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番茄红素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与分析

番茄红素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与分析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类黄素,其在蔬菜、水果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通
过番茄红素的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番茄红素的信息。
首先,从可见吸收光谱中获得的信息可以用于识别番茄红素类型,检测番茄红
素的活性和其浓度,以评估番茄红素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可见吸收光谱通过比较峰顶位置和峰值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的类型的番茄红素,从而为了番茄红素的鉴定、品质检测提供一种可靠、快速的方法。
其次,荧光光谱可以提供番茄红素实体微细结构信息,并可以分析其碱性、酸性、溶质结构及替代衍生物。
通过荧光光谱可以检测不同产品中番茄红素的有效性、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对番茄红素品质和安全性的评估。
此外,荧光光谱也可以用于研究番茄红素复合体中番茄红素所具有的不同生物活性。
因此,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为研究番茄红素的应用提
供重要的参考,也可以为保证番茄红素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番茄红素

在食用油中的应用
氧化劣变是食用油在贮藏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不仅导致食用油质量变化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更严重 的是长期摄入劣变的食用油会衍变出各种疾病。
为了延缓食用油的劣变发生,在加工中常添加某些抗氧化剂。但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各种抗氧化 剂的安全性问题也不断被提出,因此,寻找安全的天然抗氧化剂成为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重点。番茄红素具有优越 的生理功能,且抗氧化性强,能高效猝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因此,将其添加到食用油 中可缓解油脂劣变。
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番茄红素是一种不饱和烯烃化合物,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也是常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番茄红素不具 有β-胡萝卜素的β-芷香酮环结构,故在体内不能转变为维生素A,不属于维生素A原。分子式为C40H56,有多种 顺反异构体。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 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番茄红素分子中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故其稳定性很差,容易发生顺反 异构反应和氧化降解。影响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氧、光、热、酸、金属离子、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等。
分布
番茄红素在人体主要分布在睾丸和肾上腺中,肝脏、脂肪组织、前列腺及卵巢中分布也较多。脑组织中未能 测出番茄红素(提示其可能无法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血中与组织中的番茄红素浓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成正相关关系。人体内含有的类胡萝卜素约50%是番茄红素,并且番茄红素也是人乳中含有的主要类胡萝卜素之 一。
化妆品
GNPD数据显示,含番茄红素的护肤新产品有81种,彩妆51种。典型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保湿乳液等,有美白 和抗衰老效果。国产产品有番茄红素美白精华涂抹针,具有抗氧化、抗过敏、美白的功效。
番茄红素。剖析

番茄红素。
剖析番茄红素番茄红素(lycopene)是膳食中的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人体内各组织器官也有较多分布。
由于番茄红素没有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所以其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有比其他类胡萝卜素更好的生物活性,并且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功能因子,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成分研究的一个热点。
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抑制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骨质疏松、抗辐射等作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功能性天然色素。
番茄红素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 A 类营养素,并被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具有营养与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目前,番茄红素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的一个热点,并被誉为“21 世纪的保健品新宠”。
一、番茄红素的国内外研究历史1、国外对番茄红素的研究现状番茄红素最早由Hartsen 在1873 年从莓果中分离发现,为结晶性深红色色素。
1989年,Masic发现番茄红素在所有类胡萝卜素中对单线态氧的淬灭速度最高;1991年,Campbell发现肝癌患者的肝脏中番茄红素含量较低;1994年,Franceschi发现消化道癌的发生与番茄红素的摄入有关。
之后,与番茄红素有关的报道越来越多,内容涉及番茄红素的吸收、运输及新陈代谢的动力学;番茄红素与癌症、心脏病及其他多种疾病的关系;番茄红素的提取、测定及番茄产品的开发研究等。
2、国内对番茄红素的研究现状对番茄红素的研究在2000年以前鲜有报道,近几年骤然升温,出现了大量综述类文章,内容包括:番茄红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番茄红素及其研究进展;番茄红素的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番茄红素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番茄红素及其生产应用研究;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番茄红素分离与分析的研究进展等。
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番茄红素实验报告1. 引言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水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番茄红素是其主要色素成分之一。
番茄红素在许多植物和水果中都存在,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证明番茄中存在番茄红素,并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2. 实验原理番茄红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若干个双键,使其具有一定的共振特性,呈现出红色的吸光峰。
利用此特性,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对番茄红素进行测定。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来推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3. 实验步骤1. 将新鲜番茄取皮并剁碎,将番茄碎液放入砂浴加热器中加热20分钟,使其完全破裂释放番茄红素。
2. 过滤番茄碎液,去除残渣。
取得的番茄汁即为待测番茄红素溶液。
3. 使用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480nm,将番茄红素溶液置于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测量室,记录吸光度值。
4. 设立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并使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值,制作标准曲线。
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浓度。
4. 实验数据标准溶液浓度(mg/L) 吸光度0.5 0.1201 0.2402 0.4904 1.0106 1.4708 2.10010 2.700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吸光度为0.930。
5.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量待测番茄红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参考标准曲线,可以得出其浓度为3.244 mg/L。
因此,在所使用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成功地定量测定了番茄红素的浓度。
同时,通过对比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还可以推测番茄红素在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可能会受番茄的成熟度、存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器材精确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同时使用优质的实验器材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番茄红素并测定了其浓度为3.244 mg/L。
番茄酱各项指标检测方法简介

1-1-1 番茄酱检验
一、感官检验
(一)概念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 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用 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 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根据酱体在经用水平仪调直水平的粘度仪上流过的距 离,测其粘度值,粘度值越小,粘度越大,反之,粘度值越 大,粘度越小。
1-1-1 番茄酱检验
2.仪器器皿
CSC Bostwick不锈钢粘度仪、电子天平、阿贝折射仪、搅拌器、秒表、直 把刮刀、500ml塑料烧杯。
3.步骤
(1)检测时要保持粘度计的完全干燥、洁净,把它放在稳固的水平面上并调 整至水平,也可利用水平仪在水平槽内调水平。仪器调整完毕,按下闸板。 (2)用充分搅拌均匀、无气泡,浓度为12.5%的样品填满样品槽内,用刮刀刮 去多余的样品。
节到被测液的温度。如果仪器没有温度校正系统,被测试样 液的温度应调到20±2℃的范围之内。
同一个制备试样至少要进行二次测定。
1-1-1 番茄酱检验
(五)还原糖测定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 过的费林氏液,费林氏液被还原析出氧化亚铜后,过量的 还原糖立即将次甲基蓝还原,使蓝色褪色。根据样品消耗 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1-1-1 番茄酱检验
(二)分类
分析型感官检验:将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测量、分 析仪器。
偏爱型感官检验:以食品为工具,来测定人的感官特性。
1-1-1 番茄酱检验
(三)检验方法 1.仪器
剪刀、不锈刚勺子、白色瓷盘、白瓷板、玻璃板
1-1-1 番茄酱检验
食品添加物合成番茄红素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

合成番茄紅素
SyntheticLycopene
化學名稱:ψ,ψ-carotene;all-trans-lycopene;(all-E)-lycopene;(all-E)-2,6,10,14,19,23,27,31-octamethyl-2,6,8,10,12,14,16,18,20,22,24,26,30-dotriacontatridecaene
食品添加物合成番茄紅素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
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食品添加物合成番茄紅素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修正草案
第(八)類營養添加劑
編號
品名
使用範圍及限量
使用限制
139
合成番茄紅素(Synthetic Lycopene)
型態屬膠囊狀、錠狀且標示有每日食用限量之食品,在每日食用量中,其lycopene之總含量不得高於10 mg。
(TPPO)
:
0.01%以下。
11.
分類
:
食品添加物第﹙八﹚類及第﹙九﹚類。
12.
用途
:
營養添加劑及著色劑。
無
增訂合成番茄紅素(synthetic lycopene)之規格、使用範圍及限量。
限於補充食品中不足之營養素時使用。
第(九)類著色劑
編號
品名
使用範圍及限量
使用限制
034
合成番茄紅素(Synthetic Lycopene)
本品可使用於各類食品;用量以lycopene計為50 mg/kg以下。
生鮮肉類、生鮮魚貝類、生鮮豆類、生鮮蔬菜、生鮮水果、味噌、醬油、海帶、海苔、茶等不得使用。
§08139
別名:INS 160d(i)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提取和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1. 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的果实中,因此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通常涉及番茄果实的处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1.1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将番茄红素从番茄果实中提取出来。
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搅拌和震荡等方式使番茄红素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最后使用离心机将有机溶剂层和番茄红素分离。
1.2 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增加提取效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番茄果实置于超声波设备中,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热效应,促进番茄红素的释放和扩散。
超声辅助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1.3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的作用将番茄红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适当的酶溶液(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然后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
酶溶液中的酶可以分解果胶和纤维素等物质,使得番茄红素释放出来。
最后,使用离心机将番茄红素和酶溶液分离。
2.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2.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对于番茄红素的测定,常用的波长为471 nm。
该方法通过制备番茄红素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在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比较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利用色谱柱将番茄红素与其他物质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番茄红素的相对浓度。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保健食品中的番茄红素

FOOD INSPECTION食品检测文 史晓彤 吕俊强 李海民 宋旭超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材料与方法试剂和材料。
含有番茄红素的保健食品样品、番茄红素标准品、二氯甲烷、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腈、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
样品处理。
分别称取约0.25g样品(精确至0.01g)至25ml容量瓶中,分别向其中加入含有BHT的二氯甲烷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约15ml,超声使样品溶解,再分别用相应溶剂定容。
然后从不同混合溶液中各吸取2.00mL,用甲醇稀释至5倍,过0.45μm滤膜,备用。
对照品溶液配制。
称取番茄红素标准品,制成 2.0mg/mL的标准储备液,现用现配。
色谱条件。
色谱柱:资生堂 C18柱 ( 250mm×4.6mm,5μm) ;流动相:甲醇和乙酸乙酯(体积比1︰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 475 nm;柱温 25℃;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10μL。
二、结果采用不同溶剂对番茄红素样品进行提取的实验观察记录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溶剂对番茄红素样品提取实验观察记录番茄红素标准品溶解于甲醇+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制成2.0mg/mL的标准储备液,然后将该储备液依次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上机检测得到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图1)。
图1: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的色谱图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回收率采用向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样品的办法。
实验共3组,每组平行实验3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番茄红素样品回收率测定结果由表1可知,相对于其他三种溶剂,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液的提取效果更好,更适合作为提取溶剂。
根据样品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77258x-71659,系数r=0.9994。
通过番茄红素样品回收率实验发现,四组实验得到的番茄红素平均回收率为99.09%,相对标准偏差为1.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编辑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红素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番茄红素的质量检
测。
引用标准:
GB/T 22249-2008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质量标准:
检 测 项 目 标 准 要 求
性状 针状深红色晶体,熔点174℃,可燃。易溶于二硫化碳(1g/50ml)、沸腾乙醚(1g/3L)、正已烷
(1g/14L,0℃)。溶于氯仿和苯。微溶于乙醇和甲醇。
不溶于水。
气味
番茄红素特有气味
含量, mg/kg
≥
10
水分,mg/kg ≤
6
宁波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STP-YL-017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版本/修改状态:A/0
复印份数:3份
编 制 人:毛雪雯 审 核 人:李杰 批 准 人:施建耀
编制日期:2011年 1月20日 审核日期:2011年 1月20日 批准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制定部门: 技术管理部 颁发部门: 技术管理部
执行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执行部门: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
可编辑
灰分,mg/kg ≤
1.0
铅,ppm ≤
1.5
砷,ppm ≤
1.0
咖啡碱,% < ——
细菌总数,cfu/g < 1000
霉菌及酵母菌,cfu/g < 100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宁波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STP-YL-017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版本/修改状态:A/0
复印份数:3份
编 制 人:毛雪雯 审 核 人:李杰 批 准 人:施建耀
编制日期:2011年 1月20日 审核日期:2011年 1月20日 批准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制定部门: 技术管理部 颁发部门: 技术管理部
执行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执行部门: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
可编辑
检验规程
1 番茄红素含量
1.1 原理
根据番茄红素易溶于二氯甲烷等溶剂的理化性质,试样经焦性没食子
酸-二氯甲烷溶液提取,定容,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
离后,由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
2.2 试剂与材料
2.1 乙腈:色谱纯。
2.2 甲醇:色谱纯。
2.3 二氯甲烷呢:分析纯。
2.4 焦性没食子酸:分析纯。
2.5 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
2.6 番茄红素对照品:纯度≥95%,避光保存于-70℃冰箱。
2.7 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称取6.0g焦性没食子酸,用二氯甲烷
溶解并定容至100mL。
2.8 番茄红素对照品溶液:准确称量番茄红素0.001g(精确到0.0001g),
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
度,混匀,此溶液临用现配。由于番茄红素不稳定,使用前可先用液相色
谱归一化法确定其纯度。
-
可编辑
3
.
仪
器
3
.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
3.2 超声波清洗器。
4. 分析步骤
4.1 试样的制备
4.1.1 一般试样的制备
根据试样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称取0.5g~2.0g均匀试样(精确称量至
0.001g)置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20mL,
超声提取30min后,加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过0.45μm滤膜。滤液备用。
4.1.2 微胶囊化试样的制备
根据试样中番茄红素的含量,称取0.5g~2.0g均匀试样置于25mL棕
宁波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STP-YL-017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版本/修改状态:A/0
复印份数:3份
编 制 人:毛雪雯 审 核 人:李杰 批 准 人:施建耀
编制日期:2011年 1月20日 审核日期:2011年 1月20日 批准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制定部门: 技术管理部 颁发部门: 技术管理部
执行日期:2011年 1月20
日
执行部门: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
可编辑
色容量瓶中(精确称量至0.001g),加0.2g焦性没食子酸和5mL N,N-
二甲基甲酰胺后超声提取30min后,再用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液定
容至刻度,摇匀,过0.45μm滤膜。滤液备用。
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吸取番茄红素对照品溶液(2.8),用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
液稀释并在棕色容量瓶中定容的浓度分别为0.2、0.5、1.0、5.0、10.0、
20.0μg/mL标准系列。
4.3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4.3.1 色谱柱:ODS C18柱或ODS C30柱(适用于番茄红素几何异构体的
分离或含多种胡萝卜素试样的分析),150mm×4.6mm,5μm。
4.3.2 柱温:30℃。
4.3.3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72nm。
4.3.4 流动相:甲醇+乙腈=50+50。
4.3.5 流速:1.0Ml/min。
4.3.6 进样量:10μL。
4.3.7 色谱分析:取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中,以保留时间定性,
以试样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比较定量。
5 计算
试样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
-
可编辑
c×V×1000
X=————————
(1)
m×1000×1000
式中:
X——试样中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千克(g/kg);
c——根据标准曲线查得的番茄红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
g/mL);
V——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
平均值的10%。
宁波海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STP-YL-017
番茄红素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版本/修改状态:A/0
复印份数:3份
编 制 人:毛雪雯 审 核 人:李杰 批 准 人:施建耀
编制日期:2011年 1月20日 审核日期:2011年 1月20日 批准日期:2011年 1月20日
制定部门: 技术管理部 颁发部门: 技术管理部 执行日期:2011年 1月20日
执行部门: 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7 色谱图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的色谱图见图1~图2。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