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读图1-46

识图、读图1-46
识图、读图1-46

识图、读图

信息文本

1 图2题目1在图1中,与投影面V平行的直线有()条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2在图1中,与投影面V垂直的直线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BC

题目3在图1中,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4在图1中,C点W面的投影点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D点

题目5在图2中,与投影面H平行的平面有()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ABC

题目6在图2中,与投影面V垂直的平面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7在图2中,侧垂面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AEF

题目8在图2中,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ACE

3 图4

题目9在图3中,点A与点B是()重影点正确答案是:V面

题目10在图4中,平行于V投影面的直线共()条正确答案是:2

题目11在图4中,垂直于W投影面的平面共()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12图4中的物体应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棱台

题目13图4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10 题目14图4中直线AB和BC的夹角为()正确答案是:钝角

题目15在图3中,点A在点B的()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正前方

信息

5

图6

题目16在图5中,点A在点B的()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右下方

题目17在图5中,直线EC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正垂线

题目18在图5中,平行于H投影面的直线共()条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1 题目19在图5中,在B点右下方的点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20图6中的物体应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棱柱

题目21图6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16

题目22图6中直线AB和BC的夹角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钝角

题目23图6中,铅垂面应为()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24图6中,侧垂线应为()条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4

图7

题目25图7中,直线AB的实际长度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15mm

题目26图7中,直线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30o

题目27图7中,直线AB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正平线

题目28图7中,点A位于点B 的()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左下方

信息文本

图8题目29图8中,各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8 题目30图8中水平面总共有()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2

题目31图8中的铅垂面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平面ABCD

题目32图8中,平面ADHE垂直于()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W面

题目33图8中,C点的正面重影点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B点

信息文本

图9

题目35在图9中,在B点左方的点有()个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1

信息文本

图10

题目36如图10所示,直线AB和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垂直相交

题目37图10中,直线BC为()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水平线

图11

信息文本

图12

题目39如图12所示,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交叉

13 图14题目40图13中直线AB与平面P交于点K(未给出);图14中直线CD 与平面Q交于点J(未给出)。则下列可见性判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AK、DJ可见

题目41上题图中平面P、Q分别为()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铅垂面、正垂面

题目42在三角形ABC内取一点D,使其距H面15mm,距V面20mm,下列各图正确的一项是()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信息文本

图15

题目43在图15中,平面ABC内对H面的最大倾斜线为()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BE

题目44在图15中的水平线为()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CD

题目45已知MN是平面ABC上的一条直线,则下图完全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目46平面ABC和平面P交于直线MN,则下列各图完全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是:

识图实训总结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识图实训总结 系部专业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班级组别10142(9) 姓名孙常聚 学号 指导教师王旭东老师 2011/12/5-2011/12/9 识图实训总结 工程识图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为了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引下有组织、有顺序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识图实训。先以渐进尾声,从中我有所收获,也明白自己颇多不足之处。仅此谈谈自己的所获所感。 本次实训准备四套图纸,分别是本校机加中心和11、12号公寓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12月5日在多媒体是室进行了实习动员,专业主任讲解了平法施工图的读图方法,并从图书馆借了相关规范,实训过程中首先复习了制图的基本知识,明确投影的基本概念,明确专业制图有关标准规定的图示特点、视图名称和配置,比例、图线、尺寸标注、材料符号、图例、编号等的意义。 在识图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图纸目录了解整套图纸的组成,图

纸目录可以看出该套图纸中包括了A2、A1、A0等机类图纸。图纸均采用标准图,其上标有名称、所在的标注图集和图号或页次。详细阅读了施工中说明,了解了图样的设计依据、施工要求、批文和相关规范。 在图纸中的项目概况部分包括了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等部位。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加注索引号。这些细部采用索引符号要求我们能正确识别,并能快速找到相关部位放大图的位置 在图纸上门窗表详细说明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平面图、预埋件安装图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构造。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跟我们讲到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工程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9-01-15T11:17:02.6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崔桂兰 [导读]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崔桂兰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摘要: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投影法概念出发,对基本体与组合体的投影图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投影法概念、形体的三面投影图规律、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一、投影法概念 在平面(纸)上绘出形体的投影,以表示其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工程制图一般多用正投影法。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主要是显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二、形体的三面投影图形成、展开及规律 首先建立一个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的三投影面体系,这三个投影面分别为水平面、正面、侧面,相交的公共线分别为ox、oy、oz轴。它们分别表示长宽高三个方向。把形体放在该体系中,由前向后投影得到正面投影,由上向下投影得到水平投影,由左向右投影得到侧面投影。 为了把处在空间位置的三个投影图画在同一面上,需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展开时使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和侧面沿oy轴分开,水平面绕ox轴向下、侧面绕oz轴向右各转90°,使三个投影摊开在一个平面上。在工程图上称正面投影为正立面图,水平面为平面图,侧面投影为左侧立面图。 三面投影图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空间形体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在投影中上、下、左、右方位明显易懂,而前后方位在侧面图上不直观,分析侧面图投影可以看出,远离正面投影的一侧是形体的前面。 三、基本体的投影图识读 基本体指最简单的有规则的几何体。 基本体的投影规律对工程制图上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体主要分为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矩形或并列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多边形(内含几个三角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三角形或并列的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内含几个梯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梯形或并列的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棱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形,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矩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柱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锥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一面投影为反映底面实形的两个同心圆;另外两面的投影为全等的等腰梯形,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台体。 如果给出的三面投影中,三面投影为三个大小相等圆,则该投影反映的空间形体,一定是圆球。 四、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 工程建筑从形体的角度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这种由基本体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立体称组合体。 组合体的投影图识读最基本的方法为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指按组合体可以看成由基本体组合而成的这一思路,从基本体形体概念出发,分解组合体投影图为各个基本体投影图,从而想象组合形体形状的方法。 它主要要利用基本体投影特征,找出各投影中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这些多边形封闭线框,一个线框就对应一个基本体,然后按基本体的类型,以及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等投影规律,分解各投影图成几个部分,用推拉提等思维,想象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基本体空间形状,最后再根据相对位置,将基本体组合成组合体。这种方法在工程图识读中比较常用,它读图迅速简单,对规则组合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线面分析法,是用分析组合体投影图各线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想象形体形状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主要利用线面投影特征,从需要识读的投影图中,找出最有形体特征的多边形封闭线框,逐一分解投影图。一个多边形封闭线框,我们认为就是一个面,多个多边形封闭线框就对应多个面。对分解的各封闭线框,逐一归类,找出各投影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类别,利用各种空间位置的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分析出各封闭线框对应的线面形状及空间位置,最后再将各空间线面,组合成组合体空间形状。这种方法读图较繁琐,需要很多步骤,对于无法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的投影图,就要利用此法读图,它对于不规则体投影图识图应用较多。 在实际读图时,两种方法常常配合运用,不管用哪种方法读图,都要先认清给出的是哪几面投影,从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两者往往是统一的)明显的投影入手,联系各投影,想象形体的大概形状和结构,然后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进行识读。

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详细]

第3章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基础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方法和要求及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 3.1概述 房屋的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画出的图样.结构设计时要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结构施工图必须与建筑施工图密切配合,它们之间不能产生矛盾.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是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1.房屋结构的分类 常见的房屋结构按承重构件的材料可分为: (1) 混合结构—墙用砖砌筑,梁、楼板和屋面都是钢筋混凝土构件.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梁、楼板和屋面都是钢筋混凝土构件. (3) 砖木结构—墙用砖砌筑,梁、楼板和屋架都用木料制成. (4)钢结构—承重构件全部为钢材. (5)木结构—承重构件全部为木料. 目前我国建造的住宅、办公楼、学校的教学 楼、集体宿舍等民用建筑,都广泛采用混合结构.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结构的作用递给基础,最后由基础传递给地基.如图3一1 所示. 2.结构施工图通常应包括的内容 结构设计总说明(对于较小的房屋一般不必单 独编写),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层结构平面 图,屋面结构平面图,结构构件(例如梁、板、柱、楼 梯、屋架等)详图. 根据建筑各方面的要求,进行结构造型和构件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决定房屋各承重构件(如图3一z)的材料、形状、大小以及内部构造等等,井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看图识图

看图识图 1。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结构设计第一步就是看懂建筑施工图,建筑专业是整个建筑物设计的龙头,没有建筑设计其他专业也就谈不上设计了,所以看懂建筑施工图就显得格外重要。大体上建筑施工图包括以下部分:图纸目录,门窗表,建筑设计总说明,一层~屋顶的平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东立面图,西立面图,剖面图(视情况,有多个),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图,楼梯大样图(视功能可能有多个楼梯及电梯)。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必须认真严谨的把建筑图理一遍,不懂的地方需要向建筑及建筑图上涉及的其他专业请建,要做到绝对明了建筑的设计构思和意图。 2。图纸目录及门窗表图纸目录是了解整个建筑设计整体情况的目录,从其中可以明了图纸数量及出图大小和工程号还有建筑单位及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如果图纸目录与实际图纸有出入,必须与建筑核对情况。门窗表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就是门窗编号以及门窗尺寸及做法,这对大家在结构中计算荷载是必不可少的。 3。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设计总说明对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总说明中会提到很多做法及许多结构设计中要使用的数据,比如:建筑物所处位置(结构中用以确定设防列度及风载雪载),黄海标高(用以计算基础大小及埋深桩顶标高等,没有黄海标高,施工中根本无法施工),墙体做法地面做法楼面做法...等等做法(用以确定各部分荷载),总之看建筑设计说明时不能草率,这是结构设计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就比较直观了,主要信息就是柱网布置及每层房间功能墙体布置门窗布置楼梯位置等。而一层平面图在进行上部结构建模中是不需要的(有架空层及地下室等除外),一层平面图是在做基础时使用,至于如何真正的做结构设计本文不详述,这里只讲如何看建筑施工图。作为结构设计师在看平面图的同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柱网布置是否合理,不当之处应该讲出理由说服建筑修改,通常不影响建筑功能及使用效果上的修改,建筑也是会同意修改的,如果建筑不改那就只有哭哭再看图(人家是老大,没办法的...),看建筑平面图,了解了各部分建筑功能,基本上结构上的活荷载取值心中就大致有值了,了解了柱网及墙体门窗的布置,柱截面大小梁高以及梁的布置也差不多有数了,反正有墙的下面一定有梁,除非是甲方自理的隔断,轻质墙也最好是立在梁上.值得一提的是,注意看屋面平面图,通常现代建筑为了外立面的效果,都有层面构架,通常都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的理解建筑的构思必要的时候咨询建筑或索要效果图,力求使自己明白整个构架的三维形成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不会出错..另外,层面是结构找坡还是建筑找坡也需要了解清楚. 5。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对建筑立面的描述,主要是外观上的效果,提供给结构师的信息,主要就是门窗在立面上的标高布置及立面布置以及立面装饰材料及凹凸变化。通常有线的地方就是有面的变化,再就是层高等等信息,这也是对结构荷载的取定起作用的数据。 6。建筑剖面图建筑部面图的作用是对无法在平面图及立面图表述清楚的局部剖切以表述清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物内部的处理,结构工程师能够在剖面图中得到更为准确的层高信息及局部地方的高低变化,剖面信息直接决定了剖切处梁相对于楼面标高的下沉或抬起,又或是错层梁,或有夹层梁,短柱等。同时对窗顶是框架梁充当过梁还是需要另设过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7。节点大样图及门窗大样建筑师为了更为清晰的表述建筑物的各部分做法,以便于施工人员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需要对构造复杂的结点绘制大样以说明详细做法,不仅要通过结点图更一步了解建筑师的构思,更要分析结点画法是否合理,能否在结构上实现,然后通过计算验算各构件尺寸是否足够,配出钢筋。当然,有些结点是不需要结构师配筋的但结构师也需要确定该结点能否在整个结构中实现。门窗大样对于结构师作用不是太大,但个别特别的门窗,结构师须绘制立面上的过梁布置图,以便于施工人员对此种造形特殊的门窗过梁有一个确定的做法,避免发生施工人员理解上的错误。 8。楼梯大样图楼梯是每一个多层建筑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楼梯大样又分为楼梯各层平面及楼梯剖面图,结构师也需要仔细分析楼梯各部分的构成,是否能够构成一个整体,在进行楼梯计算的时候,楼梯大样图就是唯一的依据,所有的计算数据都是取得之楼梯大样图,所以在看楼梯大样图时也必须将梯梁,梯板厚度及楼梯结构形式考虑清晰。

中考试题对“读图”能力的考查

中考试题对“读图”能力的考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要有效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读图、读表等)分析的问题,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借助几何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 .图表信息题的教学在当下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图表信息教学中只重视在整体感知题意基础上的顿悟,而忽视如何在整体感知基础上获取更准确信息的方法的教学. 一、设计说明 (一)学情分析通过近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图表信息的有关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对信息具有 比较多的直观经验和体会.但是有些题目需要在多个图、表中获取信息,并且只有在信息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下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而许多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也很模糊,造成信息的缺失和遗漏. 特别是学生对图表所蕴含的信息理解不到位,思路狭窄,不能较好地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这些问题都为学生的复习带来障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掌握有新的认识和提高.本节复习课起点低、坡度缓、落点高,适合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中等及中等以上学生.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认为本节重点是提高学生“识图”和“用图”以及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难点是获取图表信息的方法及利用图表信息解决问题,感受转化、建模、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 易错点是学生不能全面分析图表,不能从图表的分析和研究中挖掘出对问题有用的信息,不能对所捕捉到的信息进行整合,不善于把图表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不知道或不能自觉地利用数形结合等思想,化归意识淡薄,缺乏自主探究能力. (二)设计思想图表信息题考查的是学生独立获取信息、信息转化以及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这些都要求学生需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要重视运用基本数学思想. 基于此,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自主参与,感受到数学与相关知识的综合; 能通过读图,获取有用信息,逐步理解图表信息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积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经验,体会转化、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一是要深刻理解题意,熟悉图表、实际图景及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二是要准确识图,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归纳和推理,理清其中各种变量及不变量之间的关系;三是将图表信息与生活实际数据相结合,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 基于典型性和思想性两方面的理解,以及新课标对图表信息问

电气施工图识图

电气施工图识图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电气施工图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根据建筑物不同的功能而有所不同,主要有建筑供配电、动力与照明、防雷与接地、建筑弱电等方面,用以表达不同的电气设计内容。 ?(1)建筑电气工程图大多是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并加注文字符号绘制而成的。 ?(2)电气线路都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3)线路中的各种设备、元件都是通过导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 ?(4)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图识读时应阅读相应的土建工程图及其他安装工程图,以了解相互间的配合关系。 (5)建筑电气工程图对于设备的安装方法、质量要求以及使用维修方面的技术要求等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出来,所以在阅读图纸时有关安装方法、技术要求等问题,要参照相关图集和规范。 ?(1)图纸目录与设计说明 ?包括图纸内容、数量、工程概况、设计依据以及图中未能表达清楚的各有关事项。如供电电源的来源、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线路敷设方式、防雷接地、设备安装高度及安装方式、工程主要技术数据、施工注意事项等。 ?(2)主要材料设备表 ?包括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它是编制购置设备、材料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3)系统图 ?如变配电工程的供配电系统图、照明工程的照明系统图、电缆电视系统图等。系统图反映了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电气设备、元件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它们的规格、型号、参数等。

?(4)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是电气施工图中的重要图纸之一,如变、配电所电气设备安装平面图、照明平面图、防雷接地平面图等,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及安装位置、线路的起始点、敷设部位、敷设方式及所用导线型号、规格、根 数、管径大小等。通过阅读系统图,了解系统基本组成之后,就可以依据平面图编制工程预算和施工方案,然后组织施工。 ?(5)控制原理图 ?包括系统中各所用电气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用以指导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工作。 ?(6)安装接线图 ?包括电气设备的布置与接线,应与控制原理图对照阅读,进行系统的配线和调校。 ?(7)安装大样图(详图) ?安装大样图是详细表示电气设备安装方法的图纸,对安装部件的各部位注有具体图形和详细尺寸,是进行安装施工和编制工程材料计划时的重要参考。 电气施工图的阅读方法 ?(1)熟悉电气图例符号,弄清图例、符号所代表的内容。常用的电气工程图例及文字符号可参见国家颁布的《电气图形符号标准》。 ?(2)针对一套电气施工图,一般应先按以下顺序阅读,然后再对某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识读。 ?①看标题栏及图纸目录了解工程名称、项目内容、设计日期及图纸内容、数量等。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微型课题总结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价值 (一)、背景:在地理课堂中,离不开地图,学会读图成为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吧,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是否学好地理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对着图片茫然,不知该怎么看,因此看不懂地图和不能在记忆中形成地图概念是地理学的最大障碍,往往让学生对地理敬而远之,于是我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这个课题。 (二)意义价值: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提高读图能力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记忆所学知识,有助于突波学习重点、难点,提高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图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本课题计划从2013年9月——2014年7月一学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3、9) 1、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主要针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给出学生害怕读图的若干原因,教师对此情况作出教

学目标和解决方案。 (二)实施阶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多媒体等对学生的读图进行专题训练,渗透一种地理做题思维。 二、研究过程 首先,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 其次,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地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重在反复。 三、研究成效 成效一,70℅的学生读图能力有所提高 这一学期的地理课堂教学,我们有意对学生读图判图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训练,教学生做《地理填图册》并总结出适合学生的一般方法,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70℅的学生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再到有所收获。 成效二,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地理课堂呈现多样化。 四、研究后的反思

一年级看图说话全集_看图、读图、识图、想图、说图

图形认识初步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的内容,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识图形进而抽象图形的几何实质,所以看图、读图、识图、想图、说图,应该是图形认识的大致步骤。 一、本章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像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3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掌握关于直线和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这些性质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直观地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 5 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洁,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 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冲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脉络 1 小学学过的基础知识 本章教材涉及的实物图形以及从实物中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在小学都见过,生活中也时常接触这类实物图形,对图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不过是比较分散的,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所以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复习原来学过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将学生带人丰富的图形世界。 小学的基础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圆柱、圆锥、球等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在对它们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一些性质,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并知道

如何提高识图能力

如何提高识图能力,尤其是经纬线的地图?答: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不仅图中有图,而且文中也有“图”,此类考题考生感觉最难。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读图(特别是变式图)的能力呢?一方面要有规范的读图程序。解答读图题,一般可分为三步:获取、定位、整合。读题时首先要从图中获取地理事物信息,地理图表所提供的条件有的是“显性的”,有的则是“隐含的”,如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为6时和18时,昼半球的平分线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等;有的条件还需要考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适当转换,如:读日照图———看夹角,找端点。读等值线图———定高低,看弯曲。读统计图———看坐标,明关系。读区域图———看轮廓,找分布。最后,根据地理事物信息,结合时间、地点、范围,整合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形成解答图表题的答题方案。另一方面要学会读变式图的方法。对变式图处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体恢复,回归基本。如有关晨昏线的读图题同学们普遍感觉较难,就是因为变式图特别多(约有20种)。但是最基本的形式却只有两种,即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复习时我们要重点弄清每一种变式图与基本图形是什么关系,是如何“变”的。解题时先将局部图恢复为整体图,将变式图回归为基本图,可以使此类题大大简化。同时,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总结一些读图“法则”。如果粗略地看,地图只有两根“筋”,一根经,一根纬。因此,考生在复习阶段必须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另外,必须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同时必须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119418钢结构图纸基本识图

1.绪论;2.制图基本知识;3.投影基本知识;4.投影基本原理;5.投影变换;6.平面建筑形体的投影;7.曲面建筑形体的投影;8.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9.轴测投影;10.建筑施工图;11.结构施工图;12.正投影中的阴影;13.透视投影;14.展开投影; 15.给水排水工程;16.AutoCAD绘图基础。 二:《土木建筑制图》 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的编审工作,其基础除了应该了解,熟悉至精通建筑(房屋)的结构构件,组成和部位,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 重要的一课是识图、读图。 工程识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 ——什么图可以作为预算的依据? ——哪些图可以计算出一件构造的工程量? ——从哪些图纸上可以计算出什么材料的实际耗用量? ——有了工程量数据怎么来计算它的价值? ——工程造价的依据有那些? 今天开始的课程将逐步获得答案。

1.1建筑识图与工程量计算(P151) 一、建筑识图 1、基本概念 国家规定,一个工程项目应经过:(1)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2)审查后扩大初步设计;(3)审查后施工图设计、又称技术设计。 2、施工图作用:指导施工,技术依据;指导结算,支付进度款 依据;指导决算,结算工程款依据。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 A、首页图目:从建施01-、结施01-、水施01-、电施01-(又分 强电、弱电、讯施01-)、电通01-。 标准图 设计总说明,内容包括:工程设计依据(批文、资金来源、地勘资料等),建筑面积,造价。设计标准(建筑标准、结构荷载等级、抗震要求,采暖通风要求,照明标准,防火等级等)。施工要求(技术与材料)项目±0.000与总图绝对标高的相对关系,室内外用材、 强度等级。 装修表 门窗表

电气施工图识图与详解

电气施工图识图与详解 1 .电气施工图的组成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一般包括变配电工程图、动力工程图、照明工程图、外电工程图、防雷接地工程图等。电气施工图一般由基本图和详图两部分组成。 (1)基本图 电气施工图中的基本图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说明、系统图、平面图、立(剖)面图、控制原理图等,设备材料表也属于基本图的范围。 ①施工图说明 在电气施工图中,施工说明一般注明的是供电方式、电压等级、主要线路敷设形式及在图中未明确的各种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工程主要技术数据、施工和验收要求及有关事项等。 ②主要设备材料表 设备材料表列出该项工程所需的各种主要设备、管材、导线等器材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是提供订购主要设备、材料的依据。 ③电气系统图 电气系统图是依据电气工程的组成和配电方式画出的,它是概括地把整个工程的供配电线路用单线连结形式表示的线路图,它不表示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 ④电气平面图 电气平面图一般包括变配电工程平面图、动力平面图、照明平面图、弱电(电话、广播)平面图、室外电气工程平面图,在高层建筑中有标准层平面图,干线布置图等。 ⑤控制原理图 用于对用电设备的控制和保护的电器设备,一般统称为控制电器。 控制原理图是根据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用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画成的电路展开图。它一般不表示电器元件的具体安装空间位置。 (2)详图

①大样图 电气工程详图多为配电盘(箱、板)、控制盘盘面布置及某些安装部件的大样图。 ②标准图 标准图是一种具有通用性质的详图,它表示一组设备或部件的具体图形和详细尺寸,便于制作安装。 2.电气施工图的特点 电气施工图不同于机械工程图,一般的电气平面图是在简化的土建平面图上绘制的,另外还有一些电气系统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电气施工图的特点是: (1) 简图是电气施工图的主要形式,即它是用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系统或设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 (2)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项目代号是构成电气施工图的基本要素。 (3) 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主要是由电气元件和电气连接线构成,所以电气元件和电气连接线是电气施工图描述的主要内容。 (4) 位置布局法和功能布局法是电气施工图中两种最基本的布局方法。 (5) 电气设备和线路在平面图中并不按比例画出它们的形状和外形尺寸,通常采用图例来表示的。

专题7——读图、识图

专题复习测试7——读图、识图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读图题 1、读下列大洲轮廓图,回答 (1) 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①是洲;②是洲;③是洲;④是洲; ⑤是洲;⑥是洲;⑦是洲。 (2) 七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洲、洲、洲、 洲、洲、洲、洲。 2.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 大洲:A:B:C:D: 大洋:E:F:G:H: (2)写出亚洲和欧洲的大陆分界线 (3)写出亚洲和非洲的大陆分界线 (4)南北美洲分界线 3、读上图回答: (1) ①地居民主要的人种是,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2) ②地居民主要信仰教,通用的语言是。 (3) ③地主要民族是族,通用的语言是语。 (4) ④地主要人种是,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5) ⑤地主要人种是,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6) 在A、B两地中,人口密度大的是 地。 4、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填注:热带、北温带、 南温带。 (2) 在地球上五带中,有极昼和极 夜现象 出现的是带,气候上的四季 变化比较 明显的是带。 (3) 一年内有太阳直射的是 带,气候终年炎热的是带。 (4)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

线是 。 (5) 七大洲中,热带范围最广的是 洲.几乎全部位于寒带的是 洲。 5.读亚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① ② ③ 大洲:④ ⑤ 海、海湾:⑥ ⑦ 半岛:⑧ ⑨ ⑩ 山脉:A B C D 高原:E 河流:F G H J K L M (2)亚洲东北部隔 海峡与 洲相望,西南部以 与非洲相连。 (3)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亚洲的河流的特点是 (4)在亚洲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 (5)在方框内填入气候类型的名称代号 甲:热带季风气候 乙:温带季风气候 丙 :热带沙漠气候 丁:温带大陆性气候 戊:亚热带季风气候 6.读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海峡:⑥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A B C D 山脉:E_____________ 平原: F _______________ G _____________ ② A ① ⑤ ④ G F E C B D ⑥ ③ ③ ⑤ A K J H B C F ⑧ ② E G M D L ⑨ ⑥ ④ ⑦ ⑩ ①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发表时间:2011-08-19T12:07:30.35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4期作者:袁致真 [导读] 如何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中心学校袁致真 【内容提要】读图识图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教学意义,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并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历史读图、识图纳入了新的质量测试体系,图虽无声,图却表情,正如美国图论学者哈拉时所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初中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片,这种题型的特点是穿越时空,用图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在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学历史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方面任重道远。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向学生渗透读图、识图的教学思想,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历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教。 一、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 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是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陈旧,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笔记。教师难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没有教学创新胆识,对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很少,尤其是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再中学历史教学中严重缺失,这样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无法进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欣赏美丽的浪花,去感受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笔者大声呼吁广大的农村历史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尽快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刻不容缓。 2.读图识图能唤起学生朴素的感情,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高尚人文情感的养成。 3.读图识图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真实感。如学习彼得一世改革,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彼得一世的画像图,彼得一世坚毅、刚强的气质跃然于纸上,从图片入手,就能加深学生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4.图片天然要比文字和语言有优势,先入眼再入心,能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能引起学生看的欲望。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我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历史图片成了学生的一种欣赏品,学生根本没有主动读图识图的意识。为了扭转这种现象,我让学生有意识的多看图片,帮助他们提高读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怎样从名画中体味历史,从照片中再现历史,从漫画中感悟历史,从地图中寻索历史。 1、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例如: ①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节中,人民日报刊登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记录相夸耀的图片和数据。如《“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我要求学生思考这是哪些重要历史现象的反映?结合这些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及其教训,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②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中,讲埃及金字塔时,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从图上的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2.图片具有“以图夺目”、“直指人心”的震撼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发挥图片的殊如功能。 如《清明上河图》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学生看了图中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无限热闹的光景就能直接感受浓郁的宋代城市社会气息,并在大脑中对宋代城市社会文化生活形成深刻印象,欣赏图片以后,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其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会由对直观形象感兴趣转为对历史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兴趣。 三、怎样让学生在读图、识图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历史图片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学生对读图、识图即使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或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合理的成份,都应该充分肯定,千万不能批评指责学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2.历史读图、识图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图片组织课堂辩论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动手操作,鼓励学生面对图片要大胆质疑和创新。 4.在读图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捕捉发现,用心灵与思考、去咀嚼沉淀,在历史的影像中,追溯岁月,感悟文明,探索未知,启迪人生。 例如:在“工业化的起步”一节中,让学生看图“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提出下列两个问题。 ①怎样找出“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重大工程项目及交通运输业成就,同时指出这些工程项目主要分布于哪个地区?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 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重工业开始?为什么把工业化的重心放在东北地区? 四、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识图方法 1.看清楚图片出现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具体事件读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表情的微妙变化,带着情感读图。 3.多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思维。 4.了解读图的基本要素。即图片的图名、图例、方向、注记、符号等。 5.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先看清图名,知道图片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及图片的表现方法,并深入图片内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

小学英语中的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 ——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看图说话是语言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形式简单易操作,更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看图说话的作用和功能 1.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言语的表达。学生要开口说,首先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 看图说话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要将自己听到的、看到或读到的语言信息输入大脑,经过认知、对比、分析、理解、记忆、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对语言进行加工,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是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和,是对语言知识的应用。 2.看图说话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学生在看图说话过程中将自己看到、听到和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新结构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掌握了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看图说话可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儿童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在看图说话训练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对课本内容进行再造加工。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深入角色,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看图说话的操作方式及运用 1.创设情景,进行表演性看图说话

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因此如果一堂课围绕几幅呆板的图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此时教师再创设一个与图片类似的情景,配上音乐和道具,学生又可以活跃起来。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课本第二册Lesson 23时,笔者先呈现一幅动物园的图让学生描述,然后笔者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面墙上都贴上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进行对话。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到了“Hi. Let’s go to the zoo. What’s this / that? Can you spell it, please? Can you see a tigerover there? Let’s go and see? Good bye!”等语言。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促进语言知识的迅速转化。 2.教师设疑让学生进行复述式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疑点启发学生思维。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第一册Lesson63时,可以这样处理: T: Who’s that man behind his mother? S: He’s Jim’s uncle (Jim’s mother’s brother)(学生根据问题顺藤摸瓜,主动参与,还未进行到“操练”那一步,就能自如流畅地用英语复述课文了。) 然后教师继续设疑:Can you talk about the picture of your family?(学生获得更多的空间进行自主交流。) 教师用自己的一勺水,引出了学生的一桶水,以至无穷之水。 3.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拓展性看图说话 在看图说话时,教师可以不规定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例如:教学JEFC 第一册Lesson 74时,教师可以只提供一个开头:----What can I do for you? ----I’d like some cakes.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可以两人一组,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话拓展开来。这种练习把学生从书本上引导到生活中来,实现了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4.通过猜谜进行创造性看图说话

建筑电气工程图基本知识及识图

目录 一建筑电气工程图基本知识 (2)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概念 (2) (二)、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类别 (3) (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组成 (3) 二电气工程图的识读 (4) (一)、常用的文字符号及图形符号 (4) (二)、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6) (一)、模拟项目图纸组成 (21)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21) (三)、总干线 (21) (四)、配电系统识读 (21) (五)、平面图 (23)

一建筑电气工程图基本知识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概念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系统的组成及连接方式、装置和线路的具体的安装位置和走向的图纸。 电气工程图的特点 (1)建筑电气图大多是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并加注文字符号绘制的。 (2)建筑电气工程所包括的设备、器具、元器件之间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导线可长可短能比较方便的表达较远的空间距离。 (3)电气设备和线路在平面图中并不是按比例画出它们的形状及外形尺寸,通常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线路中的长度是用规定的线路的图形符号按比例绘制。

(二)、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类别 1、系统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系统的组成和连接关系,它用单线将整个工程的的供电线路示意连接起来,主要表示整个工程或某一项目的供电方案和方式,也可以表示某一装置各部分的关系。系统图包括供配电系统图(强电系统图)、弱电系统图。 供配电系统图(强电系统图)是表示供电方式、供电回路、电压等级及进户方式;标注回路个数、设备容量及启动方法、保护方式、计量方式、线路敷设方式。强电系统图有高压系统图、低压系统图、电力系统图、照明系统图等。 弱电系统图是表示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包括通信电话系统图、广播线路系统图、共用天线系统图、火灾报警系统图、安全防范系统图、微机系统图。 2、平面图:是用设备、器具的图形符号和敷设的导线(电缆)或穿线管路的线条画在建筑物或安装场所,用以表示设备、器具、管线实际安装位置的水平投影图。是表示装置、器具、线路具体平面位置的图纸。 强电平面包括:电力平面图、照明平面图、防雷接地平面图、厂区电缆平面图等;弱电部分包括:消防电气平面布置图、综合布线平面图等。 3、原理图:表示控制原理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指导调试工作。 4、接线图:表示系统的接线关系的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指导调试工作。 (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组成 电气工程施工图纸的组成有:首页、电气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安装接线图、大样图和标准图。 1、首页:主要包括目录、设计说明、图例、设备器材图表。 (1)设计说明包括的内容: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负荷等级、保安方式、接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