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最新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最新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05-17,

某快速消费品企业湖北销售分公司在年终接到一些地级市经销商的投诉,反映沙市经销商多次窜货到他们区域。分公司经过调查,拿到了其窜货的证据,却对如何处罚该经销商感到为难。

1、按照合同,可以扣除其一个季度的返利。但对于快速消费品的大经销商来说,经销利润比较薄,在本已获利不大的基础上,如执行合同扣除返利则有可能将其推到竞争对手的行列。

2、如果不对窜货的经销商进行处罚,仅仅加大对被窜货区域的促销力度。由于经销商之间长时期的龃龉,结怨已深,这么做很可能引发经销商之间发生窜货报复大战,使市场秩序更加混乱。

3、有一个全国性的大品牌正在湖北作大力推广,对该公司销量有所影响,总公司要求加大促销力度,防止经销商“跳槽”,抵制竞品的市场蚕食。

4、如执行合同扣除返利该经销商很可能加盟竞品经销行列,窜货的经销商通路能力很强,而该公司一时找不到适合的经销商更换,那样的话调整期销量会大受影响,也给竞品留下市场空档。

5、该公司返利是依据销量递进的,销量越大返利越高,中小城市经销商意见很大,扬言也要窜货来冲销量。

该公司应该怎样处理这起窜货事件呢?

案例解答:

一、窜货的根源在于厂家。

窜货是因为厂家的营销政策和销售管理出现漏洞,给经销商以可乘之机。“营销系统没有作好,市场迟早会出问题的”。

该例中窜货的诱因是厂家的返利政策。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是把双刃剑,对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很容易诱导经销商冲量来拿到更高一级的返利。当年终经销商冲量导致库存压力过大时,往往通过窜货或直接降低出货价来迅速套现,严重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使价格体系趋于混乱。

很多企业都采用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有运用得如火纯青的,如娃哈哈,也有一些台资和外资企业做得一塌糊涂。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是否运用成功,关键是企业能否做到经销商的铁腕掌控。

我的营销实践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对经销商的控制力有限时,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弊大于利,应慎重采用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

二、只有消除了源头,恶性窜货才能根除。

企业必须树立“市场秩序是第一位”的观点,没有稳定的市场秩序,再红火的销量也难持久。

要反思公司的其他营销政策,哪些制度是在变相鼓励经销商窜货,哪些地方有漏洞给经销商可乘之机。

不把厂家营销策略上的漏洞堵住,今天处理了这家经销商,明天就会有另一家跟进,最终导致价格体系的崩溃。

大量窜货可带来短期销量的猛增,但却是以牺牲市场秩序为条件,最终产品因通路和零售商都无利可图而滞销。

三、变更经销商的时机选择

首先选择经销商时要慎重,争取初选成功。变更经销商对市场往往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要注意变更经销商的时机:

1、竞品正在大举进攻时不宜。

2、销量旺季不宜。

3、没有作好事先准备时不宜。

4、没有替补的经销商可供选择时不宜。

四、此例中该公司如何处理这起窜货事件呢?

1、公开的做法,必须对这家违规的经销商按合同处理,扣除其一个季度的返利,否则合同就是一张废纸,其他经销商就会纷纷仿效。这是原则问题,必须无条件执行。

2、在公开处罚违规经销商的同时,如何安抚它?防止其退出经销而加入竞争者的行列。

我遇到过一次这种情况,办法是私下由分公司出面,协商给于经销商某种补偿,作为其作销量的应得利润。返回经销商该季度销量减去窜货损失后的应得返利。但重申下次决不姑息。

3、注意这家经销商的库存,适当减少其存货量,防止谈判破裂经销商低价倾销。

五、长痛不如短痛

如这家经销商是冲货的惯犯,放弃他是最明智的抉择,但要警惕其扰乱市场来报复。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基坑工程)

窜货乱价处理方式

窜货乱价处理方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窜货乱价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中,窜货乱价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商品流通的本性是从低价区向高价区流动,从滞销区向畅销区流动。因此,同种商品,只要价格存在地区差异,或者只要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畅销程度不同,就必然产生地区间的流动。 窜货乱价的直接原因,源于目前厂商之间单纯的买卖经销关系。即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经销商一旦向厂方交钱提货,就取得了对所购买商品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全部产权。这样一来,经销商以什么价格销售,销售到哪里,厂方就难以控制,确切地讲是无权过问。在这种体制下,厂方为了激发经销商的销售,普遍采取“达到一定销售量,给予相应的返利或折扣”的销售政策。致使经销商为了争夺销售量竞相降价,结果是经销商均不赢利,丧失经销欲望,从而导致这种商品退出该地区市场。 治本的方法 笔者以为,治本的方法是建立厂商一体化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看,厂商之间的关系,将存在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单纯的买卖关系→代理批发关系→代理关系→资本关系。其中,单纯的买卖关系就是目前存在的经销关系,而代理批发关系,是指厂方在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时,该地区的经销商往往对该商品缺乏信心,厂方则首先采取本公司业务员直接开发终端零售商的方式。在某个地区终端零售商开发达到一定数量(占该区至少10%以上)时,则在该地区寻找具有一定网络和信用的批发经销商,利用其网络和资金,扩大销售量。同时,原来自己直接开发的终端零售商,仍然从厂方办事处或由公司提货,但其销量可以累计为所选择的批发经销商的奖励基数。显然,此类批发经销商就具有部分代理商的功能。在我国,由于缺乏明确的代理方面法律,从而导致经销商无法从事代理行为。因此,厂方在各个地区设立的非法人地位的办事处,实际上就是在行使代理职能。 厂方为了加强对市场的控制,降低厂商之间因签定合同、履行合同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终端零售价格,必然缩短销售渠道,从而逐步缩短直至取消批发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批发商建立起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一旦我国的代理法正式实施,就可以与厂方建立获取佣金的代理关系。随着代理关系的发展,厂方为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将具有较大销售网络的代理公司购买过来或控股,从而建立资本关系,只有拥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企业才可能真正控制市场,并彻底解决窜货乱价问题。 例如,关于啤酒的销售渠道,我国目前主要是单纯的买卖经销关系。而美国是代理关系,英国则直接是资本关系。英国啤酒公司直接购买或建设酒店、酒吧等啤酒终端零售商。在英国82000家酒店中,75%分别属于不同的啤酒生产企业,从而确保了价格稳定。在家电领域,松下公司在设立了22000多家松下系列专卖店后,才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不二价运动。在我国,只有海尔集团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直接控制终端零售,通过海尔专卖店和海尔家电园,将零售市场直接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批发商手中,从而切实保证了价格在全国范围内的稳定。 因此,对处于过剩经济的生产型企业来讲,今后投资的重点应从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硬投资转到市场网络建设的软投资。对商业企业来讲,尽快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代理时代的重要生存方式。 治标的方法 治本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还必须同时采取治标的方法。概括起来,治标的方法有四个: 1.企业内部业务员与企业之间、客户与企业之间,签定不窜货乱价协议。 该协议从博弈论的纳什均衡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却为处罚违犯者提供了法律依据。该协议是一种合同,一旦签定,就等于双方达成契约,如有违反,就可以追究责任。关于处罚方式,对本公司业务员,厂方加大内部办事处的相互监督和处罚力度,一经查出恶意窜货,就地免职,厂内下岗。 实际上,除了个别情况(如某经销商不经销甲厂商品,但该经销商在经过某个地区时顺路带甲厂商品回到自己地区,从而导致窜货。因为该经销商没有销售甲厂商品的网络,所以最简捷的方

窜货案例

快速消费品窜货治理案例分析 新年伊始,刚度过快乐的新年,小王就被市场上突如其来的窜货,搞的晕头转向。第一个月任务也没能完成,客户埋怨小王无能,公司批评小王玩忽职守!小王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窜货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公司给小王下了死命令,第二个月完不成任务就要下课。客户要求小王尽快查明真相,否则要求公司换业务员。 面对尴尬的局面,小王如何开展工作? 小王开始对区域内的窜货原因进行调查:原来在年前的时候,临近的区域市场为了完成任务,给经销商制定了较高的任务,并设置了可观的超额奖。经销商为了拿到超额奖,对小王管理区域市场进行了低价窜货。 小王如实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对窜货区域经销商和业务员进行了处罚。但是面对大规模低价窜货所造成区域价格混乱的局面,小王应该如何应付呢? 小王对区域内的窜货现象进行了总结发现:这次低价窜货影响比较大的是流通渠道的大批发客户,而终端商店,小超市等销售终端没有受到影响,而这些销售终端也是该区域经销商的销售盲点。通过这次市场调查,使小王认识到:一次窜货可以制止,难的是长期控制窜货。而真正控制窜货的关键就是控制销售终端。 小王把自己的想法跟经销商进行了沟通,经销商认可了小王的观点并很快加大了对销售终端的铺货力度。通过控制销售终端,销量不仅得到提高,产品群也得到丰富,整体利润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销售终端控制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批发户的销售数量和在本区域内销售本产品的势力,使窜货现象得到良好控制。 但是,大批发客户的存在也不容忽视。小王开始对市场上的大批发户进行统计总结,并对影响力较大的批发户签定特约经销商加强对产品价格的维护。尽管还有少数的大批发户窜货,但是市场总体价格体系得到控制,市场得到良性发展,销量也得到快速增长。 一、窜货的根源在于厂家。 窜货是因为厂家的营销政策和销售管理出现漏洞,给经销商以可乘之机。“营销系统没有作好,市场迟早会出问题的”。 窜货的诱因可能是厂家的返利政策。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是把双刃剑,对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很容易诱导经销商冲量来拿到更高一级的返利。当年终经销商冲量导致库存压力过大时,往往通过窜货或直接降低出货价来迅速套现,严重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使价格体系趋于混乱。 很多企业都采用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有运用得如火纯青的,如娃哈哈,也有一些台资和外资企业做得一塌糊涂。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是否运用成功,关键是企业能否做到经销商的铁腕掌控。 我的营销实践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对经销商的控制力有限时,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弊大于利,应慎重采用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 二、只有消除了源头,恶性窜货才能根除。 企业必须树立“市场秩序是第一位”的观点,没有稳定的市场秩序,再红火的销量也难持久。 要反思公司的其他营销政策,哪些制度是在变相鼓励经销商窜货,哪些地方有漏洞给经销商可乘之机。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协议编号:YTO-FS-PD291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ir Own Legal Righ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Negotiate And Reach An Agreement,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合作多方为了保障各自的合法权利,经共同商议并达成协议,签署成为文件资料,实现纠纷解决和达到共同利益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窜货处理协议书 甲方:深*市北奥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为了维护北奥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北奥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 1.1、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1.2、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行为。 1.3、乙方务必积极执行甲方所要求的市场规范措施,并与其各级商家(二、三级代理及零售商)签订《窜货协议书》防止窜货。 1.4、若乙方发生窜货行为,务必在五个工作日内收回销往自己区域外的所有机型,否则甲方将视其为恶意窜货

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处理窜货的一个实例 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05-17,作者: 贺军辉、杨荣华,访问人数: 5085 案例: 某快速消费品企业湖北销售分公司在年终接到一些地级市经销商的投诉,反映沙市经销商多次窜货到他们区域。分公司经过调查,拿到了其窜货的证据,却对如何处罚该经销商感到为难。 1、按照合同,可以扣除其一个季度的返利。但对于快速消费品的大经销商来说,经销利润比较薄,在本已获利不大的基础上,如执行合同扣除返利则有可能将其推到竞争对手的行列。 2、如果不对窜货的经销商进行处罚,仅仅加大对被窜货区域的促销力度。由于经销商之间长时期的龃龉,结怨已深,这么做很可能引发经销商之间发生窜货报复大战,使市场秩序更加混乱。 3、有一个全国性的大品牌正在湖北作大力推广,对该公司销量有所影响,总公司要求加大促销力度,防止经销商“跳槽”,抵制竞品的市场蚕食。 4、如执行合同扣除返利该经销商很可能加盟竞品经销行列,窜货的经销商通路能力很强,而该公司一时找不到适合的经销商更换,那样的话调整期销量会大受影响,也给竞品留下市场空档。 5、该公司返利是依据销量递进的,销量越大返利越高,中小城市经销商意见很大,扬言也要窜货来冲销量。 该公司应该怎样处理这起窜货事件呢? 案例解答: 一、窜货的根源在于厂家。 窜货是因为厂家的营销政策和销售管理出现漏洞,给经销商以可乘之机。“营销系统没有作好,市场迟早会出问题的”。 该例中窜货的诱因是厂家的返利政策。递进销量的返利政策是把双刃剑,对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很容易诱导经销商冲量来拿到更高一级的返利。当年终经销商冲量导致库存压力过大时,往往通过窜货或直接降低出货价来迅速套现,严重影响市场正常秩序,使价格体系趋于混乱。

如何有效解决窜货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窜货问题 前言 对于白酒经销商来说,市场窜货一直是纠结并头疼的问题,特别对于弱势的经销商,最怕的就是市场窜货,自己费劲心思打开的市场局面,被窜货搞得乌烟瘴气一团糟,最终影响到了生存。 一窜货的类型分析: 1 恶性窜货:此类型的窜货一般都是经销商为了扩大自己的销量和利润,他们通常都是低于厂家规定的价格故意向非自己区域市场倾销产品的行为,搞乱了市场的价格体系,使渠道利润下降; 2 良性窜货:此种行为一般都是企业为了激活新市场或者夹生市场而有意识的放任经销商进行窜货,在特定的环境下允许发生,一旦该市场产品表现出有起色,必须马上调整窜货; 3 自然窜货:此种属于无意识行为或者没有立即察觉到窜货,但这种行为也会影响到该区域价格体系,一旦发现,双方应该积极洽淡,否则极易升级为恶性窜货; 二遇到窜货后的解决办法: 1 收集全面的证据: ①收集窜货经销商的资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拍下窜货时的照片,货箱上的编号、生产日期、数量、价格单等; ②通知厂家业务,双方共同见证窜货方的货物和送货业务员; ③搜集收货方的资料;搜集整理好证据,针对合同上关于窜货的规定,要求厂家给予解决;

2 约见谈判 ①收集好窜货的证据后可以约见窜货方进行沟通谈判,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②沟通时要以交心交友为软进攻; ③间接提醒对方,自己的产品也可以对对方的核心市场进行破坏;但考虑到双方的利益问题,采取极端的手段解决是下下策; 3 反思自身,加强客情维护 ①加强跟下游客户的客情维护力度,让下游客户“死心塌地”; ②提高工作服务的效率,严格把厂家的价格政策、促销政策执行到位,反思自己是否有擅自提高售价的行为,巩固自己的渠道壁垒; ③严厉打击下游客户的窜货行为,发现后立即终止合作; 4 强硬手段 ①利用自己在当地的社会资源,打击窜货行为,例如工商局、质监局等可以用抽检商品之名找“麻烦”; ②对窜货的产品进行强制性扣留; ③可以寻求厂家的帮忙,对恶意窜货并且屡教不改的行为,厂家有权利对其经销商“降级”处理; 5 有效预防下一轮窜货 ①跟厂家签订窜货保护协议,并明确备注一旦窜货后应得到厂家的支持甚至是赔偿损失,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做到有依有据; ②建立健全的联销体系,加大预防窜货的渠道壁垒; ③加大对下游网点的窜货处罚机制;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2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Contract / Document That Can Be Held By All Parties Of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Of Equal Subject Acts On Their Establishment, Change And Termination Of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Defines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通用范本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之间设立的各方可以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作用于他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参与合同的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甲、乙双方为了维护_________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_________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 1.1 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1.2 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行为。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摘要】产品的跨区域销售带来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窜货。本文介绍了窜货的含义,分析了我国销售渠道窜货形成的原因和危害,重点从厂商与经销商关系管理、经销权划分、产品区分策略、价格体系和促销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窜货;经销权;产品代码;价格体系政策 窜货是指经商网络中的公司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倾轧、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现在市场竞争残酷,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为利而争成了窜货的动因,窜货现象的形成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是企业自身头疼的大问题。 一、销售渠道中窜货的形成原因 (1)本质原因——差价诱惑,利字当头。商欲横流的社会“利”字当头。利润永远是通路成员所追求的目标,渠道中各个成员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为了自己的经营实体做的更大更强,往往置渠道成员利益于不顾,不择手段的进行销售。要想获利就得提高销量,就要提高促销,要发展大型客户,厂家要开发市场,就要用价格优惠政策去吸引新的经销商,代理商等等。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区域的差异性,一旦这种差异性形成就给那些不法的渠道成员提供了机会。(2)外部原因——企业经销商违规操作。企业是为利润而生存的,利润的缔造源于销售额。厂商盲目的扩张市场,超规模发展经销商,没有斟酌经销权的划分合理与否,渠道设置是否科学。导致外部经销商在利益驱动下,违规操作,浑水摸鱼。(3)内部原因——产品包装、促销不当,激励措施不妥。厂家对于相同的产品采取统一的包装设计,为窜货提供了便利。同时即使发生了窜货也无从查起,为查证带来了麻烦,加大了窜货的管理力度。也有些企业或厂家因为促销不当造成一些季节性商品滞销,货物的积压而不予退货,让经销商自己处理造成窜货。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arties’ ac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harmed ( 协议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75778

窜货处理协议书通用版 窜货处理协议书 甲方:深*市北奥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为了维护北奥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北奥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 1.1、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1.2、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行为。

1.3、乙方务必积极执行甲方所要求的市场规范措施,并与其各级商家(二、三级代理及零售商)签订《窜货协议书》防止窜货。 1.4、若乙方发生窜货行为,务必在五个工作日内收回销往自己区域外的所有机型,否则甲方将视其为恶意窜货行为,并给予重罚。 1.5、乙方不得擅自变更和涂改机身条码及机身编号,否则甲方视其有恶意窜货嫌疑,若将变更和涂改后的产品销往自己区域以外的市场,经甲方查实并按恶意窜货给予重罚。 1.6、若乙方被窜货,乙方应安排人员与甲方市场部(市场人员)共同调查被窜货的机型和货源来路,并追究窜货方的责任。 1.7、若甲方收到投诉乙方窜货,乙方收到《窜货处理通知》应积极安排市场人员与甲方市场部(市场人员)共同调查处理,否则以甲方和被窜货方的调查结果作为仲裁处理的依据。 二、甲方的责任: 2.1、甲方发往乙方每批货的机身编号除甲方存档外,另一份给乙方存档(随货发)以确保机身号的准确。若乙方收货时发现机型的实际机身编号与实际甲方存档的机身编号不符,可及时通知甲方

窜货处理标准化流程

窜货处理标准化流程 1.流程执行人及联系电话: 2.接上级及联系电话: 3.办公地点: 某和林盛乐经济园区某乳常温液奶事业本部销售部 4.窜货处理标准化流程图如下: (3 (6)(5)(4) (4) (1)市场发生窜货后,向销售中心提供窜货产品的《窜货查证表》。 (2)销售中心信息员核对表格,将符合查证标准的转发至销售部。

(3)销售部窜货处理专员根据批次将《窜货查证表》转发至各个事业部及分仓。 (4)事业部及分仓在24小时内给销售部回复表中每一个批次的发货市场、客户名及数量。 (5)销售部根据事业部及分仓的回复向销售中心回复此次窜货的查证结果。 (6)销售中心将窜货查证结果通知给有关市场,并督促双方尽快解决。 (7)市场给中心的《窜货查证表》要求必须是标准的电子版表格(后附标准《窜货查证表》)字体要求最小是 12号字体,不要加粗,表格中各项内容都要认真填 写,要与事实相符,表格填写的不规范,则不予查证。(8)市场在提供批次时要求同一品种、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生产地的批次不得少于5个(含5个),批次数量 不够不予查证,如提供的批次有三分之一是错误则要 求市场重新提供批次,此次提供的批次全部作废,市 场上提供的窜货产品如在十天内将要过期,则不予查

证。 (9)销售部在给事业部、加工地及分仓《窜货查证表》时,要求事业部、加工地及分仓必须在24小时内给予回 复,否则将对其直接负责人进行通报考核,对于市场 上提供的每一个批次事业部、加工地必须提供明确的 发货市场、客户名、发货数量,如发往北京要求提供 车牌号,如发往分仓要求提供调拨单号,对于错误批 次必须说明批次所错之处,并要求给予文字性说明文 件。 (10)对于复查的情况,事业部、加工地及分仓必须在12小时内回复复查结果,如复查结果和第一次查证的结 果有较大出入的,请事业部、加工地及分仓出示文字 性说明文件。如要求提供出库批次明细表时则必须于 当日将明细表传真给销售部。 (11)销售部将以收到中心传来传真为准,需在24小时内给中心回复查证结果,如有分仓和节假日的时候可以 在48小时内回复。

窜货管理流程(修订版)

窜货管理流程、标准(试行) 编号:SCGLB-YJ-005 一、目的 为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产品价格体系,保护各区域市场利益,特制定此流程。 二、流程 三、标准 1、窜货:签约经销商在合同约定以外的区域销售我公司产品10件以上,且价格低于公司制定的价格体系,危害到当地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空白市场除外) 2、证据收集:区域经理在所辖区域发现窜货现象或接到报案后,经销商出具非本区域货物的凭证:窜货产品的批号、品项、规格、单价、数量、金额及进货渠道,将调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包括照片和影音材料),由区域经理上报公司市场管理部。 3、《窜货查证表》:由市场管理部出具标准的电子版表格;表中各项内容要根据收集证据真实填写不能漏项;各级的审批意见要明确、必须有经销商和窜货地区区域经理签字确认。(附《窜货查证表》) 4、处理方案:由公司市场管理部根据《窜货查证表》的调查内容和窜货处罚条例,在一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处罚意见,并报市场、营销总监,总经理签署处罚文件,回传至窜货区域经理,并要求其在一个工作日内执行并上报处罚结果。 5、处罚条例: 对销售人员的处罚 (1)任务销量考核:区域每发生一次窜货,核减该区域经理1万元的销量。 (2)经济项目考核:对发生窜货事件区域的区域经理,单次考核4分,并按50%逐级向上连带至总监。(查证级以上不连带)在对窜货处罚执行怠慢不力者视同再次窜货,进行

处罚。 (3)岗位职责考核:责任人因管理不力,或知情不举,或有意参与致使窜货屡禁不止,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改、降职、辞退等处理。 对经销商的处罚 (1)第一次窜货,核减销售1万元,并收回所有窜货。 (2)第二次窜货,核减销售3万元,并收回所有窜货,给予1000元经济处罚,扣除该批产品促销费用。 (3)第三次窜货,核减销售5万元,并收回所有窜货,给予3000元经济处罚,扣除该批产品促销费用。再次进货时交纳保证金(5元/件),若一个月后未有窜货行为,将保证金转入预付货款。 (4)第四次窜货,解除合同。 (5)不履行收窜货的经销商,由被窜市场经销商代收,由公司从窜货经销商扣差额,并且核减收货产品促销费用。 6、客户处罚通报:将窜货事件通报以电子邮件或传真件的形式,发至全部销售区域所有经销商处,以便经销商及时了解公司对市场秩序的管理情况,同时,对其他经销商起到警示作用。 起草:王慧锋审核:郭静婷批准:于文俊 解释部门:市场管理部适用部门:销售部生效日期:2010-2-23

如何做好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

在厂商和渠道的关系中,渠道商的目的相对单一,希望在双方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尽可能高的毛利,更快的资金周转与回报率,和更小的资金压力、库存压力,一切都为了赚钱,不以培育健康市场为目标。而厂家则希望尽可能维持整体市场的动态平衡,保证市场秩序健康良性运转,要求经销商以广泛覆盖、薄利多销方式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厂商与渠道商、渠道商与渠道商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这既源于强烈的逐利动机,又迫于残酷的市场竞争。那么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渠道冲突,厂商如何在其间扮演好一个协调者的角色,如何化解两个或多个不同利益体之间的矛盾?权责明确合理分工主持人:常见的渠道冲突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形式?您如何看待渠道冲突带来的影响?张翔宇:主要分为水平渠道(同级渠道)类冲突、垂直渠道(不同级别渠道)冲突及不同渠道间(不同种类渠道)冲突三种类型。但凡事都有利有弊,从某种程度讲,渠道发生适度的冲突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一,有可能一种新的渠道运作模式将取代旧有模式,从长远来看,这种创新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其二,完全没有渠道冲突和客户碰撞的厂商,其渠道的覆盖与市场开拓肯定有瑕疵。渠道冲突的激烈程度还可以成为判断冲突双方实力及产品热销与否的“检验表”。所以,对待这个问题也需要辩证地看。

当然,对于恶性冲突,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可能会给厂商带来重大损失。主持人:渠道管理中常常牵涉诸多利益关系,在利益不能平衡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厂家在遇到渠道与渠道的内部冲突时往往需要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一般情况下会有哪些协调措施?而在遇到厂商与渠道产生冲突时,往往又是如何处理的?在渠道管理中如何保障厂家与商家、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利益最大化?张翔宇:渠道之间的冲突,无论是争夺客户,争夺卖场,还是争夺区域,一般都会以价格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价格冲突往往说不清楚对错。所以,作为厂商看到价格冲突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去协调。渠道之间的定位,职责说清楚了,具体的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区域划分或者产品划分、客户划分。很少有代理商会揪着一件事不放。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厂商一定要以“我说了算”的态度来解决。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处理,如果对一方损失比较大,也需要有事后的交换条件作为妥协。厂商和渠道的冲突,一般是误解造成的。一种情况是,厂商看低估了渠道的价值或者渠道高估了自己的价值,这需要销售代表和代理商,公司高层和代理商,保持良好的日常沟通,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明确问题所在。另一种误解是代理商对厂商流程和文化的不熟悉,造成工作配合时的互相埋怨。这些冲突都需要

窜货管理办法模板范文

窜货管理办法模板 1 2020年4月19日

XX公司文件销售管理部 XX公司 窜货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Q/SC · L · 501— 编制: 评审: 批准: 受控状态: 分发号: 5月1日发布 05月12日实施 窜货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严肃市场营销纪律,维护市场秩序,加强销售渠道管理,保护各销售区域市场经销商及分销商的合理利润,提高各区域经销商销售本公司的产品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的所有客户及销售人员。 3职责 3.1市场部负责、销售部协助制定公司产品各区域价格体系。 3.2销售部负责各区域市场价格体系执行及维护、货物流向管理、并对窜 货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3.3销售管理部负责窜货现象的纠正、处理、上报,窜货预防的改进。3.4财务部负责对窜货处理费用的扣款、补偿。 4窜货的定义、类型及查处部门 4.1 窜货是指未经本公司认可,经销商或下属分销商跨规定区域销售或从其它市场返货的行为。 4.2 窜货按性质及数量分为:一般性窜货、恶性窜货。 4.2.1 一般性窜货指收货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注:原则上A产品X件以下,B产品在Y件以下)但按公司的价格体系进行销售的行为。 4.2.2 恶性窜货:是指经销商或其下辖的分销商故意涂改防窜货标识、低于公司的指导价格销售的行为或按公司价格体系但跨区域销售数量较大的(注:原则上A新产品X件以上,B产品Y件以上)。 4.3 窜货事件遵循谁举报谁举证的原则,区域销售人员协助核实,销售管部对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

4.3窜货事件处理由销售管理部负责上报处理意见,经公司批准后由销售 部、财务部执行。 5 窜货预防 5.1 各地经销商及分销商要慎重选择销售渠道、严把发货关,严格把握好价格和数量关,有效控制和管理本经销区域内的货物流向。同时,对发出的每批货物做好识别标记,由区域销售业务人员监督执行,销售部、销售管理部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未按上述要求执行的市场,公司将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人考核处罚。 5.2 销售管理部根据各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对窜货情况做出调查,根据需要及时更新预防方法,并以定期或不定期等抽查形式对各市场货物流向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 6 窜货处罚标准 6.1 第一次窜货发生时,按以下标准处罚 6.2在一个经营年度内同一客户发生第二次、第三次按以下规定处理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 处理办法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分公司间易发生窜货地区政策制定的管理规定 为预防窜货,特对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 1.对易发生窜货地区,制定政策时,两分公司要充分协商,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避免窜货发生,如分公司协商不成的,可通过销售管理部协调 解决。 2.签署经销协议时,分公司要附加要求区域批发商只能在所辖区域内销售的条款,并加大对经销商窜货行为的处罚力度。 3.对关键经销商的销售政策销售管理部将予以审核,并有权责令分公司进行修改。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1 窜货的界定: 1.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视为窜货: 1.1.1商业单位超出协议区域内,向其它区域内商业单位供货。 1.1.2 运输部门未经销售分公司经理签字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擅自改变送货地点(送货地点必须是商业单位所在地或行政所在省份区域内)。 1.1.3省(直辖市)内流通由销售分公司协调,协调不及时导致投诉到销售管理部的认定为窜货。

1.1.4 省内较远地区跨区域批发,或影响市场不稳定的,认定为窜货。 1.2 原则上商业单位只能在公司划定的销售分公司经营区域内销售,不得跨省(直辖市)、跨区销售。如由于历史原因,原销售渠道跨越省区,需经两分公司经理协商,销售管理部备案,合理划分销量,方可视为正常流通。 2 销售分公司在制止窜货方面的责任: 2.1销售分公司对所辖区域内商业单位的货物流向负责,监督经销商在规定区域内按正常价格销售,制止跨区销售。 2.2如发现商业单位窜货,应以书面形式报销售管理部,并注明窜货单位及车辆牌号、窜货时间、地点、规格型号、产品编号等。 3 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3.1 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对有关商业单位的处理年度内第一次发现给予警告性经济处罚8000元,冲减销量2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二次发现经济处罚16000元,冲减销量500台,销量补给被窜货地区,第三次取消批发商待遇,终止合同,扣除全年返利。 3.2 蓄意窜货并撕掉条形码、更改、涂改机身编号,使查窜过程无法取证、识别货源和不能维护新飞市场美誉度的,直接取消批发商资格,终止合同并扣除全年返利。 3.3对储运部门的处理:储运部门未经销售管理部批准,擅自中途卸货或变更送货地点,一经发现,扣发本次运费,罚款专运公司5000元,取消该车运输新飞产品资格。 3.4对相关业务责任人的处理:第一次发现商业单位窜货,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1000元和500元;第二次发现,加倍考核分公司经理和主管业务员;第三次发现,视情节将对业务(经理)责任人降职、停职、上交劳务市场,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应用文-论市场渠道中的窜货现象及应对策略(1)

论市场渠道中的窜货现象及应对策略(1) '\xa0\xa0 【摘要】窜货现象是营销渠道 中常见而难以根治的问题,素来为业内人士和研究者所关注。本文从窜货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种类等三个方面对市场窜货现象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根治该现象的策略。 \xa0\xa0 【关键词】渠道;窜货;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中的窜货现象也使经营者很头疼。窜货即产品越区销售,也叫倒货、冲货。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恶化,这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1、窜货的原因 1.1价格体系混乱 大多数价格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经销商“越区销售”的原因之一。利润永远是通路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只要有利可图,就会见利而趋。企业在产品定价上分多个级别,如总经销价、总代理价、一级、二级批发零售价等。如果上级跨下级直接做终端的话,则其中的阶梯的价格折扣便成为相当丰厚的利润,这个价格体系所产生的空间差异就非常大,形成了让其他经销商越区销售的基础。所以采用年终返利,价格折扣等激励措施应有前提条件。另外一些企业在规模较小时,或开发新市场时,往往有一些特惠的价格出现,对于享受这些特惠政策的市场区域,一旦管理不善,那些趋利而动的经销商,就有可能到处窜货。 1.2激励措施有失偏颇 厂家对经销商往往采用年终返利,高额回扣,经销权,特殊奖励等激励措施,但所采用的种种激励措施一般都会以经销商完成一定额度为基准,经销商超过完成的百分比越高,则获得奖励越多,带来的利润也就越多。为完成既定的销售量,以获得高额奖励,许多经销商往往不顾一切的来提高销售量,包括向其它区域市场“攻城抢份额”甚至倒贴差价,赔本销售,于是形成了经销商之间的窜货。 1.3代理商选择不当 许多厂家因利益驱使而不顾市场规范,只要愿拿钱来买他的货,就可以成为在当地的经销商,致使“一女嫁二夫甚至多夫“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厂家根本无法控制经销商,也就无法控制市场,企业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产品的越区销售。还有就是对经销商资格审查不严,使一些不合格的经销商参与进来,只要能赚钱,他们什么事都敢做,跨区销售也就不在话下。 1.4渠道管理混乱 有些厂家为了片面追求销量,采取短期行为,对于窜货现象重视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待知道时已无法收拾;或是处理不严,更有甚者姑息纵容。 1.5任务下达不合理 许多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盲目给各地经销商增加销量,经销商一旦在限定的区域内无法达到一定目标时,就很自然的选取跨区销售。还有一些厂家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货物积压又不能退货,经销商为了减少损失,就将产品拿到畅销的市场上出售,从而形成窜货。 1.6营销员受到利益驱使鼓动经销商违规\xa0 营销员的收入始终与销售业绩挂钩,有的营售员为了自己多拿工资,不顾企业销售政策,鼓动经销商违规操作,向其他区域发货,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缺乏 道德,已经跳槽了,临走时跟经销商达成某种默契,以种种理由求得厂家支持,然后向其他地区冲货引起区域冲突。 \xa0 2、窜货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同一市场的窜货现象 企业的营销渠道系统一般都是按制造商--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批发商--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

YOUR LOGO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 After The Contract Is Signed, There Will Be Legal Reliance And Binding On All Parties. 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Cooperation, There Are Laws To Follow And Evidence To Find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 使用说明:当事人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状态下,使用合同文本签订完毕,就有了法律依靠,对当事人多方皆有约束力。且在履行合作期间,有法可依,有据可寻,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甲、乙双方为了维护_________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_________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 1.1 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1.2 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行为。 1.3 乙方务必积极执行甲方所要求的市场规范措施,并与其各级商家(二、三级代理及零售商)签订《窜货协议书》防止窜货。 1.4 若乙方发生窜货行为,务必在五个工作日内收回销往自己区域外的所有机型,否则甲方将视其为恶意窜货行为,并给予重罚。 1.5 乙方不得擅自变更和涂改机身条码及机身编号,否则甲方视其有恶意窜货嫌疑,若将变更和涂改后的产品销往自己

窜货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一窜货的分类 所谓窜货,是指同一厂家的产品,在各方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发生的跨区域、跨市场、跨渠道环节的产品流向错乱的行为。 窜货,到底都有哪些类型呢? 1、从纬度上分,分为水平窜货及垂直窜货。 水平窜货是指同一级别渠道商(包括经销商、分销商、批发商等,下同)之间的窜货,垂直窜货是指不同渠道层次之间的窜货行为,比如经销商越过分销商直接对终端,分销商窜经销商的货等等。早年的格力空调之所以联合经销商成立销售公司,就是因为深受水平窜货之苦,也就是分销商之间互相窜货,引起内部“自我残杀”,而才采取的这种厂商一体化的行为。而某著名快消品企业的分销商,在得到了厂家的直接供货的权限后,为了得到厂家的更多“青睐”,采取将返利折进去而直接供货上游经销商下属分销商这种“犯上”的举动,就属于垂直窜货。 2、从性质上分,分为良性窜货和恶性窜货。 良性窜货是指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而向一些薄弱市场或者空白市场“窜”入产品,从而影响和带动销售的行为;而恶性窜货是指渠道商为了一己之利或者报复上游厂家、渠道而采取的故意窜货以牟利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比如,某中小快消品企业在拓展市场时,直接派人开发新市场,却失败了,但通过该周边市场的经销商定期窜货,结果却有该市场的客户主动找上门要求经销产品,真是“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一种良性的窜货,相反,某集团区域经销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返利标准,而大肆向不属于自己的周边市场“侵犯”,就是属于恶性窜货。 3、从区域上分,分为同区域窜货和跨区域窜货。 这个很好理解,同区域窜货,是指同一市场各渠道环节之间的水平或者垂直窜货,跨区域窜货是指超越自己的销售区域或者销售范围而实施的窜货行为。 以上是窜货分类的常规方法,当然,从动机上说,也有真假窜货之说,真窜货是指真正地实施窜货行为,并且给市场带来了危害;假窜货是指利用窜货的手段或者噱头,虚造声势,曲径通幽,借力使力,达到拓展市场的行为。也有从危害程度上分的,分为小批量窜货和大范围窜货等等。 二恶性窜货处理 恶性窜货是指渠道商为了一己之利或者报复上游厂家、渠道而采取的故意窜货以牟利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示范协议)

编号:YK-HT-019212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 A new version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handling of goods fleeing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编订:Yunbo Design

窜货处理协议书新整理版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甲、乙双方为了维护_________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_________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 1.1 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1.2 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行为。 1.3 乙方务必积极执行甲方所要求的市场规范措施,并与

其各级商家(二、三级代理及零售商)签订《窜货协议书》防止窜货。 1.4 若乙方发生窜货行为,务必在五个工作日内收回销往自己区域外的所有机型,否则甲方将视其为恶意窜货行为,并给予重罚。 1.5 乙方不得擅自变更和涂改机身条码及机身编号,否则甲方视其有恶意窜货嫌疑,若将变更和涂改后的产品销往自己区域以外的市场,经甲方查实并按恶意窜货给予重罚。 1.6 若乙方被窜货,乙方应安排人员与甲方市场部(市场人员)共同调查被窜货的机型和货源来路,并追究窜货方的责任。 1.7 若甲方收到投诉乙方窜货,乙方收到《窜货处理通知》应积极安排市场人员与甲方市场部(市场人员)共同调查处理,否则以甲方和被窜货方的调查结果作为仲裁处理的依据。 二、甲方的责任: 2.1 甲方发往乙方每批货的机身编号除甲方存档外,另一份给乙方存档(随货发)以确保机身号的准确。若乙方收货时发现

窜货乱价处理方式(2)

窜货乱价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中,窜货乱价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商品流通的本性是从低价区向高价区流动,从滞销区向畅销区流动。因此,同种商品,只要价格存在地区差异, 或者只要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畅销程度不同,就必然产生地区间的流动。 窜货乱价的直接原因,源于目前厂商之间单纯的买卖经销关系。即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经销商一旦向厂方交钱提货,就取得了对所购买商品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全部产权。这样一来,经销商以什么价格销售,销售到哪里,厂方就难以控制,确切地讲是 无权过问。在这种体制下,厂方为了激发经销商的销售,普遍采取“达到一定销售量,给予 相应的返利或折扣”的销售政策。致使经销商为了争夺销售量竞相降价,结果是经销商均不 赢利,丧失经销欲望,从而导致这种商品退出该地区市场。 治本的方法笔者以为,治本的方法是建立厂商一体化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看,厂商之间 的关系,将存在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4 个阶段,即单纯的买卖关系→代理批发关系→代理关系→资本关系。其中,单纯的买卖关系就是目前存在的经销关系,而代 理批发关系,是指厂方在进入一个新的地区时,该地区的经销商往往对该商品缺乏信心,厂 方则首先采取本公司业务员直接开发终端零售商的方式。在某个地区终端零售商开发达到一 定数量(占该区至少10%以上)时,则在该地区寻找具有一定网络和信用的批发经销商,利 用其网络和资金,扩大销售量。同时,原来自己直接开发的终端零售商,仍然从厂方办事处 或由公司提货,但其销量可以累计为所选择的批发经销商的奖励基数。显然,此类批发经销 商就具有部分代理商的 功能。在我国,由于缺乏明确的代理方面法律,从而导致经销商无法从事代理行为因此,厂方在各个地区设立的非法人地位的办事处,实际上就是在行使代理职能。厂方为了加强对市场的控制,降低厂商之间因签定合同、履行合同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终端零售价格,必然缩短销售渠道,从而逐步缩短直至取消批发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批发商建立起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一旦我国的代理法正式实施,就可以与厂方建立获取佣金的代理关系。随着代理关系的发展,厂方为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将具有较大销售网络的代理公司购买过来或控股,从而建立资本关系,只有拥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企业才可能真正控制市场,并彻底解决窜货乱价问题。

窜货处理协议书

窜货处理协议书 窜货处理协议书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甲、乙双方为了维护_________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本着公平、自愿、诚信、三赢的原则,与各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 为确保各代理商(经销商)的合理利润,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 _________品牌。 一、乙方的责任乙方务必在甲方指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开展业务。 乙方不能把产品销往自己区域外的市场,否则甲方视其为窜货性睡行为。 乙方务扇必积秸极执行甲方所要涌求的市快场规范措施,统并与其各泵级商家(二宁、三级代理琉及零售商痴)签订《窜货嗽协议书撒》防止窜货。 义漫若乙方发生窜货行为衣绿,务必在五个工作日内诸沁收回销往自己区域外的揖哼所有机型,否则甲方愈将甚视其为恶意窜货行诉为,掘并给予重罚。 啦乙方湛不得擅自变刊更和涂改机验身条码及拉机身编号,否洲则甲方件视其有恶意窜货沿嫌疑械,若将变更和涂改粘后甲的产品销往自己区域恢吞以外的市场,经甲方查了渡实并按恶意窜货给予重丢淹罚。

若乙方被鸳窜货泽,乙方应安排人狱员与甲挽方市场部(市剐场人员)淀共同调查被辽窜货的机型疏和货源来精路,并追究窜餐货方的匙责任。 若甲琼方缝收到投诉乙方窜货,韧莹乙方收到《窜货处理通张丹知》应积极安排市场人糙闸员与甲方市场部(市卿场师人员)共同调查处娜理,过否则以甲方和被盏窜货方语的调查结果作皂为仲裁处粕理的依据。 圣 二、甲方的者责任郁甲方发往乙挣方故每批货的机身编号除赞型甲方存档外,另一份给屯嘱乙方存档(随货发)以几椰确保机身号的准确。 内若晨乙方收货时发现机耘型的始实际机身编号与链实际甲山方存档的机身菏编号不符齿,可及时通乓知甲方作更藐正,问题澈严重的可申请崩由甲方婿市场部(市场人鞋员)癣查核认证。 乙辨靡方代理区域被窜货,乙拯遍方务必及时通知甲方,芳落甲方即派市场人员与授乙榔方的市场人员共同魏调查白取证(被窜机型巡、机身惭编码及数量)珐。 甲方追躲究窜货方的张责任。 挫甲方有掳权授权被窜货方秧,收谊购窜货的机型及数配量珍,收购窜货时务必索疥匝取发票或有效的购买凭锄逾证,差价(收购价与一影箱级代理价的差额)由僧甲鸦方统一安排结算。 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