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高考文言文练习杜正伦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常见的文言实词,举例说明其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加深理解。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文化讲解: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补充和说明:这三个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问答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后作业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回顾并掌握已学过的文言实词。
2. 难点: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思考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用法。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课后阅读和练习。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文言实词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的文言文参考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第2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学设计XX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打破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剖析一览表:年份体裁选材考察角度 XX 人物列传《宋史·朱昭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明史·花云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宋使·何灌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命题特色 1. 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人物列传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不选作者特别著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色上看,整体趋势是稳固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踊跃健康,内容相对陌生,表现了考试材料的公正性。
4.从考察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固,一般为 3 个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重视,试题仍旧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内容主要波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剖析、挑选与归纳、句子翻译等。
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旧备受喜爱;重视考察文言文知识的迁徙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剖析、归纳能力。
对“言”的重视本质是考察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显然趋势于主观题,主要考察对文言文内容重点的归纳,即考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基于上述特色, 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为主,适合关注散文。
题型趋于稳固,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察的重点。
第一节文言翻译【备考攻略】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一)审。
在翻译以前,第一要审清文言词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能够先在底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词句,而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惹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词句以词为单位逐个切分开来,而后逐个地加以解说。
(三)连。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个解说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掌握实词意义推测的方法2.提升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二、教课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测的方法并灵巧运用三、教课课时: 3 课时第 1 、2 课时一、考点阐释“理解常有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纲领》保存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有实词”,这是考察范围,重点是理解教材中150 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详细要求,既是考察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神态,又是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取,一定累积必定数目的实词。
但是,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拥有多义性,重点是要确立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详细含义,这就不是不过靠累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一定在累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测的详细方法,以便灵巧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究竟就是要能依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测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后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测上,因此掌握推测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测法(一)字形推测法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其形旁为我们意会词义供给了有利条件。
如:“理”,从玉( 左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偏旁写作王) ,凡形旁从“玉”的字,本意都与玉石珠宝相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 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相关;“贝”与金钱相关;“皿”与用具相关;“宀”与房舍相关;“阝”与地名相关;“求”与毛皮相关;“言”与说话相关;“隹(zhuī)”与鸟雀相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盖相关;“系”与捆绑相关;“纟”与丝织品相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相关;“页”与首相关;“自”关鼻,“目”关眼。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四、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考题导引1、(2010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三、教学课时: 3 课时第 1、2 课时一、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 ,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 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一)字形推断法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 ) ,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韩非子》 ) 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
“攴( pū) ”与敲击有关;【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 4)径造庐访成形旁为走意思为到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上入下米,意思为买入粮食(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左目右間,意思为从门缝中看,“窥视”(7) 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xx年高考题)“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 ,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绳子)(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绳)(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田地 )(二)、字音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推断练习】(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 “住”通“驻”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倍”通“背” ,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3)昌宗从旁趣说 , 使速言 ( “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 )( 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
(《左传》)责, 意思为 ___________“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
”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
”“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
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
《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
”这是“责”的本义。
( 5)“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苏轼《教战守策》)“顿”字(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 7)“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 8)“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匈”( 9)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罢(三)联想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推断练习】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鄙:粗俗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联系《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友好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词义为认为⋯⋯奇异4、阮籍与浑为友。
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
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
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词义为往,到5、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联系《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词义为嘱咐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05年辽宁卷)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喻:明白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薄:靠近8、敌见,惊退。
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xx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投,扔掉,舍弃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xx年高考湖北卷)联想: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只是10、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
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宋史》联想:严惩不贷〖解释〗惩:处罚;贷:宽容。
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贷:宽恕、宽免(四)相似结构推断法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
【推断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对“恃” ,词义为依仗、凭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用”,词义为被任用( 3)文过饰非(“过”与“非”同义)“文”对“饰”,词义为掩饰(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对“愈”词义为更加(5)简能而任之 , 择善而从之“简”对“择”词义为选择,选拔(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逍遥游》)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推断练习】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3、行将为人所并(将)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5、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接待)(六)语法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推断练习】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 讨伐暴秦 , 功盖寰宇 !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xx年全国高考题)樵:木柴。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_______(xx湖南)“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 ,可知“和”应为“应和”。
4、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xx年高考浙江卷)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条:整理5、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脯(杀做肉干)( 为这件事 ( 同纣王 ) 争辩得很厉害,所以( 纣王 ) 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6、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7、其罪当与童贯等。
等:一样,等同句中主语为“其罪”,“与童贯” 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
所以它是“一样” 、“等同”之义,而非“等人” 、“等等”。
8、( 08 广东)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嫁给)(七)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断粮)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 ,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
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xx年全国卷Ⅱ第8 题 A 项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 之后 , 作宾语 , 应该是名词。
由此可推断 , 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
( “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4、( 07 浙江)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 敬佩 )第3课时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桑怿,开封雍丘人。
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
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
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 xx 年全国Ⅱ卷)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B.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