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白菜育种

合集下载

中熟广适大白菜品种新中78的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中熟广适大白菜品种新中78的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2021.4蔬 菜中熟广适大白菜品种新中78的高产杂交制种技术肖艳1王晓玲1刘学圣1张素平员原让花1侯莉2高蕴良猿蒋雯1吴勇源(1.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453002;2.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郑州450002;3.新乡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河南新乡453003;4.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鹤壁458031)摘要:新中7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白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丰产、优质、抗病、结球 性强,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

近几年,豫北地区大白菜制种面临劳动力不足、制种基地面积锐减等问题,直接影响大白菜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作者对大白菜新中78的3种省工、高产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从育苗、苗期管理、繁种田准备、定植、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种子采 收、晾晒等方面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优化,为提升河南地区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水平和制种产 量提供指导。

关键词:大白菜;新中78;杂交制种技术新中7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 白菜一代杂交种,2010年获得国家鉴定证书, 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18年获得非主要 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中熟、叠抱、抗病、高 产、稳产,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面积推广应 用。

近年来,山区的劳动力流向城市,制种基地劳动 力严重不足,导致制种面积锐减,繁种安排难,繁种 成本提高,直接影响了大白菜的推广应用。

本文作者 探索出了大白菜新中78的3种高产、稳产、省工制 种技术,对提高大白菜制种产量、减轻制种基地人员 劳动强度、提高制种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豫北地区尤其是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有天然的隔离条件, 背风向阳,光温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耕层肥沃,排灌 方便,树丛繁茂,蜂源充足,种子收获期较早,不耽误 当年使用,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大白菜制种基地[1]遥培育壮苗和种株安全越冬是提高大白菜制种产量、获得优质种子的关键技术[2]遥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改良式阳畦育苗制种技术、露地小拱棚育苗制种技术和越冬苗制种技术。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一、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性质1、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和细胞融合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获得良种后要迅速繁育纯正的种苗,以尽快满足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他是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的综合性英语科学。

是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应用于改造果树。

蔬菜、花卉品种实践的科学总结.反之,它又充实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3、园艺植物育种的任务(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内容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

2、育种性状的遗传研究与鉴定3、选择育种的原理、对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4、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机理和利用5、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6、新品种田间试验、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

三、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1)基本途径。

①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②杂交育种,创造变异③倍性育种,创造变异④诱变育种,创造变异(2)高新技术育种。

太空育种,卫星描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细胞工程育种,①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②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第二节品种的概念与特性一、品种的概念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人类需要,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和载培条件.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品种称为无性系品种是来自一个实生或芽变单株的无性系后代。

我国白菜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我国白菜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国台湾 ,G en哒 用 4 r I e: 个大白菜品种作为株系特定
谱 ,把 当 地 T MV 划 分 为 5个 株 系 :T MV C ~ u u l
2 。 19 2d 95年冯 辉 等认 为 病毒 病 苗期 接 种 时期 为
c 。而值得关注的是 ,国家蔬菜抗病育种课 题组 5
选 定 6个 品 种 组成 一 套 新 的株 系鉴 定 谱 ,把 我 国
有关单位 ,实行 多学科合作 ,成立了“ 白菜抗病新
品种 的选育协作攻关 组” ,为我国 白菜抗病育种翻 开 了新 的一 页。本文就 白菜主要 病害的病理学研 究 、抗 性鉴定 和生物技术等几方面 ,对 我国 白菜 抗病育种几 十年 的成就与进展 ,特别是近十几年 来 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 3 6)
花 叶病毒 ( M ) 1. C V 占 6 %,少 数为烟草花 叶病毒 4 ( v 和花椰 菜花叶病毒( a V ,基本搞清了我 ) 删 cM )
作者简介 :苗立强 (9 5 ,男 ,黑 龙江人 ,硕士研究 生 。研 17 一)
究方向为蔬菜育种。
,通讯作 者
国白菜产区病毒种群的分布 ,为抗病毒病育种明确
基 因把 T MV分 为 4个 株 系 :T MV ~ 4 u u C1 C ;在 我
调温 室 中进 行 了研究 ,结 果表 明 ,人 工鉴定 大 白菜 抗 病 毒病最 佳条 件是 苗龄 2 3片真 叶 ,接种 浓度用 ~ 0 5m lL . o・ 磷 酸 缓 冲 液 稀 释 2 8倍 ,用 磨 擦 接 0 ~ 种法 培养 温 度 2 ~0℃,接种 充 分显 症 时 期 是 1 53 8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4 7 期
20 0 6年 8月 文章编号 10 — 3 9 20 )4 0 2 - 5 0 5 9 6 (06 0 - 5 9 0

植物育种概论

植物育种概论
第二十页,共四百五十九页。
二 、品质 性状 (pǐnzhì)
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要求日 益迫切。新育成的品种,不仅应有更高、更稳的产量, 而且还应具有更好适应不同需求的产品品质。品质性 状分为物理品质和化学品质两大类。物理品质主要指 产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化学品质主要指产品的 营养成分的构成(gòuchéng)及含量。
在不同自然、生产条件下,各品种获得高产的群体结 构和组成因素不同。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常有 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改良其中一个指标时,其它性状往往 会变差。但根据育种实践(shíjiàn),在保持其它性状基本不变 的情况下,定向改良其中单独的指标来提高产量潜力是可 以实现的。
第十八页,共四百五十九页。
3 光合效能
植物产量的干物质,大约90~95%是由光合作用, 通过碳同化过程所构成的,生产上的一切增产措施,归 根结底,是通过改善光合性能而起作用。高光效品种主 要表现为有较强的能力合成糖类和其它营养物质,并将 其更多的用于经济(jīngjì)产量的形成。
第十九页,共四百五十九页。
株型育种(yù zhǒng)和高光效育种(yù 虽是 zhǒng) 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联系紧密, 制定育种(yù zhǒng)目标时,应统筹考虑。

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
第十一页,共四百五十九页。
(3)基因工程育种
目的基因克隆、鉴定 植物表达载体(zàitǐ)
载体
转化植株
受体植物 外原体
筛选
转基因植株
第十二页,共四百五十九页。
思考题
1.植物品种具有哪些属性? 2. 简述良种可以解决哪些生产(shēngchǎn)问题? 3.名词:株系、品系、品种、良种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白菜是一种广泛种植于亚洲的蔬菜,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而白菜类蔬菜则是指与白菜相似的蔬菜品种,例如包菜、大白菜、卷心菜等。

这些蔬菜的繁殖与留种技术,是保证其种植量、品质和产出的重要保障。

白菜类蔬菜的繁殖方式白菜类蔬菜的繁殖主要有种子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指利用蔬菜本身的花器官自行交配,繁殖出的后代获得了各自的性状基因,并具备遗传稳定性。

其主要步骤为:1.种子生产:在蔬菜品种选育的过程中,选取优良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并采收种子。

2.种子储存:将采收到的种子进行筛选、清理、干燥、分类和包装等处理后,存储于低温干燥的仓库或冷库中,延长其保存期限。

3.发芽:在播种种子前,将种子表皮剥落,使种子能迅速吸水并萌发出胚芽。

4.播种:在适宜的季节和气温条件下,将发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肥沃、松散、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上,并加以浇水、覆盖薄层土壤,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利用白菜植株自身器官的营养细胞,进行快速繁殖。

无性繁殖的优点在于繁殖速度快,所繁殖出的植株具有与母本相同的性状和基因。

无性繁殖包括:1.叶插法:从蔬菜的外叶中段插下一小段,将其置于营养充足、土壤湿润、通风良好的种植基质中生长,约2至3个星期即可根系发达、成为独立的个体,便可移栽或摘除。

2.茎插法:在白菜的中下部将主茎切口并去其叶片,将其插入被改良的肥沃土中,每隔10至15天喷施适量的植物生长素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完成白菜类蔬菜的无性繁殖。

白菜类蔬菜的留种技术白菜类蔬菜的留种技术包括蔬菜品种的选择、保育和利用等方面。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白菜类蔬菜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要根据生态环境、季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可选品种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保证种植的效益、品质和产量。

保育保育是指为了延续优良品种,从中选择性别单一、遗传稳定、病虫害少、耐贮存、适应性强和实用价值高等品质良好的种质资源,进行技术分析和保护协作,以利于其后代品质的提高。

橘红心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橘红心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橘红心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作者:丁谦杜立忠陈士亮李景娟张一卉王凤德李化银高建伟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12期摘要:综述了橘红心大白菜育种及种质资源、营养品质、橘红心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橘红心大白菜;遗传规律;类胡萝卜素中图分类号:S634.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2-0129-04橘红心大白菜因其叶球内叶颜色为橘红色而得名,其营养成分含量也要高于普通白心大白菜,尤其是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物质。

橘红心大白菜所含的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烯烃类物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类胡萝卜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心血管的保护﹑癌症的预防以及肺部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1~8]。

本文就橘红心大白菜育种中种质资源、营养品质、橘红心性状的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今后橘红心大白菜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1橘红心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大白菜叶球颜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各种球叶颜色的大白菜应运而生,其中关于球叶颜色为黄色或橘红色的大白菜研究较为常见。

1999年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引自国内外的橘红心大白菜品种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分离和杂交转育,育成大量橘红心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并于2004年育成橘红心大白菜M168,生育期约为70~75天,缺点是不耐贮藏[9]。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出北京橘红心,其选育方法于2002年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随后选育出了北京橘红2号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85~90天,抗病毒病能力较北京橘红心差。

山东省春秋大白菜育种研究中心于2005年通过抗性转育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技术选育出了高抗病毒病﹑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的中晚熟品种红抗1号和晚熟品种红抗2号[11],适于全国推广。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翠花等[12]通过抗病育种技术选育出一系列适于不同季节栽培的天正系列橘红心大白菜和娃娃菜,包括橘红58(娃娃菜)﹑橘红60、橘红62、橘红65等,该系列品种具有早熟(生育期为58~65天)﹑结球紧实﹑采收期长﹑易包装等优点,对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具有较高的抗性。

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_号的选育

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_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2023,36(12):137-140收稿日期:2023-04-22;修回日期:2023-11-03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201903D221052)作者简介:赵美华,女,研究员,研究方向:大白菜育种及栽培技术。

E-mail :*******************通信作者:侯岗,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

E-mail :********************1育种目标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 )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其丰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国大白菜全年播种面积约180万hm 2左右,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呈现多样化需求发展趋势,从大中型的品种类型,向小型化直筒型、苗用菜、娃娃菜等多样化品种转变,需求逐年扩大,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由秋季单一种植,发展为春、夏、秋周年生产,全年均衡供应,并已形成各自的区域优势。

在我国北方地区,大白菜仍是冬季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4-7]。

山西作为北方地区大白菜优势生产区域之一,全年种植面积1.0万hm 2左右[8],太原和晋中地区多以秋季露地种植为主,栽培类型更加青睐青麻叶类型的大白菜,如晋青二号、晋绿3号等,品质优,纤维少,口感好[9-11]。

因此,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针对大白菜市场和消费多元化需求,开展了秋早熟大白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培育出生育期较短、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宜秋季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号。

2选育过程2.1母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母本CMS20-12-1源自雄性不育材料CMS065,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号的选育赵美华,侯岗,梁艺,刘瑾(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太原030031)摘要:晋绿7号是以不育系CMS20-12-1为母本、自交系14Y-15-2-3-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大白菜杂交1代新品种。

张凤兰:育出白菜中的“三好生”

张凤兰:育出白菜中的“三好生”

张凤兰:育出白菜中的“三好生”作者:杨雪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第16期在20 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获奖名单里,有这样一个项目——大白菜优异种质创新和多样化系列品种选育与推广。

大白菜是老百姓餐桌上家常菜,普通的大白菜,何以斩获大奖?近日,笔者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在办公室见到了该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叶根菜类蔬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凤兰。

她说,北京人吃到的大白菜,80%都来自他们的白菜遗传育种团队。

改写白菜历史,从减产歉收到远销海外大白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

然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冬储大白菜的稳定供给曾是个大问题。

“农民自留种的常规品种抗病性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泛滥使大白菜大量减产,其中一年甚至歉收达到50%,严重影响北京老百姓冬天的白菜供给。

”张凤兰回忆,1995年以前,北京的大白菜生产一直是市长负责制,靠财政补贴保障供应。

用那时的话说,是“一年补一座立交桥”。

为了培育抗病、丰产、耐储藏的高产大白菜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1972年成立了大白菜遗传育种课题组。

张凤兰介绍,40多年来,用优质品种支撑产业发展是这支团队一直在做的事。

现在,他们培育的大白菜品种已在全国28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占全国市场份额约20%,白菜良种产业化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此外,大白菜品种还远销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

“我的理念是做‘三好’品种——好种、好吃、好看。

”张凤兰说,这“三好”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让每个品种都达到这个标准是很难的。

寻找“抗”源,让种子兼备颜值与实力“我们吃的大白菜,其实是这种植物的营养器官——不等它抽薹开花生殖,就把叶球收获食用了。

”张凤兰说,不搞农业的人可能很少关注到叶球以外的事。

“耐低温、耐高温、耐雨水、抗病……我们从种质资源里找到‘抗’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合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种的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生化:酶活性变化同大白菜抗软腐病的相关 性。
五、抗逆育种 (耐热育种) 1)耐热生理生化及遗传效应研究 2) 拓宽耐热资源基础; 简便易行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山东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六、引变育种 据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报告,中子射
线照射2X肥城花心的干种子,从后代 内选出了优质、早熟9号白菜。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单倍体植株 ,用于基因定位研究。
相关构成因素:株型、球重、净菜率。 球重构成因素:平均球叶数×平均单叶重
二、优质 1、商品品质 外叶数、球形及大小、坚实度、叶球色、
帮色等。 2、营养品质 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氨基酸、糖等。 三、抗性 病害:病毒、霜霉、软腐。 抗逆:寒、高温、先期抽薹等。
第五节、引种与育种
❖ 一、引种
1.生育期 当引入品种的生育期超过当地可供大白菜 生长的天数,就结球不充实,除早熟品种外,南种 北引大多结球不充实,而且病毒病较重。北种南引 大多生长良好,有时甚至超过原产地的表现,但有 些品种软腐病较重。早熟品种大多适应性较强,能 适应广泛地区。但需指出品种的生育期在不同地区 有时变化较大。有可能变长,有的可能变短。北种 南引有生育期变短的趋势,南种北引生育期有不同 程度延长的趋势。
(2)球形 散叶×任何类型——F1散叶 半结球×花心(结球)—— F1半结球 花心×结球——F1花心 (3)生育期 早熟×中熟——F1中偏早 早熟×晚熟——F1中偏早 中熟×晚熟——F1中偏晚
(4)产量 球高、球径、帮长、帮厚、净菜率等对产
量的影响为加性作用。 (5)抗病性 抗病毒——加性与显性,以加性为主。 抗霜霉病——显性。 黑腐病——1对隐性。 白斑病——部分显性。
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了一大批一代杂种并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山东号系列;鲁白号系列;青杂号系列;北京号 系列等。
二、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理研究及利用 三、花粉培养及单倍体育种 四、多倍体育种 五、主要病害的病源及抗性鉴定技术 六、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利用、保存。
第四节、主要育种目标
一、丰产 育种永恒的主题
第六节、良种繁育
一、亲本繁殖 采用大株采种法(成株采 种法) 专用于采种栽培,营养生长期的栽 培管理和贮藏期管理方面是有些差别 的。
❖ 1.菜田管理及选留种株
❖ (1)播种期应较一般莱用栽培延晚些,晚 熟品种稍迟3-5d,早熟品种应比一般菜 用栽培播种期晚15d左右;
四、抗病育种
三大传统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国内主要成果:
1)主产区病毒病种群分布,“中国大白菜抗源 资源库”的建立;接种鉴定方法。
2)霜霉病菌生理型分化研究; 3)软腐病
董汉松:欧氏杆菌,幼苗根系和系统潜伏是主要 环节,伤口侵染起辅助作用;
张光明:针刺法和注射法,离体叶片和植株进行 接种鉴定。
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对低 温的敏感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别明显。通常 大白菜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 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 过程缓慢。春化天数愈多,花茎抽出愈快。春 化处理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低温的影响 可以累积,并不要求连续的低温。各种大白菜 的冬性强弱有差异,南方品种较弱,北方品种 次之,高寒地区品种最强。
三、杂种优势利用
1、项目申报及育种目标确立 2、育种实施方案的制订 3、育种材料的搜集及性状鉴定 4、亲本的选育。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
(选育方法和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 介绍的内容相同)、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5、配合力测定,入选最佳组合 半轮配法:组合数N=1/2P(P-1)
6、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与推广 7、亲本繁殖及F1良种繁育
第一节、起源与分类 一、起源
❖ 1、李家文的杂交起源说 小白菜×芜菁→大白菜
2、李曙轩、谭其猛的分化 起源说
小白菜→大白菜
二、分类 1、散叶变种
2、半结球变种 3、花心变种
4、结球变种 (1)卵圆生态型
(2)平头生态型
(3)直筒生态型
第二节、开花习性与性状遗传
一、春化作用 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
(6)品质
风味品质为数量遗传,与蛋白质、还原 糖、粗纤维、固形物有关。
(7)自交不亲和性
由复等位基因系列S1S2S3S4S5—Sn控 制。基因相同则不亲和。切应注意,其 作用为孢子型。
Hale Waihona Puke (8)雄性不育性 有3种遗传类型 I、细胞质不育类型 II、细胞核不育类型 III、质核互作型
第三节、育种成就
2.生态型
生态型相似地区之间引种比较 容易成功。在三种生态型之中的直 筒生态型品种的适应范围最广,多 数几乎在各地都生长比较良好。卵 圆型品种大多适应性较窄。平头生 态型内有适应性较广的,也有适应 性较窄的。
3 、温差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种到温差大的地区, 容易出现秋季抽薹现象,相反的引种则 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变小的现象。
❖ 二、开花习性 总状花序,完全花,6雄蕊(4强)
全株开花2000—5000朵。 单株种子产量构成: 主薹——5%左右 一次分枝——40%左右 二次分枝——40%左右 三次及以上分枝——15%左右。


❖ 三、性状遗传 (1)叶 有毛×无毛——F1有毛 绿帮×白帮——F1中偏母本 直立叶×平展叶——F1中偏直立
从外地引入的品种必须先经过小面积 的引种试验,以确定是否适于推广,不 能未经试验直接就把引人品种用于大面 积生产,以免造成大的损失。这方面的 教训是不少的。
二、有性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
目前直接应用较少,多用于育种新材料的 合成(如:散叶、半结球变种与结球变种的 杂交)。
步奏:制订育种目标——亲本选择与选配—— 确定杂交方式并人工杂交——杂交后代的选 择(常用母系选择法或系谱法)。
蔬菜育种学(各论)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蕪菁 种、大白菜亚种。
❖ 染色体2n=20,二年生、低温长日照、异花受粉作 物,中国原产。
❖ 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 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主食 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 以应付过冬 。正如俗语说的:“肉中就数猪 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