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影视艺术课教案影视剧的创作与表演

影视艺术课教案影视剧的创作与表演影视艺术课教案引言: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影视剧的创作与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演能力以及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本教案将以影视剧的创作与表演为主题,分为三个小节进行具体论述,介绍了影视剧的创作过程、表演技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第一小节:影视剧的创作过程1. 角色设定通过解读剧本,选择出自己要饰演的角色。
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背景故事,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
2. 剧本改编根据选好的角色,修改剧本中的对白或情节,使之更符合自己所饰演的角色。
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 场景设计根据剧本要求的不同场景,设计出适合的布景、道具和服装等。
利用各种手段(如绘画、摄影等)将自己的设计图纸实际呈现出来。
第二小节:影视剧的表演技巧1. 眼神表演眼睛是表演的窗口,通过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感受。
可以通过练习眼神交流、眼神注视等方式来提高眼神表演的技巧。
2. 肢体动作肢体动作是角色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练习体态、肢体协调等方式来提高肢体动作表演的能力。
3. 语音表演语音表演是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可以通过朗读练习、语音语调的调整等方式来提高语音表演的技巧。
第三小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1. 视听鉴赏让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培养他们对影视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观看后讨论、写影评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影视作品。
2.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影视创作,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3. 艺术知识学习给学生提供艺术知识的学习材料,如艺术史、影视理论等,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
可以结合实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总结:通过影视剧的创作和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影视艺术课是一个学科的多样性的体现,通过学习影视剧的创作和表演,学生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影视表演教学大纲

影视表演教学大纲影视表演教学大纲影视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演员具备出色的表演技巧,还需要他们具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影视表演技巧,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目标影视表演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
这包括身体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实践演练,学生将能够掌握各种表演技巧,提升自己的演技水平。
其次,教学大纲还要培养学生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塑造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剧本分析、角色研究等方式,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演绎角色。
最后,教学大纲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影视表演中,演员需要与导演、摄影师、剧组成员等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理解并满足导演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基础技能训练- 身体表达:包括身体语言、姿势、动作等方面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身体表达能力。
- 语言表达:包括发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表达:通过情感训练、情感记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 角色研究与塑造- 剧本分析: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剧本,理解剧本中的情节、角色关系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
- 内心世界挖掘:学生需要通过角色分析、情感记忆等方式,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 角色塑造:学生需要通过表演技巧的运用,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挖掘转化为具体的表演。
3. 团队合作与沟通- 导演合作: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并满足导演的要求,与导演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 与剧组成员合作:学生需要与剧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 演员间的互动:学生需要学会与其他演员进行有效的互动,提升整体演出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相关的表演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表演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影视表演教学课程课件PPT

真听真看真感觉练习(20分钟) 云南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学院
(如看榜、公交站、急诊室、食 感受力想象力练习(2节)
各种单人命题小品练习
堂、职业介绍所) (赏花、烧水、听鸟叫、下雨各5分钟)
三感中试受国: 力 传才想媒艺象大展力学示练、、习武命(汉题大2节小学)品、
多人命题小品
爆发力呼喊练习(20分钟)
通过各种元素的训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达到紧张的排除、想象的活跃、信念的建立、感觉的准确、交流的有机。
• 4.爆发力呼喊练习(20分钟) (痛、痒、酸、麻感觉各5分钟)
小草发芽练习(20分钟)
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
授课要求:1.形体教室 (如商场、自习课、同学聚会、候车室、平凡的一天)
2.每组练习4-8人 3.每组每次练习1分钟
第5、6节
• 1.动物模拟(50分钟) (猫、狗、猪、猩猩等动物形态、动作的模拟) • 2.寓言练习(40分钟) (通过寓言里的动物加入动物模拟小品练习)
授课要求:1.形体教室 2.每组练习4-8人 3.每组每次练习1分钟
第7、8节
• 1.不同人物模仿练习 (乞丐、残疾人、小摊贩、老师、交警等
(赏花、烧水、听鸟叫、下雨各5分钟) 南京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通过寓言里的动物加入动物模拟小品练习)
2.每组练习4-8人
3.每组每次练习1分钟
第3、4节
• 1.痛痒感受练习(20分钟) (痛、痒、酸、麻感觉各5分钟) • 2.真听真看真感觉练习(20分钟) (赏花、烧水、听鸟叫、下雨各5分钟) • 3.小草发芽练习(20分钟) • 4.气球练习(20分钟) • 授课要求:1.形体教室
影视表演课台词教(学)案

台词课教案诗人T·S·艾略特曾经说过:“诗之所以具有诗性,也许是因为诗所包含的要比普通言语所能传达的更多,而不是更少”。
这句话很恰当地暗示出了艺术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的关系。
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言语无法表达之物自我呈现出来。
面对历史上那些赫赫杰作,我们通常会发现:一切分析、描述、判断都变得如此贫乏,而我们却以为丰富、闪烁的词语竟是如此苍白无力,我们却以为对立的特性都不再对立,如“苍”与“润”统一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和谐地统一于古希腊雕塑中;在艺术的世界中,众多矛盾的因素达成和谐。
而艺术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对立之和谐”,是因为“自然”原本如此,而人以对立之模式分立之,只有艺术方能超越这种对立而达到本然的和谐。
这也正是艺术在思想史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根源所在。
“艺术语言比普通语言包容的更多”,还应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
在古希腊,“艺术”是“制作”,而如哲人海德格尔所说:“制作是一种知道的方式”,它通过创制出未知之物而丰富和拓展我们的视域。
由此,艺术成为一种创造。
诚然,作品一定要与传统之链相接,否则它就超出了人们的感知围而不知所云;但作品也一定要有适当的语言突破,否则它本身就是辞滥调的重复,一旦完全符合人们的既定认识,就会消融在人们的成见之中,从而影响观者的亲身感知。
同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突破,艺术也就无法完成它拓展人类感知领域、提高感受能力的天然使命。
一件新的艺术作品总是在改变着传统的作品序列,赋予以往的作品以新的涵义。
然而艺术家的创造绝非仅仅为了制造时尚,也不是为了营造围困自我的迷梦,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对象,契入那本真的自然的一种方式。
因此,艺术作品就是一条通道,在这条道上,艺术理想与创作者相互扶持,共同摸索;在这条道上,艺术改变着人,它不断将艺术家引入健康的精神生活,引入对奇妙而新颖的精神世界的爱好与关切之中。
影视表演课台词教案

台词课教案诗人T·S·艾略特曾经说过:“诗之所以具有诗性,也许是因为诗所包含的要比普通言语所能传达的更多,而不是更少”。
这句话很恰当地暗示出了艺术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的关系。
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言语无法表达之物自我呈现出来。
面对历史上那些赫赫杰作,我们通常会发现:一切分析、描述、判断都变得如此贫乏,而我们却以为丰富、闪烁的词语竟是如此苍白无力,我们却以为对立的特性都不再对立,如“苍”与“润”统一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和谐地统一于古希腊雕塑中;在艺术的世界中,众多矛盾的因素达成和谐。
而艺术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对立之和谐”,是因为“自然”原本如此,而人以对立之模式分立之,只有艺术方能超越这种对立而达到本然的和谐。
这也正是艺术在思想史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根源所在。
“艺术语言比普通语言包容的更多”,还应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理解。
在古希腊,“艺术”是“制作”,而如哲人海德格尔所说:“制作是一种知道的方式”,它通过创制出未知之物而丰富和拓展我们的视域。
由此,艺术成为一种创造。
诚然,作品一定要与传统之链相接,否则它就超出了人们的感知范围而不知所云;但作品也一定要有适当的语言突破,否则它本身就是陈辞滥调的重复,一旦完全符合人们的既定认识,就会消融在人们的成见之中,从而影响观者的亲身感知。
同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突破,艺术也就无法完成它拓展人类感知领域、提高感受能力的天然使命。
一件新的艺术作品总是在改变着传统的作品序列,赋予以往的作品以新的涵义。
然而艺术家的创造绝非仅仅为了制造时尚,也不是为了营造围困自我的迷梦,而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对象,契入那本真的自然的一种方式。
因此,艺术作品就是一条通道,在这条道上,艺术理想与创作者相互扶持,共同摸索;在这条道上,艺术改变着人,它不断将艺术家引入健康的精神生活,引入对奇妙而新颖的精神世界的爱好与关切之中。
影视表演技巧教学大纲

影视表演技巧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影视表演技巧是一门培养学生在影视领域中展现出色表演能力的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表演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能够在镜头前塑造生动、真实、富有感染力的角色形象。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影视表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影视表演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让学生掌握表演的基础技巧,包括身体语言、声音运用、情感表达等,能够在表演中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角色、理解剧本,并进行有个性的角色塑造。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导演、摄影师、其他演员等进行有效的协作。
5、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使学生能够在镜头前自然、流畅地表演。
三、教学内容1、表演基础理论影视表演的特点和要求表演的三要素:真听、真看、真感受表演中的信念感和注意力集中2、身体语言与肢体表演身体的放松与控制姿势、步态和手势的运用肢体语言的表意和情感传达3、声音与台词技巧发声方法与气息控制语音语调的变化与情感表达台词的理解与记忆独白和对白的表演技巧4、情感表达与情绪控制情绪的认知和体验情感的唤起和释放情绪的转换和过渡情感表达的分寸和适度5、角色分析与塑造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分析角色的背景和动机研究角色的成长和转变从自我到角色的转化6、镜头前表演技巧适应不同景别的表演要求与镜头的交流和互动把握表演的节奏和分寸应对拍摄现场的各种情况7、表演小品创作与排练小品的构思和创作分组排练和指导小品的展示和评价8、经典影视作品赏析分析优秀演员的表演技巧学习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表演风格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表演艺术有系统的认识。
2、实践练习安排大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演技巧,如身体语言练习、声音训练、情感表达练习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影视作品和学生的表演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表演的要点和技巧。
影视戏剧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影视戏剧表演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专业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每周X课时,共X周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影视戏剧表演理论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大纲第一阶段:理论教学(X周)1. 第一周- 课程介绍:影视戏剧表演概述- 教学内容:影视戏剧表演的定义、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 -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2. 第二周- 教学内容:表演的基本要素(角色、人物、场景、道具等) -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3. 第三周- 教学内容:表演的基本技巧(台词、动作、表情、声音等) - 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4. 第四周- 教学内容:表演与导演的关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第二阶段:实践训练(X周)1. 第五周- 教学内容:即兴表演- 教学方法:小组练习、课堂展示2. 第六周- 教学内容:剧本朗读- 教学方法:个人展示、小组合作3. 第七周- 教学内容:舞台表演- 教学方法:角色分配、排练、舞台实践4. 第八周- 教学内容:影视表演- 教学方法:视频拍摄、剪辑、表演技巧讲解第三阶段:作品欣赏与评价(X周)1. 第九周- 教学内容:经典影视戏剧作品欣赏- 教学方法:观看影片、讨论交流2. 第十周- 教学内容: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方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理论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表演技巧。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表演。
5. 观看影片: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 实践作业:学生的表演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3. 作品展示:学生的表演水平、创意表达等。
表演课程

《影视表演》教学大纲(ZT)2007-04-02 13:30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表演专业的主干课,学时多、学分高,既要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掌握表演技能和技巧。
表演(一)上:让学生逐步了解和初步掌握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消除紧张,放松自己,解放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假设的规定情境中还原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能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的构思和表演。
表演(一)下:仍是表演基础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通过交流元素的学习,能掌握与对手进行真实有机的交流。
通过动模,人模的训练初步了解人物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立正确的创作方法和观察生活能力——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到高于生活。
创作并表演观察生活小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表演(一)上1、理论阐述:a、什么是表演,影视表演与其他表演的根本区别,在假设的情况下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掩盖自己、冒充别人;b、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①虚构及假定性;②当众;③是一门行动学;④再创造(二度创作);⑤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⑥是一门综合艺术。
基本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了解什么是表演及基本特征2、游戏与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能初步解放天性,自如地进入表演练习:a、“发疯练习”;b、当众思维练习;c、肌肉松弛练习;d、艺术操;e、苦笑练习;f、编故事等。
3、各种表演证实练习。
内容上可做四种证实即:a、物体证实;b、环境证实;c、动作证实;d、情绪证实等。
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与初步掌握表演诸元素及元素间的有机联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开展想象力,增强假设能力及信念感、感应力,注意力集中等。
学会对生活有逻辑有顺序的组织能力,真实的还原生活。
4、感觉练习:阐述什么是感觉,演员的三种感觉。
a、生理性感觉;b、心理性感觉;c、人物的自我感觉。
① 做各种感觉练习:包括静态种的生理感觉、动态中的各种生理感觉、情绪感觉、心理性感觉(人物自我感觉到二年级再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课 题 计划课时
教学 班级: 影视表演0501班 任课
教师:
史参程、钱康华
教学
目标
知识点:
实训项目
实训 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计划课时:8课时/周×18周=216课时
二、单元及课时划分:
(1)自选戏剧片断(72课时)
(2)自选戏剧片断大课交流
教师讲评小结(12课时)
(3)指定戏剧片断:
A、分配角色,成主剧组,案头工作。(24课时)
B、彩排。(36课时)
C、坐排。(12课时)
D、细排、合成。(48课时)
(4)大课交流或实验演出。(12课时)
教学讲评,总结。
暑假作业:每人写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表演心得。(为毕业论文做
准备)
三、教学思路于设计:
学生们通过第三学期的学习,基本上实现了从演自己、演自己组织编写
的故事向演剧作者编写的戏剧作品里的角色的平顺过渡,初步了解体验创作角色
的全过程,但还处于尝试和领悟阶段,对科学的创作方法掌握得还很稚嫩,需经
历多艺术实践的磨炼。所以我们在本学期设置了两轮戏剧片段的教学内容,旨在
2
为同学们提供艺术创作实践的机会。
《自选戏剧片段》单元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单元而设置的,在这一单元,
学生们享有选择作品,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的自由,这可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
自我排练,也又充分培养学生的创作性,展现创作才能,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增加对学生艺术潜能的认识。在教师指导排练重点章节的过程中。将
会把学生的创作纳入科学的轨道。在戏剧的生产过程中,演员是没有选择剧本,
挑选角色的权力的,演员只能被动地接受剧本和角色,无论喜欢与否,都要以最
饱满的创作热情去完成角色的塑造。对学生来说,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
这一单元的行课方式是:“初排阶段”学生课外自排,课堂回课,教师讲评,
示范排练重点章节,学生课外再自排,下次再次回课,如引反复,直至完成彩排。
“细排阶段:由教师上手,在课堂上排练,学生课外复习,真至完成演出前的排
练。
《指定戏剧片段》单元
在本教学单元,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师分配给自己的片段和角色,并
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角色的塑造。让学生提前适应
艺术院团的创作特性。我们在安排角色时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第一,根据学生
的自身条件和学习情况,预测其将来可能担任角色类型,在安排角色时,给他(她)
这一类的角色,让其多的历练。第二,根据学生缺少某种气质和能力,用角色的
实践使期得到改善。
在教学流程的设置上,基本按照正规艺术院团在正常艺术生产进所采用的流
程。即:阅读剧本——导演阐述——分析剧本——写人物自传——确定行动、组
织行——确定最高任务,贯穿行动——深化细化规定情境——即兴人物关系、人
物性格,环境,事件练习(指剧本以外的)——初排——坐排——细排——合成
——彩排。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适应将来可能要面对的工作。
戏剧片段的排练演出,是学生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迈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
步。我们要帮助他们走得正、走得坚实。
四、大课交流(或演出、录像)
学期教学总结。
暑假作业:
每人写一篇4000字的表演心得。
3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课 题 自选戏剧片段 计划课时 72
教学
班级:
影视表演0501班
任课
教师:
史参程、钱康华
教学
目标
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和技巧,根据剧本去塑造一个有血有
肉的人物。
知识点: 在虚拟的情境中积极地行动起来,在真实细微的交流中演绎剧情,塑造人物。
随机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实训项目
实训 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确定片段,组成剧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12)
做案头工作:1、阅读分析剧本(片段)——全剧概况,该片断在全剧中的地
位及作用;矛盾冲突及中心事件,规定情境,人物行动,贯穿行动,行动线,最
高任务,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划分小段落(以事件分划)。2、对词——语言的
动作性,潜台词内心独白,语言的相互行动,感受人物关系及其他规定情境。
二、学生课外自排——课堂回课——教师讲评,示范抽排重要段落——学生
课外根据老师的讲评和示范排练再次自排,下堂课再次回课„„如此反复,完成
初排。(24)
三、细排
教师在初排的基础上,接于细排全片段,最后进行高效合成。
4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课 题 自选戏剧片段交流小结 计划课时 12
教学 班级: 影视表演0501班 任课
教师:
史参程、钱康华
教学
目标
相互观摩、学习
知识点:
实训项目
实训 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大课交流(8)
二、讲评,总结
讲评前先安排1—2课时的学生自我小结 (4)
5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课 题 指定戏剧片段 计划课时 120
教学 班级: 影视表演0501班 任课
教师:
史参程、钱康华
教学
目标
学习掌握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的科学方法。
知识点:
在虚拟情境中积极有效的行动,相互行动,真实细致的交流适应,
人物性格的塑造。随机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实训项目
实训 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配角色,成立剧组,以剧组为单位进行(24)
案头工作:A、通读全剧,了解该剧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艺术风格,本
片段在全剧中地作用,或(角色)在全剧中参予了哪些事件;B、挖掘、梳理角
色的行动、串成行动线;C、确定角色的最高任务及贯穿行动;D、明确规定情境,
特别要注意:本片段前剧本发生的一切都是本片段的重要规定情境,而以该剧中
发生的事则是本片段的未来走向;E、以事件为单位划分段落;F、对词:挖掘语
言行动、潜台词,组织内心独白,在想象空间里展开相互行动和交流。
二、初排 (36)
A、在搭置的环境里,依据案头的分析展开行动。
B、努力感受规定情境,尤其是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
C、真实细微的交流,深化规定情境;
D、随身道具、服装、化妆的运用。
E、人物性格的构思及初步塑造。
(在排练过程中,可以加进一些人物关系,环境,矛盾冲突,事件等即兴练
习,以加快学生的报入。
三、坐排
在初排的基础上,通过坐下来再次研究剧本,在想象空间里对词等手段,加
深对剧本的了解,会从中发现一些以前忽略了的部分。进一步挖掘语言的行动性,
6
潜台词,尤其在语言的表现力上加以强调,帮助学生提高。
四、细排,合成
这是在初排、坐排基础上的深化、细化、升华的排练。重点是:1、真实细
致的相互动作,交流,努力寻找那些有趣味性,有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东西。
2、强调人物性格的展现,它一定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以独特的行动方式加以展
现的,决不能图解(即“演性格”)初排中已经提出要求,但还不够理想的地方,
在细排中努力加以解决,如对规定情境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及节奏的把握,“收”
和“发”的辩证关系在戏中的运用等。
音乐,效果的合成,让同学感受舞台各部门对表演艺术的辅助,诱发、衬托、
渲染,强化等诸多影响。
7
《影视表演》课程课时教案
课 题 指定戏剧片断交流(演出) 计划课时 12
教学 班级: 影视表演0501班 任课
教师:
史参程、钱康华
教学
目标
相互观摩、学习。
知识点:
实训项目
实训 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大课交流(最好进剧声演出并录像)(10)
二、学期讲评,总结
暑假作业:
每人写一篇4000字的表演心得或专题论述。
(为毕业论文作准备)
戏剧片段储备:
《日出》
《原野》
《骆驼祥子》
《雷雨》
《关汉卿》《风雪夜归人》《狗儿爷涅磐》《红白喜事》《司法融》《父亲》
《北京人》《大宅门》《》《桃花扇》《汉姆雷特》《麦克白》《吝啬鬼》《第十
二夜》《罗蜜欧与朱丽叶》《玩偶之家》《阴谋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