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2010-2019年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2010-2019年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2010-2019年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2010-2019年高考文言实词及词

义汇总A-J

A

1.爱:

①吝啬。“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2014·江苏卷);“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③喜爱,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顾惜。“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吝惜,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⑥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2.按:

①查验,追究。“上官按之不得实”(2012·四川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握住。“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③控制,抑止。“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④用手向下压或摁。“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

3.安:

①安守。“祜独安其室”(2016·上海卷)。

4.谙:

①熟悉。“备谙村落者也”(2013·江西卷)。

B

5.拔:

①超出。“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2011·湖南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成语“出类拔萃”。

②攻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

④提拔。“推拔於寒素中”(2014·浙江卷);“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6.罢:

①罢官,免去,解除。“遂罢镇兵五千人”(2011·辽宁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2011·全国大纲卷)。

7.败:

①败坏,毁坏。“有难成而易败者”(2011·北京卷);“毋令败群”(2012·上海卷);“于是纵散约败”(《过秦论》);“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②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③打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殽之战》)。

④凋残,衰落。“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

⑤失败,战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8.白:

①禀告,报告。“闻者为白县吏”(2013·福建卷)。

9.报:

①答复。“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2010·全国卷Ⅰ);“吏部请如雍言,不报”(2016·全国卷Ⅲ);“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②报告,告诉。“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③报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传》)。

⑤报效。“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

⑥奔赴。“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0.暴:

①迅疾,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

②暴躁,急躁。“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③通“曝”,晒。“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④凶恶,残暴。“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11.被:

①通“披”,穿着。“被鹤氅衣”(2013·山东卷);“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②表示被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③蒙受,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④通“披”,披散。“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12.辈:

①某类人。“君,我辈中人也”(2014·福建卷);

13.本:

①农耕。“衡山之民释其本”(2016·北京卷)。

②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③本来,原来。“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2014·安徽卷);“则必从其本事矣”(2011·山东卷);“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④探求,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⑤抄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

⑥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14.比:

①并列,靠近,相连。“屋比延烧,不足忧也”(2011·江西卷)。

②比较,相比。“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③及,等到。“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④比拟。“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⑤合。“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逍遥游》)。

15.必:

①必须,一定要。“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2015·天津卷)。

②必然,必定。“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全国大纲卷)。

16.鄙:

①轻蔑,看不起。“习举子业辄鄙之曰”(2012·四川卷);成语“鄙夷不屑”。

②见识浅薄,地位低下。“则相与笑之曰:鄙”(2010·湖北卷);“鄙陋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③作为边境。“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边邑,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⑤自称的谦辞。“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17.敝:

①破旧。“乃易其敝衣”(2010·天津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成语“敝帚自珍”。

②疲惫,困乏。“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③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谦辞。“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崤之战》)。

18.蔽:

①审断,判决。“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2018·全国卷Ⅲ)。

②遮掩,遮蔽。“用盖以蔽日也”(2013·江西卷)。

19.病:

①批评。“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2011·湖南卷)。

②疾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③困苦,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④生病,患……病。“病目眚”(2016·江苏卷);“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赤壁之战》)。

⑤枯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薄:

①迫近,引申为进攻。“遽薄京师”(2010·山东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2010·江西卷);“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薄暮暝暝,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②浅薄。“方为薄世笑骂”(2014·江苏卷);“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2019·浙江卷);“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④缺少。“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⑤淡薄。“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⑥厚度小。如成语“如履薄冰”。

⑦俭薄。“奉于身者薄”(2015·湖北卷);

21.部:

①统率。“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2012·重庆卷)。

②官署。“还部白府君”(《孔雀东南飞》)。

③分类,门类。“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22.步:

①行走。“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福建卷);

23.颁:

①发布,公布。“以其规置颁示诸路”(2012·全国大纲卷);

24.并:

①共同,一起。“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011·天津卷)

25.濒:

①临近。“道人濒行”(2010·山东卷)

C

26.长:

①执掌。“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2011·全国大纲卷)。

②与“短”相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③遥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④长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⑤长长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⑥列在首位的。“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⑦年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⑧增长。“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⑨一直,经常。“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⑩助长。“堕军实而长寇仇”(《崤之战》)。

27.尝:

①曾经。“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2017·上海卷);“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2016·全国卷Ⅰ);“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2015·浙江卷);“非事未尝入州城”(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2013·山东卷);“故吾尝谓文章之事”(2011·湖南卷);“母尝病,思鳜羹”(2010·重庆卷);

28.常:

①曾经。“常显用之”(2014·北京卷);

②一直,长久。“常以厚直募善走者”(2014·上海卷);

29.彻:

①穿透,通贯。“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2011·全国新课标卷);“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通达,明白。“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③尽,完,到底。“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持:

①挟制。“持府县短长”(2014·广东卷)。

②拿着,握着。“持弼而泣,恨相之晚”(2017·上海卷);“不持尺刃”(2010·重庆卷);“取武阳所持图”(《荆轲刺秦王》)。

③主持。“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苏武传》)。

④搀扶。“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⑤保持,坚持。“世讥其持禄固宠云”(2016·全国卷Ⅰ);如成语“持之以恒”。

31.饬:

①通“敕”。命令,告诫。“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2017·全国卷Ⅲ);

32.嗤:

①讥笑,嘲笑。“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2011·辽宁卷)

33.宠:

①以……为宠。“多惠政,赐金带宠之”(2010·全国卷Ⅰ)。

②荣耀。“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

③宠爱。“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

④尊贵。“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34.除:

①台阶。“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2014·重庆卷);“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②授予官职。“除福州观察使”(2010·江西卷);“除知台州”(2016·天津卷);“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③整修,修理。“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清除,去掉。“为民除疾苦”(2014·湖北卷);“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⑤革除。“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原君》)。

⑥流逝,过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35.畜:

①通“蓄”。“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2010·湖北卷)。

②家畜。“拥众数万,马畜弥山”(《苏武传》)。

③养育。“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豢养。“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报任安书》)。

⑤饲养。“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36.厕:

①置身。“安可厕诸君子间”(2011·四川卷);“而足下厕其间”(《与高司谏书》)。

②厕所。“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37.策:

①骑,驾驭。“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2011·四川卷);

38.次:

①第二。“亮知荆州次当受敌”(2013·湖南卷);“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

②停留。“舟次彭泽”(2011·福建卷)。

③临时驻扎和住宿。“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次顺义”(2015·广东卷);“军皆定次,将乃就舍”(2015·山东卷)。

④顺序。“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⑤旁边。“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⑥量词,回。如成语“三番五次”。

39.赐:

①赏赐。“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

①推辞。“丰虽外辞之”(2013·江苏卷);

41.词:

①言词,说法。“虽子之仇,无异词也”(2012·天津卷);

42.刺:

①用篙撑。“见一丈人,刺小船”(2013·重庆卷);“刺船而去”(2011·四川卷);

②扎,用尖利的东西刺。“引佩刀自刺”(《苏武传》)。

③揭发,指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讽刺。“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屈原列传》)。

43.称:

①称颂,称赞。“善知人,多所称”(2013·辽宁卷);“犹称所长而达之”(2012·山东卷)。

②声称,声言。“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相称,符合,适合。“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④称为。“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44.陈:

①陈述,述说。“尚欲扬榷而陈之”(2017·江苏卷);“极陈时弊十事”(2016·全国卷Ⅲ)

①追逐。“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2009·全国新课标卷)。

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读书三十乘”(2016·浙江卷);“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③冒着。“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登,升。“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⑤驾(车),坐(车),骑(马)。“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趁着,凭借。“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2010·全国新课标卷)“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46.诚:

①果真,如果。“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②诚心,诚意。“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

③实在,的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7.成:

①完成,成功。“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019·天津卷);

48.冲:

①要冲,交通要道。“当涂兵之冲”(2015·浙江卷)。

②虚,谦和淡泊。“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③向上冲。“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向前冲闯。“其原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雁荡山》)。

49.充:

①担当,充任。“仍充岭南采访使”(2011·辽宁卷)

50.酬:

①酬谢。“酬以馆选”(2019·江苏卷)

51.垂:

①将近、接近。“居家垂二十年”(2018·上海卷)。

52.参:

①检验。“参之于上古”(2017·浙江卷);

53.崇:

①高。“累微尘以崇峻极”(2015·四川卷);

②高贵。“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54.初:

①起初,当初。“刘晏初为转运使”(2014·上海卷);“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福建卷)

②刚刚。“太祖初入关”(2010·安徽卷);

55.黜:

①降职,贬斥。“帝亮其情,亦不加黜责”(2012·辽宁卷);

56.处:

①居住。“木处而颠”(2014·湖南卷)

57.觇:

①侦察,察访。“觇报四方物价”(2014·上海卷)。

58.侪:

①同辈或同类的人。“吾侪愿尽力焉”(2014·重庆卷)。

59.脆:

①脆弱。“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江苏卷)

60.察:

①省察。“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浙江卷)

D

61.当:

①承担,担当。“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江苏卷);“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②相等,相当。“请者必当其人”(2011·天津卷)。

③符合。“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2019·天津卷)。

③阻挡,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④执掌,主持。“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2017·上海卷);“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⑤应当,应该。“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⑦正当,在……时候。“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⑧必然,必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⑨假使。“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⑩面对。“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当作。如成语“安步当车”。

62.谠:

①正直,敢于直言。“又谓珪刚直忠谠”(2016·全国卷Ⅲ)。

63.党:

①勾结。“与王素党结避祸”(2012·重庆卷)。

64.登:

①考中。“登景泰二年进士”(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

②升,由低处到高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③上路,登程。“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④即刻。“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

65.第:

①科举考中。“有夙儒张覃者未第”(2013·广东卷);“第明经”(2011·浙江卷)。②住

宅。“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2010·重庆卷)。

③次第,次序。“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④只,但。“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黄州新建小竹楼记》)。⑤

假如。“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6.典:

①主管,掌管。“太祖典禁旅”(2013·北京卷);“公不宜典机密”(2010·江西卷)。②

文献,典籍。“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③典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④前代的文物、制度、故事。如成语“数典忘祖”。

67.笃:

①执着。“老而弥笃”(2014·四川卷)。

②深,甚,也可特指病重。“义笃而辞质”(2015·福建卷);“值母病笃”(2012·安徽卷);“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江苏卷);“及贞病笃,察往省之”(2017·山东卷);“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③局限。“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

68.独:

①难道。“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2016·山东卷)。

69.督:

①督率,掌管,统率。“督天下援兵”(2015·广东卷)。

②督责。“耕者,不复督其力”(2010·湖北卷)。

70.度:

①推测,估计。“将军自度何如也”(2013·湖南卷);“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2012·安徽卷);“贞度叔陵将有异志”(2017·山东卷)。“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廉颇蔺相如列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②渡过,越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考虑,衡量。“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④标准,限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⑤比较,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⑥制度,法度。“必合古人矩度”(2015·安徽卷);“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⑦常态,容度。“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⑧次、回。“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⑨谱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71.夺:

①改变。“其父见其志不可夺”(2014·山东卷);“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不夺其志”(2012·山东卷);“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②夺取。“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失去,丧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72.多:

①赞许,推崇,称赞。“盖其性所多也”(2014·浙江卷);“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2014·湖北卷);“人用是多疑名”(2012·北京卷);“蒙正败,士以此多公”(2012·江苏卷);“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2015·广东卷)。

②与“少”相对。“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73.短:

①诋毁,指摘缺点,揭发过失。“乃短贾生曰”(2019·全国卷Ⅰ)。

74.迭:

①交替,轮流。“五亭间开,万象迭入”(2018·天津卷)。

75.蹈:

①实践、实行。“必也蹈而行之”(2018·浙江卷)。

76.盗:

①侵犯。“虑夏人必乘间盗边”(2013·全国大纲卷)。

77.啖:

①吃或喂。“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2016·全国卷Ⅱ)。

78.殚:

①用尽。“殚其财,竭其力”(2015·重庆卷)。

79.惮:

①害怕,畏惧。“内不甚惮也”(2013·江苏卷)。

80.德:

①道德,品行。“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2015·北京卷)。

81.帝:

①称帝,为帝。“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82.悼:

①悲痛,哀伤。“墨子闻而悼之”(2015·天津卷)。

83.逮:

①赶上,及,到。“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2014·四川卷);“尔曹才不逮人”(2012·江苏卷)。

84.代:

①世代,世世。“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

85.对:

①回答。“左右以丰对”(2013·江苏卷)。

86.贷:

①宽恕。“贷而流之”(2011·江苏卷)。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合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 2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

(完整word版)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

1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7.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1.爱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⑥古之遗爱也(恩惠) ⑦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2.安 ①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②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④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⑤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⑦衣食所安(养生) ⑧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被 ①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④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⑤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⑥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倍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②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③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④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本 ①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②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④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⑤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⑥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⑧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⑨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③鄙人?自称的谦词 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兵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③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

常见文言实词 1.爱 (1)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 (1)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本 (1)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2)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3)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5.鄙 (1)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2)以……为边界(边邑)

2019高考语文实词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让公子曰。(《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良曰:“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率倜傥非常之人率:全,都】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教师版)

文言文重点实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驻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图:(考虑)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靠)敝:(损害) 以乱易整,不武。易:( 替代 ) 《荆轲刺秦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轻微转折)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 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官吏、人民)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 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胜:(能承受、能承担)沛公起如厕如:(往、到) 【第二册】 《离骚》 謇朝淬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宁溘死而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进步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诗经》 将子无怒将,请,愿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伤心 《孔雀东南飞》 何意致不厚致,招致,招来 渐见愁煎迫见,被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多谢后世人谢,告诫告诉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辞谢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适,按照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相约渠他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译为“我”《兰亭集序》 列坐其次次(旁边)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的办法)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 (……的原因 ) 致(情趣)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赤壁赋》 举酒属客属(劝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方其破荆州方(当)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如果) 《游褒禅山记》 盖音谬也盖(大概) 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夫夷以近夷(平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至(到了)相(帮助) 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完)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治学的人)

2019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答案详解(20200616221723)

1二、本大题共6小题, 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7—11题。(共19分) 左氏《国语》, 其文深闳杰异, 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 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 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 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 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 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 川源必塞。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若国亡, 不过十年。十年, 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是岁也, 三川竭, 岐山崩。幽王乃灭, 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 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 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 自峙自流, 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 自崩自缺, 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 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 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 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 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 阴阳之无穷, 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 或会或离, 或吸或吹, 如轮如机, 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 国必亡。人乏财用, 不亡何待?”则又吾所

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 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 则乏财用而取亡者, 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 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人舜、尧之道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腐烂 ⑥抑人事乎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120文言文实词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2019年高考语文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虚词汇编(完整版)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二)

16.从 吾从而师之。 译: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我对她已经失恩断义,当然不能答应你。 弟走从军阿姨死。 译:小弟参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樊哙从良坐。 译:樊哙就挨着良坐下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迎亲的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来到郡府门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 译:在这时候,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国。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懂得自己又懂得对方,打一百次仗都不会失败。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译:有个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计遭受四次水灾,竟能没被烧毁,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 译:况且燕国和国是处在国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 18.当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译: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估计大王的军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项王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译: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也不能把它攻开。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不惜肝脑涂地,死后也要结草报恩。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译:我知道欺骗大王应得死罪。 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译: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不久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接你回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倘若和国较量,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来。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译:准备献给官府,但又担忧恐怕不合心意。 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地,臣请往如楚。” 译:仪知道后,就说:“用我一个仪就能抵一带地方,还是请让我到楚国去吧。” 19.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译:长安西面的太白山阻绝了入蜀的道路,仅有一条鸟飞的路线。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分类

高三文言文积累之常见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2019高考语文:120个常考文言实词

2019高考语文:120个常考文言实词 1.爱ài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 ⑥通“薆(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⑧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2.安ān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⑥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表疑问,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②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③施加,施及。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④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⑤表示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bèi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爱,ài 动词 ①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④吝惜,舍不得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珍惜,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⑥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奉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高中文言文必备实词整理

文言文词语整理(注意:词语熟悉常用的义项不做整理) 白云语晓喻谕 收系执幽羁縻囹圄缧绁 分、虞度拟逆 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陈陈相因因势利导因利乘便因其不备卒然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由于于是就 干 过:拜访如:过故人庄 方:比拟;正在;将要 拟:忖度;准备,打算;比,比拟;比量,比划;模仿 匹:相等,相当; 存(顾):思念; 看望,问候;抚恤;养老存孤 坐:因为;因……判罪;判罪(连坐)如:蒙毅当高罪死 婴:环绕妇幼婴城 治:社会安定 贼:伤害,残害;祸害;敌人,犯上作乱;偷窃的人 审:详细,周密;稳重,慎重;确实;审查,弄明白 革:皮;改变;除去 摄:整理(衣冠);辅助;代理 抑:低下;控制;或者 劝:勉励 乘:登上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省:查看,检查;探视,问候;宫禁;官署名;行政区域 录:审查纪录囚犯的罪状;逮捕;记住;录用任用 乖:偏执;不驯顺;坎坷 购:悬赏捉拿 廉:正直;不贪;查访 狱:案件 科:法律条文;征税;判刑;作奸犯科;金科玉律科首 就:趋向;靠近;完成;即使(就能破之尚不可首也);广泛 此、是:代词这、这些 次:临时驻扎;住宿;住宿处;次序军次江北 薄:靠近;如:日薄西山;夜薄敌营 却:退后;推辞,不接受;去掉(却盾而前);还(却话巴山) 得:能够;完成 竟:整个(虚中竟日);完毕,终了(看书既竟);终于;究竟,竟然 卒:士兵;最终;通“猝”马上;死 简,拔,擢:提拔 典:卖典当;掌管 微:如果没有 盍:何;何不 干:河边;冒犯;干预,干涉;冲;谋求;才干(干谒)

疾:重病;痛苦;缺点;厌恶;妒忌;快,急促 忌:憎恨;嫉妒;畏惧;忌讳 病:得病;筋疲力尽;担忧(君子病无能);毛病弊端; 勒:笼头;强制;率领;雕刻 给:丰足;提供;供给 笃:深情;病重病笃笃情 舆:车;抬,举 布:布施;布化 化:以教育感化,民心民俗;大自然的功能造化;风俗风气 治:太平,与“乱”相对 攻,治:研究术业有专攻 捐:抛弃,除去,(细大不捐,捐身飞赴国难);捐献 负:依仗;背叛,辜负 荷,蒙:受 里:二十五家为一里,可译村里、邻里 脱:免去;如果脱有祸,固所不辞 让:谦让;责备大礼不辞小让 假:借(久假不归);借助;非正式的(假王) 仕:做官;官场 阕:宫殿,朝廷 客:外来的人;寄居他乡;门客食客 一:全部;竟然(一至于此乎) 剧县,剧职:难治理。任务繁重 向:先前如失向来之烟霞 归:出嫁;返回;归附; 引:拉开弓;率领;避开退却;取过来招引;引用;承担; 乘:登上;欺压;追逐;趁着 殆:危险;几乎;大概;通“怠” 贷:借出;借入;宽恕,推卸如严惩不贷责无旁贷 事:侍奉;效力 比:一个挨一个;并排,如比家;近来 害:嫉妒;妨碍 忌:憎恨;嫉妒;畏惧;忌讳,禁忌 嫉:嫉妒;憎恨 憾:遗憾,不满意 恨:遗憾“怨恨”连用是仇恨的意思 怨:埋怨,责备;恨,仇恨 营:经营;制作;谋求营利如:狗苟蝇营 徇:四声:示众;掠去;巡行特指巡行占领之地;通“殉”以身徇恩;二声:顺从 部:统率;官署,行政机关;部分,类别 幸:去某地;宠幸;幸而 多,许:赞美;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自称的谦词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