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黄金比例

身体的黄金比例
身体的黄金比例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一般认为,正常的体重指数为18到25之间,超重的体重指数为25到30之间,肥胖的体重指数为30以上。当这个描述身高和体重比例的体重指数为20.85,就意味着这位女性的身材最性感。

女人乳房的计算公式:

胸围÷身高(厘米)≤0.49胸围-太小

胸围÷身高(厘米)=(0.5-0.53)-标准

胸围÷身高(厘米)≥0.53-美观

胸围÷身高(厘米)>0.6-胸围过大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骨骼美在于匀称、适度。即站立时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同一垂直线上;肩稍宽,头、躯干、四肢的比例以及头、颈、胸的连接适度。

胸围=身高cmx0.535,腰围身高=cmx0.365,臀围=身高cmx0.565

黄金比例身材

什么是身材的黄金比例。其实相对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

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

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身材保养经验

每天练瑜伽,科学饮食,科学搭配食品。简单的说,我个人坚持运动为前提,运用营养学的知识来维持良好的体形。平时自己每天练习瑜伽,我也是高级瑜伽教练,同时我还很喜欢游泳。在吃饭方面,有草本曲纤高级营养师为我指导用餐,搭配osl im90植物很好,吃8成饱,五谷类、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的摄取均衡,保证每天工作应有的热量。体形就会保持住。同时,我不认为太瘦是种美。像网友们说的“黄金比例”其实就是以肚脐为界,上下身的比例是5:8,但光看这个我觉得是不够的,还得看侧面的曲线。也就是说胸部和臀部形成S曲线,这样的体形才是被国际所认同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标准。

男性

高度(cm) 小型骨骼(kg) 中型骨骼(kg) 大型骨骼(kg)

162.5 49-54 53-58 56-63

165.0 51-55 54-59 58-65

167.5 52-58 58-61 60-67

170.0 55-60 58-64 62-69

172.5 57-62 60-65 64-70

175.0 59-64 62-67 66-73

177.5 60-65 64-69 68-74

180.0 63-68 65-57 70-75

182.5 61-66 67-73 72-77

*小型骨骼: 手腕周围少於16 cm

中型骨骼: 手腕周围介乎16 -18 cm

大型骨骼: 手腕周围大於18 cm

其实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严格的比例标准,当然除了男模的标准是作为一种职业标准来衡量的,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国际T台的男模标准也从健硕性到纤弱性的变化趋势。

对于普通男性来说,一般的四比六就可以了,也就是上半生比下半身比例为四比六。

标准体重(男)=(身高cm-100)x0.9(kg)

标准体重(女)=(身高cm-100)x0.9(kg)-2.5(kg)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人体各部分比例

日期:3月5 日年级:06动漫设计与制作班级06301 一、课题·章节人体各部分比例关系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为准确进行物动态速写作准备。 三、本单元的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应注意的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死套标准比例. 四、教法:讲解,引导.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堂常规。 (二)、讲授新课 A\导入: 出示姚明的直立照片和教官的直立照片,提问: 这两个人在身体中的比例有什么差别? (板书: 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B\新课: 1以古希腊雕塑为切入点,讲解古希腊的艺术家总结出来的黄金比例关系: 人体高度以七个半头为准. 2 (1)\简单讲述黄金分割理论 (2)\简单举例说明黄金分割在人体中的体现: a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b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c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 d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

3人体高度以七个半头为准,具体为(出示标准比例图,讲解并板书以下数据): 头1 颈0.5 躯干: 约2.5 大腿:2 小腿: 1.5 脚:1\4 脚高与坐骨底和大转子的高度差抵消,因此: 1+3+2+1.5=7.5 其他部分的比例关系为; 上肢: 上臂1.5 前臂1 手 0.8 脚长;1 肩宽:2 髋宽:1.5 不同种族\身高\年龄的人,其比例都有差别,写生与创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4 (1)达芬奇认为“八头身”的身材是男女青年理想的身材的理论; (2)美国著名漫画家和解剖学家霍加思则认为人体最佳比例为8个半头高; (3)我国前人提出了“立七坐五盘三半”的理论; (4)观察儿童与成人的身体比例差别; 提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人体比例理论呢? 结论:不同种族\身高\年龄的人,其比例都有差别,写生与创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5 在表现不同的动态时,由于透视等原因,身体各部分也会出现各种比例上的变 化,不要死套公式.(出示图片,举例说明) 6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为了创作需要经常主动地去打破人体比例的常规. (出示Q版人物和高大动画人物的造型并予以分析) 七、练习 内容: 全身石膏像写生 要求:不求深入,重点把握各部分比例关系。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

第八讲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 一、 黄金分割 1. 黄金分割的概念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5-1):2,取其小数点后三位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柔和,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 )曾说“几何学有两大宝藏,其一为毕氏定理,其二为将一线段分成外内比。前者如黄金,后者如珍珠。” 所谓将一线段分成“中外比(或称中末比或外内比)”,这是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公元前三世纪前后)里的说法: A straight line is said to have been cut in extreme and mean radio when, as the whole line is to the greater segment, so is the greater to the less. 分一线段为二线段,当整体线段比大线段等于大线段比小线段时,则称此线段被分为中外比。 关于黄金分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已经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而《几何原本》是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帕乔利称之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神圣分割。当时,人们都还是称之为“中外比”,直到19世纪初,黄金分割这个名称才出现。 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中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中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2. 黄金分割的尺规作图 设线段为AB 。作BD ⊥AB ,且 ,连AD 。以D 为圆心,DB 为半径作圆弧,交AB BD 2 1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完整版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导入组织教学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教学准备: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生:绘图铅笔 二、发现新知 1、今天咱是一节美术课,美术课就是让我们的眼睛得到愉悦的课。欣赏图片,看看你在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共性:A.古埃及金字塔。(点出红、绿线)B.古印度泰姬陵。C.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看出图中红、绿线之比,有什么关系来?板书(黄金比例“1:0.618”)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板书: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设计意图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感受欧亚建筑中的黄金比的运用)把黄金比做到极致的D.法国巴黎圣母院师问:这些图片中运用黄金比例的建筑都给你什么感觉( 板书:大气、庄重、和谐)、舒服(简称“美”),这么神奇的黄金比例是谁发明的呢他是2400年前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所以欧洲建筑中非常推崇运用黄金比例,优秀建筑也非常多。那在我们中国建筑中有没有运用黄金比例的呢示故宫图,有人在里面求证了许多黄金比,今天我们不来探讨,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搜索答案。 2、刚才我们都是欣赏的建筑中的黄金比例,那么在其它方面有没有黄金比例呢?出示《维鲁维斯的人》这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所画,他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人体中还有的比例:五官中“三挺”“五眼”,人体中的“站直为七个半头”等比例关系;.除了我们上面研究的黄金比,美术中还有没有黄金比例了?有的,例如色彩调和中也有黄金比,还有许多大家还在探索的领域,我们今天在这不做研究了。 3、.生活中运用黄金比的可是太多了,谁能说出几样(画纸、书、本子、电视屏幕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再找。) 三、探索新知。在绘画作品中有没有比例知识呢? 1、《林间小道》引出远近、大小、高矮的比例关系,给人以真实的空间之感(板书:远近、大小、高矮、空间) 2、把比例运用到极致的还有一位世界艺术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首)毕加索,示《球上少女》你看出其中什么比例关系了(有远近的透视;还有:面积、色彩,他将少女安排在比较小的球上站立,显得轻盈灵动,让壮汉稳坐在大大的正方体上,显得健壮沉稳,大小、方圆、苗条与健壮一一对比更显少女的轻盈优美与壮汉的稳重深沉。色彩:男子身体用暖色调子、女孩身体用冷色调子,具有扩张和收缩的作用)(板书:面积、色彩) 3.大小比例运用超棒的佳作。观察北宋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受到了历代评论家的称赞,如我国着名艺术大师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吾所最倾倒者,则为《溪山行旅图》 ”大师到底为什么这么推崇此画让我们一探究竟。《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高原地区的风光。看那山下的人有什么感觉山脚下的一队商旅,人、马小如豆,衬托大山的雄伟气势。这是美

图解人体各种黄金比例

图解人体各种黄金比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图解人体各种黄金比例 黄金分割 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 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黄金比例脸,指的是符合国际认可的黄金比例界定了双眼、嘴巴、前额及下巴之间的最佳距离。以女性为例,一张具吸引力的脸孔,双眼瞳孔之间距离必定少于两耳距离的一半 据悉西方女性的眼睛到嘴巴占脸长36%、双眼距离占脸宽46%;同时,专家也表示,东方女性由于五官略为宽大,因此黄金比例应是眼睛到嘴巴长度比例占脸长的33%、双眼距离则占脸宽的42%。 “美女脸部黄金比例”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团队于2009年年末计算出的黄金比例公式。 研究发现美女眼睛到嘴巴占脸长36%、双眼距离占脸宽度46%的新黄金比例,是大家公认最迷人的脸蛋。据悉西方女性的眼睛到嘴巴占脸长36%、双眼距离占脸宽46%;同时,专家也表示,东方女性由于五官略为宽大,因此黄金

比例应是眼睛到嘴巴长度比例占脸长的33%、双眼距离则占脸宽的42%。 眉毛的黄金比例 A:眉头位于眼头,鼻翼延长线的略前处。B:眉峰是眉毛的最高处,位于鼻翼与瞳孔连线的延长线上或整条眉毛的三分之二处。C:眉尾眉尾于鼻翼,眼尾延长线上,眉尾要略高于眉头。有这个图解,就不怕画不好眉毛了,只要按照此比例,自然的描画,就可以描画出标准的眉形。 从美学角度来看,眼睛的大小与脸型的大小要附合一定的比率。如脸的宽度是10cm,那么眼睛是2~2.5的比率,眼睛的长度是3厘米,宽1厘米,两眼距离相当于眼睛的长度为最理想的眼睛。 精巧的鼻子不仅要做到不晃、不歪、不假,而且对鼻子的整体形态有着严格的要求,鼻头、鼻小柱、鼻翼、鼻孔相互协调,却又不失特色。鼻头精致俏丽,略向前下方探出;鼻小柱上提,略高于鼻尖;鼻翼厚薄合适,宽度适中;鼻孔呈长轴倾向于鼻尖,大小合适的椭圆形。如此才谓之最美. 上下嘴唇的黄金比例

人体的18个黄金分割点具体是哪18个

人体的18个黄金分割点具体是哪18个? 是指把一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得原来线段的长跟较长的那部分的比为黄金分割的点。两个这样的点,约等于0.618:1 身体也有黄金分割点是 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体的黄金分割点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0.618AB。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本次讨论的问题主要为美学观察的一些定律。 (一)黄金分割律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 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而矩形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0.618)。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12)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14) 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面部黄金分割律面部三庭五

面部五官黄金比例

黄金切割法分析面部五官黄金比例 黄金分割律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决定容貌美丽的不仅仅是洁白光润的皮肤,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完美的面部轮廓,只有面部五官的宽长比例接近或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时,即1∶0.618,效果最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面部五官黄金比例。

电眼: 1、从美学角度来看,眼睛的大小与脸型的大小要附合一定的比率。如脸的宽度是10CM ,那么眼睛是2~2.5 的比率,眼睛的长度是3厘米,宽1厘米,两眼距离相当于眼睛的长度为最理想的眼睛。 2、上眼缘与眉毛间距约为10mm。两眼内眦的间距应为两眼外眦间距的1/3或相当于一只眼的长度。 3、内眦眼裂角为48°—55°,外眦眼裂角为60°—70° 4.眼裂高度为10—12.5mm,眼裂宽度为30—34mm 翘鼻: 1、鼻子的长度为颜面长度的1/3。,一般6~7.5厘米。 2、鼻的宽度,两鼻孔外侧缘的距离,一般相当于鼻长度的70%,鼻根部的宽度约1厘米左右,鼻尖部约1.2厘米。 3、鼻高度一般不能低于9毫米,男性一般为12毫米,女性为11毫米,低鼻常低于4毫米,应矫正到7~11毫米。 4、鼻尖的理想高度为鼻长的1/3,男性为26毫米,女性23毫米。低于22毫米者为低鼻。 5、鼻尖正常形态为球形,鼻孔为斜向鼻尖的椭圆形,双侧对称。 6、鼻孔最外侧不超过内眦的垂直线,否则就鼻翼肥大。 魅唇: 1、上唇和下唇厚度比=1:1.5 2、唇的厚度是指口轻轻闭合时,上下红唇部的厚度。 3、有人根据上下层平均厚度分為四类:小薄唇:厚度在4毫米以下;中等唇:5毫米;偏厚唇:9~12毫米;厚凸唇:大於12毫米。由於上下唇的厚度不完全一致,而且下唇通常比上唇厚,因此,日本的美容医学专家认為应分别观察上下唇的厚度。他们认為,女性美唇标準值应為:上红唇8.2毫米,下红唇9.1毫米,男性则比女性稍厚2~3毫米。 脸型: 美学家用黄金切割法分析人的五官比例分布,以“三庭五眼”为修饰标准。 三庭:指脸的长度,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迹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1/3。

比例线段与黄金分割综合题型

比例线段与黄金分割 【知识要点】 1.把 b a 的值叫做线段b a ,的比,若d c b a =,则称线段 d c b a ,,,成比例线段。 2.bc ad d c b a d c b a =?=?=::,其中d c b a ,,,分别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比例项,d a ,称为外项,c b ,称为内项;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3.n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我们称为比例尺,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4.比例性质:①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②反比性质:c d a b d c b a =?=; ③更比性质:a b c a d c b a =?=; ④合比性质:d b c b b a d c b a ±=±?=; ⑤等比性质:n n b a b a b a b a ===Λ332211,则1 12121b a b b b a a a n n =+++++ΛΛ 5.比例中项:若ac b =2,则称b 是ac 的比例中项 6.若点P 分线段AB 得到较长线段是较短线段和整条线段的比例中项,则称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7.2 15,215--==较长线段较短线段整条线段较长线段叫做黄金比值。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 =2,b=3,c=2,d=3 =4,b=6,c=5,d=10 =2,b=5,c=23,d=15 =2,b=3,c=4,d=1 例2. 已知线段a 、b 、c 、d 满足ab=cd ,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d=c ∶b ∶b=c ∶d ∶a=b ∶c ∶c=d ∶b 例3. 若a=2,b=3,c=33,则a 、b 、c 的第四比例项d 为________ 例4. 若ac=bd ,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d c b a = B.c c b d d a +=+ C.c d b a =22 D.d a cd ab = 例5. 已知d c b a =,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a ∶b=c 2∶ d 2 B. a ∶d=c ∶b C. a ∶b=(a+c )∶(b+d ) D. a ∶b=(a -d )∶(b -d ) 例6.已知5:4:2::=c b a ,且632=+-a b a ,求c b a 23-+的值。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

设计中的美学法则——比例与尺度 美学的基本原则 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稳定与技巧主从与重点 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 黄金比例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在艺术实践中应用的黄金比有一个宽容度较大的区域1: 2----3:4(0.571~0.666)裴波那切数列 人体美学一、黄金点:1.髋骨: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4.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5.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6.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7.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二、黄金矩形:①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②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③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④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生活中的黄金比例优选法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

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需要在1000克与2000克这个区间中进行试验。 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即1500克)作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和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试验,再比较端点,依次下去,直到取得最理想的结果。这种实验法称为对分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快的实验方法,如果将实验点取在区间的0.618处,那么实验的次数将大大减少。这种取区间的0.618处作为试验点的方法就是一维的优选法,也称0.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0.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完成“对分法”做2500次试验所达到的效果。 设计中的黄金比例东方明珠塔,塔高462.85米。设计师将在295米处设计了一个上球体,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非常协调、美观。埃菲尔铁塔在距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各有一个平台,计算表明:(300-115) /300=0.617。所得比值与黄金比0.618相差甚微,由此可见,埃菲尔铁塔第二层平台的位置,非常接近于全塔高度的黄金分割点,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层平台正是埃菲尔铁塔张开的四条腿开始收拢的转折点。 摄影中的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

人体黄金比例

人体黄金比例 一个理想的人体,以脐为分割点,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是5:8,接近黄金律。近年来,经过医学美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人体存在着14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4个“黄金三角”、6个“黄金指数”,和7组面部“黄金比例”。 14个人体黄金点(6个单独的点+4对8个点) 脐点:头顶至足底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喉结点:头顶至脐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左(右)膝关节点:足底至脐之间的分割点(下短上长.)。 左(右)肘关节点:肩关节至中指之间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左(右)乳头点:乳头垂线上锁骨至腹股沟的分割点(上短下长)。 眉间点:发际至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的分割点。 鼻下点:发际至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的分割点。 唇珠点:鼻底至颏底间距下2/3与上1/2的分割点。 颏唇沟正中点:鼻底至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的分割点。 左(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右)的分割点,即口裂平面的面宽约等于3个口裂长。 隐藏在身体里的15个黄金矩形 人体上存在的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等于或接近于0.618,称为黄金矩形。能在你身体里找到越多的黄金矩形,就说明你的身体比例越完美! 躯干轮廓:躯干的宽与高之 面部轮廓:口裂水平线的面宽与发际至颏底的面高之比。 鼻部轮廓:两鼻翼点间距为宽与鼻根至鼻底为高之比。 头部轮廓:头宽(左、右颧弓突点间距)与头高之比。 唇部轮廓:静态时,上下唇峰间距(宽)与口角间距(长)之比。 手部轮廓:手指并拢时取平均值,手的宽(掌指关节处)与长(腕远纹至食指间)之比。 外耳轮廓:以耳轮下角水平的耳宽为宽,耳轮上缘至耳垂下缘间距为长之比。 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左右各3个)轮廓:最大近远中径为宽与龈径为长之比。 4个黄金三角 鼻从正面观呈黄金三角。 鼻从侧面观呈黄金三角。 鼻根尖与两侧口角点组成的三角形。 两肩端点与头顶中央组成的三角形。 6个黄金指数 鼻唇指数:鼻翼宽度与口角间距宽度之比。 唇目指数:口裂长度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 上下唇高指数:面部中线的上下唇红高度之比。 目面指数:两眼外眦间距与眼水平线的面宽之比。 切牙指数:下颌中切牙与上颌中切牙远近中径之比。

数学之美——黄金分割(图形相似)汇总

数学之美——黄金分割 前 言 数学可以说是各学科的灵魂,数学中蕴涵着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而这些价值究竟是如何体现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对数学这门科学的学习更加透彻,我们就以数学中的两大宝藏之一“黄金分割”为例,黄金分割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和谐比例关系,即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段”或“黄金率”。在初中教学中对黄金分割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只是对黄金分割的定义做了简单的说明和简单的练习。随着我们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重要的与黄金分割相关联的数学知识,本节主要解决杨辉三角形等数学量与黄金分割的关系,以及与黄金分割有关的一些概念,最后,将进一步阐述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可见黄金分割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另外,我真诚的希望通过本节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黄金分割的实质和内涵,对以后的学习有进一步的帮助。 一、黄金分割的起源与发展 1.1 黄金分割的定义 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数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 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证明方法为: 设有一根长为1的线段AB 在靠近B 端的地方取点C ,)(CB AC >使AC AB CB AC ::= 则点C 为AB 的黄金分割点。 设x AC =,则x BC -=1 代入定义式AC AB CB AC ::= 可得 x x x :1)1(:=- 即 012 =-+x x 解该二次方程:2151--= x 2 152-=x 其中1x 为负值舍掉。 所以 2 15-=AC 约为618.0.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有些植茎上,两张相邻叶柄的夹角是137度28',这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0.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学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 1.2黄金分割的发展史 据记载黄金分割是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 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帕乔利》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其实,黄金分割比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

设计中的黄金分割

艺术设计美学概论 YI SHU SHE JI MEI XUE GAI LUN 五、设计中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的金苹果 -—浅谈apple设计中的黄金分割 掀开面纱: 0.618或者1.618,这个数字是否觉得似曾相识。这其实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此时短段与长段之比恰恰等于长段与整条线之比,其数值比为1:1.618或0.618:1。 这就是黄金分割律,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关系。 植物叶子中黄金分割

艺术设计美学概论 YI SHU SHE JI MEI XUE GAI LUN 鹦鹉螺曲线的每个半径和后一个的比都是黄金比例,是自然界最美的鬼斧神工。 动植物的这些数学奇迹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在亿万年的长期进化过程中选择的适应自身生长的最佳方案。 走的更近: 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这里我要再向你推荐一个美学利器——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它的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率0.618,并且可以不断以这种比例分割下去。 黄金矩形: 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建筑中都能找到它。埃及的金字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印度的泰姬陵,这些伟大杰作都有黄金分割的影子。 泰姬陵的多出布局都能看 出黄金分割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 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 (介个网上很多图此处不多说 了,呵呵),《最后的晚餐》同样 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人体黄金分割比例(1)

黄金分割与人体美 人对自身形态之美极为迷恋,同时也感到迷惑。自古希腊起人们就对人体美进行探索,他们发现人体美的原因在于整体统一,多样和谐。从对“维纳斯”的测量,到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研究。人们不禁发现其形体及个部比例数据都符合黄金分割率。我国的医学美学专家孙少宣及彭庆星,在对人体进行了深入的开拓和研究后,科学地阐述了黄金分割律与人体内在联系。提出了“人体美是黄金分割律的天然集合”的论点,他们的这一论点被广泛的运用到医学美容实践中去。从而促进了医学人体美理论的应用和研究。历年来,人们在研究人体美时发现,在健美人的容貌和形体结构中有许多与黄金分割率相关的点三角形,矩形及指数,从这里可以窥视黄金分割率在人体美的实践中的重要价值,现分述于下: 一、黄金点 (一)人体黄金点 所谓黄金点是指一条线段,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0 。618或近似值的分割点。人体有许多黄金分割点是人体美的基础之一。

1.脐:就人体结构的整体而言,肚脐是黄金点,脐以上与脐以下的比值是0.618 :1。 2.喉结:头顶至脐部,喉结是分割点,之间的比值近似0 。618。 3.眉间:前发际至颏底连线,上1/3与下2/3之分割点。 4.鼻根点:鼻根中线与睑板软骨上缘连线的交点。 5.鼻下点:前发际至颏底连线,下1/3与下2/3之分割点。 6.唇珠:鼻底至颏底连线,上1/3与下2/3之分割点。 7.颏唇沟正中点:鼻底至颏底连线,下1/3与下2/3之分割点。 8.口角:正面观,口裂水平线左(右)侧1/3与对侧2/3之分割点。 9.风市穴: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的部位,为足底至头顶之分割点。 10.肘关节(鹰嘴):肩峰至中指尖之分割点。 11.膝关节(髌骨):足底至脐之分割点。

黄金比例在设计中运用讲解

由于黄金比例工具的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而且插件中也讲了怎么用,那操作方法这块就一带而过了。这篇文章具体讲一下黄金比例系统规则与每种构图的方法和用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比例,具体要怎么用,用在哪里等。 操作方法 其实操作方法在该插件里面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将你的图像分辨率设为72或300PPI,然后将你的画笔大小设置为2个像素左右,选择前景色为画面对比色。

然后直接点击对应的黄金比例按钮就能自动生成,又或者用选区工具画出一个区域然后再点击面板按钮生成即可!最好直接画选区来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该软件自动生成的比例系统是一个"图层",而不是"矩形"或是"智能对象"。所以在划分比例系统时要清楚绘制的图层的尺寸,再进行绘制。 功能介绍 好的,当我们清楚了黄金比例工具大致怎么用以后,就要理解在应对什么样的需求时采用哪种形式和功能比较合适。首先先介绍一下该工具都有哪些功能,具体能画什么。该插件具体能画4种构图方法。具体分为:黄金比例、黄金螺旋、三分法、三角形与对角线构图。

1.黄金比例 这里就不想讲黄金比例的原理了,我保证以后肯定会讲,今天就讲一下这几种功能具体该怎么用。黄金比例是长线段比短线段的比是0.618。计算方法是,长线段代表变量B ,短线段代表变量A 。 A/0.618=B 或 A*1.618=B ,设变量A=500。即带入数值就是500/0.618≈809,500*1.618≈809。按照宽500px x 高809px 绘制一个矩形,那么这个矩形就是符合黄金比例的矩形。 当我们用长线段比短线段绘制出黄金比例矩形后,需要把子矩形重新布置一下层级。小的矩形靠最里摆放,大的矩形靠外摆放,布置好矩形的层级后画两条

人体比例与黄金分割

人体比例与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 黄金分割律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 人体14个“黄金点”: 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 (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 (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2)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 (14)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 隐藏在身体里的15个黄金矩形 人体上存在的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值等于或接近于0.618,称为黄金矩形。能在你身体里找到越多的黄金矩形,就说明你的身体比例越完美! 躯干轮廓:躯干的宽与高之 面部轮廓:口裂水平线的面宽与发际至颏底的面高之比。 鼻部轮廓:两鼻翼点间距为宽与鼻根至鼻底为高之比。 头部轮廓:头宽(左、右颧弓突点间距)与头高之比。 唇部轮廓:静态时,上下唇峰间距(宽)与口角间距(长)之比。 手部轮廓:手指并拢时取平均值,手的宽(掌指关节处)与长(腕远纹至食指间)之比。 外耳轮廓:以耳轮下角水平的耳宽为宽,耳轮上缘至耳垂下缘间距为长之比。 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左右各3个)轮廓:最大近远中径为宽与龈径为长之比。 2个“黄金指数”: (1)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2)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0.618,作为一个人体健美的标准尺度之一,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着“模糊特性”,它同其它美学参数一样,都有一个允许变化的幅度,受种族、地域、个体差异的制约。 比例关系 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见右图)。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

高中数学史集黄金分割素材

黄金分割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外语实验学校 315200)余满龙 在初中数学的相似形这一章中有“黄金分割”的简单介绍:把一条线段(PQ )分成两条线段,使其 中较大的线段(PC )是原线段(PQ )与较小线段(CQ )的比例中项,这种分法用途广泛,且美观,所以人们把它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中外比”或“中末比”。(如图1) 世界上最早接触黄金分割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公元前4世纪(二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约公元前408~公元前355)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他发现: 在这个几何问题里,若CQ 与PC 之比等于PC 与PQ 之比, 那么这一比值就等于…,用式子表示就是: 618.0215=-==PQ PC PC CQ 这个神奇的数字已经让我们着迷了几千年但实际上,这个黄金分割很早就存在了,我们 从 Andros 神庙(公元前10000年)就可以看出,而Kheops (公元前2800年)金字塔(如右图)表现的尤为明显。几何学家,哲学家和建筑师都认为黄金分割是一组非常奇特的比例,是一种空间的和谐,能够组成精确的比例。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斯的工作,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证论着。欧多克斯就是从整个比例论的角度考虑黄金分割,他还把上述的C 点分PQ 所成的比PC:CQ 叫做“中外比”。欧多克斯发现这种线段之间的中外比关系存在于许多图形中。如正五边形中, Kheops (公元前Q C P 图1

莱奥纳多·达·芬奇 相邻顶角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将对方分成中外比,而较长的一段等于正五边形的边。如果将有理线段分成中外比,那末被分成的两个线段长是无理数。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由于绘画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对黄金分割的研究。当时,出现了好几个身兼几何学家的画家,着名的有帕奇欧里、丢勒、达芬奇等人。他们反几何学上图形的定量分析用到一般绘画艺术,从而给绘画艺术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228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书》的修订本中提出“兔子问题”,导致斐波那契数列:1,1 ,2,3,5,8,13,21,34,55,89,……,它的每一项与后一项比值的极限就是黄金分割数,即黄金分割形成的线段与全线段的比值。(即设F 1 =1,F 2 =1,F n = F n-2 + F n-1,n ≥3,则) 1525年丢勒制定了充分吸收黄金分割几何意义的比例法则,揭示了黄金分割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丢勒以为,在所有矩形中,黄金分割的矩形,即短边与长边之比为2 15 的矩形最美观。因为这样的矩形,“以短边为边,在这个矩形中分出一个 正方形后,余下的矩形与原来的矩形相似,仍是 一个黄金分割形的矩形”,这使人们产生一种 “和谐”的感觉。 后来意大利伟大画家达·芬奇(1452-1519)(如右图)把欣赏的重点转到使线段构成中外比的分割,而不是中外比本身,提出了“黄金分割”这一名称。这一命名一直延用至今。 欧洲中世纪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曾经说过:“几何学里有二个宝库: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们称为“商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人体美学中的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与人的关系相当密切、地球表面的纬度范围是0—90°,对其进行黄金分割,那么34.38°—55.62°正是地球的黄金地带、无论从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方面都是具备适于人类生活的最正确地区、说来也巧,这一地区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黄金分割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1或1: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那么,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 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0.618〕、 1.黄金点: (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 (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之分割点; (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 (12)颏唇沟正路点:鼻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 (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 (14)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 2.面部黄金分割律,面部三庭五眼 3.黄金矩形: (1)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 (2)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 (3)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 (4)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 (5)、(6)手部轮廓: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 (7)、(8)、(9)、(10)、(11)、(12)上颌切牙、侧切牙、尖牙〔左右各三个〕轮廓:最大的近远中径为宽,齿龈径为长、

身体各部位的黄金比例

专业人士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终使美丽得以量化: 1、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2、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3、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骨骼美在于匀称、适度。即站立时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同一垂直线上;肩稍宽,头、躯干、四肢的比例以及头、颈、胸的连接适度。肌肉美在于富有弹性和协调。过 胖过瘦或肩、臀、胸部的细小无力,以及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身体某部分肌肉的过于 瘦弱或过于发达,都不能称为肌肉美。肤色美在于细腻、光泽、柔韧、摸起来有天鹅 绒之感,看上去为浅玫瑰色的最佳。 怎么才能练就这样的好身材呢? 1、使摄取的所有卡路里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营养。不要吃那些味道一般的食物,如果觉得不好吃,就不要吃,你有权善待自己的胃。 2、早餐最好含有全麦面包和少量健康脂肪。早餐为一天提供必要的能量,并保证 更稳定的血糖浓度,不要饿着肚子,这样你会做出不明智的食物选择。 3、饭前先吃些健康脂肪。减少反式脂肪、饱和脂肪和卡路里摄取量的办法之一是 采用特定的饮食方法。试着将全麦面包浸在橄榄油中,或者在饭前吃一些坚果,这样 你很快就会觉得饱了,摄取的卡路里也会比平时少。少量的脂肪可以防止饥饿感。理 想的卡路里摄取量大约是60到75,也就是半汤匙橄榄油或菜油,6个胡桃,12粒杏仁,20粒花生,或者半盎司纯可可黄油巧克力或半个鳄梨。 4、仔细阅读标签上的份数。确定你要吃的具体份数,并弄明白该份数所含饱和脂 肪及反式脂肪的克数。 5、阅读标签上的全麦含量。看一下标签上所列的前六项,第一项名为“谷类”的 应该是“全麦”、“燕麦”、“未加工燕麦”,选择全麦(而非加工谷粒)含量较高的食品。 6、保持永远18到21岁体重。你的目标就是将体重控制在女性18岁,男性21岁时的标准。稳定较低的体重指数能帮助你永葆青春。 7、替换食物帮你营养变聪明减少和替换的方法使食物变得更营养。将配料稍作替 换便能大大改变你的真实年龄,并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尝试用橄榄油代替黄油或人 造黄油,抹在面包上;果泥或沥干苹果酱代替一到三汤匙的黄油;水果代替曲奇饼;纯黑 可可黄油巧克力代替牛奶巧克力;坚果代替薯条;熟蒜泥或海员式沙司代替奶油沙司。纯 黑可可黄油巧克力含有一种延缓衰老的脂肪,这种饱和脂肪通过人体神奇地转化为健 康脂肪,并为人体提供类黄酮;而牛奶巧克力中含有的反式脂肪却是一种加速衰老的有 害脂肪,因此,选择纯黑可可黄油巧克力,就是选择年轻、选择美味。 8、每日和朋友步行半小时。每日和朋友步行半小时,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扩大 了朋友圈子,在备受压力时,不会为了不必要的事而心烦。 9、做精明的采购烹饪者。烹饪可以成为真正的愉悦。学习的过程也颇具乐趣,如 果你购买的原料是健康的,那么你吃下去的饭菜自然也是健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