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理论定价与实证分析

国债期货理论定价与实证分析
国债期货理论定价与实证分析

国债期货理论定价与实证分析

国债期货理论定价与实证分析

一、引言

世界上最早的国债期货是由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中国国债期货的交易试点,在1992年底开始在我国进行了国债期货的交易。但在几年后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爆发了“327事件”,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从此停止交易。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重启交易。国债期货交易的重新启动,对于完善债券市场体系,满足避险要求,促进金融产品市场创新,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意义十分深远。

二、国债期货定价理论

国债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是一个名义上的债券,在现实中这样的债券并不存在,在计算国债期货理论价格的时候需要把这些债券转换成与期货价格可比较的价格,也即债券的标准化,债券标准化后之后寻找回购利率最高的债券作为可交割债券,通过持有该可交割债券的成本来计算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

(一)转换因子

转换因子就是一种折算比率,是将现券债券价格调整为可以与期货价格进行直接比较的价格。鉴于可交割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到期日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需要转换因子(Convertible Factor)进行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表示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票面利率3%,x表示交割月到下一付息月的月份数;n表示剩余付息次数;c表示可交割国债的票面利率;f表示可交割国债每年的付息次数。

(二)最便宜可交割债券

因为转换因子的存在,使得可交割债券的价格与期货的价格有了可比性,比较之后就会发现某一些债券比较便宜,而本文由收集整理某一些债券稍微贵一些。其中对于期货空头而言,对自己最有利的可交割债券则称之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CTD)。寻找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也即CTD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基差法和隐含回购利率法。

(三)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定价

国债期货与普通期货的不同之处在于,St的选择面较广,且最后期货合约的交割价格涉及到国债现券和名义债券之间的换算。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期货空头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CTD券交割一定是最优选择,确定了持有的现货之后,就可以根据持有成本模型计算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推导出的国债期货理论价格公式为:国债期货理论价格=[CTD券现货价格+持有现货的成本-持有CTD券的收益]/CTD 券转换因子。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结果

本文进行实证分析的数据是2015年3月4日至2015年5月21日的国债期货数据,合约是TF1506,共计是165个数据。根据隐含

回购利率最高找出每日的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利率取自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根据上述的理论计算方法,可以得到TF1506合约的理论价格。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TF1506合约而言,其实际价格的走势与理论价格的走势高度一致,在波动的时点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说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比较合理,分析结果比较准确。区别仅仅是波动的幅度有所不同,国债期货理论价格波动范围比较大,而期货的实际成交价格波动比较小。二是本文推算的国债期货理论价格总体上高于国债期货的实际交易价格。

(二)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偏差原因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的期货价格波动比较平缓,而理论上比较大。一个原因是理论价格的计算采用的是持有成本模型,在持有成本模型中没有考虑实际成交的交易成本(比如佣金),所以计算的过程中理论价格有一些偏高。同时在持有成本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卖方期权的价值,期货合约的卖方在交割的同时有选择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权利,相当于是在期货合约的卖方嵌入了一个期权,这个期权是有价格的,在计算理论国债期货的价格时应当减去这个卖方期权的价格,本文没有估算卖方期权的价格,可能会造成理论价格的偏高。

第二个原因是国债期货的成交量不足,也即流动性不足,不能充分的反映出理论价格。因为成交量的不足,很多真实的价格信息和波动浮动都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来,所以实际的成交价格仅是部分的反应出了理论的价格。

流动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市场利率波动太小,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债期货市场的迅猛发展是因为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加大,国债期货作为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便发展起来,使得国债市场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但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各种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于这样的需求并不大,这与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国内经济状况和利率水平都相对稳定,没有一种倒逼机制去让投资者关注利率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期货价格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在于现阶段国债期货的流动性不足,很多套利的成交无法完成,使得现在的实际交易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理论的价格。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寻找隐含回购利率最高的债券来计算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通过与实际交易价格的对比,发现了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在波动的时点高度一致,并且理论价格高于实际价格。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债期货流动性不足,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太小。这两者实际上互相影响的,处理不好会造成恶性循环,只有市场利率的进一步放开,企业对利率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国债期货的需求才会体现出来,进一步交易量也会逐渐放大。

国债期货的定价机制与基差交易研究

国债期货的定价机制与基差交易研究 永安研究院金融期货部 赵晶 在前述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转换因子及CTD券等国债期货的基础概念,本文将重点梳理如何对国债期货定价以及基差交易的相应理论及策略。与大多数商品期货类似,国债期货的目前现有的对冲套利策略也分为期现套利及跨期套利两大部分。但是由于其合约设计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其套利方式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套利,这一点在基差交易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国债期货的定价机制 在对国债期货的套利策略展开论述之前,首先来了解其定价机制。与股指期货类似,国债期货同样可通过持有成本理论,求得其理论价格,即有以下公式成立。 国债期货理论价格 CTD券净价 持有现券的成本 持有现券的收益 CTD券的转换因子 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其理论价格。 F P AI 1 r t365 ∑C 1 r t 365 AI 其中: (1)P是CTD券的净价; (2)AI 是CTD券在初始时刻的应计利息;

(3)AI 是CTD券在交割日时的应计利息; (4)C 是第i次收到的票息; (5)n是从初始时刻到交割日付息的次数; (6)t是从初始时刻到交割日的天数; (7)r是回购利率; (8)CF是CTD券的转换因子; t 是收到第i次票息后到交割日的天数。 有了上述理论价格之后,既可以构建国债期货的套利区间,从而进行期现套利。 图1:国债期货期现套利区间 资料来源:永安期货研究院 但是现实中的国债期货基差交易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由于期货价格中还隐含了期权价值,因而运用持有成本理论进行期现套利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基差的概念、影响CTD券转换的主要因素等问题,

二、国债期货基础知识之二——国债期货

二、国债期货基础知识之二——国债期货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个主要品种,是指买卖双方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按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券款交收的国债交易方式。 在国际市场上,国债期货是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基础类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从成熟国家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活跃债券现货市场交易、促进国债发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2、国债期货有哪些特点? 国债期货具有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和信用风险低等特点: 第一,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引入了做空机制,交易者可以利用国债期货主动规避利率风险。运用国债期货可以在不大幅变动资产负债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对利率风险头寸的调整,从而降低操作成本,有效控制利率风险。

第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时,国债期货采用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交易透明度高,降低了寻找交易对手的信息成本。 第三,流动性高。国债期货交易采用标准化合约形式,并在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因此流动性较高。 第四,信用风险低。国债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需交纳保证金,并且为了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3、国债期货有哪些基本功能?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国债期货的“3..27”事件始末

国债期货的“3..27”事件始末 1993年开始的国债期货交易风波,主要是指的 3.27风波国债进入期货市场的始作俑者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来说,股票市场是非常冷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没有开设证券交易,交易的保证金也要求很高,一般至少5万元,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值。而有钱的人还都沉在商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绝对害怕的,所以要改变冷清的状态,创新品种就是活跃市场的最好办法。 1992年底,12个品种的国债标准期货合约被隆重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十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如雨后春笋一下遍布主要的期货交易中心。当时国债期货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钻实际利率比国债利率高的空子,违规超计划卖出非实物国债,以套用社会资金牟利。当国务院宣布查处这类券商时,他们为了补足计划外卖出的这部分非实物券,纷纷买入流散在社会上的实物券,使国债现货市场人为制造出供小于求的局面。二是为了配合新国债发行,财政部根据当时物价水平较高的客观情况,对1992年3年期和5年期利率比较低的券种实行保值补贴。一时间,国库券炙手可热。 当时,国债期货开户保证金只要1万元,每手保证金只要500元,浮盈还可以再开新仓;一些散户满仓带透支,一路死多头,由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再由几十万元翻到几百万元,那狂热绝不亚于一场豪赌,赌成了就是“王”,赌输了那就另当别论了。随着国债期货虚盘毫无节制的扩大,市场在进入1994年下半年以后,已逐渐沦为超级主力机构堆砌巨资互相抗衡以图投机暴利的赌场。1995年初,市场盛传“财政部将对‘3.27'国债加息”的消息。从2月初起,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因对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的错误预估,联手对“3.27"品种在148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抛空,企图操纵市场。2月23日,辽国发及其操纵的几家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期货经纪公司大笔抛空无效,又提前得知“贴息”的确切消息后,率先空翻多。这一行为再加上原本就做多的各种机构的推波助澜,导致期价自148.50飙升,最高至151.98。后知

证券投资基金国债期货投资会计核算业务细则(试行)

证券投资基金国债期货投资会计核算业务细则(试行) 目录 一、总则 (3) 二、科目设置 (5) 三、主要账务处理 (6) (一)存入保证金 (6) (二)提取保证金 (6) (三)开仓 (6) 1、买入合约:记录初始合约价值 (6) 2、卖出合约:记录初始合约价值 (6) (四)平仓 (6) 1、买入合约卖出平仓 (6) 2、卖出合约买入平仓 (7) (五)交易费用 (7) (六)日终结算 (7) 1、买入合约日终估值 (7) 2、卖出合约日终估值 (8) 3、确认平仓损益 (8) 4、当日无负债结算 (8) (七)调整合约占用的交易保证金 (8)

(八)实物交割 (8) 1、意向申报日(T日:减少待交割持仓) (9) (1)减少空头待交割持仓: (9) (2)减少多头待交割持仓: (9) (3)其他会计分录参照(六)(七)处理。 (9) 2、交割空头持仓:(T+1日:交券日) (9) 3、缴款交收(T+2日:配对缴款日) (9) (1)空头交收,并减少待交割债券持仓: (9) (2)多头缴款,并确认待交割债券投资: (10) (3)保证金调整参照(七)处理。 (10) 4、交割多头持仓:(T+3日:收券日) (10) (九)交割违约 (10) 1、违约方: (10) 2、被违约方: (11) 附件:参考范例 (12)

一、总则 (一)为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国债期货投资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指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委托财产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其会计核算可参照本细则办理。 (二)本细则所称国债期货,是指由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以国债为标的的金融期货合约。 (三)基金国债期货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本细则处理。若基金开展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规定的运用套期会计条件的,可运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 (四)基金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形成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并对套期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 (五)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合约,一般以估值当日结算价进行估值,估值当日无结算价的,且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的,采用最近交易日结算价估值。基金管理公司应在业务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相关估值监控程序,根据市场情况建立结算价估值方法公允性的评估机制,完善相关风险监测、控制和报告机制,确保基金估值的公允、合理。

中金所期国债期货合约交割细则

(2015年3月6日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以下简称本合约)交割行为,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相关实施细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合约采用实物交割方式。 第三条交易所、会员、客户及期货市场其他参与者应当遵守本细则。 第四条交割涉及的国债托管业务由国债托管机构依其规则及相关规定办理。 前款所称国债托管机构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 第二章可交割国债 第五条本合约的可交割国债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境内发行的记账式国债; (二)同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三)固定利率且定期付息; (四)合约到期月份首日剩余期限为6.5至10.25年; (五)符合国债转托管的相关规定; (六)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本合约的交割单位为面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国债。每交割单位的国债仅限于同一国债托管机构托管的同一国债。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托管的国债分别计算。 第七条本合约的可交割国债及其转换因子数值由交易所确定并向市场公布。 第三章交割流程 第八条本合约进入交割月份后至最后交易日之前,由卖方主动提出交割申报,并由交易所组织匹配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割。合约最后交易日收市后的未平仓部分按照交易所的规定进入交割。 客户参与交割视为授权交易所委托相关国债托管机构对其申报账户内的对应国债进行划转处理。 第九条最后交易日之前申请交割的,当日收市后,交易所按照客户在同一会员的申报交割数量和持仓量的较小值确定有效申报交割数量。所有卖方有效申报交割数量进入交割。 交易所按照"申报意向优先,持仓日最久优先,相同持仓日按比例分配"的原则确定进入交割的买方持仓。买方有 效申报交割数量大于卖方有效申报交割数量的,按照买方会员意向申报时间优先的原则确定进入交割的买方持仓,未进入交割的意向申报失效。 所有进入交割的买方和卖方持仓从客户的交割月份合约持仓中扣除。 第十条最后交易日之前申请交割的,客户通过会员进行交割申报,会员应当在当日14:00前向交易所申报交割意向。 卖方申报意向内容应当包括可交割国债名称、数量以及国债托管账户等信息。 买方申报意向内容应当包括交割数量和国债托管账户等信息。买方以在中国结算开立的账户接收交割国债的,应当同时申报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开立的账户。 会员应当确保申请交割的客户具备交割履约能力。 第十一条最后交易日收市后,同一客户号的双向持仓对冲平仓,平仓价格为该合约的交割结算价,同一客户号的净持仓进入交割。

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应用案例分析题库

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应用 案例分析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TF1412国债期货合约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提及国债期货,我们并不陌生。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合约标的的期货产品,属于利率期货的一个品种。世界上最早的国债期货于1976年由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当时推出的期货合约标的是90天期的短期国库券。201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量达到亿手,成为全球国债期货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之一。在短短的30多年里,国债期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期货产品。 我国曾在1992-1995年进行过国债期货的试点,成交非常活跃,仅上交所全年的成交量就达到了近2万亿。但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在那个时候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市场监督以及管理还没有构建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最终国债期货试点交易仍是失败了。随后这些年里,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慢慢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18年的发展和酝酿,我国开展国债期货试点交易的条件已经初步构建了起来,与当年比较起来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2012年2月13日,我国开始尝试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与股指期货同一交易所的中金所开始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2012年4月2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开始向全市场推广。经过一年多的仿真交易以及股指期货的成功上市的经验积累,国债期货重启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2013年9月6日,阔别18年之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规定

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规定为规范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有效防范风险,依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以下简称衍生品办法)等规章办法,制定以下规定: 一、本规定所称国债期货,是指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以国债为标的的金融期货合约。 二、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衍生品办法的规定,做好制度、岗位、人员及信息系统安排,遵守管理规范,强化风险管理。 三、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不得用于投机目的,应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为目的,包括: (一)对冲或规避现有资产风险; (二)对冲未来半年内拟买入资产风险,或锁定其未来交易价格; (三)对冲或规避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 本条第(二)项所称拟买入资产,应当是机构按其投资决策程序,已经决定将要买入的资产。未在决定之日起的半年内买入该资产,或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买入该资产,应当在

规定期限结束后或做出放弃买入该资产决定之日起的15个交易日内,终止、清算或平仓相关衍生品。 本条第(三)项是指人身保险公司按其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资产负债管理执行委员会决策程序,决定缩短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从而对冲由此带来的利率风险。风险对冲方案一经确定须严格执行,未经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资产负债管理执行委员会决策,不得更改。 四、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以确定的资产组合(以下简称资产组合)为基础,分别开立期货交易账户,实行账户、资产、交易、核算等的独立管理。 五、保险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并履行内部决策程序。 六、保险机构自行或受托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应当根据衍生品办法规定,制定风险对冲方案,明确对冲目标、工具、对象、规模、期限、风险对冲比例、保证金管理、风险敞口限额,对冲有效性的相关指标、标准和评估频度,相关部门权限和责任分工,以及可能导致无法对冲的情景等内容,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包括征求风险管理部门的意见。对于对冲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利率风险的策略,保险公司还应当进行风险对冲策略对公司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景测试,并与风险对冲方案一并提交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或资产负债管理执行委员会审批。

国债期货培训考试题目

国债期货培训考试题目 一、单选题。 1、国内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是()B A 交易所 B 银行间 C 柜台 2、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是()C A 直接发行 B 代销发行 C 承购包销 3、中金所即将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B A.合约价值的3% B. 合约价值的2% C. 合约价值的4% D. 合约价值的5% 4、(接上题)此合约的合约标的为()。D A.面值为10万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名义中期国债 B. 面值为100万人民币、票面利率为2%的名义中期国债 C. 面值为10万人民币、票面利率为2%的名义中期国债 D. 面值为100万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名义中期国债 5、(接上题)此合约的每日价格最大波动幅度为()。B A.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3% B.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 C. 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2% D.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 6、中金所即将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交易时间为()。C A.9:30-11:45,13:00-16:30 B. 10:00-11:30,13:00-16:15 C. 9:15-11:30,13:00-15:15 D. 9:30-11:45,13:00-16:15 7、中金所即将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交割方式为()。B A.现券交割 B. 实物交割 8、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表现在()。C A.利率上升,债券收益率下降 B. 利率上升,债券收益率不变 C. 利率上升,债券收益率上升 9、下列有关基差的计算公式,正确的为()。C A.实际基差=现券报价-期货结算价格 B. 净基差(BN0C)=实际基差-持有成本 C. 实际基差=现券报价-期货结算价格*转换因子 D. 净基差(BN0C)=实际基差-持有成本*转换因子 10、中金所即将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为()。D A.0.01元/百元 B. 0.02元/百元

案例二十四:“327”国债期货风波

案例二十四:“327”国债期货风波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另一当事人尉文渊被免掉上交所总经理的职务。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国债期货不对公众开放,交投极其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0个商品交易所)。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1992—1994年中国面临较高通货膨胀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胀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胀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但在上海金融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管金生就是不相信。当然,管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很弱,不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据说,当时管金生曾经要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为万国证券的持仓多开敞口,但遭到尉文渊的拒绝。而尉文渊并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时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超过规定持仓量很多。 与此同时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突然翻空为多,联盟阵营的瓦解让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于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份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份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份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份(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打到147.40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根本没有,一句话,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却成为当天的收盘价。 “327”国债期货事件事后被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管金生的确胆大,胆大本身不是错误,关键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实施了错误的行为,所以,管金生被捕。 “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5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思考题: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重新开放可以从“327”国债期货风波中吸取哪些教训?

327国债期货事件分析

国债期货 Treasury futures 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国债期货交易的特点 期货交易是一种复杂的交易方式,它具有以下不同于现货交易的主要特点: ⒈ 国债期货交易不牵涉到国债券所有权的转移,只是转移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 ⒉ 国债期货交易必须在指定的交易场所进行。期货交易市场以公开化和自由化为宗旨,禁止场外交易和私下对冲。 ⒊ 所有的国债期货合同都是标准化合同。国债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是一种杠杆交易。 ⒋ 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无负债的每日结算制度。 ⒌ 国债期货交易一般较少发生实物交割现象。 国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条款 1、交易单位(trading unit):也称合约规模(contract size),是指交易所对每份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数量。

2、报价方式(price quotation):是指期货价格的表示方式。短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报价方式采取指数报价法,即100减去年收益率。 3、最小变动价位(minimum price change):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价格每次变动的最小幅度。 4、每日价格波动限制:是指为了限制期货价格的过度涨跌而设立的涨跌停板制度。 5、合约月份(contact months):是指期货合约到期交收的月份。 6、交易时间(trading hours):是指由交易所规定的各种合约在每一交易日可以交易的某一具体时间。 7、最后交易日:在期货交易中,绝大部分成交的合约都是通过反向交易而平仓的,但这种反向交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一规定的时间就是最后交易日。 8、交割安排:包括交割的时间、交割的地点、交割的方式,以及可用于交割的标的物的等级等。 9、部位限制:是指交易所规定的某一交易者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持有期货合约的最大数量。 国债期货交易策略 国债期货的交易策略根据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为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三种交易方式,每一种交易方式都具有不同的交

国债期货基础知识及套利策略

一、国债期货的基本介绍 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属于利率期货的一种。 利率期货 ?短期利率期货:短期国债期货、欧洲美元期货、90天存单期货?中期国债期货:10年、5年、2年 ?长期国债期货:大于15年 ?市政债券期货 2008年全球场内期货及期权结构分布 二、我国国债及衍生品情况 我国国债期货的发展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向机构投资者开放的标准国债期货合约; 1993 年10 月开始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其后国债期货交易在多个交易所推出; 1994年2季度后,国债期货成交趋活跃,仅上交所全年成交量就近2 万亿; 1995/2/23 日,“327 事件”爆发; 1995/5/11 日,“319 事件”爆发; 1995/5/31 日,全国14个国债期货交易所全部被平仓,国债期货至此消失。

我国早期国债期货的缺陷 没有市场化利率; 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 没有发达的国债现货市场 恢复和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国债期货交易可以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提供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和工具; 国债期货交易能提升国债市场功能,促进国债市场发展,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 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能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 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是完善期货市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现实需要。 重新推出国债期货可行性分析 利率市场化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现实依据; 快速发展的现货市场为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商品期货(特别是股指期货)的推出和交易为我国恢复国债期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国债的发展现状 国债期货的目标群体 2011年各机构共交割债券285万亿左右,是GDP的6倍,其中

319国债期货事件

我国利率期货存在的问题 ---就“327”、“319”国债期货事件进行分析 班级:10705班 学号:1007534068 姓名:李丽君 提交日期:2013/4/27

目录 1.利率期货简介 (3) 2.利率期货的特点 (3) 3.利率期货的市场功能 (3) 4.“319”国债期货事件简介 (3) 5.“319”国债事件反映了我国利率期货存在的问题 (3)

一、利率期货简介 所谓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 它可以回避银行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利率期货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通常,按照合约标的的期限,利率期货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两大类。 二、利率期货的特点 1.利率期货价格与实际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即利率越高,债券期货价格越低;利率越低,债券期货价格越高。 2.利率期货的交割方法特殊。利率期货主要采取现金交割方式,有时也有现券交割。现金交割是以银行现有利率为转换系数来确定期货合约的交割价格。 三、利率期货的市场功能 1.价格发现 2.规避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率期货做到锁定未来收益率和锁定未来的借款成本。 3.优化资产配置利率期货交易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率,即利率期货的双向交易可以使投资者无论在债券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利率期货来进行保值,从而避免了资金的闲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利率期货交易还可以方便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从而提高了交易的投资收益率。 四、“319”国债期货事件简介 “319”国债期货事件是“327”国债期货事件以后我国期货交易市场发生的又一起恶性违规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操作手法与“327”事件颇为相似。 1995年5月11日,上海国债期货交易市场“319”品种以涨停板价格183.88元高开,当日收市前亏损严重的空方主力采用透支交易及超仓等违规手段大量抛空,造成当日交易行情大幅震荡。“319”合约当日成交量创下173万手的天量,持仓量达到57万手。由于市场风险骤增及空方主力的严重违规行为,上交所于5月12日暂停开设新仓,并按50%的比例对会员单位采取强行平仓的措施,当日会员累计平仓46万手,占11日持仓总量的50%以上。 5月15日,上交所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并宣布对五家违规会员予以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并罚款等严厉处罚。 5月17日下午,“319”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在历时404个交易日后,以失败而告终。 五、“319”国债事件反映了我国利率期货存在的问题 1.国债期货市场的不完善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较弱,国债一级市场规模狭小,二级市场真正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极为有限;其次国债现券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多以期限为3年的中期国债为主,缺乏保值需求较高、价格波动风险较大的长期国债,造成国债期货市场投机过度;第三,持有者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行为非理性化,个别交易者利用交易所在管理、监控等方面的失职而进行恶性操作、蓄意违规违法。例如,“327”国债事件的主角万国证券公司,在严重违规的“8分钟’’之前,就已经持有近1000万的空仓,其对应现券的总面值达2000亿元,与我国实际可流通的400亿国债现券相比,完全不符合现实,然而由于缺乏内部控制,使得其违规交易行为的不到控制;最后,场外市场发展滞后,这些直接制约了国债期货交易的活

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确定与实证分析

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确定与实证分析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确定与实证分析引言 20世纪70年代,由于先后发生的&Idquo;石油危机”使美国的金融市场极不稳定,利率波动频繁,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国债期货应运而生。随后,英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此金融产品。我国也于1992 年开始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但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最终以失败告终。经过18年的准备,2013 年9 月 2 日国债期货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一、最便宜可交割债 (一)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概念我国的国债期货采用实物交割方式,然而国债有期限、票息率及 付息方式的不同,因此同一种国债的数量有限,为避免卖方在交割日无充足标的债券而违约,国债期货的标的债券采用名义标准券,并规定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 年(不含7 年)的固定利息国债均可作为可交割债券。一揽子可供选择债券的存在使国债期货空方可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及各种可交割债券的情况,通过一定的方法选择出交割时成本相对便宜的债券,这个债券就称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 (二)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意义 现实交易中,国债期货与其他期货交易一样,投资者大多会选择在未来某时刻平仓,而非将合约持有至到期进行实物交割,但这并不能说明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没有意义。 1. 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可减少期货空方的交割成本可交割债券通过

转换因子将其标准化,转换因子实质是衡量一个交割券等于多少个名义标准券。可交割债券价格随着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两者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而转换因子却在交割周期内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可交割债券的价格差异仍然存在。基于上述原因,国债期货空方可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债券进行交割以达到成本最低。 2. 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是国本文由收集整理债期货理论定价的基 础 由于国债期货空方具有卖方选择权,为降低成本,必然选择最便宜的可交割债券,通过国债期货定价公式得到的价格为空方愿意卖出期货的最低价格。基于此,多方也不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由此,可以看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对于国债期货定价来说是极其重要。 3. 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过程中的结果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期现套利机会的依据 当现货与期货存在价格差时,可同时在两个市场进行反向操作,低买高卖从而获得利润。根据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过程中所得的隐含回购利率与国债回购利率的比较或是净基差与零的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期现套利机会。 二、选择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最便宜可交割证券的方法:隐含回购率法、净基差法以及经验法。 (一)隐含回购利率法 其实质是买入现货、卖出期货到交割日的年化净收益率。隐含回购利率最大的债券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此种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准确。

国债期货市场功能及交割制度

国债期货市场功能及交割制度 不少投资者或许都听说过国债期货,但对于它的市场功能或许并不是十分了解。总体来说,国债期货在促进国债发行、提升现货市场流动性、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及时反映货币政策信息以及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国债期货市场功能及交割制度,欢迎阅读。 国债期货市场功能 1发挥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促进国债发行。 国债期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报价成交连续,能够为债券市场提供透明度高、连续性强的价格信息。以我国130015、130020两只可交割国债为例,国债发行中标价格与国债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最低为0.07元,国债期货为国债招标发行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国债承销团成员利用国债期货锁定利率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的初步显现,提高了投资者参与国债投标积极性,促进了国债发行。 2提升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上市以来,国债期现货之间套利交易机会、实物交割需求等的增加,促进了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最便宜可交割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升尤为明显,促进了现货市场定价效率的提高,从而夯实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基础。国债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对中长期利率

走势的预期,对现货市场价格进行再发现、再定价、再校正,提高现货市场定价效率,进一步提升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有效性。 3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及时反映货币政策信息。 国债期货是横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衍生品,期现套利交易有助于消除同一券种在两个债券市场上的定价差异,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促进国债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双向流动。 4丰富证券公司等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持有国债意愿明显增强。 证券公司参与国债期货实物交割,不仅可以实现套利交易策略的收益,也可以节约现货交易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市场冲击成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债现货,从而实现对国债现货交易的投资替代。证券公司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持有国债意愿明显增强。 5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和业务创新,促进各行业共同发展。 国债期货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了金融机构的交易策略,促进基于债券市场组合和国债期货的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效率,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债期货交割制度 与股指期货的现金交割不同,国债期货交割往往采用实物交割的模式。在实物交割模式下,如果国债期货合约的卖方没有在合约到期前平仓,理论上需要用名义标准券去履约。所谓名义标准券,是指

国债期货案例

“2.23”国债期货事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3年10月25日向社金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327品种是1994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国债期货品种.其标的物是财政部于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9.5%.到期本息128.50元,享受两年保值贴补,在保值贴补率不断升高等题材刺激下.327品种的价格屡屡被炒高。1994年7月327上市时价格为131.05元,到1994年12月30日,价位一路冲到147.95元。 1995年初,某些大公司基于对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估计,认为1995年1月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保值贴补率也将自4月起逐步回落,可流通的新债发行规模较大.于是开始较大规模地做空。然而进入 2月份后,由于市场盛传保值贴补率将上升较多.327品种为市场人士看好,价格继续上升。被套空头主力大肆出击压盘.但即便如此,市场价格仍维持在148元以上。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1995年度新债发行的公告.其中可流通部分远远低于市场原先的预期,被视为利多消息。当日上午.先开市的北京、武汉、深圳等地的证券交易中心的327品种价格全线上涨2至3元。沪市开盘后,327品种的价格跳空高开至149.50元.随后又一路上冲到151.30元处盘整。

这一情形对握有大量空头头寸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极为不利。由于对价格走势的错误预期,到1995年2月23日,万国证券共持有180万口的空头头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定其最高持仓量的两倍多。在价格不断上畅的压力下,万国证券试图平仓撤退,但由于持仓量过大,23日上午平仓未果。同时.由于327价格上张造成的巨额亏空.万国证券必须追加巨额保证金。下午,不甘心失败的万国证券总裁管某孤注一掷,作出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策,即试图通过继续大量卖空来压低327品种的结算价格。从下午4点22分12秒开始,万国证券在明知严重违反交易规则的情况下,在短短8分钟内抛出2070万口空单,成交1044.92万口。大量抛压使得327品种价格直线下泻,从151.30元直至147.50元收市.市场一片混乱。 对这种蓄意违规的行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中国证监会采取了紧急措施:(1)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全国专用信息系统宣布.2月23日下午4时22分l 2秒后8分钟的327品种交易无效;(2)暂停国债期货的竞价交易,改为在场内办理协议平仓,(3)实行涨跌停板制度;(4)为防止挤兑风潮,由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向万国证券提供短期拆借资金5亿元人民币。 根据1995年2月25日公布的3年期国债保值贴补率公告,如果不取消23日最后8分钟的327品种交易,万国证券将

【】持有成本法对国债期货定价

持有成本定价法: 持有成本定价法具有如下假设条件: (1) 资金利率是某一个常数,收益率曲线是水平的,并且借、贷利率是相同的; (2) 国债现货交易数量是连续函数,即任何数量的国债现货都是可以买卖的; (3)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实际中都有杠杆倍数限制); (4) 没有交易成本和税收; (5) 保证金无利息; (6) 现货和期货都无违约风险; (7) 国债现货利息再投资收益率固定并且相同; (8) 可交割国债流动性较好并且交易价格确定。 由于国债期货合约的卖方拥有选择交割债券的权力,一般情况下,卖方都会选择对他最有利的CTD 券进行交割。因此当我们确定了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前提),就可以用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计算国债期货的无套利价格。下面我们使用持有成本模型来对国债期货进行定价。 假定进行交易的时间为t,在使用某只国债进行交割的时间为T,在t 时刻我们进行如下建仓操作: (1) 以无风险利率r 融资买入国债现货,买入的面值是100 元人民币,净价为P t,上个付息日到t 的应付利息为t,全价为P t I t; (2) 卖出一份国债期货合约。 该交易者在时间t i, i=1,…,n 收到国债现券利息收入C i,并以无风险利率r 进行再投资。 该投资者在债券期货合约的交割日完成了以下操作: (1)以债券现货按照锁定的期货价格F T进行交割,得到发票价格F T×CF+I T。CF为该债券的转换因子,I T 为付息日t n 到期货交割日T 的应付利息。 (2)以所获得的现金偿还借款,共付出本息) (3)收到国债现券利息再投资收入 该投资者的现金流如下表所示: 在T时刻,该策略的现金流为 交割国债期货:F T×CF+I T 偿还融资本金及利息:)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合约期转现交易细则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合约期转现交易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国债期货合约期转现交易行为,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及相关实施细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未规定的,按照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交易参与人 第三条 客户进行期转现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保障类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需要资产分户管理的特殊单位客户; (二)可以参与交易所国债期货合约交易; (三)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立债券账户或者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开立证券账户; (四)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 符合交易所规定的客户所在金融机构或其管理机构应当通过会员向交易所进行备案。申请备案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国债期货期转现交易业务备案申请书; (二)会员提供期转现交易服务承诺书或者包含期转现交易服务承诺的经纪服务合同; (三)交易所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者材料。 前款规定的备案材料应当通过会员向交易所提交。会员应当尽职审核备案材料,确保材料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五条 交易所在收到符合规定的备案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予以备案,并通知会员。 第三章交易 第六条 期转现交易申报应当包括下列信息: (一)交易时间信息:期转现交易协商一致日期、期转现交易协商一致时间等; (二)交易双方信息:期货合约卖方会员、卖方客户、卖方交易员和期货合约买方会员、买方客户、买方交易员等; (三)期货合约交易信息:合约代码、成交价格、买卖方向、数量等; (四)有价证券或者相关合约交易信息:有价证券或者相关合约交易场所名称、成交编号、有价证券名称或者相关合约标的有价证券名称、有价证券代码或者相关合约标的有价证券代码、成交日期、买卖方向、券面总额、有价证券成交净价或者相关合约成交价格、相关合约结算日期等。 第七条

我国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应用案例分析题库

我国国债期货套利策略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 TF1412 国债期货合约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提及国债期货,我们并不陌生。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合约标的的期货产品, 属于利率期货的一个品种。世界上最早的国债期货于 1976 年由美国的芝加哥商 品交易所 (CME) 推出, 当时推出的期货合约标的是 90 天期的短期国库券。 2011 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 10 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量达到 3.17 亿手,成为全球国债 期货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之一。在短短的 30 多年里,国债期货市场得到 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期货产品。 我国曾在 1992-1995 年进行过国债期货的试点,成交非常活跃,仅上交所全 年的成交量就达到了近 2 万亿。 但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在那个时候还处于起步阶 段, 与之相配套的市场监督以及管理还没有构建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虽然进行 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最终国债期货试点交易仍是失败了。随后这些年里,我国 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慢慢的健全和完善, 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 18 年的发展和酝酿,我国开 展国债期货试点交易的条件已经初步构建了起来, 与当年比较起来已经有了天壤 之别。 2012 年 2 月 13 日,我国开始尝试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与股指期货同一交易 所的中金所开始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2012 年 4 月 23 日,国债期货仿 真交易开始向全市场推广。 经过一年多的仿真交易以及股指期货的成功上市的经 验积累,国债期货重启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2013 年 9 月 6 日,阔别 18 年之久 的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重启。新国债期货均为五年期合约,首批 上市的三个五年期合约分别是 TF1312、TF1403 和 TF1406,其中 TF1312 合约的 挂盘基准价为 94.168 元,TF1403 合约为 94.188 元,TF1406 合约为 94.218 元。 自重启以来,国债期货运行平稳。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国债期货日均

国债期货研究分析

一、基于一阶矩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研究 1数据说明和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提供的2013年9月国债期货恢复交易以来的国债TF指数(TF.CFE)作为中国5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指数,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写和发布的上证5年期国债现货指数(000140)作为中国5年期国债期货对应现货标的指数。其中上证5年期国债指数的样本由剩余期限4到7年且在上交所挂牌的国债组成,可有效与国债期货市场产生联动。上述数据均取自于Wind数据库。 下面列出了国债期货和现货指数在2013年9月6日至2016年2月26日期间的价格走势图: 图1上证5年期国债现货指数和中国5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指数走势图 从图中可知:(1)中国国债期货价格Ft序列(实线)与国债现货指数St 序列(虚线)走势是一致的,也即国债现货与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这说明所选取的国债现货指数净价可以作为中国5年期国债期货对应现货标的,国债现货指数的选取较为合理。(2)从长期看,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的一致走势说明存在一个公共隐性有效价格牵引着期货和现货价格共同向前运动和迁移,期货和现货价格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期货和现货市场是基本有效的;从短期看,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趋势在短期内又有些许的差别,说明两个价格又具有各自独特的数据特征。因此,运用误差修正VECM模型观察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从短期偏离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是合理和科学的。

在国债期货和现货数据处理方面:假设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序列分别表示成Ft和St,为了减小它们存在的异方差性,我们分别对它们做了自然对数处理,因此对应国债期货和现货对数价格序列可以分别表示成 = LN(Ft), = LN (St),对应对数价格收益率序列(即对数一阶差分)可以分别表示成,。 2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性检验 本文检验国债期货对数价格与国债现货对数价格是否具备协整关系所使 用的方法主要是E-G两步法,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1 国债期、现货对数价格、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ADF值1%临界值结论 -2.687449 -3.980000 不平稳 -2.342786 -3.980000 不平稳 -9.81368 -3.980000 平稳 -11.56711 -3.980000 平稳 国债期货对数价格和国债现货对数价格均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对它们进行1阶差分处理后,得到的国债期货对数收益率和现货对数收益率 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即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和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中国国债期货对数价格和国债现货对数价格均为1 阶单整序列。运用方程对和进行协整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国债期、现货对数价格、协整性检验结果 系数系数的ADF值结论 -0.7289 0.9081 -5.451196 平稳由表可知:和经方程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了 “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是平稳性的时间序列。因此,和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对和建立VECM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