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地理教案

曲阜地理教案
曲阜地理教案

第一节曲阜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教学目标】

(1)了解曲阜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2)通过曲阜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归纳总结曲阜的气候特点。

(3)了解曲阜的主要气象灾害。

【教学重点】曲阜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地图计算曲阜的南北距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曲阜,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一方汇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热土。她,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她,流淌着东方文化的长河,承载着人类未来的希望,被誉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当你徜徉古城,你会体味到她的古色古香,陶醉于她的纯然质朴。当你漫步新区,你会感受到浓厚的现代城市气息。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曲阜。

第一节曲阜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一、地理位置

◎思考: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展示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指出曲阜在中国和山东省的位置,然后出示曲阜市地图,让学生说出曲阜的经纬度位置、相邻的县市及所属乡镇。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西南距济宁45公里。北依泰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地理座标为东经116°51′-117°13′,北纬35°29′-35°49′。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

◎合作探究: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曲阜的南北距离约为多少公里吗?

方法一:根据南北跨纬度,计算南北距离;

方法二:根据图上的比例尺,量出图上距离计算。

二、历史沿革

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

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炎帝、黄帝、少昊徙都于此。曲阜,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584年定县名为汶阳,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627年并入泗水,634年恢复曲阜建制,1012年更名为仙源,1129年又恢复曲阜县名。1945年底曲阜与泗水并称曲泗县,1946年春曲、泗分治。1958年将滋阳并入曲阜,1962年初仍按两县原行政区域分治。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

三、气候

◎合作探究:

读“曲阜市2002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表,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曲阜的地理位置和2002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表,你能说出我市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吗?

(2)结合我市气候的常年统计资料,分析讨论我市2002年气候有何特点,该年产生了哪些气象灾害?

曲阜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具有多春旱、夏季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又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境内海拔高度多在55~100米,各地气候差异一般不大。春季(3~5月),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温度回升快而变化剧烈,多西南大风,降水稀少,常形成春旱。夏季(6~8月),在自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控制下,高温高湿,炎热多雨,间有伏旱发生。秋季(9~11月),随着蒙古大陆高压的重新建立并控制本地,气温急降,大气层结稳定,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降水量明显减少,常形成秋旱,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冬季(12~2月),因受自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控制,天气干冷,雨雪稀少。◎合作探究:

曲阜有哪些气象灾害?

冬春季节易发生寒潮、春季容易出现干旱、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等

◎合作探究:

你能说出哪些天气谚语?

第二节曲阜的地形、水文与土壤

【教学目标】

(1)了解曲阜的地形特点,学会地形特点的描述方法。

(2)归纳总结曲阜河流的流向特点。

(3)了解曲阜市土壤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曲阜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教学难点】描述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曲阜有句老话:“夫子门前水倒流,富贵荣华无尽头”,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你能

对曲阜“水倒流”的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从而引入

第二节曲阜的地形、水文与土壤

一、地形

◎合作探究:

展示山东省地形图、曲阜市地形图,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曲阜的地形有何特点?

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地理》所学的描述地形特点的方法,然后再归纳曲阜的地形特点。

曲阜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头分布,中西部是泗河、沂河冲积平原,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境内低山丘陵面积198.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2%;泗河、沂河冲积平原面积635.2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9%;洼地占总面积的6.9%。境内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图1—2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仙山,距曲阜20公里,原是供奉仙女娘娘的

庙宇之所,湖光山色,沟深壑秀,风景优美,主峰海

九仙山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秋季花果飘香,

体验民间生活的佳地,现已恢复旧图1—3 九仙山天池

二、水文

我市境内的地表水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有泗河、沂河、蓼河、崄河4条河流。泗、沂两条主干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泗河 古称泗水、洙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过境段全长40千米。

沂河 古称沂水,为别于临沂地区的沂河,亦称小沂河,发源于邹城城前镇凤凰山北麓,全长58千米,从尼山水库上游的曲、邹交界处入境,至曲、兖交界的金口坝入泗河,境内长39千米。

我市河流总长度245.9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8044

万立方米,年平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3087万立方

米。全市有水库塘坝270座,水库62座,总库容15516

万立方米。其中较大的是尼山水库、河夹店水库、梨园

水库、白塔水库、吴村水库、韦家庄水库等。

◎合作探究:

1、在曲阜有句老话:“夫子门前水倒流,富贵荣华无尽头”,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你能对曲阜 “水倒流”的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2、我市水库较多,修建水库对当地社会经济有何意义?

三、土壤

◎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你能从中发现曲阜市的土壤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资料一 曲阜市的土壤类型

棕壤土 又名棕色森林土,发育于花岗岩、片麻酸性母岩,其通体剖面以棕褐色为主,有明显的淋溶淀积作用。

褐土 又名褐色森林土,成土母质为砂页岩、石灰岩,为温带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山地和丘陵地区、大陆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

潮土 是在河流沉积物基础上形成的,土体一般为砂壤,耕作性好,但蒸发强烈,排水条件差,有盐碱威胁,土壤板、湿、凉,是潮土用于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

砂羌黑土 其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大部分表层质地粘重,耕作性较差。土层中有砂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为低产土壤,适于耐涝作物与绿肥作物轮作。

水稻土 由各类土壤经过长期水耕熟化而成,占我市土地可利用面积的0.2%。 图1—4 尼山水库

资料二曲阜土壤分布图

代号名称

Fa 水稻土

Ga 砂羌黑土

Aa 棕壤性土

Ac 棕壤、

Ae 潮棕壤

Ba 褐土性土

Bd 褐土

Bf 潮褐土

Cb 潮土

第三节曲阜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曲阜主要的自然资源。

(2)讨论各种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重点】我市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及对策。

【教学难点】我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

境内总土地面积134.39万亩,其中总耕地面积69.00万亩(平原地38.90万亩、山丘地20.86万亩、涝洼地9.34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56.38%、30.23%、13.39%),占总土地面积的51.34%;林地8.6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41%;荒山面积18.70万

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9%;河流面积7.7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76%;水产养殖面积3.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38%;其他占地面积27.1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20%。民国初年,境内有耕地59.97万亩。1949年,全县有耕地74.19万亩,全县人均占有2.42亩。此后随着土地不断被开发利用,全县耕地呈增加趋势,至1957年,全县耕地达81.61万亩,人均占有2.24亩。1958年,随着工矿等建设用地的增加,全县耕地减少至78.53万亩,人均仍占有2.24亩。从此,全县耕地始呈减少趋势。1970年,全县有耕地75.00万亩,人均占有1.61亩。1980年,有耕地72.02万亩,人均占有1.41亩。1990年,有耕地69.00万亩,人均占有1.15亩。由于不合理用地和人口增长,境内耕地锐减,已大大低于世界(5.5亩)和全国(1.4亩多)人均耕地面积水平,略低于全省人均耕地面积(1.28亩)。

◎合作探究:

1、解放后,我市人均耕地面积有何变化?为什么?

2、针对这种情况,你觉得应采取哪些对策?

二、水资源

境内地表水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多年平均降水总量6585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044万立方米。按1990年总人口,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735立方米,是全省人均520立方米的1.4倍,是全国人均2770立方米的26.5%。全市每亩耕地平均占有地表水资源580立方米,是全省亩均349立方米的1.7倍,是全国亩均1827立方米的32%。境内地表水资源虽较充足,但水库闸坝多年平均留蓄水量为10296.8万立方米,仅占地表水总量的17.4%。受自然因素影响,尼山水库中汞元素超过饮用水标准3~6倍,长期饮用,有发生汞中毒的危险。

◎合作探究:

结合生活实际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你觉得应采取哪些对策?

三、生物资源

从自然带分布规律看,曲阜地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目前的次生林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我市树种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树种有松、桧柏、刺槐、麻栎等。灌木以紫穗、槐、酸枣为主。野生草本植物丰富,仅药材类就有171种。

曲阜有各类野生动物220余种,其中鸟类占75种,苍鹰、松雀鹰、长耳鸮(猫头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鹭鸶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90年2月23日,曲阜市十一界人大常委会确定桧柏为曲阜市市树,鹭鸶为曲阜市市鸟。

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中西部平原地区的天然植被基本被农田代替,四旁植被以杨、柳、榆、泡桐等阔叶速生树种为主。森林主要分布在北、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岭坡梯田堰埂有苹果、柿、枣等经济树种的果粮间作。

◎阅读

曲阜生态之谜

在孔庙那些高大的松柏树上,栖息着数千只的乌鸦“部落”,它们早出晚归,成群结队,为孔庙增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被奉为守护孔庙的神灵。曲阜民间流传着“孔圣人有三千乌鸦兵”的传说。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后,危及了某些显贵的利益。有一天,孔子带弟子去尼山打猎归来,为许多匪兵围攻,孔子师徒寡不敌众,孔子怅然泪下,叹道:“仲尼一生为民着想,如今壮志未酬,今却要丧生于匪徒之手,天不公也!”话音刚落,却突然天昏地暗,遮天蔽日的乌鸦群从天而降,嘴啄、爪抓、翅拍,匪兵抱头鼠窜。以后,每逢孔子出远门,乌鸦群便来护驾。孔子死后,它们又群居于孔庙之中,为孔子守灵,年复一年,直到如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神奇的是,这偌大的乌鸦群,天天夜宿孔庙,却很少有粪便污染。更奇的是,仅隔2千米外的孔林,万木成荫,却没有一只乌鸦。这种奇异现象,成为中国的一大生态之谜,至今没人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曲阜还有许多有趣的生态现象,像“五柏抱槐”、“向下长刺的山枣丛”等,如果感兴趣,你可以查询相关的资料,做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四、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主要有煤、石灰岩、耐火粘土、磷、花岗岩、尼山砚石、河沙等。

煤主要埋藏于市境西部及西南部。埋深500~2000米左右,煤层厚7~9米,分布较连续,地质储量约10亿吨,1977年开始在单家村附近建矿开采。

石灰岩主要分布于东部八宝山及南部九龙山一带。其中,八宝山为灰色、浅灰色致密坚硬的厚层石灰岩,质量最好,总厚度87米,地质储量888.3万吨,为金塔王集团提供优质水泥原料。

五、旅游资源

全市现存文物古迹三百余处,国家、省、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历代著名碑刻四百余块。主要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有孔庙、孔府、孔林、鲁国故城、颜庙、周公庙、少昊陵、梁公林、孟母林及孟子故里、尼山风景区、九龙山汉墓群、洙泗书院、石门山风景区、九仙山风景区、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庙的大成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中国三大殿。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林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庙、孔林、孔府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合作探究:

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曲阜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目前境内已发掘出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结合我市的自然条件,分析我市成为人类古文明发祥地的原因。

济宁市自然地理

人杰地灵的孔孟之乡——济宁 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山青水秀的临沂地区,西与牡丹之乡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北纬35°57′至北纬34°26′;东经117°36′至东经115°52′;南北长167公里,东西宽158公里。 济宁现辖12个县、市、区,全市总土地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总人口818.27万。 济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5万人。其中回族最多,达4.2万人。总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约一半聚居在城镇街道和交通沿线。 济宁城市化水平25.63%,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城市有济宁市、邹城市、兖州市、曲阜市,以中小城镇为主。济宁是鲁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商品流通中心。 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 全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是山区,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纵横交错。 济宁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降水较为丰沛,具有多春旱、夏季多雨、秋季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具有充裕的光能资源。济宁市年平均气温为13.3℃—14.1℃,平均无霜期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 济宁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水平年为55亿立米,淡水资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

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黄河、南饮长江,储水量达30亿立方米。济宁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的必经之地。 济宁人杰地灵,盛产小麦、玉米、稻谷、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产品和渔湖产品。曲阜香稻、鱼农一号水稻、金谷和泗水小杂豆被定为山东名产。 济宁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济宁市的林木中,还不乏古树、珍木、名果,主要分布在庙宇内。珍稀树种有柘树、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黄檀、乌柏等。 济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0多种。以煤、铁为主,其次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矿、铜、铅等。 济宁是全国重点开发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482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等地。经勘探预测,全市煤储量250亿吨,占全省的50%,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优良,易于开采。 铁矿分布于汶上县李官集和泗水县北山,最近新发现的特大型铁矿济宁铁矿,兖州颜店矿段已控制资源量10亿吨。 稀土矿位于微山县塘湖乡郗山,已探明大小矿脉60余条,地质储量200多亿吨,在国内仅次于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济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华东与华北、内陆与沿海的重要通道。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穿东西,主要公路干线为327国道、104国道、105国道、220国道等,京福、日菏高速公路。市区到大部分县市区均通高等级公路,182个乡镇全部

重视乡土地理教育1

重视乡土地理教育,发挥地理教育的育人功能 ——以兰考县为例 刘晓东*林程吉朱毅陈丹静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地理教育的功能,乡土地理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兰考县高中阶段乡土地理教育的现状;最后根据兰考县乡土地理资源的概况提出了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基本思路。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育功能;乡土认知现状 中国图书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的推广,乡土地理教育出现并逐步确立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地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1] ,乡土地理成为初中生的必修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和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建议有三十多条,集中体现在活动建议中要求结合本地实际[2];乡土地理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载体。广大的中学地理教师明确乡土地理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以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地理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地理教育的育人功能。 1 乡土地理教育的承载的主要教育功能 爱国之道,始于爱乡。乡土地理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以区域和乡土为学习载体的地理新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设计;乡土地理教材编写能够为地理教材理论研究积累素材;乡土地理教育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 1.1乡土地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载体 我国乡土地理教育产生于清末反抗外来侵略、保国保种的民族救亡运动中;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凡是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时期也是乡土地理比较繁荣的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片面强调知识讲授,因而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而“乡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打开了一个窗口[3]”。乡土风物、民俗真实可感,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包含着乡情教育,学习乡土知识自然可以产生对于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使爱国和爱乡之情真是可感,新课程要求的情感目标因此更容易落实。 1.2乡土地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乡土地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目的和任务的情况下,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测量、去观测,到社区、工厂中开展各种各样的调查,上网收集资料,这个过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科研立项 通讯联系地址:lxdxl@https://www.360docs.net/doc/df8602305.html, 作者简介:刘晓东(1988-),男,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自然地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2.5 学时:54 ,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实验)学时:18 授课对象:生态学专业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无 撰写人:徐启新 审定人:杨凯 一、课程简介(中文)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

规律的学科。本门课程是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本校生态学专业设置的特点,本门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各圈层的基本特性、形成、分布、分异的过程和规律;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自然环境野外调查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两部分。 课程简介(英文) Physical Geography is on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ecological scienc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hysical Geography is study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pedosphere, etc. ;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distribution,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and regularity for every spheres;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pheres; the basic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is course include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s. 二、课程目标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课程标准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 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②学生需 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 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③学生要会分析不同 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课程分析:①通过图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分析、说明人口 增长不同时期的增长快慢是不一样的;②通过多则阅读材料分 别说明并且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③本章节是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和当前社会现 实比较接近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图表、阅读材料分析说明人口增长的三种基本模式;阅读部分通过说明不同地区的资料,以此来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形成因素以及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阅读部分也对三种模式分别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阅读部分的分析,提高读图析图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会阅读各则材料来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以及理解

每种模式的意义;了解多个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从而对人口增长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口增长模式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联想到现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停滞不前;应该保持在自然环境能承载的范围内。 三、教材分析 本章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对人口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以及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无形中让学生形成对人口问题的一些基本认识,为接下来几章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章节“人口增长模式”有三部分内容:一是“高-高-低”模式;二是“高-低-高”模式;三是“低-低-低”模式。通过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3.图表分析法、比较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曲阜人文地理

曲阜人文地理 曲阜,是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缩影。在这片土 地上,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也拥有着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让我们以地理科学的目光来一起认识家 乡的社会经济状况,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和民族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639392人,人口密度713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65882人,非农业人口173510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人口出生率9.21‰,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2.73‰,新出生男女婴儿性别比为109.4∶100。2004年曲阜市(不含曲阜新区)出生5487人,自然增长2530人,自然增长率为5.17‰。 我市有15个民族,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朝鲜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汉族占人口的99.61%;回族多集中在西关。 二行政区划 1990年,全市共设13个乡镇,下辖495个村街。乡镇和村庄的命名大致有8种情况:以姓氏命名的有225个,分别缀以村、庄、屯、店、沟或方位、大小等字以示区别,曲阜有“无孔不成村”的说法,仅孔姓村庄就有12个;以方位命名的有49个;以当地地理特征命名的有98个;以古迹命名的有7个;以传说命名的有21个;以行业命名的有20个;以吉祥词命名的有13个,以相关的人和事命名的有62个。 2002年,我市发展为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4个乡,有585个自然村,395个村 街(居)民委员会。其中500人以下的村有87个,39个后进村中有31个村人口在1000人 以下。这些村集体经济“身单力薄”,村领导班子也较弱。为此我市以姚村镇为试点,合并、 减少行政村,扩大行政村规模,同时对“村官”进行精兵简政。截止到2005年,有6个乡 镇实施了村庄合并,减少行政村100个,减少“村官”576人。 探究与实践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目录 第一节基本概况……………………………………第二节地理交通……………………………… 第三节资源环境…………………………………… 第四节行政区划………………………………… 第五节历史沿革………………………………… 第六节农业情况………………………………………第七节工业状况………………………………………第八节人文景观………………………………………第九节乡风民俗………………………………………第十节物华天宝………………………………………

一、基本概况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市内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玉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石油工业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石油企业"下山工程"正式启动。 二、地理交通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之间,东临钢城嘉峪关和古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城敦煌,南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达中蒙边境,是甘肃省距离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备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备 课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一)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是整个初中教材最基础的章节,对以后的地理学系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它的重中之重,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没有真正的学习地图,地理空间学习能力较差,而我校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等原因,在地图等方面了解的,这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本章既是理解的难点,也是记忆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分析。(三)教学目标: 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并且能用相关数据描述其大小;学会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观察并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且能够用景卫网确定地球上任一地点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教学策略: 突出重点,学习过程练习化。重点练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通过指地图、指空白图、填图、绘图、联系等相关步骤对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观察并运用地球仪。 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地把有关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达到培养他们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课时安排: 共九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4课时; 《地球的运动》2课时; 《地图》3课时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单元备课

(一)内容分析: 本章中世界海陆分布图大势是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与经纬网一起构成地理学系的最基础的章节,对以后的地理学系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重点及难点)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教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三)教学措施: 1、突出重点,学习过程练习化。重点练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通过指地图、指空白图、填图、绘图、联系等相关步骤对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大洲大洋相对于经纬线的位置、相对于半球的位置进行充分联系。 2、海陆变迁侧重于对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掌握并运用解释地理现象。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备课 (一)内容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和人口问题、世界语言和宗教,观念教学是这一章教学的重点,通过本章教学旨在帮学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懂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说出世界主要语言、宗教的分布地区。举例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 5、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举例说明聚落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措施:

曲阜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曲阜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曲阜市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保护规划 曲阜市环境保护局 2009年6月 曲阜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领导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孔庆岱 副组长:孙合兰、陈瑞剑、汤红 成员:颜廷才、李芳训、荀昭田、王植、冷富贵、颜青华、孔宪远、隋振芳 规划编制写作小组 组长:陈瑞剑 副组长:颜廷才 成员:陈宏光、孔德敏、颜华强、刘丽娜 执笔人:刘丽娜

审核:孔庆岱 目录前言 (1) 1 总论 (3) 1.1 指导思想 (3) 1.2 规划原则 (3) 1.3 规划编制依据 (4) 1.3.1 国家法规 (4) 1.3.2 地方法规 (5) 1.4 规划范围与目标 (6) 1.4.1 规划范围 (6) 1.4.2 规划期限 (6) 1.4.3 规划目标 (6) 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7) 2 曲阜市基本状况 (10) 2.1自然地理概况 (10) 2.1.1 地理位置 (10) 2.1.2 地形地貌 (10) 2.1.3 地质构造 (11) 2.1.4 气候 (12) 2.1.5 水文水系 (13) 2.1.6 土壤类型 (16) 2.1.7 植被分布 (17) 2.2 社会经济状况 (17) 2.2.1 行政区划 (17) 2.2.2 人口数量、结构及分布 (18) 2.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 (19) 2.2.4 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23) 2.3 供水及用水状况 (25) 3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28) 3.1 水源地基础情况 (28) 3.2 水源地运行状况 (28) 3.3 水源地水文地质状况 (28) 3.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状况 (29) 4 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31) 4.1 水质状况评价 (31) 4.1.1 评价指标及标准 (31) 4.1.2 评价方法 (33) 4.1.3 水质现状评价 (34) 4.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价结论 (39)

世界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西亚、北非 一、西亚和北非 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⑴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⑵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⑶ 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 ⑴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⑵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A 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 路 线 B 波斯湾 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 C 波斯湾 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⑶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3、埃及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 油管 苏伊士运河

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研究》 2008—2009学年度春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009.2——2009.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服务”的思想,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坚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按课题研究方案运作,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的操作过程,不断丰富科研的内涵,不断推出科研的成果,不断拓展学校的特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学习规章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更科学,课题组实行了考评制,制定了《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研究课题考核条例》。包括:向课题组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每学期应完成的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作为课题组成员,本学期将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扎扎实实的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2、注重过程。课题研究重在过程,学校对教师科研过程的监控,实施课题全程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不仅能确保课题的质量,更能确保教师健康地发展。课题组先集体备好课,本人在此基础上纳入自己的思想进行修改、上课,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综合成员的意见,形成材料。 3、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广泛,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师生拥有了自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使网络成了学生“自学、自悟、自立”的工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的实质性的变革,使学生对信息的获取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28 学 分:8.0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简介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壳及其运动、地质构造与地壳的演化,气候与气候资源,水文及水资源,地貌及地貌灾害与防治;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然地理基础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阐明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及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规律,为学生今后开展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自然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并能在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管理研究和应用中熟练地应用自然地理学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3.熟悉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理环境。 3.问题

曲阜人文地理

曲阜人文地理

————————————————————————————————作者:————————————————————————————————日期:

曲阜人文地理 曲阜,是古老中国走向 现代化的缩影。在这片土地 上,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和文一、人口和民族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639392人,人口密度713人/平方公里。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465882人,非农业人口173510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人口出生率9.21‰,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2.73‰,新出生男女婴儿性别比为109.4∶100。2004年曲阜市(不含曲阜新区)出生5487人,自然增长2530人,自然增长率为5.17‰。 我市有15个民族,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朝鲜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汉族占人口的99.61%;回族多集中在西关。 二行政区划 1990年,全市共设13个乡镇,下辖495个村街。乡镇和村庄的命名大致有8种情况:以姓氏命名的有225个,分别缀以村、庄、屯、店、沟或方位、大小等字以示区别,曲阜有“无孔不成村”的说法,仅孔姓村庄就有12个;以方位命名的有49个;以当地地理特征命名的有98个;以古迹命名的有7个;以传说命名的有21个;以行业命名的有20个;以吉祥词命名的有13个,以相关的人和事命名的有62个。 2002年,我市发展为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4个乡,有585个自然村,395个村 街(居)民委员会。其中500人以下的村有87个,39个后进村中有31个村人口在1000人 以下。这些村集体经济“身单力薄”,村领导班子也较弱。为此我市以姚村镇为试点,合并、 减少行政村,扩大行政村规模,同时对“村官”进行精兵简政。截止到2005年,有6个乡 镇实施了村庄合并,减少行政村100个,减少“村官”576人。 探究与实践

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类型

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石玉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地全新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基于学生地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地综合运用地课程形态;它有独特地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是没有具体地教材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经过校本化,才能全面实施落实到位,才能体现本课程地理念.于是,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地宗旨,深入进行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地实践、研究和开发,对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地形式进行合理设计、全面协调,构建了我校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地校本课程特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类型地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地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主题,活动方式和活动目地要根据学生地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太难、太高,学生无法达到;也不能太简单,学生没有兴趣.活动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既与教学相关联,又与生活联系,只有这样才切实可行.在实践中,我认为可做如下几种类型地尝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观察观测型 这是一种带有实习性地活动类型,从观察到地各种乡土地理现象和观测地数据来印证课本上地地理学原理. ()气象观测.我们利用地理地气象设备观测气温、气压、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向和风速、日照和云量等气象要素.根据观测地数据,结合物象和天气谚语,作基本地天气预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土壤观察.我们选择富有代表性地地段,从土壤剖面上观察我市主要土壤类型棕壤地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新生体和酸碱度,鉴定土壤地类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野外考察型 ()地质地貌考察.选择典型地考察地点如宣化北山、黄羊山等,考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风蚀和水蚀地貌、倒置地形、小型冲积扇等.了解它们地形态,分析它们地成因,评估它们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河流功能考察.我门组织学生对于城市境内地主要河道——洋河、柳川河进行沿河考察,看看在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发挥得如何.水体有无污染,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生态农业考察.我们选择我市典型地生态农业示范区如城郊型特色农业——宣化葡萄等,考察生态农业区地地格局,了解生态农业究竟有哪些好处,与农村脱贫致富有什么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调查研究型 调查地内容可以是我市旅游资源调查、环境污染源调查、工业布局调查、城市规划调查、交通状况调查、一个乡村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小区绿化现状调查、一个街道或居委会地人口调查,以及乡土文化、历史遗产、民居聚落、基础设施调等等.通过调查,撰写出有论点、有事实、有分析、有解决问题对策地调查报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旅游揽胜型 京西第一府旅游区文物古迹众多,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个“京西第一”,具有深厚地文化底蕴.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宣化古城地雄姿,体验塞外古城地风土人情.这里还有京西第一钟楼——清远楼,京西第一鼓楼——镇朔楼,京西第一墓——下八里张世卿墓,京西第一砖雕——宣化五龙壁砖雕,京西第一日僧塔——立化寺塔,京西第一石塔——柏林寺石塔以及宣化拱极楼、九龙壁等景观,丰富精深地古城文化、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 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 2、狭义的地球表层 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 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二、自然环境的组成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 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 公里,在高纬度为8—9 公里。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七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地理》(七下) 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里的开篇之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册教材中只安排了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其他大洲的方法,即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相关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一、自然环境 1、学会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了解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识记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 3、理解亚洲的气候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 二、人文环境 1、识记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理解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重点、难点1、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地势特点;阅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2、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方法: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课时安排第一节自然环境约1课时第二节人文环境约1课时复习课约1课时 改进建议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法。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一节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2、经济特征 3、民族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2、热带气候与物产 3、地形与城市分布 4、华人华侨集中地 第三节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地形和气候 3、发展中的工业 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 第四节俄罗斯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特征 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5、自然资源丰富 6、以铁路为主的交通 7、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8、主要的城市和港口 教学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印度的工业与农业。 4、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和港口。 重点、难点1、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说明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并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 课时安排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复习课 改进建议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线上自我检测地理试卷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线上自我检测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广西荔浦县生产的砂糖桔,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随着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如图所示)的推广使用,砂糖桔留树时间延长,实现了错峰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此完成1~2题。 1.荔浦砂糖桔覆膜的最佳时间是 A.8月 B. 9月 C.12月 D.1月 2.砂糖桔实现了错峰上市,主要得益于树冠覆膜技术可以 ①增加树冠内温度,防止果品受冻害②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果品品质 ③增加树冠内湿度,提高果树抗病能力④减弱雨水的影响,保证果品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某科研小组,对下图研究区域内行政村的地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研究区内,行政村地名占比最大的是 A.以地貌命名(如塬、梁、峁) B.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 C.以植被命名(如柳、芦、麻) D.以颜色命名(如红、黑、青) 4.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地,却是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密集区,原因可能是 A.该地地下水丰富,多以泉、井等命名 B.历史上气候变化,使地表水环境变化

C.风沙活动影响大,以水命名寓意防灾 D.因移民而新建村,采用原有村名命名 市辖区,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属县级行政区,受地级市、直辖市管辖,是城市市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增设市辖区。有学者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划分为圈层式、组合式、并排式和独立式等几种基本模式(如下图)。据此完成5~7题。 5. 研究表明,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其演化路径可能为 A.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独立式 B.独立式——并排式——组合式——圈层式 C.独立式——并排式——圈层式——组合式 D.并排式——组合式——独立式——圈层式 6.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较西部更易增设市辖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支持力度 B.交通便利程度 C.地形起伏状况 D.经济发展水平 7. 某城市增设新的市辖区后,该城市可能会出现“虚假城镇化”,“虚假城镇化”是指 A. 市辖区数量多,城镇人口比重大 B. 市辖区数量多,城镇用地比重大 C. 市区空间范围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D. 市区空间范围小,城镇用地比重小 约一万年前,北冰洋被完整的冰原覆盖,形成“气候性陆地”,有的学者称之为北极洲。北极洲的冰层上面覆盖着黄土层,进而演化成为一片辽阔的草原,生活着身披厚密长毛的猛犸象等大型食草动物。随着环境巨变,这些史前动物逐渐灭绝。据此完成8~10题。 8.北极洲的黄土层形成于 A.洋底泥沙上涌固结 B.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C.草原腐殖质的堆积 D.风力的搬运和沉积 9.北极洲草原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 A.暖季雨水 B.积雪融水 C.冰层融水 D.上涌的海水 10.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冷 B.冰原消融 C.降水锐减 D.古人类捕杀 囊谦县位于青海省最南端,该县已发现的29处盐泉,是世界上已发现矿化度最高的盐泉群。下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们七、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对初中地理两个年级的内容进行了集体研讨,较好地完成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 一、深刻领会课标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可行有效地理教学计划。 备课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是地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根据教学进度,相互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并交流心得,做到有的放矢,收获很大。二.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促进教学。 备课组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三位教师紧密配合、勤于切磋、相互协调。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案的使用,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备课组之间经常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做到统一认识,统一传授;把握好教学质量关,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三、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整体提高。 我们做好对个别学生的拓展、补差工作,采用鼓励、作业面批、个别辅导交谈等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积极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平时注重抓学生的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断地强调,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学好地理,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丧失信心。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关爱学生走近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1、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 2、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 3、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4、主备课人进行记录、总结 当所有备课人讨论完毕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8602305.html,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作者:李俊材,李小倩,苟明忠,陈秋艳,罗培 来源:《教师·中》2018年第05期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并提倡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爱国情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载体。四川省宜宾市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文章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以培养地理实践力为目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乡土课程资源;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地质公园次生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 (14ZA0129);西华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团队(CXTD2016-4);国土资源厅级项目“基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光雾山·诺水河国家地质公园实证研究”(KJ-2017-8)。 作者简介:李俊材(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一、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过渡区,系乌蒙山山脉北端,因地表怪石嶙峋,地下洞壑连襟,故有“石海洞乡”之誉,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久远、最全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公园的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6.5℃~18.3℃,年日照时数1043.0小时;年降水量1199.2mm,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园区内有地上河5条,地下水子系统2条,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自园区中部仙峰山向南北两侧倾斜;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发育了数量庞大的石林、漏斗群、溶洞等。 二、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笔者对园区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考察,根据公园的基本情况,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具代表性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见下表)。 地质公园既可为四川省兴文县乃至宜宾市周边的学校提供大量乡土课程素材,又可作为周边学校天然的校外实践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生地理夏令营、春秋游和地理实践活动,如游览自然和人文景观、地质科普活动、生物多样性专题活动等,为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服务。 三、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