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第一章税制概述

一、税收的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及对其的理解★论述

1.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⑴从直观来看,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⑵从物质形态看,税收缴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⑶从本质上来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⑷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⑸从职能来看,税收具有财政和经济两大职能。

财政职能地位:基本职能税收占财政收入95%

特点: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总供求平衡;调节资源配置;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⑹从性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税收的本质☆

1.税收本质的涵义: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2.税收本质的内涵:

⑴税收体现分配关系

⑵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它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实现的。

(三)税收的“三性”特征及其关系☆

1.“三性”特征:缴纳上的无偿性(核心);征收方式上的强制性;征收范围、比例上的固定性。

2.“三性”特征的关系:

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二、税法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税法是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单选,填空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税法的效力分类:

税收法律(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法规(国务院制定);税收规章(税务管理部门制定)。

2.按税法的内容分类:

税收实体法(规定实体权利和义务,税法的核心);税收程序法(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3.按税法的地位分类:

税收通则法(共同性问题);税收单行法(某一类问题)

4.按税收管辖权分类:

国内税法(一国范围内);国际税法(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收权益分配)

三、税收法律关系

(一)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

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由存在税收权利义务关系的双方,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组成。

2.征税证体

⑴定义: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征税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即税务机关。

⑵组成部门: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海关。

⑶权利:征税权;税法解释权;估税权;委托代征权;税收保全权;强制执行权;行政处罚权;税收检查权;税款追征权。

⑷义务:

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开具完税凭证的义务。

为纳税人保守秘密的义务。

多征税款立即返还的义务。

在税收保全中的义务。

解决税务争议过程中应履行的义务。

3.纳税主体

⑴含义:是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⑵组成:包括纳税人、纳税担保人。

⑶权利: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委托税务代理权;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

⑷义务:

依法办理纳税登记、变更登记或重新登记。

依法设置帐簿,合法使用有关凭证。

按规定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主动接受和配合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

违反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按规定缴纳滞纳金、罚款,并接受其他法定处罚。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征税对象)

1.定义: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客观对象。

2.组成:应税的物质财富;主体的应税行为。

四、税收法律责任

(一)涵义:指税收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双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法律上的责任,也就是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内容:

违反税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偷税抗税的法律责任。

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刑事责任。

单位的法律责任。

擅自减税免税的法律责任。

税务人员违法的法律责任第二章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中心环节),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前三个为基本要素。

(一)征税对象

1.定义: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规定了税的名称)

2.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的内容。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从量、从价)

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二)纳税人

1.定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2.涉及的有关人员:法人、自然人、扣缴义务人、负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人)

(三)税率:

1.定义:是税额与征收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其规定解决了征多少税的问题。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2.公式:税率=税额/征税对象数量

3.种类:

⑴按性质不同分

名义税率=应纳税额/征税对象的数量

实际税率=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的数量

差异因减免税的存在

⑵按税率形式不同分P28

①比例税率:

单一的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幅度比例税率

②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③定额税率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级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

1.定义:是对处于运动过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种类:☆

一次课征制(一次纳税制):即一个税种只在一个流转环节征税,以避免重复征税。

二次课征制(二次纳税制):即一个税种在商品流转环节中选择二个环节征税。

多次课征制(多次纳税制):即在商品流转各个环节多次征税,道道征收。

(五)纳税期限

1.定义: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2.确定纳税期限的含义:①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②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3.确定依据:☆

⑴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确定。

⑵根据纳税人缴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确定。(反比)

⑶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

⑷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缴纳税款。

(六)减税、免税

1.定义: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少或免除税负的一种规定。

2.减免税与起征点、免征额的区别。

二、我国现行三种税率形式的比较★

(一)概念的比较

1.比例税率:是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不因征税对象数量多少而变化的税率,却对同一个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率征税的税率,其税额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等比例增加。

2.累进税率:是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其税额增长幅度大于其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

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二)三种税率具体形式的比较

1.比例税率可分为:

⑴单一比例税率

⑵差别比例税率(又分为三种:①产品差别比例税率②行业差别比例税率③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⑶幅度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可分为:

⑴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⑵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可分为:

⑴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⑵幅度定额税率

⑶分级定额税率

(三)三种税率形式的优缺点比较

1.比例税率:

优点:⑴计算简便。⑵不论征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率,不影响流转额的扩大,适合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缺点:对收入调节的效果不理想。就高,低收入者难以承受。就低,对高收入者缺乏调节作用。

2.累进税率:

优点:⑴最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多得多交,少得少交,无得不交,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⑵据以征税,将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缺点:计算和征收都比较复杂。

3.定额税率:

优点:⑴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⑵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和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⑶有利于企业改进包装。⑷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客观上会减少税收收入。

三。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其区别

(一)定义

1.全额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二)区别(不同特点)

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

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四、按各种税率形式计算税额的实例

(一)比例税率计算

例1:已知甲企业营业所得额为100万元,乙企业为150万元,(税率33%)分别求其所得额。

甲:100×33%=33(万元)

乙:150×33%=49.5(万元)

(二)累进税率计算

1、按全额累进税率

例二:已知甲全年收入1000元,乙全年收入1020元,按教材(P30)的税率分别计算各自应纳余额累进税款。

甲:1000×10%=100(元)

乙:1020×15%=153(元)

2、按超额累进税率☆

(1)定义法(分段<级>计算法)

例3:根据例2分别计算甲乙的超额累进税款。

甲:400×5%+600×10%=80(元)

乙:400×5%+600×10%+20×15%=83(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数=400×(10%-5%)+0=20(元)

第3级速算扣除数=1000×(15%-10%)+20=70(元)

甲:1000×10%-20=80(元)

乙:1020×15%-70=83(元)

3.全率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例4:甲销售收入为12000元,利润率6%;乙销售收入28000,利润率18%,根据第P35税表分别计算机应纳全率累进税额。

甲:12000×6%×10%=72(元)

乙:28000×18%×30%=1512(元)

4.超率累进税率计算超率累进税额

甲:12000×(5%×0%+1%×10%)=12(元)

乙:28000×(5%×0%+5%×10%+5%×20%+3×30%)=672(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率=5%×(10%-0%)=0.5%

第3级速算扣除率=10%×(20%—10%)+0.5%=1.5%

第4级速算扣除率=15%×(30%—20%)+1.5%=3%

甲:12000×(6%×10%—0.5%)=12(元)

乙:28000×(18%×30%—3%)=672(元)

五、税收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资源税

4、财产税

5、行为税

(二)按计税依据分类:1.从价税 2.从量税

(三)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

1.中央税(属于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

2.地方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积极性)

(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1.直接税(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

2.间接税(纳税人把税转嫁给负税人)

(1)前转(由卖方向买方转嫁)

(2)后转(由买方向卖方转嫁,厂商让利)

(3)消转(提高效益,消化掉税负)

(五)其他分类

1.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1.实物税

2.货币税

2.按税收用途分类:1.一般税(用途不明确,一般经费)2.目的税(专款专用)

3.按税款确定方法分类:1.定率税(固定税率)2.配赋税(先定总额再摊派,如人丁税和田赋税。)

第三章税制原则

一。古代税收原则☆

(一)威廉·配弟的税收三原则

公平:即课税不偏袒谁,而且不太重

简便:即手续简单,征收方便

节约:即征收费用不能过多,应尽量节省

(二)尤斯迪(六条)

(三)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平等:即税收以个人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的收益为比例

确实:即应缴税收必须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征收

便利:即在征税时间,地点,方法上要方便纳税人

节约:即向国民征税要适量,不能过多

二。近代税收原则☆

(一)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

1.承认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2.补充原则:(都是针对收入而言)

(1)税收不可侵及资本

(2)不可以总产品为课税依据

(3)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

(4)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二)瓦格纳的四端九项原则

1.财政收入原则

(1)充分原则:即税收必须能充分满足财政的需要。

(2)弹性原则:即税收必须能充分适应财政收支的变化。

2.国民经济原则(即如何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原则

(1)税源选择原则:即税源选择要适当,以所得作为税源最适宜,以免侵及资本。

(2)税种选择原则:即要考虑税负转嫁问题,最好选择不宜转嫁的所得税作为税种。

3.社会公平原则

(1)普遍原则:即对一切有收入的国民都要普遍征税。

(2)平等原则:即根据纳税能力的大小征税,多收多交,少收少交,无收不交。

4.税务行政原则

(1)确实原则: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

(2)便利原则:政府征税应为纳税人的方便考虑

(3)征税费用节约原则:征收管理所开支的费用力求节省。

三。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一)效率原则

1.含义: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讲求效率,必须在税务行政,资源利用,经济运转三方面尽可能提高效率。

2.两方面的要求(实现的途径)

(1)要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

(2)要尽量降低征收费用

(二)公平原则

1.横向公平:即凡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

2.纵向公平:即纳税能力不相同的人应缴纳数量不同的税收

(三)稳定原则

1.含义: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波动过程中,运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经济趋于稳定。

2.实现途径:(1)发挥税收“内在稳定器”作用。(2)发挥税收“相机抉择(人为稳定器)”作用

(四)以上三大税收原则的相互关系

1.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相互关系

(1)矛盾性:过分强调一方,就会损害另一方

(2)联系性: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保证公平的基础。

(3)处理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

2.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与稳定原则的关系

(1)稳定是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要达到的目的

(2)实行稳定原则也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基础

四。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一)财政原则

1.涵义:将税收作为集中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以保证财政收入增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实现措施(途径)

(1)完善税制结构,增强税收增长的弹性

(2)强化税收征管力度:

①加强税收宣传,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②实施税收电子化

③改革税收征管模式,彻底放弃专管员模式

④加强配套政策建设

⑤加大对偷税,漏税的处罚力度

(3)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减少税外收费项目

(二)法治原则(核心)

1.涵义:是指税收的征收管理活动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办事,依法治税。

2.实现途径

(1)完善简洁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从严征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使用现代化手段,新建税收信息高速公路。

(4)加强简洁教育,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和纳税人意识。

(三)公平原则

1.涵义:

(1)税负公平: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

(2)机会均等:即要基于竞争的原则,力求通过税收改变不平等的竞争环境。

2.实现措施:要做到普遍征税,量能负担,使税收有效地起到调节作用,统一税政,集中税权,保证简洁执行上的严肃和一致性。贯彻国民待遇,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

(四)效率原则

1.涵义:通过提高征收效率,强化征收管理,减少直接征税成本和纳税人除税款以外的从属费用和额外负担。

2.实现措施

(1)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

(2)改进管理形式,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

(3)健全征管成本制度,精兵简政,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五。坚持税收原则,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多选,简答)☆

1.依法治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2.完善税制与加强征管的关系。

3.税务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的关系。

第四章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税制的建立及其修正(1950~1957年)

(一)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建立社会主义新税制

组成:包括15种税P66

特点:“多税种,多次征”。

评价☆:(1)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

(2)改变了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村公粮的局面。

(3)使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物价趋向稳定。

(二)1953年的税制修正

原则:保证税收,简化税制。

措施:实行商品流通税,修订货物税和工商税,取消了特种消费行为税,停征了药材交易税。

二。1958~1978年的税制

(一)1958年的税制改革☆

1.背景:“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成份基本上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2.内容:(1)实行工商统一税,目的是简化税制。

(2)统一全国农业税制,原则是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

(二)1959年的税制改革

做法:“税利合一”即以得代税,取消税收。

(三)1963年的税制改革

措施:调整工商所得税

原则:贯彻执行合理负担政策,限制个体经济,巩固集体经济。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

原则: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

内容:试行工商税

(五)对1958年到1978年税制改革的评价☆

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大,片面强调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片面强调简化税制,使税收工作受到很大在破坏。

三。1979年~1993年的税制改革

(一)改革的核心:“利改税”(取消利润,改为税收)

1.利改税:即把原来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方法,改为征税的方法。即取消利润,以税代利。

2.利改税的核心:对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

3.利改税的实施步骤:

(1)对国有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大中型企业的税后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

(2)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全归企业。

4.作用/意义/优点:☆

(1)有利于国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使企业责、权、利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利改税实际上也是工商税制的一次全面性改革,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3)使我国税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税收地位上升,机构加强。

5.利改税失误的原因/局限性/问题/缺点。☆

(1)客观原因:税制改革超前,配套改革没跟上。

(2)主观原因:理论准备不足,主要是利改税的概念不准确,以税代利的依据不充分。

(3)否定了“非税论”,却走向了“税收万能论”的极端。

(二)1979年以来全面税制改革后的税种设置P75

流转税制(7个)所得税制(9个)资源税制(4个)财产税制(3个)行为税制(10个)

四。1994年税制的重大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因为税收是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是整个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需要。

4.是处理好国与企分配关系,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需要。

5.是国家规范经济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

(三)改革的原则

1.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2.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4.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5.简化、规范税制。

(四)改革的内容

1.所得税改革

(1)企业所得税改革第一步: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第二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及三税合一。

2.流转税改革

目的:建立一个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消费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3.其他税种的改革

(1)开征土地增值税(2)研究开征证券交易税(3)研究开征遗产税(4)抓紧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5)简并税种

4.实施的步骤

(1)将所得税和流转税的改革抓好,抓住大的税种。

(2)逐步进行几个地方税的改革、研究证券交易税的开征。

第五章

一。流转税制的概述

(一)定义:是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其中流转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服务)流转额。

(二)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包括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三)流转税要素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1.征税范围的选择(有两种)

一般营业税:即把全部商品额都列入征税范围。如营业税。

一般产品税:即只对特定商品的交易额征税。如消费税(我国)。

2.征税环节的选择

道道征税:增值税(我国)每一个流转环节都征税。

单阶化征税:

3.计税依据的选择

从价定率:最基本形式

从量定额:

二。增值税(一)定义:是以法定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只对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征税,即只对流转额的一部分征税。它主要包括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和其他属于增值性的费用。

(三)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按全值道道征税而出现的重复征税的问题”

(四)各国增值税制度的异同比较☆

1.实施范围不同

局部实行:即只在局部的流转环节实行

全面实行:即在所有的流转环节实行

2.对固定资产处理方式不同

(1)消费型增值税:课税对象只限于消费资料

特点:①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一次性全扣②税基:消费型最小,生产型最大③西方国家常用

(2)收入型增值税: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

特点:对购入固定资产只扣除折旧部分的已纳税款。

(3)生产型增值税:课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特点:不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已纳税款

我国现行增值税为生产型增值税。

3.税率运用多少不同

(1)单一税率

(2)差别税率(我国有的)

基本税率17% 高税率(奢侈品)低税率(必须品,小规模纳税人)零税率(出口商品)

4.征税方法不同

(1)直接计算法

计算增值额加法:增值额=工资+利润+税金+租金+其他属于增值项目的数额

减法:增值额=本期销售额-规定扣除的非增值额

计算增值税:增值税=增值额×税率

(2)间接计算法(扣税法)(我国/绝大多数国家)

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率-本期购进中已纳税额

(五)作用/优点☆

1.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合理化

(1)具有道道征税的普遍性,又具有按增值额征税的合理性。从而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

(2)适应各种生产组织机构的建立

2.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从来,保护国内产品的生产

(1)实行出口退税,有利于出口的发展。

(2)实行进口增值税,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内产品的生产

3.有利于国家普遍,稳定,及时地取得财政收入。

(1)普遍:因为增值税实行道道征收

(2)及时:即随销售额的实现而征收

(3)稳定:①其征税对象为增值额,它不受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②采用专用发票,从制度上有效地控制了税源。

(六)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收制度

1.征税范围:P103 除农业生产环节和不动产外,对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都征收增值税,并对工业性及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也征收增值税。即只对工商业和修理修配业征税。

2.纳税人:P104 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税率:

(1)税率规定

1)设三档税率

①基本税率17%

②低税率13% 限必需品,宣传文教用品,支农产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③零税率只对报关出口的货物。

2)特殊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6%,其中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4%

具体要求是小规模纳税人指生产企业销售额<100万/年,商业企业销售额<180万/年。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享受税款抵扣,按规定税率计算税额。

(2)设计原则:P105

①基本保持原税负②税率尽量简便化③税率差距小④税率适用范围按货物品种划定

⑤适用低税率货物少⑥零税率的运用

4.计税办法—扣税法(间接计算法)

(1)定义:是以企业销售商品全值的应征税金额送去法定扣除项目的已纳税金,作为企业销售商品应纳增值税金。即: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其中:当期销项乘客=不含增值税销售额×税率

其中:不含增值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决定因素(影响因素):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3)销项税额的具体确定

①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它包括收取的一切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已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②销售额确定的特殊规定:即当销价不合理时

A按同期同类物品的价格确定

B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成本+利润+消费税税额

③起征点的规定

A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000元

B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

C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收入额50~80元

(4)进项税额的确定

①发票上注明的税额②进口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额③免税农产品扣除税额=买价×10%(视为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1)购进的固定资产

2)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的。

3)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规定注明增值税额。

4)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用于免税项目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6)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7)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8)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用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5)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

确定原则: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分别规定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或180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还必须辅之以定性标准,即由税务机关来审定纳税人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比较:

相同:①计税依据相同②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相一致

不同:①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②不享受税款抵扣权③实行简易征收方法,按征收率计算税额

(6)减免税项目

(7)征收管理

(8)进口货物的计税办法

计税价格=到岸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进口关税=到岸价格×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七)增值税的计算实例(辅导书P108,吉林大学出版社)

三。消费税(一)1.定义: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

(1)调节消费①调节消费结构②限制消费规模③诱导消费行为

(2)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我国现行消费税征收制度

1.征税范围:五类11种P118 P123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消费税条例列举的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也是消费税的纳税人。

3.征税对象:消费税条例列举的应税消费品

4.计税依据:

(1)从价定率:其“税基”是含消费税而未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

消费税额=应税消费品的含税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应税消费品的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消费税税率

(2)从量定额:其“税基”是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消费税额=消费税单位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

5.特殊规定

(1)没有同类消费品的委托加工消费品的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原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2)进口消费品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3)自产自用消费品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4)对于包含增值税的消费品销售额

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的计税销售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6.税目和税率的确定

(1)税目:P123

(2)税率:3~45%共设14档(单件套→单算,成件套→从高)

(3)确定依据:

①能够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②能够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抑制超前消费,起到调节供求关系的作用。

③能适应消费者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④要有一定的财政意义

⑤适当考虑消费品原有负担水平

7.纳税方法和地点

(1)方法:“三自纳税”,“自报核缴”,“定期定额”

(2)地点:①生产销售,自产自用→核算地

②委托加工→受托者向所在地缴纳

③进口→报关地海关

8.减免税:出口免税

四。营业税

(一)1.定义: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应税劳务或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1)征收涉及面广,包括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可以发挥普遍调节作用

(2)征收项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策性强

(3)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营业税将逐步增加,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

(二)我国营业税的征收制度

1.征税范围:除工业,农业,商业,修理修配业P128

2.纳税人:我国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3.税目:9个P129

4.税率:比例税率,分三档,3%,5%,5%~20%

5.计税依据:营业额

(1)公式:营业额=营业额×税率(其中营业额一般为全值,但也有例外)

(2)特殊规定:对于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按下列顺序核定营业额P132

①按当月提供的平均价格核定

②按近期提供的平均价格核定

③按公式: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④按外汇结算的营业额,按当天或当月1日的外汇排价折合为人民币,对金融保险业的折算汇率为上年度决算报表确定的汇率。

6.减免税

(1)原则:①减免税权集中于国务院,任何部门和地区均无权决定减免税。

②只保留统一减免税,对企业一律不予减免税

③统一减免税尽可能少,根据这一原则,只保留一部分政策性较强的免税项目。

(2)免税项目:P132

(3)起征点:按期(月)纳,营业额200~800元

按次(日)纳,营业额50元

7.纳税期限:金融业:一季度保险业:一个月五。关税

(一)概述

1.概念及其组成内容(种类)

(1)定义: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飞机场、码头)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2)组成内容:①进口关税(最重要)②出口关税(文物等)③过境税(买路线)

2.财政关税政策与保护关税政策

3.差别关税与优惠关税

(1)差别关税:对同一种进口货物,应输出国或生产国不同,或输入情况不同,而使用不同税率征收关税。种类:①反倾销关税②反补贴关税③报复关税

(2)优惠关税:是对特定受惠国给予优惠待遇,使用比普通税率较低的优惠税率。

4.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1)关税壁垒:是一国为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一些商品远远超过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税率极高的超保护关税。

(2)非关税壁垒:是为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在关税壁垒之外,采用的种种行政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

(3)二者关系:☆

区别:①采取的手段不同。前者使用税率极高的超保护关税,后者使用进口配额,许可证,卫生检疫制度。②效果不同。前者间接有效,后者直接有效。

联系: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之间的关税合作

1.关贸总协定:它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总称,于1947年在美国签定。

2.世界贸易组织(WTO)

(1)基本情况: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成员国143个,负责管理世界贸易和经济次序。

(2)基本职能:①维护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各项目标。

②为其成员国之间就多边贸易协定处理有关贸易关系的谈判提供讲坛。

③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以求达到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

(3)中国入世的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提高经济政治地位,掌握战略主动权

②有利于深化经济改革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

④有利于我国建立外贸的开放体系

⑤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3.关税同盟

4.海关合作理事会

(三)关税的作用

1.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维护国家权益,有利于贯彻对外开放政策

3.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

(四)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征税对象:是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纳税人:是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他们的代理人。

(五)进口关税

1.税率:从价计征,除免税外,最低税率从3%~150%共17个等级,普通税率8%~180%也有17个等级。

2.税额计算:

(1)公式:应纳关税=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进口完税价格的确定:

①定义:是该货物国外授予我国的经海关审查确定的运抵我国的到岸价格。

②当到岸价格无法确定时,完税价格的确定:

A不征国内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

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20%)

B要征国内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

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20%+消费税税率)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故不计入

=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20%+(1+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六)出口关税

1.公式:应纳税额=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完税价格:

(1)定义:是指该货物授予国外的经海关审查确定的离岸价格减去出口关税的余额。

(2)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离岸价格-关税

3.税率:除免税外,最低税率从3%~150%,共17个税级;普通税率从8%~180%,也有17个税级。

4.应征出口关税的商品:8种,包括栗,钨矿砂,锑,山羊板皮,生丝,对虾,镘鱼苗。

(七)对个人进口物品的征税

1.征税物品的范围:(1)一切入境旅客的行李物品(2)个人邮递物品(3)运输工具服务人员携带进口的应税自用物品(4)其他方式进口的个人自用物品

2.纳税人:所有人,收件人

3.税率:免税,20%,50%,100%,200%

4.完税价格:由海关按照物品到岸价格核定

八。船舶吨税

1.定义:是对进出我国港口的外籍船舶征收的一种税,实际上是使用税。

2.征税范围:“与外籍人有联系”的船舶。

3.税率:按船舶净吨位

4.计征方法:3个月期和30天期两种。

第六章所得税制

一。所得税制的概述

(一)所得额,收益额,纯收益额,总收益额及其关系

收益额_/纯收益额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总收益额农业税的所得额(不扣除成本费用)

(二)对所得额课税的评价(对所得税的评价)☆

1.意义/作用/优点

(1)能使税收收入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状况

(2)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因其为直接税,不能转嫁,调控力度大)(3)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2.局限性/缺点

(1)受经济波动和经济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

(2)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困难大,稽查难度大,容易被偷漏

(三)对所得额征税的征收制度的比较☆

1.分类征税制和综合征税制及其区别/特点/优缺点

(1)定义:①分类征税制是将各类所得,分别不同的来源课以不同的所得税

②综合征税制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各种来源所得的总额征税的一种制度。

(2)优缺点/区别

①分类征税制:

A优点:课征简便,易于按各类所得的性质采用分类税率,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漏税款。

B缺点:不利于实行累进税率,难以体现按能负担的原则。

②综合征税制:

A优点:可以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B缺点:核实所得额比较困难和复杂,容易造成偷漏现象。

2.源泉课征法(分类征税制)与申报法(综合征税年)的区别[与上面是一道题]

(四)所得税的种类:

1.企业所得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3农业所得税

二。(内资)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概念及作用/意义

1.定义: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外企,个企除外)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意义/改革原则/指导思想

(1)统一税法,公平税负,有利于企业竞争

(2)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

(3)有利于下一步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4)简化税制,便于征管,易于操作。

(二)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制度

1.纳税人: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单位。

2.税率:法定税率33%

对规模小,利润少的企业,实行低税优惠,分两档全年所得≤3万18%

3万<全年所得≤10万27%

3.征税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所得,特许权所得,营业外所得)

(1)我国现行税制中对企业的国内外所得及其征税的规定:

①国内外所得要合并计税

②境外所得税准予抵免

③抵免额不得超过应纳税额

④抵免限额公式:

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应纳税境内外所得总额

(2)我国现行税制中对联营企业所得征税的规定:

①联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先就地征税然后再分配。

②当投资方所在地税率高于联营企业所在地税率,投资方还将补交税款,反之,不退不补。

③计算公式:

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分回的利润额÷(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应纳所得税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方适用税率

税收扣除额=来源于联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联营企业所得税率

应补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税收扣除额

4.计税依据:应纳所得税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允扣除项目的余额)

(1)基本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2)收入总额的确定=纳税人的各项收入之合

(3)成本费用列支范围_/准予扣除项目P167

\不准予扣除项目P169

(4)资产的税务处理:①固定资产折旧②无形资产的摊销

(5)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计算公式P172

5.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利润避税的防治

(1)关联企业的认定P173

(2)对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限定原则(市场交易原则)

(3)反避税措施

6.税收优惠

7.征管

三。外资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一)国际税收的基本范畴/问题

1.涉外税收与国际税收及其区别

(1)涉外税收:是国家税收的组成部分,是对本国境内的外国纳税人征税。

国际税收:是指由于对跨国所得征税而带来的有关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区别:①性质不同,前者属于征税问题,后者属于税收分配问题。

②体现的关系不同,前者体现征税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后者体现不同国家的征税人之间的关系。

2.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及其种类

(1)定义: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种类:①地域管辖权(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依据属地原则P179

②公民管辖权(居住国管辖权)依据属人原则P179

3.国际双重征税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1)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向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跨国所得所进行的交叉重叠征税。

(2)原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同时采用着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税收管辖权重叠。

(3)危害性:①使跨国纳税人承担双重税负,压抑了跨国投资的积极性。

②不利于国际投资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国际资金的充分运用

③对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不利,限制了国际经济交往,不利于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

4.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办法

(1)税收抵免:

①定义:居住国政府准许本国居民以其缴纳的非居住国所得税抵免一部分应缴纳的居住国所得税。

②种类:

A直接抵免,适用于个人及统一核算的经济实体的抵免。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居住国所得+非居住国所得)×居住国税率]-允许抵免额

B间接抵免,适用于不同经济实体之间所缴纳的所得税的抵免(子公司)

(2)税收饶让: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非居住国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二)我国现行新建立的涉外税收制度

1.建立的原则:“维护国家权益,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

2.修改合并两个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意义

(1)内容

(2)意义:①统一了税率,有利于投资方式和计算投资效益

②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利于引导外资投向,更好地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服务。

③统一了税收管辖原则,便于我国对外合理地行使税收管辖权

3.对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评价★

(1)保持了税收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不增税负不减优惠)

(2)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及鼓励生产性投资

(3)实现了“三个统一”

(4)不仅减少了税制结构,而且进一步健全了涉外税收立法,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发展。

(5)标志着中国涉外税收法制建设具有了突破性发展

4.外商企业所得税征收制度

(1)纳税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2)税率:33%,其中企业所得税30%,地方所得税3%.

(3)征税对象:在中国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4)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

①计算公式190理解记忆最基本含义:收入-费用=利润

②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准予列支P192,不准予列支P191(同内资)

③资产的税务处理193同内资

5.对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避税的防止

(1)关联企业的认定

(2)业务往来的限定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公平成交价,营业常规

(3)反避税措施P198

(4)重要意义(防避税):

①转移利润避税是国际上常见的现象,必须通过立法,加强税收行政管理。

②是侵害我方权益的行为,必须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③反避税既可严肃税法,又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护正当经营。

④可以维护公平税负的原则,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

⑤反避税是国际间的普遍作法。

6.我国现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个人所得税(一)概述

1.定义: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我国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制定新的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

(1)涵义:“三税合一”

(2)必要性:是为了解决现行法规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3.制定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简化税制,公平税负,强化管理,完善制度。

原则:(1)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适当加以调整。

(2)调节高收入,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

(3)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

1.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1)纳税人:

①居民:A有住所的个人B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②非居民: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

(2)征税范围:①对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②对非居民:来源于中国的所得(3)对于居民的境外所得,实行税收抵免

①准允抵免的应是纳税人实缴税款

②准允抵免的税款不能超过限额(按国内税率计算的税额)

③在境外实缴税款低于扣除限额的应补交;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当年抵扣,但可以在以后5年内抵扣。

2.征税对象: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个人所得P212

3.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费用扣除标准P213

4.税率:P215

(1)工资,薪金所得5%~45%九级超额累进首先减800元扣除额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5%~35%五级

(3)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20%

稿酬减征30% 例:甲:(3600-800)×(1-30%)×20% 4000元以下情况

乙:6400×(1-20%)×(1-30%)×20% 4000元以上情况

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2万<收入≤5万加征五成(50%),加征后税率为30%

收入>5 万加征十成(100%),加征后税率为40%

5.减免税

6.征收管理:

征收方法:源泉扣缴,个人自行申报

纳税期限:次月7日内

五。农业税

(一)概述

1.概念: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种类:农作物税(狭义的农业税)\

牧业税-都是农业收入税

特产税/

3.农业税的政策原则及其实现措施

(1)兼顾国家积累和农民需要的原则

涵义:在农业收入分配上,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农民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措施:①合理确定农业税的征收总额②稳定负担,一定几年不变③规定最高负担率④严格控制农业税以外的其他负担

(2)合理负担的原则

涵义:即要处理好农民内部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农业税征收总额在各类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合理平衡。

措施:

①要解决好地区之间的矛盾,即富裕地区,平原地区税负从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税负从低。

②要解决好农作物之间的矛盾,对粮食作物的税负从低,对经济作物的税负从高。

③要解决好同一地区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矛盾,使其负担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3)鼓励增产的原则

涵义:即要通过对农业税的征收,促进农业的发展。

措施:①在计税依据上,按土地的常年产量计征,一定几年不变。

②在稳定负担上,国家不参与农业增产部分的分配,增产部分全归农民所有。

③在农业税的减免规定上,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的收入给予免税。

(二)农作物税的征收制度

1.纳税人:是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核算单位,各类农场,有农业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寺庙,及个体经营者和有农业收入的其它公民,个人。(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农业总收益(即不扣除任何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农业总收入)。

3.计税依据及其意义:

计税依据:即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的一般生产经营情况核定的正常年景下,农作物正产品的收获量。

意义:(1)可以做到增产不增税,激发农民增产积极性

(2)便于农民事先了解自己的负担水平,便于规化。

00146自考中国税制考前复习重点

001461110中国税制 1.税收“三性”中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税收的“三性”是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其 核心特征是无偿性。 2.简述税收的含义? 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社会再生产的 总过程中,是一个分配过程. 3.征税权利主体是什么? 征税权利主体是指征税方。 4.简述我国税法的分类? 我国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规章。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是对等的。 6.什么是偷税?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 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 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是偷税。 7.什么是抗税?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8.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什么权利? 国家征税行使的是一种政治权力。 9.委托代征权是否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委托代征权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 10.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什么? 税收征缴采取方式的是强制征收。 11.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哪些? 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有:适应范围广泛性 ;取得收入的及时性;征收数额的稳定性12.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什么措施 ,体现的是经济职能? 税收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实行低税或补助 ,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职能. 13简述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 ⒈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依据国家的政治权力,具体表现 在税收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的,税法 作为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必须遵守。⒉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国家征税后 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从财政活动 的整体来看,税收最终通过政府提供公共 产品等方式用之于纳税人,体现了税收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就某一具体的 纳税人来说,其所缴纳的税款与其消费的 公共产品中的价格并不一定是相等的。⒊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 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 定的特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改 变。 14简述税收“三性”的关系? ⑴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 ,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偿性是税收的本质和体现,是“三性” 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⑶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 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⑷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⑸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 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15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 言是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是 对等的,但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16税收职能中,最首要的、基本的职能是 什么? 税收职能中,财政职能是最首要的、基本 的职能。 17简述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国税制的基本要素, 尤其是构成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 理论分析和税收设计的基本工具。它包括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 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为税收制度 的基本因素。任何税种如果缺少这三个要 素中的某一个,均不能成立。税收分类是 按一定标准对各种税收进行的分类,一个 国家的税收体系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的税种 构成的。每个税种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 能。 18什么是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是指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 标准。 19从价计征的税收,计税依据也称为什么 ? 计税金额 20在税法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 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税率 2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什么? 超额累进税率 22简述税收要素的构成? 税收要素的构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 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 23什么是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 高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 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 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 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等于按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 24简述税负转嫁的概念及其形式?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 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 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 现象。一般包括前转和后转两种基本形式 25什么是间接税? 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 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26对收益额课税,税负不能转嫁,属于哪 类税? 直接税 27用于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征税对象 28根据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我国现行税收 可分为什么? 直接税和间接税 29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和联系? 起征点不等于免税,起征点是对征税对象应 当征税的数量界限。征税对象达不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起征点,按全部数额 征税。免税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税 额不予征收。两者的区别是:起征点是不需 要纳税,即没纳税义务;免税是应该纳税而 国家减免,有纳税义务而不需要实际交纳, 其法律性质是不同的。两者的法律地位也不 同,由于起征点是决定是否具有纳税义务, 所以一般只有国务院才能设立起征点,而免 税则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税务总局也可以免税。 起征点是不到不征,达到或者超过全额征收; 免征额是不到不征,达到的就其超过部分征收。 30什么是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 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 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 、税率、减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 税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只有具 备这些要件时,纳税人才负有纳税义务,国 家才能向纳税人征税。 31简述税制原则? 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 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判断税

中国税制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税制》期中练习题 一、单选题(2分×10=20分) 1、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B )。 A.税目 B.征税对象 C.纳税地点 D.纳税义务人 2、下列税法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B) A.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资源税 D.个人所得税 3、不属于现行增值税划分纳税人标准的(C ) A年应税销售额50万 B年应税销售额80万 C年应税销售额100万 D会计核算健全 4、下列适用17%税率的货物有( D ) A.粮食、食用植物油 B.天然气 C.图书、报纸、杂志 D.液晶电视 5、根据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下列凭证中不得作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凭证 的是( D ) A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B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C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取得的销售发票 D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或普通发票 6、下列不属于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的是(A) A、中国电信提供电信服务并销售电话机 B、奥迪斯电梯公司销售销售电梯并负责安装 C、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汽车并提供按揭服务 D、企业销售货物并提供运输服务 7、关于纳税义务时间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B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可以为书面合同约2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C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8、我国消费税中适用复合税率的产品是( C )。 A.卷烟和黄酒 B.卷烟和啤酒 C.卷烟和白酒 D.雪茄烟和白酒 9、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A ) A.不纳税 B.只纳消费税C.只纳增值税D.既纳消费税又纳增值税

自考 中国税制期末复习

期末冲刺练兵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国债 B、国有企业上交利润 C、税收 D、罚没收入 2、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税收负担中的微观税负()。 A、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B、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C、国民收入税负率 D、企业所得税负率 3、划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人 4、假设计税依据为100元,税率为10%,按规定要加征3成,则应征税款为()。 A、10元 B、13元 C、30元 D、40元 5、下列哪种税收属于地方税种()。 A、关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6、在各种类型的增值税中具有最先进、最能体现增值税优越性的一种类型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流通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7、当前我国流转税模式中,增值税与()实行平行征收。 A、企业所得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8、我国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适用税率是()。 A、13% B、17% C、6% D、4% 9、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中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 A、优质费 B、违约金 C、销项税额 D、运输装卸费 10、销售下列哪种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征增值税()。 A、游艇 B、大卡车 C、摩托车 D、小汽车 11、下列哪种税是1994年新设的税种()。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12、下列作为消费税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是()。 A、成本+利润 B、成本+利润+增值税 C、成本+利润+消费税 D、成本+利润+增值税+消费税 13、营业税税率是()。 A、差别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幅度税率 D、累进税率 14、国家对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的税种是()。 A、车船使用税 B、印花税 C、城市土地使用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5、下列哪种税种既有比例税率也有定额税率()。 A、契税 B、印花税 C、车船使用税 D、土地增值税 16、下列哪种行为不征资源税()。 A、生产盐 B、开采原油 C、加工洗煤 D、开采天然气 17、资源税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18、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说法正确的是()。 A、按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计征 B、采用比例税率 C、占用时一次性征收 D、按年计算分期预缴 19、企业发生年度亏损时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可逐年延续,但最长不得超过()。A、3年B、5年C、7年D、10年 20、稿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为()。A、10% B、15% C、20% D、25% 二、多项选择题

_税收学复习资料

1.税收有那些主要特征? 答案提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确定性、均一性4个基本特征 2.税收包括那些基本要素? 答案提示:按照税收概念,税收涉及征收主体、纳税主体、征收客体、征收程度等内容,相应地其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管辖权、纳税人、税基和税率等。 3.税收有那些主要类别? 答案提示: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3大类,一是流转税类(turnover taxes),二是所得税类(income taxes),三是财产税类(property taxes)。 5.为什么会出现对农民的非对称财政机制? 答案提示:非对称财政机制是指,农村居民购买包含有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因此农民仍然承担了税负,而这部分税收收入却归城市政府所有并用于城市的公共开支,在收和支上面是非对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另一方面在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对农村的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居民实际负担了税收,却不能或不能全部享有用其交纳的税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 8.英国推行所得税为什么会成功?其对世界各国理财治税提供了怎样的经验? 答案提示:英国推行所得税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经济发展;存在特别的文化基础,或许是基督教教化的结果人民信任和诚信程度的提高使收入隐瞒的动机减少了;社会公正情感的普及;宪政民主基础上的预算决定过程的公开、透明所形成的对财政支出必须“用之于民”有效制约机制,导致公民纳税自觉性的提高;形成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在不存在这样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管理措施的国度中,就难以有效实施这样的所得税制度和征收方法。英国所得税的成功为世界范围的理财治税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其一,要想使个人所得税成功推行需要一套与国情充分融合的有效实用的收入评估和征收方法。英国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了在收入源头扣税的征收方法(即代扣代缴或源泉扣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并推广到全世界,这一方法避免了收入汇总的困难和收入评估。此外,英国通过在税制中设置宽免额,将许多低收入者排除在所得税之外,这对提高税制的公平性和减少征收成本也起了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所得税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二,要尽量采用具有较高收入弹性的税种,有效推行并普遍课征的个人所得税正符合这样的特点,它容易随着国民收入和根据财政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个人所得税运行成功以后,英国获得长期稳定的、丰富的财政收入,一方面经济增长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福利损失较小的优良税制的推行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国税制》考试试题(doc 7页

《中国税制》考试试题(doc 7页)

得 分 得 分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每 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前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A.税收的课税对象 B.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C.税收的计税依据 D.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2、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的增值税属 。 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型增值税 3、现行增值税界定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税销售额 。 A.100万元和120万元 B.50万元和80万元 C.100万元和180万元 4、以下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复合税率的是 。 A.黄酒 B.啤酒 C.粮食白酒 D.其他酒 5、下列行为中,不应缴纳营业税的是 。 A.在境内组织旅客出境旅游 B.在境外销售在我国境内的不动产 C.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共担风险的 D 、金融机构买卖外汇、有价证券或期货 6、关税税率随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的关税计征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 A 、从价税 B 、从量税 C 、复合税 D 、滑准税 7、企业所得税是以中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纳税人。但不包括 。 A.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B.外商投资企业 C.依照外国法律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D.社会团体 8、下列所得项目中,可按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减缴30%的是________。 A .劳务报酬所得 B .稿酬所得 C .财产转让所得 D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9、甲乙双方发生房屋交换行为,当交换价格相等时,契税的税务处理方法为 。 A.由甲方缴纳 B.由乙方缴纳 C.由甲乙双方各缴一半 D.甲乙双方都不缴纳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的是 。 A.纳税人滞纳增值税而加收的滞纳金 B.纳税人享受减免后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C.纳税人偷逃消费税被查补的税款 D.纳税人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前的表格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自考中国税制重点简答汇总

简单说明我国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依据。 标准答案:中央税:属于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 地方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积极性。 简述税务机关的权利。 标准答案:执法的相对独立权;征税权(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利);税法解释权;估税权;委托代征权;责令提供纳税担保权;税收保全权;强制执行权;行政处罚权;税收检查权;税款追征权。 简述“三性”特征的关系。 标准答案:(1)“三性”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的体现,是“三性”的核心,是由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3)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无偿性、固定性的保证。 (4)固定性是强制性的必然结果。 (5)税收的“三性”特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区别于非税的重要依据。 简述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区别。 标准答案:(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税负转嫁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标准答案:(1)前转(由卖方向买方转嫁);(2)后转(由买方向卖方转嫁,厂商让利); (3)消转(提高效益,消化掉税负)。 试比较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的优缺点。 标准答案:——比例税率:优点:(1)计算简便。(2)不论征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税率,不影响流转额的扩大,适合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 缺点:对收入调节的效果不理想。就高,低收入者难以承受。就低,对高收入者缺乏调节作用。 ——累进税率: 优点:(1)最能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多得多交,少得少交,无得不交,最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2)据以征税,将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缺点:计算和征收都比较复杂。 ——定额税率: 优点:(1)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2)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和规格标准统一的产品。(3)有利于企业改进包装。(4)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客观上会减少税收收入。 论述现代国家税收的经济职能。 标准答案:(1)调节总供求平衡。一般而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总需求膨胀时,,应采取增税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应采取减税政策。 (2)调节资源配置。直接税,主要是各种所得税,直接影响投资报酬率,进而影响投资倾向;间接税直接影响的是消费水平,进而影响投资规模的变化,同

《中国税制》计算题

第三章(上) 一、选择题 1、某电视机厂为一般纳税人,销售一批电视机给某商场,取得不含税收入120万元;取得送货运输收入5.85万元;该厂应纳增值税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 21.40 b. 21.25 c. 18.29 d. 21.07 2、某商店为小规模纳税人,2008年度的销售额为20.2万元,不包括以旧换新支付给顾客的收购款4000元,本年度该店应纳增值税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 0.79 b. 0.82 c. 0.60 d. 0.62 3、某植物油厂2008年某月外购货物金额700万元,其中凭收货凭证向个体农民收购油菜籽340万元,购进一台专用设备80万元,其它货物280万元。当日实现收入900万元,均开具专用发票,其中工业用植物油550万元,食用植物油350万元。请计算该厂本月应纳增值税额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 18.47 b. 23.67 c. 34.26 d. 67.87 4、某商店为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度的销售额为12.98万元(含税价格),退货 5000 元,本年度该店应纳增值税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 0.36 b. 0.38 c. 0.49 d. 0.48 5、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9月销售给特约经销商甲产品6000箱,不含税出厂价150元/箱,另开普通发票收取包装费和售后服务费11700元;该企业当月应纳的增值税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a. 13.25 b. 15.37 c. 15.50 d. 15.47 二、判断说明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会计甲,在处理企业自产货物的捐赠业务时,认为没有收到销售货款,可以不计入销售额纳税。 2、对于购买方支付的运费,因对交通运输企业课征的是营业税,可按所付运费的发票价格和7%的扣除率计算其可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3、某布料店在销售布料的同时,也为购买布料的顾客加工服装,这可视为混合销售行为。 4、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应税销售额相同,因而都是价外税。 5、生产型增值税下的理论增值额要大于法定增值额。 三、计算题

《中国税制》复习题

一、理解概念 1、税收制度 2、课税对象 3、起征点 4、增值税 5、增值额 6、销项税额 7、进项税额 8、消费税 9、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10、营业税11、营业税课税对象12、营业税起征点13、不动产14、资源税15、资源税征税原则16、关税17、企业所得税18、收入总额19、应纳税所得额20、居民企业21、非居民企业22、企业所得税准予扣除项目2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24、个人所得税25、自行申报纳税26、印花税27、房产税28、车船税29、契税30、城建税 二、需要掌握的问题 1、混合销售行为、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及其税法的相关规定; 2、适用增值税低税率的应税项目; 3、不属于增值税价外费用的项目; 4、采取几种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的具体规定; 5、不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 6、增值税减免税包括哪些项目; 7、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具体规定; 8、消费税征税范围; 9、消费税计税销售额的具体规定; 10、营业税征税范围; 11、营业税法定免税项目; 12、营业税优惠项目; 13、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14、资源税征税范围; 15、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 16、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项目; 17、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8、个人所得税11项征税对象; 19、个人所得税11项所得税率;

20、个人所得税免征项目; 21、个人所得税减征项目; 22、印花税征税范围; 23、印花税税率; 24、房产税纳税人及计税依据; 25、契税征税对象; 26、契税的减免政策 27、城市维护建设税征税范围。 三、计算题 1、某自行车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和谐”牌自行车,20XX年度实现会计利润600万元,全年已累计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150万元。20XX年初,该厂财务人员对20XX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相关财务资料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计算情况如下: (一)相关财务资料 (1)销售自行车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收入5950万元,同时收取送货运费收入58.5万元。取得到期国债利息收入25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12万元。 (2)发生财务费用125万元,其中:支付银行借款利息54万元,支付因向某商场借款1000万元而发生的利息71 万元。 (3)发生销售费用140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750万元,业务宣传费186万元。 (4)发生管理费用3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5万元,补充养老保险费62万元。 (5)发生营业外支出91万元,其中:通过当地市政府捐赠85万元,用于该市所属某边远山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当年因拖欠应缴税款,被税务机关加收滞纳金6万元。 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1%,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560万元。 (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计算情况 (1)国债利息收入和企业债券利息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5+12=37(万元) (2)业务招待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55×60%=22(万元)

【自考真题】2018年4月自考00146中国税制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税制试卷 (课程代码00146)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的税收制度要素是 A.税率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纳税期限 2.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变化,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其体现的税收职能是 A.稳定经济职能 B.资源配置职能 C.财富分配职能 D.财政收入职能 3.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性扣除的增值税类型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扣除型增值税 4.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下列款项中,不计入增值税销售额的是 A.提供包装物而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B.购买方延期付款而收取的延期付款利息 C.提供运输和装卸服务而收取的运输装卸费 D.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5.按月申报纳税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增值税纳税申报的期限为 A.当月月末 B.次月的l0日内 C.次月的l5日内 D.次月的20日内 6. 国产小汽车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是 A.使用环节 B.出口环节 C.批发环节 D.生产销售环节 7.下列用途的自产应税消费品,不缴纳消费税的是 A.用于在建工程 B.用于职工福利

函授14级本科《中国税制》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2014级本科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纳税人放弃免税的,口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放弃免税权声明的次月起 ( )内不得屮请免税。 A. 3个月 B.6个月 经国务院批准,自( A. 2012年1月1日 C. 2013年1月1日 )o A. 300 元 B. 550 元 C. 650 元 D. 850 元 企业购置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其投资额的( )可以抵免当年的企业所得税。 A. 10% B. 20% C. 50% D. 70% 年所得( )以上的纳税人,无论取得的各项所得是否已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均应于纳税 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 5万元 B. 10万元 C. 12万元 D. 20万元 税收法律关系只能体现()单方面的意志。 A 、国家 B 、税务机关 C 、纳税人 D 、扣缴义务人 增值税是以商站流通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创造的( )为征对象的一种税。 A 、销售额 B 、经营额 C 、增值额 D 、利润 进口下列货物按13%征收增值税的冇( )。 A 、农机 B 、汽车 C 、家用电器 D 、办公用品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 )。 A 、17% B 、13% C 、10% D 、6% 纳税人销售的下列货物屮,属于免征增值税的货物是销售( )。 A 、农业机械 B 、煤炭 C 、日用百货 D 、自产的农产品 消费税的税目共有( )。 C. 12个月 D. 36个月 )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 B. 2012 年 8 月 1 n D. 2013 年 8 月 1 H 某一般纳税人接受咨询服务,支付不含税咨询费5000元,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进项 税额为(

中国税制-复习资料.doc

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其核心是(D )。A强制性 B、确定性 C、固定性 D、无偿性 2、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的问题,累进税率表中一?般规定有(A )。 A速算扣除数B、平均税率C、固定税额D、边际税率 3、(B )是从价计税时按照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法定比例,通常采用固 定百分比的形式。A、定额税率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I)、 幅度税率 4、增值税的理论增值额是(C )o A、M B、V+M C、C+V+M D、V 5、下列项目中,免交增值税的有(A )。A、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摩托车B、 销售电子出版物C、销售古旧图书 D、提供缝纫服务 6、下列消费品中应纳消费税的是(C )°A、金刚板B、载货汽车C、实木地板D、计算机 7、消费税的纳税地点原则上按纳税人(B )确定。A、经营地B、核算地C、起运地D、所在地 8、下列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的是(D )。A、转让商标权B、转让专利权C、转让土地使用权D、土地租赁 9、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等,以经海关审定的( D )作为完税价格。 A、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B、离境时的价格 C、入境时的价格 D、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 10、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境内设有免征关税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这时(D )。 A、关境与国境一致 B、关境与国境不一致 C、关境大于国境 D、关境 小于国境 11、税收最基本的职能是(B)°A、经济职能B、财政职能C、公平职能D、监督职能 12、纳税期限是税收(B)的具体体现。A、固定性B、强制性C、无偿性 D、确定性 13、我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采用的类型是(B )。A、收入型增值税B、生产型 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D、积累型增值税 14、下列行为,应征增值税的是(C )。A、邮政部门销售的集邮商品B、银行开办的融资租赁业务C、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 D、邮政部门发行报刊 15、金银首饰的消费税在(C )环节征收。A、加工 B、生产C、零售D、批发

中国税制试题

中国税制试题 一.单选题 1.现代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形式是( ) A.企业上缴利润 B.税收 C.各种规费 D.国债 2.依照我国税收法律,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给予( ) A.警告 B.记过 C.拘役 D.行政处分 3.假设应税所得为1,000元,起征点为800元,税率为10%,那么应纳税额应为( ) A.100元 B.80元 C.20元 D.0元 4.西方经济学家把税收一般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该三类的是( ) A.商品劳务税类 B.资源税类 C.所得税类 D.财产税类 5.提高税收征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加强法制原则 B.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C.坚持公平原则 D.遵循财政原则 6.税收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分配手段最基本的职能是( ) A.集中财政收入 B.调节社会供需平衡 C.促进充分就业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7.1958年农业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 A.统一实行分地区差别定额税制 B.统一实行分地区累退税制 C.统一实行分地区差别累进税制 D.统一实行分地区差别比例税制

8.流转税制的核心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9.在到岸价格无法确定时,不征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货物应征关税的计算公式为( ) A.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 B.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20%) C.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 D.完税价格=国内批发市价/(1-进口最低税率) 10.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时,因按规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发生价款和增值税款合并收取的,则确定消费计税依据的公式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A.含增值税的销售率÷(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B.含增值税的销售率÷(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C.含增值税的销售率÷(1-消费税税率) D.含增值税的销售率÷(1+消费税税率) 11.我国现已加入的关锐组织是( ) A.关税同盟 B.海关合作理理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 12.某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经营机构,该外国企业的一笔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租金所得与该机构无实际联系,则对该笔所得应( )

中国税制复习资料

填空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其核心是无偿性。 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3.税收属于分配范畴,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分配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分配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 4.税收缴纳的形式是货币和实物,税收最基本的是以货币缴纳的。 5.税收是职能包括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财政职能。 6.税收的经济职能包括调节社会总供求、调节资源配置和调节财富分配的职能。 7.税收对投资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资源配的置。 8.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发挥其作用。 9.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商品税的形式来实现的。 10.根据收益取得的保险程度不同,可以将投资区分为安全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 11.一般认为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由于都具有累进性质,对于财富的分配,有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而消费税、盐税等间接税大多具有累退性质,对财富的分配,有增加不平均的趋势。 12.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通过税收的调控,可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13.我国现行税法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税收实体法,二是税收程序法。 14.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欠税者所征的一种罚金,其计算是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税款5‰的滞纳金。 15.按照违法的性质、程度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法律制裁相应的分为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 16.税制要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17.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8.我国现行税制实行的税率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 19.比例税率在实际运用中可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三种。 20.累进税率按其累进依据和累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四种。 21.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商品或税种。 22.征税对象属于征税目的物的规定,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23.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24.累进税率对于调节纳税人收入,有着特殊的作用。 25.按计税依据对税收进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26.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对税收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27.按税负是否转嫁的税收进行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28.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29.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30.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标准为公平、简便和节约。 31.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其代表作为《国富论》。 32.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指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和节约原则。 33.节约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指向国民征税要适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量度。 34.西斯蒙第的税收原则理论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为基础的补充,他们是税收不可侵及资本、不可以总产品为计税依据、税收不可侵及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和税收不可驱使财富流向国外。 35.瓦格纳的税收四原则为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 36.现代西方税收原则为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中国税制习题及答案

《中国税制》 第一章税收制度基本原理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 2.纳税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交税的问题。纳税人是交纳税款的主体。 3.课税对象:征税对象是指根据什么征税,是征税的标的物,也就是缴纳税款的客体。 4.税率: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反映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5.税制结构:税制结构指的是一国在进行税制设置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将不同功能的税种进行组合配置,形成主体税种明确,辅助税种各具特色和作用.功能互补的税种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D.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D. 3.A.B.C.D. 4.A.B.C. 5.A.B.C.D. 四、判断题(判断对错)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五、简述题 1.税收制度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可分为:(1)税收法律制度,即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法和协定等。(2)税收管理体制,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3)税收征收管理制度。(4)税务机构和人员制度,即有关税务机构的设置.分工.隶属关系以及税务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的制度。(5)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工作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

4月全国自考《中国税制》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税制》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46 注: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并不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CAB 6-10:CDCCA 11-15:ADA DD 16-20:ACADB 二、多项选择题: 21:无 22. ACE 三、简单题: 26.简述税收的财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 答:税收的财政职能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用范围的广泛性。 (2)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3)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27.简述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一)实行分类征收 (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 (三)费用扣除额较宽 (四)计算简便 (五)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税方法 28.简述契税的概念及其作用 答:契税是在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订立契约时,由承受人交纳的一种税。 作用:契税实行40多年来,在搞好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管理,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①征税对象不符合宪法规定。宪法规定土地不得买卖,原《契税暂行条例》则规定对土地所有权买卖征收契税,明显与宪法相抵触。 ②税负不公。原来的契税只对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征收,对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免征的,这不符合公平税负的原则。 ③原《契税暂行条例》关于征收机关、征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已经大大落后于形势,影响了契税的征收,税源大量流失的情况难以得到遏制。 29.简述印花税的纳税方法。 答:(1)自行贴花办法即“三自”纳税办法,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时,应当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和适用的税目税率,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自行一次贴足印花税票并加以注销或画销。 (2)汇贴或汇缴办法

中国税制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税制期末复习重点 1、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目的),凭借政治权力(保障),按照预定的标准,向社会成员和组织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2、税收的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3、扣缴义务人:是指依法在收入支付时将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扣除并缴纳入库的单位和个人。 4、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5、税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轻重。 6、税率的形式: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 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 定额税率:资源税、车船税 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7、纳税环节是税收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是由税务机关确定的。 8、起征点和免征额的联系和区别:起征点和免征额有相似也有区别,税法规定的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数额一致时,如果纳税人的收入低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两者都不需缴税,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当纳税人的收入达到和超过起征点和免征额时,如果税法采用的是起征点,那么纳税人的全部收入都要纳税;而当税法采用的是免征额时,那么纳税人的收入只需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纳税。 9、直接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税负不易转嫁,如所得税。 10、增值税的征税范围:(1)一般规定:1、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有形动产,不包括无形资产和不动产);2、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指有偿提供劳务);3、报关进口货物。 (2)特殊规定——视同销售行为: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②销售代销货物;③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体工商户;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要点】对自产货物处理是相同的,对购买的货物用途不同,处理也不同 1.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6)、分配(7)、赠送(8),即向外部移送——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 2.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4)、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5),即货物进入最终消费——不得抵扣进项税;已抵扣的,作进项税转出处理。 (3)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应用举例:①销售家具的厂商,在销售家具的同时送货上门,为增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②邮局提供邮政服务的同时邮寄包裹提供的包裹袋,为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 (4)兼营非应税劳务:税务处理——分别核算,各自交税(销售税+营业税);未分别核算

中国税制模拟试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税制》模拟试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1、税收是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其凭借的权力是(B)。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生产资料所有权 D、财政权力与政治权力 2、税收的首要基本职能是(A)。 A、财政职能 B、经济职能 C、调节职能 D、资源配置职能 3、一种税区别另一税的主要区别是(B)。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4、在我国,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税收工作,组织实施各项税法的机构是(B)。 A、国家税务总局 B、国务院 C、教育部 D、商务部 5、英国资产阶段古典的政治学的创始人是(B)。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尤斯迪 D、大卫李嘉图 6、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规定,下列行业不纳增值税的是(B)。 A、工业制造业 B、金融保险业 C、商业批发和零售行业 D、工业性加工业 7、下列属于直接税的有(C)。 A、消费税 B、关税 C、财产税 D、营业税 8、下列项目中应征增值税的是(D)。 A、邮电局销售报刊、杂志 B、农业生产者出售初级产品 C、企业出售商标收入 D、企业将自产的钢材用于扩建自住房 9、所谓增值额,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即(D)。 A、C+V+M B、C+V C、C+M D、V+M 10、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A)。 A、移送使用的当天 B、移送使用的次天 C、委托方提货的当天 D、委托方提货的次天 11、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C)。 A、应纳税额 B、利润额 C、应纳税所得额 D、收入总额 12、下列不属于按照关税的流动方向分类的关税是(D)。 A、进口关税 B、出口关税 C、过境关税 D、复合关税 13、王教授一次稿酬收入5000元,该教授此笔稿酬的应纳税额为(A)。 A、560元 B、700元 C、1000元 D、2200元 14、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农村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税额征收的(B)税种。 A、按日 B、一次性 C、按年 D、按天 15、下列资源中,不是资源税的应税项目是(B)。 A、盐资源 B、财产税 C、耕地占用税 D、土地使用税 16、根据车船使用税法的规定,各种载货汽车的计税依据为(B)。 A、辆 B、净吨位 C、载重吨位 D、行驶里程 17、就其性质来说,房产税属于(B)。 A、资源税 B、财产税 C、行为税 D、流转税 18、契税是在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订立契约时,由谁缴纳的一种税(A)。 A、承受人 B、转让人和承受人 C、转让人 D、出让人 19、下列不属于行为税的有(C)。 A、印花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车船税 D、社会保险税 20、我国车辆的购置税实行的税率是(B)。 A、定额税率 B、统一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