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公司简介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公司简介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公司简介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公司简介

无公害绿色大米产品介绍

一、**牌产品的身份标志

**牌产品从无公害到绿色,经历了两个3年的时段“进化”。2013年**农场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为35533公顷,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水稻)标识330457吨。2015年**农场53.3万亩水稻基地通过认证被确认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7年7月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申报了“绿色食品标识”使用申请,2018年3月**牌“长粒香米、珍珠米、臻选米”被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牌大米披上“黄金战袍”。

二、自然环境优势

黑龙江省**农场水稻基地位于中国的最东方,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3°C,有效积温在2580°C,日照时数为2260~2449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50~600毫米,全年无霜期135—139天天。这里的雨量、热量、日照时数是水稻、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最佳生长区带。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期长,一年一季水稻,因此**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比其他产区大米较多,营养成分更高,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宜。

**农场开发种植水田较晚,这里的土地连片,在60万亩广阔的耕种大地上,土壤耕层完整、无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近10年平均值4.0 %,冬季休耕期较长,全年长达6个多月,可以有效杀死

虫卵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按照规定,我们的基地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及水、大气的检测,完美维护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种植区域方圆三百公里无厂矿、无污染,空气环境优美,有利的自然的生态环境,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绿色稻米的最佳种植基地,因为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美誉。

三、从种到收环节介绍

育苗: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农场绿色水稻生产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绿色水稻的生产,要从种子做起,适宜种植的三江6号、绥粳18等品种,进行臭氧消毒催芽,代替农药和种衣剂催芽。在此期间育秧大棚采用最先进的电动播种机和覆土机在苗床上用2公分的育秧基质代替土壤,将为35天里秧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当秧苗在大棚内茁壮的生长,临近3.5叶插秧期的时候,本田泡田地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使用新型机械振捣提浆技术让土壤达到最佳的插秧状态。

插秧:经过专业培训的驾驶员驾驶着最新型的宽窄行插秧机,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在5月15日至25日之间将19万亩绿色水稻全部插到田间,田间管理人员则对插完秧的地号进行及时的管理,每个环节的对接率达到100%。

秋收:秋季9月15日,霜前,再通过国家质量检测的土壤上自然生长达到110天的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95%以上时,水稻开始进行收获。采用最先进的履带式半喂入收割机,结合移动低温烘干塔,

采取最贴近自然的烘干方式,使稻谷中的水分缓慢降低,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稻米中的养分

检测:收获回来的水稻,将进行最后一步的检测,监测机器采用日本进口的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水稻颗粒分析仪、稻米食味分析计。可以精确分析出有机大米的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食味值等。

每一个环节都努力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科学、安全、健康,为最后可口的大米走上百姓的餐桌尽心负责。

品牌介绍

大米产品一共三个品种:(绿色:绥粳18长粒香米、三江6号长粒香米)、(有机:龙稻18)

绿色品种一共7款不同包装规格,有机品种一共3款不同包装规格。

我们的承诺是:食黑龙江当季新米,品北大荒粮心味道

“**牌”有机大米:产自于黑龙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原生态无污染,万年草炭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采用有机生产方式种植,米粒整齐饱满、晶莹,回味有甘甜,香味口感兼具、米香四溢、食味性强,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堪称珍品。

“**牌”绿色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松软顺滑,米粒清香,清淡略甜,绵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剩饭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 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 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 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 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 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 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 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 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 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 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 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 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 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 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 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 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 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 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 第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第三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 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

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威、速灭威、速扑杀 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 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 第五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记录。 开封县隆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安全使用承诺书 为了确保我基地种植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质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均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 关要求,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2、按照农业部无公害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使用农药,严禁甲胺 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它明令禁止的化学物质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 3、农产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工具等无毒无害,符合有关卫 生要求,对农产品无污染。 4、本基地如不按照上述承诺操作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严重 后果由本基地承担一切经济与法律责任。 承诺人:杨振兴 2014年5月20日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何种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名称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者区别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区别_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三者区别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渐关注,目前市场上开始流行各种 称谓的优质农产品和制成品,例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等,消费者对此无所适从,不知哪种更可靠、更让人放心。在此 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安全 食品。无公害食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 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人 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有机食品则又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是一种真正源于自然、高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这三类 食品像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无公害农产品,中间是绿色食品,塔尖 是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越严格。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点: 1、质量标准水平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卫生标准;绿色食品 分为AA级和A级,其质量标准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有机食品采用欧盟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1P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 工基本标准,强调生产过程的自然性,与传统所指的检测标准无可 比性,其质量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标准基本相同。 2、认证体系不同。 这三类食品都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特定的标志,但 是认证体系有所不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由农业部牵头组建, 目前部分省、市政府部门已制定了地方认证管理办法,各省、市有 不同的标志。绿色食品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各省、市、自治 区及部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40个委托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有关 管理工作,有统一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有 机食品在国际上一般由政府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民间或私人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 抽样规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 前言 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工作的科学、规,确保样品的检验结果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制定本规。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蔬菜; ——第3部分:粮油; ——第4部分:水果; ——第5部分:茶叶。 本规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1部分:通则 1 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要求 2.1 基本原则 2.1.1 抽样的地点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且在有效期。 2.1.2抽样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2.1.3抽样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完成。 2.2 人员 抽样人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单等文件。 2.3 抽样地点 抽样地点一般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地。 2.4 工具 抽样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 方法 3.1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 按《第2部分:蔬菜》执行。 3.2无公害农产品粮油抽样 按《第3部分:粮油》执行。 3.3 无公害农产品水果抽样 按《第4部分:水果》执行。

3.4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 按《第5部分:茶叶》执行。 4 记录 抽样单一式三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抽样单见附录1。 5 样品封存 5.1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5.2 将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字盖章。 5.3 封样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 样品运输 6.1 抽样完成后,样品应按规定时间及时送达检验实验室。 6.2 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不混装有毒有害物品。 6.3 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第2部分:蔬菜 1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以及样品制备。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 2.1 基本原则 2.1.1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1.2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随机抽取样品数。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或其他非正常植株。 2.2 人员 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3 抽样地点 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制度 (1)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管理措施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生产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度,做强做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公众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生产管理员职责: 1、负责拟定生产布局、生产计划、品种搭配,组织产品收获、包装等; 2、负责记录基地的生产状况、生产作业及质量控制等; 3、负责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病虫害防治药物除外),掌握库存情况; 4、负责对种植(养殖)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 5、负责跟踪、引进新型实用的生产技术和设施; 6、负责基地新品种种植(养殖)示范。 二、植保员(动物防疫员)职责: 1、负责管理基地环境卫生,调查病虫害发生状况及趋势; 2、负责拟定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统一选购药物; 3、负责病虫害防治作业; 4、负责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5、负责跟踪、引进新型实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药物。 三、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从事生产,不得造成产地污染或者致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保证基地周边无污染源。 四、建立健全投入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投入品统一采

购、统一保管、统一供应、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并做好相应记载。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合法登记并与农产品品种相适应的投入品,保存相关票据,严禁采购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设立专门的投入品存放场所,配备必要的码放设施使之摆放整齐,加强管理防止变质失效。生产管理人员、植保员(动物防疫员)统一领取投入品,指导并监督生产人员按照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入品,注意劳动保护,避免高温作业和药物毒害等事件发生,生产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救治。器械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定点存放。剩余投入品退还仓库,废弃包装统一处理。 五、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登记制。生产管理员、植保员(动物防疫员)应认真记录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单元)、品种、生长期、投入品名称、间隔日期、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器械、作业人员等。 六、建立健全药物残留控制制度。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生产人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使用的药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等国家标准,符合农业部《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和第194、199、274号公告等规定,符合质检总局《出境蔬菜禁用农药名录及不适用农药的指导名录》、出口肉禽《禁用药物名录》和《允许使用药物名录》等规定;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药物,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稀释倍数,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农产品生产中、收获前应加强抽样检测和记录,发现药物残留超标或质量不合格的生产单元应暂停收获,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令第12号 经2002年1月3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7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业经2002年4月3日农业部第5次常务会议、2002年4月1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7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业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00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定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工作。 第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第七条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 第八条国家适时推行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第十条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的特点

无公害农产品的特点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系采用无公害栽培(饲养)技术及其加工方法,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在清洁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加工的,安全性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保障大众食用农产品消费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生产。 广义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涵盖了有机食品(又叫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等无污染的安全营养类食品。但从安全成份和消费对象及运作方式上划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之间又有截然不同的区别。有机食品是世界各国认同,并为国际承认推崇的一种安全消费食品。它特指按照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由有机农业生产出的原材料,按照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加工,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审查认可颁发了有机食品证书的所有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类、蜂蜜、饮料、调料、食用油类、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一切可以食用的农副产品。有机食品的特点是源于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高品位、高质量、有机投入,生产加工中不加入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等),自然生产,故单位产量不高,总量有限,可供消费的量小,因而市场价格高,社会消费群体小。在我国生产有机食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出口创汇,运作方式由国际民间行业协会按市场运作。 绿色食品是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依据我国国情而建立的国内产品形象称谓,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A级认证的绿色食品和A级认证的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学肥料等),按照有机农业自然生产,产品质量与国际推崇的有机食品相接近,产品绝大多数出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 ()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何种产品才能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名称? 在经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基础上,在该产地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按要求组织材料,经过省级承办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作用及其意义? 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并发布,是加施于获得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识。印制在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概念及区别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有机食品这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一、安全食品新概念 1、无公害食品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概念是我们国家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为适应我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及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国际市场竞争,从1996年开始,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将绿色食品区分AA级和A级。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http://www.tech-f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0348463.html, 2010-6-1 中国食品科技网 第一条为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管理,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 本办法所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国家鼓励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积极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三条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对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申请、印制、发放、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规格和颜色如下: (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为: (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规格分为五种,其规格、尺寸(直径)为: 规格1号2号3号4号5号 尺寸(mm)1015203060 (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标准颜色由绿色和橙色组成。 第六条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负责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申请受理、审核和发放工作。 第七条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八条认证机构应当向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说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管理规定,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第九条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证书标明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发放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机构应当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登记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时,应当清点数量,登记台帐;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出入库台帐应当存档,保存时间为5年。 第十条认证机构应当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发放情况每6个月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精编

无公害农产品知识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性质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哪些环节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以社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测员等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完善的工作分工负责制度。社长负责组织对基地员工进行无公害技术培训,技术负责人督促指导无公害技术的落实到位,质检人员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化验工作。其他人员安排职责负责相关工作。 二、技术措施 推广应用集约化育苗,利用好育苗棚、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科学进行肥、水、光、风,生态防治病虫,保证无菌壮苗。制订科学明了的无公害技术规程,定期对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一线人员都能掌握无公害技术规程,并执行到位。结合历年农业病虫害发生情况,应用先实用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减少化学防治。搞好清洁田园,土壤消毒,合理轮作,提高施药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科学施肥,实行有机质栽培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有机肥。同时,要做好先进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合作社生产人员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 三、投入品管理 严格控制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水源等农业投入品

来源,从源头确保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杜绝出现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隐患。 种子生产单位必须具备种子许可证,经营必须具备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等政府规定的资格。合作社设立专门的种子库存场所,确定专职的库存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全格上岗。对于入库的种子货品,管理人员要认真登记种子名称、数量、来源、品质等信息,对于出库的种子货品,管理人员要认真核对种子的名称、数量、来源、品质,详细纪录领取人、使用人、使用日期等信息。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年度查库工作,对于过期、霉变、虫蚀的种子,要及时清理,以保证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化肥的施入要执行肥料合理投入准则,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配合施用无机复合肥。施肥的原则:1、以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根本依据;2、以有机肥为主,辅助以化学肥料;3、收获前30天停止一切追肥行为。施肥行为要认真记录在生产记录中,要记录施用种类、施用人、施用方式、施用地块等情况。肥料与农药可同一库存,库管人员要做到:1、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2、入库出库查验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三证”;3、杜绝生活垃圾等肥料进入生产环节。 农药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要求执行。在生产中要将国家禁限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 绿色食品 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我国规定,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和化肥、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包装贮运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食品。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我国农产品分为普通、无公害、绿色、有机四个等级,市场上供应的数量最多的是普通食品,高于普通食品品质的食品依次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业内人士介绍,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

全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专家强调消费者只有对这些概念科学认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懂得如何辨别高品质产品。 在解释几者之间的区别时,专家说有机食品是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食品,有机食品符合的是国际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人工合成化学制剂,同时产地周围一定距离内不得存在污染源,即在种养过程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非转基因、无污染,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是有机食品,而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都允许使用一定的农药化肥。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图标简介分析与认证流程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简介和认证流程目前的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因此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应运而生。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商标的食品,分A级和AA级。有机食品是指不使用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生产的食品。 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点。 首先标准不同。就有机食品而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尽相同。2005年我国颁布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2000年12月美国公布了有机食品全国统一的新标准,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即JAS法),欧洲国家使用欧盟统一标准EECNO2092/91及其修正案和1804/99有机农业条例。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的统一标准,其标准分为A级和AA级。A级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

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AA级的标准是根据IFOAM 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标准,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 制定的。无公害食品在我国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和 规范。这类产品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标识不同。有机食品标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是不同的。在我国,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有机食品标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亦制定了有机茶的标识。2001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即IFOAM)的成员就拥有有机 食品标识380多个。绿色食品的标识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惟一的,它是由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无公害食品的标识在我国由于认证机 构不同而不同,山东、湖南、黑龙江、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等省先后分别制定了各自 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其中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拥有的无公害食品标识已在国家工 商局注册. 级别不同。有机食品无级别之分,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 化学物质,而且需要2-3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生产的产品为“转化期”产品。绿色食品分 A级和AA级两个等次。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介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水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制定措施的目的 1、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切实做好农产品安全工作。 2、制定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措施,实行无公害生产。 二、制定措施的依据 1、按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种植业发展行动计划。 2、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三、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强化领导,从基地负责人到员工,组织学习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知识,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意及安全操作技术水平。 2、积极响应农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安全用药和添加剂的意识,绝不使用违禁农药及添加剂。 3、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本基地生产管理规范,生产日志等的填写工作。 (二)、制定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措施 1、产地环境要求 (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22要求。 (2)土壤条件:土壤水源条件好、地下水位较低、涝可排、旱可灌、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肥沃、PH值5.5-6.5之间。 2、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百香果、菠萝等优良品种。 (2)土壤管理:中耕松土、除草、培土及上泥、灌溉与排水、轮作与间作。 (3)施肥管理:主要以重施有机质肥料为主。。 (4)水的管理:完善排灌水设施、均衡供水、旱季宜及时灌溉,雨季应抓紧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5)树体管理:幼龄苗管理、留枝疏枝、合理疏剪、综合防治病虫害。 (6)花果管理:促花、人工授粉、保果、果实套袋。

3、施肥 (1)施肥原则:早施重施前期肥,巧施中期肥,适施壮果肥和增施越冬肥。 (2)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3)选用的肥料保证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荔枝对肥料的要求。 4、病虫防治 (1)病虫害防治原则:香蕉的病虫害防治要做到无公害,就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蕉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保证香蕉质量符合卫生标准的规定。 (2)农业防治: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植株茁壮成长,提高其抗病虫能力。实行清园制度,以减少病源虫源,保持蕉园田间卫生,及时割除植株上枯叶及受病虫危害严重的叶片,清理出蕉园进行深埋或烧毁。 (3)生物防治:优先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粉剂、普乐等杀虫药剂,有利保护捕食螨、食螨蝇和食瓢虫等天敌。 (4)药剂防治: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和许可生产的农药,不得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的农药,按照无公害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中有关的农药使用准则和规定,严格掌握施用剂量、每季使用次数、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防治时应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不同农药的持效期,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药技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农药,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对限制使用的农药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间隔期应30天以上,对允许使用的农药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间隔应有25天以上。 浦北县南国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 农业部农产品质虽安全中心发布

为保证无公害农广品抽样工作的科学、规,确保样品的检验 结果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制定本规。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 第2部分:蔬菜; ——第3部分:粮油; --- 第4部分:水果; --- 第5部分:茶叶。 本规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1部分:通则 1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要求 2.1基本原则 2.1.1抽样的地点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且在有效期。 2.1.2抽样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2.1.3抽样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完成。

2.2人员 抽样人员不少丁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单等文件。 2.3抽样地点 抽样地点一般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地。 2.4工具 抽样工具应活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方法 3.1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 按《第2部分:蔬菜》执行。 3.2无公害农产品粮油抽样 按《第3部分:粮油》执行。 3.3无公害农产品水果抽样 按《第4部分:水果》执行。 3.4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 按《第5部分:茶叶》执行。 4记录 抽样单一式三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份交被检单位, 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 抽样单见附录1。 5样品封存 5.1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定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规 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第一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 第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量。 第三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农药使用原则。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3、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农药。 5、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的“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要求。 6、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避免重复使用。 第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禁止使用下列化学农药及其混剂。 1、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氯丹、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三氯杀螨、杀螟威 2、有机磷类: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久效磷(纽瓦克)、磷铵、甲基异硫磷、甲拌磷(3911)、乙拌磷、治螟磷(硫特普、苏化203)、蝇毒磷、水胺硫磷、灭线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

3、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铁灭威、速灭威、速扑杀 4、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二溴氯丙烷 5、其他:杀虫脒(克死螨)、西力生、赛力散、氰化物、敌枯双、普特丹、培福朗 第五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记录。 开封县隆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安全使用承诺书 为了确保我基地种植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质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郑重承诺: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均符合无公害生产的相 关要求,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2、按照农业部无公害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使用农药,严禁甲胺 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它明令禁止的化学物质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 3、农产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工具等无毒无害,符合有关卫 生要求,对农产品无污染。 4、本基地如不按照上述承诺操作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严重 后果由本基地承担一切经济与法律责任。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精编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 规范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的通知 日期:2011-12-02 ????作者: ????来源:审核处 ? 农质安发[2011]23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新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事业持续健康展,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认证程序》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在广泛调研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全中心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无公害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等文件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认证审查,是指通过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核查、确认)等式,对申请人资质能力、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等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求所实施的技术评价活动。认证审查包括:受理、预审、初审、复审、终审。其含义: 受理,指县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的接受审理。 预审,指地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对申请材料及前环节审查意见的真实性和符合

确认审查。 初审,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对申请材料及前环节审查意见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步审查。 复审,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直属专业分中心(以下简称“部直分中心”)对请材料及前环节审查意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复核审查。 终审,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通过召开无公害农产品证专家评审会议形式对申请材料及前环节审查意见的综合性和合法性审查。 便捷式复查换证审查按部中心《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便捷式复查换证工作的通知》农质安发[2008]4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工作机构”)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查工作,应当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各级工作机构应建立“及时审核,适时检查,按时报送”的审查报送机制经上级工作机构批准,不得超时限积压申报材料。审查中经确认未能在规定时限(原则为3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补充或整改任务的,相应工作机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套申报材料退回原报送工作机构或申请人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