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美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它与英美文学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接触到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对繁杂的文学现象加以整理和梳理,并形成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开阔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英美文学选读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语感,增进学生对英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批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学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直观地理解各个时期的英美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语言及创作技巧上的特点;另外,还应对英美文学评论流变具备相对清晰的认识。

2)语言知识:本课程是通过介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并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原文资料的阅读和解析,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这门语言的发展。

2.能力目标

1)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通过对作者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对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培养并提高自我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上和课下阅读及评价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思辩能力:课上小组讨论环节和presentation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助其开拓思路,同时也为以后对英语的有效使用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

1)文学文化修养: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素养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接触这种语言和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的文化观,进一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2)基本的研究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不同视角,可使其具备基本的文学研究素质。

3)文学翻译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政治、哲学及美学等因素,可为文学翻译课程提供较好的材料,并做好前期准备。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与教材无关)

四、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授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的理论讲授是辅助性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基本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使其具备独立学习和分析的能力。同时,通过任务下达的方式督促同学借助网络拓展知识面,以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本课程全程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方式结合文字向学生传输知识。

2.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取行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期末进行统一闭卷考试,试题由任课教师提供。本课程记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应以读书报告课上的presentation,以及辩论为主,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60%。

3.教学条件

教学班规模应设定在30人以内,教学过程中需要全程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应包括下列各项:

(1)本课程授课计划

(2)本课程考核大纲

(3)纸质版授课教案

(4)教材、教师参考用书、教学日志

(5)延伸阅读材料

4.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需具备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主讲《英/美文学简史》及《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三年以上。

5.教材编选

教材:《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王守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陶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新修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史》(五卷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6.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7.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执笔人:李丽审核人:

2017年月日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北京语言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简报

校教学督导组工作简报 第60期2018年4月4日———————————————————————— 一、校常务督导集体听课情况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校常务督导采用集体听课与个人听课相结合的做法,集体听课4人次。其中商学院2人次,艺术学院2人次。 (一)商学院 王新红老师个人理财课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实际,教师讲解有条理,有章法。为了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听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到了新旧教学内容的衔接。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气氛严肃又不失活泼,是一门颇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建议设计一些适应课程目的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 王曦老师课堂上主讲了英国文化贸易产业/产品,以及各不同时期相关的文化政策与法案,内容丰富,表述清晰,有条理。老师备课充分,大部分学生听课认真。建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并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被动听课。 (二)艺术学院 王艳莉老师的中国音乐史课,内容充分详实,提纲挈领,条分缕析,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重点。课程中王老师针对重点内容,利用PPT、图片、音频资料等,进行了详解、引导和归纳。在两个小时

的讲课过程中,既有复习,又有新内容的讲授,最后留下思考题。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目的明确,体现出王老师很高的音乐专业背景和很强的教学能力。同时与学生的互动也很自然。希望王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优秀教学奖,为艺术学院和北语创造美好声誉。 荆子洋老师为艺术学院大一学生讲授古代汉语。值得肯定的有三点:一是他能针对学生专业特点,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目标的古文开展教学;二是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学生频频互动、交流,同时结合课文和讲解需要,以图释义,简洁易懂;三是该教师在课堂上自信自如,教态和蔼可亲。建议进一步鼓励及要求学生结合古文,探析自己对书法及其研习的体会,使学生博采众家,古今相通。 二、各学部(院)督导工作情况 (一)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毛悦、刘苏乔)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汉语国际教育学部督导组的听课重点为汉语学院和速成学院,共听课12课时。课型涉及短期速成汉语课程和本课专业课程,分别为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汉语口语课、准中级汉语综合课、报刊语言基础、高级汉语综合课等,听完课后都及时跟授课教师进行了沟通反馈和交流。本学期我们巡考19个考场,考试科目涵盖了语言技能课和语言知识课等多种课型,考场总体秩序井然,监考规范。下面主要对本学期的听课情况做一简单总结。 通过听课,我们有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情况,从这些教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一种对汉语教学事业的敬业精神。不同点就是各自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第一章

Chapter I The Renaissance Period Definitions of the Literary Terms: 文艺复兴时期的界定 1. The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marks a transition from the medie val to the modern world. Generally, it refers to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4 th & 17th centuries. 历史文化背景It first started in Italy, with the flowering of painting, sculpture & literature. From Italy the movement went to emb race the rest of Europe. The Renaissance, which means "rebirth" or "reviva l," is actually a movement stimulated by a series of historical events, such as the re-discovery of ancient Roman & Greek culture, the new discoverie s in geography & astrology,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 the economic expa nsion. The Renaissance, therefore, in essence is a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 h the European humanist thinkers & scholars made attempts to get rid of those old feudalist ideas in medieval Europe, to introduce new ideas that e xpressed the interests of the rising bourgeoisie, & to recover the purity of the early church from the corruption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2. 文艺复兴到英国比较晚的原因The Renaissance was slow in reaching Englan d not only becaus e o f England?s separation from the Continent but also be cause of its domestic unrest. It was not until the reign of Henry VIII that the Renaissance really began to show its effect in England. With Henry VII I?s encouragement the Oxford reformers, scholars and humanists introduc ed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England. 15th century, began the English Renaissa nce, which was perhaps England?s Golden Age, especially in literature. 人文主义H umanism: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t sprang from the endeavor to restore a medieval reverence for the ancient author s and is frequently tak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naissance on its consci ous, intellectual side, for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 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Through the new l earning, humanists not only saw the arts of splendor and enlightenment, b ut the human values represented in the works.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 nd in the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 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s,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 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 Thus, by emphasizin g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life, they voiced their beliefs that man did not only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the bea uty of this life, but had the ability to perfect himself and to perform wond ers.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 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was one of imitation and assimi lation.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3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3 I). 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 11. He is regarded as Father of the American short stories.他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12.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Irving won a measure of international f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1819年至1820年,欧文出版了《见闻札记》,该书为欧文获得了欧美两大洲的文学荣誉。 13. A History of New York---He parodies or imitates Homer.《纽约史》在多方面模仿了荷马。 14. Like the two famous personae he created, Diedrich Knickerbocker and Geoffrey Crayon, Irving remained a conservative and always exalted a disappearing past.他所创造的两个人物Diedrich Knickerbocker和Geoffrey Crayon和他一样,都停留在对过去的事情的津津乐道上。 15. We hear rather than read, for there is musicality in almost every line of his prose. We seldom learn a moral lesson because he wants us amused and relaxed.他的作品行文优美流畅,犹如音乐。他的作品寓教于乐,给人以轻松安逸之感,如入梦境。 16. He is worth the honor of being“the American Goldsmith”for his literary craftsmanship.在创作艺术方面他堪称是“美国的近匠”。 17. “rip van winkle”—Here, Irving’s pervasive theme of nostalgia for the unrecoverable past is at on ce made unforgettable.“瑞普.凡.温克尔”---欧文在此表达了对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十分依恋,笔触生动,令人难忘。 (II).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18. 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which is unanimously agreed to be the summit of the Romantic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中,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是不可或缺的。 19. Emersonian Transcendentalism is actually a philosophical school which absorbed some ideological concerns of American Puritanism and European Romanticism, with its focus on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of human beings to grasp the absolute in the universe and the divinity of man.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实际上是在吸收美国清教思想,强调人类具有本能的掌握宇宙绝对真理和人的神性而形成的一个哲学流派。 20. In his essays, Emerson put forward his philosophy of the over-soul,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Nature.爱默生的文章提出了超灵哲学,个人及自然的重要性。 21. Emerson id a ffirmative about man’s intuitive knowledge, with which a man can trust himself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and to act accordingly.爱默生相信人的直觉知识。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直觉决定是非并采取相应得行动。 22. The ideal individual should be a self-reliant man.一个理想的个人应是自助自立的人。 23. “Go back to nature, sink yourself back into its influence and you’ll become spiritually whole again.”“回到自然中去吧,沉浸在自然的影响中吧,你将重新获得精神的完整。” 24. In 1845, a great transcendentalist work Walden was born.1845年,写成了超验主义的伟大作品《沃尔登》。

对英语专业导论课的认识

对英语专业导论课的认识 B13140404 余艳艳 英语专业导论课渐入尾声,在此略谈我的心得感想。英语专业导论课包括英美文化概论、英美文学选读、英语阅读与写作、语言学概论、英汉互译五个方面,向外院学子介绍英语语言的魅力,为外院学子指明未来的方向,开阔了英专学生对英语乃至世界的眼界。下面我分别介绍这五个方面: 一.英美文化概论 谈到英美文化,注重精神、崇尚个人、歌颂自然等一系列思想的个人主义是英美的主要思潮,其中积极的倡导者——文学巨匠爱默生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导,人可以通过自身的直觉和经验来独立认识世界。他的文学作品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使“个人主义”这一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发展并正式成为一种文学传统。他的传世之作《论自然》的诞生,系统地从人和自然的发展关系中确立了“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把人类的地位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通过对自然和上帝的认识来不断深化自己,超越自己。人类的潜力是无穷的,所以,“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也成为了日后广为流传的座右铭。而作为爱默生的学生、忠实的追随者和合作者以及个人主义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代表作家,梭罗则是在爱默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个人主义的传统。无疑,他在作品中想表达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人的精神这一重要的主题,不同于以往作家们,他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帝的存在价值是体现在人的身上。 二.英美文学选读 英国文学发展包括上古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以及现代时期。英国文学史中,上古时期大概是始于公园450年,止于1066年,即诺曼底征服的那一年,主要分为宗教诗和世俗诗,圣经和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的典型,兴盛的是盎格鲁萨克森文明,诗歌神韵结合了粗犷豪勇的气象和悲情哀婉的风格。文艺复新时期,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是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人文主义是其精神所在,那个时期涌现的作家有莎士比亚,培根,马洛,斯宾塞,约翰弥尔顿。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798年的浪漫主义时期为止,前期英国动荡不安,后期国力发展,英国的十八世纪,是启蒙主义时代,提倡秩序,理性,法制,这一时期的文学巨匠有约翰班杨,丹尼尔笛福,斯威夫特,亨利菲尔丁谢立丹,托马斯格雷。浪漫主义时期是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开始到1832年司各特的死截止,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强调人权,主要作家有布莱克,华兹华斯,骚塞,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简奥斯汀。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6到1901,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国家相对繁荣稳定,国权逐步向中产阶级转移,道德和常理成为时代主题,主要作家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丁尼生布朗宁,乔治艾略特,哈代。现代时期,由于资产阶级垄断,矛盾激化,加上一战和二战的损失,日不落帝国国力下降,哲学思想涌现。流派繁多,代表人物,萧伯纳,叶芝,艾略特,劳伦斯,乔伊斯等。 三.英语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和写作一样属于书面能力。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写作要求的是运用和表达能力。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学生学习

英美文学选读(自考)Chapter1

自学考试 英美文学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Part one: English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 The Old English poetry that has surviv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the religious group and the secular one. The poetry of the religious group is mainly on biblical themes………In addition to these religious compositions, Old English poets produced the national epic poem, Beowulf, a typical example of Old English poetry, is regarded today as 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 2. Romance which uses narrative verse or prose to sing knightly adventures or other heroic deeds is a popular literary form in the medieval period. R omantic lov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ot in romance. 3. I t is Chaucer alone who,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literature, presented to us a comprehensive realistic picture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and created a whole gallery of vivid charact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Canterbury Tales. Geoffrey Chaucer is the greatest writer of this period. I n short, Chaucer develops his characterization to a higher artistic level by presenting characters with both typical qualities and individual dispositions. Chaucer introduced from France the rhymed stanzas of various types to English poetry to replace the Old English alliterative verse. Chaucer dominated the works of his15th-centtruy English followers and the so-called Scottish Chaucerians. For the Renaissance, he was the English Homer. Chapter 1 The Renaissance Period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的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带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中,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中,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最新新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带着理想、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很荣幸地成为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清远光明校区小学部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成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十分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我这样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为了使我尽快的成长起来,学校给我安排了有着丰富经验的导师,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少走许多弯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会有人及时的指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向导师们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尽快地成长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另外还要立足岗位,必须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理论方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2、在业务方面,首先要勤听课,多反思。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多听导师们和老教师的课。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学习导师们的各大教学环节和对学生兴趣的调动,而且要认真学习导师们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方法。只听课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听课后的反思。每听完师傅的一节课,都要认真反思,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然后对照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如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要及时的与导师们进行交流沟通。并将修改完的教案拿给师傅看,使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导师们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3、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多读一些有关教师成长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读完以后,要认真思考,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联系,做做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就要及时向导师们和老教师们请教,以至于更好地将所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所以,我准备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从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 2、在教师团队中,要团结各教师,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1)答案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The excerpt from Chapter 10 of Sons and Lovers ends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Paul and his mother. The conflict is possibly caused by Paul and his mother’s different views towards _____. A. Paul’s father B. art C. life D. Paul’s brother 2.The _____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hemes of Joyce’s story “Araby”. A. loss of innocence 在所有有關童年故事中,孩子都是同叔叔同姨媽同住,父母則不在身邊—這便是一種象征,象征父母與孩子之間骨肉親情的隔絕和一種正常關系的缺 失. B. childish love C. awareness of harsh life D. false sentimentality 錯誤的多愁善感 3.After reading “Araby”, one more feel the story has a _____ tone. A. joyous B. harsh C. solemn D. painful 4.In “Araby”, Joyce’s diction evokes a sort of _____ quality that characterizes the boy on this otherwise altogether ordinary shopping trip. A. religious B. moral C. sentimental D. vulgar 5.The major concern of _____ fiction lies in the trac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s characters and in his energetic criticism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 of the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on human nature. A. D. H. Lawrence’s B. J. Galsworthy’s C. W. Thackeray’s D. T. Hardy’s 6.The mission of _____ drama was to reveal the m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uth

青电大省开课非统一考试科目详表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文件 青电大教务发[ ]14号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关于—第一学期开放教育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 各分校、系部、教学点: 根据中央电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我校开放教育( 本科、专科、一村一) 各专业期末考试定于 1月11日至14日进行。为了加强教学管理, 切实做好考务工作, 现将本学期考试工作具体要求及安排发给你们, 望遵照执行。 期末考试工作的几点说明 1、各单位考前应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开放教育期末考试考生须知》( 详见教务信息网的考务规章制度) 。 2、考生进入考场场必须持有身份证、学生证和考试通知单, 缺身份证者不得入场参加考试。 3、考试过程中, 各考点考务人员及监考人员务必认真填写考点名称、考场号、考试科目、考场顺序号、缺考等信息, 并指导学生填写好相关考生信息( 如在指定位置签字、填写座位号等情况) 。

5、开放教育本、专科各专业的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一律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评定成绩。凡不按规定填写的、没按等次评定成绩的, 一律视为无效不予登统。为使毕业审核能尽早顺利进行, 专科毕业综合实践( 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 和所有不统一进行纸质考试的省开课程的成绩由各单位汇总在一个EXCEL工作表中, 发到考试中心公共邮箱和各系部公共邮箱( 地址见附件6) 各一份, 由考试中心统一导入教务系统。各系部责任教师对成绩审定后给出评定意见, 由考试中心统一进行调整。本科毕业综合论文成绩必须上传到各系部公共邮箱, 各系部责任教师审定并由系主任确认统一发到考试中心公共邮箱, 由考试中心导入到教务系统中。考试中心只接收各系主任发的本科论文成绩, 不接受任何单位的论文成绩。 9、部分省开课程不统一安排考试, 以大作业、撰写论文、随堂考试、作品等形式进行考试, 各单位按要求组织。具体科目表详见附件4。 二、部分课程特殊考试说明 ( 一) 本科 3、计算机绘图( 试卷号1120) 和土木工程CAD(1128) 终结性考试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70%和50%。考试方式为闭卷上机考试, 时间90分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英美文学选读(1)

英美文学选读(1) 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0123 课程学分: 2 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教学课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使用教材:主教材:1.《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1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册)(第1版);吴伟仁编,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参考教材:1.《新编英国文学》,罗经国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并修课程:《高级英语》(1) 后续课程:《英美文学选读》(2) 二、课程简介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主要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历史阶段的主要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和思想意义等。本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英美文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文学原著鉴赏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使学生在宏观把握文学课程的知识点的同时,增强语言功底,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增强他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选课建议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提升拔高课程,其前提是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文学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知道英美两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部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和主要文学作家,理解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理解主要作家代表作品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原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

英美文学选读笔记整理版英国Romantic

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英国) Romanticism refers to an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Europe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characterized by a heightened interest in nature, emphasis on the individual's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departure from the attitudes and forms of classicism, and rebellion against established social rules and conven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Rousseau’s ideas provide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89-1794) The primaril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modern industrialized one. Political reforms and mass demonstrations shook the foundation of aristocratic rule in Britain. Cultural background 1.Inspiration for the romantic approach initially came from two great shapers of thought,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Jacques Rousseau and German writer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Rousseau established the cult of the individual and championed the freedom of the human spirit. Goethe and his compatriots extolled the romantic spirit as manifested in German folk songs,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the plays of English playwright William Wordsworth. 2. The Romantics saw man essentially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olitary state and emphasized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s mind. Romanticism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direction from attention to the outer worl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uman spirit. 3. In the works of the sentimental writers, we note a new interest in literatures and legends other than those of Greece and Rome. It was in effect a revolt of the English imaginat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reason. Features of the romantic literature 1.Expressiveness: Instead of regarding poetry as “a mirror to nature”, the romantics hold that the object of the artist should b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rtist’s emotions, impressions, or beliefs 2. Imagination: Romantic literature puts great emphasis on the creative function of the imagination, seeing art as a formulation of intuitive, imaginative perceptions that tend to speak a nobler truth than that of fact, logic, or the here and now. 3.Singularity: Romantic poets have a strong love for the remote, the unusual, the strange, the supernatural, the mysterious, the splendid, the picturesque, and the illogical. 4. Worship of nature: Romantic poets see in nature a revelation of Truth, the “living garment of God”. 5.Simplicity: Romantic poets tend to turn to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everyday life for subjects, employing the commonplace, the natural and the simple as their materials 6.The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The Romantic period is also a great age of prose. The major novelist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are Jane Austen and Walter Scott. Gothic novel was one phas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ts principal elements are violence,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Willam Blake Points of view: 1. Politically Blake was a rebel, mixing a good deal with the radicals like Thomas Paine. He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s’cruel exploitation. He cherished great expectations and enthusiasm for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regarded it as a necessary stage leading to the millennium predicted by the biblical prophets. 2. Literarily Blake was the first important Romantic poet, showing a contempt for the rule of reason, oppos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treasuring the individual’s imagination. His works: Poetical Sketches (1783)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1790) Songs of Innocence (1809) Songs of Experience (1794) 1. Songs of Innocence (1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