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年号考释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年号考释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年号考释

北魏xx“xx”年号考释姓名:

xx班级:08级1班学号:1摘要:

太平真君年号的使用与当时政治形势极其宗教斗争有着莫大关系,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崇道抑佛的政治趋势,是佛儒道三家势力角力的结果

关键词:

xx年号考释

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是我国历史上记述年代的一种特有标志。年,甲骨文作一人负禾之形,以此会成熟、丰收之意,故《说文》说:

“年,谷熟也。”谷物成熟标志着农事活动的一个周期,寒来暑往的一个轮回,故引申为年月之年,这是年的常用义。年号之年用的正是此义[1]。李崇智先生在期所《著中国历代年号考》一书中指出:

“年号纪年早已过时,仅从年号本身来看,并没有多少重要意义。但因为它是我国过去长期用来记录时间的一种名号,通常年号所纪,有助于我们确定某些事物的先后年次以及与现在的时间距离等。”[2]可以看出,作者仅是简单的将年号当作是特殊的年代标志进行研究的,对此观点我实不敢完全苟同。年号,不仅有确立年代先后顺序之作用,其本身还有着深刻地政治与文化底蕴。众所周知,每当新君登基,几乎都要改元即颁布新的年号,而后诏告天下,表示新皇帝已经君临天下,以确立起自己的合法性统治。在古代帝王和群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重大而神圣的事情,关乎国运之兴衰、帝王之祸福,而年号的更替也反映出时运的变化。有学者经过研究,指出改元有五种常见情况,“一、因政局变动而改元;二,因制度而改元;三、因军事胜利而改元;四、因灾异祥瑞而改元;五、因祭祀或宗教活动而改元”。同时指出“年号与谥号、庙号、尊号、陵号”一样,都同属皇帝的名位制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命,无所不至地加强皇权专制的神秘性。第三,全面贯彻着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和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3]

由此,不难看出,年号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等历史信息,对于后世研究当时的政治局势,宗教文化,礼法制度,甚至是民俗演变,民众心态的变化,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太平真君”是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从公元440年至451年的年号,历时12年,而拓跋焘总共在位时间29年,其余年号如始光、神麚、延和、太延、正平使用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六年,据此不难看出使用期长达12年的“太平真君”年号背后必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社会信息。

本文对“太平真君”这一年号的考释,正是着眼于北魏时期比较复杂的政治局势以及宗教斗争。质言之,“太平真君”这一富有强烈道教色彩年号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当时“道业大行”的社会现实,也是当时各种政治与宗教势力相互角力的结果。一

xx八年

(423)年十一月,明元帝病死,其子拓跋焘嗣位,是为北魏世祖太武皇帝。太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统治时期,北魏政权凭借强大的骑兵力量,先后供灭了大夏、北燕、北凉,继前秦之后再次统一了中国北方,并西逐吐谷浑,北击柔然,暂时消除了北魏的西、北边患。但是北魏毕竟是一个以拓跋鲜卑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鲜卑贵族以征服者姿态入主中原,威治华夏,鲜卑铁骑虽然征服北方广袤的疆土,但政治上的非正统性,文化经济等诸方面的落后性,使得北魏统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似心有余而力不足。陈寅恪先生指出,“北朝民族问题复杂,政治上的统治者为胡人中的少数人胡人。问题的发生不仅在胡汉之间,而且在胡与胡之间,北朝整个胡族不及汉人多,统治者又不及被统治的汉人多,以此极少数人统治极大多不同种族的民族,遂至无穷”。

[4]而民族矛盾的产生与其说是民族压迫抑或阶级压迫产生的,毋宁说是游牧文明遭遇到农耕文明,二者对抗冲突造生的。因此,要消解民族矛盾,并获得北方士人对其统治合法性的认同,政权的汉化势在必行。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建国,经明元帝拓跋嗣传至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4年),历经三十余载,北魏统治者已采取多种措施,意图加速拓跋部族政权的汉化,以去掉“胡气”,建立中原“正朔”的新形象。汉化的推行可以统一汉人和各种不同的

胡人,而要汉化就要推崇汉人,而推崇汉人莫过于推崇士族。太武帝即位后为了获得北方士族对其正统性的承认,弥合民族矛盾,在北方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的支持下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化的制度改革。而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佛道儒三家,就成为除制度改革之外,消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最好的精神粘合剂,也成为除暴力机器镇压之外的巩固和维持统治秩序的软工具。而这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太武帝对道家的尊崇,而其太平真君的年号也正是在道士寇谦之的怂恿下确立的。二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魂崇拜,而是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故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

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5]从这三种思想渊源发展而起,道教在教旨,以长生成仙为目标,钻研追求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在民间道士以符水咒语治病,驱魔降妖,崇拜鬼神,祈福禳灾。毋庸置疑,道教的这些特点,对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拥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对于追求生命长生不老,国家长治久安的帝王来说,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诚如斯言,“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所以秦皇、汉武,甘心不息”。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成型于东汉时期,分为张陵的“天师道”和张角的“太平道”两派,这一时期的道教还处于民间秘密发展阶段,其基本思想以黄老道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主,信仰符水咒术等。到了魏晋时期,道教有了较大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道教的丹鼎一系。而其《抱朴子》一书,兼杂儒道思想,内篇论神仙方术、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去祸之事;外篇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说明君臣上下、设官分职是天理自然,不可更易。

道教从这时开始渐趋适合统治者的需要。南北朝时期,道教获得进一步发展,北魏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创立了“北天师道”。他自称太上老君亲授他天师之位,要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税前,及男女合气之术”,而改为“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以”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寇谦之对道教的这一改革,使得道教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统治和长生不老两方面的需要。而寇谦之见信于太武帝首先要得力于北魏三朝元老崔浩的支持。史载:

“始光初,奉其书而献之,世祖乃令谦之止于张曜之所,供其食物。时朝野闻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崔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受其法术。于是上疏,赞明其事曰:

‘臣闻圣王受命,则有天应。而《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昔汉高虽复英圣,四皓犹或耻之,不为屈节。今清德隐仙,不召自至。斯诚陛下侔踪轩黄,应天之符也,岂可以世俗常谈,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世祖欣然,乃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三崔浩作为太武帝时期军国大事主谋者之一,因主张利用汉人,实行汉制治国,得罪部分鲜卑贵臣,他想借助寇谦之的道教,拉拢太武帝;借助皇权,实行汉化主张。于是,崔浩上书极力推荐寇谦之。先赞太武帝圣德清明,再捧寇谦之如神如仙,莅临北魏,为上天之吉兆。圣上应天承命,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而顺天应命的。而这正符合为苦苦寻求正统性理论依据的太武帝心意。史又载:

“及得寇谦之道,帝以清净无为,有仙化之证,遂信行其术”。而当太武帝于始光年间欲讨伐赫连昌,问计于寇谦之,寇谦之遂进言曰:

“必克。陛下神武应期,天经下治,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6]而太武帝最终扫荡夏国都城统万,生擒赫连昌,自此寇谦之宠遇日隆。而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寇谦之与崔浩之间的交往。崔浩是清河大族,“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其博闻强识也深为寇谦之叹服。史载:

“天师每与浩言,闻其论古治乱之迹,常自夜达旦,竦意敛容,无有倦怠。

既而叹美之曰:

斯言也惠,皆可底行,亦当今之皋繇也,但世人贵远贱近,不能深察之耳。因谓浩曰吾行道隐居,不营世务,忽受神中之诀,当兼修儒教,辅助太平真君,继千载之绝统。而学不稽古,临事暗昧,卿为我撰列王者质典,并论其大要。浩乃著书二十余篇,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复五等为本。

而崔浩极力推崇道教,“师事之,受其法术”,在受馋归家期间,“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而寇谦之有神中録图新经,浩因师之”。[7]由此不难看出,二人同为太武帝股肱之臣,惺惺相惜,一个以儒家为宗,一个以道教为本,学术上的切磋促进与巩固了二者在政治上的同盟。两人共同辅佐太武帝制定了“后武先文,以成太平真君”的治国大纲,太武帝文治武功也至此臻于极致。太延六年(公元440年),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复降,授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太武帝遂改元为“太平真君”。又二年,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箓,封寇谦之为国师,以道教为国教。至此,天师道乃大盛。终北魏之世,崇信不衰。然而太平真君年号的使用并未真正的兴致太平,反而引发了佛道儒三家激烈的对抗。佛儒道三家在互争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儒道往往结成同盟,并以道教为主,同佛教进行斗争。佛教早在太武帝确立道教为国教之前,在社会中尤其在统治者上层就相当盛行,以皇太子拓跋晃为首的鲜卑勋旧就“素敬佛道”,但是佛教的盛行却是流弊千里,“自魏有天下,至于禅让,佛经流通,大集中国,凡有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正光已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识者所以叹息也”。而一向信奉道教,一心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的崔浩,“尤不信佛,与帝言,数加非毁,常谓虚诞,为世费害”。而“帝以其辩博,颇信之”。而这就为太武帝屠灭佛教创造了主客观条件。现仅需一导火线就可引爆灭佛的旷古未有之浩劫。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太武帝发现佛寺僧人与起现长安兵反魏的胡人盖吴有关,下令诛杀长安沙门。第二年,下诏各州杀僧人,毁佛像,禁民信佛。一时,北魏佛教受到摧毁性打击而衰败。史载,

“会盖吴反杏城,关中骚动,帝乃西伐,至于长安。先是,长安沙门种麦寺内,御驺牧马于麦中,帝入观马。沙门饮从官酒,从官入其便室,见大有弓矢矛盾,出以奏闻。帝怒曰:

‘此非沙门所用,当与盖吴通谋,规害人耳!’命有司案诛一寺,阅其财产,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盖以万计。又为屈室,与贵室女私行淫乱。帝既忿沙门非法,浩时从行,因进其说。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又诏曰:

‘彼沙门者,假西戎虚诞,妄生妖孽,非所以一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至此,“佛沦废终帝世,积七八年”。[8]从中不难看出,崇儒奉道的崔浩在灭佛事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崔浩之所以坚持灭佛是由于“恐晃纂承之日夺其威柄”[9]灭佛事件的发生也集中反映了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本土宗教文化之间的冲突,有学者指出太武帝的灭佛是中国文化队佛教的武力反攻[10]。然而太平真君年间的这桩公案似乎表明儒道两家对佛家的完胜,然而,太武帝、崔浩、寇谦之,三人虽都崇奉道教,但对佛教的态度,前两者与后者不同,而这冥冥中注定了三人不同的命运。寇谦之对太武帝灭佛活动,不太热心,甚至反对,对于执意灭佛的崔浩,多次争辩利害得失,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寇谦之在尚未完工的静轮天宫里悄悄仙去了,享年八十三岁。而两年后,即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奉命纂修国史,太子晃先表面赞同他秉笔直书;国史修成后,又借口崔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11]将其诛杀,并尽戮其族。崔浩之死,正被寇谦之在预言言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突然终止“真君”年号,改元“正平”。十个月后,太武帝被近侍宗爱杀死。

注释

[1]xx,汉字与年号,随笔,

2008.3(上月刊),第22页。

[2]xx,xx历代年号考,

2001.1,第3页。

[3]隋唐相关年号内涵考。

[4]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出版社,

1987.4.

[5]张岱年,方立克,xx文化概论,

2010.1,第231页。

[6]xx,xx?xx

[7]xx,xx?xx,中华书局。

[8]同[6]

[9]慧皎,高僧传?玄高,中华书局。[10]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第512页。

[11]同[7]。

中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

中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 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时序性,没有时间作维度就无法对历史作准确记载,因此记时间的方法对历史的记录至关重要。中学七年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材第五课介绍了今天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源自于西方的“公元纪年法”(又叫西元纪年法)。作为有四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纪年方法,本文就五种常见纪年法向大家作简介。 一、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现在仍然使用的一种古老的纪年方法。 干即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汉字符号。 支即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汉字符号,在民俗中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一一相对应。 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就得到六十个新的符号,称六十干支。 干支据说出自黄帝时期的大挠氏,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商朝的王名字叫天乙(即商汤),盘庚,武丁,受辛(即纣王)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商朝,即在三千六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商周时期,干支仅是用来纪日的,如《左传·肴之战》就有“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的记载。干支用来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后来,又发展到用来纪月、纪时。民间所谓生辰八字即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用干支分别来表示。如公元2011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二十)中午12时,用干支来表示就是辛卯年、戊戌月、甲辰日、庚午时。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用来纪年。中国近代史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干支纪年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用六十个符号,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样,就有重复。如2011年是辛卯年,1951年也是辛卯年,二千年来就有三十多个辛卯年,容易造成混淆,后来干支纪年常与年号纪年并用。 二、帝王谥号纪年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王公贵族、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综合评价,或褒或贬或同情。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周“厉”王、齐“桓”公、晋“愍”帝、欧阳“文忠”公、曾“文正”公等。 帝王的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在西周、东周时期与西汉初年,我国是以君主谥号纪年,即以君主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史记·周本纪》:“(周)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左传·骰之战》:“(鲁僖公)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后来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曾经一度把谥号废除。西汉建立之后才又恢复。但由于正在在位的帝王没有谥号(如《史记》记载汉武帝刘彻的事迹,是用“今上”代替),加上后来帝王谥号日趋复杂(如唐太宗谥号有七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康熙谥号更多达二十一字:“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以及有了新的纪年方法,谥号就不再用来纪年。 三、年号纪年 年号是指古代帝王颁布的专门用于纪年的名号。

【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3.1《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学案(含答案)

学案1 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北魏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1)西晋灭亡后,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2)在十六国的混战中,鲜卑族拓跋部逐渐崛起。 (3)315年,拓跋氏首领建立代国,后被前秦所灭。 2.建立: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统一: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北方割据局面。 [重点精讲] 北魏孝文帝能够实施大规模改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战乱,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联系密切,融合加强。 深化探究 材料 拓跋珪 思考 (1)简述以上历史人物对北魏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拓跋珪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③为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准备了条件。 二、北魏前期的民族融合趋势 1.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前期统治者注意汲取汉文化的营养,学习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制度。 2.少数民族带来的胡文化对中原汉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已经显现。

[教材百家]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是危机四伏。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颇为悬殊,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汉族地主官僚也是心存不满,常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人民版)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岳麓版) [名师指津]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深化探究 材料 魏晋时期的耙地画像砖(甘肃嘉峪关出土) (1)上图反映了当时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2)出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答案(1)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北魏统治者采取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重用汉族人士,使其参与政权;鲜卑族与汉族生活在同一地域,相互学习和交流等。 (3)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三、社会矛盾激化 1.原因 (1)北魏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这些豪强地主大肆搜刮人民。 (2)统治者把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战争中驱使他们冲锋在前,任意杀戮。 (3)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由于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矛盾日益尖锐。 2.表现:各族人民反抗不断,农民起义接连爆发。 [归纳总结]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 (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2)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 (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一直在不断吸收儒学灵魂,并且融合中国本土化的道教精髓,慢慢发展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然而,佛教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积极相关。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提倡佛教,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他的带动下,梁代王公贵族纷纷仿效,捐资建寺,一时寺院剧增,仅健康(南京)一处就有五百余座,全国则有二千八百余座,较大的寺院往往周宇环绕,延袤数里,有若天宫。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京城建康佛教盛况的形象描写。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即优礼玄奘,为之作《述圣记》,下令建大慈恩寺,在寺内另造翻经院,继续赞助玄奘译经。但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的,则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自称“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可见,佛教的盛行与统治者的政策息息相关,但是在历史上却出现了多次佛教被打击和消灭的对象,以三五一宗四次法难为代表。 一、北魏太武帝灭佛 (一)灭佛前佛教发展状况 1,以玄释佛 佛教般若学讲: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皆空。由此,通过玄学中国哲学找到了一种可以沟通佛教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方法;通过玄学中国哲学与佛教哲学之间也找到了一种可以转译、理解的共同语言。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以玄释佛,大乘班若学各宗大多采用何王之说诠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2,深入民间 佛教中的很多思想在中国日益被接受,特别是今生来世,积德行善的思想得到人们的认可。下层民众在极度困难的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寄希望于来世,而统治者正好利用佛教的转世轮回说,使得百姓臣服于他,这使得佛教在这时广泛发展。 3,宗教政策是尊重认可 北魏太祖道武帝在转战河北时期,就对佛教给予了特别的尊重。批准在京城中建立佛寺。道武帝好老黄,览佛经,见了沙门都加敬礼。礼遇佛教僧人。由国家任命僧人中的领袖人物,管理僧人。任命法果为道人统(沙门统),令其总摄僧徒。这些都是道武帝的政策。于此同时太武帝也对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 (二)灭佛的原因 1,经济原因 《魏书·释老志》记载:公元438 年(太延三年),太武帝“寻以沙门众多,诏罢年五十以下者。”《魏书·世祖纪》又提到太武帝在太平真君五年(444 年)正月下诏:“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于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佛教在中国已颇具规模,并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流派勃兴于意识形态领域。人们亦纷纷投奔寺院,久而久之,由于寺院有免除斌役等政策优惠,寺院里出现了自己的佃户,寺院经济日益膨胀,并且人丁兴旺,甚至于出现了“僧兵”之类的寺院武装。寺塔豪华,浪费财物,僧徒众多,不事农桑,减耗课役,僧尼逐利违法,有污秽之行,寺院藏污纳垢,收容避役逃罪之人等,这些对国家财政收入、法令统一、国力增强都有损害。 为了扩大自己的兵源和财源,必须要控制。 2,政治原因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双重影响,统一不久的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处于双重压迫之下的各族人民也不断奋起反抗。其中,以公元四四五年发生的盖吴起义

刘凯《北魏羽真考》(《学术月刊》2015年第2期)

128 北魏羽真考 刘 凯 中图分类号 K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5)02-0128-17 北魏相关史料中见有羽真(亦称羽直、① 于真②)一词。计其义大致有三:一即常书写于官爵系列中的 羽真,为北魏独有,学者研究以之为鲜卑系官爵。第二义即作为姓氏、名、字的羽真。③ 第三义则是北魏东 北方、勿吉国之傍的羽真侯国。④ 管见所及,学界于北魏羽真关注盖寡,且主要关注点在第一义,偶有兼及 第二义中作为赐姓氏的羽真,其他义绝少论及;对于第一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羽真一词为何意及其执掌上,提出的观点多加“推测/可能”云云:研究多以羽真第一义为鲜卑系的官职或爵称,然对于具体摘 要 北魏羽真有羽真号、羽真姓氏和羽真侯国三义。 三义之间存在关联。学界以羽真第一义为 官职或爵称,并不准确。羽真号的合理表述应当是鲜卑拓跋使用的“类官号”,内部存在一般羽真、 大羽真、内行羽真和内大羽真的分别;其最初功能是分定以血缘为纽带的统治集团内部及与内入诸 姓、四方诸姓之间的权力等级边界。道武时羽真号已有大羽真、内行羽真、内大羽真三职的分别: 获赐大羽真的原因主要是世领部落,率部归魏及有捍边之功,当类领民酋长;内行羽真可能是针对 帝室十姓;内大羽真当是给予昭成皇帝嫡系子孙。以太武帝统一华北为转折点,稳定下来的北魏政 权开始收紧对于大羽真等三者的授予,一般羽真大量出现,并因适应权力来源由贵族转向皇帝的大 势,而更多地被应用,太武以后诸帝开始将一般羽真号授予汉人,以削弱贵族政治,确保政权由宗 王政治向皇权政治的过渡,孝文帝时的羽真号更多地成为一种得到皇权认可、可以进入核心统治圈 的身份标识。而在拟制血缘的皇权政治中羽真号逐渐失其意义,以孝文改制、河阴之变为两临界点, 在人为制造的历史真空与异质载体历史书写的熏染、挤压下以“理性”的方式被选择性遗忘,出现 中古时期鲜明可见的结构性失忆。 关键词 北魏 羽真号 结构性失忆 历史书写 异质载体 作者刘凯,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史语所集刊》第20本上,1948年,第77-78页)指出羽真“又称羽直,见元平墓志。”然核《元平墓志》载平父陵“羽真尚书冠军将军使持节吐京镇大都将”,其中“羽真”实作“羽真”(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48,《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第55页。以下简称“《集释》”),周氏所据史料不足凭,但论点无妨:羽真确又称“羽直”,见《宋书·索虏传》献文帝下书纳义阳王昶诏:“羽直征东将军北平公拔敦”。 《董穆墓志》:“十二世祖染, 于真官,世擅豪雄,影附魏室”,《集释》图版441,第225页。 《周书·高琳传》载琳祖宗获赐羽真氏:“其先高句丽人也。……五世祖宗,率众归魏,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又有以羽真为名者,如《太公吕望表》碑阴第二列“板授颍州太守尚羽真”(王昶:《金石萃编》卷32《东魏三》,清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又有为字者,如《高贞碑》:“君讳贞,字羽真,勃海脩人也。”(陆耀遹纂:《金石续编》卷1《后魏》,清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刻本)。 《魏书》卷100《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其傍有……羽真侯国,前后各遣使朝献。”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19-2221页 ①②③④

南北朝北朝皇帝列表,北朝历代皇帝介绍

南北朝北朝皇帝列表,北朝历代皇帝介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更新学习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86年2月20日—409年11月6日在位24年。 拓跋珪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什

翼犍被自己的庶长子拓跋寔君杀死,代国大乱,前秦军乘机进入国都云中,代国灭亡,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小康。晚年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明元帝拓跋嗣409年11月10日—423年12月24日在位14年。 他是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其生母刘贵人在拓跋嗣被立为太子之前,即按北魏后宫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因而被道武帝怒斥出宫。409年10月,道武帝拓跋珪为其子拓跋绍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拓跋绍,于同年即位,改年号“永

兴”。太宗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进攻宋国得胜回来,此役称为南北朝第一次南北战争,北魏获得胜利,攻占虎牢关,辟地三百里,并进逼刘宋领土。因攻战劳顿成疾而终,享年32岁。太宗拓跋嗣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后有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和大破柔然,媲美前秦符坚统一北方和汉武帝大破匈奴的功勋。因此拓跋嗣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枢纽地位。 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423年—452年在位30年。 拓跋焘,字佛狸,鲜卑族,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北魏世祖,太武皇帝。423年、滑台等地,统一了中国北方。兵伐漠北高原,大破柔然,后者成为威震欧洲的阿尔瓦人。在历次战争中,常亲自率军出征,决策果断,部署周密,讲究战法,指挥灵活。或分道并进,轻骑奔袭,或诱敌出城,设伏围歼,因而多获胜利。

中国历史年表及皇帝年号

中国历史年表 夏(前2070-前1600) 商[前期(迁殷前)(前1600-前1300)后期(迁殷后)(前1300-前1046) 周1.西周(前1046-前771) 2.东周(前770-前221)包括春秋(前770-前476)和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楚汉争霸(前206-前202) 汉(前202-公元220):1.西汉(前202-公元8) 2.新(8-23)和更始帝(23-25) 3.东汉(25-220)三国(220-280)1.魏(220-265)2.蜀汉(221-263)3.吴(222-280) 晋(265-420)1. 西晋(265-316)2.东晋(317-420) 南北朝(420-509) 1.南朝:1)宋(420-479)2)齐(479-502)3)梁(502-557)4)陈(557-589) 2.北朝:1)北魏(386-534)2)东魏(534-550)3)北齐(550-577) 隋(581-618)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唐(618-907) 五代十国(907-979)1.五代1)后梁(907-923)2)后唐(923-936)3)后晋(936-946)4)后汉(947-950)5)后周(951-960) 2.十国1)吴(902-937)2)南唐(937-975)3)吴越(907-978)4)楚(907-951)5)闽(909-943)6)南汉(991-971)7)前蜀(903-925)8)后蜀(934-980)9)南平(924-963)10)北汉(951-979)宋(968-1279)1.北宋(960-1127)2.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1115-1234) 元(1206-1368)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称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明(1368-1644) 清(1616-1911)努尔哈赤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传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传 拓跋焘(408—452),字佛貍,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在拓跋焘统治期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拓跋焘生于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为太宗明元皇帝长子。母杜氏,魏郡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人,太宗即位,封贵嫔,泰常五年(420)卒。泰常七年(422)四月,拓跋焘受封为泰平王,是年,因明元帝长期服用寒食散染疾,难理朝事,拓跋焘遂以皇太子身份临朝听政,成为摄政王。明年,太宗病故,十一月,拓跋焘正式即位称帝。 其时,北魏王朝经拓跋圭、嗣父子两代的经营,统一大漠,东破库莫奚,西败高车,大胜后燕慕容氏,尽取黄河以北山西、河北之地,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峙。处于上升阶段的拓跋氏正雄心勃勃,力图统一北方,进击南朝。然而整个北方地区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赫连夏称雄关中,匈奴别种卢水胡建立的北凉盘踞河西,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割占陇右,辽东则有冯跋建立的后燕,北方的柔然更是不断犯界侵扰,在拓跋氏统一北方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强硬的对手。同时,南方的刘宋政权亦虎视眈眈,公元424 年,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他一面改革内政,整顿吏治,督课农桑,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小康局面,史称“元嘉之治”。一面积极筹划北伐,力图收复武帝刘裕北伐时所丢失的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河南之地,形成对北魏王朝的又一个威胁。因此,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北伐柔然,西征大夏拓跋焘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柔然。柔然,《魏书》称蠕蠕,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约在五世纪初,建立起一个东起外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南到大沙漠,北包贝加尔湖的强大游牧国家,成为拓跋族在北方的一个劲敌。北魏建立之初,柔然便不断侵扰,蠕蠕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始光元年(424),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大檀就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掠吏民,抢劫财物,攻陷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故都。拓跋焘率轻骑讨之,亦陷入重围,全赖殊死拼战,才使柔然兵退。柔然的侵扰牵制了北魏力量,使其无力进一步征服其他割据政权,更无力南进,与刘宋王朝争强。拓跋焘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如果不先征服柔然,就会腹背受敌,陷于困境。他不顾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在崔浩等支持下,决定北征柔然。 始光元年(424)九月,拓跋焘大集士卒,治兵于东郊,准备北征。十二月,拓跋焘亲征,以平阳王长孙翰率军出参合(今内蒙古凉城东北),自领一军进屯柞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与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斩首数千,获马万余匹,大胜而归。明年十月,拓跋焘再次治兵于西郊,大举北伐,东西五道并进,大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带十五日粮越大沙漠进攻,柔然可汗大檀惊慌失措,率众北遁。这两次北伐虽然并没有使柔然受到致命打击,但使得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 始光二年(425),夏主赫连勃勃死,子昌继位。先是,赫连勃勃立太子赫连璝,后欲废璝而立幼子酒泉公赫连伦,璝于是攻杀伦,三子太原公昌又率兵攻杀璝,勃勃即以昌为太子,及勃勃死,昌遂得继位。拓跋焘闻知勃勃诸子相攻,关中大乱,遂乘机西伐。始光三年(426)九月,以司空奚斤领一军袭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宋兵将军周几领一军袭陕城(今河南陕县西),进逼关中重镇长安。十月,亲领大军奔袭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行至君子津(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九十公里黄河处),天气暴寒,河水冰冻,拓跋焘遂帅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兵至黑水(今陕西横山西北长城外无定河北岸的支流淖泥河),离统万城仅三十余里,正是冬至日,赫连昌在宫中大宴群臣,突闻消息,上下惊恐。赫连昌匆促领兵迎战,大败而退,城门未及关闭,魏军乘势攻入西门。赫连昌退入宫内,紧闭大门,拓跋焘见一时难以攻下,遂于第二天分兵四掠,获牛马十余万头,徙民户万余家而归。与此同时,另两路

中国古代的灭佛事件

中国古代的“灭佛”事件 从两晋时期开始,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发展的状况,相应对佛教采取或扶植或限制的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势力的增强,在社会各阶层中影响力的扩大,也会与封建国家、世俗地主阶级发生矛盾。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如果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就会采取十分激烈的行动。传统上认为,历代王朝针对整体佛教进行武力镇压的事件,总共发生过4次,这就是习称的“三武一宗灭佛”。“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灭佛”就是毁灭佛法,佛教典籍一般称之为“法难”。实际上,这4次所谓“灭佛”事件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是要彻底消灭佛教,有的只是要压缩佛教僧团的规模;有的是只打击佛教,不涉及道教,有的则是佛教、道教一起打击。 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太武帝(423~452)“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国家镇压、取缔佛教事件。 北朝(420~581)大多数帝王支持佛教,促使佛教势力迅速发展。同时,佛教也与儒教和道教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僧团与国家及世俗地主阶级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太武帝对佛教采取镇压措施,正是这些矛盾综合作甩的结果。 北魏太武帝原来信仰佛教,也尊敬僧人。但是,他逐渐看到,佛教的大发展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冲突。因为,僧人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所以必须控制僧人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魏太武帝继承前代的政策,重用儒者,尊崇儒家学说,以便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同时,他又接受司徒崔浩的劝告,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奉寇谦之为“天师”,建立天师道场。他还亲自登坛受符书,改元“太平真君”。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打击佛教做准备。 太平真君五年(444),太武帝下诏限制佛教,认为佛是外国的神灵,所讲的道理是荒诞的,无益于政化,并且禁止王公和百姓私养沙门。太平真君七年(446),他出兵经过长安,发现一所寺院中私藏兵器,怀疑僧众与起义军通谋,下令诛杀寺里的僧人。后来又发现寺院中存放酿酒器皿和财物,发现洞窟中藏匿妇女等,于是他听从崔浩的劝说,颁布取缔佛教的诏书。 太武帝镇压佛教措施非常残酷,不仅不分老少坑杀所有沙门,对于信仰佛教,制造泥、铜等各种佛像的人,也要屠杀。经过这次灭佛运动,北魏境内的大量僧尼遭诛杀,寺院被拆除,经像被焚毁,劫后余生的僧尼逃奔南方。 六年后,太武帝死,文成帝即位。文成帝认为佛教讲的道理正确,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有益于人们仁智善性的增长,于是解除了佛教禁令。此后在历代北魏帝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北方又获得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561~578)统治时期,北方佛教势力急剧膨胀,僧尼人数达到200万,佛寺3万多所。由于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的特权,武帝要富国强兵以统一北方,就必然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措施。周武帝首先削减僧尼和寺院数量,又多次召集名儒、名僧和名道,共同讨论儒释道三教的优劣。 建德三年(574),周武帝下令禁断佛教和道教。这次灭佛与上次有几点不同。第一,北魏太武帝只取缔佛教,对道教予以保护,北周武帝则是对佛教和道教都予以禁止。北周武帝原来打算保存道教,但是道教和佛教之间的斗争很激烈,对朝政有危害,所以采取两教并废的措施。第二,虽然毁坏了一些寺院,焚烧了一些经像,但是并不屠杀僧尼,而是勒令他们还俗为民。对于有些地区的寺院,并没有拆除,而是分别赏赐给王公,作为他们的住宅。第

高中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600字 说起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我想是没有几个人不 知道的,可是您知道洛阳的古墓博物馆吗? 古墓博物馆坐落在九朝古都洛阳效外的北邝山上,北魏 皇帝陵墓景陵的旁边。馆内文物琳琅满目,吸引着成千上万 的游人。如果说不到故宫,就称不上到北京;不看兵马俑, 就不算到西安;那么你不去古墓博物馆,也可以说你就不算 真正到过洛阳。 这座古墓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气势宏伟。 馆前是一座用汉白玉砌成的汉9式大门。馆额上标有洛 阳古墓博物馆7个馏金大字,那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 生的丹书。馆内殿阁巍峨,走廊回环,绿竹青翠,花木掩映,可说是一山上花园。 进门数十步,就到序幕大殿,殿门两侧各有一个汉白玉 雕成的汉代避邪兽。那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走进殿门, 只见迎面高挂长匾,上写九朝古都,八方风情。下面是一个 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是洛阳地貌立体模型,但见市区内街道 纵横,楼房林立,郊区则村落棋布,古迹甚多,特别是郊山 岭上,古家累累,更引人注目。人常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邝。

听老师说过,邝山黄土深厚、干澡,加上这里物秀景明,所 以历来就是王侯将相的理想葬地。据说这里仅帝王陵墓就有座,至于官宦坟墓,则多不胜数。农谚说:邝山无卧牛之地。还有四句诗说:北邝山头无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古坟上面 起新坟,新坟古坟无定主. 序墓殿两侧的厢房是历代葬具展览馆和殡葬仪式展览馆。历代葬具展览馆里陈列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 葬具模型,还有皇帝仪仗队用的满朝妾驾、金瓜被斧、刀枪 剑戟;殡葬仪式展览馆里,是清代一组大型殡葬仪式彩塑, 30多个真人大小的彩像,表现的是富贵人家出殡的情景绸缎棺罩,龙头凤尾,金库银斗,礼相引路,和尚做斋,鼓乐演奏,儿子披麻带孝,孙子跟随打播,媳妇白衣素裙,老伴丫 环搀扶,场面阔绰极了!听老人讲,旧社会长工佃户死了老人,买不起棺材寿衣,只得草苫席卷,草草安葬。这是多么 鲜明的对比呀!从这里,人们可以认识到封建桂会是农民的 地狱、地主的天堂。 从序墓大殿再往前走,就到上下墓区了。历阶而下,是 地下墓区,共分四个大厅:西汉厅、魏晋厅、休息厅、唐宋厅。各厅之间有装饰精美的墓道通连.墓道两侧有几十座墓室。讲解员说这都是解放后洛阳发掘的古墓中选择出的有代 表性的原型搬迁来的。砌墓室用的空心汉砖,都是原墓中的。墙上的壁画也是原型移来的。汉墓型都是砖砚拱短建筑,前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 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是由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的,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下面是有南北朝皇帝拓跋焘,欢迎参阅。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天赐五年(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宫。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 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去世,拓跋焘的父亲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帝。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日,明元帝封拓跋焘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焘为相国,加授大。同年五月,拓跋焘监管国事。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统领六军出镇塞上。明元帝生病时,命拓跋焘总管朝中事务。拓跋焘聪明大度,应付裕如。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统一北方

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打胡夏。始光四年(427年)魏军攻胡夏首都;;统万城(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赫连定即位于平凉。神麚三年(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胡夏名存实亡(赫连定在灭西秦之后,被吐谷浑所杀,胡夏灭亡)。 延和元年(432年)后魏攻打北燕,燕主冯弘送小女儿(即左昭仪冯氏)进宫和亲。太延二年(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北燕灭亡。 延和二年(433年)魏朝又攻占了宋、魏之间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 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后魏封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灭亡。 从431年到439年的九年中,拓跋焘先后将胡夏、北燕、北凉这三个小国消灭,并于433年进攻汉中,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 南北朝皇帝拓跋焘政治制度太武帝即位后,雄心勃勃,南征北战,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朝最重要的汉族谋臣崔浩被处死,一大批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文人被杀,这是北魏前期牵涉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事件,研究者亦颇为注意。关于这次事件的原由,《魏书》卷三五《崔浩传》说:(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关于“备而不典”的“不典”,一般理解为“不雅正”,并进而解释为崔浩主持编写的当代史,暴露了鲜卑族统治者引以为耻的内幕,因而被杀,或进而寻求相关的证据。不过,“不典”之“典”亦可理解为“典籍”,也就是说,崔浩奉命主持修撰北魏当代史《国记》,又称《国书》,记录北魏史实,极为详尽,但一些说法缺乏历史根据,却把这样一部史书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大道之旁,引发强烈的反对意见。经过审讯,崔浩承认曾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但处理却相当严厉,崔浩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这一事件概称为“国史之狱”。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只有从北魏历史特别是北魏统治民族鲜卑拓跋部汉化进程为背景,才能把握“国史之狱”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首先讲述拓跋鲜卑的源起、北魏前期统治的特征、汉化过程中的曲折反复,最后再疏解“国史之狱”相关史实。 一、鲜卑拓跋部的兴起与北魏创立 嘎仙洞外景北魏前期的历史,与鲜卑拓跋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因素,密不可分。拓跋部兴起的历史,虽经众多学者探求,特别是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一书的阐幽发微《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仍难说十分清晰。 根据《魏书》首卷《序纪》,鲜卑拓跋氏乃华夏始祖黄帝血缘后裔,早先曾居于“大鲜卑山”,黄帝之后七十二代孙有位名叫推寅的首领,鲜卑语意为“钻研”,率族人向南迁于方圆千里、雾气弥漫而且低洼潮湿的“大泽”。推寅第八代孙名诘汾者,因神人告谕,奉父命率族人从“大泽”继续南迁,历经险阻,遇如牛之“神兽”引导,抵达“匈奴故地”。诘汾之父因为主谋从大泽南迁匈奴故地,也被族人称为“推寅”。有学者试图通过考古学的证据,说明鲜卑拓跋部确实是从呼伦贝尔即所谓“大泽”迁于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内,发现北魏太武帝时祭祀远祖“先可汗”与“先可敦”的铭文,这里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与《魏书》的记录可以印证,更令不少学者认为《序纪》所述为信史。但仍有学者坚信,这些证据还不能证明鲜卑拓跋部的确切渊源。这一迁徙的传说,究竟属于拓跋部本身的历史,还是鲜卑族众的集体记忆,难以确证。 鲜卑并非单一的血缘族群,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部族的民族。据《三国志》记载,鲜卑属于先秦“东胡”的一支,东汉初始与中原政权发生接触。随着匈奴衰弱,鲜卑逐渐从东北“鲜卑山”漫布于大漠草原,至东汉中后期,称为鲜卑

新教材人教(2019)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学案第8课

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 (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 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 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 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 (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 (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

佛教进行抨击。 (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①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②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学习聚焦]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 [知识拓展]儒学独尊 (1)董仲舒新儒学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3)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微点拨]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特别提醒] “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

北魏元爽墓志考释

北魏元爽墓志考释 马琳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长春130012)北魏元爽墓志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泾岐秦三州诸军事卫大将军秦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元公墓志铭”)志高八十一·八、广八十一·八厘米,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正书,一九二八年洛阳城东董家村北出土[1](P199)。 如图所示, 志文字迹规整清晰,端庄华美,文笔隽秀,刻功娴熟,线条自然流畅,是集文物、史料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魏碑精品。 北京图书馆藏拓 为阐述及研读便利,现抄录元爽墓志原文如下: 魏故使持节都督泾岐秦三州诸军事卫大将军秦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元公墓志铭。君讳爽,字景喆,河南洛阳人也。姬水导源,缙云结庆,盛业弘基,仪天比极。祖明德茂亲,冠冕当世。父居中作相,领袖一时。君禀气蓝田,资灵汉水,兼市为珍,连城起价。然其理识开悟,体量通率,立身唯孝,因心则友,固以道德润己,忠信被物,有是九能,兼之百行。起家为员外散骑侍郎,迁秘书郎中尚书起部郎,加轻车将军。而握兰复道,含香绮作者简介:马琳(1992—),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历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1]王壮弘,马成名.六朝墓志检要[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摘要1928年在洛阳城东董家村北出土的北魏元爽墓志堪称魏碑中的上品,在书法与雕刻方 面达到了炉火纯青境界。志文详实地记载了元爽的生平履历,集中围绕仕宦和家学门风展开,反映了贵族主义思想和北魏内徙胡人官僚化、门阀化、文士化的成就。元爽自起家一路仕途平坦,深受皇帝信任,委以重用,却在如日中天时英年早逝,其背后的隐情值得细细推敲。墓主元爽的生平是特定年代的反映,也是北魏社会形态和当朝政治生态的缩影,所以墓志的考释要在考据的基础上将志文内容放在宏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才能挖掘到更多信息,还原更加全面而真实的历史。 关键词北魏元爽墓志宗室贵族 贵族主义 DOI:10.13514/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466095.html,14-1186/k.2015.03.018

中国年号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二十二年丙午46 二十三年丁未47 二十四年戊申48 二十五年己酉49 二十六年庚戌50 二十七年辛亥51 二十八年壬子52 二十九年癸丑53 三十年甲寅54 三十一年乙卯55 三十二年丙辰56 中元元年丙辰56 二年丁巳57 永平元年戊午58 二年己未59 三年庚申60 四年辛酉61 五年壬戌62 六年癸亥63 七年甲子64 八年乙丑65 九年丙寅66 十年丁卯67 十一年戊辰68 十二年己巳69 十三年庚午70 十四年辛未71 十五年壬申72 十六年癸酉73 十七年甲戌74 十八年乙亥75 建初元年丙子76 二年丁丑77 三年戊寅78 四年己卯79 五年庚辰80 六年辛巳81 七年壬午82 八年癸未83 九年甲申84 元和元年甲申84 二年乙酉85 三年丙戌86 四年丁亥87 章和元年丁亥87 二年戊子88 永元元年己丑89 二年庚寅90 三年辛卯91 四年壬辰92 五年癸巳93 六年甲午94 七年乙未95 八年丙申96 九年丁酉97 十年戊戌98 十一年己亥99 十二年庚子100 十三年辛丑101 十四年壬寅102 十五年癸卯103 十六年甲辰104 十七年乙巳105 元兴元年乙巳105 延平元年丙午106 永初元年丁未107 二年戊申108 三年己酉109 四年庚戌110 五年辛亥111 六年壬子112 七年癸丑113 元初元年甲寅114 二年乙卯115 三年丙辰116 四年丁巳117 五年戊午118 六年己未119 七年庚申120 永宁元年庚申120 二年辛酉121 建光元年辛酉121 二年壬戌122 延光元年壬戌122 二年癸亥123 三年甲子124 四年乙丑125 永建元年丙寅126 二年丁卯127 三年戊辰128 四年己巳129 五年庚午130 六年辛未131 七年壬申132 阳嘉元年壬申132 二年癸酉133 三年甲戌134 四年乙亥135 永和元年丙子136 二年丁丑137 三年戊寅138 四年己卯139 五年庚辰140 六年辛巳141 汉安元年壬午142 二年癸未143 三年甲申144 建康元年甲申144 永嘉元年乙酉145 本初元年丙戌146 建和元年丁亥147 二年戊子148 三年己丑149 和平元年庚寅150 元嘉元年辛卯151 二年壬辰152 三年癸巳153 永兴元年癸巳153 二年甲午154 永寿元年乙未155 二年丙申156 三年丁酉157 四年戊戌158 延熹元年戊戌158 二年己亥159 三年庚子160 四年辛丑161 五年壬寅162 六年癸卯163 七年甲辰164 八年乙巳165 九年丙午166 十年丁未167 永康元年丁未167 建宁元年戊申168 二年己酉169 三年庚戌170 四年辛亥171 五年壬子172 熹平元年壬子172 二年癸丑173 三年甲寅174 四年乙卯175 五年丙辰176 六年丁巳177 七年戊午178 光和元年戊午178 二年己未179 三年庚申180 四年辛酉181 元始元年辛酉 1 二年壬戌 2 三年癸亥 3 四年甲子 4 五年乙丑 5 居摄元年丙寅 6 二年丁卯7 三年戊辰8 初始元年戊辰8 新始建国元年己巳9 二年庚午10 三年辛未11 四年壬申12 五年癸酉13 天凤元年甲戌14 二年乙亥15 三年丙子16 四年丁丑17 五年戊寅18 六年己卯19 地皇元年庚辰20 二年辛巳21 三年壬午22 四年癸未23 更始元年癸未23 二年甲申24 三年乙酉25 东汉建武元年乙酉25 二年丙戌26 三年丁亥27 四年戊子28 五年己丑29 六年庚寅30 七年辛卯31 八年壬辰32 九年癸巳33 十年甲午34 十一年乙未35 十二年丙申36 十三年丁酉37 十四年戊戌38 十五年己亥39 十六年庚子40 十七年辛丑41 十八年壬寅42 十九年癸卯43 二十年甲辰44 二十一年乙巳45

北朝的军事制度

北朝的军事制度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北朝的军事制度 (一)军事领导机构 1、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三个时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各有特色。 『1』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 北魏为落后的鲜卑拓跋部所建。建国初期,拓跋部刚刚进入奴隶社会,其政权带有浓重的氏族部落联盟的痕迹。北魏建国初,道武帝拓跋珪仿照魏晋旧制设置百官,其中包括不少武官。但北魏前期,这类官职徒有虚名,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是与之并行的鲜卑官职。鲜卑官职主要包括八部大人和内侍官两部分。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出入王命。八座,指魏晋尚书省的八座。次年,道武帝又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凡置三十六曹,令大夫主之。至此,八部大夫成为北魏前期的中央军政中枢机关。八部大夫即拓跋部落酋帅,又称八部帅,他们还掌管京畿地区亦兵亦农的部落成员。八部大夫常坐止车门右,听理万几,是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决策机关,也即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北魏前期的内侍官有都统长、幢将等。都统长领殿内之兵,值卫王宫,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值宿禁中者。他们是皇宫宿卫武官,掌管殿内及禁中的宿卫军。当时还设有外朝大人一职,为皇帝侍从官,掌管出纳诏命。内侍官由于身在皇帝左右,常可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他们有时也可以充任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职能,参与军政大事。 北魏太武帝时代(公元424-公元451年),北魏前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发生一些变化。太武帝即位后,加强本不起多大作用的尚书省的实权,渐渐弃置八部大夫不用,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中枢。尚书省中的殿中尚书、南部尚书、北部尚书等成为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当时,北魏的内侍官仍然保留,继续发挥作用。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仿汉制改革官制,从此,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有了根本的变化。北魏的军事力量在改革后包括中兵、镇戍兵、州兵三部分。其中中兵是军队的主力,是北魏王朝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兵的指挥系统是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主要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