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4-0454-05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Ξ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中国山西太原 030012)

摘 要: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关键词:人口分布;区域经济;相关关系;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C922;F12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口与经济之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轴心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倍受人口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关注。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关系和人口区域分布与经济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在人口学界,美国学者朱利安?L?西蒙(Julian L?S im on)的《人口增长经济学》是国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重点探讨了人口密度与规模经济、人口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1]。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术界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运行的机理、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深入剖析与探讨,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并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2]。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内研究方面,较为系统的研究是1997年王桂新博士的《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书,对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关系进行了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的研究,并对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3]。2000年,卓勇良的《空间集中化战略》一书对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及其空间运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的战略思路[4]。2001年,杨开忠等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西部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重建西部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的战略构想和途径[5]。

综合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关系的这些研究,可概括出如下基本结论:①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紧密关联,互为变量,人口分布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规模经济和收益报酬递减三个方面。因此,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口对于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其既定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服务。②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三个方面: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规模经济和空间交易费用的不均匀性。③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变动,经历空间分布由集中到分散、地区差异由扩大到收敛,由优势地区优先发展到各个地区均衡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在区域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④在统一的大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根本道路在于提高竞争能力,关键是提高它的盈利能力。地理位置、距离、自然条件和资源以及社会经济集聚因素是决定一个地区盈利能力,进而获得区际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促进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是有效的,也是易于实施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投资适应人口地理分布的战略,促进人口流动,使人口分布适应投资区位的要求。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域,人口分布表现出我国由东向西过渡的中间类型。揭示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再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征,总结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实现人口合理再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2 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基本特征

从全国大背景来看,山西人口分布处于一种过渡类型。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山西省人口为3,247.12万人,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19位,人口密度为207/km2人,居第17位,属于我国人口分布由东向西过渡的中间类型。

2.1 中、东、西三大地带人口分布差异及其变动

山西省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历史等因素作用下,人口分布形成了明显三个地带差异,总体趋势是

第24卷第4期2004年7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4,N o.4

Jul.,2004

Ξ山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开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JD790043)。收稿日期:2003-05-12;修回日期:2003-12-01

中部盆地人口稠密,从中部向东部山地与西部黄土丘陵区由密趋疏。根据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三大地带人口分布变动具有如下特征:①三大地带人口分布比例的变动趋势为,中部地带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东部地带不断下降,西部地带基本稳定。从不同发展阶段分析,1953—1964年是人口向中部地带集中速度较快的时期,1982—1990年是人口集中化最快的时期,1990年以来,人口集中化速度下降,而西部地带人口比重回升。②从人口密度来看,中、东、西人口密度梯度在不断扩大。1953年中部地带人口密度分别为东部、西部人口密度的1.5倍和2.8倍,2000年达到1.8倍和3.1倍。

③1953—2000年,三大地带人口增长率以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分别为2.01%、1.68%和1.35%。从其动态变化来看,1982年以来,中部地带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较大,东部地带人口增长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且不断下降,西部地带人口增长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且下降幅度不大,人口增长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缩小。

表1 山西省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分布比例及密度的变动

T ab.1 Ch anges of density and distributiv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in east,middle and w est p art of Sh anxi province

年份

人口/万人

东部中部西部

人口分布比例/%

东部中部西部

人口密度/人/km2

东部中部西部

1953498.8758.4169.634.9553.1611.898112344 1964602.61,012.7209.133.0355.5111.4610816354 1982808.11,448.0289.731.7456.8811.3814523476 1990868.81,702.6327.629.9758.7311.3015627585 2000938.01,939.0370.528.8859.7111.4116731795

数据来源:《山西人口四十年》、

《山西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2.2 分县市人口分布特征

以全省各地级市市区、县级市和县为地域单元分析,人口分布也极不均匀,全省70%的人口,居住在40%的国土面积上。2000年,各市县人口规模差距十分悬殊。人口规模最大的太原市人口255.8万人,在各县中人口规模最大的为洪洞县,人口69.3万人,最小的大宁县,人口仅5.6万人。人口规模居前20位的市县合计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0.6%,人口占43.3%;人口规模居后20位的市县合计面积占全省的14.7%,人口仅占6.3%。从地域分布看,人口规模大的市县主要为各城市和晋南县份,规模小的县主要集中于东西部地带,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

表2 第五次人口普查按人口规模分组的市县

T ab.2 Cities and counties divided by scale of population in the fifth national census

规模分组/万人市县个数/个 市县名称

>1002太原市、大同市

50—10010晋城市、临汾市、洪洞、阳泉市、长治市、运城市、朔州市、临县、临猗、晋中市

40—509平遥、原平市、高平市、襄汾、万荣、永济市、孝义市、阳城、文水

30—4015略

20—3032略

10—2027武乡、天镇、沁县、岚县、大同县、广灵、平顺、左权、静乐、黎城、沁源、宁武、保德、河曲、方山、和顺、汾

西、中阳、榆社、浮山、偏关、娄烦、五寨、交口、右玉、神池、石楼

<1010蒲县、吉县、隰县、古县、岢岚、安泽、永和、大宁

数据来源:《山西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从人口密度考察,各市县人口分布表现出更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密度最大的长治市达到1,898/km2人,在各县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为长治县,为665人/km2,最小的安泽县,仅39人/km2。人口密度大的市县主要集中于晋南盆地、晋中和上党盆地,人口密度小的县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地带,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

各市县人口分布变动特征表现为:①总体趋势是趋于集中化,人口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程度在不断提高。以市县为单元计算,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年份的人口与土地面积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73.58、71.32、69.78、68.79、66.91,总体趋势是由大变小。分时段分析,建国初期和1990年代以来两个时段人口集中化趋势最为明显。②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县市主要为三种类型:一是设市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和工矿城市,二是分布于晋南中部盆地的县和资源型县,三是西部地带人口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的县市。人口增长幅度低下的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带的丘陵山区。

3 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3.1 区域经济水平与人口特征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以11个地市为样本,国内生产总值(G DP)与总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大专以上人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02、0.92和0.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大专以上人口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7、0.92和0.82。

据以上相关分析的结果,选取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4个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大的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共选取了非农业人口比重、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两个变量,复相关系数(R)为0.87,决定系数(R2)为0.77。回归模型为:

PERG DP=116.5UI+181.83ED+1815.5

(PERG 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UI———非农业人口比重, E D———大专以上人口比重)

上述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总量与人口总数相关不大,而人均经济水平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水平,都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人口文化素质高度相关。

3.2 人口与经济分布集中、分散化变动趋势

554

4期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在分县市的层次上,人口与经济布局的集中、分散化变动

总体趋势可从人口与土地地理联系率、G DP 与土地地理联系率和G DP 与人口地理联系率变动曲线来分析

图1 山西省主要年份地理联系率及其变动趋势

Fig.1 G eographic connective rates and their variation

tendency during m ain years in Sh anxi province 总体的变动趋势表现出如下特征(图1):①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集中化程度)低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集中化程度)。人口与土地的地理联系率在不同时段均高于G DP 与土地的地理联系率。②人口与经济分布变动的总体趋

势均趋向集中,两者的空间匹配程度不断提高,但集中、分散化变动的波动特征不同。人口分布基本态势变动较小,基本趋向于集中、不均衡化,G DP 则不断地发生着集中化与分散化变动的相互转换。③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相关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52—1965年人口与经济布局均表现出集中化趋势,但经济集中化速度远高于人口集中化速度,人口与G DP 地理联系率下降;1966—1990为人口与经济反向空间运动阶段,人口呈缓慢集中化趋势,而经济布局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人口与G DP 的地理联系率有一定提高;1990年以来人口与经济布局又表现出同步集中化特征,但集中化速度均较慢,人口与G DP 的地理联系率也有一定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大地带之间,1982年以来,山西省东、西部地带人口与经济的动态演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东部地带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G DP 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人均G DP 相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率,但西部地带人口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而G DP 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人均G DP 与中部和东部地带差距在不断扩大。

3.3 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地域类型

综合1982年以来分县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

增长情况,对山西省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分

类。首先根据人均G DP 指标,将各县市经济水平划分为经济

水平较高、经济较低和经济水平低下三种类型,然后根据人口

与G DP 占全省比重的对应变化关系和人均G DP 增长率指标,

进一步将各经济水平类型再划分为协调型和滞后型两类。协调型,即人口与经济集中化同步推进或经济集中化程度高于

人口集中化程度,经济水平较高或有较大增长潜力,人口与经济发展运行状况相对良好的人口与经济动态配置类型;滞后型,即经济集中化程度滞后于人口集中化程度,G DP 比重所占

份额逐步下降,而人口所占份额提高,经济水平提高相对缓

慢,人口与经济发展运行状况相对较差的人口与经济动态配置类型。

一类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的市县:太原市、临汾市、朔州市、河津市、阳泉市、古交市、晋城市、介休市、清徐、蒲县、山阴、灵石、襄垣、阳城。

二类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经济集中化滞后于人口集中化

的县市:大同市、长治市、怀仁、候马市、霍州市、晋中市、潞城市。

三类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的市县:古县、高平市、曲沃、榆社、柳林、乡宁、安泽、黎城、右玉、中阳、洪洞、襄汾、沁水、陵川、定襄、大同县、临猗、离石市、运城市、阳曲、交口、汾阳市、忻州市、祁县、平遥。

四类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县市:原平市、太谷、闻喜、长治县、寿阳、永济市、盂县、翼城、平定、垣曲、孝义市。

五类地区:经济水平低下,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的市县:交口、汾西、稷山、平顺、芮城、壶关、浮山、永和、应县、保德、娄烦、文水、长子、交城、静乐、繁峙、左权。

六类地区:经济水平低下,经济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县市:偏关、吉县、岢岚、万荣、代县、沁源、和顺、绛县、夏县、沁县、五台、隰县、浑源、新绛、平陆、昔阳、石楼

、河曲、武乡、灵丘、神池、天镇、大宁、五寨、方山、宁武、临县、阳高、兴县、左云、岚县。

图2 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匹配关系地域类型

Fig.2 R egions categorized by relation of m atch betw 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Sh anxi province 上述分类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市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类、二类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

东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人口类型大部分属于都市型,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相对优越,具有人口与经济集聚的较强能力,特别是一类地区是全

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最好的地区;三类、

四类地区也主要集中于中部、东部地带,也有西部地带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县市,人口类型大部分属于平川型,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都处于中等水平,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五类、

六类地区则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带和东部地带丘陵山区,人口类型大部分属于山区型,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不佳,为我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差的地区,特别是六类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发展

条件差,经济增长缓慢,而人口增长较快,是人口与经济发展654经 济 地 理 24卷

最不协调的一类地区。

4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思路与对策

4.1 基本判断

根据区域发展非均衡模型和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变动的波动推进过程,在区域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山西省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区域人口与经济非均衡发展是重要战略选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实行人口与经济的地理集中,重组西部地理空间格局是西部大开放的战略枢纽”[5]。山西省与西部地带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指导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布局调整的实践。

山西省经济与人口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在三大地带层次上经济与人口分布均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特征,在集聚程度上,经济的集中程度高于人口集中的程度,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1990年以来人口集中化趋势大为减缓,西部地带与东部丘陵山区部分县份人口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而G DP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人均G DP与中部和东部地带差距在不断扩大,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在分县市层次上,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的区域匹配关系在不断提高,但人口地理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低于经济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县市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设市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和工矿城市,二是分布于晋南中部盆地的县份和资源型县份,三是西部地带人口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的县市。

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水平表现出较高的相关关系。山西省城镇经济与人口集聚功能不强,城镇人口集聚程度仍较低。城市平均人口规模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发展速度较慢,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缺少区域增长的“引擎”和亮点。

4.2 战略思路

山西省人口与经济格局重组应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采取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战略模式。具体思路是,遵循经济可达性、社会可达性和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结合政府行政指令和政策引导,以人口分布和投资分布的调整为手段,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人口集中为基本环节,城镇发展为基点,积极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向发达区域、重点开发轴带、重点开发据点和重点城镇集中,逐步使全省区域发展具有良好的规模效益、低交易成本和高投资回报率,获取区域竞争优势,同时缓解生态脆弱区域的人口压力,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区域格局。

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分为四个层次:①在三大地带之间,积极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中部地带和东部地带的阳泉—平定—盂县区域、上党盆地、晋城盆地集中;②在东部、西部地带内,积极推进偏关、吉县、岢岚、万荣、代县、沁源、和顺、绛县、夏县、沁县、五台、隰县、浑源、新绛、平陆、昔阳、石楼、河曲、武乡、灵丘、神池、天镇、大宁、五寨、方山、宁武、临县、阳高、兴县、左云、岚县等欠发达县份人口与经济要素向重点开发据点集中;③在分县市层次上积极推进人口与经济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④在乡村层次上,积极推进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重点压缩三种类型的居民点,包括: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差的居民点、生态条件脆弱区域的居民点、经济规模性低下的居民点。

4.3 战略对策

4.3.1 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革重点是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首先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其次,要逐步改变按行政区划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办法,根据我省实际,适当增加城市、重点开发区、经济发达县份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严格控制生活环境差、生态条件脆弱区域和经济规模性低下的居民点建设用地扩展,并积极建立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打破土地对人口流动的束缚。

4.3.2 实施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引导人口与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利用政府的导向作用,通过投资、倾斜政策,对公共产品、福利的地区分配进行调整,重点支持大运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西部重点开发据点的发展,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超前发展,促进企业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吸引落后地区劳动力和人口的迁移。

4.3.3 加强城镇体系建设,促进人口与生产要素的集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调整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关键一环。要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不断提高省域城市化水平;突出重点,加强中部大运城镇密集带、太原大都市圈和其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尽快培养若干具有活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人口与经济合理的集中化进程。

4.3.4 综合运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推动东西部地带聚落重建。山西省东西部丘陵山区多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生态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聚落重建和人口空间重组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人口、经济空间重组、生态重建和扶贫开发的综合角度出发,把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综合政策,推进东西部丘陵山区居民点的迁并,实现人口与居民点合理的地理集中,改善山区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

4.3.5 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强化人口经济活力。在合理布局人口分布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状况。

4.3.6 适度调整行政区划,扩展人口与生产要素合理集聚空间。针对山西省县制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应在总结撤乡并镇工作经验基础上,尽快开展县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积极推进县制合并。县制合并的主要对象是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区的人口—经济小县,着手点首先放在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下的县份,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撤并范围,逐步构筑合理的县级行政区划格局,促进区域城镇发展和人口与生产要素的集聚。

参考文献:

[1] 朱利安?L?西蒙(Julian L?S im on).人口增长经济学[M].北京:北

754

4期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京大学出版社,1984.32-55.

[2] 陆杰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

展望[J].人口与经济,1999,(6):3-10.

[3]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1997.20-201.[4] 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06-197.

[5] 杨开忠,等.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91-131.

THE RESEARCH ON THE COOR DINATION DEVE LOPMENT OF POPU LATION DISTRIBUTION AN D REGIONAL ECONOMY IN SHANXI PROVINCE

G UO Wen-jiong,AN X iang-sheng,WANG Shang-Y i

(G eogarphy Department,T aiyuan T eachers C ollege,T aiyuan030012,Shanxi,China)

Abstract:Imbalance is the m ost fundamental proper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d their tending to develop intensively in space is internal law of regional development.C 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in Shanxi province in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is a direct 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and no matter the am ount or the quality of region2 al economy connects wit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civilization of people greatly.As far as Shanxi concerned,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istribution here is obviously unbalanced.And their developing energy is active in the middle,whereas weak in the m ountainous lands in the East and West.Although the tw o elements’dynamic ev olution tends to concentrate on the central area,there still comes.A trend of dispersion, and even in the western hilly lands,a converse-developed trend has sprung up,which is the m ost serious problem.Meanwhile,the extent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s lower comparing to the one of economy distribution.It can be observed in this article that6population-economy-matching types of region are divided based on ev olution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Shanxi since1982.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rategy of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space should further en forced s o that the populatio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can develop harm oniously.S pace-intensifying strategy should be executed in rearrangement of population and econ2 omy in Shanxi province.Accelera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towards developed zones,main-exploited districts and major cities of population and production elements via adjustment to the distributions of population and investment is in fav or of structuring gradually a concordant devel2 opment pattern inv olving population,economy,environment and ecology.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 ote concent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e2 conomy include4items.First,reas onabl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and equitable centralization of production elements must be stimulated by en2 hancement of the market reform,en forcement of im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 and cons olidation of the cities and towns system;second,re2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east and west should be impelled to reclaim forests and grass from farmland;third,laying high emphasis on improvement of population quality to strengthen dynamic energy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d the last,regulati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properly and extending the spac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where the tw o elements are distributed rationally.

K ey w ords:population distribution;regional economy;correlation;Shanxi province

作者简介:郭文炯(1965-),男,山西汾阳人,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的教学与研究。

854经 济 地 理 24卷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360docs.net/doc/df13935437.html,ki.jjwt.2015.04.001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试卷 只选错的 1、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 错误 2、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 错误 3、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 错误 4、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 错误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6、东部地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服务业时,一方面要体现(),促进社会经济 市场经济规律 以人为本 以产业为中心 高科技含量 7、国土的开发密度和开发水平较高,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却已开始减弱,这样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8、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的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9、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条件较差的区域被划定为()。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0、国家依法设立的保护区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 遵循商品价值规律 遵循宏观调控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最终目标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强制执行 政府援助 公共服务 财政管理 16、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禁止开发区的是() 自然保护区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财税政策方面的缺陷,如分税制、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历史上就一直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具体的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最后,点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东部中部西部 正文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排名世界前列。中国这条巨龙终于开始腾飞。然而隐藏在这一现象之后的危机也慢慢浮现。相对于东部来说,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历史的日积月累,改革开放后政策向东部倾斜,计划经济的转轨以及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等,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一个东方巨人的话,有人形象地称西部地区为“巨人的跛足”,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一直采取“两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20世纪80年代,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1]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但是其经济发展与其人口规模及国土面积极不相称; (1)国民生产总值 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46211.50亿元、21921.37亿元、14647.38亿元,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5:1.5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中、西部分别为10032元、5258元和4123元,其中东部的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达25192元,西部的贵州最低,为2301元,前者是后者的11倍。 (2)社会经济结构 1998年,东、中、西部的第一产业之比为1.66:1.3:1,第二产业之比为3.76:1.66:1,第三产业之比为3.55:1.42:1。由此可见,从第三产业角度考虑,东部的先进和西部的落后主要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各类所有制企业工业总值占本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东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其他所有制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占60%;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74%,其他所有制企业的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2011国家公考《申论》热点总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之主体功能区 理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名称:经济学院 学生姓名:吴优 专业:经济学 学号:20100828 指导教师姓名:任志军 论文提交时间:2013年9月1日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而产生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节行为。因此,严格地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才正式形成的,并越来越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经济全局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因此,研究、完善和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成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融合且基础较差、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有可 能的。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market defect of the government's macro adjus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strictly speaking,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formally forme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increasingl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ecial. The party's 16th national congress put forward as a whole the area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rom entered the stage of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study, improve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ayout an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ur regional policy system, one of the most urgent tas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e China such a large, multinational fusion and poor foundation, and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as long as the right way, the correct step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entirely possible .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试卷90分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试卷90分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协调。 正确错误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 正确错误 3、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抓好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其主要依靠的手段是市场调节机制。 正确错误 4、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都非常重要。 正确错误 5、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两方面支持:一个是体制和机制的保证,另一个是资金上的支撑。 正确错误 6、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错误 7、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错误 8、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错误 9、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错误 10、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错误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正确错误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正确错误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正确错误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 正确错误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正确错误 16、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概括如下:深入推进()大开发;全面振兴()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崛起;积极支持()率先发展。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7、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正式根据邓小平同志( )的思想,提出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党中央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 两个方针两个大局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 18、西部地区要根据自身资源、市场及各方面情况,大力发展具有( )的产业与产品。 区域特色绿色无污染高产性民族特色 19、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设想在第三步(本世纪中叶)时,我国能够达到或赶上( )的水平。 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作为老工业基地,( )对我国实行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东南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21、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在体制和机制上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的调整越来越重要。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商业结构 22、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 )是不断地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目标方式策略核心 23、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从()到()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增长方式;收入发展方式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试卷90分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试卷90分 1、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公有制和非公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正确错误 2、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是边际效益率。生产要素流向边际效益低的地方。 正确错误 3、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是否为公共财政,主要看其收入来源,而不是财政支出结构。 正确错误 4、农业现代化的一般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正确错误 5、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不断发展,非公经济越来越少,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企业的财产组织性日渐增多。 正确错误 6、我国的三大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 正确错误 7、我国东部地区想继续保持经济不断增长,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要向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 正确错误 8、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农业,优于服务业,如今世界粮食危机严重,农业仍然是优于服务业发展。 正确错误 9、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进口协调拉动。 正确错误 10、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土资源划分为若干板块实行切合实际的区域政策。 正确错误 11、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分为三大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 正确错误 12、限制开发区如自然保护区等,有不允许开发的地区。 正确错误 13、国土开发格局的区域划分,以行政区为依托,没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正确错误 14、各主体功能区之间,需要西部向东部产业转移。 正确错误

1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正确错误 16、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一体化多元化丰富化同步化 17、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立。 政企合并政企分开政企对立政企同步发展 18、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要实现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体系,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特殊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公共服务优先化重点公共服务均等化 19、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对()进行就业援助制度。 单亲家庭军属家庭零就业家庭无子女家庭 20、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核心关键因素前提条件手段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私有制混合所有制公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 22、《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出台和执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我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国有资产企业财产公共财产公有制财产 2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批准。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当地财政部门国家财政部门 24、建立起城乡公共服务的统一制度,要靠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要靠全国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 财政直接支付制度资产异地管理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25、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五个统筹”提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农民接受服务的能力和()相适应。 消费水平消费喜好消费环境家庭收入 26、十七大报告指出:把过去主要依靠()产业拉动,转变为一二三产协调拉动。 一二三四 27、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为()。①资金投入②取得技术效果③转化为经济效益④资金再投入 ①→③→②→④①→②→④→③③→②→①→④①→②→③→④ 28、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阶段。 大力兴农先工业后农业一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29、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是在()提出的。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余建新1,祝炜平2 (1.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文章用单一指标分析了浙江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出浙江省内存在3个层次的经济发展差异,即地级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和乡镇之间。研究表明:城乡差异大于县际差异,县际差异又大于乡镇间的差异。从差异的变化来看,地区差异在扩大,而城乡差异在缩小;从差异变化的效应来看,差异扩大在现阶段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4)04Ο0029Ο03 收稿日期:2003-10-07;修回日期:2004-02-26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余建新(1957-),女,浙江杭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yujx31@https://www.360docs.net/doc/df13935437.html, 1 引言 浙江省2001年和2002年的G DP 总量和人均值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 DP 列各省之首,说明浙江在全国是一个发达省份,是经济大省。但浙江是地域小省(10万km 2)、人口小省(4900 万人)、 (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过程等的影响,曾经是绝对贫困地区。1997年浙江省消灭了绝对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文章使用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单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1]和吉尼系数等指标就浙江的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作一探讨。 我们从3个层面分析浙江省的区域差异,找出欠发达地区。第1层面,以地市为单位,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78年到1999年的人均G DP 值及其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2层面,计算全省以县市为单位的1978年到1999年的吉尼系数,考察全省范围内的县际分化情况,列出相对发达和欠发达县;以县市 (区)为单位,分析一个地市内各县的人均G DP 值及与 全地区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3层面,分析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 2 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 浙江省1978年人均G DP 为331元,1999年该值 为12037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11.52倍,年递增率接近12%。经济高速发展的浙江,以地市为单位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存在。用每一个地市人均G DP 与全省均值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差异的方法,直观地反映这种差距(图1)。分析图1,可以看到全省各地市有3种经济发展情况。第1种,始终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地区,如杭州市和宁波市。第2种,经济快速增长,排名不断靠前的城市,如温州、绍兴、台州、金华。特别是绍兴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不足全省均值80%一跃为全省第3位,达到全省G DP 人均值的近140%。第3种,经济发展缓慢,增长速度落后于全省,排名逐渐后退的地市,如丽水、衢州、舟山。这些地市发展缓慢,在省内的地位持续下降。衢州市由省内的第6位,降为倒数第2位,人均G DP 由原来占全省的 80%多下降到60%多,下跌20个百分点。舟山市经过 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峰之后持续下降,人均 G DP 从全省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4位。丽水的地位始终排在最后,但是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在下降。人均G DP 从原先相当于全省均值的60%下降为40%。分析3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地处山区、海岛,交通不便,第二产业不发达是主要的原因。这一特征与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类似[2]。 按照相对贫困线(低于均值50%)计算法,由图1可知浙江省的衢州和丽水两地属于需要扶持的相对贫困地区。 3 县际经济发展差异 3.1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县际(含县级市)社会经济 第23卷 第4期2004年 8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 ELOPMEN T Vol.23 No.4Aug.2004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