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合集下载

《白菜育种》课件

《白菜育种》课件

白菜育种实践案例
光合作用强的新品种
培育出一种光合作用强、能高效 吸收光能的白菜品种,提高生长 速度和产量。
抗病性强的新品种
高产高品质的新品种
通过选育出抗病性强的白菜品种,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提高 农产品质量。
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白菜品种,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 力。
结语
白菜育种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白菜育种 可以为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白菜育种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白菜育种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注:本PPT课件仅供学术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白菜育种的意义
白菜育种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育种改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丰产优质的 白菜品种,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
此外,白菜对人类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 食纤维,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白菜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白菜育种新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编辑白菜的基因序列,可 以改变其性状和特性,进而培 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
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依据。
转基因技术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白菜中, 可以赋予其耐逆性、抗病性和 提高产量等特点,但也需要考 虑其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白菜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包括不同的形态、颜色、品质和抗病性。通过选育和改良这些种质资源,可以培育 出优质的白菜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品种选育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白菜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杂交和筛选等方法, 选育出适应不同地区和需求的白菜品种。

蔬菜育种学

蔬菜育种学

(二)主要经济性状:大白菜的大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其变 异主要来源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应。 1、 生育期 (1)早熟×中晚熟→ F1中间偏早熟 (2 (2)中熟×晚熟→ F1中晚熟 2、丰产性:球种主要由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基因为主,因此, 大白菜的杂种优势很强,不同生态型及不同变种之间杂种优势明 显。 3、抗病性 抗TuMV×不抗TuMV → 抗TuMV “加性—显性”遗 传模型,受4对以上基因控制。 抗霜霉病,不完全显性遗传 抗黑腐病,1对隐性基因控制 4、品质性状 大白菜的风味品质为数量性状,杂种优势不明显, 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等都是数量性状。
7
(二)、国内外广泛引种成效显著 1.内各地相互引种,极大地丰富了各地的蔬菜品种 资源。 2.大量从国外引种,仅1977-1986年十年间,中国农 科院从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引进蔬菜新品种资源 5000余份,这些引进的品种资源,有些可以直接再生 产中推广应用,另有大量品种作为我国品种选育的资 源。
6
(一) 种质资源调查、搜集整理工作成绩优异
1955 年农业部发出“从速调查收集农家品种,整 理祖国的农业遗产”的指示,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蔬 菜地方品种资源的调查真理工作,其间共收集蔬菜地 方品种月 17000 余份,至 1990 年,蔬菜种植资源入库 17000 余份,其中根菜类 1800 份,白菜类 1500 份,芥 菜类800份,甘蓝类500份,瓜类3000份,豆类4000份, 茄果类 2500 份,葱蒜类 500 份,绿叶菜类 2000 份,其 他400份。
25
二、性状遗传
(一)植物学性状
1、叶片性状: 有毛×无毛 → F1有毛, 有毛为显性 绿帮×白帮 → F1中间偏绿帮, 绿邦为部分显性 叶色深绿×叶色淡绿→ F1中间偏绿, 叶色深绿为部分显性 连座叶直立×开展→F1中间偏直立,连座叶直立为部分显性 2、叶球性状: 高球形×矮球形 → F1中间型 长筒形×倒卵型→ F1长倒卵形至今长筒型 倒卵形×短筒形→ F1高桩 倒卵形×倒圆锥形 → F1矮倒卵形 散叶形×半球、结球形→ F1半球形 3、叶球抱合方式: 包心× 舒心→ F1包心 包心× 拧心→ F1中间偏包心 叠抱×拧抱、折抱→ F1偏向叠抱 26 折抱×合抱 → F1近折抱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大白菜的良种繁育技术对于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无性繁殖大白菜的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播种、播种时期、播种量等方面。

播种时期是影响大白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宜播种期为2-3月份。

在无霜期提前育苗,可延长育苗时间和生育期,增加产量。

播种期与栽植期之间需要合理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大白菜良种繁育的关键环节。

良种选育的目标是提高产量、增加抗逆性和改善品质。

通过对大白菜不同性状的选择和配合,筛选出优良的株系。

选育大白菜良种需要注重综合考虑产量、生长期、抗病虫害性等因素。

还要注意选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良种。

三、育苗管理育苗是大白菜繁育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种子,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

一般来说,育苗宜在15-20℃的条件下进行,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苗床过湿或过干。

还要适当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以提高苗的质量和生长速度。

四、栽培管理大白菜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杂草控制等方面。

大白菜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要注意及时补充养分,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施肥时宜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适量施用,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积肥。

病虫害防治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防止其扩散和对大白菜的危害。

灌溉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避免缺水或过度湿润,影响大白菜的生长。

杂草控制要及时除草,保持地面整洁,防止杂草对大白菜的竞争。

五、采收和贮藏大白菜的采收和贮藏对于保证其品质和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大白菜采收时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以避免高温环境下的水分蒸发。

采摘后应及时清理农田和进行初步加工,以去除土壤和病虫害残留。

贮藏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贮藏条件,以延长大白菜的保鲜期。

白菜育种生产技术

白菜育种生产技术

河南农业2023年第22期
利用前置施肥机一边施肥一边起垄。

垄宽为80 c m 左右,垄高为20~30 c m。

(二)肥料选择
可以有效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提高作物的高产稳产性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节省劳动力。

也可以选用有机生物炭,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土地的微生物含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

三、定植幼苗
(一)机械选择
机械选择大白菜杂交制种移栽机。

调整移栽机的数量和更换链轮,可使株距在8~12 cm。

调整旋转驱动轮和螺丝,种植深度可达到13 cm。

转动覆盖轮的调节手柄,可以增加或减少覆盖土的厚度。

使用移栽机的缺点:地
6℃左右。

10 kg 左右,可以效防治白菜的蚜虫和霜霉病。

在开花前,主要喷洒吡虫啉,防止小青虫和蚜虫对白菜叶进行啃食。

在结荚前期,白菜容易发生霜霉病。

在发病的前期,摘除中心病株,然后在老叶背面喷百菌清进行防治,每10 d 用无人机喷洒1次,一共喷洒2次即可。

在白菜的结荚期,为了防治蚜虫和小青虫等,用无人机喷洒吡蚜酮。

六、适时收获
在种荚变黄后,再进行收获。

收获过早,一些种子不饱满、产量低、质量也差。

收获过晚,种子皮容易破裂,种子撒在土地里,造成损失。

在种子收获后,将种子铺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进行晾晒,以便去除部分水分,防止堆积时发热。

(责任编辑 刘沛儒)
JINGJI ZUOWU
经济作物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白菜育种计划书

白菜育种计划书

白菜育种计划书白菜育种计划书模板(一)育种目标:为了满足蔬菜市场对大白菜的需求,白菜的种植不仅在数量上要求越来越高,在质量与品质的要求上也越来越苛刻。

所以,优质丰产是目前以及未来白菜育种的主要目标.具体育种目标:1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6.9 cm,开展度53.2cm,外叶绿色,叶柄浅绿色,球内叶浅黄色。

叶球炮弹形,球形指数1.7,单球质量2.5dg,颜色鲜艳,耐储运. 粗纤维少~2 抗病性,抗软腐病,黑腐病等。

3 产量单球质量2.5dg,每667 m2净菜产量7 500~8 000 kg。

(二)实施方案1 前期工作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

所以要选育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并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在观察园里栽培。

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

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对其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鉴定。

(1)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叶色,叶球性状,株高等。

(2)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抗病性(软腐病,黑腐病等),产量,紧实度,生长发育特点,大白菜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选育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2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选育理想的亲本是白菜杂交一代选育的关键。

采用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选育自交不亲和株, 然后在其后代中用混合花粉授粉法选育自交不亲和系, 参照系内亲和指数、单株亲和指数和蕾期自交、花期自交的结籽情况, 对材料进行取舍, 直至育成自交亲和指数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

将收集的原始材料进行观察试验, 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花椰菜品种中选取5~10 个优良单株, 在植株开花前选4~5个健壮的花枝套上纸袋; 于开花当天取本植株的花粉授粉, 再套上纸袋, 根据开花的情况, 可连续授粉几次, 单株花期授粉为50 朵左右, 不少于30朵; 摘除花枝顶端不留花蕾, 并挂牌做上记号; 待种子成熟后, 分别调查花期授粉结实情况, 测定其亲和性。

大白菜栽培全解共78页

大白菜栽培全解共78页

大白菜栽培
9
一、概述
㈠栽培历史和起源 ㈡栽培现状
10
㈠栽培历史和起源
1.栽培历史
周代—《诗经》—“葑”—芜菁、萝卜和芥菜的总称 南北朝—《南齐书》—“菘”—南方的小白菜 唐朝—《新修本草》—“牛肚菘”—散叶大白菜 明朝—《学圃杂疏》—“黄芽菜”—花心大白菜 清朝—《顺天府志》和《续菜谱》——结球大白菜
11
2.起源:两种观点
⑴分化起源:由南方的小白菜演化而来。 ⑵杂交起源: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
杂交而来。

12
㈡大白菜的类型
1.大白菜的基本类型
按植物学分类: 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大白菜亚种
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结球变种
卵圆形(海洋性气候生态型) 平头型(大陆性气候生态型) 直筒型 (交叉性气候生态型)
病害:病毒、霜霉、软腐、黑斑、根肿病等。 虫害:菜蚜、菜蛾、菜螟、猿叶虫、黄条跳蛱等。
7
三、生产概况
1.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 2.北方以大白菜栽培为主,南方以小白菜栽培为
主。 2.北方大白菜以秋季露地栽培为主,还有春季和
夏季栽培。
8
第一节 大白菜
一、概述 二、生物学特性 三、季节季节及优良品种 四、大白菜栽培技术
2.平头型(大陆气候生态型) 叶球倒圆锥形,球形指数接近于1。栽培中心河南中部。
3.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 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大于4,栽培中心为冀东。
15
2.大白菜的次级类型
基本类型之间相互杂交后经选育而产生的栽培类型。
1.平头直筒型 为平头型×直筒型的杂种后代。 2.平头卵圆型 为平头型×卵圆形的杂种后代。 3.圆 筒 型 为卵圆形×直筒型的杂种后代。 4.花心直筒型 为花心变种×直筒型的杂种后代。 5. 花心卵圆型 为花心变种×卵圆型的杂种后代。

2018年白菜育种计划书-推荐word版 (11页)

2018年白菜育种计划书-推荐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菜育种计划书篇一:白菜育种计划(一)育种目标:为了满足蔬菜市场对大白菜的需求,白菜的种植不仅在数量上要求越来越高,在质量与品质的要求上也越来越苛刻。

所以,优质丰产是目前以及未来白菜育种的主要目标.具体育种目标:1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6.9 cm,开展度53.2cm,外叶绿色,叶柄浅绿色,球内叶浅黄色。

叶球炮弹形,球形指数1.7,单球质量2.5dg,颜色鲜艳,耐储运. 粗纤维少~2 抗病性,抗软腐病,黑腐病等。

3 产量单球质量2.5dg,每667 m2净菜产量7 500~8 000 kg。

(二)实施方案1 前期工作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

所以要选育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并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在观察园里栽培。

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前后3~5天播种为宜,高温年份可推迟到8月中旬。

抗病、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早播,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几天。

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鉴定。

(1)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叶色,叶球性状,株高等。

(2)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抗病性(软腐病,黑腐病等),产量,紧实度,生长发育特点,大白菜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选育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2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选育理想的亲本是白菜杂交一代选育的关键。

采用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选育自交不亲和株, 然后在其后代中用混合花粉授粉法选育自交不亲和系, 参照系内亲和指数、单株亲和指数和蕾期自交、花期自交的结籽情况, 对材料进行取舍, 直至育成自交亲和指数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

将收集的原始材料进行观察试验, 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花椰菜品种中选取5~10 个优良单株, 在植株开花前选4~5个健壮的花枝套上纸袋; 于开花当天取本植株的花粉授粉, 再套上纸袋, 根据开花的情况, 可连续授粉几次,单株花期授粉为50 朵左右, 不少于30朵; 摘除花枝顶端不留花蕾, 并挂牌做上记号; 待种子成熟后, 分别调查花期授粉结实情况, 测定其亲和性。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生长期短、产量高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大白菜品种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品种出现衰退现象,对大白菜的生产和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大白菜良种繁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以下是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的介绍。

一、品种选择1. 选择丰产、稳定、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作为亲本。

2. 亲本之间要有明显的生殖隔离以避免花粉交污和杂交。

3. 选取野生种亲本进行鉴定和筛选,以寻找携带新基因的亲本,增加品种的多样性。

二、花粉收集和授粉1. 花期选择:夜温16℃-20℃,日温18℃-22℃,湿度60%左右时采收花粉。

晴朗天气时择上午9点至下午2点之间。

2. 花粉采集:采用手动或机械收粉两种方法,收齐后放入干燥器内。

3. 授粉时间:在杂交花器结合后12小时进行,每朵花粉量不超过0.02克。

三、扦插繁殖1.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生长势旺盛的母株。

2. 扦插时间:春、秋季为宜,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施行扦插。

3. 扦插土壤:以腐熟的腐殖质土为好,深度以叶柄1/3-1/2左右,保持适度湿润。

4. 过程管理:保持温湿度适宜,遮光,通风,及时浇水。

四、组织培养1. 组织样品的取样:在幼嫩、坚韧的叶片中取3-5mm长、1-2mm宽的组织块,立即将组织块放入生长激素含量适宜的生长基质中。

2.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芽、根的生长,并促使组织增殖。

如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KIN(嘌呤酸).其中,NAA的浓度适合是0.1-0.3mg/L,IAA的适合浓度是0.3-0.5mg/L,KIN的适合浓度是0.5-1mg/L。

五、遗传育种1. 选育特殊用途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选育出结球率高、抗逆性强、晚熟、不易开裂、运输耐储、长势强、质优味良的特殊功能品种。

2. 遗传分析:利用遗传学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深入探究大白菜的基因遗传规律和育种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