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个体经过同他人的交往,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2、再社会化—与过去一刀两断和将截然不同的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

3、正向社会化—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传递文化和实施教化的过程,即向他们传授新的知识、技能,传播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4、反向社会化—青年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

5、自我意识—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这种觉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

6、镜中我—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镜中我”。

7、同龄群体(同辈群体)—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8、社会认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获得对他人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行为。

9、态度—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及反应方式,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

10、偏见—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11、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12、武器效应—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正如考试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社会暴力事件与环境中存在着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关联。

13、群体—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都具有“我们属于这一群体”的心理感受等特征的人与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

14、内群体—具有共通性的内部单位和结构,也包括群体或团体。

15、社会影响—在社会力量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6、社会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7、社会抑制—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

18、从众—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二、简答题

1、个体社会心理的范围:

答:社会心理学偏重的是对群体、社会中的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

(1)、个体社会心理

①、人的社会化

人出生之时,之时一个自然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一员就必须进行社会化

②、人的社会认知和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注重研究人对人的认知,包括人们如何对他人形成印象和受影响的因素是什么、认知的过程是怎样的等。还研究归因问题,及研究是怎样寻找自己活他人行为的原因的③、人的态度与态度的改变

人们对各种社会事物和人总体形成一些自己的态度,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④、人类的攻击性和利他人行为

热量既有攻击性又有利他人行为?如何减少攻击性、增加利他人行为?

⑤、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它研究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活多个个体的关系,探讨人与人之间如何产生吸引,受什么样的因素影响,人际关系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2)、群体社会心理

这一层面的研究对象是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应用社会心理

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探讨:环境与都市心理、广告与消费者心理、爱情与婚姻心理、团体心理辅导、身心健康等方面

2、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整个人类的社会行为都可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个体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这种理论考察的重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利润。

(1)、霍斯曼:经济学讲报酬、利润、成本,社会交换理论借用这些术语,但其中的成本是指自己拿出去的东西,包括体力的消耗,放弃的享受、赞扬和安慰等,报酬不仅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社会财富和心理财富,利润等于报酬减去成本的剩余,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追求最大利润;当有两个或多个选择时,人们总是要进行价值比较,人们总是选择自己认为价值最高的哪那个。

(2)、布劳:将报酬划分为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不同;交换只是小群体的取向原则,在大的社会组织中进行的活动是不能被还原到这种心理水平并进行分析的。

3、社会化的内容:

(1)、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社会生活基本技能包括生活自理技能和谋生技能。生活自理技能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内容,谋生技能是一个人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又一项能力。

(2)、行为规范社会化。它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以及使用强制性手段等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

(3)、社会角色社会化。包括三方面: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化的适应能力。

(4)、心理素质社会化。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具有自信、果断、有恒心、精益求精等优良意志品质,健康的性格,健康的人际关系。(5)、政治社会化。

4、R.哈维格斯特的社会六阶段

幼儿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5、早期依恋的三个阶段:

(1)、无差别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这时期的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2)、有差别反应阶段:从3个月到6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他们对母亲更为偏爱。

(3)、从6个月—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变得更加敏感,从这时起到2岁多是婴儿的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他们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

6、自我意识的作用:

(1)、分析自我: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与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

(2)、表现自我: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下表现出的客观我的不同方面,表现的方法有迎合、恐吓、自我促进、示范和祈求。

(3)、控制自我: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表现为发生作用和制止作用,对个体态度的转变有决定作用。

7、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社会化关键性的生命早期阶段,正式由它主要负责儿童的社会化,使儿童在家庭中建立起其最初的亲密的情感联系,学习语言,并开始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同时它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一种独特的位置;儿童的人格和社会发展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强烈影响。

(2)、学校:是社会正式规定的负责使年轻人社会化、学习特定的本领和价值标准的机构。(3)、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体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4)、大众传播工具: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8、印象形成的过程:

(1)、累加方式:以特性的价值的总和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

(2)平均方式:以各种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3)加权

(4)中心品质

9、认知情境对认知的影响:

空间距离、背景参考、交往次数

10、态度的主要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任何人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态度依赖于它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态度的对象性: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的,或一个人或一种食物,因此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

(3)、态度的稳定性:态度形成之后,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轻易地改变,有些态度甚至融合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4)、态度的内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5)、态度的协调性:态度是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协调一致的结果。

(6)态度的系统性:对不同的环境、对象,一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态度,一个人的所有态度合起来就称为态度丛,它是我们队这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

11、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1)、模仿与服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开始于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愿的不知不觉的模仿,

另一种是受外界压力的服从。

(2)、同化:在这一阶段,态度已不再是表面的改变,而是自愿接受新的观点、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此时新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同自己原有的态度体系相融合。

(3)、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接受了新观点、新行为,并将其纳入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内,成为自己的态度。

12、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

(1)、人的认知是由许许多多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系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2)、当个体发觉自己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时,便出现了不协调。(3)导致失调的原因:逻辑矛盾、观念上的差异、新旧知识的矛盾。

(4)、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改变某一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13、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海德

(1)、我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上的各种人、事物和概念。这些对象有各自的分离,有的则连成一体被我们认知。

(2)、连成一体的两个对象间的关系成为单元关系,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度通常是一个方向的。

(3)、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认知和评价一致,其认知体系也就呈平衡状态,当评价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将引起不快和紧张,个体会设法解除。

14、偏见持续的原因:

(1)、文化因素: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所谓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与文化价值有密切关联的观点、态度和信念的复杂体系,而此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和观念。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中有单个方面会使偏见持续下去,首先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的从众性,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支持或默认,最后是环境的支持。

(3)、个人因素:偏见的持续还有个人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与个人的专制人格有关,同时个人遭遇到挫折而适应不良、个人的尊严与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等个人因素也会使偏见得以持续。

15、偏见消除的方法:

(1)、消除刻板印象

(2)、社会化

(3)、平等地位的接触

(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

16、维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控制点(内控和外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17、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的主要观点:

(1)、提出一个假设:认知主体对他人既稳定又富有信息的行为总是寻找有意义的解释。如

果他人的行为被判定为是故意的,而且是由于持续一致的重要意图产生的,并非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种行为是最富含信息的。

(2)、归因过程的目标在于对他人作出相应推断,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3)、在做相应推断的时候,我们首先了解个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再进行由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

(4)、非共同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考虑选择性、社会要求、社会角色和先前期望等因素。

18、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经验总是反复产生的,每次的经验总归有着相似之处,加入我们拥有关于事件的多重信息,我们就会利用协变原则来进行归因。

(2)、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归因时,将会从三个维度来着手进行,第一、区别性,第二、一致性,第三、一贯性。

(3)、如果实体从三个维度上同时表现为高区别性、高一贯性和高一致性的信息,就可以对实体作出较为满意的归因。

19、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1)、惩罚:人类可能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报复而抑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2)、宣泄

(3)、榜样的力量

(4)、感情净化

(5)、转化

20、利他行为的四种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是完全处于自愿的行为

(3)、不应该带有外在酬赏的期望

(4)、利他者本身可能会有损失

21、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天气条件、城市规模

②、社会环境

③、时间压力

④、事件的紧急性

(2)、个体因素:

①、助人者:a、人格特征b、当时心境c助人动机:个人困扰和移情

②、受助者:a、性别和年龄b、是否受他人喜欢c、是否值得他人喜欢

22、人际吸引的规律:

(1)、“以貌取人”:外貌吸引

(2)、“远亲不如近邻”:近邻吸引

(3)、“日久生情”:熟识吸引

(4)、“以才服人”:能力吸引

(5)、“人以群分”:相似吸引

(6)、“相得益彰”:互补吸引

(7)、具有魅力的一些品格

2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间的相似性

(2)、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关系

(3)、群体内部的协作

(4)、群体间的竞争

24、优势反应强化说的主要观点:

(1)、他人在场是产生社会促进还是社会抑制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

(2)、个人动机很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

(3)、由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妨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

25、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层面:

①、群体规模和凝聚力

②、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成员的态度改变、反从众成员的作用、多数成员行为和个人行为差距

(2)、个体层面:性别、年龄、地位

(3)、情境因素:刺激的模糊性、反馈的匿名性、承诺感

26、符号互动:

第一,社会是一个意义系统。对个人来说,介入与语言符号相关联的共认意义是人际活动,从中产生出引导行为使之遵循可预期格式的稳定而又共同理解的各种期待。第二,从行为学的观点看,社会现实和物质现实都是标明的意义构成,由于人们单独和集体地介入符号互动,他们对社会的解释既社会常规化,也个人内在化。第三,符号是结合人们的纽带,人们对其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是从符号互动中产生出的个人意义构成。因此,人们对彼此和自身的主观信念是社会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实。第四,在一特定行动情况中,个人行为是受人们与那种情况相联系的看法和意义支配的,行为不是对外部来源的刺激的自动反应,而是对自己、他人及所处情况的社会要求所得到的主观构想的产物。

27、要构成群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1)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

(2)个成员之间能够密切协作和配合

(3)群体要满足各成员的归属感

(4)群体成员之间需要有交流

(5)群体成员之间需要有感情交往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心理学期末复习及答案(电大考试)

《心理学》模拟题2 一、选择题(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D.心境 2.对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作出决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B.果断性 3.以热情但急躁冲动,刚强但较粗暴为特征的人其气质属于()A.胆汁质 4.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D.希波克拉特 5.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 A.有差异的 二、填空题(每个1分,共10分) 1.意志的品质有:_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知觉的特征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 3.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运动技能__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 2.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态。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气质――是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认识到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现代科学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 首先,从生物进化过程看,低等动物最初出现的感觉、知觉取决于动物的神经网和头部神经结的形成和发展。灵长类动物的脑是动物发展的最高水平,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动物中最高的,开始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脑得到了高度发展,较之动物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意识。这表明,心理活动水平取决于脑的发展水平。(5分) 其次,从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个体的心理活动水平与其脑发育水平密切相关。(5分) 再次,从临床医学和心理实验上看,脑损伤是导致心理失常或丧失的重要原因。动物的生理实验表明,切除动物的部分脑组织会影响其某一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5分) 由此可见,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但脑并不能独立地产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整个神经系统的作用,人脑只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5分) 2.试述气质类型及特征。 胆汁质:精力旺盛、坦率、热情、开朗;情绪冲动、暴躁、感情用事。(5分) 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变化、粗心、缺乏一贯性。(5分) 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冷淡、迟缓、固执、淡漠。(5分)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稳重、安静、反应缓慢、不喜欢与人交往;孤僻、敏感、多疑、忧闷、怯懦。(5分) 五、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说明,制约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电大《心理学》复习

1. () 被称为精神病中的“感冒”。A.抑郁症 2. () 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明显的和主要的差别所在。C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B. 独特性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现象。A.适应 5.“- 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A.有条件的 6.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一个人的( )影响。B.心境 7.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 ) B.具体运算阶段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C. 先快后慢 9.高级神经活动属强而平衡、不灵活型,与其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B. 粘液质 10.个人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致的现象叫做) A. 从众 11.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称为(A. 自我 12.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 ) 的影响。D.负迁移 13.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B.编码、存储、提取 14.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 15.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 16.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B.弗洛伊德 17.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是( ) B. 以“好孩子”为定向 18.母性动机是一种(B.生理性动机 19.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C.来访者中心疗法 20.人格特质理论最早是由( ) 提出的。D.奥尔波特 21.人类具有的五种基本情绪是(C.愤怒、恐惧、快乐、悲伤、痛苦 22.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C. 发散思维 2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C. 刻板印象 24.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环境适应力强、但缺乏耐心、稳定性差的气质类型是(B. 多血质 25.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的干扰。B.不随意注意 26.下列属于成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D. 仍像幼儿那样天真幼稚 27.下面哪种疾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D.疑病症 28.心理动力理论是由(B.弗洛伊德)创建的。 29.行为疗法有(A. 放松疗法C. 系统脱敏法D. 厌恶疗法)等方法。 30.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学习属于(C. 意义学习 31. 一般来说,( )强度的动机,解决问题效率最高。A.中等 32.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C. 发展心理学 33.以下属于一般能力的有( A.观察力B. 记忆力C.抽象概括能力 34.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A. 性格B.能力c.职业兴趣D.职业价值观E. 环境因素 35.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理解性 36.在人生的某-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而致使这- -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称为行为的(D.关键 37.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实验法 38.智力是指(D.认知能力 39.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内容的有(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 4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指向和集中 名词解释 1.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成就动机: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 部动力。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题库 (2015年3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 13.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14.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12.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3.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电报式语言:1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进入电报式语言阶段,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没有介词、冠词等功能词。 1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原动力,可以推动个体的行为。 1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11.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 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12. 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1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如果采用WHO的定义也正确,即: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2.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一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13. 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14. 主我与客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11.韦伯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概括成一个公式:K-△I/I,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2.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13.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 1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2014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

2014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 一、单选题(合计 24 题)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的道德达到( A) A.自律 B.他律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2.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监控 D.元认知操作 3.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 B ) A.深入谈话法 B.两难故事法 C.调查法 D.文件分析法 4.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 ) A.评价 B.分析 C.综合 D. 运用 5.下列项目中叙述错误的是( A )。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6.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D )的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7.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B ) A.概括说 B. 相同要素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8.一个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属于( D ) A.场依存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场独立型 9.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A ) A.正迁移 B.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学生的学习心理 B.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 11.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有( C )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12.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3.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 B )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15.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