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改革》教案完美版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掌握俄国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3.分析俄国对俄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俄国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2.俄国对俄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分析俄国对俄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图书、报纸杂志有关俄国的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俄国的历史背景,并讨论引入话题。
Step 2:讲解俄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通过教学课件或讲解,向学生介绍俄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包括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尼古拉一世等不同时期的。
Step 3:分组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具体的俄国时期,并在一定时间内准备一个小组报告,包括该时期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和社会影响等。
Step 4: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其他学生倾听,并记录重要信息。
Step 5:全班讨论根据各小组的报告,进行全班讨论,对俄国的内容和影响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
Step 6:总结课堂内容教师对俄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总结-对俄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对俄国政治有哪些影响?-对俄国经济有哪些影响?Step 7: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建议他们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俄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
Step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文章,总结俄国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对俄国内容的理解情况,可以通过小组报告和全班讨论来评价;2.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分析和评估俄国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3.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撰写文章中的表现情况。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中图版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俄国的改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俄国的改革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俄国改革的历史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改革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简短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中图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俄国的改革》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了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但我还是看到了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热情和思考。这让我想到,或许我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并没有很好地协调各个小组之间的进度,导致有些小组讨论得比较慢,而有些小组则已经进入了总结阶段。这让我认识到,我需要在课堂管理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成长。
4. 请简要概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
答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有: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进行司法改革,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实行教育改革,提高国民教育水平;进行军事改革,建立现代化军队。
5. 请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对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俄国改革教学设计(共8篇)

俄国改革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俄国改革教学设计(推荐)彼得一世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要点:1、分析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2、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3、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教材小字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2、分析教材补充材料,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彼得一世改革是时代的要求;2、体会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3、体会彼得一世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日常经验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经对彼得一世的改革比较熟悉,但是往往只是一些基础性的感性认识,还没有形成对整个改革的理性思考。
2、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对彼得一世的改革,还不能理解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讲课时应注意对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介绍。
本课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本课难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图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是谁?(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文,你能理清黑字标题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后幻灯展示:一、“时代的要求”改革的背景二、“移植西方文明”是改革的措施三、“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是改革的影响(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问题探究二:提炼课本信息,找出改革的背景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并分析:必要性: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闭塞落后;2、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可能性:3、1689年,正式掌权;4、彼得一世的使其深谙国际形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
农奴制下的农奴和封建制下的农民是有区别的。
2.师引导学生读第6页的“相关史事”,让学生了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师介绍彼得一世,让学生读第7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相关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4.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有哪些?生归纳。
师总结: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 2 课俄国的改革知识与能力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 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什么意思呢?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
第二个野蛮” 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导入新课2 教学过程,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读史料: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的来历;理解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质及改革的影响。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提高同学分析比较历史事项的技能。
通过从改革的内容中分析改革带来的影响,培育同学分析推理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俄国两次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培育同学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客观评价历史事项。
通过比较两场改革,培育同学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认识到:彼得大帝具有的优秀品质及关键历史人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进展,说明改革是社会进展的径直动力。
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理解改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地图导学法、分析推理法、微视频帮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争论法、分析推理法、比较学习法。
课前预备PPT课件,微视频等【新课导入】老师最佩服的人是普京,普京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
普京为什么佩服彼得大帝?从俄国的改革中找找答案。
出示课题《俄国的改革》。
【新课学习】老师出示学习目标,同学明确目标。
一、彼得一世改革1、自学俄国的来历完成自学提纲。
2、利用俄国疆域的扩张图,简约了解俄罗斯帝国的形成。
3、观看“有关彼得一世剪胡子”的微视频。
激发同学爱好,导入对“彼得一世改革”的学习。
4、通过史料分析,让同学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1〕老师补充材料,让同学直观认识俄国落后的详细表现。
〔2〕老师出示历史材料: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农奴制不断的强化下,俄国工商业进展极其缓慢。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引导同学初步明确俄国涌现落后面貌的缘由——农奴制盛行。
5、同学大声朗读“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老师对改革内容进行简约说明,通过同学朗读和老师的简约说明,让同学初步了解彼得一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上等方面改革的内容。
6、学习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同学在课本上找出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史实。
2.把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确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体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教学过程:导语:17世纪,英国经过长期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后期,美国打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建立起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法国经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民主共和制。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后,开始迅速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在全球扫清发展的障碍,落后国家和地区要么就发展起来,要么就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
俄国是如何面对这一世界大潮流的呢?央视曾经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再现历史上九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的方式各不一样,其中有两个国家是通过改革开始崛起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俄国改革崛起的因果历程。
第17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
俄国的变迁出示灯片,讲述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如右图).师:18世纪初,俄国在北方战争中打败瑞典;18世纪后期,在对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取胜;同时,三次参与瓜分波兰,疆域西拓,渗入中欧.你知道究竟是什么措施使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为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吗?(彼得一世改革)2。
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内含要包括哪些?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出示普京对彼得一世的评价,体会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影响.师:彼得一世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迅速强大起来,并随即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改革背景原因分析——农奴制的腐朽教师讲述俄国农奴制的腐朽状况,学生了解。
提问:你知道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吗?(学生回答)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这次改革使俄国开始走向现代化;了解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知道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理解改革进一步促进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
通过概述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培养和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分析两次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提高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进行课堂交流、发言,培养“言而有据”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和积极影响的分析,学习运用“动机与结果”的概念分析解释历史问题。
通过阅读教材梳理两次改革的内容,进一步学习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材料,分析改革背景,理解改革影响,进一步学习阅读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彼得一世率团全面考察西欧国家,培养虚心学习的态度。
通过学习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发展,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进一步坚定坚持改革、深化改革的信念。
【教学重点】1.彼得一世改革。
2.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教学难点】废除农奴制改革是沙皇领导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准备】1.制作PPT课件。
2.剪辑视频片段:纪录片《大国崛起·寻道图强》片头(约1分半钟)和《克里米亚战争》(约2分钟)。
3.可准备《俄国领土扩张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材料研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辑视频《大国崛起·寻道图强》片头,激发兴趣、引起思考。
教师提问:视频片段中关于俄国历史发展的哪些描述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设问:这些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俄国历史发展的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曾深刻影响俄国的两次改革。
一、彼得一世的改革(课件或板书展示)(一)改革的背景(课件或板书展示)(课件展示《莫斯科公国建立之初》、《沙皇俄国形成时期》、《彼得一世登基时》三幅不同时期的俄国疆域图)教师:观察地图,我们看到俄国领土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学生回答俄国的领土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的改革》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
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美,可使国家社会变得更为和谐与有力。
二.学法指导
置疑导学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俄国的扩张
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挂图录音机等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略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19世纪侵略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俄国是怎样发展、强大、走向侵略扩张道路的?
讲授新课
第24课俄国的改革(板书)
一、彼得大帝改革(板书)
(出示投影图《莫斯科公国的扩张》)
请同学看课本117结合图1,说说俄国的由来?
请同学边看投影图1,边听录音(内容如下)
学生观察图,结合书上内容概括回答,培养概括史事能力
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
近代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1.16世纪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板书)
标志着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在1689年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板书)
学生看课本118页第1—3段,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
(1)背景(板书)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极端落后,其根源是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虽然17世,纪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农奴生产积极性很低,所以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板书)
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的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军事强国,年轻而有理想的彼得一世开始进行改革。
(出示彼得一世投影图2,请同学看课本118第1段小字,讲讲有关彼得一世的故事)
简介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和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文化影响。
他羡慕西欧的技术,曾化名随考察团前往英、荷等国学习。
他远见卓识,做事果断。
为了实现改革,处死了反对改革的皇太子。
因此说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魄力是分不开的。
使学生对他有进一步了解。
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改革的内容(板书)
师生结合课本118页表格(投影及有关字内容。
共同分析) 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在这方面,彼得一世打破了过1去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世袭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惟才是举。
军事方面——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
开办各类军事学仪,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从而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推行学校教育。
为此当时有什么规定呢?(请同学读课本118小字有关内容)
当时规定“10 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不准结婚”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出示《彼得一世给俄国人剪胡子》漫画),看图说说习俗改革的具体做法?为什么让剪掉长胡子?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短装,剪掉长胡子等。
他认为留长胡子是俄国落后的标志,应在革除之列。
这说明了他能身体力行,有改革到底的决心和气魄。
)
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4)彼得一世改革意义(板书)
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即未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各抒己见,提高发散思维力、想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
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
二、废除农奴制(板书)
1.沙皇(板书)
2.背景(板书) ’
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严重,仅1858—1860年就发生300多次农民暴动。
这不但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签署废奴法令,进行改革。
3。
目的(板书)
是在于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
因此,改革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解放”农奴挂图》)
这幅挂图描绘了什么?(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主人的脚面)说明了这
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被动地接受“恩赐”这个特点。
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4.内容(板书)
(1)“解放”农奴。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收取份地赎金。
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且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呢?
5.意义(板书)
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的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并积累了巨额资金,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861年改革对农民是一次掠夺,为什么?
因为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
所以列宁说:“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
出示投影表,请同学们从两方面比较1861年改革和彼得一世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显示答案。
)
是否改变社会性质
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是谁?沙俄的扩张就是从16世纪伊凡四世开始的。
三、俄国的扩张(板书)
出示《俄国在欧9》1的领土扩张》挂图,指图引导学生了解俄国在欧洲扩张概况。
1.在欧洲扩张(板书)
(1)16世纪中期,伊凡四世在位时,俄国就吞并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控制了通向里海亢道,稍后兼并乌克兰。
(2)彼得一世和他的后继者一心想解决出海口,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
为此他们,样的? 彼得一世同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剑匕方战争,打败瑞典,取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修建新都圣彼得堡。
叶卡特琳娜二世打败土耳其,取得黑海的出海口。
(出示《俄、普、三国瓜分波兰》图)伙同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看课本120页《魔鬼向叶卡琳娜二世献,这幅漫画及材料,魔鬼右手托的君士坦丁堡象征着什么?(土耳其被征服。
)右手托的华沙象征着什么?(波兰被瓜分。
)这段材料说明什么?(说明女皇扩张野心之大。
)
2.在亚洲扩张(板书) ,
举出沙皇16-19世纪向东扩张的几件大事。
(1)16世纪下半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
(2)17世纪中期曾侵入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到19世纪晚期,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3)从18世纪中期开始入侵中亚哈萨克西北部,到19世纪侵占高加索和中亚广大地俄国通过一系列扩张,到20世纪初成为拥有2200万平方土地、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认识?
课堂小结
这节我们学了三个问题
①彼得一世改革,虽然没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1861年改革,废除了奴隶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俄国从16世纪开始扩张,到19世纪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落后就会挨打,要想捍卫领土完整,必须使国家富强。
布置作业。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