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徐萍;李红梅【摘要】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已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种现状促使人们不断寻求各种治疗手段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综述旨在通过迄今为止有关临床数据,全面讨论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探讨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患者的更有效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At present,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ancers in the world,and its incidence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is situation prompted people to continue to seek a variety of treatment in order to exten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This review aims to discuss the progress of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hrough the clinical data so far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use of the drug,the choice of patient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6页(P272-277)【关键词】贝伐珠单抗;肺肿瘤;不良反应【作者】徐萍;李红梅【作者单位】266000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66000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现如今,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已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起 了 以肿 瘤 发 生过 程 中一 些关 键 分 子 为靶 点 的靶 向治 疗
( Mo l e c u l a r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 。肺癌 的分 子靶 向治疗 主要 包括
( 5 . 3个 月对 比 4 . 2个 月 、 P= 0 . 5 5 ) 和总生存 ( O v e r a l s u r v i v a l ,
1 E G F R单 克 隆 抗 体 西 妥昔 单抗
西妥昔 单 抗 ( C e t u x i ma b , E r b i t u x T M, I MC一2 2 5) 是 一 种 E G F R拮抗 剂 , 由人 I g G1的重 链 和 轻链 的恒 定 区 域 和 鼠抗 E G F R抗体组成 。西妥昔单抗 同表皮生 长 因子 受 体结合 以刺
3 E G F R单 克 隆 抗 体 帕 尼 单 抗
帕尼单抗 ( P a r i f t u m u ma b ) 是一 种 I g G 2单 克隆抗 体 , 完 全 人源化 , 可 以与 E G F R高度特异性 地结合 , 进而 阻断配体诱 导 的信 号 激 活 , 从而抑制肿瘤生 长_ l 。有 临 床 研 究 选 择 既 往 未 治疗过 的ⅢB或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 J , 比较 卡铂 ( A U C= 6 , 每 3周 ) 加紫 杉醇 ( 2 0 0 m g / m , 1次/ 3周 ) 联合 或不联合 帕 尼单抗 ( 2 . 5 m g / , n l , 1次/ 周) 化疗 的疗 效及其 安 全性 。研 究 结 果 显示 , 单 纯化 疗 组 与 帕尼 单 抗 联 合 化疗 组 之 间在 P F S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therapyforavascular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JBoneJointSurg(Br)(Sup2).2001。
83:251.24ReisND。
SchwartzO,MilitianuD,eta1.Hyperbaricoxygenthem-PY鹅atreatmentforstage—Iavascularnocrosi¥ofthefemoralhead.JBoneJointSurgBr,2003,85(3):371—375.25LevinD,NormanD。
ZinmanC,eta1.Treatmentofexperimentalavaseularnecrosisofthefemoralheadwithhyperbaricoxygeninrats:histologicalevaluationofthefemoralheadsduringtheearlyphaseofthereparativeprocess.ExpMolPathol,1999,67(2):99—108.・867・26gataokaY,m删aY,1wataH,eta1.Effectofhyperbaricoxy-genationonfemoralheadoatecnecresisin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m协.ActaOrthopScand.1992,63(5):527—530.27姜秀芹,王福欣,王培嵩.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48倒临床现察.高压氧医学杂志,1996,5:90.28吴限.高压氧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00.21:148.29吴志强,李秀芬.高压氧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观察.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6,3:253.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郭秋生微转移(Micrometastasi)是肺癌手术后复发的关键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原发性肺癌的80%,是胸外科治疗的主要对象,但65%的NSCLC患者得到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常已失去手术机会,即使部分有机会接受手术的I期和Ⅱ期NSCLC患者,也由于术后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导致总体效果不佳。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进展

肺为 活 动性 脏 器 , 吸 、 嗽 、 腔 压力 改 变 等 呼 咳 胸 因素均可 促使 癌细 胞 脱 落进 人 血 循 环 , 而 与发 病 因
密切 相关 。
过 性肢 体无 力 、 忆力 减退 等 , 可 以无 任何 临床 表 记 也 现 。脑 转移 可在 原发病 灶 同时或 原发病 灶发 现之 前
【 关键词 】 非小细胞肺癌 ; 脑转移 ; 治疗
中图 法 分 类 号 :R 3 . 742 文 献 标 识 码 :A
脑部 是肺 癌最 常见 的远 处 转 移 器 官之 一 , 导 是
远 处转 移 J 而其 他 部 位 癌 细 胞 须 循 静 脉 先 进 人 。
致肺 癌治 疗失 败 的 常见 原 因。近 年 来 , 着肺 癌 发 随
9 1个月 ( S L . N C C组 ) 8 6个 月 ( C C组 ) 和 . SL 。同时
治疗 , 尤其 适合 于多 发性脑 转移瘤 及全 身情况 差 、 年
龄 大 的患 者 。WB T常先 行 全 脑 两 侧 野 对 穿 照射 , R 肿瘤 剂量 为每 3~ 4周 3 4 G / 0~ 0次 , O一 0 y 1 2 后缩 野 至 瘤床边 缘外 1 2 e ~ m增 加 ( T 1 2 G 放 疗 剂 D ) 5~ 0 y 量, 总剂量 < O y 6 G 。单纯 WB T的有效 率 为 7 % 一 R 0
Hale Waihona Puke 生存 时 间 为 2 . 0 8个 月 ,、 1 2和 3年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8 . % 、8 8 和 1 . % , 33 4 .% 3 9 提示 N C C单 发 脑 转移 SL
Zbl u e 等 报 道 S S局 控 率高 达 8 % ~9 % , 改 R 5 6 可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治疗获益研究进展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治疗获益研究进展蒋姗彤(综述);李萍萍(审校)【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摘要】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有近一半的肺癌发生在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
肺癌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且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
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具有伴随疾病多、器官功能衰退等特点。
制定恰当的治疗策略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姑息治疗作为特殊的医疗关怀,是老年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
低剂量局部姑息放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NSCLC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且副作用可以耐受;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老年晚期NSCLC,吉非替尼在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等方面均可使老年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同时,老年晚期NSCLC患者对厄洛替尼也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氩氦刀在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应用有增加趋势且患者对氩氦刀技术的耐受性和反应性都较好。
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社会心理支持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NSCLC患者的困扰,但其系统性有待完善。
姑息治疗的评估和介入时机,是患者能否从中获益的重要因素。
文章介绍了老年NSCLC姑息治疗获益研究的进展,为老年NSCLC的姑息治疗提供依据。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mong all cancers in China. It also h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ancers. Almost half of all lung cancers occur over 70-year-old. Approximately 85% of all lung cancers ar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Te majority ofpatients are advanced lung cancer. Due to the unique alterations in physiology, elderly patients are at a greater risk of toxicity from chemotherapy. Palliative care as a special medical care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Low-dose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can improve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SCLC, with the tolerated side effects. Elderly patients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 can beneift from geiftinib and have a good tolerate of erlotiib. Cryocare Surgical System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NSCLC. Chinese medicine has effects in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ing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se patients. Psychosocial support therapy can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NSCLC to some extent, but needs to improve its systematicness. Assessment and the time of palliative car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e introduce the progress in palliative care beneift of elderly NSCLC,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alliative care of elderly NSCLC.【总页数】7页(P462-468)【作者】蒋姗彤(综述);李萍萍(审校)【作者单位】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100142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培美曲塞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性化疗中的作用 [J], 任洁;芦兰;程春来;杜渊2.晚期胃肠间质瘤姑息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获益分析 [J], 邱海波;国婧;刘学超;沙维斯;聂润聪;吴婷;孙晓卫;周志伟3.早期姑息治疗使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J],4.早期姑息治疗使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J],5.早期姑息治疗联合替吉奥化疗在老年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获益研究 [J], 王淳阅;赵鑫;陈莉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研究进展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4 22 (0 2 0 - 6 3 0 10 — 7 52 1 )9 0 7 — 3
肺 癌 作 为 常见 的 恶性 肿瘤 ,在 过 去 3 O年 中我 国
l 三维 适 形放疗 和 束流 调强放 疗在 NS L 的应用 C C 三 维 适 形 放 射 治 疗 ( ies nlcnom l 3 dm ni a of a o r rdai eay3 C T 通 过 调 整 照 射 野 形 态 , 剂 aitnt rp ,D R ) o h 使
果显示 : R I T技术可 以显著降低心脏 和肺 的平均剂 M
量与体 积剂 量 ,并 具有更 好 的靶 区剂量 分布 。N C C S L 属 于快 速 增 殖 的恶性 肿瘤 , 的潜在 倍 增 期为 5周左 它 右 , N C C总治 疗 时 问超 过 6周 , 生 存期 上 每 天 而 SL 在
O AH S S患 者 中的疗 效显 而 易见 , 要性 尤显 突 出。 重
[ ] 刘学军 , 4 万汉锋 , 国钧 , 多平面射频组织 减容辅助改 良.P P 刘 等. u P 治疗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 气综合征 C]实 用医学杂 J,
志 ,09。5 8:2 9 14 . 20 2( ) 3—2 1 1
[ ] 中华医学会耳 鼻咽喉科学分会 , 1 中华耳鼻 咽喉杂志编委会. 阻塞性 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 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 准暨悬雍 垂 腭咽成形术适应证( 杭州 )J. [] 中华耳鼻咽喉科 杂志 , 0 ,7 6 : 2 23 () 0
4 3 0 O —4 4.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HU N e, A GLn h i t dcl ol e N ni nvrt hns Me in , aj g2 0 2 , A G W i W N i.T e r i lg , aj g U i syo ie dc e N n n 10 9 F s Me a C e n e i fC e i i
瘤细胞 的增殖 、 侵袭及 转移 。基 于 多项 临床研 究 , K s T I 两种 药物吉非替尼 和厄 洛替 尼先 后被 批 准用 于 N C C的治 疗 , SL
1 通讯作者 , - a : ag n ly 6 . o E m i w nl a @13 cm l i y 2 2 0 0 解放军八一 医院全军肿瘤 中心内科 10 2
r d oh r p n t r oa t a is r ey a ec mmo r ame t o .W i h u c s fs l— lc l y o i e k n s n i i r n a it e a y a d se e tci r do u g r r o c n te t n s fi t t t e s c e s o malmoe u e tr sn i a e ih b t s i h o n n s l c l l n a c r e e t ci ia e e rh s h v h wn t er a t i e g is r i n e t me i g a tsa e . h o —mal el u g c n e ,r c n l c l rs a c e a e s o h i c i t s a a n tb an a d l p o n n e l mea t s s T e n vi me h n s ,ci i a a p i ain fs l— lc l y o ie kn s n i i r n b a n mea t s n h r p u i h ie at rt e fi c a ims l c l p l t so ma l n c o moe u e tr sn i a e i h b t s o ri t sa i a d t ea e t c oc f a l o s c e h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化疗的新进展

strategies for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C。infier Res,1986.46:3876
【5】Fidias P,Dakhil SR,Lyss AP
study of induction therapy with lowed by either
et
a1.Updated
’373・
将4个周期后获得临床获益(CR+PR+SD)的130例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随访观察。另一组给予紫杉 醇每周70mg/m2。每治疗3周休息1周。TI'P观察组 为29周,研究组为38周(P=0.124);MST(中位生存 期)观察组为60周,研究组为75周(P=O.243);1年
生存率观察组为60%,研究组为72%。其结论为:紫
作者单位:31200.0绍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赵建国);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
万方数据
壅耍医药2Q螋生璺旦箜丝鲞蔓垒塑』i垒堕娶i丛!垂i£尘』Q丛婴尘,△P1 2Q螋,y丛!丝,盟Q:垒 .赛,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血小板减少的 毒性反应更低。在Ciuleanu等【7l的JMEN试验中比较 了培美曲塞和安慰剂对既往接受含铂方案诱导化疗 获得临床获益的晚期期N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和 安全性: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培美曲 塞500mg/m2维持化疗联合BSC.另一组接受安慰剂 联合BSC:共663例患者入组,维持化疗组441例。 安慰剂组222例。结果显示维持化疗组的PFS较对 照组延长。分别为4.3个月和2.6个月(P<0.00001), 此优势在非鳞癌患者中更加明显.分别为4.5个月 和2.6个月:对其中55%患者的总生存期进行初步 分析.维持化疗组为13个月,安慰剂组10.2个月。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B=0.06);3~4级贫血的发生率 维持化疗组更高(4.5%vsl.4%),其他毒性反应两组 均相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Ⅺ)二线或三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毒副反 应轻。但是用于维持治疗晚期NSCLC是否有效?日 本西部胸部肿瘤组(WJTOG)进行了吉非替尼维持治 疗的Ⅲ期随机临床试验181.共603例初治的ⅢB/Ⅳ期 NSCLC患者入组,PS评分O。1,随机接受最多6个 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化疗或三周期化疗后口服吉非 替尼250mg/d维持治疗,化疗方案包括TC、NP、IP、 DP和GP。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显著提高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综述 2014年WHO发布GLIBOCAN2012的数据指出2012年全球约有1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肺癌发病数为180万,占癌症发病率的13%。同时,肺癌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死亡数量的30%【1】。肺癌按组织学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肺小细胞癌(NSCLC)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随着肺癌研究的进展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对肺癌的疗效有了一定提高,本文将就如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外科手术治疗 针对早期的NSCLC,首选手术治疗【2】。目前普遍推荐使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筛查,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3】。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FDG—PET)在确定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上要优于CT检查,而且在N、M分期上显示了重要的位置,但是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手术的主要对象为适合手术的I、II及IIIa期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最大量的健康肺组织【4】。手术主张采用肺叶切除,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只适用于肺功能不全患者。Ⅱ期NSCLC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可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Ⅲa期病变的病人在手术中发现单一区域纵隔淋巴结存在转移病变时,如能将淋巴结和原发肿瘤完全切除则行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切除,IIIb期仅有少部分病人可手术治疗,IV期则不适宜手术治疗。氪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适用于病灶较小患者体质较差,难以耐受开胸手术或不同意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术前应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包括:肺功能、通气弥散功能、心功能等。 2 放疗 单纯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效果极不理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6~11个月【5】。根据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再增殖的理论而提出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由于加速超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时间,相对提高了生物剂量效应,从而提高了疗效。Υ刀和X刀采用射线几何聚焦方式,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一定剂量进行高精度放疗,提高了靶区剂量,治疗中与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及放射性损伤均较小,近期疗效显著。但由于肺部随呼吸而运动,因此Υ刀和X刀难以继续提高其治疗精度,近年赛博刀逐渐应用于临床【6】。它可以对肿瘤进行跟踪放疗,治疗精度大为提高。放疗可以单独进行,但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3 化学治疗 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饲起姑息治疗作用,更多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放疗、手术等联合治疗,目前是治疗NSCLC的主要手段。化疗可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根据美国的CAL GB9633【7】和加拿大的BRl02【8】项研究显示早期患者、第三代化疗方案、足够的周期数和按时完成化疗是NScLc完全性切除术 后辅助化疗成功的重要关键因素,术前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和提高手术切除率。铂类联合新药是目前治疗晚期NSCLC的首选方案,这些新药包括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 化疗药物种类及方案较多,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①铂类方案化疗优于支持治疗,铂类药物仍为首选,stephens等报道含铂化疗较单纯支持治疗可以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2个月,提高1年生存率9%,顺铂方案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减少呼吸道症状。②顺铂和卡铂随机研究:生存率和哪相似,消化道反应顺铂较高,卡铂多出现骨髓抑制。③二药方案优于单药,而近年出现的新药如紫杉醇、泰索帝、诺维本、健择和CPT—ll等药物与上述方案联合应用疗效可明显提高,毒副反应有所增加。④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0)专家小组建议即使是化疗初始化疗也不应超过6个周期,初始含铂化疗不应超过4个周期,对一线化疗无效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应超过6个周期。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差异而定,增加周期数不一定有更长的生存期。⑤对老年人或健康状况差的病人化疗与否应与器官功能、药物毒性等相结合,年龄不应成为反指征的唯一条件【9-11】。
》 术前化疗 由于术前化疗使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变为可以切除,获得一定的生存率,术前化
疗周期数以2—3周期为宜,超过3个周期由化疗引起的肺胸膜粘连、纤维化会增加手术难度,增加并发症,化疗方案和剂量与常规化疗相同。 术后化疗 在NSCLC仍有争议。一般认为,对I期肺癌分子靶向治疗NSCLC切缘阴性者术后是否化疗尚无统一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根据生物学检测结果(如P53、K-ras及cerb-2基因突变等)、淋巴结及血管受侵状况及组织学类型等综合考虑。鳞癌无须放化疗,而对于易于发生血行转移的腺癌和大细胞癌则主张化疗,对Ⅱ期NSCLC切缘阳性和(或)肺门淋巴结转移者应行化疗。【12】 4 介入治疗 近年来,介入支气管学日益成熟,腔内治疗方法逐步完善,可以经纤支镜行激光、微波、冷冻、内置支架、后装内放疗及高频电刀、氩气等离子、球囊扩张等治疗肿瘤导致的中心气道狭窄或阻塞,对继发于肺癌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置支架是较好的方法。【13】 5 生物治疗 由于化疗和放疗缺乏特异性,因此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应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取得明显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这种治疗模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14】 5 .1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人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技术。根据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基因,人们设计了许多种肿瘤基因治疗方案,其中自杀基因疗法是最具潜力 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自杀基因HsV-TK的应用是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将Hsv-TK基因导人肿瘤组织后,其表达产物可将无毒的前体药Acv或GcV代谢成对肿瘤细胞表现高度毒性的药物而杀死肿瘤细胞。研究表明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TK在两种肺癌细胞中生长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是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方法。抗血管新生治疗将为肺癌治疗开辟新途径。目前HsV—TK基因用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15-18】。 调动天然防御机制疗法【19】 由于肺癌患者体内T细胞、NK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因此通过使用调节免疫反应的药物如胸腺肽、免疫核糖核酸和左旋眯唑等,有助于改善免疫状态。胸腺肽常用于各期NSCLC的有效的病人,对那些要联合术后和放化疗后辅助治疗,其结果优于单纯手术或单一放放化疗的III期不能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补充免疫细胞因子
%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免疫母细胞、内皮细
胞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和肽类物质,常用的有IFN-a、IL-2,IFN-a是最早发现的具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20】。在NSCLC的临床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IL-2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对于可手术NSCLC患者多主张在术前3-5天开始应用,以弥补患者体内基础Ⅱ-2水平不足或手术造成的IL-2分泌减少。Ⅱ-2治疗晚期NSCLC可获得较长生存期【21】。 6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是指在肺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将与肺癌发生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靶点,利用靶分子特异制剂或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22】。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即ErbB酪氨酸激酶(TK)受体家族包括HER-1、HER-2、HER-3和HER-4共4种受体,在多种肿瘤中有过度表达。约有81%-93%的肺癌患者癌组织细胞能表达EGFR,有45%~70%的患者呈过度表达,在鳞癌中的过度表达比非鳞癌更为常见【23-24】。 EGFR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是HER-2的单克隆抗体制剂,现已经被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NSCLC的小样本研究已证明有救,EC0G已经计划进行将赫赛汀应用于HER-2过度表达NSCLC的II期临床随机研究。西妥昔单抗(1Mc-c225)是既R-1的单抗,其联合化疗或放疗用于过度表达HER-1的NSCLC细胞株取得了显著疗效。其联合卡铂/吉西他滨或卡铂/紫杉醇作为NSCLC一线治疗方案或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Ⅱ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25-27】。 TK抑制剂 易瑞沙(zDl839,lresaa)和Tarceva(0s-774.cdodnlb)能特异和可逆地抑制HER-1、TK活性,而PK-166、GW572016则是HER-1/HER-2 TK的双重可逆抑制剂,PKl58780为泛EGFR TK抑制剂。目前易瑞沙和Tarceva已经进入临床治疗阶段【28】。近年来研究表明, 抗EGFR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疗效,甚至可以缓解EGFR-TKI耐药现象。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和多靶点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EGFR-TKI,其中前者的研究结果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尤为理想,因而有望成为部分晚期NSCLC患者新的治疗标准【29】。 肺癌抗血管新生治疗 血管新生对大多数实体肿瘤生长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是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方法。抗血管新生治疗将为肺癌治疗开辟新途径【30】。 针对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CF)、肿瘤坏死因子(TNF-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其中VEGF是血管新生的关键和核心刺激因素,可以应用VEGF及其受体阻断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血管生成【31】。 新生血管抑制剂 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INF-Υ可溶性FGF受体等为人工合成类,而血管抑素、内皮抑素、血小板敏感蛋白1(TSP-1)、IP-10及血小板因子4(PF-4)为天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中内皮抑素为特异的血管抑制因子,它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使肿瘤进入休眠状态。其优于VEGF抗体等其他新生血管抑制剂,用于抗血管新生治疗县有良好的前景【32】。 蛋白磷抑制剂 蛋白酶在血管新生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血管新生过程中首先伴随着基质降解酶的释放来破坏基底膜,使内皮细胞能够迁移和侵入细胞外基质,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金属基质蛋白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从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产生。BB94是人工台成的小分子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效果良好。B2516与BB94相似,在肺癌、卵巢癌的临床实验中可见各种肿瘤标记物有不同程度改善【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