资低廉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成功地加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分工效应,使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又一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韩国政府又抓住了这次机遇,于1973年提出“重化学工业宣言”,将重化工业确定为1972—1979的成长战略产业,并迅速将产业政策从轻纺出口工业刺激型转变为重化工业刺激型。拓展了更高层次的国际市场,使其产品输往发达国家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使韩国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格局转变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格局。这使韩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建立了造船、机械、电子仪器、汽车、化工等重型工业。韩国对这两次机遇的把握,夯实了韩国的经济基础,使韩国在短时间内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又及时地抓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经济体制转型的机会,盯住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整合国内资源,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后的自主创新,把现代、大宇、三星等企业打造成知名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跨国经营方式“走出去”,使韩国经济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如今,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地。三星手机的销售额仅次于诺基亚名列第二,三星CDMA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

2.进行体制转型,形成“主导”体制模式。韩国的经济体制的变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政府直接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1)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韩国在技术、资本引进方面,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审批制度,建立了专门机构为引进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政府承担技术情报的收集和研究等工作,目的是防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引进交易成本过高的现象发生。

如通过《外资引进法》,具体规定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允许和不允许投资的部门以及鼓励外资的保障、优惠措施,出口自由区的优惠措施等进行“主导”型管理。(2)在农业经济方面,采取了诸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工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等。尤其是对“新乡村运动”的促进体制,基本上由中央政府的内务部全权管理,其他部委参与,组建了由内务部长出任委员长的新乡村运动中央协议会,使政府部门都参与了这场运动,保证了新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3)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管制等。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后,众所周知,韩国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其内在发展,需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也客观地要求政府减少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干预,按照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国际其他经济规则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为此,韩国政府把政府担负的调节经济的职能尽可能交由市场机制来完成,建立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和产业结构。突出在:(1)主要重化工业部门几乎全部落入私营大企业集团手中。(2)在R&D投入上,由政府主导型转化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与企业对R&D投入的比重,1970年为77%:23%;1980年为52%:48%;2003年为25%:75%。(3)接受和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放松管制、私有化和自由化(Crotty&Dymske,2000)。韩国政府的新自由主义制度始于1993年,主要包括:大大降低人为高估的汇率,使其回到“正确的轨道”;对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实行自由化以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取消指向性优惠贷款,促进资源的合理与公平分配;实行金融自由化(金泳三政府宣布实施为期五年的金融自由主义计划),包括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和地方银行,降低金融活动的进入壁垒,更为重要的是实现资本账目自由化等。

韩国的“主导”体制,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因为,韩国是在落后的农业国,工业连自行车都不会造的背景下通过“引进”走工业化道路的。由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可知,这个时期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投资的诱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国内要素市场的保护,就无法摆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变韩国经济困境的局面,就无法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可以说,没有第一次的“主导”,韩国不可能如此快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继之,韩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融人经济全球化之中。可以说,第二次的“主导”,促使韩国经济真正融人全球经济之中,保证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韩国有效地运行。

3.重视文化融合,形成独特民族文化。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和发扬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韩学者们认为,儒家思想是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最深。其一,儒家文化具有的尚贤、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丰富人力资源,从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其二,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和谐、诚信以及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所必须的道德规范;其三,儒家文化中“修齐治平”、“奉公灭私”、“经世济民”的人世主义功利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过现代意识的改造,转化为孕育企业家阶层的精神;其四,儒家文化中提倡的自强不息和奋斗进取精神,促进了人们在经济建设中顽强竞争的观念,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为企业、为团体建功立业的行为;其五,儒家文化中有廉政思想,如国家管理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君子谋道不谋财”、“为政者不能与民争利”等。

(2)创新现代文化的内涵。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丰富发展现代文化,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学者们总结的“神气”文化。即“象征着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神灵化、发愤、演艺精神或洋溢的精气神、活跃性、迅速的敏捷性、临机应变能力强的性格、好战性、野性等原理。”韩国人在这个“神气”中显示出自由和力量。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压倒了众多

国家和地区,而深受其害的韩国人没有被压倒,举国上下响应政府的“募金运动”,民众捐金献银,热火朝天,为国家经济早日复兴而奋斗的精神震撼世界。世人把其看成是“神气”的最好表现。

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影响也越来越大,已形成了一股“韩流”。

4.创新意识至上,打造民族特色品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引进,重点不在于仿造,而在于吸收、消化、创新,有资料提及,韩国人连国外先进设备的螺丝都研究一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韩国就建立和完善了以创新和自主开发为主的体制和机制。韩国人将科技创新比作国家找饭吃,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的体制就是用于盛饭的碗。正是由于如此高的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体制、机制的相互作用,使韩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崭露头角。如三星等半导体企业能在国际半导体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现代重化工业公司等造船企业能站在造船技术世界之巅,并占据40%的市场份额,都源于自主创新。

笔者认为,韩国的自主创新有二大显著特点:其一,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为此,前面已述在R&D投入上,韩国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型转化为企业主导型。现在韩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充当了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如三星电子公司有42家研发所(2004年)。这样,企业的研发可以最大效率地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二,注重品牌效应。技术的竞争除核心技术竞争外,还有实用型技术的竞争。韩国人既看重前者,又看重后者。如三星手机上世纪90年代方才问世,不久便后来居上成为世界驰名品牌,2004年全球销售额172亿美元,位居同行第二,2004年全球销售8660万台,2005年全球销售1亿台。这样辉煌的业绩是核心技术与实用型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星手机1995年以品牌”Anycall”成名后,又最先以翻盖手机打造新产品,带来了时尚手机热,接着依次推出彩屏手机、照相手机、音乐手机、滑盖手机、2.5G手机等,引领手机的世界消费热潮。韩国“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与“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贯穿到迈进知识经济社会的全过程。

5.经济风险存在,具有不稳定性。韩国经济在经历持续高增长之后,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诸如,外贸依存度近十年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引入国外直接投资的长期资本少,短期资本流动量大。又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这样的经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增多,加大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是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稳定性的隐性因素;近年来国内消费衰退将挤压公司的利润,膨胀的不动产市场可能产生泡沫经济现象等,是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稳定性的显性因素。我们注意到2007年3月6日,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发表的《2007年韩国经济风险要因探讨》中指出,韩国经济中存在五大风险因素,即美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可能性而带来韩国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世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的影响;房价自身也有急剧下降的可能性;劳资关系和北韩核问题的威胁性等。这都反映出韩国经济风险的压力是存在的。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效运转,超强能力发挥,举世公认。关键是政府“主导”制定的政策、方针、规划能及时通过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高效率的协作,迅速落实到位。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堪称一流。如韩国“新乡村运动”中,一村派一名公务员指导,指导的公务员每周的大部分时间与农民生活、工作在一起,运用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一个个难题。

相比之下,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有相当多的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些部门在为经济主体服务中尽量揽权,以谋取部门利益,有利的事抢着上,无利的事互相推诿,使之政府管理缺位、越位,权贵意识导致经济无效率的现象存在。为此,我国有必要学习和借鉴韩国的经验,加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下决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决果断地使机构庞大、重叠的政府

“瘦身”,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政府效能建设。

2.发扬优秀文化,营造社会信用氛围。韩国民众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思想,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促使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信用体系得以完善和全民信用理念得以形成。而我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但近年来的开放,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利己主义的经济人假设存在,导致市场的信用出现了危机,商业欺诈、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不言而喻,信用失范对我国内外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究其原因,忽视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重要方面。其实,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经济辉煌时代,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支撑。成功的“晋商”、“徽商”都是信用的实践者。因此,我们在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时,应该重视挖掘、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精华,努力实现中外文化的交融,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为营造社会信用氛围提供文化基础。

3.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韩国经济高增长,至今没有衰退现象的出现(除东南亚经济危机期间外),关键在于有世界一流的品牌商品,有若干国际竞争力强、稳占市场份额的驰名商品。这些商品集高质量、新款式、技术标准于一身,是韩国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果。“没有自主创新的产品是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这是一条被韩国人诠释了的真理。

与其相比,我国引进技术近30年,还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品牌,关键的一点就是自主创新不够。而自主创新不够的重要因素是R&D的投入不足。“过去五年,我国R&D的投入占GDP1.13%,韩国为2.72%”。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说:“我算是中关村的第一代居民了,现在中关村正在蓬勃发展,但还没有摆脱我们赚2毛钱,人家赚20美元的尴尬困境,核心的技术还是在别人手上,原因之一是基础研究薄弱,二是国家支持得不够。”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的体制、机制调动社会资本、企业资本投入到R&D中。诸如,政府通过部属研究机构的引导作用,带动其他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作用,增加R&D的融资渠道。

4.加强宏观调控,防范经济风险发生。我国虽然没有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也不高,资本的引进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充足。这些对防范外来经济风险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与韩国经济有相似之处,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可能出现经济周期,国内需求不足,投资过热,房地产有泡沫成分,外贸依存度已达70%,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比重上升,股指飙升中隐含的泡沫,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直接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等风险的存在。加之,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也有相应的弱化。我们的温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国内需求、投资、净出口中,根据前面的分析,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要有效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现象,再不能按发展速度论“英雄”了,要注重发展的质量,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要调整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千方百计地开发国内消费市场,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国民消费,这是消除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手段,也是防范经济波动的最有效手段。我们要注意全球经济的发展动态,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战术。在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的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等。

总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蓝图和中长期战略方针运行的同时,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减少失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郭庆生校对:洪圣华

剖析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

剖析韩国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 韩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这对于许多在贫困中挣扎、渴望发展的后发国家来说,无疑增强了获得成功的自信。韩国经济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推动落后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赶超。 虽然围绕韩国政府主导型模式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政府主导型模式越发受到质疑与攻击,有人甚至将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归结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但是在经济赶超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遵从“华盛顿共识”所设计的发展道路,推行现代化进程,普遍没有获得预想的发展结果,甚至大部分国家以失败告终以后,国家、政府在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韩国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 权威主义政体 ———政府主导型模式形成的政治基础一个经济落后、社会秩序混乱,外部压力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政治稳定。而没有制度化和缺乏稳定的民主政治框架所带来的政治竞争会急剧削弱后发国家的能力,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与发展。鉴于很多后发国家在长期殖民历史中,缺乏民主政治的基础,加之经济基础大部分都极其脆弱,在独立后的政治实践中,大部分国家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选择了权威主义政治体制。在韩国,权威主义政治体制成了维护政治稳定的最好手段,依靠强势的权威主义政权带来的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广泛的政府干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战后持续的权威主义政体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毁灭性的内战和随后的政治动荡之后,从1961年起,韩国经历了长达32年的军人集权统治,而这一时期也正是韩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政策和体制变化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权威并且高度集权的政府。正是这个政府维持了政治和社会的高度稳定,并把加快经济的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权威主义政府依靠强制力使得提出的目标和政策没有遇到严重的和有组织的反对,能够比较顺利地制定和实施政策,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而这些对民主制的政府来说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韩国权威主义政体对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主要作用和影响在于: 1.能提供秩序、纪律和稳定,解决了韩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发展无从谈起,虽然这种稳定是基于强权高压控制下的稳定。战后初期韩国在制度建设上很薄弱,选举、政治运动和民主的协商会引起混乱和不稳定,要

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如图2.5所示,在1967年,经济发展的早期,纺织业及同类行业是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1971年之后,对贸易收支呈现正贡献率的还有电子电气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设备行业,如汽车和轮船。而化学工业在1995年之后才出现贸易顺差,与此同时化工行业的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早期发展中,韩国的化工行业在工业化学品(如石油化工品,塑料,橡胶等)方面竞争激烈,而且严重依赖进口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直到近年来,韩国才扩大生产国内的化学原材料和精细化工品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就国际竞争力而言,机械虽是最后发展起来的行业,但也在日臻完善。 构建科技能力 韩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构建本土的科技能力。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科学和技术;例如,EPB在制定经济发展第一个5年规划的同时,就制定了科技进步的第一个5年规划,说明本土科技的发展对工业化成功的重要作用。 为贯彻科技进步5年计划,韩国大力投资研发,国内研发总指出(GERD)在规模和强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从1963年的0.25%增加到2005年的2.99%。同期研究人员的数量也从1900人增加到198500人,增长近120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每一百万人中研发人员的数量的平均水平是3717人,韩国经济在这一指标上已经基本接近经合组织成员国。研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私营部门投资的扩大。在工业化早期,私营部门研发支出比重并不大,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强烈需求,私营部门持续加大研发投资。最后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资金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国内研发支出中,政府占的份额持续下降,近年来,只有1/4的资金是来自于政府,而剩下的3/4都来自于私营部门。 韩国构建科技能力的过程可以归结为引进技术与本土研发的结合。 从图2.8中可以看到,横轴表示版税(即引进技术)占商业研发支出(BERD)的比重,纵轴表示商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也叫研发的强度)的比重,图中的曲线表示从1976年到2005年这两个百分比的变化趋势。版税占商业研发支出的百分比直到1980年早期才有明显地下降,这表明商业研发支出的增长超过了版税的增长。然而就研发强度来说,19世纪80年代之前一直维持在0.5%。1980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倪娟 韩国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稀缺的国家,但自60年代以来,韩国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江汉奇迹”,一跃跨入“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一、韩国经济发展经验 1 发展经济,专家治国 1961年,政府采取“经济发展第一”的治国方略,特别重视专家、学者和经济官僚在经济、社会决策中的重大作用。为确保各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延聘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入政府工作。韩国经济企划院是专家荟萃之地,其中的20%是经济学家,其他为政治、法律、公共管理和教育等各方面的专家。同时,为确保专家的相对稳定性和对政策研究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韩国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有职有权的常设机构,如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和韩国国际经济研究院(KIEI)。这些咨询研究机构除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咨询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向政府各部门输送高级官员。 2 注重教育,技术立国 二战以后,韩国政府着手进行教育改革。1968年,韩国颁布了《国民教育宪章》,规定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道德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同时,韩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兴办了大批国立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并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办学。1973年韩国出台了新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要求大企业与学校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1995年,韩国又制定了《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建立“开放教育社会”和“终身教育社会”。上述措施使韩国青少年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另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略,并于1985年制订和颁布了《科技促进法》,引导国民经济各部门以技术开发为先导,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型企业,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挑战。通过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瑞士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瑞士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有其自身特定的优势及政策,对此,本篇文章从区域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来对瑞士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并对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瑞士区域经济分析 瑞士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机械、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5大工业部门是瑞士的工业支柱。瑞士出口的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盛誉世界;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共有600余家银行,分支机构5070家,银行总资本达5000多亿美元,纳税额占国家税收的20%,有“金融帝国”之称;瑞士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及部分食品。但是瑞士只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瑞士名表、瑞士银行已经成为了瑞士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代名词。那么,瑞士何以从一个地域小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呢?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瑞士这个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分析。 一、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环境:1、位置:瑞士是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南北长220.1公里,东西长348.4公里。全境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总面积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脉(占10%)、中部高原(占30%)三个自然地形区。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其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如果再加上农业、绿地面积,则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绿地所覆盖。瑞士是欧洲大陆三大河流发源地,有“欧洲水塔”之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阿尔河、罗讷河。2、气候: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阿尔卑斯山以北受温和潮湿的西欧海洋性气候和冬冷夏热的东欧大陆性气候的交替影响,变化较大;阿尔卑斯山以南则属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宜人。瑞士夏季不热,冬天很冷。但是地理位置与多变的地形又造成当地气候的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自然资源:1、瑞士居中于欧洲大陆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为瑞士的对外贸易等诸多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虽然瑞士的各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当贫瘠,但是温和的气候、明丽的山水、纯净的空气,以及处于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都为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提供了绝佳条件。境内阿尔卑斯山脉雪峰连绵,不仅造就了如画的风景,也是滑雪和登山运动的发源地。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来自欧洲各国的游客猛增,给瑞士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1.doc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 1 2014全球教育制度排名:韩国教育世界第一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亚洲教育制度一向被认为逊于西方社会,然而这观念从今起须要彻底改写。国际教育机构Pearson 发表2014年全球教育制度排名报告,结果发现,首4位全由亚洲国家和地区包办,榜首是以往甚少得到推崇的韩国,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上次排在首位的芬兰,今年则跌至第5位,加拿大就上升3位排名第7。 国际教育机构Pearson委托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制作《学习曲线》(The Learning Curve)报告,比较40个国家及地区的认知技能和教育成就,发表2014年全球教育制度排名报告,对上一次发表同类型报告是2012年。 全球教育制度报告评估准则,是根据各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素,例如识字率和大学毕业率,以及学生在国际考试的成绩而得出,参考数据有学生能力国际评估(PISA)、国际数学及科学趋势研究(TIMSS)及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 韩国今年荣登榜首 调查机构指出,教育水平与经济表现息息相关,亚洲教育制度的成功,反映他们尊重教师的文化,以及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皆为教育出力。 结果发现,亚洲多国和地区成功击败西方国家,占领首4位,

近年经济起飞的韩国,排名由前年的第2位,荣居今年首位,日本由第4位升至第2位,香港则微跌1级至第4,上次高踞榜首的芬兰,今年急跌至第5位。传统留学热点如英国、美国、澳洲和新西兰,排名于第6至16位之间,加拿大上次排名第10,今年排名第7位,仅次于英国. 对学习的兴趣,又会在多方面发挥影响作用。有效率的教育制度需要有一群背景不同的参与者,营造互相支持的学习文化。 质疑死记窒碍创意 报告也指出,韩国学生的评测成绩最为优秀,他们能背诵60至100页的资料,但报告同时也质疑这种“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长远价值。报告并提及研究的局限性,例如创意和解决问题等的宝贵技能,因难以衡量而未必能反映在是次结果中。 Pearson行政总裁John Fallon表示,教育水平与经济表现有密切关系,比较各地的教育制度能让大家互相借镜,其他国家可参考亚洲的成功例子。 他还指出数码科技有助分享知识,和强化教师角色,但不能取代教师。在全球化之下,他忠告教育制度应保持强烈的国家和本土意识,绝不能抛弃当地的“社区、文化和语言”。注:此报告包对39个国家(不包括中国)以及一个地区——香港,从认知能力和教育成就两方面进行对比。

韩国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韩国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摘要]韩国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实践、历史文化教育、大众传媒和社会公共环境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考查和分析韩国学校德育的特色,对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韩国道德教育德育改革[作者简介]刘成荣(1973- ),江苏建湖人,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盐城224001)[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9-0090-02 韩国是亚洲地区后发展型国家德育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受中华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韩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其作为立国兴国之本,富国强国之根。更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而今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亚洲四小龙”成员,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后指出,韩国的崛起同其“家族式”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归功于韩国成功的德育。韩国学校德育在推动本国社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坚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在兼容东西方古今德育特别是儒家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进而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的、民族特色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这些特色对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一、

韩国道德教育的特色 1.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韩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根本。20世纪上半叶,韩国虽然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始终没有丢失其民族性。儒学中的社稷、仁等观念与韩国苦难、屈辱的民族历程相交织,形成了韩国人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成为韩国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并且在韩国法律中明确的加以规定和体现。韩国的《教育法》有7项基本方针,其中有2项是直接讲民族精神的。例如,第2项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将这种宝贵民族特质提升为“国民精神”加以大力推广。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为使国民精神教育得到全面、真正的落实,韩国教育部门提出从纵、横两个方面实施。纵的方面,编写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套国民精神教育的教材,使国民精神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横的方面,在学校教育的每门课程教材中都要反映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韩国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作为载体,即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铸造韩国的民族精神。因此,韩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精忠报国的有文化的韩国人,而且为韩国的崛起奠定了精神基础。 2.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目前,

瑞士旅游业发展及启示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结课论文 中文题目: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论文课程: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国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零一四年十月

瑞士旅游业发展以及启示 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更多的人去其他旅游,甚至出国进行旅游,而瑞士就是人们出境旅游地的首选。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瑞士旅游业更是世界的楷模,在不少方面能给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瑞士、旅游、发展启示 瑞士是令人向往已久的花园式国家,阿尔卑斯山多座令人心动的雪峰、1484个蔚蓝的湖泊,还有瀑布与溪谷、葡萄园与村屋、中世纪的小城建筑、枚不胜数的独特景点及长久中立国地位所酿造的和平安详与悠然恬静的环境,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一向被誉为“世界公园”。而瑞士旅游业发展更是有其独到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不少发展启示。 第一,瑞士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瑞士用尽了其湖光山色的优势,旅游产品遍及水上水下、山上山下、地面空中,还设计了许多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旅游项目,全年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旅游者。沿湖风光游和阿尔卑斯山多个峰顶的冰雪游全年火爆。 以铁力士山冰雪游为例,他们设计了世界第一个360度旋转缆车,可以直接把游客送上峰顶;游客可在山顶欣赏壮观的冰雪全景,也可以再乘冰川飞渡吊椅直达冰川公园。抵达冰川公园的游客,既可乘坐轮胎滑雪器在专用滑雪道上滑雪,也可尝试平衡滑雪车、冲雪摩托车和急速雪橇尽情地享受冰雪乐趣,还可跟着导游去冰川探险或冰川徒步游,获得一份难得的裂缝探险与穿越冰川的体验。在1800米高度还设有山地自行车、直立自行车与魔鬼自行车租借处,游客可在山路上骑自行车或徒步运动,沿途欣赏高山湖泊与高山花卉。瑞士的冰雪游安全、有趣、刺激,全年不停,无论在什么季节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冰雪爱好者,仅此一项就收入不菲。 第二,瑞士把环保融入到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瑞士有完善的环保法规。我们在洛桑、苏黎世等多个城市都没有看见公共汽车,只有有轨或无轨电车在市内穿梭。许多景区都不准旅游巴士靠近,停车场设在离景区较远的地方,游客只能步行一段进入景区。 瑞士也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定。如日内瓦发展旅游业并没有去建高层酒店。城市建设法规严格规定,日内瓦城市中心限高37.5米,这是皮埃尔教堂的高度,100年前这里就是日内瓦城市的最高点,至今没有改变,任何新建筑都不能超过

韩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学校代码:10184 学生学号:2084030091 延边大学 论文题目:韩国工业化战略的经验及教训 学院:经济管理学 年级:2008级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金鑫 学号:2084030091 指导老师:李玉芬 二〇一一年十月五日

摘要:韩国用3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其发展速度为世人瞩目。其工业化历经了轻工业-重工业-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几个发展阶段,在进行短暂的进口替代之后立即转向出口导向模式。 关键词: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化;启示 正文: 韩国与我国地缘相近,位于朝鲜半岛多山的南半部分,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国土面积99262平方公里。韩国有近5000万人口(2010年),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地区之一,甚至比日本和印度的人口密度都高。 朝鲜战争之后,朝鲜半岛被分割为朝鲜和韩国。工业资源大部分为朝鲜所得,而韩国则留下了有限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严重缺乏,钨矿、无烟煤、铁矿石、石灰石等十分贫乏,石油储备为零。同时,二战难民以及非熟练工人的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韩国经济的复苏,导致初期阶段经济位于崩溃的边缘。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韩国政府利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既归功于韩国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也是韩国内在特有文化发展国民素质素养作用的结果。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也为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 本文试图从韩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历程及战略上分析,提出对正位于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发展建设关键阶段的我国若干启示,以吸收韩国经济发展优秀经验,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和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一、韩国工业化战略发展经济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顺应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格局,结合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因素,制定相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升华经济体制改革,以满足融合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实现自身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发展历程中,其经济体制的变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于“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严格规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为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工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韩国在技术支持引进和资本金融监管,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的审批核查制度,成立了专门机构为引进提供快速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咨询服务。由政府承担技术引进、资本监管及相关情报收集和整理的职能,其目的是防止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引进成本过高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提供良好的金融秩序,保障经济健康有效的发展。如通过《外资引进法》,具体规定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允许和不允许投资的部门或项目以及鼓励外资的保障、优惠政策、出口贸易自由区的优惠措施等进行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型管理。 二、韩国工业化进程 从6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的发展,一直致力于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瞄准发展变化动态,闹闹把握机遇。初期,韩国政府利用二战时期与美、日等建立起来特殊关系,积极争取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海外转移加工产业的机会,同时结合本国具有廉价优秀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成功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大循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北邻朝鲜,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南临东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国土面积为9.93万平方公里,人口4770万(2001年)。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30多年来,韩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一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并称“亚洲四小龙”,并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90年代后期韩国虽然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仍保持了较强的经济竞争力。韩国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韩国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1)自然条件 韩国三面环海,拥有5259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湾,为海运事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山地多平原少,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耕地资源明显不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韩国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多属于山地河流,河流中下游广阔的盆地和冲积平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洛东江和汉江是半岛南部地区两条主要河流。韩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年均温7℃-15.5℃,年平均降水量1000mm-1700mm。韩国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工矿原料对外依赖性较强,一些重要的能源如石油、煤、铀、原木和天然橡胶等,对外依赖程度甚于日本;油脂、原棉、原糖、铝矿等资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社会经济条件 二战后初期,韩国对外经济联系被切断,经济处于瘫痪状态;朝鲜战争中近一半的工矿、电力和交通设施遭到破坏;停战后,在美国援助下建立起制粉、制糖、纺织等消费品工业,但经济仍然较为落后,因此韩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东亚、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政局和优惠的外资政策,为韩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创造了有利的“投资气候”。韩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差异大,2000年全国将近80.6%的人口集中于城市。韩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教育之国”,重视科教文化事业,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6.2%。目前,韩国已基本形成比较发达的海陆空运输体系,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韩国的经济发展概述 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韩国通过了“新村运动”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至1996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4804亿美元,国际舆论称之为“韩国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1997年韩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金大中执政后,推行经济制度改革,在较短时间内克服金融

瑞士职教发展及启示

瑞士职教发展及启示 作者:刘山勋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4期 以“双元制”为主体的“三元制”趋向的职教模式 瑞士在职教体系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双元制”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边在校进行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去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练习。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方式。学校与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即双元。在瑞士,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周中有1~2天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有3~4天去企业锻炼操作技能。即使在学校的理论课中,教师也比较重视围绕实践问题、工作场景来展开教学。可见,瑞士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并以“企业培训”为重心,以学校学习为辅助。瑞士这种“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实行免费制,并且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练习也有一定的酬劳,学生毕业后基本能进企业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少学生乐于选择职业教育,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对新员工的上岗培训环节,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各国的产业竞争力趋于激烈。为了适应这种不断更新的产业结构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要求,一种按职业群而建立的行业组织脱颖而出,并渗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学校、企业、培训中心(行业组织)三位一体的职教模式。培训中心,是一种既独立于政府之外,也不隶属于学校的行业组织,通常负责社会急需人员的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及特殊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这种“三元制”的培训模式成为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考试 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重视课程内容要顺应经济发展、与时俱进且紧跟产业调整步伐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反映了时代进步对产业、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瑞士把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育方式,突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使得瑞士职业教育工作者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理论教师由于课程内容的更新,要经常去企业了解最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等,以便不与实训教师的教学内容脱节。这也保证了瑞士职业教育能及时跟进社会发展。 瑞士具有完备的考试制度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或得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上岗工作的凭证。这种完备的考试制度保障了瑞士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得以良好地运作。通过完备的考试制度使职业教育完善,也使学生能得到岗位的资格凭证。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来选择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使更多学生完成职业精英化培养成为可能,也使职业教育高学历成为职教发展的新趋向。 经费来源

探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探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集中表现为对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包括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等,对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民众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以及需要发挥社会 主义道德观念对民众的感化。本文意在分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经验并指出 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国民精神启示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阶级社会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强势崛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入地探讨,我们认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其现代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韩国影视剧在我国风靡,刮起了韩国风。青少年特别是80后,90后甚至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也都特别关注韩国影视剧。“哈韩”族兴起,青少年钟爱韩国肥皂剧,韩国艺人也来我国发展吸金。但是让我们回顾一下韩国近年来的反华事件:1、去“汉”

化,改首都中文名。2、抢夺中国文化遗产(例如:连几年前大陆流行播放的《大长今》影视剧中公然篡改历史本来面目将针灸术视为韩国发明创造,改中医为韩医。3、大规模集会抵制2008北京奥运会。4、近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正于2010年5月2日带领198位朝鲜《红楼梦》剧组演员的专列驶入中国辽宁省丹东口岸在我国进行演出,韩国方面又一次发布消息示意我国对其道歉。针对韩国国内反华情绪的蔓延以及风靡我国的韩国风,在此,分析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概述 (一)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同时也成为了美国领导下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20世纪40年代后期,韩国国内的教育重点是进行反日教育,主要表现在废除了日本对其进行的奴化教育制度,并改日本统治时期对其国内的“修身”课为“公民课”,彻底痛批了日本殖民主义政策下对其国民进行的“民族抹杀”政策,以此树立本国的民族自豪感。 (二)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而韩国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奉行的是追美或亲美的政策,因此“反共”教育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朴正熙政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韩国自此开始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在进行反共教育的同时,强化青少年和整个社会的“国民精神教育”,为本国的“民族振兴,国家发展”树立新伦理观。

韩国经济与文化

韩国经济与文化 绪论思考题: 1.韩国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 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强国 2.韩国经济的成功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a.后发国如何实现经济起飞与赶超 b.相似文化背景下的背景 c.后发国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d.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同时推进 e.需要我们迫切借鉴的其他成功经验 3.了解,学习韩国问题的意义: 对中国的东亚,亚洲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韩国是东北亚,乃至亚洲地区重要国家,世界性经济大国,区域性政治大国,解决地区事务的重要国家,中韩之间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和共同利益) 第二章思考题 1.简要分析韩国经济起飞前的状况: 独立后的韩国经济状况;朝鲜战争的破坏;美援依赖型经济;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 2.朝鲜战争对韩国的影响: a.经济领域毁灭性破坏, b.历史遗留的落后残余比较彻底的清算

c.政治领域左翼力量的消退与右翼力量的得势 d.国家安保成为韩国社会的最基本政治理念 e.军队势力的抬头与军事文化的生根 f.成为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一员 g.庞大安保费用的支出经济增长是巨大负担 3.韩国农地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4.韩国推行重化学工业化的经济背景及成就: 背景: 经济因素:着眼于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重化学工业化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本货物,零部件等进行进口替代,改善国际收支;持续增进出口能力,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扩大和提升对外经济竞争力 政治因素:确立对朝鲜的经济优势,强化军事政权的权力基础;重化学工业作为体现“维新政权”的合法性,正当性,维护统治稳定的一项国家政治课题;实现自主防卫,实现统一的需要 国际因素: 成就: 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的升级;韩国企业扩大;提升了韩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创汇能力;完成了对主要资本物资的进口替代,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 5.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a.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种经济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

瑞士经济现状

瑞士经济概况和瑞士法郎走势分析 瑞士经济概况 瑞士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机械、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5大工业部门为瑞士的工业支柱。瑞士食品工业主要利用本国生产的原料来发展的,出口的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盛誉世界。雀巢公司是瑞士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是世界最大食品公司。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共有600余家银行,分支机构5070家,银行总资本达5000多亿美元,纳税额占国家税收的20%,有“金融帝国”之称。瑞士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及部分食品。 对国际金融界有着重要意义的两大瑞士城市分别是苏黎世和巴塞尔。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瑞士的经济之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西欧重要的金融中心,苏黎世的证券交易所交易额在西欧交易所中首屈一指,也是西方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之一。巴塞尔位于莱茵河湾和德法两国交界处,是瑞士第二大城市。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重建发展银行都在这里。约束国际商业银行的《巴塞尔协议》也为世人所知。 通过以上对瑞士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边将从资源、工业、农业、旅游业、金融业、贸易、投资、人民生活几个方面对瑞士进行全面的认识。 资源 瑞士矿产资源匮乏,仅有少量盐矿、煤矿、铁矿和锰矿。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水力资源丰富。2007年,水电发电量为32557千兆瓦时,占瑞全国发电量的一半以上。森林面积12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4%。 工业 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纺织业是瑞士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精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ABB、雀巢、诺华、苏尔寿等著名大公司外,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2009年,工业就业人数约102.4万,占总就业人口的25.3%。 农业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肉类基本自给,奶制品自给有余。2009年,农业就业人数17万,约占总就业人口的4.2 %。 旅游业 旅游业十分发达,是仅次于机械制造和化工医药的第三大创汇行业。 2009年,瑞士拥有旅馆4866家,床位24.16万张。2009年游客过夜数为355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游客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法国和意大利。近年来,爱尔兰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游客大幅增加。主要旅游点是苏黎世、日内瓦、卢塞恩和洛桑等地。

中韩教育体制大对比

中韩教育体制大对比 很多学生去了韩国留学之后,就会发现韩国的教育和中国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喜欢韩国的教育环境,有的人则不然,那么每个国家的教育有其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国家的教育的优点都有参考价值。那么中国教育和韩国教育的差异有哪些呢?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课外学习对比 令韩国留学生惊异的是,中国的大学在节假日里好多图书馆会关门。几位在学校读书的韩国留学生说,春节那几天,他们在学校甚至找不到学习的地方。在韩国,学校图书馆是通宵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很自由。在中国,大家都习惯四年完成大学学业,然后再找工作,考研,或是出国,进一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而在韩国,大学生五、六年,甚至八、九年完成学业都很正常。除了正常的必须去服兵役的两年半之外,他们还经常休学、停学1--2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找工作、旅行、出国学语言。这一切使他们在大学里就接触了社会,具备了充足的实践技能。他们利用大学里的宝贵资源和这段黄金时间学习各方面知识技能,对自我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娱乐对比 韩国大学内部有很多的俱乐部,大一点的大学有近百来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些俱乐部涉及到学习、体育、娱乐、还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在这些俱乐部中,韩国学生可以得到很大的发挥。韩国学生还特喜欢狂欢,只要没事,就喜欢去酒吧喝酒或是卡拉OK厅K歌。因而学校的周围常被一些酒吧等包围,就如中国的大学被网吧所包围一样。 最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校园里很少看到情侣亲昵的身影。他们认为当街拥抱,或在校园里亲密是很不文明的行为,一般都选择去咖啡馆或酒吧之类的场所。近十年来,在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然而,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国家,它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开放。甚至,在很多方面,韩国比中国更传统。课堂对比 “在中国学习,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样很容易睡觉。这只是韩国高中的授课方式。”韩国留学生金某这样说。在韩国的课堂上,老师比较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提倡学生的自主参与。”从韩国归来的一位留学生这样说道。她提到在韩国上的一门“国际交流技巧”课,班上是二十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韩国中小学“课外学校”政策的发展现状及其经验启示

韩国中小学“课外学校”政策的发展现状及其 经验启示 打开文本图片集 “课外学校”(After-School Activities),又称“放学后课程”,20xx年由韩国政府提出,2006年正式开始实施,旨在降低“私教育”[1]费用,充分利用“公教育”[2]资源,普及公共教育福利,革新现有教育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满足学生和家长个性化需求,并增强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与沟通的全国性教育措施[1]。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课外学校”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建立在韩国政府解决“私教育”过渡问题的若干政策基础之上。1995年,韩国政府将组织放学后的教育活动作为构筑“新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是政府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介入“私教育”领域的开端。1997年8月25日,由政府和教育电视台(EBS)联合主办和制作的“卫星课外教育节目”正式开播。卫星播送可通过卫星广播和网络覆盖全国,内容涵盖初中和高中全部课程,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教,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据估算,即使只有八分之一的学生收视该节目,按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每年可减少费用24,000亿韩元。从1999年开始,韩国政府将“新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名为“特长与适应能力的培

养教育活动”,除基本文化课程外,增加了音、体、美等特长课程。20xx年,又将之改为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水平实施的匹配型补充学习,以及对低年级学生保育教育的“课外学校”发展模式。从全国看,私教育费用已达到GDP的3%,并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及社会问题[2]。正是在“公教育”不断受到挑战的教育环境和形势下,“课外学校”政策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韩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课外学校”政策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韩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地方性社团的支持和帮助下,“课外学校”措施因其多样化的课程以及特殊的活动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普及。据调查显示,截至20xx 年6月,平均已有63.3%的中小学生加入到了“课外学校”活动中,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1.学生及教师的参与状况 (1)学生参与状况 截至20xx年6月,韩国中小学全部在校生为4,573,385人,其中参与“课外学校”活动的学生人数的平均比例为63.3%。自2006年该措施实施以来,参与人数的平均比例持续增加,2006年占42.7%,20xx年达到了63.3%,增长了20%以上。其中,普通高中的参与比例一直位居首位且居高不下,一直维持在80%以上,20xx年达到了86.9%;其他类高中的参与比例则增速最快,由2006年的28.9%增长到了20xx年的60.1%,增幅超过30%;小学

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三分之二。 贫困主要源于失业,尤其是长期失业。失业人数上升,而失业津贴、失业救济金和社会救济的收入则普遍下降。从80年代初至1994年,德国西部的失业人数差不多增加了三倍,即从900万人上升到2600万人。1990年起,德国东部地区的失业人数从400万增加到1200万,整个德国共有3800万人失业,今年将迅速增加到4200万人。这仅仅是官方统计,还不包括那些因国家经济调整和就业措施而失去劳务市场的求职者。 作者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削减社会福利费来降低收入而削弱了消费市场。任何取消了低收入的市场,消费品需求就会大大下降,这是很简单的经济知识。而扩大高收入,消费品需求不会明显上升,反而扩大了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供应。经济学家诺伯特?罗伊特认为,收入分配越不均,综合经济的消费额就越低。 80年代初起在失业保险、养老金保险和疾病保险方面系统地削减社会福利费。社会福利费总额虽然大幅度上升,但却更多地用在东部地区的货币兑换上。这也是东部地区成百万地丧失劳动岗位的原因。改革福利国家这句空话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是在穷人中最贫穷的人身上降低收入。这种非社会性的政策显然还远远未终止,但已经决定进一步削减失业救济。 而国家明确优惠高收入,它不只是免征高收入的税收,而且使穷富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许多数据证实了这种趋势:1994年全部税收中工资所得税提高到36%,1960年为16%,1980年为30%。而1960年的利润税是35%,1980年为25%,1994年为13%。从1961年到1989年,总工资增加了7.7倍,而工资所得税则增加了18倍。收入和所得税涨速相等。利润税率和高收入的税率太高,妨碍了投资和创建新的劳动岗位。因此,国家在1994年把法人税率从50%降到45%,应支付的利润率从36%降到30%。工商收入的最高所得税从53%降到47%,现在又计划取消资本的营业税和财产税。据报道,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只支付相当少的税款。德国银行不纳税的利润从1990年至1993年上升了77%。然而银行却支付不到9%的税。1983年每年100多万的收入实际要承担48.5%的税,1989年只承担40%。可见,工薪阶层承担了大部分的纳税负担,而这些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的人。过去10年里工资所得税翻了一番,达2800亿马克。 尽管国家免去一些特惠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税,但是他们不但未创建一些新的劳动岗位,反而还削减了劳动岗位。如蒂森财团的职工人数从1993年到1995年由58000人减少到39600人,1996年底将减少到35000,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赫希斯特公司等等都在裁员。德国东部地区职工人数下降,而整个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并未下降,甚至每年还上升1%。 作者认为,关注政治新动向的主要是那些社会的受害者和大部分劳动者。因此,左翼政党和工会就需要至少在欧洲联盟里制定一个共同政策,来消灭竞争条件下涉及到工资、社会公共福利税和税款的差异,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状况,也就是从综合经济的角度来保障消费品需求。如果资本日益国际化,而劳动组织却囿于国家的分散状态,又如何防止自然生长的资本过程及其唯利是图者引起的不幸呢? (安 琪摘自德《新社会与法兰克福杂志》 1996年第4期)日本和韩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德〕Ch-K.科 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更新》杂志第26期里批判地探讨了“儒教”经济学的观点,同时指出了对“亚洲”资本主义从文化方面加 88 论著提要

瑞士旅游发展经验

瑞士归来话旅游 ——浅谈瑞士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杨小英 瑞士是旅游发展的先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瑞士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以上,超过了瑞士的钟表业和银行业。2004年,瑞士旅游总收入为248亿瑞士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瑞士旅游业的发达,首先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每年到瑞士旅游的过夜客人达6000多万人次,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启示之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又是旅游业发

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按照此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坚持有序利用、持续发展。为此,旅游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开发,避免盲动。要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比例和完善程度、旅游者接触大自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承受力;二是必须赋予规划的权威性,避免随意。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规划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避免盲目。要加大旅游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增强旅游管理者的规划意识和理念,让严格按规划办事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比如,瑞士日内瓦湖边建筑的式样,屋顶的倾斜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当地的居民要想多开一扇窗户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山区不许盖超过四层高的楼房,并且也不许多盖楼房。 启示之二:保护环境、有序利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有序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瑞士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培养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组织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进行定量环保研究,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始终着力于科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