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小组工作的需求评估

阅读书目: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需求评估》

《21世纪评估实务》

《公共项目评估导论》

一.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的首要步骤。洛莱认为,需求评估表现为一种诊断,有两方面的内涵:旨在描述事实,其中,我们了解我们所知且根据其涵义得出结论;是一个过程,是一系列彼此衔接的行动,每一步都从与他者相关处获取信息,并带来一个连续过程,形成对每个新事物涵义的深化领悟。美国《社会工作词典》认为,预估是决定问题的性质、原因、程度及牵涉于其中的个性和情形的过程。因此,需求评估就是对服务对象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需求评估旨在发现需求不足。就研究逻辑而言,需求不足的内涵应该与需求完全呼应,需求不足可以表现为特殊需求的不足和社会需求的不足。需求不足经常会表现为具体问题,社会工作中的需求不足首先关注社会人生命过程中的缺乏状态,因为弱势群体或者普通人士的弱势问题永远是其核心关注对象。就操作视角而言,要把握需求不足(或问题)的状态如何,要明确需求不足所涉主体及其规模和分布,要了解需求不足的直接和间接后果,要了解需求不足多大程度上得到认识,要弄清需求不足的界定主体。

二.四种不同的需求

1.标准需求:这种需求指的是社会工作者、主要信息提供者货社区专家都明白的状态、条件或环境,他们能够发现,在现存服务和次文化人群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2.感受到的需求:通过研究真正的当事人,而确定他们的需求。

3.表达出来的需求:指的是那些真正的当事人或者潜在的当事人,他们申请享受服务,或者已经真正接受了服务的。

4.比较需求:它的评估是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性人群中,有多少人与接受服务的人群具有相同特点。

在我们做小组工作的过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小组成员表达出来的需求,他们将他们最根本最主要的需求表达出来,经过社会工作者的归纳整合,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小组计划。

三.需求评估的方法:

1.标准化的调查,即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它能够收集大量的资料。但是这个调查有一定的缺陷:回答者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提供选择的信息比较有限,并且缺乏灵活性。

2.访问:

在小组工作中,可以访问一些主要的人物,谈论他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对各方面的需求。比如在我们之前做的针对政法大一新生的小组计划中,可以找到代表性的大一新生,询问以下问题:

a.刚进入大学,一个新环境,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b.在这个问题上,你希望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c.在未来,你希望可以有哪些改变

d.你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什么

e.你自己准备怎么做来改变现存的状况

等等……

3.小组绘图

邀请一些小组成员绘制一张个人需求图,并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可以把图画在地上或纸上,使用什么材料都没关系。不要过多地提示他们都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旦地图绘制完成,请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鼓励讨论:a.你是如何决定该包括哪些部分的还有不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b.哪些是最重要的部分

c.那些是存在分歧的部分原因是什么

d.从这张地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小组有哪些需要

5.发现首要的需求

一旦确定了一些需求,就应该给小组成员机会来表达他们认为的首要需求。用几个纸袋,在上面分别写出或画上不同的需求。给每个人六粒种子、小石头、珠子或瓶盖作为筹码。每个人依次根据自己的优先需求,将筹码放到相应的纸袋里面。首要需求放三个筹码,次要需求放两个筹码,第三位的需求放一个。然后,清点每个纸袋里的筹码,宣布结果。

以上是我阅读了四本资料和书后总结整合出的关于小组工作需求评估的笔记,有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师多加指正。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4)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斌、周巍、陆士桢、南燕、李真、陈城、滕爱聪、李进民、王颖。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3评估目标 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 4.1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4.4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评估主体 5.1评估组织者

湖里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方自评估报告模板_修改版

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期自评估报告 提交机构: 提交日期:

目录 项目基本信息 (1) 基本情况 (1) 项目概述 (1) 一、项目实施情况 (3) (一)活动开展情况 (3) 1. 项目活动完成情况对照表 (3) 2. 项目活动开展情况. (3) 3. * 活动计划变动说明 (3) (二)财务工作总结 (3) 二、项目目前成效 (4) (一)项目目标达成情况 (4) (二)项目效果 (4) 1. 相关方反馈 (4) 2. 社会影响 (4) 3. 申请机构或执行团队成长情况 (5) 三、下一步计划 (5)

项目基本信息I 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申请机构: 3.项目运行起止时间: 4.项目执行团队及人员分工(必要时请列表): 项目概述 提示:请从本项目设计的项目目标、服务人群、项目问题及具体需求分析、介入方式、主要项目活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总结。 1.项目目标: 2.服务人群: 3.项目问题及具体需求分析: I撰写说明: ①本报告目录为自动生成,请撰写完成后选中整个目录,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 ②带*部分为按需撰写的内容,如无相应情况,请删除该标题从下一标题开始撰写。 ③本报告内容部分格式已设置,请直接在每个小标题(及提示语)下第一行起开始撰写,请勿直接在标题或提示语下进行回车换行开始撰写。 ④若撰写过程中误变动格式,请将撰写部分调整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1.25倍行距

4. 介入方式: 5.主要项目活动: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活动开展情况 1.项目活动完成情况对照表 2.项目活动开展情况 提示:请针对每类项目活动进行分段详述,阐述其主题、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主要产出、服务对象参与情况,以及此类活动对于实现项目目标的贡献。未按计划实施或未达成活动目标的,请分析其原因及应对办法。(本部分为报告主体,请分活动重点详述) *如有相应的调研问卷和分析报告,请添加至附件。 3.*活动计划变动说明 提示:此项内容请按需撰写(如无相应情况,请跳过并删除该项)。活动计划变动的内容包括项目周期、活动形式、服务对象等变动情况及原因,并描述变动后的情况,评估活动调整后对项目成效的影响:

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的需求评估 阅读书目: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需求评估》 《21世纪评估实务》 《公共项目评估导论》 一.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的首要步骤。洛莱认为,需求评估表现为一种诊断,有两方面的内涵:旨在描述事实,其中,我们了解我们所知且根据其涵义得出结论;是一个过程,是一系列彼此衔接的行动,每一步都从与他者相关处获取信息,并带来一个连续过程,形成对每个新事物涵义的深化领悟。美国《社会工作词典》认为,预估是决定问题的性质、原因、程度及牵涉于其中的个性和情形的过程。因此,需求评估就是对服务对象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的过程。 需求评估旨在发现需求不足。就研究逻辑而言,需求不足的内涵应该与需求完全呼应,需求不足可以表现为特殊需求的不足和社会需求的不足。需求不足经常会表现为具体问题,社会工作中的需求不足首先关注社会人生命过程中的缺乏状态,因为弱势群体或者普通人士的弱势问题永远是其核心关注对象。就操作视角而言,要把握需求不足(或问题)的状态如何,要明确需求不足所涉主体及其规模和分布,要了解需求不足的直接和间接后果,要了解需求不足多大程度上得到认识,要弄清需求不足的界定主体。 二.四种不同的需求 1.标准需求:这种需求指的是社会工作者、主要信息提供者货社区专家都明白的状态、条件或环境,他们能够发现,在现存服务和次文化人群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2.感受到的需求:通过研究真正的当事人,而确定他们的需求。 3.表达出来的需求:指的是那些真正的当事人或者潜在的当事人,他们申请享受服务,或者已经真正接受了服务的。 4.比较需求:它的评估是根据服务人群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性人群中,有多少人与接受服务的人群具有相同特点。 在我们做小组工作的过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小组成员表达出来的需求,他们将他们最根本最主要的需求表达出来,经过社会工作者的归纳整合,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小组计划。 三.需求评估的方法: 1.标准化的调查,即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它能够收集大量的资料。但是这个调查有一定的缺陷:回答者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提供选择的信息比较有限,并且缺乏灵活性。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组工作 课程编码:B0531119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54学时 课程总学分:3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小组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小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处理个人、人际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去满足案主的需求。小组社会工作教学的目的即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伦理、理论和技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务训练,将书本知识变成实践能力,从而真正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了解小组工作的类型与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实务原则;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实务原则;了解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在实务中的应用。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 【教学内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了解小组动力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小组动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难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主要模式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五章小组的领导 【教学内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素质和技巧。 【教学要求】 掌握领导的涵义;理解领导的方式;了解领导的素质;掌握领导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技巧;领导技巧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教学内容】 小组的沟通;小组的冲突。 【教学要求】 掌握沟通和冲突的涵义;了解沟通的过程与冲突的过程;掌握沟通方式与冲突解决方式。 【教学重难点】

社会工作需求评估报告

集中实习需求评估报告 社工护航,伴爱成长 ——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1、项目背景和意义 自20 世纪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民工潮兴起以来,大量农民工融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迁移,他们的子女也随着他们一起来到了城市,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09 年我国流动人口达 2.11 亿人,14 岁及以下儿童占 20.8%;根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样本数据推算,0——17 岁城乡流动儿童数量约为4600 万人,比 2005 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增长了一倍多。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而由此引发的社会适应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 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解决其子女的城市适应问题,协助他们适应城市,实现从“农村人”到真正意义上“城市人”角色的转换,对于外来务工随迁未成年人个人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故,为促进外来务工随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助外来务工随迁未成年人群体改善生活质量、减缓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阴霾,重构社会支持网络,金水区拟针对辖区内外来务工随迁未成年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发展青少年社会事业。特由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购买、共青团金水区委员会监督运营、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的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于2016 年12 月份正式运营,项目服务对象以金水区艺术小学、经三路小学两个小学的中高年级外来务工随迁未成年人为主,辐射其所在班级学生共约 765 名,及其父母、老师、朋辈群体和所在社区居委会。 二、需求调研 项目初期进行了需求调研,并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工服务。在服务期间,我们始终遵循去标签化、平等、尊重、接纳、从真实需求出发、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具体问卷如下: 中学生基本情况调研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到我们学校的社工,为了更好的针对学生的情况和现实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工服务,所以恳请大家认真填写这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的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外泄您的个人资料,请大家放心填写。请您在括号中选择适合您的选项,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信息,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校社工 1、你的姓名、性别、年龄和所在班级分别是、、、 2、你的家庭住址是 3、你的爱好特长是()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刖言 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4 )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 社会工作协会、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东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斌、周巍、陆士桢、南燕、李真、陈城、滕爱聪、李进民、王颖。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评估目标 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 务水平。 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评估原则

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

小组工作活动评估

“心灵成长工作坊” —湖北经济学院之行活动评估目录 一、事前评估 (2) 二、过程评估 (2) (一)过程回顾 (2) (二)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3) (三)助教表现情况 (3) 三、效果评估 (4) (一)总体参与情况 (4) (二)助教对目标达成的看法 (4) 四、活动反思 (5) (一)入场的不足之处 (5) (二)可取之处 (5) (三)整体不足之处 (5) 五、满意度量表附表 1 的评估 (5) 六、满意度量表附表 2 的评估 (6)

、事前评估 助教在接受培训时都很专心,大家都将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不愿意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易芬和潘家琪最先示范了“蒙眼进场”,扶斯慧和肖欢示范了“系蓝丝带”。助教们积极发言,根据自己的回忆和严主任一起将整个活动串起来。培训过后经常可以听到助教练习对白的声音。在对话技巧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助教和大一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场地清理中。助教都带来了有用的工具,如:抹布、扫帚。齐心协力将场地门前的障碍物推到一边。由于在带工具方面没有明确分工,没有人带拖把,清理场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 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买一些道具,购买道具的助教拿出自己的钱,具有牺牲精神。由于一开始不清楚我们应该准备一些什么道具,分工不是太明确,一些道具在活动当天才去买,前期和青少年空间的沟通不是很足够。 二、过程评估 (一)过程回顾 此次活动共有五个环节:分为“蒙眼进场” 、热身活动“站站坐坐” 、“巧传橡皮圈”、“爱的付出”、以及“蓝丝带”。 “蒙眼进场”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环节并不是很成功,组员并没有像我们设想的安静地感受音乐,倾听内心的声音,而是由于焦躁或好奇去试探周围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学。更有和身边的同班同学交谈起来的现象。此时的组员还没有投入到活动中,表现得很随意。这和助教们在华师的表现是不同的,当时我们知道牵引我们进场的是陌生人,坐在身边的也人也不一定是认识的人,所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对熟悉的人做这样的活动确实会加大难度,组员会将一部分注意力用来观察身边的熟悉的助教、组员,这样探索内心的注意力就减少了。 “站站坐坐”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组员动起来,在运动中集中注意力,并收获快乐的体验。

湖里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方自评估报告模板修改版

湖里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方自评估报告模板修改版

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中期自评估报告 提交机构: 提交日期:

目录 项目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实施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活动开展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项目活动完成情况对照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活动开展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活动计划变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财务工作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当前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目标达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效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相关方反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社会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申请机构或执行团队成长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下一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组工作案例范例

小组工作 一、案例背景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成立于1988 年,是一家市属养老福利机构。"一福"集颐养、护理、康复、医疗于一体,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养老机构,目前收住近500位老年人。全院分为"四区一部",即颐养区、生活照料区、养护区、医疗区和门诊部,各区都配备24小时的值班护士,为老人们提供全天候的周到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护士们的工作最为辛苦和琐碎,她们都是20多岁的女孩子,为80多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而长期为老人服务更是增加了她们心理的疲惫和职业的倦怠。因此,社会工作者决定针对该院的年轻护士开展一次减压小组活动。 二、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小组需求进行分析。从焦点小组访谈中发现:一是服务对象有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需要释放、需要解决,她们想从小组活动中学到一些方法,用来减轻目前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二是她们对自我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尤其对于“我是护士”这样一个概念并不是非常认同,对自我及未来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很担心眼前的

工作问题,但又不知如何解决。三是服务对象从来没有接触 过社工小组活动,对社工小组几乎没有认识。根据访谈内容 分析:她们由于工作内容相近,故存在较多共同的问题,适 合进行小组的学习辅导;由于小组的定位是认知发展性质的,所以能改善她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处世的信念,达到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的目标;小组采取自愿原则,所以来参加小组的护 士没有特别的工作任务都能保证出勤;因为本小组要处理压 力和情绪的问题,所以选取具有共同压力源和情绪困扰的人 参加。因此,本次只选择部分压力源基本一直的护士参加。 从《工作疲馈感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服务对象需要 在小组中解决的问题题包括:处理负面的工作情绪,与工作 对象和谐相处,减少工作挫败感,提高有效处理工作对象问 题的能力,提高冷静处理工作中面临的情绪困扰问题。从 《情绪健康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服务对象在参加小组前 一段时间的情绪比较好。 预估问题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 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三、服务计划 (一)小组名称

小组工作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小组工作一般由(B)的组员组成。 A.一人或一人以上 B.两人或两人以上 C.三人或三人以上 D.五人或五人以上 E.六人或六人以上 2.开放小组和封闭小组是按(D)来分类的 A.小组目标 B.小组结构 C.组员间的联系 D.组员之间的界限 E.组员参与动机 3.“癌症病友小组”属于下面哪种实务小组(A )。 A.支持小组 B.成长小组 C.教育小组 D.治疗小组 E.兴趣小组 4.成长小组的目标是(E )。 A.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B.希望能缓解症状及其影响力,帮助组员通过治疗创伤复原并康复,降低不良症状,促进人格改变 C.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组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实现改变成员的目标 D.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和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E.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5.再社会化是下面哪个社会工作方法的功能特点?( B)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工作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6.在各种常用的小组模式中最早产生的工作模式是(A)。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发展模式 E.心理社会模式

7.社会目标模式核心的理论概念是(A )。 A.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 B.社会行动 C.社会策划 D.社会发展 E.社会规划 8.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 E )。 A.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改革 B.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 C.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D.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E.培养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9.小组工作模式中,( D)与社区工作方法最相似。 A.发展模式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社会目标模式 E.社会行动模式 10.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人适合参加( B )的小组。 A.互动模式 B.治疗模式 C.社会目标模式 D.发展模式 E.危机介入模式 11.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E)。 A.治疗者 B.中介者 C协调者 D.使能者 E.影响者 12.通常在社区层面组织和运行的小组工作模式是( C)。 A.发展模式 B.治疗模式 C.社会目标模式 D.社会参与模式 E.互动模式 13.在小组运作初期和结束期,社会工作的角色主要是(A )。 A.引导者 B.资源提供者 C.治疗者 D.协调者 E.中介者 14.要求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的是弓组五作模式中的(E )。 A.发展模式 B.治疗模式

行政社工评估表

行政社工评估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社会工作服务社行政社工评估方法 一、评估目的 1、通过评估来促进社工及时对工作和服务进行总结、反思,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2、通过评估,不断提升机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1、通过评估促进行政社工对工作和服务及时反思,促进同工不断成长; 2、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提高行政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奖优罚劣; 3、通过评估,不断提升机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二、评估原则 公平、公正、参与 三、评估对象 上岗的机构行政社工 四、评估主体 机构和督导人员(含初级督导、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 五、评估频率和时间 1、评估频率:2次/年 2、评估时间:每年 7月、次年 1月 (每年 7月评估社工本年度 1月—6月 表现,次年 1月评估社工本年度 7月-12月表现) 六、评估结果的运用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行政社工的绩效奖金,评选优秀社工(85分以上方有资格参与年度优秀社工评选),以及淘汰不合格社工(针对不合格社工,机构将视不合格程度,给予辞退、劝退、待岗或其它处理)。

六、评估内容: 第一部分为一线社工基本评估项(100分) (包括“服务表现”、“核心和专业胜任能力”、“制度遵守”和“机构活动投入”四项;各小项分数可精确到分。评估分数时,若需要特别说明打分原因,请在“备注”栏写明。其中,见习督导评估“服务表现”、“核心和专业胜任能力”和“制度遵守”中的“用人单位制度遵守情况”。) 包括“专业能力”(35分)、“工作表现”(50分)、“机构投入”(15分)三项,以及加分、扣分项。各小项分数可四舍五入精确到分。评估时,若需要特别说明评分原因,请在评分表“备注”栏写明。其中,督导人员评估“专业能力”和“工作表现”,机构管理人员评估“机构投入”。加分、扣分项,机构结合督导人员提供的有关材料,给予评分。 第二部分为评选优秀社工加分项(20分) 七、评估方法: 社工自评后交由督导助理及见习督导共同评估给出统一分数,以督导助理及见习督导的评估分数为准,再加上机构应评分项得分,则为一线社工的最终得分。(第一部分总分100分,60分以上合格,85分以上方有资格评选优秀社工。) 社工自评后交由相关督导人员共同评估给出统一分数,以督导人员的评估分数为准,再加上机构评分项得分以及加分、扣分,则为行政社工的最终得分。 第一部分 一、服务表现1 20 分 1、周工作报表、岗位要求所交的各种服务文字材料提交和质量情况:分 (单位:年) 1[1]“服务表现”由见习督导(及督导助理)评估。

5-东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东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全面检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果,客观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同时不断规范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运作,努力提升社工服务水平,保障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顺利开展,推动全市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当前东莞社会工作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考核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合同的履行情况、服务项目目标达成度、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运用财政资金(含政府管理的社会资金)向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考核评估。其它由单位自筹经费或通过社会筹资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可参照本办法进行考核评估。 第四条考核评估由市、镇(街道)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牵头并负责统筹组织,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具体实施,所需经费由市、镇(街道)财政负担。参与评估的主体包括市、镇(街道)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市社会工作协会等行业管理机构,具体使用社会工作服务的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督导,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一线社工以及服务对象。受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开展考核评估,任何其他组

织和个人未经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干预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开展考核评估工作。 第五条考核评估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专业性与科学性、效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确保考核评估过程方法统一、结果客观真实。 第六条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考核评估既包括过程指标,也包括结果指标;既包括客观指标,也包括主观指标。具体从专业服务标准、服务量标准、服务成效标准、服务项目和机构管理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一)专业性方面。专业性主要指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应配备能够完成服务项目需要的专业社工;要求在实施服务项目过程中主要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 (二)服务量方面。服务量包括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整体工作量和社工个体工作量。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整体工作量包括组织培训活动次数、培训人次、服务项目次数、项目服务人次等。社工个体工作量包括个案会谈时数、个案开案人数、个案结案人数和小组开设组数、小组活动节数、小组服务人次等。社工个体工作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三)服务成效方面。服务成效主要指围绕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约定目标所开展服务的实质效果,包括服务对象的受益情况,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对

小组评估报告

小组评估总结报告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水果篮子 2、小组性质:成长发展性小组 3、小组周期:1个月 4、小组共聚会次数:4次 5、小组聚会密度:一周一次 6、每次聚会的时间:2个小时左右 7、出席状况:每次都有人缺席,只有一个人四次到齐 二、小组目标 通过四次的活动,使小组成员通过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和认同,并实现组员间的关心和接纳,增强决策能力和对自己生活负责的能力,并在小组中获得小组成员的接纳,产生归属和认同感。。 三、评估内容 1、小组目标是否达到:在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请小组成员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评估,同时社工自己对小组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了自评,判断小组目标基本上达到。 2、招募及宣传:招募由社工点的社工打电话给青少年直接邀请,基本上没有在社区中进行别的宣传。根据我们四次活动的经验,招募确实是小组工作中比较困

难的一节,很难招到人,而答应了要来的人不一定来,来了一次不一定来第二次,让小组工作困难重重。 3、时间、长度和地点的评估:聚会时间定在周四的下午,有利之处是下午,青少年们都已经起床,而且不在周末也往往不占用他们出去玩的时间,不利之处在于有些青少年有临时的工作,或者是一些青少年因为不是周末不愿意出来。 每次活动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虽然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动因为气氛活跃而延长了一段时间,基本上还是保证时间既能完成活动的目标而又不至于使组员产生疲劳和厌烦的情绪。 活动地点设在龙华街道的禁毒活动室,本身地点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常常在活动中要是忘了关门会有人中途开门进来,极大的破坏了讨论或者是游戏气氛。 4、小组结构:由于本次小组系普遍性的成长小组,且招募对象都是同一个社区中的社区青少年,背景相似,所以可以认为所招募的组员没有不合适之处,而具体的组员也没有合适不合适之说,各个不同个性的人在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保证了小组的多样性和小组文化的包容性,也促进了小组成员间对接纳的感受和学习。 5、活动的适切性,内容及方式:本次小组活动根据社区青少年的特殊性和本小组的性质,采取的活动方式以含有教育意义或者心理学意义的游戏为主。让青少年在游戏的过程中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在其中产生对自身和人生思考和反思。 从内容和适切性以及方式方面来评估,第一次活动的方式不是很合适,而后面的三次活动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6、个别组员的表现和改变 小组成员中杨欢是全部参与的,他的改变十分明显。从一开始虽然很活跃但是不遵守小组规范和尊重小组成员,到后来慢慢的开始真正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

小组记录与评估总结反思格式模板

一、计划书 二、小组活动过程记录(每次都做,一到四由每次活动的记录员完成,五和六由两位领导者分别完成) (一)背景资料 小组名称: 聚会日期、次数、地点: 出席人员、人数: 记录人姓名: 小组领导者姓名: 二、本次小组目标 三、小组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物资,场地,人力资源的安排;观察组员在非正式的聚会中的互动有何特别;工作员如何在这些空间定位 四、小组过程 记录一些突发事情,或是过程中的阻障和困难。 ●按小组单元计划编排顺序把每一项内容作简单的报告。 ●尝试记录一些特别的互动情况。 ●尝试记录个别组员的特别表现。 ●工作员对小组历程及组员情况的理解。 ●工作员运用的技巧,如反映感受、摘要、对质、鼓励等及其原因。 ●工作员在过程中的感受 五、评估 —目标是否达到 —活动的适切性:包括活动形式及内容设计 —组员的表现: —小组活动:沟通/交往模式;小组气氛;小组规范;小组凝聚力;领导模式;作决定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式;次小组 —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工作员角色 —工作员的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 六、跟进计划、需作出的调整、建议

小组评估报告(小组活动完成后要做的) 一、背景资料 小组名称:小组性质:小组周期: 小组共聚会次数:小组聚会密度:每次聚会所需时间: 组员资料及出席情况: 编号组员姓名性别/年龄参与途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出席率 二、小组的目的及工作目标 三、小组聚会进程 四、评估 ⒈小组目的及目标是否达到 ⒉招募及宣传以及达成状况 ⒊小组结构:所招募的组员及其背景、聚会时间、长度、地点、费用等是否合适? ⒋活动的适切性:内容、方式 ⒌个别组员的表现/改变 ⒍小组互动:包括沟通/交往模式、小组气氛、小组规范、小组凝聚力、领导模式、下决定 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式 ⒎小组发展的阶段及方式 ⒏工作员的角色 ⒐工作员的专业态度及所运用的知识和技巧 五、财政报告 六、遇到的困难 七、建议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书

一、服务学校背景及需求评估 ·学校背景介绍 通过对晨光中学的资料收集分析以及实地的考察,可以了解到晨光中学为某二线城市普通初中。该学校位于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是一所从初一至初三年级共15个班约650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学校规模并不大,也并不是省市重点学校。该学校前身为某工厂的子弟学校,工厂经营不景气,后学校与企业分离编入社会,学校师资实力较弱,有待提高,每年的升学率较低。特殊的背景使得该学校的生源较多样复杂,其中主要是工厂子弟、家庭较困难的低保户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辖区划分来的学生以及部分家境尚可但成绩较差的学生。 ·需求评估 鉴于该校生源的构成情况、教育实力以及往年情况,该校的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可能是毕业直接工作或是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以及同父母一起在城市务工等,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很少。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就已经明了了以后的出路,因此对待学习生活比较消极。他们大多把读书当做是一种应付,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待学习并不认真,造成不良的学习氛围;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会造成班内的贫富差距大,由于学生尚且年幼,三观并不成熟,对学生自尊有伤害,条件较差的同学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初中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对于刚刚来到新的环境的初一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差。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与引导也有不足,缺乏比较系统集中的培训。 因此该学校的师生的需求可总结为: 学生方面:1、需要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尤其是学习生活方面; 2、自信心的提升; 3、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老师方面:对于学生正确的引导与鼓励。 家长方面: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不良情绪的疏导。 通过社工协调三方联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工作对象 本次学校社会工作确立的工作对象为该校初一的某班级。该班级为该年级平行班中的一个,该班级的学生囊括了上述的各种典型生源。该班级也存在上述的学习氛围不佳、班内学生家庭条件差异大并且存在孤僻、不擅与人交往的学生等。 对该校进行的服务将会以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需要灵活展开。 ·服务前准备 在对该校展开服务之前,作为社工,我们将会与该班级的班主任、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同时,也会在学生中进行问卷以及现场提问的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家长的基本期望。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需要来及时调整和修改服务内容。在对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后,社工还要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联络,以完善服务信息。

小组工作活动评估

—湖北经济学院之行活动评估 目录 一、事前评估 (2) 二、过程评估 (2) (一)过程回顾 (2) (二)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3) (三)助教表现情况 (3) 三、效果评估 (4) (一)总体参与情况 (4) (二)助教对目标达成的看法 (4) 四、活动反思 (5) (一)入场的不足之处 (5) (二)可取之处 (5) (三)整体不足之处 (5) 五、满意度量表附表1的评估 (5) 六、满意度量表附表2的评估 (6)

一、事前评估 助教在接受培训时都很专心,大家都将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不愿意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易芬和潘家琪最先示范了“蒙眼进场”,扶斯慧和肖欢示范了“系蓝丝带”。助教们积极发言,根据自己的回忆和严主任一起将整个活动串起来。培训过后经常可以听到助教练习对白的声音。在对话技巧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助教和大一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场地清理中。助教都带来了有用的工具,如:抹布、扫帚。齐心协力将场地门前的障碍物推到一边。由于在带工具方面没有明确分工,没有人带拖把,清理场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 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买一些道具,购买道具的助教拿出自己的钱,具有牺牲精神。由于一开始不清楚我们应该准备一些什么道具,分工不是太明确,一些道具在活动当天才去买,前期和青少年空间的沟通不是很足够。 二、过程评估 (一)过程回顾 此次活动共有五个环节:分为“蒙眼进场”、热身活动“站站坐坐”、“巧传橡皮圈”、“爱的付出”、以及“蓝丝带”。 “蒙眼进场”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环节并不是很成功,组员并没有像我们设想的安静地感受音乐,倾听内心的声音,而是由于焦躁或好奇去试探周围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学。更有和身边的同班同学交谈起来的现象。此时的组员还没有投入到活动中,表现得很随意。这和助教们在华师的表现是不同的,当时我们知道牵引我们进场的是陌生人,坐在身边的也人也不一定是认识的人,所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对熟悉的人做这样的活动确实会加大难度,组员会将一部分注意力用来观察身边的熟悉的助教、组员,这样探索内心的注意力就减少了。 “站站坐坐”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组员动起来,在运动中集中注意力,并收获快乐的体验。组员从椅子上站起来,随着“站”和“坐”出现的频率的增加,组员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活动中来,可以看到一些组员的坐姿发生了变化,坐得越来越浅,现场还是很吵,但多是由于出错而不由自主的惊呼,不再是小组中次团体的交流形式。组员投入情况较上一个环节有很大的改善。 “巧传橡皮圈” 由于有了分组,任务中心模式的优点表现了出来,目标明确,强调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加强了组员的凝聚力,小组可以为组员提供平等的认同机会,在这种气氛中,组员积极分享,表现自己。组员的投入程度大大加深。 “爱的付出” 组员为小组投入很多,达到了凝聚小组力量的目标。经过“巧传橡皮圈”的过程,组员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小组的积分产生影响,组员希望在投入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证明自己。参与度和投入情况都到了一定的高度,一些组员解开鞋带、皮带等就是好的证明。在分享环节,积分制度可以鼓励组员分享自己的感受,组员都很积极地发言,暴露自己的犹豫,暴露自己的顾虑。在分享环节没有

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过程评估报告 班级:104班 学号:12号 姓名:史宏岩

“青春飞扬”小组活动评估报告 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群体。然而青少年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等问题。那么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 目录 一、导言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过程、结果评估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一、导言 社会工作者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中学开展了一个青少年成长型的小组活动。沈阳市新民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大中专院校,有学生两千余人,其中中专学生占了大部分,约九百余人,主要专业有茶学、旅游、商贸、会计等。从性别来看,女生居多,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0%。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全部住校,周末可以出校外进行活动,也可以回家。工作者在开展小组活动之前,首先分批次的对该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采取不定性的调查方式,在课余时间到该校,通过和该校同学一起吃饭、娱乐、搞体育运动等,随机抽取个别学生进行访谈。这一系列访谈共进行了三次,每次都到该校走访,最后在周末去走访了学生寝室,对他们在校生活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和学生群体进行探讨,在这一系列的调查访问过程中,经过总结归纳,发现该校学生群体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虽

然这主要表现在中专一年级的学生身上,但是该校由于是三年制中专,一般在中三年级就外实习去了,所以学校中一、中二年级的学生居多。中一年级虽然在进校时学校开设了军训课程,每天都有例行的军事训练,但他们刚从实践那种教育模式走过来,显然对中职学校的一些东西还不太适应。加上他们年龄又小,一般都是在14-16岁之间,远离家人,生活处理能力不强,所以他们感到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人际的不知所措,对学习方法不不适应以及对前途的渺茫。2、不良嗜好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选择上中职的同学都是感到自己成绩差,不能升入一所很好的高中,在中学里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选择上职中,有部分学生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直接来上的。虽然他们来的目的是想学一门以后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地位的技术,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有部分男生吸烟,上网成瘾,打架等行为。学校的管理很严格,但学生们想着法子与学校对抗,比如说翻墙外出,周末回家后第二周周一旷课、迟到等。许多学生坦言,他们周末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也很少和同学在一起,一般都是上网打游戏等,生活安排得一团糟。3、其它问题。一些在青少年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也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比如说独身子女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在寝室里不合群的行为,在学校与老师,在家与家长之间的代沟比较严重等。针对以上问题,工作者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选择在刚进入学校的中一年级学生群体里开展一个学生成长型的小组。因为中一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环境,对学习生活都还不很熟悉,人际交往也不宽。给他们开展小组活动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以此为契机,为以后在此类中专院校开展活动和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道路。并以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为对中专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填充。 二、文献回顾 根据社会工作者平时的阅读和观察,对中职学生群体的研究在心理学方面比较多,大多都是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提出对青少年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