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2010.No265

摘 要:在足球教学中,脚内侧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而由于此技术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人体的生理活动习惯不相吻合的特点,学生要熟练掌握此技术有很大的难度,本研究宗旨在通过对足球脚内侧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提高脚内侧技术在教学中的质量。

关键词:提高 足球脚内侧技术 质量

脚内侧技术是足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也是教学大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但是由于脚内侧技术特殊的技术要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习惯不相吻合的特点,熟练掌握本技术有很大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掌握此技术,并实践中熟练运用本技术,提高足球技术能力,本人就教学中脚内侧技术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在进行足球脚内侧技术教学之前首先进行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教学

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技术特点与人体正常的走、跑时的生理活动习惯很相似,通过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踢球时支撑脚与球的位置关系会决定出球的质量,脚内侧踢球技术要求的支撑脚站立与脚背正面踢球技术要求的支撑脚站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在球的侧方。

(2)支撑腿的姿态会影响出球质量,支撑在助跑完成后准确的选位以及适度的弯曲会使身体稳定的得到支撑,从而使助跑产生的运动慢量可以有效的向踢球腿传递,也会使踢球腿获得足够的前摆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加大踢球的力度,提高脚触球时部位的准确性。通过脚背正面技术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再学习脚内侧技术时,可以准确协调的控制好支撑腿的姿态。

(3)踢球腿小腿加速前摆过程会影响出球的质量。通过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踢球腿小腿的摆速会决定出球的球速、出球和稳定性。而脚内侧踢球技术中关键的环节就是

小腿在前摆过程中的加速前摆过程。因此,通过脚背正面踢球技术的学习,会帮助学生在学习脚内侧技术时很快掌握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二、在进行足球脚内侧技术教学中先进行脚内侧接控、踢凌宽球的技术教学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习惯:正常人在走、跑等活动中脚内侧部位不会是朝正前方运动并且领先于身体其他部位先动起来的。所以在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中准确的运用脚内侧部位触球是教学中的难点。

(1)通过先进行的脚内侧接控凌空球技术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脚内侧接控凌空球技术的同时,准确了解脚内侧技术的触球部位。为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脚内侧踢凌空球技术的教学,会使学生对脚内侧踢球时踢球脚与球的位置关系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脚内侧踢地面球这一难度较大的专项技术中准确的掌握“脚触球”这一关键技术环节。

三、通过在专项技术练习中的要求来巩固提高学生的脚内侧技术

(1)要求学生只运用脚内侧部位来接控球和传球,在跑动中完成简单的传接球练习。

(2)在教学小比赛中,要求学生只运用脚内侧部位进行传球和射门。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体教部)

如何提高足球教学中脚内侧技术的质量

◇ 张 多

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 徐琼康 赵行英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历史、政治可以死记硬背,学习数理化则侧重于理解与运算,而地理课教学却有着自己独自的特点,得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地理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在教学中,我们总要找一些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化抽象的书本知识为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知识。在传统的地理课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地理课上成了自习课、自学课,或者填鸭式、一言堂,或者老师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在书本上勾画,课后自己背,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学的束缚。这些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应付考试,几天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对以后的工作不但没有任何指导作用,甚至在工作中还会做出一些只讲经济效益,不求环境保护,与地理学及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实践证明,利用实地观察、图示、多媒体辅助是现代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切实可行的三种方法。

一、实地观察法

地理观察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组织、指导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以获得感性认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事物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观察这些地理事物,能让学生对这些地理事物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可见,实地观察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地理观察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尽量采用

实地观察法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自然规律,既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又突破了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技能。

如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梯田,了解在梯田上耕作比在坡地上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人类对不利自然要素的适当改造,有利于人地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图示法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由于受人、财、物、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一些抽象的书本知识都能借助实地观察来帮助理解。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还得教会学生借助图示法来完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对月球的运动实情无法实地观察,在教学“月相及其变化”时,学生理解相当困难。如果在教学时,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画出来,同时,把月球绕地球公转,在不同位置上人们看到的月球反射太阳光部分的视觉形状的变化过程也依次画出来,即“新月—峨眉月—上玄月—凸月—满月—凸月—下玄月—峨眉月—新月”,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归纳出:上弦月及其以前的月相,出现在上半夜,西方天空,月面朝西;下弦月及其以后的月相,出现在下半夜,东方天空,月面朝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形象而生动地理解月相的形成过程,准确地掌握住月相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多媒体辅助法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

2010.No266

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学校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铸辉煌的必由之路。学校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校发展的宏观思考与研究,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积极开发特色资源,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并力求在实效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平庸,逐步发展,从而走向辉煌。

首先,一所学校要确立办学目标。清华大学的一位校长曾说:“方向比努力重要”。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行为。任何学校都要在认真审视学校现状的基础上,以创新和发展的意识,找出自身的个性和优势,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因为目标就是希望, 希望就是动力。

其次,要科学管理,在管理规范上求真求新。管理出效益,科学的管理需要卓越的制度和方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破除学校管理机制上的障碍。学校要积极推进管理民主化,让更多的决策行为从一线开始,让教师积极参与,使管理结构简约化,达到民主管理、自主管理的目的。学校管理要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实现“处处有规范,时时讲规范”,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之路,以“规范管理、目标达成、关注绩效”为主要内容,以“科学、民主、高效、和谐”为基本特征,不断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以制度规范行为、规范过程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管理的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管理的全员性,不仅仅是领导者,教师、学生以及后勤工人等所有员工关心并参与管理;坚持管理的全程性,注重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重视预防和改进。

 第三、以校为本,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教师队伍的发展,是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关键。

教师是专业人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机会、创建平台,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让教师把读书、学习养成生活习惯,要修学治身、治学治业、行学治教;要抓好年轻教师的希望工程、青年教师的成才工程、骨干教师的名师工程、老教师的夕照工程,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可持续发展

◇ 郑泽兵

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事迹报告会、师德演讲、爱心承诺、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营造“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打造学校教师的“凝聚力”和“竟争力”。人心齐、泰山移,不断地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共同发展目标、让教师参与管理、提供充分发展空间、开展丰富工会活动、倡导开放的沟通渠道等形式,增强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凝聚教师的精、气、神,形成全体教师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结精神。同时,要让教师们有一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要明白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在全球化竟争的态势下,提升学校的教育绩效,培养优秀人才,成为各国学校革新的主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家庭对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教育发展的的任务越来越重,我们肩上的担子沉重;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生之间存在竟争,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竟争,在学校内部教师之间同样存在竟争。

第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学校办学,就应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以德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加强学生在诚信、守纪、感恩、互助、挫折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要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育人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做人、做事方面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按规定开足开齐全部课程,特别加强薄弱学科如音、体、美、英语和科技的教学,促进学生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方法、途径的设计中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老师引导的活动中,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角色,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3、创设平台,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学校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参与,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参加,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统筹兼顾,使学校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学校全局上统筹兼顾,处理好学校基础建设和提高学校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仁沱小学校)技术这种能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并用的多媒体辅助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之中,极大地弥补了实地观察法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解决了图示法难以解决的难题,成了今后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他如嗅觉、触觉、味觉只占6%。那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对学生获取知识起到了难以比拟的作用。他还证实:人对知识的记忆持久性结果是人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中自己说过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见,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保持将大大地优越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即是说多媒体辅助法在地理课教学中巧妙地应用既利于获得知识,又利于知识的保持。如在教学风景名山黄山时,适时地用多媒体把黄山的云海、奇松、怪石、日出、彩虹等最富特征的雄奇瑰丽的景观展示出来,学生像观看生动的旅游纪实片一样,感受黄山之奇,并且长期保持着清晰的记忆状态,对实现地理教学的目的起到奇特的效果。

当然,学无定式,教无定法。在地理教学中,方法是很多的,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人们的地理学知识,合理化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地理环境,使人类地球环境得到良性循环,造福于人类,那一定是好方法,都值得各位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借鉴。

(作者单位:徐琼康,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赵行英,重庆市垫江县高安小学)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学法指导

地理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课程,很多的知识点甚至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难。但你最起码应该做到下面五点:学会读图、识图记忆、学会“背”地理、掌握一般知 识、归纳整理。 1.掌会读图 学习地理,一定要把阅读课文同地图和课本内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对地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1)直观读图法:各种地理图表中,有些图表的内容是较浅显易见的,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小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尔后在这两点间划一直线,再观察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颜色的变化,便可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纵向联系法:学地理知识也和学其他知识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用联系法读地图,方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中国气候特点之一的“气候复杂多样”,同学们只要在读好“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地形图"的基础上,把影响气候的诸因素联系起来,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分布错综复杂是造成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又如世界气候类型学习、亚洲主要山脉、高原与河流走向之间的关系等皆可用纵向联系法。 (3)横向对比法:学习地理时,特别是进行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如在学习南美洲的地势地形时,可与北美洲的地势地形相比较。通过读图便知道,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似之处都是由三大地形组成;而南美洲不同于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脉,东部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北美洲则是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这样通过观察、比较,Jlrl~T x,-]南、北美洲地势地形的认识。 2.识图记忆 在中国地理的学习中,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以后学习气候、河流、矿产等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分区地理等各知识点。而“中国政区’’图中各省地理位置的分布似乎比较乱,名称也较多,较难记忆,这样就成了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学习、掌握这张图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呢?这就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记忆技巧。 下面就介绍一种分块记忆方法:

谈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谈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 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 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1 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 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 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 常常出现将海洋名称填注在陆地上,把国界线当成了河流等张冠李戴的笑话。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 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 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其次,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 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 范围,并回答我提出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 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 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2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 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 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 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 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河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结合 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京九铁路刚通车时,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京九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 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 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兰州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 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 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 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 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 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 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地图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地图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方面较详细阐述了地图与地理教学间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初中地理运用地图学习兴趣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泉,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随着今后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融地图技能培养于知识教学之中。 一、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可采用地球仪、景观图,示意图等趣味较强的地图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制造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在经纬线地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小型地球仪,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以下问题:经线和纬线的指示方向是什么?经线的长度是否都相等,呈什么形状分布?纬线的长度是否都相等,呈什么形状分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通过系列设问激发学生发现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乐趣。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我通过展示江西省地形图的教学挂图,多媒体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读图分析我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类型及分布特征,说出我省的气候类型和特征,归纳出我省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深入思考我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学习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好奇心。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乐趣,有助于教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二、学会分析地图,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和地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地图揭示的是连贯的地理信息,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地图的技巧,还要指导他们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多加思考是有效提升识图能力的途径,教师对学生进行看图引导时要形成积极思维,判别出地理现象的源起与过程。比如,学习“气象万千”一课时,引导学生仔细查看世界各地气候的分布和特点,观察并理解世界不同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运用地图典型气候进行区域性总结和概括,以此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地理现象,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和地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三、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在我国地势特征的教学中,我运用中国的地形图和中国地势特征示意图,让学生分析思考“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河流,气候,交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我提示学生结合所学气候、地形等知识分析归纳得出:①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②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③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根据学生思考的问题我提出假设:假如我国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那么我国还会不会有大部分河流东流现象,我国东部降水是否丰富,我国会不会有巨大的水能资源?通过这些假设学生能很快得出不可能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效率

地理学科记忆方法

地理学科记忆方法 地理学科记忆方法 1.比喻记忆法 例如: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可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 记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卫星数最多的行星——土星时,可以将其比作土霸王。 2.字头记忆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头串联起来来完成记忆的方法。 例如:记忆九大行星距日远近时,可以这样记忆: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3.谐音记忆法 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 又如类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氢、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作谐音记忆。 4.接近联想记忆法 是根据有些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记忆方法。 如复习亚马孙平原时,从同一地理空间进行联系,想到亚马孙河,全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量小; 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破坏严重,“世界

肺脏”作用正在不断减弱。 5.类似联想记忆法 是根据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记忆方法。 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都为37万平方千米。 6.对比联想记忆法 如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气压分布状况、气流状况、天气状况都相反,学习时,只需精记一种即可。 7.从属联想记忆法 通过关系联想,引导思考、理解地理知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思考问题有明确的方向,感到有些知识多而不杂,有规律可循。 如因果关系:地理自转→地转偏向力→盛行风向→洋流的流向; 从属关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并列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如何巧记初中地理知识一、字头记忆法 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头串联起来完成记忆的方法。如我在讲我国主要山脉时,把我国主要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山脉按照字头记忆法可编为“天、阴、昆、秦、喜、南”,“大、太、巫、雪、长、武、台”,比如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可以简记为“苏、密、休、伊、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二、巧用歌诀记忆 我国共有21个邻国(陆地相邻的15个,隔海相望的6个)数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09-22T16:12:12.4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56期供稿作者:韩龙堂 [导读]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韩龙堂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达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利用地图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兴趣,并且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利用地图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如讲课时利用几幅地图进行分对比,让学生综合分析得出规律,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再次利用地图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自转和公转的场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当教师挂出地图时,可以地图为主体,从中提出许多问题。如引导学生观察沿黄河分布的水电站位置图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水电站特别密集?从而引发学生从地形等方面去思考,有助于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之广,作用之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用地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景观图、撒哈拉大沙漠景观,通过这两幅实物地图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在头脑中留下直观而又深刻印象,学生不禁疑惑道:为什么同在一个地球,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与我的点拨:那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然后提出问题: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请同学们在课外翻阅有关资料或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找找答案,把你查找的信息在下节课跟我们大家共享好吗? 2.在讲授新课时,灵活运用地图 (1)将课本插图与地图紧密联系起来。例如讲《世界的气候》先让学生看教材中三幅不同气候类型控制下景观图,告诉他们所属气候的名称,然后挂出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其分布位置。再如讲《地势和地形》时,我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说明,在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之间的区别。 (2)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地图进行教学。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地图进行教学,而不应一成不变的运用一种地图。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种地图,如地球仪、世界语音地图、世界政治地图、世界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等。 (3)运用地图巩固新课。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介绍完中国的山脉、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后,我在黑板上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与学生一起在适当的位置填好主要山脉,然后把山脉连线形成一个个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填上相应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丘陵。这样不仅起到了小节的作用,还为学生做了绘图的表率,学生也跟着模仿,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地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自己读图,看图能力,从而学会形成独立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是教师多在黑板上画图,引起学生模仿的冲动与兴趣;二是建立竞争机制,多从地图上提出问题(如比赛找某个国家、山脉、河流等等);三是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填充图册,勤练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地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总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地努力探索与挖掘。

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发布时间:2009-12-17浏览人数:1289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地理学习记忆的方法很多, 如已被人们普遍采用的图形记忆法、 方向记忆法、序列记忆 法、列表记忆法和“之最”记忆法等,今就下列学习记忆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1、“发现”记忆法 所谓发现记忆法,就是在学习、复习地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重点解决,以此加强记 忆的方法。比如,当学生在听课、做练习、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发现自己有概念不清、不得 要领以及遗忘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应扎扎实实地依据课本,逐个解决,这也是再学习、 再复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尤其是复习时,要将所学地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 化,逐章按节进行复习,一定会发现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 有了不足,及时解决,搞懂学通, 加强记忆。 2、口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简洁明快,新颖独特。不仅易学易懂,而且记忆 方便,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快餐”。 如学习《中国地理》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其口诀(看中国政区图): 里、 吉、 辽; 内家古、 京、津; 晋、 冀、 鲁. 鲁; 陕(秦) 、甘(陇) 、新; 苏、 皖、 豫; 鄂、湘、 赣; 川 (蜀) 、黔 r (贵)、 滇(云); 宁、青、 沪、 浙、 闽; 台、粤、 桂; 海南简琼,好记忆。 再如,我国主要大山口诀:(看中国地形图) 喜马拉雅(山)、横断山,

冈底斯山、昆仑山, 天山、祁连山, 阿尔泰山、贺兰山,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阴山、燕山、太行山, 秦岭、巫山、大别山, 南岭、武夷(山)、台湾山。 口诀记忆法,最适用于年岁偏小的学生,是他们在学习地理时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他们善于背诵,若能对照地图记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联系记忆法 就是以点连线,以线拓面的方法联系记忆。如以铁路站为点,再沿铁路线向周围拓宽,或延伸的面来记忆。当然,完全可以以任何城市或其它重要地理事物为点,延线、拓面,相互记忆。 如学习西北五省、区主要铁路交通时,先以熟知的西安为点,向西沿陇海线经宝鸡,再 向西偏北到兰州。又以兰州为点,向西北沿兰新线到乌鲁木齐;由兰州向东北,沿包兰线经银川到内蒙古的包头;由兰州向西,沿兰青线到西宁。由西宁继续向西,是青藏线的西宁至 格尔木段。 由宝鸡向南沿宝成线经阳平关等到成都,阳平关向东沿阳安线经汉中到安康。安康是襄 樊到重庆的襄渝线中间一个站。 从铁路线分布状况看,兰州为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另外,陇海线和兰新线及乌鲁木 齐到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线,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段线路。 4、图片记忆法 地理图片能够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它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所以在学习时,适当运用观看与学习内容 相应的图片,是会收到好效果的。高中适用的“中国地图册”中,附有大小图片44幅。有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 甘棠中学:罗甫坤 【摘要】通过阅读、使用、绘制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怎样阅读地图呢?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耐心细致、有步骤地都会学生阅读地图。 首先,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图片大量增加,分散到各章节中,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 其次,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常常出现将海洋名

称填注在陆地上,把国界线当成了河流等张冠李戴的笑话。 最后,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了解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游水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以前看到彩色地图只当是为了好看,而今天看来,它变成雄伟壮观的画面。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人力资源】初中地理知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趣味记忆教学资料

初中地理知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趣味记忆教学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这是课标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要求,是课标中惟一要求如此明确的知识点。 34个省级行政区的知识点包括了名称、简称、位置、轮廓形状、行政中心等众多知识,知识点多量大,而且大多又需要机械记忆,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很大,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总结归纳一些有趣的记忆诀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无意记忆,提高其学习效率。 现将自己多年来搜集的一些记忆方法,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口诀记忆 口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不仅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种:“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或“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重庆和港澳,行政区域要记全。” 第二种:“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内蒙新疆好;两河两山舞黄河,安徽直往中间跑;三江二湖颂扬子,桂粤闽台琼港澳;陕甘宁青居中间,云贵川藏西南绕;北京天津守华北,江穿渝沪好自豪。” 第三种:“东北三省纬度高,自北向南黑吉辽;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两市河北抱;华东七省有沪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又一区,海南粤桂湘鄂豫;西南三省加一区,云贵川藏是高地;西北两省和三区,陕甘青宁新疆区。” 第四种:“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苏浙皖;冀鲁豫,湘鄂赣;桂粤闽,川滇黔;藏琼渝,台港澳;我祖国,好河山。” 二、猜车牌,记简称 我国的机动车辆牌照是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基础编制的,如鲁Q35798,车牌上的汉字是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因此,利用车牌,模拟交通警察,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突破难点,而且让学生意识到过去认为没有有的知识实际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意识,掌握了学习方法,获得了地理知识。 三、猜谜语记忆 谜语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机械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利于突破难点。 常见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或行政中心谜语: 1.省级行政区:碧波万顷(青海省);船出长江口(上海市);银河渡口(天津市);宝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关于初中中学地理教学论 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如何进行地图教学》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图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的认识和了解。七年级学生对地图很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快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因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在讲地图时老师注意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学生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讲解地图和一般图画的区别,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三个基本要素,并逐一讲解,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促使学生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图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应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没有成就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二.教会学生读地图的方法,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 学生面对一幅地图,到底怎样去读首先要使学生熟悉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的是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常见地图的类型大致分为: 1.地理图表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身边 的事例,以及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地理图像、生活场景等直观手段或实验、调查、表演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激情,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究竟怎样在地理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呢?我认为关键是 合理创设情境。 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地理的心得,对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巧设课堂导入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能尽快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当然导入方式很多,可视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进行综合选择。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时,首先播放学生熟知的歌曲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营造气氛,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歌中唱到56朵花是什么含义呢?通过喜闻乐见的歌曲创设

情境,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提问题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解,以辩促思,以辩明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与我们》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类别有哪些?人与自然资源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关 于这些问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就起来了,他们很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有的知道一些,就说起来了,由于不够全面、准确,有的同学就持不同意见,大家相互辩解、讨论、补充。对于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有效的争论辩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真正实现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让真实情境再现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景观图、彩图、漫画、示意图、新闻报道、数据图表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难点问题通过画面呈现出来,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培养学生

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方法

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方法 初中地理复习的快速记忆方法 一、谐音记忆法。运用该法可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经过总结抽象编成顺口溜、趣味语言好学易记。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元素,可记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二、精编提纲法。地理课内容多而复杂,要想全部记忆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编提纲,就是把教材内容归类,列出重点,把需要记忆的知识尽量集中,使内容系统有条理,而且概括,方便记忆。 三、单字记忆法。就是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从而达到易记目的,把一长串地理语言简成一些单字便于记忆。如: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为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一线,可记为:张、兰、拉、喜一线;农业商品率高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丹麦,可记忆为美、加、澳、法。新、荷、丹等。 四、歌诀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编成歌诀,帮助记忆。这样节奏感强,便于背诵。例如,我国的主要煤矿可编成以下歌诀:鸡西鹤岗平顶山,阜新峰峰和开滦,太原大同阳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类似联想记忆法。有些地理事物之间在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有类似之处。通过类似联想有助于发现地理事 物的共性,强化记忆。例如,里海与日本的面积大约均为37万平方千米。又如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六、游戏记忆法。有的地理知识可以适合做游戏,可通过此法帮助记忆,寓学于乐。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时,学生可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长江和黄河;每大组再分为三小组,分别代表上。中、下游。这样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根据有关内容,开展答题接力游戏。 七、关系联想记忆法。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强知识记忆的方法。如因果关系:地球自转一地转偏向力一盛行风向一洋流的流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相互联系、空间的分布 规律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地 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 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达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这层意义上说,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 至关重要的。“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因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对它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为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地图作为一种直观教具,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利用 地图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与兴趣,并且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利用地图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如讲课时利用几幅地图进行分对比,让学 生综合分析得出规律,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再次利用地图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利用地球仪演示地 球在宇宙空间中自转和公转的场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当教师挂出地图时,可以地图为主体,从中提出许多问题。如引导学生观察沿黄河分布 的水电站位置图时,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水电站特别密集?从而引发学生从地形等方面去思考,有助于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之广,作用之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运用地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景观图、撒哈拉大沙漠景观,通过这两幅实物地图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在头脑中留 下直观而又深刻印象,学生不禁疑惑道:为什么同在一个地球,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与我的点拨:那是因为降水量的差异。然后提出问题:世 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呢?请同学们在课外翻阅有关资料或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找找 答案,把你查找的信息在下节课跟我们大家共享好吗? 2.在讲授新课时,灵活运用地图 (1)将课本插图与地图紧密联系起来。例如讲《世界的气候》先让学生看教材中三幅不同 气候类型控制下景观图,告诉他们所属气候的名称,然后挂出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 其分布位置。再如讲《地势和地形》时,我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 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图下面的文字 说明,在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之间的区别。 (2)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地图进行教学。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地图进行教学,而不应一成不变的运用一种地图。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多种地图,如地球仪、世界语音地图、世界政治地图、世界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等等。

趣味学习地理初中地理知识巧记忆歌诀

趣味学习地理:初中地理知识巧记忆歌诀 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 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里海最大世着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很方便。紧邻油区波斯湾,里海海峡西北端。南北运河苏伊士,三洲两洋航程短。 10.拉美气侯特征: “拉美”大部居低纬,热带气候主地位。充足热量降水丰,“暖湿”二字表入微。“安山”两侧显差异,季节相反赤南北。 11.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赤道以南澳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1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 (1)三北两广两宁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贵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湾。 (2)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藏川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 万人以上的15个少数民族: 蒙白布回朝,满彝哈尼瑶。壮族过千万,土藏侗维苗。 14.我国的山脉: (1)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山似卧龙。 (2)东西走向六条山,天阴昆秦南喜山;南北横贺六喜断;东北西南三排山,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东台湾;西北一东南祁连泰,我国地形是多山。 15.长江干流流经省区: (1)由入海口逆上: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 (2)青和藏,川渝云,两湖赣皖苏沪城,浩浩荡荡入东海,六三零零,航运忙不停。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李自新(733200) 在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设置被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成为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利用地理成因,设置问题情境 一种地理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这种反映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形成原因的基础理论。学习这种知识,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如:课文在论述全球变暖将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时,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会想:气候变暖是一件坏事吗?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学生也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如南极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等。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较有成效,而且能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地理规律,设置问题情境 地理规律包括地理演变规律和地理分布两大规律,学好这种知识,必须与地图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才能很好理解掌握。例如: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但是,为什么“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发现影响气温分布的几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

题的能力。 三:利用地理常识,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在进行方向判断时,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北京(40°N,120°E)位于旧金山(40°N,120°W)的什么方向?许多学生认为北京在旧金山的东方。因为北京在东经度,旧金山在西经度。教师让学生读世界政区图,不难看出北京在旧金山的西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望。 四: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当地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如:结合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市的实际:可提出以下问题:1:兰州市的空间形态呈什么状? 2: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3:兰州市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个区?试分析是否合理,与“黄河”变色有什么关系? 紧接着提问学生,假如你是兰州市的市长或者环保局长,你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此设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就此,我们可知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浅谈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浅谈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好学,不好记。的确,地理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如果采用一般记忆硬背形式的简单机械记忆法,那就太耗费精力了,效果也不会很好。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而不忘,记忆犹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式记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讲西亚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图时,可让学生把西亚中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想象成胳膊肘的形状,再通过胳膊肘这一轮廓引出西亚四周所环绕的“五海”:胳膊肘下方为阿拉伯海,外侧是红海,肩膀临的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右上有个拇指形状的半岛,半岛上方为黑海,再往内陆深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了。这样,通过饶有趣味的比喻,就把几个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的确切位置就可很快的记住、记牢。 二、图示记忆 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学科的形象语言,也是形象思维赖以进行的表达工具。因此,利用地图教学和记忆,必然能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些城市名称难记,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图上找,再自己描,最后标出,在图上把知识记住。再如:一些河流像黄河,长江,黄河像个大“几”字,长江像个英文字母“W”。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此形,然后让学生沿着图形分出上中下游,这个略图栩栩如生,因此,借助此图加深了记忆。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法是一种很活跃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的几个相对立或相似的知识点上,记忆起来,费时少,收益大,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讲西欧大陆西部的岛国英国的海陆位置时,联想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日本,可以对比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岛国,不同之处就是英国是个大西洋中的岛国,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中的岛国。这样,通过对比,两个地理事物的特征就鲜明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四、因果记忆法 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体,所以记忆地理相关问题时,要注重地理事物、现象间的内在联系。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环境为线索,把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例如:西亚气候属热带、亚热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地图的运用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地图的运用 实验中学张立军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特有手段 经常运用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具有的重要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地图,便于贯彻直观和理解相结合的教学原理。学生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读,不仅可以获得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能否用好教学地图,常常成为教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运用地图,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地理事物是具有空间性的。在水平分布上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大小,在垂直分布上有高低的差异。例如,某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面积、河流、山川、湖泊等地理事物。只有运用地图,才能确切地建立起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的概念。 (三)运用地图便于使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 地理事物的规律是地理分布和地理演变的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例如,把植被分布图和气候图相对照,就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的巨大影响,再如,讲授城市和居民点的分布时,若与交通路线、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相对照,就会使学生发现,城市是在交通较发达、地势较平坦、资源较丰富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借助地图就比较容易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演变规律性。可见,地图不仅是联结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的纽带,也是启迪人们认识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的钥匙。 (四)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包括内容很多,其中,运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是最基本的地理技能。例如,让学生根据经纬网来辨别地图上的方位;利用比例尺量算各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线性地物的长度;利用等高线、等深线、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别陆地和海底的地形类型、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坡度陡缓;在气候图上根据等值线识别各地的气温、气压、风向、降水量的分布及其规律;在地图上分析地理事物的性态特征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及因果关系等。 (五)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 在地图上地理事物是用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符号表示的;它的经纬度位置是用经纬线来确定的。地图符号、经纬网都是地图上有形的要素,它们形象直观,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样运用地图就为发展学生智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成因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地图上,观察某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该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大小,确定该地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