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恐惧心理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牵引术中的舒适护理干预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牵引术中的舒适护理干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骨牵引术是其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舒适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骨折愈合。
本文将介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牵引术中的舒适护理干预。
在骨牵引术前,护士应充分准备工作。
护士应仔细查阅患儿的病历,了解其病情和治疗目标。
在术前,应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和骨折的程度。
护士还应向患儿家属详细解释骨牵引术的目的、过程和相关风险,让他们了解术前的准备工作。
在骨牵引术中,护士应注重患儿的舒适感。
在骨牵引前,应先准备好骨牵引器材,并将其消毒,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应轻柔地处理患儿的伤肢,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压力,防止患儿的疼痛。
护士还应注意维持患儿的体温,及时给予衣物以保暖。
在骨牵引术中,护士应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
骨牵引术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较为痛苦的治疗过程,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疼痛。
护士应耐心与患儿进行交流,解释治疗过程,缓解其精神压力。
护士还可以为患儿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例如看书、听音乐或进行游戏,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痛苦和不适。
在骨牵引术后,护士应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评估。
护士应注意患儿的疼痛程度、局部血流情况和伤口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护士还应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在骨牵引器材使用后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骨牵引术中的舒适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患儿的舒适感和心理健康,以及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评估,可以确保患儿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护士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关注患儿的个体差异,并与患儿家属积极合作,共同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9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53例)。
给予两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
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评分(t=8.67)、抑郁评分(t=9.24)、疼痛评分(t=5.38)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49,P<0.05)。
结论:心理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可改善其术后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手术;心理状态;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前言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
但部分骨折患者容易因不了解骨折手术流程、手术效果等产生负性情绪,加之术后疼痛干扰,影响骨折患者的预后[1]。
为了评估心理护理的价值,本研究将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9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53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0.4±3.0)岁。
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0.2±2.9)岁。
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给予两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为骨折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及预期疗效等知识,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评估骨折患者是否伴有心理障碍。
如有,可采用频繁沟通、心理咨询等手段进行缓解。
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后,容易产生术后疼痛现象,告知患者这种现象属正常状况,鼓励患者积极克服。
(2)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第一时间通知骨折患者手术成功。
邀请成功治愈骨折患者为其分享经验,以打消患者关于术后活动功能恢复等方面的负担。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
在将介绍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将讨论心理护理如何应用于骨折患者、对其疼痛感受的影响、康复的影响以及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与策略实施。
结论部分将总结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做结论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完善骨科护理提供参考,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减轻疼痛感受,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疼痛感受、康复、疼痛管理、策略实施、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理护理还可以影响患者的疼痛感受,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疼痛的程度。
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2. 分析心理护理如何影响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受,并探讨可能的机制;3. 研究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其在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4. 探讨心理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将揭示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意义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意义不容忽视。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在骨折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情绪,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作者:严中英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完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模式。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0年12月住院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对两组患儿的疾病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肘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组患儿在疾病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肘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肢体骨折中发生率极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1]。
肱骨髁上骨折不仅常见,而且经常有合并症的发生,预后功能欠佳较其他部位骨折都高。
我科自2009年综合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在患儿住院期间、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了全方位、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跟踪随访半年。
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14岁,平均8.6岁;干预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8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
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①认真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④饮食护理。
⑤指导功能锻炼。
1.3 护理干预1.3.1 认真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在5~14岁左右,入院后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医护白大衣的恐惧、骨折肿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描述受伤经过及其症状,不愿接受相关检查,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中的应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常见于4-13岁的男孩,特别是在进行活跃的体育活动时发生。
肱骨髁上骨折可以给儿童带来许多并发症,如肘关节僵硬、肩膀功能障碍、神经和血管损伤等。
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康复质量。
1. 了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知识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中,首先需要了解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上端髁突的骨折,多发生于8-12岁男孩,是儿童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
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引起,如跌倒、运动损伤等。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会导致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随有并发症的发生。
2. 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中,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管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会伴随着明显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儿的疼痛症状,按时给予止痛药物或其他舒缓疼痛的护理措施,如冰敷、局部按摩等,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感。
(2)功能锻炼:在肱骨髁上骨折的早期康复阶段,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儿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包括受伤肢体的 passsive 活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患儿受伤肢体的早期功能恢复。
(3)安全护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需要特别注意活动安全,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避免因为不慎摔倒导致伤口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加强家庭宣教工作(1)术后护理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的家长传授术后护理知识,包括伤口护理、功能锻炼、饮食调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家长对患儿的术后护理有所了解,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2)康复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的家长传授康复指导知识,包括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使家长积极参与到患儿的康复工作中,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
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四肢骨折是骨科里最常见的骨折。
四肢骨折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足踝部骨折。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
随着骨科的发展,一般用微创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髓内钉的固定,或者经皮钢板固定,经皮钢针固定,或者螺钉固定,包括骨盆和髋臼骨折手术,也可以通过微创治疗。
对一些没有明显移位的或者移位不多的情况,也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由于骨折后患者活动受限,加之疼痛的影响,更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而负面情绪会影响康复进程[1]。
因此,临床当中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尤为关键。
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观察分析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21年5月- 2023年5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2岁,平均54.86±6.92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6岁,平均55.23±7.1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干预方法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病情监护:加强对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危重并发休克时遵医嘱快速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②体位护理:采取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和疼痛,有利于骨折部位肿胀的消退,减轻患者的肿胀、水疱和血疱。
并保持功能位。
③疼痛护理:加强观察、分辨疼痛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对症处理。
疼痛轻者,可分散和转移其注意力。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动作轻柔,在移动患者前先做好解释工作,在移动过程中重点托扶损伤部位。
④饮食护理:骨折的患者强调饮食要清淡,要富有营养,多摄入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n=47),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情绪及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患者生理疼痛,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科;四肢骨折;疼痛四肢骨折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会严重降低。
在加上病症带来的生理疼痛,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治疗计划的顺利开展。
并且在负面情绪影响下,医疗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患者的应激反应,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不利于良好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1]。
因此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情绪,还能降低患者承受的生理疼痛,这对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次研究以9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n=47),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
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0.25±4.41)岁;研究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0.19±4.37)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患肢护理等基础护理内容。
研究组展开心理护理,以下为具体内容:(1)情绪疏导。
四肢骨折多为意外事故所致,患者缺乏思想准备,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以及无助等情绪。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摘要】四肢骨折患者在骨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和康复挑战。
心理护理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感受,并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策略包括情绪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等,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康复速度。
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应被纳入重要考虑因素,以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四肢骨折、心理护理、疼痛、康复、骨科、护理策略、作用机制、影响分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创伤,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
四肢骨折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不适和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在骨科四肢骨折的护理过程中,除了进行医学治疗外,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合作度,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来说,除了专业的医学护理外,心理护理同样重要且必不可少。
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引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
1.2 研究目的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目前关于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指导。
2. 正文2.1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常常面临着疼痛、焦虑、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治疗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骨折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分2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
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情况。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使得患者心理状态与疼痛程度得到显著改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心理状态;疼痛;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常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骨折治疗。
但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患者极易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与健康意识加强,医学模式也从关注患者常规护理,转移到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等层次的心理护理干预方面[2]。
本文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共计84例。
将入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21±5.67)岁。
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0.18±5.73)岁。
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
患者与其家属对研究知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疼痛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采用“冥想法”疼痛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感受疼痛原因、疼痛来源、疼痛规律,让患者在安静环境感受疼痛的产生,去理解疼痛。
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来探究骨折术后的最佳护理模式。
方法选取骨折患者1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分别称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术后采用干预护理后患者疼痛的程度相比较于传统护理明显减轻,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要好于传统护理模式。
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护理干预在骨折上的应用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的。
标签:护理干预;骨折;满意度;术后疼痛所谓护理干预就是指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干预被应用于临床[2,3]。
本文旨在研究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这是由于很多患者越来越注重手术后的疼痛问题,甚至有些患者觉得如果过于疼痛的话会迁怒于医生,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因此,研究此课题也是很有必要的。
现将相关成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8月~2008年3月期间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8~76岁之间,平均44.8岁,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本文选取的患者均为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的患者,以上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可以理解并且回答问卷上的问题,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分别称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
干预组的患者主要在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而对照组主要是传统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做完手术后的1 h内开始进行评估,以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主要是用评分的方式测量疼痛。
待疼痛测完之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调查患者的满意程度。
1.3测评指标将疼痛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无、轻、中、重、极度五个等级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在现 有 条 件 下 , . 最大 限 度 地 制 定 专 业 化 的 护 理 常 规 、 作 操
规 程 和 管理 模 式 , 技 术 上 指 导 、 操 作 上 要 求 、 质 量 上 考 从 从 从
核、 在结 果 上 肯 定 , 量 不 让 护 理 人 员 搞 兼 职 , 他 们 能 够 安 心 尽 使 从 事 自己 的 专业 工作 。 23 采 取 短训 的 方 式 , 在 岗 的 护 理 人 员 每 年 送 上 级 医 疗 单 . 把 位 轮 训 一 个 月 , 他们 业务 系统 化 , 作 正 规 化 , 念 跟 上 护 理 使 操 理 模 式 的 转变 。 同 时 能 开 拓 他 们 的 视 野 , 冶 他 们 的 情 操 , 他 陶 使 们 不 仅 有 服 务 的本 领 , 还养 成 护 理 工 作 乐 于 贡 献 的 精 神 。 24 把 合 同 制 管 理 和 人 性 化 管 理 引 入 到 医 院 护 理 管 理 工 作 . 中。 对 在 岗 人 员不 仅 要 从 人 事 上 管 理 , 要 用 合 理 的 待 遇 吸 引 还
21 0 0年第 1 期 5
15 3
基层 医院 护理 存 在 问题 及对 策
融 琴 ’
关键词 : 护理 问题 ; 策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4 R7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9 9 2 1 )5— 15一 1 10 —0 7 ( 0 0 1 0 3 O
1 基 层 医院 护 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职 另谋 高 就 , 基层 医 院成 了培 养 熟 练 工 的 平 台 。 使 15 护士 不 安 心 工 作 , 于 现 状 : 层 护 士 大 部 分 都 会 挖 空 心 . 安 基 思 , 上级 医疗 单 位 找 路 子 , 门 子 请 调 , 别 人 还 申 请 转 行 。 向 托 个 没 有路 子 的多 是 些 年 龄 偏 大 , 术 不 高 , 作 没有 激 情 的 护 士 , 技 工
*陕 西 省 延 安 市 洛川 县 永 乡 乡 卫 生 院 ( 2 4 0 770 ) 21 0 0年 7 3日收 稿 月
性 , 学 的 、 实 的 , 切 以病 人 为 中 心 的 工 作 理 念 去 管 理 、 用科 务 一 协 调 护理 工作 , 护 理 工 作 与 医 疗 工 作 同等 对 待 , 护 士 认 识 把 使
的 患儿 实施 针 对 性 的护 理 干 预 。 结 果 :5 例 患 儿接 受干 预 后 , 痛程 度 、 张 恐 惧 感 、 配 合 程 度 得 到 改 善 , 干 预 前 相 比 有 统 10 疼 紧 治 与
式 的 影 子 , 理 上 还 不 能 跟 上 医疗 卫 生 改 革 和 人 民群 众 日益 增 管 长 的 医 疗 需 求 。领 导认 为 护 士 只要 看 好 门 、 打 针 、 跑 腿 就 打 跑
能 完 成 任 务 , 士 本身 不 思 进 取 、 护 理 规 范 流于 形 式 。 护 使 12 专 业 性 不 强 : 层 医 院 由 于 服 务 范 围 及 人 员 编 制 等 制 约 , . 基
住, 充分 体 现 护 理 人 员 的人 生价 值 。
护 理 干预 对 肱骨 髁 上骨折 患 儿恐 惧心理 和 疼 痛程度 的影 响
黄 房珍 张 伙娣 一 陈 巧玲 一
摘
要: 目的 : 察 有 针 对 性 的护 理 干 预 对 肱 骨 髁 上 骨折 患 儿 的 紧张 恐惧 心 理 和疼 痛程 度 的影 响 。方 法 : 取 10例 肱 骨髁 上 骨 折 观 选 5
荷 工 作 。 能 按 照 护理 操 作 规 程 去 工 作 , 响 护理 质 量 。 不 影 13 继 续 教 育 跟 不 上 , 理 投 入 不 足 : 层 医 院 的 工 作 重 心 多 . 护 基 放 在 防 保 及 医疗 上 , 有 限 的 教 育 经 费 和进 修 指 标 给 了 医 生 , 把 认 为 农 村 工 作 能 给 医 院 撑 起 门 面 , 疗 工 作 能 给 医 院 创 造 效 医 益 。 面 子 和 利 益 驱 使 医 院 的 投 入 重 心 都 放 在 了护 理 以外 。 14 护 理 人 员 流 动 性 大 , 士 待 遇 低 : 层 医 院 由 于 编 制 等 因 . 护 基 素 , 没 有专 业 学 校 毕业 , 有 护 士 上 岗证 的 护 理 人 员 , 少 是 多 持 不 临 时 雇 用 的 , 些 还要 师带 徒 式 的 培 养 。 医院 用 这 些 人 的 成 本 有 低 , 成 这 部 分人 一旦 熟悉 工作 , 够 到 其 他 单位 应聘 , 造 能 就会 辞
教 育 和 引导 基 层 医院 领 导 转 变 观 念 , 分 认 识 护 理 工 作 的重 要 充
多 数 只 编 1 2 护 理 人 员 , 院 还 要 给 护 士 分 配 日常 事 务 等 , — 名 医 使 护 士 把 大 量 精 力 放 在 了 应 付 护 理 以外 的 杂 事 上 , 常 是 超 负 经
她 们不 学 习先 进 的护 理 技 术 ,不 总 结 工 作 中 的 护 理 经 验 , 是 只 做 一 天 和 尚撞 一 天 钟 。 2 基本 对 策 2 1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把 护 理 纳 入 到 整 个 医 疗 管 理 的 范 畴 , 常 . 经
11 认 识 不 足 : 层 医 院 在 管 理 上 还 存 在 计 划 经 济 下 办 医 模 . 基
基 层 医 院 护 理 质 量 难 以 提 高 , 以 满 足 群 众 护 理 需 求 的 原 难 因 主 要 是 体 制 与 领 导 重 视 不 够 、 理 工 作 专 业 性 不 强 , 士 流 护 护 动 性 大 , 理 专 业 投 入 不 足 , 续 教 育 跟 不 上 , 士 待 遇 低 且 不 护 继 护 安于本职 , 进心不强及护理人员水平低造成 , 分述如下 : 上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