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

荆州太湖港引江济汉——海子湖生态景观带

荆州市太湖港(引江济汉——海子湖)生态景观带 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荆州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地带,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丰富的水系对荆州市城市形态的演变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城市景观与水环境相辅相成,城市文化更是与水文化密不可分。水文化已是荆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亦成为当今影响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人水和谐主题,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荆州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编制了相关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安排建设计划并分期实施,为改善荆州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水文化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太湖港排渠属长湖水系的一级支流,由港北渠、港中渠、港南渠及汇合后的港总渠组成,是太湖港水库的下泄渠道;在沙桥门与长湖湖堤相接,流经荆州市城区于沙市区凤凰山注入长湖。太湖港渠流域面积396.66平方公里,全长64.8公里。太湖港常水位28.70~29.20米(黄海高程)之间,设计50年一遇洪水位在33.21~31.70米(黄海高程)之间,100年一遇洪水位在32.20~33.42米(黄海高程)之间,太湖港保护类别为三类。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非汛期为下游提供灌溉、农业及景观用水。 太湖港渠是荆州市的一条重要河渠,也是连接荆州区与沙市区的重要景观水系。随着荆州区纪南镇三红片区、荆北新区、外荆襄河片区及纪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其重要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景观及生态作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滨河绿地的景观及综合功能对提升周边区域土地利用价值,打造优良的宜居环境,塑造荆州市良好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重要的滨水生态廊道,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特编制太湖港(引江济汉——海子湖)生态景观带规划。 二、区位情况及气候环境 太湖港位于荆州市中北部,其西北部为岭冲相间的丘陵地形,东南部地势平坦低洼,丘林和平原在面积上各一半。 太湖港渠城区段起点为引江济汉渠,终点为长湖,全长16公里;贯穿纪南镇三红片区,古城片区,荆北片区,外荆襄河片区及纪南新区。太湖港渠以北有太晖观、得胜街、卓尔城、北港公园等历史文化景点与城市公园等;以南有三国公园、三义街、盆景园、仙都景区、明月公园、荆襄河湿地公园、植物园等历史文化景点与城市公园。太湖港渠与南排渠、郢南渠、四号路排渠、江岳界排渠相连,通过荆州泵站、柳门泵站与护城河实现互通,护城河水经荆州泵站、柳门泵站提升排入太湖港;并在三岔口处南接荆襄外河并建有节制闸。 太湖港处于四湖流域上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高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粮、棉、油等作物生长,具备优越的农业发展气候条件。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1350mm,汛期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6、7两月是降雨量最多的月份。单站实测年最大降水量2309.4mm。多年平均气候16℃左右,高温期一般为5~ 9月,年无霜期250 ~ 270d。年蒸发量1246mm ~1724mm。三、规划范围 荆州市太湖港(引江济汉~海子湖)生态景观带起于滨河大道,止于海子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的导游词范文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 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 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开发区简介

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简介 湖北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设立于1992年8月,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鄂政函[1992]59号),类型为高新经济技术产业园。开发区位于荆州古城以南,长江大堤以北,地理位置优越,是荆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发区核准面积14.3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1.96平方公里,建成区用地面积7.03平方公里,发区下辖9个居委会,常住人口9.7万人。 开发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建设“集约型园区,现代化新城”为奋斗目标,致力于科学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石油机械制造基地、两湖平原新型建材基地、华中照明电器产业基地、华中地区食品工业基地。现有企业515个,其中工业企业353个。 城南开发区2008年—2013年批准建设用地供应面积189.5428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2宗地,面积25.2840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 2宗地,面积7.8158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宗地,面积 4.000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8宗地,面积150.7334公顷;商业用地1宗地,面积0.2088公顷;其他用2宗地,面积 9.3166公顷。 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简介 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北部,南临

荆州古城,北据长湖,与中心城区只有沪蓉高铁一路之隔。纪南文化旅游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共有5.8万人。 该区有三个优势:一是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楚纪南故城遗址(包括雨台山古墓群)、郢城遗址、鸡公山遗址等3个国家文保单位,其中楚纪南故城遗址占地16平方公里,楚国曾在此建都411年,历经20位楚王;郢城遗址占地2平方公里,距楚纪南故城遗址不到1公里,为秦将白起拔郢后修建的秦国南郡治所;鸡公山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旧石器及其加工残碎物等文化层厚达1.5米,距今5万多年,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址的考古空白。二是自然风光秀美。区内有风光旖旎的长湖。长湖为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由荆州、荆门和潜江三市共享。三是交通非常便利。长湖距荆州古城仅3.5公里,距沙市商业区不到4公里。沪蓉高铁荆州火车站就设在区内,汉宜、襄荆两条高速和207、318两条国道穿境而过,即将通水通航的引江济汉渠穿越纪南文化旅游区10公里。 2010年3月,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同年11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同时挂“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牌子,海子湖为长湖荆州境内一部分)。2012年10月,省政府批准实施《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7年8月31日黄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7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依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活动。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范围:东起兰渡,西至万寿山(又名骆驼峰),南依渔渭公路,北临横江,面积63.97平方公里,按此范围标界立碑。 风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3.56平方公里,包括月华街景区、楼上楼景区、云岩湖景区、南山景区和横江田园风光区。 风景区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 第三条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黄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休宁县人民政府县长兼任。管委会统一负责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一)保护和管理风景名胜资源; (二)组织实施风景区规划,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三)建设、管理和维护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改善游览服务条件; (四)负责风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贯彻工作; (五)负责风景区范围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编制和实施相关的应急预案; (七)管理与风景区保护有关的其他事项。 经依法批准,设立风景区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风景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风景区内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林木等,由其所有权人或者承包经营者负责管理和保护。 第五条黄山市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管委会和休宁县、黟县人民政府就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中的重大事项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第六条风景区内的宫观道院、园林、月华街村落、道观遗址、摩崖石刻、碑刻、古道、古亭等文物古迹、人文景物及其所处的环境和地形、地貌、山体、岩石、水体、古树名木、林木植被、野生动植物、地质遗迹等自然景物和道场、道乐等非物质形态,均属风景名胜资源,应当建立档案,依法加强保护。 第七条除按照风景区规划进行整修、利用外,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应当保持原貌;风景区内的河溪、瀑布等,不得截流、改向或者进行其他人为改变。 第八条风景区内因景点开发、工程建设、林木抚育更新或教学、

云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_导游介绍词

云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_导游介绍词 云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_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游览石林的导游。 我先给你们介绍一下:云南省风景优美,同时还是多民族地区。我是水又族,你们听说过水又族吗?(……和游客互动)。我告诉你们吧!水又族就是汉族,三点水加一个又不就是汉吗? 今天我将尽我所能为大家介绍: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风景区。 2008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在3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海底上升露出海面。这些海底的碳酸盐岩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片莽莽苍苍的石头森林。形成了现在起的样子。 现在进入眼前的是著名的“石林”题字景区。“石林”二字是民国时云南省省长龙云亲笔题字。这也叫大石林景区。后面是小石林景区。也是最有灵性的地方。像这个阿诗玛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里面有个传说。很久很久以

前,石林地区生活着一个美丽的彝族姑娘叫阿诗玛,她喜欢勤劳的阿黑哥。不久一财主家向阿诗玛提亲,那当然没有结果,财主便硬把阿诗玛抢走。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匆匆赶回去救阿诗玛。经过几番周折,终于逃出财主家来到这个地方。虽然阿诗玛和阿黑哥一次又一次逃出财主家的阴谋诡计,最后还是在这里被坏蛋放水淹死了。这样阿诗玛变成了石峰,永远屹立在现在这个地方。各位游客,再往前就是唐僧石了,你们当中有属猴、猪、马的人,看见唐僧石可以跪拜。师傅唐僧会保佑你们一路平安的。还有前面的那是许愿石。你们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它会给你们带来好运。 好了,今天在石林的景区我就介绍完了,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信任。谢谢!最后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路程上玩得开心。欢迎你们大家再次来石林游玩。 云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_2 各位游客大家好: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

荆州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荆州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区规划资源整合打造情况,包括近期及远期亮点项目,主辅 景点关系,旅游区内线路整合等情况 (一)资源整合打造 资源整合是荆州古城旅游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与效益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高效开发的先决条件。资源整合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1.梳理资源结构,确定开发核心重点 荆州古城旅游区包括三大资源,从文化角度解析,分别是: 三国文化资源——以荆州古城为主要载体;楚文化资源——以熊家冢、纪南城、八岭山、纪山为主要载体,水文化资源——以海子湖、蓝星洲、引江济汉工程、洈水风景区为主要载体。 新一轮规划与开发将围绕三大资源体系进行项目创新与组合。 其中,三国文化载体——荆州古城景区是近中远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开发重点,是区域产业组织核心、带动龙头、旅游服务与线路组织核心。 洈水风景区与楚文化载体中的熊家冢是开发次重点,是荆州古城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扩张的主要落脚点。 2.形成更加一体的开发格局 本次规划形成如下整体开发格局:一核·四区·一带 ·一核:荆州古城旅游片区 荆州古城景区是整个荆州古城旅游区的文化资源赋存核心、吸引力核心、交通核心、产品线路枢纽,是未来荆州古城旅游区发展的重点与带动龙头。 ·四区:楚都国家考古公园·洈水风景区·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蓝星洲长江生态运动公园 ·一带:“引江济汉”水文化旅游带 3.以目的地打造引领产业运营与市场开发 本次规划将荆州古城作为有统一性的国际型旅游目的地加以打造。各项产业培育政策、产业总体运营模式与市场开发措施均围绕整体目的地的打造。 其要点包括: ·强调大型投资资本的对产业突破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积极为大型投资资本创造整体进入条件。 将已有协议意向的四川华通公司的开发关注作为重点,结合“营城”理念,对荆州古城景区进行商业运作设计,提出可优先实施的重点项目。 ·同构型资源与景区实施错位发展

五指峰八景

【风光名胜】五指峰八景,你造吗? 吴应福 五指峰八景之一:雄伟的五指峰——五指奇峰 五指峰位于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境内西北面,毗邻遂川县高坪乡,距上犹县城60公里,距赣州市区106公里。因有五座相依相连、状如五指的山峰而得名。五指峰天造地就,五指矗立,直插云霄,中指峰海拔1607米。这座山峰的形状宛如人伸开的手掌,五个山头很奇妙地高低有序地排列着,高高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远看五指峰,仪态万千,形象生动,宛若仙境。五指峰乡就是以此山峰而命名。 五指峰于1994年辟开为旅游探秘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该公园有4000公顷的原始森林,其中五指峰主景区面积3.8平方千米,景区内自然风景诸多,奇峰异石,群峰矗立,层峦叠嶂,峭壁峥嵘,沟谷纵横,水清潭澈,林海无边,雾海茫茫,各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生息繁衍,风景独好,森林覆盖率达88%,由于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值高达9.5万个/立方厘米,其中主峰空气负氧离子最高值为19.6万个/立方厘米,山峰海拔在1200-1607米之间,年均气温16.2℃。气势磅礴的山,云雾缭绕的峰,飞流直下的瀑,奇特别致的石,万古常青的松,翩翩起舞的鸟。。。。。。构成了五指峰森林公园的主旋律。登山入林,仿佛如临仙境,大

有“入目高山生翠霭,穿云下瀑泻银河”之感,神秘而又风光绝纶。 雄伟、神奇的五指峰是世界的一块瑰宝,是探幽观光,休闲健身的最佳胜地。 五指峰八景之二:巍峨的齐云山——齐云彩霞 齐云山称为赣南屋脊,位于上犹县五指峰乡、崇义县思顺乡和湖南省桂东县普乐乡交界处,是诸广山脉的主峰,主峰属上犹县五指峰乡,海拔2061.3米,是赣南第一高峰,江西第二高峰。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其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齐云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云山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高地阔,在主峰上放目远眺,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资兴、炎陵、上犹、崇义、大余、南雄)尽收眼底。往下看,三丫石如同三支巨笔,耸立于主峰南侧。 齐云山之美,莫过于视界的宽阔,登上主峰,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资兴、炎陵、上犹、崇义、大余、南雄)尽收眼底。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早晨,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万里长空碧蓝如洗。往山下看,四面八方白雾水平如镜,无边无际,三丫石如同三支巨笔,耸立于主峰南侧;放目远眺,千山万岭的云雾,犹如万顷碧波中的一个个小岛浮出海面,那如纱似烟的一爿爿云

石林的介绍与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石林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2013级 学号:20130461023 姓名:刘丛谊 摘要 石林是大自然运动的杰作,是世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精华。约3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石林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一簇簇、一片片,这一簇酷似马来西亚的石林;那一片又像美洲的石林;而另一片又和非洲的石林相同。这林林总总的景致让见多识广的世界喀斯特专家似曾相识,赞叹不已,称其为世界地貌的博物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石林,或因路途艰险,仅能在飞机上拍摄观赏;有的隐匿在茫茫林海中无法到达而令人望景兴叹。中国石林却以最好的通达条件让游人走近他,欣赏他。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石芽、峰丛、溶丘、溶洞、溶石湖、瀑布、地下河,洋洋洒洒,美不胜收。无论俯视、平视、仰视都有不同的景致尽收眼底,构成了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被誉为"大自然雕塑博物馆"。 关键字 喀斯特地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保护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 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 大石林: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的"莲花峰"、"剑锋池"、"犀牛望月"等为典型景点。而"望峰亭"为欣赏暮途穷"林海"的最佳处。在石林中属大石林开发得最早,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犹如一片石林盆地。人行峰林中,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种天地。 小石林:与密集诡秘的大石林相比,近邻的小石林便显得疏朗、清雅。宽厚敦实的石壁像屏风,将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中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如今小石林景区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湖北省荆州市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缘起 2010年11月15日,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10】342号文件正式批准设立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暨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并提出了将本区建成中国南方大遗址保护示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示区的发展目标。本区域为国家文物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核心区域,属部省共建的国家项目。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旅游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从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层面看,旅游业正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国际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从旅游市场投资层面看,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旅游产业。从交通与旅游出行层面看,中国高速交通体系近几年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高铁、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综合交通体系较为发达,为荆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带来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从本区域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层面看,所蕴含的楚文化和生态等资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目前,新区成立了管委会,理顺了管理体制,具备了操作条件。综上所述,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外条件均已具备,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建设,这正是本规划编制的缘起和目的。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修正) 3.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容暂行规定》(2002) 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9.《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 17775-2003 10.《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11.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书》(2010) 12.国家文物局《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纲要》(2011) 13.省政府《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2008-2020) 14.《省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1993) 15.《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6.《荆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7.《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8.《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19.《荆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20.《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2008-2020) 21.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规文件 第3条规划围 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为136.1平方公里。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是:南至沪蓉高速铁路,北至318国道改道新线,东至桥河与相邻,西至老207国道及纪南城遗址西侧。总面积为115.25平方公里。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沪蓉高速铁路以南区域及长湖东部水域未纳入核心规划围。楚纪南故城遗址区总体保护规划中的楚纪南故城城址、雨台山墓群位于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 近期为2011—2015年; 中期为2016—2020年; 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性质与任务 (1)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以文化为支撑,以旅游为主体的旅游区总体规划,是大遗址保护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建设管理的行动纲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专题研究。 (2)主要任务 ?分析现状条件,协调区域关系;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 ?利用资源优势,策划旅游项目; ?明确功能构成,确定空间布局; ?强化保护措施,规划发展规模; ?配套基础设施,合理分期建设。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处理好大遗址保护、旅游发展宏观态势与荆州现实情况的关系,既要有高的起点,又要结合实际。 (2)以楚文化为灵魂,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旅游为主体,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3)协调好本旅游区与中心城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关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关系;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建设原则,近远期相结合,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7条强制性容规定 文本中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容。强制性容是对总体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总体规划强制性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规划背景分析 第8条环境敏感性评价 本规划借助于ArcGIS 10.0,选取了文物遗址、市政设施、水体、已建设用地、坡度、植被等6个因子作为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因子。结果显示,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西部、南部和北部,在其他区域也有线形穿越,二者占规划区面积的35.33%,在这些区域应尽量避免或应控制人类活动的干扰。穿越其他地区的线形的高敏感区多为市政基础设施,如能采取措施改变这些设施的走向或布置形式,则会明显降低环境敏感性程度。中度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中部和东部,与海子湖湖面及东部的鱼塘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占规划区面积的34.4%,适合较低强度开发利用,尽量以自然要素为主。轻度敏感的区域呈镶嵌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各处,占规划区面积的12.04%,可以适度开发利用,但也要控制开发利用的强度。低度敏感的区域呈岛屿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北部和南部,占规划区面积的18.23%,限制因子少,可以开发利用。 第9条旅游资源评价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谢谢大家

通州区运河规划方案

项目概况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区位于北京东部门户——通州,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规划面积15.8k㎡,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区域内还设置了媒体制作、文化会展交流、商务商业、办公、高档酒店、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为将来北京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并将其建设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新文化产业基地。 1.1区域位置 通州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首都北京的东大门,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它在北京大都会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步由中心圈层式的发展转向轴向多点式的发展。在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建设框架,并提出将城市发展的重心向东部城市带倾斜。通州作为其中东西发展轴和东部城市带的交点,承担北京未来城市副中心功能,是未来北京城市建设的焦点。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古为漕运、仓储重地,是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历史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由于项目地块处于未来城市商业、金融、办公、居住的中心区域,周边已经形成旅游度假、文化娱乐、居住等设施用地,因此用地不同,地段对景观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横跨运河的数座桥梁对地块景观也造成一定影响。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起北运河与温榆河交界处,南至六环路,西达滨河西路,东至滨河东路,并包括西海子公园以及滨河西路核心广场段,规划面积170h㎡。 2设计原则 (1)滨水空间的重点处理原则 突出城市中心区滨水特色,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2)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 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扬天下的京杭运河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题材。设计中,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 (3)景观与防洪要求的统一 运河防洪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因此,设计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景观与工程满足美观与安全要求。 (4)景观空问与土地利用的平衡 用地的平衡也包括经济的平衡,因此设计必须考虑项目可操作性,即除了满足社会效益,还要满足经济效益。 (5)和谐统一的场地特征 不同地块有不同的场地特征,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同时场地之间也应强调和谐统一。 (6)分期实施的原则 设计实施要按照城市发展需求逐步实施,确保分期实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云南石林介绍作文

云南石林介绍作文 导语:石林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还是彝族。彝族的住房跟大理白族相似,也 在外墙上绘满了精致的图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描写云南石林作文 ,供您参考和借鉴。 云南石林介绍作文(1) 云南的石林是个奇妙的地方, 石头的样子千姿百态, 五彩缤纷, 大的, 小的, 各种各样的石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让人回味无穷,去了一次 还想去。 高低不平的石块屹立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 好像一个个身材高大的巨大站在 草地上。它那笔直而挺拔的身躯,你想爬都爬不上去。石块的旁边还有许多花草 树木,点缀在上面。 爸爸告诉我,这些石头都是自然形成,不是人工造出来的。它是一种喀斯特 地貌。 地球经过上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壳运动或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种地理现 象, 由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受含有二氧化碳流水溶蚀, 并加上沉积作 用而形成的地貌。它的形状奇特,有洞穴也有峭壁。石林是地表林立的柱状石灰 岩, 是水流沿岩石的垂直裂隙溶蚀或侵蚀而形成的。 爸爸的话解开了我心里的一 个疑团。 这些石头的姿态也各有不相同。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一位年 迈的老爷爷;有的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每一块石头都是一幅多彩多姿的 画,美妙极了!这时,另一个疑团又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它们的背后都藏着一个 个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呢?爸爸又告诉我,大自然是很奇妙的,需要你仔细地去探 索,去发现,就能找到答案。我恍然大悟! 我爱云南的石林! 云南石林介绍作文(2) “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果然石头大,石头果然大。”这是郭沫若当年 游石林后留下的一首打油诗,吟诵这首诗,人们就会想起石林。五一长假,我们 一家三口随团去游览闻名全国的石林。 从昆明市区到达石林行车约要一小时。 我们乘车出市区约十五分后, 车就在 宽阔的高速公路上飞速的行进。透过车窗,一座座高耸的群山连绵起伏,山上的 树木郁郁葱葱,直插云天。车子又在这山道上急驶,车窗外的山峰急速向后退 去…… 不一会儿,石林到了。我迫不急待地走下车,奔向石林。我定睛一看,哇! 漫山遍野全是石头,大的、小的、横着的、竖着的、高耸的、横卧的……它们或
1/6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一、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思考 1、特色小镇规划的新趋势 (1)4.0版特色小镇的趋势:小镇空间形态+新经济体产业 (2)小镇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的主要手段 2、“特色”的两个维度: (1)一是特色的“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种新奇的特色; (2)二是特色的“深度”,即唯一性,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形态特色,是否具有本地区“唯一性”,还是具有全省、全国或全球“唯一性”?如果具有“全球唯一性”的特色,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3、判断特色小镇好坏的十个标准 (1)自组织: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 (2)共生性:弥补主城缺陷,发挥“三修”功能。 (3)多样化:特色种类多,如历史人文特色、建筑地域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 (4)强联接:网络的(能量)价值都是由节点质量、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成正比,特色小镇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 (5)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高度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6)开放性:产业高度开放,能主动切入到全球生产链,并不断向上游移动。 (7)超规模效应:三生融合,强调空间的使用效率。 (8)微循环:生态优先,“三废”就地循环回用。

(9)自适应: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新的创新栖息地。 (10)协同性: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 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1、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求和业主的开发战略目标,首先针对本特色小镇及周边类似项目进行竞合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相似成功案例,明确小镇的发展概念与策略、总体定位、产业导向、项目策划、功能配置等。 2、在对接上位规划和现状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在规划范围内合理选择开发建设用地,确定开发建设规模总量。同时以项目策划研究成果为依据,在空间上将策划内容一一落位,并重点针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研究,同时合理确定项目内的地块控制指标与分期建设步骤,做到总体协调、分期实施、统一发展。 3、项目的设计深度和图纸内容参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概念规划的编制标准,同时注重形象展示效果,其成果可向政府全面展示项目的未来总貌,并利于项目推广、招商引资或吸引合作伙伴。 三、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设计图纸: 1、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含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微观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分析(含地形地貌、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开发动态等)(4)现状分析结论及项目初步选址意向

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为了推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壮腰”发展战略实施,根据市政协xxxx4年工作安排,8月下旬至9月底,市政协正副主席、秘书长,分别带领由市政协研究室、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等单位组成的1个综合调研组和6个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快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走访了100多家市直和县市区相关单位、企业,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形成了7个调查报告。现将主要情况简要综合汇报如下: 一、xxxx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做法与成绩 近年来,xxxx着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重要经济增长点,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旅游景区项目逐步建成开放,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4家,44家星级宾馆,47家旅行社;65个对游客开放的景区(点),其中13个a级景区,包括4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4个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2家省级卫生示范旅游景区,3家省级文明旅游景区,8个省级旅游名村,429家农家乐。 (一)规划体系逐步完善。xxxx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开展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编制了总体规划。《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1-2020》xxxx1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鄂西生态文化旅

游圈xxxx市发展总体规划》及旅游、生态、交通三个专项规划获省相关部门评审通过,与鄂西圈战略实现了有效对接。《xxxx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暨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被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二是编制了专项规划。编制《xxxx 《xxxx市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古城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 《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xxxx市区旅游发展规划》、《xxxx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等一系列区域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成为xxxx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 (二)重大项目建设平稳推进。策划了重大文化发展项目,入库重大项目37个,总投资290亿元。注资1000万元成立xxxx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推动鄂西圈投与xxxx组建洪湖湿地生态城旅游公司、湖北洈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资公司,启动一批景区景点建设。目前,鄂西圈投公司已投入3.5亿元对洈水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关公文化园项目已完成投资3550万元,关公雕像将于年内落成;公安县“三袁景区”项目建设即将启动;洪湖悦兮半岛旅游区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及规划编制;金湾大酒店已进入装修阶段;监利县以周老嘴镇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建成风情一条街。以xxxx古城为核心、洪湖湿地生态和红色旅游、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等为支撑的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三)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通过财政投资、招商引资、民间集资等方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汉宜铁路通车,北煤南运大通道、洪监高速、江南高速、引江

齐云山旅游攻略

【徒步线路】 齐云山上山可以有下面几条线路 1、从崇义县思顺乡上十八垒村,从上十八垒上山的路短一些,没有什么岔路,但拔高比较快,比较陡。上山需4—5小时,下山需2—3小时 2、上犹县五指峰镇下山村组(光菇山),从下山村组(光菇山)上山的路较长,有一些岔路,较缓和。新手这条路更适合。从上犹县的光菇山上山4.5—6个小时,下山3—4小时。 徒步级别 上犹到齐云山路口有68KM全是沥青路,较好走,县道的路口到下山村组还有约6—7KM土路,开小车也能进去,但要小心慢开,技术差点的或开的快,有擦底盘的情况,越野车和中巴问题不大。在好汉坡下,两边上到山脊,两条路线重和,崇义上的往左进入好汉坡,上犹上的往右进入好汉坡,沿着防火带,走一个多小时,就可到齐云山(海拔2061.3米)顶峰下面的齐云山寺(海拔2000米)营地。营地可扎十多顶帐篷,碰到大风时,三间旧房子也可扎营。旁边也有水源,烧水煮饭不成问题。 行程推荐 登山路线:上犹五指峰村夫家—上山—好汉坡—齐云山寺营地上山5-6小时尽享齐云山的落日之美,当晚露营山顶的庙旁边 崇义县城到思顺乡有班车,路上大概两个小时。发车时间为:07:40 09:00 09:30 13:00 14:40 16:10。 思顺到齐云山村目前在修水泥路,刚开工不久,没有半年是修不好的。思顺到齐云山村没有

班车。20公里的路程,有三种选择,越野车、摩托车、步行。前两种车大概一个多小时能到,步行需要4个多小时。 路况不好,骑摩托车要有一定的技术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所以没有越野车也没有摩托车或者摩托车技术不行的就只能步行,步行不需要技术,不过需要很强的毅力和一定的体能。经过两个小时或者四个小时后到达齐云山村三江口小组,有商店,可以购买一些小食品。再经过一个小时到达登山前的营地上十八垒小组。 在上十八垒小组过夜, 第二天5:00点,起床,刷牙洗脸,6:00吃早餐。整理行囊,6:30准时向齐云山进发。11点左右登顶。 在山顶食用自带食物。13:00开始下山,16:00点左右返回营地。如果有车此时可以选择再留宿一晚或者直接回县城。如果没车,就要第三天原路返回思顺。 【物资装备】 1、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关灯,户外长袖衣裤、双肩背包、登山鞋或军胶(必须防滑)、手套、雨具,垃圾袋、太阳帽、太阳镜、防晒油、手机(带好备用电池)、备换衣服。 2、药品:十滴水、人丹、风油精、跌打药、创可贴、蛇药、蚊怕水等。 3、饮水:2升以上水、运动饮料。 4、食品:所有物资统一购买,自备最少3餐干粮,晚上早餐统一开炉,中午穿越自带干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