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翻译过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_介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林克难(天津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如严复的信、达、雅,即用自己从翻译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浓缩成警句式的“标准”,传授给后人,让别人照着去做;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研究,如奈达的动态对等,即利用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对翻译过程进行严格(rigorous)的描述,对翻译的终极产品进行严格的鉴定,用四个语义单位、七个核心句、五个逆转换步骤,细细地规定出翻译的全过程,用以指导翻译实践。
这种种研究翻译的方法,都是“规范性”(prescriptive)的。
规范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规范(norm),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timeless),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
若有违反便叱之为“不忠实”或“结构笨重”(heavy structure)、“误导读者”(misleading)等等。
美国知名的描写翻译学者Maria Tymoczko认为,规范性翻译理论根源在于把翻译看作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用一些超越时间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
(As a language art, translation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imeless linguistic rules (which has led to a normative tendency in the theory)…)①[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翻译常常被人用一些超越时间(或译成“永远有效”)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这种做法造成了理论研究中的规范倾向)]。
规范性的翻译理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一直是翻译界不可动摇的指导方针,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
长期以来也一直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人们似乎认为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行为,统一思想,是天经地义的事。
翻译目的论及其翻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见,翻译目的论在传记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传记文学 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为了使目标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历史背景、文化差异、语 言表达特点等各个方面,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总结来说,传记文学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正确的翻译策略和 技巧,我们可以成功地将原作呈现在目标读者面前。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 传记文学的翻译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准确转换,更要文化的传播和历史的传承。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 传记文学翻译的挑战。
四、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目的 论与翻译策略
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在接受翻译任务前,需要对翻译的目的和目 标受众进行深入了解。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
2、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 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便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同时,能够 适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问题。
3、简洁明了:广告翻译应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核心信息,避免冗长和复杂的 表达。在语言上要追求精炼、生动、形象,以便目标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4、跨文化交流: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跨文化交流的因素。对于不 同文化背景的目标读者,要善于运用文化元素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实现广告信 息的有效传播。同时,要注意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确保广告翻译的准确性和 恰当性。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技巧的应用同样重要。词汇选择是翻译中一个关键的技 巧。对于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词汇,译者需要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 应的表达,以便目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作的含义。此外,语法的运用和修辞 手法的处理也是传记文学翻译中需要注意的技巧。译者的修辞手法应该尽可能 贴切地传达原作者的情感和意图,使目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中韩—韩中翻译方法与技巧研究

中韩—韩中翻译方法与技巧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韩—韩中翻译方法与技巧,探讨了中韩翻译方法和韩中翻译技巧的比较,分析了跨文化沟通中的挑战以及语言特点对翻译的影响。
还讨论了翻译工具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中韩翻译在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语言特点的不同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翻译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提高中韩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中韩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韩翻译方法、技巧、跨文化沟通、语言特点、翻译工具、研究、结论、展望、总结、中韩翻译、翻译研究、未来方向、挑战、影响、应用、语言特征。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是连接不同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桥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韩之间的翻译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翻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韩翻译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两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有必要对中韩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研究背景部分将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中韩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探讨翻译在促进两国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对当前中韩翻译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梳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深入挖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韩翻译方法与技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的正文内容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中韩翻译方法与技巧,在中韩两国之间促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通过对比分析中韩翻译方法的差异,探讨在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技巧应用,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本研究也旨在揭示语言特点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及翻译工具在中韩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中韩翻译方法与技巧,本文旨在为中韩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更加有效和便捷的翻译解决方案,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翻译规范是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决定了翻译规范的多样性。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还要文化背景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探讨翻译规范的定义、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旨在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翻译规范的定义与分类翻译规范是指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这些原则和标准可能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根据其性质,翻译规范可分为以下几类:1、语言规范: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和句法转换的规范。
这些规范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文化规范:涉及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尊重和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同时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
3、社会规范:涉及社会习惯和礼仪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循目标语言的社会习惯和礼仪,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期望。
4、心理规范:涉及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分析和把握原文作者和目标读者的心理活动,以确保翻译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二、翻译规范的研究途径要研究翻译规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与相似之处,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2、语料库研究法:利用语料库资源,对大量的翻译实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翻译规范和技巧。
3、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对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揭示翻译规范的实际情况和应用效果。
4、跨学科研究法:将翻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翻译规范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翻译规范的应用与评估翻译规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包括准备阶段、翻译阶段和审校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翻译规范都发挥着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翻译规范的应用进行评估。
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准确性评估: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避免了歧义和误解?2、流畅性评估:译文是否通顺、易读?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3、文化适应性评估:译文是否适应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否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4、社会认可度评估: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社会的价值观和习惯?是否得到了目标读者的认可?总之,了解并遵循翻译规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翻译研究方法

翻译研究方法翻译研究方法是一种学术研究手段,它强调在翻译工作中应用系统的、可量化的方法来研究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
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对母语和目标语文本之间内容、结构和语法上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及识别并解释翻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技巧。
翻译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理解翻译工作的复杂性,并识别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
它主要关注的是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者如何将这些差异转化为有意义的翻译。
翻译研究方法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更好地理解文本之间的差异。
翻译研究方法涉及许多不同的概念,其中包括:母语分析、目标语分析、语言对比、翻译过程分析、翻译策略与技巧分析、原文内容分析、翻译研究结果分析等。
母语分析是母语文本的系统分析,以识别出母语文本中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特征,例如句子构成、语法特征和词汇特征。
目标语分析是对目标语文本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其中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特征,例如句子构成、语法特征和词汇特征。
语言对比是比较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如语义差异、语法差异、语用差异等,以了解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分析是指深入研究翻译者面临的障碍,并识别翻译者正在使用哪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障碍。
翻译策略与技巧分析是指研究翻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技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翻译质量。
原文内容分析是指对母语文本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其中的文化、历史和文学背景信息,以及文本中可能存在的隐喻和象征。
最后,翻译研究结果分析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那些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翻译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手段,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更好地理解文本之间的差异。
该方法涉及多个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概念,它们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有助于改善翻译质量。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academic research means that emphasiz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and quantifiable methods in translation work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se methods usually involve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content,structure and grammar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exts, as well as th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by translators.The main purpose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i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nslation work, and identif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t focuses mainl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how translators can turn these differences into meaningful translations.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s,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xts.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 many different concepts, including: mother tongue analysis, target language analysis, language comparison, translation process analysis,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skill analysis, original content analysis,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ultsanalysis, etc. Mother tongue 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other tongue text to identify the language features and tex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ther tongue text, such as sentence composition, grammar features and vocabulary features. Target language 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to identify its language features and tex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ntence composition, grammar features and vocabulary features. Language comparison 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semantic differences, grammatical differences, pragmatic differences, etc.,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to propo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Translation process analysis refers to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obstacles faced by translato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which strategies translators are using to overcome them.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skill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used by translators, and how they affect thequality of translation. Original content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to identify its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possible metaphors and symbols in the text. Finally,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and propose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means that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s,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xts. This method involves several different analytical and understanding concepts, which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应用翻译研究_原理_策略与技巧方梦之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_2013年

理解的合理性和解释的普遍有效性是指不同的译者可能对原文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典籍翻译,不同的译文常常反映出译者的不同理解,但只要能够解释得通,言之成理,我们都无权否定它们。
但是对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或因疏忽而形成的错误译文,我们仍可以认为它不可接受。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一书的英译中有这样一句,显然是译者疏忽而造成的误译。
这次吵架像夏天的暴风雨,吵的时候很厉害,过得很快。
可是从此以后,两人全存了心,管制自己,避免冲突。
This quarrel was like a summer rain-storm———violent while it lasted but over very quickly.From then on,however,each determined to control himself and avoid saying anything that would start a conflict.显然译文中“himself”一词是不当的,因为文中所涉及的是夫妻二人,即一男一女,用一个阳性反身代词指涉二人在逻辑上不通。
有人(如孙艺风)建议改为…they both determined to control themselves.这样自然可以解决上述矛盾,但仔细琢磨,这也不是很周全的解释,因为把夫妻二人放在一起似乎是二人共同协商性的一致性活动。
从心理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他们各自心里的一种想法,但又有一致性。
所以如果改译成…each of them determined to be self-controlled,是否更符合原文的意思和情境呢?通过以上数例,我们旨在说明在翻译活动中,我们不可能达到传统译论所提出的忠实和等值等一致性要求,不同译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产生各不相同的译文。
我们只能设立一个底线标准以排除错误的译文和避免胡译乱译现象,保证符合底线要求的多样性。
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字幕翻译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观赏性影视作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准确表达影视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成为了字幕翻译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字幕翻译的策略及相关问题。
在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翻译目的要明确。
字幕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将源语言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观众,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始终以这个目的为指导,确保字幕能够满足目标观众的信息需求。
翻译策略要与作品风格、类型相符合。
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如文艺片、商业片、纪录片等,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如,文艺片强调对白和内心独白的情感表达,翻译时要注重情感的传递;商业片则注重剧情的紧凑和观众的娱乐体验,翻译时要尽量保持简洁明了。
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差异和受众心理接受程度。
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观众心理习惯会对字幕翻译产生影响,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以确保字幕翻译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针对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本文将研究以下内容:影视作品主题和情感的分析方法。
对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分析,是进行字幕翻译的前提。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文本和语境两个方面对源语言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翻译策略的制定和优化。
在明确翻译目的和作品风格、类型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确保字幕翻译的效果达到最佳。
常见翻译技巧的应用。
在字幕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如替换、省略、解释等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本文将探讨这些翻译技巧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译效果的评估方法。
为了确保字幕翻译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对翻译进行评估。
本文将探讨评估字幕翻译效果的方法,包括语言质量、文化传递、观众反馈等方面。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作品风格、受众心理、文化差异等。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熊兵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翻译》2014(3)82-88摘要:本文对学界在“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基本概念上所存在的普遍的混淆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
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定义、特性、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分类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混淆;定义;分类1.话题缘起在翻译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即为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其中又尤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这三个概念的混淆为甚。
一方面,学界对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讨论虽多如牛毛,但把它们作为一个方法论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深入考察其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分类体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当少见。
另一方面,学界在对这三个术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普遍存在着定义不明、分类不当、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
例如,在一些翻译教材中中,“归化”与“异化”一方面被作为“翻译方法”加以讨论(如龚芬,2011:79—81),另一方面又被视为“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同上:93—106)。
一些翻译论文把本应属于翻译技巧层面的增补型翻译(类似于增译)、浓缩型翻译(类似于减译)划归为“翻译策略”的类别(如李克兴,2004:66—67)。
在一些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把翻译“策略”、“方法”、“技巧”混为一谈的更是比比皆是。
甚至翻译专业的老师对此问题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如把归化等同于意译,把异化等同于直译)。
国外学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模糊或混淆(或未予严格区分。
比如Shuttleworth & Cowie (2004:44,59)一方面把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称作是“strategy”,另一方面却又把free/literaltranslation也视为“strategy”(同上:6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