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c92f15fa4431b90d6d85c724.png)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
它是在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用于思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难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
要学会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需要以对该种语言相当程度的掌握为前提。
不可能一开始就学会。
一汉语思维导致“中式英语”翻译的形成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结构。
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上截然不同。
尽管我们希望英语学习者能达到用英语思维来思考,不用汉语思维直接进行交际或写作,但是,由于想进行的交际内容的广泛和以掌握的英语知识的贫乏,初学者在进行交际或写作时,仍然会很自然的先用汉语思维思考,再用英语将思维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如:①He kicked the ball with his foot,(He kicked the ball,他一脚把球踢开了。
)②Bob hit my face,(Bob hit me in my face,鲍勃打了我的脸。
)以上二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均不符合英语习惯,就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如例句1,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踢”(kick)这一动作本来就只能由脚来完成,不必再加“with his foot”,因此不能延用汉语的“一脚踢开”的习惯。
在例句2中,汉语思维强调“打了脸”,而英语思维习惯则需表达为“打了我”,脸则只是打在身体上的某个地方。
二汉语主体思维的倾向差异使得“中式英语”翻译更为明显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描述实物和阐述事例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人或表示生物的词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如:The thought of resuming filled her with fear,她一想到要返回去,心里就害怕。
中西思维差异与翻译

n e v h i a y 形合) ad ep ae oe cat g e t ( d c sfn n n b u . 33中国人重本体思维 , _ 西方人重客体思维 中国古代推崇 “ 天人合一” 而西方则是“ , 天人相分” 即中国文化 以 ,
人本为本 , 西方 文 化 以 物 本 为 本 。 中国人 这 种 人 本 文化 长期 沉 淀 , 成 形 了汉民族本体型 的思维方式 , 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 、 推理和研究事
1引 言 .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 , 使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思维看不见 、 听不 到 、 摸不着 , 以某种方 式体 现出来 , 它 在人类社会 中语 言便 成为了 思 维 的 重 要 载 体 。 言 表 达形 式 上 的差 异 是 不 同 文 化思 维 方 式 的 反 映 。 语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 的辩证关系 ,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表达 形式 ,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载体。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 也是一 种思维活动。“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 文化信息转化成异语文化信息并求得 两者相似的思维 活动和语言活动。” 思维活动是翻译最根本最 隐蔽的 “ 深层活动。 ( ” 黄仲廉 2 )翻译 的本质是不同的思维形式 的转换 。( 4“ ” 包惠 南 5) 6 。因此 , 在翻译活动中有必要对 比中西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 表现 , 揭示其差异对 翻译活动的影响 , 从而尽量减少或避免 由于对思维 模式缺乏重视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2中西 思 维 方 式 产 生 差异 的原 因 . 文化和哲学是不可分割 的,民族文化和哲学给思维形式和语 言表 达法以极 其深刻 的影响 。 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思维 。 造成 中西思维 差 异 的 方式 很 多 , 重 要 的 原 因是 两种 文 化 的 哲 学 观不 同 。中国 的 哲学 最 传统主张“ 天人 合一” “ 、万物 皆备 于我” “ 、 悟性” 所 以中国文化求全求 , 和谐 , 重个人感 受和“ 心领神悟 ” 而西方哲学则主张“ ; 人物分立 ”重形 , 式论证 , 崇尚个体思维 , 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 。 中西方民族 的经 济制度 和生活环境也对思维 方式 的差异有影响 。 中国是一个农业 大国,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闭的生活环境 是中国 人的思维局限于本土之 内,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又促使了人 与 自然 “ 和谐的思想形成 。西方 民族发达的工商业和航海业要求对外扩张和掠 夺 , 于海 洋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善 于与 自 搏斗 , 尚人的力量 , 居 然 崇 主张 征 服 自然 , 维相 对 开 阔 。 思 3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表达上的不同 . 31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 . 西方人重抽象思维 早 在十九世纪 中国 “ 尚象 ”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形象的思维方 式, 西方文化 “ 尚思” 的文化传统形成 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 。 这种思维 方式的差异在汉英两种文字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 字, 绝大多数的汉子都是音 、 、 形 意结合的三维表意文字 , 其特点是由其 形可以知其义 , “ 、 、 。而英语是一维表音文字 , 如 森 打 跑” 读音与意义之 间没有任何联 系, 抽象性极强 , 而且一词多义现象较多。英汉这种不同 的思维方式还 反映在语言结构上 :汉语表达的重要特点是 ‘ ’ ‘ 、 “ 实 、明’ ‘ ’‘ ’‘ ’‘ ”( 直 、显 、形 、象 ’ 连淑能 16 ,即措词具体 , 3 )“ 涵义 明确 , 述直 叙 接, 常常借 助于比喻 和形象。”ii 3 )“ ( d19 ,英语的抽 象表达方法主要见 p 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 , 这类名词涵义概括 , 指称笼统 , 覆盖面广 , 往往有 种 ‘ ’ ‘ ’‘ 、 曲’ ‘ ’ 虚 、泛 、暗’ ‘ 、隐 的魅力 。” ii 2 ) (pd1 8 。所 以, 在翻译过 程 中往往要进 行具体与抽象的转换 。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2482018年41期总第429期ENGLISH ON CAMPUS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文/张植晟引言英汉翻译是通过使用语言机制,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目标,也是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多种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想要达到思想交流,就需要以翻译作为媒介,由于其属性特点,翻译需要依赖文化而存在。
目前,英语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沟通时使用的官方语言,因此保证其翻译精准度十分重要。
一、文化对于英语翻译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双方沟通交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脚步加快,建立与他国有效沟通是必然发展要求,英语翻译作为重要工具,可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程度,改变固有“闭门造车”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引入国外优质文化,还能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
在英汉翻译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在于推进两国之间有效联系,从根本上来看,一切翻译工作均有其实际意义,除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在保证交流质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共享文化”的理念,实现文化互动,建立与他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多种影响1.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
地域差异的影响往往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其日常生活中涵盖着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因此相关语言的运用要符合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
翻译人员要重点注意,不能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分析其文化背景,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white代表着纯净与天使,因此新娘需要身穿白色婚纱,而在我国文化中,red(红色)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中式婚礼上,新娘往往要穿大红色喜服。
在美英民族中将红色视为血液的颜色,意为危险、可怕。
为中华民族中,则用白色表示对已逝亲人的哀悼。
不同的地域会繁衍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英语翻译受到一定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
晋 城
职
知, 中国是一个美食大 国, 一部 纪录片《 舌尖上 的 中国》 让全世界见识 了中国的美食 , 也体会 了中国 人 对 待食 材 烹 饪过 程 的认 真 和重 视 , 这 种 态 度 也
体 现在语 言表达 。以英文单词 m a k e 为例 , “ m a k e
业
译的影响 , 旨在通过 这种对 比 , 提 高翻 译的质量 , 使译 文更精准 、 更地道 、 更符合 目标语 的表达 习惯 , 进而
促 进 中西 方 文 化 的 有 效 交流 。 关键词 : 思 维差 异 ; 汉英 ; 翻译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一 5 0 7 8 ( 2 0 1 7) 0 6 一 - 0 0 8 1 — 0 2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 2 0 1 7 . 0 6 . 0 2 4
( 二) 中 国人偏 好 委婉 , 西方人 偏好 直接
技
求
西方哲学家认为“ 世界对立 , 非此 即彼” , 中国 哲学 的思想是“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比如 : 在西 方, 一个男孩和女孩谈恋爱 , 情到浓处 , 男孩会对 女孩说一句 “ I l o v e y o u ” , 女孩一般也会 回复“ I l o v e y o u , t o o ” 。但 在 中 国文化 里 , 当一 个男 孩 对女 孩 说
作者简介 : 赵艳芳 ( 1 9 8 4 一) , 女, 1 I l 两晋城人 , 讲师 , 硕 士 主要研 究 向为英语 翻译 卜 j 教学
・
学 术 探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docx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由于各国语言的不同,翻译应运而生。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饮食文化、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导致文化差异中西方无论在饮食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从饮食文化说起,中国人讲究“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讲求实际,注重的是菜的质量与营养。
中国人吃饭使用的是筷子,西方人则使用刀叉,这同样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带来的是分食,而使用筷子则代表一家人要共同围坐在餐桌旁夹同一份菜。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而中国人则是有牢固的家庭观念。
在生活态度上,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加偏重于物质的实用价值,而中国人可能比较注重精神享受。
中国人喜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讲究含蓄,而西方人则不用,他们喜欢简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会给你留一点面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时,虽然源语要表达的内容很简单易懂,但我们通常要用华丽的辞藻加以修饰。
二、文化差异影响翻译1、习俗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西方由于所处地域不同造成了地域文化差异。
但尽管如此,各个国家还是出现了会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的现象。
例如在英语中的“blacksheep”如果直译意思是“黑色的羊”,但正确的汉语意思应译为“害群之马”。
语言虽不同,但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再比如说英语中的“Tokilltwobirdswithonestone”,如果直译过来意思是“用一块石头杀死两只鸟”,而汉语中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一石二鸟”。
中西方对龙文化的理解更是有巨大的差异。
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而中国人则被誉为龙的传人。
在中国的许多传说与故事中龙的形象也是勇敢的、积极向上的。
龙的身上也同样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中龙凤”就是用来比喻世间的杰出人物。
龙在西方所代表的含义则是与中国完全相反。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就是 :“ 用木 杖或 者 刀剑 杀人 ,有 什么 不 同吗 ? ”今译 后 , 就 是一个 有状语 的句 子 。可 是 ,我 们 的翻 译不 能代 替句法 分 析 ,而 且今译 后 ,也只能 说 明同一含 义我们 可 以用 不 同 的句式来 表达 ,这样 的翻译 并没有 遵照 原文结构 ,这 句的 翻 译 :“ 杀人用 木杖或者 刀剑 ,有什 么不 同吗 ? ”会 更好 。 综上 所述 ,笔者认 为古代 汉语 语法 中不应存在 “ 状 语 后 置 ”的说 法 ,不应 在 语 法 分析 过 程 中做 模 棱 两可 的提 法 ,让古汉 语语法 恢复 自己的简单 、清楚 、明 了。
-
1 . 思维 、语 言和 翻 译 语 言和 思维 的关 系从 古 希腊 起 就 是哲 学 家 谈 论 的 问 题 。这 个 问题 对于语 言学家 、心理 学家 以及人类 学家来 说 也是一 个挑 战,因为 语言和 思维 的关系很 复杂 。对于语 言 与思维 关系 的理论 中 ,萨丕尔 一 伍 尔夫 假设 相对 来说 比较 受欢迎 。这个假 设包 括两部分 , 即语 言决 定论与 语言相 对 论 。语 言决定 论认为 语言决定 思维 ,而语 言相对 论认为 不 同的语 言产生 了不 同的思维模 式 。对 于是语 言决 定思维 还 是 思维 决定语 言这个 问题 并没 有绝对 的答 案。萨 丕尔 . 伍 尔 夫假设 所提 出的观 点是语言 改变 了人们学 习 以及 思考世
2 . 中 西思 维模 式 差 异 地 理 、历史 、文化及 语言 的差异 ,导致 了中西 思维模
气 。川 如 :“ 范增 所举 佩 玉块 以示之 者 三 。 ”“ 三 ”可 以用 做状 语 ,变成 “ 范 增三 举所 佩玉 块 以示之 ” ,但这 种句 式 没有 强调这个 数词 的作用 ,这样 的句子 的语气 也就 只是一 般 的陈述 语 气而 已。“ 后 秦击 赵 者再 ,李牧 连 却之 ”句 中 的“ 再 ”放在 “ 击 ”的前面 ,语序 变 了,语法 也变 了,句 子原来 对数量 的强调 的作用 也就失 去 了。 三 、“ 以 ” 的词 性和 含 义 “ 以 ”在 古代 汉 语 中是一 个很 常见 的词 ,有两 种很 常 见 的用 法 ,那 就是 做动 词和 介词 。“ 以 ”的用法 首 先是 做 动 词 ,查 阅 《 汉 语大 词典》 ,词义和 用法 的顺序 是这样 的: 1 . 任用 ;使 用 ;运 用 。《 书・ 立政 》 :“ 绻 自今 立 政 ,其 勿 以憔人 。 ”孔颖达 疏 :“ 王喾燧绩 徒今 已往立 其善政 ,其 勿 用愉 利之 人 。2 . 使 。3 . 认 为 。4 . 及 。5 . 缘故 。6 . 即 。7 . 代 词 。9 . 介 词 :用 。 由此 可 知 ,介 词 “ 以 ”的 用 法 是动 词 “ 以”虚化 而来 的。那么 ,也就 不难解释 “ 桓 公九合 诸侯 , 不 以兵 车 ,管仲 之 力也 。(《 论语 ・ 宪 问》1 ”这句 话 中 的 “ 不 以兵 车 ”的含 义是 “ 不 用武 力 ”的 意思 ,分析 此 句 的 句法 ,“ 不 ”是否 定副词 ,用来修 饰 的对 象应 该谓语 动词 , 那么 “ 以 ”在 这里 就不 是介 词而 是 动词 。既 然不 是介 词 , 无所 谓介 宾结 构 ,也就谈 不上去给 句 中 “ 合 ”做状语 。所 以 ,此 “ 以”非彼 “ 以” ,虽然 ,“ 以 ”作 为介 词引进 后面 的对 象的用法 很普遍 ,可是 ,“ 以”的用 法不止 介词 一种 , 我们对 “ 以” 的用 法 要做 正 确 、全 面 的 掌握 和 理 解 。那 么, 以此 例作 为介 宾结构做 状语 的例子 当然 是不 恰 当的。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作者:张馨月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6期摘要:由于受到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这造成了语言上的差异,也给英语学习者及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此,英语学习者要注重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英汉思维;翻译;差异英语笔译指导教师:金志茹[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116-02一、引言英语作为国际用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与语言的互动关系。
由于受到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这造成了语言上的差异。
本文将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得出规律,以提升英汉互译的效率。
二、直线型思维与螺旋式思维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注重螺旋式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受到西方古代哲人思想的影响,注重直线式思维。
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是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
而西方人的“直线式”思维是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
从篇章结构的表现上:中国人在谈论某一问题时,通过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首先叙述事件的背景、证据等内容后,再做出结论。
例如:自幼就听说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气的小猴摘了苞谷丢了桃子……。
有人忙碌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却认为失去的才最珍贵;有人怀揣着许多的获得,却身心疲惫,不敢放弃。
静心去想,其实我们并不快乐。
文章用故事切入话题,引出文章的观点,而不是直接提出“惜拥有和懂得舍弃”这个主题。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形的,说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先表达中心思想,再层层展开讨论。
在语篇上表现为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体。
例如:Imagine being asked to spend twelve or so years of your life in a society which consisted only of members of your own sex. How would you react? Unless there was something definitely wrong with you,you wouldn’t be too happy about it, to say the least.文章第一段直接提出主题“反对男女分开教学”。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33de2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b.png)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抽象思维与具像思维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汉民族重具像思维。
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像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例如:1.“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on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 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2.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此例中的抽象名词wisdom, folly汉译时都转换成具有共相概念的一类人。
以上两例中的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英美人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于具像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7-23T17:53:51.3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张英[导读] 本文主要结合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对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阐述,主要从中西思维的风格、指向和中西思维的侧重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对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阐述,主要从中西思维的风格、指向和中西思维的侧重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中西思维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东方西方思维差异影响
在西方哲学中,人存在在世界上,其根本任务是认识宇宙,发现宇宙的奥秘。
因而他们强调分析和研究事物,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分析法为主,习惯将整体看做是几个部分构成的,通过对局部特征进行依次分析,进得出整体的特点。
由于这种分析型思维,英语句子重形合,即: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分句或从句)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英语造句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句法结构呈显性效应。
英语语句中使用连接词和关系词来连接句子十分常见,同时还有其它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以及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后一致,都是英语形合的典型表现。
结合这一特点,译者在做汉译英的翻译工作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遵守英语的主谓提挈机制,注意词形变化,时态变化,连词变化。
第二,若主语或谓语被省略,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
第三,如汉语句子无明显逻辑关系,则需要添加可以体现句间逻辑关系的连词,关系代词或副词。
如在韩素音翻译大赛汉译英原文中,“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不少北方士民,被战争所驱迫,离乡背井,迁徙到遥远的南方去,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故土。
”这几句不能体现出时态的变化,而且“永嘉南渡”并非指永嘉逃渡到南方,而是指“永嘉之乱”,所以翻译的时候不能有翻译腔,而应该理清句间关系,还要加注具体时间,这样才方便外国读者理解。
应翻译成"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Yongjia (A.D.307-313) during the last year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A.D. 266-316)..."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整体。
中国古代的天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就是这种观念的杰出理论。
中国古代认为天的运动法则规范着世间的一切变化,因此农学从很早的古代起,就把一切农事置于天、地、人的宇宙大系统内,将天时、地宜、人力作为三项主要因素,相参相辅为一个整体,因此,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重整体,重综合。
汉语句子重意合。
汉语的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汉语中没有英语所常用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
在句子成分方面,汉语主语可以省略或隐含。
汉语的谓语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可以是多个动词,还可以没有动词,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多个词组。
在词汇层面,汉语句中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主格、宾格之分等词形变化。
王力教授在其《中国语法论》中谈到英汉句子的差别时说:“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此系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如第30届韩素音翻译大赛汉译英原文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中所见是历史的时间地图;路中所见是历史的空间地理”。
这一句在翻译时应该添加连词"because"以表明句间的因果关系。
整句翻译成"A Chinese proverb says: “Travelling ten thousand miles is as important as reading ten thousand booksThis is because books offers us a time line of history and travels provide us a geospatial information of history. "更便于外国读者理解。
学习翻译,学习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所以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在做汉译英翻译实践时,应该根据外国人重分析和推理的思维特点进行翻译,而做英译汉翻译实践时,应该从中国人重整体,重意象的思维特点进行翻译。
翻译是脑力活动,需要细心,耐心,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一个好的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类型进行中西思维的自由切换,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不能束缚自己的思维,而要运用灵活的策略完成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胡安江,新编应用语篇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