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十

教学背景

【说明】

本试卷从基础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任务,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本试卷共有28题。

基础知识(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下列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问题。

第1题(单选)以下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教育技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传播学、心理学、系统论等领域汲取了营养

B.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C.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媒体设备

D.教育技术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第2题(单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解正确的是()。(3分)A.信息技术具有海量储存、易于处理等优点,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定会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B.要想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尽量在所有课上都运用信息技术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仪器设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27分)

在进行“”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多选)假如你要去上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这篇课文,但是教学对象不是自己的学生,你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哪些特征()。(3分)

A.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B.学生的活跃程度

C.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接受能力

D.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第11题(多选)以下对写作的认识哪些的观点比较科学?( )。(3分)

A.写作是一种产品

B.写作是一个过程

C.写作包括计划、自由写作、组织、修改等步骤

D.写作教学最好将范文从初稿到终稿的写作过程都呈现给学生

第二部分资源准备(31分)

第12题(单选)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视频文件的是( )。(3分)

A.文件、文件

文件、文件

文件、文件

D.文件、文件

第13题(多选)现有一张改革开放前的老照片,如果想把它输入电脑,以便上课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3分)

A.用数码相机翻拍

B.制成投影胶片

C.制成幻灯片

D.用扫描仪扫描

第14题(填空)在进行资源准备时,你需要在网上搜一篇有关圣诞节来源文档,恰当的关键词是。(3分)

第15 题(单选)在进行教学资源准备时,你需要在一段视频中截取一幅图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3分)

A.按组合键截取

B.按组合键截取

C.用截取

D.用暴风影音截取

第16题(匹配)请将下列的软件和其主要的功能特点进行匹配。(4分)

匹配项:

A.基于流程进行创作,具有丰富的交互方式以及大量的系统函数,可制作出具有很好交

互功能的教学演示课件

B.利用它做出的课件生动、文件体积小、利于网络传播,是典型的动画制作工具

C.利用此软件制作电子教案能够充分发挥超文本的优势,可放在校园网上形成一个微型主题学习网

D.此软件是处理图形图像的强大工具

第17题(操作)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按要求进行如下操作。(6分)

(1)把幻灯片标题“"设置为字体,红色、44号字;(2分)

(2)插入图片“圣诞老人”,把图像尺寸设置为“高:13,宽:17”;(2分)

(3)将修改好的文件命名为“修改版”,并保存在“素材”文件夹中。(2分)

第18题(操作)在“素材”文件夹下有一份名为“圣诞节的由来”的文档,文档内容是从网页上直接粘贴进来的,请按下列要求进行修改。(9分)

(1)去掉文章的背景色;(2分)

(2)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标题内容为“圣诞节的由来”,3号字,黑体;(2分)(3)重新设置本文档的页边距,左右边距都设置为15毫米;(3分)

(4)把文档的行距设置为1.5倍;(2分)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12分)

在教学实施环节,需要考查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实施教学、利用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9题(单选)在幻灯片的播放状态下,教师想快速的在窗口和文件之间切换,应使用的组合键是( )。(3分)

4

第20题(多选)英语课上,你正在向学生讲解本课生词,这时一只昆虫飞进来,发出嗡嗡的声音,有两个调皮的男生甚至想去抓它,引起很多同学的注意。面对这种课堂突发事件,你认为以下措施可取的是()。(3分)

A.视而不见,继续讲课

B.转换话题,教学生这个昆虫的英文单词,再过渡到本课内容的教学

C.提问他们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

D.停止讲课,斥责他们的行为

第21题(多选)在网上开设本学科论坛的目的包括( )。(3分)

A.师生之间共享资源

B.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C.给学生提供娱乐

D.增加师生之间讨论问题的机会

第22题(单选)你想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电脑上显示音频文件播放正常,但是却播放不出声音,你认为不可能的原因是()。(3分)

A.音响的电源没有打开

B.播放软件被设置到了静音状态或是声音被设置到了最小

C.电脑出了故障,需要重新启动

D.电脑的音频线松动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24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本环节中,需要考察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并考察在给定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23题(单选)以下课件评价标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

B.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没有导航、链接错误

C.课件制作工具先进,功能强大

D.教学资料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

第24题(单选)在批改学生的英文作文时,如果你发现有些同学的作文错误非常多,你认为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是()。(3分)

A.用红笔划出学生作文中的每一处错误,并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

B.用修改符号标出所有的错误,并让学生修改

C.错误太多,无法批改,让学生重写

D.用修改符号标出你认为学生当前最需改正的错误,并让学生修改

第25题(单选)下列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正确的的是()。(3分)

A.教学评价都是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的

B.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D.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体现教师的成就,因此只对教师有用

第26题(多选) 以下选项中可用于教学反思的方法有( )。(3分)

A.撰写博客文章

B.与学生进行交流

C.观看教学录像

D.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第27题(操作)使用向刘同学的家长发一封,并将“素材”文件夹下的文本文件“刘同学本学期表现. ”作为附件一起发出。(4分)

具体如下:

[收件人]2008@163

[主题]刘同学本学期表现

[正文]“刘先生:您好!您孩子本学期的表现情况见附件。”

第28题(操作)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学生成绩“工作表,按要求完成如下操作,并以”学生成绩修改版“为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夹中。(8分)

(1)在工作表的第一行上面添加一行,然后合并本行单元格,输入文字“学生成绩表”,居中。(2分)

(2)使用()函数算出每人的总分成绩,公式为: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将结果在“总分”中显示。(2分)

(3)将所有记录按“总分”递减排列。(2分)

(4)根据“平均分”这列数据,用图表功能画出折线图。(2分)

试卷答案:

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答案:系统方法 2. 下面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教育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3. 对于教育技术相关术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就是媒体技术 二教学设计过程 1. “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答案: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 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3.下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可以使用()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改变幻灯片的背景答案: 格式 2. PowerPoint中,应用设计模板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模板的内容要到导入之后才能看见 3. 幻灯片间的动画效果,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的()命令设置. 答案:幻灯片切换 模块2后测 1. 美国AECT’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 ) 答案: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2.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3.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答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二教学设计过程 1.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的分析通常称为() 答案:学习需要分析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 ) 答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科拉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五个环节是() 答案: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在PowerPoint中,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需要用哪个菜单中的命令?( ) 答案:“幻灯片放映”菜单 2. 在P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答案: 幻灯片浏览视图 3. 如果要在当前的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应该使用菜单中的( )命令 答案:【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模块3前测 1. 对于媒体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教学媒体又可称为教学资源 2. 对于教学媒体,一般不需具备下列哪个要素() 3. 教学游戏机属于( ) 答案:交互媒体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对图像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是( ) 答案:PHOTOSHOP 2. 关于矢量图与位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不会引起失真 3. 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可能有动画效果的图像格式是()答案:.gif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你在网上查询《锄禾》的相关教学资源后,想将名为“锄禾”的网页保存,以便再次浏览,下面哪一种做法行不通?() 答案:用“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把它以txt格式存在在硬盘中 2. Yahoo网站属于()答案:目录搜索引擎 3. 在搜索文件时,你需要将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下面的下载方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利用Google输入关键字 四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合理利用 1. 对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评价教学资源是否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2. 教学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答案: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可以做一定的修改,为自己所使用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网络信息资源() 答案:电子邮件系统 模块3后测 1. 教学媒体具有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这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 答案:呈现力 2. 下面的教学媒体中,( )常用于个别指导教学 答案:计算机教学系统 3. 下列有关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体的概念有交叉,有时候可以互换 二媒体素材加工方法 1. 关于媒体使用与其它辅助教学手段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并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各种操作,使得挂图、实物、实验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了用处 2.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音频的是( ) 答案:教育技术.bmp 3. HyperSnap-DX软件中,捕捉选定矩形区域的命令是() 答案:Region 三信息资源的获取 1.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哪一个文件既可呈现音频也可呈现视频( ) 答案:.avi 2. 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答案:教学资源需要是数字格式 3. 在将某视频材料下载到硬盘后,发现所下载的材料无法播放,下面哪个选项不可能是原因( ) 答案:可能网络断开,可以检查网络连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于年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本刊特将《标准》全文刊登于此。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9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模拟试题(附答 案)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19年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 A.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30s B.一张重庆一中食堂饭卡的质量约为500g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3.对图2中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电源的c端是正极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根据乙图的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C.丙图中秋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是因为惯性的作用越来越小 D.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向地面投放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不变 4.2019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于3月22日上午在南滨路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进行中,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南滨路上的树木是运动的 B.起跑时,向后蹬地,运动员奋力向前冲去,运动员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站在水平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站在水平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对领奖台的压力和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3所示,把标有12V 12W的灯L1和12V 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 B.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C.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6.如图4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无摩擦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则风速变大时( ) A.活塞上方气压变大,活塞向下移动 B.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风速表示数变小 C.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风速表示数变大 D. 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题(单项选择题50题附答案)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50题(附答案) (单选题) 1、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B )。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 B.黑板、书本、图片、投影都属于视觉媒体 C.广播、录音、幻灯、唱片、录像都属于听觉媒体 D.电视、教学游戏机、有线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学习包都属于交互媒体 2、老师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电子相册,这里幻灯片主要所表现的是媒体的什么特征( A )。 A.呈现力 B.参与性 C.传播力 D.可控性 3、在放映幻灯片演示文稿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指示知识点,如何操作比较好( B )。 A.用小棒子指向知识点 B.用绘图笔在幻灯片上作些标记 C.用手直接指向知识点 D.切换到编辑模式,将要标示的地方突出显示,在切换到幻灯片放映模式 4、电脑使用正常,但Powerpoint演示文稿拷贝到教室里的电脑时无法打开,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脑受病毒感染 B.电脑里没有安装office办公软件 C.原来的演示文稿所用的软件版本太低了 D.电脑死机答案:B 5、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模板文件的后缀名为( )。 答案:A 6、在电子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教师输入标题后,接着输入内容时,应按( )。 +Enter C.空格键 +Space 答案:A

7、如果想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多张幻灯片,则可按下( )。 答案:D 8、新教师在课前为了掌握自己演讲幻灯片所用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C )。 A.使用“工具”里的“记时” B.使用“工具”里的“排练记时” C.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排练记时” D.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记时” 9、老师在播放利用电子幻灯片制作的电子相册时,若想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按( ) +C 答案:B 10、在前端分析中,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用图表或符号等直观形式来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为(C ) (分数:1) A.信息加工分析 B.层级分析法 C.图解分析法 D.归类分析法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少了一张图片,而该图片在word文档里有,现在需要把该图片补上,下列哪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C ) (分数:1) A.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B.将图片直接拖动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C.选中word文档中的图片,使用ctrl+C和ctrl+V组合键将图片复制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D.把word文档保存为图片格式,再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12、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A )。 (分数:1)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2009年8月10日我有幸参与了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八天的紧张学习,无论在教育理论水平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对现在和今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协助。现总结如下: 一、自身素质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开学典礼上,教育局刘局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生动地论述了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人。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使得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因而刘局长在开班仪式上特别强调:“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干有资格为人师表,才干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教师要想给予学生知识,那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发明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保守的授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正如刘局长说的“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假如不和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势必丧失竞争优势。”所以,教师有着重任,要肩负起这些重任,必需去努力探索。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负责,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发明的机会,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刘局长在会上还特别表彰了以余阳老师为代表的市骨干教师,使我深受感触。我以后将以这些老师为典范,向他们学习,兢兢业业,尊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加深了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听了何子山教研员«有效,教学有永恒追求»精辟的讲座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真正体会到“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实质。何教研员在讲座中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善于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相对宽松、新鲜、愉悦、充溢激情的教学氛围,只有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了语文课,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收获,也就是“有效的”。这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性。 此外,在这短短的8天,我还有幸听了聂世旺、彭飞等几位老师对五、六年级教材的分析,让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培训将结束了,我将把此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不懈的进取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生长。

重点初中升学考试英语模拟试习题

欢迎共阅 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五大题,共70分) [听力部分] I.对话题解。(共5分,每小题1分) 听小对话,根据你听到的内容从每小题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每段对话听两遍。 1.whatdayisittoday? A.Monday B.Tuesday C.Mother’sDay 2.whereisthewomanfrom? A.China B.France C.Ameri ca 3.how’stheweatherthere? 5.what’ II. 听下面 7.where’ B inarestaurantC.inalibrary A.forthreedays B.fortwoweeks C.foroneday C 听下面一段短文,回答第17至20四个小题 13.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A.havingabirthdayparty B.listeningtobirthdaymusic C.buyingabirthdaygift 14.whenisCathy’sbirthday? A.onJune24 B.onJune14 C.onJuly4 15.whydidn’tAlexbuyheraCD? A.becauseCathyhasalreadygotone B.becauseit’stooexpensiveforAlex C.becauseCathyonlylikesreading

16.whatdoesBettysuggestAlexbuyingatlast? A.abook B.amagazine C.adictionary D 听下面一段短文,回答第17至20四个小题。 17.howlongwasMr.Browngoingaway? A.aweek B.amonth C.twoweeks 18.whatdidtheboydowhenhethoughtnobodywouldcometoseeMr.Brown? A.lookedforthepaper B.burntthepaper C.visitedtheman 19.whendidthemancometoseeMr.Brownafterheleft?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3607947.html,stweek B.onthefirstday C.onthefifthday 20.whywasthemanverysurprisedaftertheheardtheboy’swords? A.hethoughtMr.Brownwasout (VI.听力填空。(共 [ III. 从A、B 22.it’ B.support C.choice D.condition 23.I’ Don’ 28.we’vebeentryinghard,butcan’tsolvetheproblem Ithinkyoucan____itinanotherway A.sharewith B.dealwith C.keepupwith D.pointoutwith 29.howdoyoulikethepopulardocumentary“aBiteofChina”舌尖上的中国? Excellent!Youwon’trealizehowwonderfulourChinesefoodis___youwatchit A.when B.as C.after D.until 30.wouldyoumindhelpingmelookaftermybabyforawhile?_____ A.sure,becarefulontheway B.oh,don’tyoulikechildren? C.ofcoursenot,dear D.yeah,Ihopeso IV.完形填空。(共10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笔记整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初级) 笔记整理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仅供参考) I (单选) 1、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B )。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 B.黑板、书本、图片、投影都属于视觉媒体 C.广播、录音、幻灯、唱片、录像都属于听觉媒体 D.电视、教学游戏机、有线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学习包都属于交互媒体 2、老师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电子相册,这里幻灯片主要所表现的是媒体的什么特征?( A )。 A.呈现力 B.参与性 C.传播力 D.可控性 3、在放映幻灯片演示文稿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指示知识点,如何操作比较好 ( B )。 A.用小棒子指向知识点 B.用绘图笔在幻灯片上作些标记 C.用手直接指向知识点 D.切换到编辑模式,将要标示的地方突出显示,在切换到幻灯片放映模式 4、电脑使用正常,但Powerpoint演示文稿拷贝到教室里的电脑时无法打开,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脑受病毒感染 B.电脑里没有安装office办公软件 C.原来的演示文稿所用的软件版本太低了 D.电脑死机答案:B 5、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模板文件的后缀名为( )。 A.POT B.DOC C.PPT D.WAV 答案:A 6、在电子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教师输入标题后,接着输入内容时,应按( )。 A.Ctrl+Enter B.Enter C.空格键 D.Ctrl+Space 答案:A 7、如果想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多张幻灯片,则可按下( )。 A.Del B.ESC C.Alt D.Ctrl 答案:D 8、新教师在课前为了掌握自己演讲幻灯片所用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C )。 A.使用“工具”里的“记时” B.使用“工具”里的“排练记时” C.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排练记时” D.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记时” 9、老师在播放利用电子幻灯片制作的电子相册时,若想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按( ) A.Ctrl+C B.Esc C.PageDown D.End 答案:B 10、在前端分析中,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用图表或符号等直观形式来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为(C ) (分数:1) A.信息加工分析 B.层级分析法 C.图解分析法 D.归类分析法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少了一张图片,而该图片在word文档里有,现在需要把该图片补上,下列哪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C ) (分数:1) A.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B.将图片直接拖动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C.选中word文档中的图片,使用ctrl+C和ctrl+V组合键将图片复制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D.把word文档保存为图片格式,再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12、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A )。 (分数:1)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13、幻灯片演示文稿提供的以下哪种功能,可以设置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 (分数:1)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幻灯片切换 D.预设动画答案:B 14、在Power Point 2000中,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按纽后,默认弹出的对话框是用来选择(C )的 A.幻灯片的母版 B.幻灯片的模板 C.幻灯片的版式 D.幻灯片的配色方案 15、制作幻灯片时,剪贴画的资源库为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没有安装PowerPoint软件 B.没有安装PowerPoint自带剪贴画库 C.电脑突然死机了 D.在剪贴画库里,没有教师要找的画答案:B 16、在使用幻灯片演示文稿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在当前演示文稿中新增加一张幻灯片,可采用( C )方式。 A.选择“文件”|“新建”命令 B.选择“插入”|“幻灯片副本”命令 C.选择“插入”|“新幻灯片”命令 D.选择“文件”|“打开”命令 17、PowerPoint的主要功能是( A ) A.制作电子幻灯片 B.编辑和排版文档 C.处理声音文件 D.制作和处理动画 18、在幻灯片中,哪一种视图最合适用户查看和组织贯串幻灯片的整体构思,方便文本的编辑?( B ) 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幻灯片放映视图 19、在PowerPoint的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 )。 A.文字 B.艺术字 C.文本框 D.图表答案:A 20、在播放使用幻灯片做成的演示课件时,如果想放映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几张不打算播放了,应该怎样操作?( ) A.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放映”来设置 B.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来设置 C.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放映方式”来设置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二) 九年级英语试题卷 (全卷四个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四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题卷的相应位置,听力测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听句子,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第二节听句子,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 九年级英语试题卷?第 1 页(共8页)

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6. A. That’s right. B. You’re the best. C. Thank you. 7. A. Good idea. B. Got it. C. Have fun. 8. A. I don’t like it . B. Coffee, please. C. Yes, please. 9. A. It’s easy. B. Good luck. C. Congratulations. 10. A.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B. I have a cold. C. Lucky you. 第三节听对话,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每段对话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听第一段对话, 回答第11~12小题 11. What did Barry think of the movie? A. It was exciting. B. It was scary. C. It was boring. 12. What day is it today? A. Sunday. B. Saturday. C. Friday. 听第二段对话, 回答第13~15小题 13.What club does the boy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Sports club. C. Art club. 14. What is the boy good at? A. Dancing. B. Singing. C. Drawing. 15. Who says the boy has the drawing talent? A. His parents. B. His pen pal. C. His art teacher. 第四节听短文,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完成下列信息表格的正确选项,短文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6. A. the school B. the park C. the trip 17. A. 7:30 B. 7: 00 C. 8:30 18. A. cakes B. hamburgers C. bread 19.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park C. on the bus 20. A. Walking around B. Playing games in C. Having dinner in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二节, 满分30分) 九年级英语试题卷?第 2 页(共8页)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教学人员初级(小学语文)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 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信息化教育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信息化教育中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只通过网络来实现 B.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的内涵 C.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 D.信息化教育中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模式为讲授/辅导型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学习需要”指的是( )。 A.教师的差距与需要 B.学生的学习需要 C.教学过程的需要 D.教学手段的需要 答案:B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前端分析] 第3题(单选题)学习者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 B.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者一般特征 C.学习者分析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D.分析学习着急初始能力之后将学习起点确定为高端的水平 答案:A 第4题(单选题)在前端分析阶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目前的知识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 )。 A.跳过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直接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B.先强化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C.在黑板上列出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然后对照着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D.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上课期间展示,然后进入本课时的教学 答案:B 第5题(单选题)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科目 语文 年级 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秋天的美好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带有艺术化的语言 2.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对课文语言理解的意境

中级考试_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题

中级考试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题(中级) (一)基本知识篇:请回答以下选择题,在选项前的()中打“√”。 1.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你最赞同的是: ()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 2.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没必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3.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你不赞成的说法是: (√)代替教师的角色。()展示教学容。()创设学习情境。()支持师生交流。 4.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你同意下列哪些说法,请在前面的()中打“√”。 ()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畴既包括现代教育思想,又包括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方法、教学技能与技巧、现代教学设计等诸方面的容;(√)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体现在它更多地注重探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教育服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着眼点与归宿就是研究现代

教育媒体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当着眼于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5.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6.什么是教育技术,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的方面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7.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可以从: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来回答,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容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等;8.教育技术的开发主要包括:文印技术、音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综合技术等;利用主要包括: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并制度化、政策与法规等; 9.教育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等; 10.教育技术的评价主要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11.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有哪些,它对教学有哪些影响?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等。可以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容来看其对教学的影响有: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它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转眼之间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入地了解到: 1、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4、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5、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1)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3)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6、“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还有以下知识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基本属性: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类学习问

2019年初中学业模拟考试

2019年初中学业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第I 卷(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 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②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B. ③是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切西瓜或削水果时流出的汁液通常来自于⑤ D.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③④⑥ 2.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 要将视野右下方的气泡从视野中移出,最快的方法是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D. 将一片菠菜叶放在显微镜下,若按显微镜使用方法规范操作,一定能看见菠菜细胞 3.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 ,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E 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 F 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 P 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Q 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4.2019年4月6日,山东沂源第二十五届汇泉桃花节在沂源县龙子峪村桃花岛开幕,桃花岛万 亩桃花漫 山遍野盛放。下列有关桃花发育成桃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品种的桃树相互授粉,不会改变所结桃的口味 B. 桃鲜美多汁的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 C.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开花和传粉 D. 桃核的硬壳是桃种子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 5. 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了 “生物和生物圈”后,对以下两幅图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 ②③④⑤⑥⑦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题(单选题)根据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结合您的教学实践,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中并没有开展信息技术课,我们发展中国家开展信息技术课成本太大,可以考虑取消 B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中,比如文字处理可以和语文课结合,电脑绘画也可以和美术课整合,因此没有必要在中小学中开展单独开信息技术课 C 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整合其实是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前者是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后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来学习其他的课程 D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是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便于其他学科开展信息技术整合 第2题(多选题)经过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后,您准备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您认为下面这些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3分) A 可以考虑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B 可以考虑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C 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D 可以考虑如何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尽量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 E 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1分) 在进行“插入表格“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学习理论,目前学习理论中对于教学设计影响很大的理论体系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根据您对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分)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近期提出的,有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理论学说,因此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练习题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练习题 一、思考与练习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提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主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二、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教学前期分析:教学前期分析(Front-End Analysi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1968)提出来的,意即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课程网络培训测验考试及全部答案

模块一 Question 1 分数: 8 (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b ),(d)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实施 b. 利用 c. 培训 d. 管理 Question 2 分数: 8 (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a、c)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b. 学生 c. 教学资源 d. 教师 Question 3 分数: 8 (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选择一个答案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c.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 d.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Question 4 分数: 8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 选择一个答案 a.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b.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 d.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Question 5 分数: 8 (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B)、(D )、传输与呈现。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分析 b. 加工 c. 研究 d. 存储 [attachment=117] 模块2: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 阅读测验 Question 1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a )。 选择一个答案 a. 兴趣偏好 b. 学习习惯 c. 学习风格 d. 知识基础 e. 学习动机 Question 2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属于教学目标描述中的(c )。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情境b. 范围c. 行为条件d. 知识基础 Question 3 分数: 2 ( 多选题)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b.d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抛锚式 b. 讲授法 c. 支架式 d. 操练—反馈式 e. 探究式 Question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