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IT项目管理

(课程)

工程技术文档

项目名称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小组第5组

组长 xxxxx

任课教师 xxxxxx

2013年11月

IT项目管理是计算机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从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对IT项目管理的三大约束和9大领域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项目作为载体,在IT项目实施的各环节结合IT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感受和领会,利用管理学的原理,对IT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域进行梳理,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对IT工程项目的实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

根据IT项目管理的特点,结合课程的容以项目实施为主线,以组建的项目组为单位,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形成相应的工程技术文档,工程技术文档的格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做中学”和“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工程化素质。以课程知识指导课程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成对一个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实施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把理论学习与工程化实践相结合。

课程要求:

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把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的各实施环节结合。通过项目实施,以具体IT项目开发流程的实施为载体,结合IT项目管理课程相关容,在项目实施环

任课教师:

成绩评定:

对项目管理课程,需要通过项目实施去体验,因此成绩评定以项目文档、展示效果进行评价,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评:

1)阶段个人展示、回答问题

2)文档的逻辑规性、语言表达、格式

3)项目验收展示评价

4)总评成绩=阶段成绩×40%+交付成绩×60%

项目团队组织构架及分工2.1小组组织结构

2.2小组成员分工及安排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与设计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与设计 (4)

第一章系统分析 (6)

1.1背景与发展 (6)

1.2芤山现状 (6)

1.3需求分析 (7)

1.3.1畜类 (7)

1.3.2禽类 (7)

1.3.3水果类 (8)

1.3.4蔬菜类 (8)

1.3.5谷类 (8)

1.4容布局 (9)

第二章养殖业 (10)

2.1家畜养殖 (10)

2.1.1方案概述 (10)

2.1.2方案主要容 (11)

2.2禽类养殖 (12)

2.2.1硬件设置概述 (13)

2.3禽类养殖核心应用流程 (15)

第三章栽培业 (17)

3.1物联网在果园中的利用 (17)

3.1.1 当前形势 (17)

3.1.2果园环境的采集和监控 (18)

3.1.3 果园对土壤的采集和监控 (18)

3.1.4 果园的防盗报警系统 (19)

3.2物联网在蔬菜大棚方面的效用 (19)

3.2.1智能种植较于普通种植优势 (19)

3.3智能化种植系统的应用 (20)

3.3.1智能种植较普通种植的优势 (20)

3.3现代化大棚绿色蔬菜栽培控制 (22)

3.3.1温度控制 (22)

3.3.2灌溉控制 (22)

3.3.3施肥控制 (23)

3.3.4 虫害控制系统 (24)

3.3.5精密智能化除草 (25)

3.4远程控制 (26)

3.4.1远程控制组成 (26)

3.4.2远程控制工作基本原理 (26)

3.4.3蔬菜智能专家服务 (26)

3.5绿色蔬菜全程信息化管理 (27)

3.6农作物硬件设置甜玉米: (28)

3.6.1甜玉米简介 (28)

3.6.2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需求: (30)

3.7利用数学原理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预测 (30)

第四章风险评测 (32)

4.1不可规避因素应对法 (32)

第五章成本预估 (34)

第六章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系统分析

1.1背景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逐步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区别:

1)原始农业特点:看天吃饭!刀耕火种,地、肥料、灌溉都几乎靠天。较少养殖家禽家畜等。

2)传统农业特点:战天斗地,采用简单的农用工具和机械设备,挖井修渠灌溉、人工沤肥、平整土地和修筑梯田,播种经济作物。广泛养殖家禽家畜。

3)现代农业特点:生态和谐!采用现代农用机械、人工育种,现代化水利设施(滴灌、喷灌)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广泛应用,杂交作物、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作物单产大幅增加,农业延伸产业发达,次级加工开始普及,畜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

1.2芤山现状

芤山村位于汶川县雁门乡,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环绕整个区域,村域地

形较为平坦。

芤山村距离汶川县雁门乡政府9公里,人口数165户、人口728人,徒弟面积共1308亩、水果地面积750亩、蔬菜地面积350亩。该村全村实现通村通组路的硬化工作;现

水果种植主要以大樱桃、大枣、金太阳杏子等;蔬菜种植主要以萝卜、白菜、番茄、莴

笋等。居要从事农业,兼有畜牧业。气候特点:汶川县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

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池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一14.1℃(南部),

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毫米,日照1693.9~1042.2小时,地区雨热

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多种特色水果、反季节蔬菜的最适生长区。

1.3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实施物联网农业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汶川在经历了08年地震之后,灾后恢复重建已经趋于或接近完成状态,在这个关键点,我们综合分析发现现今的重要工作任务————从灾后重建硬件设施应该逐步往灾后提升经济这个工作任务上来,提升人们生活信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在这方面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我们针对芤山在各方面的条件与环境做出科学的分析,在芤山农业方面下功夫,运用新兴科技技术“物联网”对其养殖业做科学运用技术合理布置设施,保障保证在相关政策扶持与引导下使其在农业方面形成有力竞争与牵头作用。

1.3.1畜类

由于现代养殖都大规模化, 畜禽养殖的数量也比较大, 仅仅靠人工标志和识别工作量大、难度高、效率低, 不能满足管理要求。物联网中的RFID 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的快速识别技术, 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养殖业中。

1.3.2禽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在物联ZigBee 技术的引领下,传统的“后院养殖”正在逐步消失,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全面的现代化智能系统,最大程度上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专业的大型养殖场,还是中小型养殖个体户,均可以简单快捷的进行现代化的养殖操作。

物联网智能养殖不仅具备传统养殖业产品优质、无公害的优势,更能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省时省力。无线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将各种电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简便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可以实现无缝感知并完整管理,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方便。物联网带来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组合或DIY,所有的安装都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即可完成。另外,相比物联网

智能养殖,传统的智能产品不易扩展,灵活性低,兼容性差,升级成本昂贵,维护成本高。

1.3.3水果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树种植具有地域分布广泛、环境因子不确定等特点,传统的果树种植业一般是靠果农的经验来定性地估计各种环境因子,无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境信息进行精确测量,实现最优化生产:由于果树种植的区域性特点比较强,不能有效进行环境因子的搜集,难于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因而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与应用到果园信息管理中,可以提高果园的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是在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上的重大突破。同时,实现快速、有效的采集和描述影响作物生长环境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是实现“精细农业”的基础。

1.3.4蔬菜类

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蔬菜种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菜农的种菜成本、降低蔬菜价格和提高蔬菜的质量,我们着手讨论并设计了智能化蔬菜种植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运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对蔬菜的温度、湿度、缺水、缺肥、病虫害和长草进行检测,并将一系列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到PC机上进行分析、管理及远距离测控,构成多个蔬菜大棚的综合监控网络,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1.3.5谷类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结构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生产正适应这一需求,小杂粮生育期短,适应围广,耐旱耐瘠,既可在高海拔的冷凉山地和干旱薄地上种植,也能与大宗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同时杂粮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名、优、特产品资源,其经济效益高,更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不可豁缺的首选作物。

1.4容布局

就目前高新新信息化技术的物联网应用而发展农业信息化。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养殖业和栽培业。具体分支如下:

第二章养殖业

2.1家畜养殖

2.1.1方案概述

本方案以养猪业为主要应用对象,综合利用智能传感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RFID 技术、视频监控和信息融合等物联网技术,建立养猪业在生产流通环节自动控制、智能监控应用系统及面向广大养殖户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提高国养殖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强化对养殖过程安全监管等方面有显著意义,本方案的特点如下:

1)物联网应用贯通养殖、流通全过程

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生产流通全过程实现全方位的信息记录、自动跟踪和智能监控,从而建立涵盖猪苗投放、肉猪养殖、生猪上市的全程监管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溯源验证。

2)将物联网技术与自动控制紧密结合

通过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以养殖栏舍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处理,同时对通风降温系统、自动喂料系统等机械设备相连接,实现对上述设备系统的自动控制,有效提高养殖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3)向社会提高服务

建立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向从事养猪业的中小型企业、集约化养殖农户提供服务,同时,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控养殖生产过程提供服务。

1-1方案架构图

2.1.2方案主要容

方案总体上包括六大部分:

1)针对养殖过程的安全监控系统,包含针对养殖栏舍的视频监控、温湿度等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基于智能终端的现场巡查与生产控制。该部分紧密与机械设备结合,由预警数据驱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调节。

2)设备控制系统,基于智能手机及其它智能终端,通过视频远程观察养殖栏舍的实时状况,控制自动喂料、通风降温等设备系统的运作。

3)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存储、计算、分析与分发。对所有监控点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数据以及生产过程数据的存储、转换与计算,并向信息服务平台分发相关的数据信息。

4)生产状态综合监控中心,实现对企业养殖过程以及合作农户养殖过程的集中监控,提供生产状态分析数据,拥有预警、远程指导等功能。

5)生猪溯源验证系统,应用RFID、二维码、以及对上市生猪运输过程的GPS监控等技术手段,建立上市生猪从养殖企业到定点屠宰厂流通过程的信息化跟踪监管系统,实现对上市生猪的来源验证以及养殖过程数据的溯源跟踪。

6)信息服务平台,为合作农户、同行养殖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1-2系统功能示意图

1)信息采集

主要负责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视频摄像头数据、RFID数据、孵化设备数据、PDA 数据和GPS数据等。

2)数据传输

通过无线传感网、GPRS、3G网络、以太网把各类数据传到企业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和数据分发,完成终端数据与前端应用数据的交换过程。

4)信息应用

通过处理的数据根据需要分发至各种应用系统,触发自动控制或者供生产业务系统使用。

2.2禽类养殖

以养鸡场为例,物联网智能养殖的典型配置

2-1养鸡场架构图

2.2.1硬件设置概述

无线网关:是无线传感器和无线联动控制设备的信息收集、控制终端,也是手机和这些家庭设备通信、控制的桥梁。所有传感、探测器将收集到的信息都通过无线网关传到授权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管理设备,另外控制命令由管理设备通过无线网关发送给联动设备。

比如安装于鸡舍中的云红外入侵探测器侦测到有人闯入,则将闯入报警通过无线网关发送给主人手机,手机收到信息发出震动铃声提示,主人确认后发出控制指令,触发无线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即使自己不在时,安保人员也能及时收到警报进行处理,确保财产万无一失。无线温度湿度传感器无线温度湿度传感器的运用,可为您实时监测育雏室、育成室及蛋品库中的环境温湿度,通过无线ZigBee技术,还可与室的暖风扇或通风设备相连接,当环境中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打开或关闭相关设备。如果您不能时刻呆在养鸡场的话,物联网智能养鸡场系统通过设置,还可将育雏室中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您的电脑或手机上,以便您随时了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无线墙面开关/调光开关该开关可直接取代传统的墙壁开关面板,通过它不仅可以像正常开关一样使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和养鸡场中的所有物联网设备自动组成一个无线传感控制网络,可以通过无线网关向其发出开关、调光等指令。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开关或调节不同区域的灯光,可最大程度上为您节省能源。在鸡舍及蛋品库中安装物联无线调光开关,可根据周围环境变化,结合物联无线红外入侵探测器,自动调暗或打开灯光,节能更环

保!

无线智能插座:主要用于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和关,通过它可以自动启动排气扇排气。这在炎热的夏天,对于规模庞大的鸡舍,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还可以控制任何你想控制的电器,只要将电器的插头插上无线智能插座即可,比如排气扇、空气净化机等等。无线红外转发器这个产品主要是用于养鸡场可以被红外遥控器控制的设备,通过无线红外转发器,你可以经由手机远程遥控空调等设备,它可以将传统的电器立即转换为智能电器。云红外入侵探测器除了最大程度上保障蛋鸡的正常生长外,一个安全的防卫系统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物联云红外入侵探测器,更精确地捕捉人体发出的红外射线,在有人靠近其工作区域时,便会发出无线报警信号,触发相关设备报警,并可按设定自动开启入侵区域的灯光吓退入侵者。同时,通过无线网关,经过我们贴心为您设置的手机,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报警,及时阻止您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无线空气质量探测器当空气中某些特定气体(如CO2、CO、VOC等)浓度超过系统设定值时,便会对蛋鸡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鸡舍和育雏、育成室中安装无线空气质量探测器,便可将检测数据随时发送到您的手机或电脑,通过物联网智能养鸡场系统设置,可自动打开或关闭鸡舍中与之相连的排风扇等通风设备,最大程度上提高空气质量。

无线烟雾(火警)探测器:在鸡舍、育雏(成)室、蛋品库中安装无线烟雾(火警)探测器,用于探测火灾,可有效探测周围空气中烟雾浓度,当浓度系数超过安全阙值时,就会第一时间报警,报警信息会在第一时间传送到智能监控平台,也可同时发送到手机上,以便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它还配备置温度感应器,当鸡舍中温度超过65℃时,也会发出报警信号,触发相关设备报警。贴心的双保险,旨在为您打造更高安全系数的智能化养鸡场!无线光照传感器晒太阳能促使鸟类自行生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帮助对钙的利用和吸收,钙是蛋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晒太阳可以正常产卵,避免软壳蛋,再者,蛋鸡是白天吃食的,光线一暗淡就停食了,为了促进小鸡的生长,补充足够的光照是必然的。在鸡舍中安装无线光照传感器,可根据室光线的强弱,结合无线墙面/调光开关自主选择关闭或打开鸡舍中的补光灯,更好的节能环保。尤其在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充足的光照保证,让您最大程度的获利。无线流量计通过在鸡舍中安装无线流量计,可对鸡舍中任一时段的给水量记录存档,方便我们以后对蛋鸡饮食习惯的比较调查,同时结合无线墙面开关、无线网关,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选择关闭或打开喂食喂水系统,省时更省力。

无线氨气传感器:在鸡舍中安装无线氨气传感器,可随时检测空气中氨气浓度系数,

并将相关数据发送到手机或电脑上,通过设置,可自主打开或关闭蛋鸡粪便清扫系统,保持鸡舍空气良好的同时,减少细菌滋生对蛋鸡产生的影响。无线中继器无线中继器,它能有效连接物联Internet通信网关和超出物联Internet通信网关有效控制区域的其它ZigBee网络设备,实现中继组网,扩大覆盖区域,并传输网关的控制命令到相关网络设备,达到预期传输和控制的效果。3G无线路由器出于对规模及环境质量的需求,不少的养鸡场会选择建在偏远之处,选择安装3G无线路由器可在地理环境极度受限的情况下保证物联网各设备的畅通运行。

2-3效果应用图

2.3禽类养殖核心应用流程

禽类养殖的核心业务是围绕养殖户来完成的。与养殖户签定养殖合同是业务的开始,后续由公司提供鸡雏、饲料、药品、打苗防疫等工作,养殖期间发生的鸡雏款、饲料款、药品疫苗款、运费等相关费用由公司垫支。饲养周期结束公司对成鸡进行收购,再与养殖户进行款项结算。

结合核算特点开发的养户管理模块,实现了从签定合同开始的放雏、送料、药品销售、打苗、毛鸡收购到结算单的全部业务核算流程,使每个养户从购进鸡雏开始,就得到了养殖全程管理和规划,每个阶段喂养什么料?喂多少?到哪天打什么疫苗等全部业务统一管理。养户的每一批养殖成本准确地放映在系统上。对每一个养户的每一次领料、领料、疫苗防疫等业务,在电脑上都有完整的记录。

2-4养户管理流程图

第三章栽培业

3.1物联网在果园中的利用

3.1.1 当前形势

为实现对果园环境因子实时、精确的远程监测,研制了基于物联网的果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如图1-1,该系统为物联网实施的原理。

3-1物联网实施系统

在汶川县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特色水果、茶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南部茶叶、猕猴桃两大产业带,北部以甜樱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带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培育了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近6万亩,其中在威绵地区建立了以甜樱桃为主的优质特色水果基地1.5万亩;在漩映地区建立了猕猴桃生产基地6000亩;建设茶叶基地 8500亩;建立了以威绵地区为主的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注册了“岷江牌”、“西羌牌”蔬菜、水果商标,认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5.1万亩,大白菜、莲白、花菜、莴笋、萝卜等6个蔬菜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获得了甜椒、甜樱桃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其收入已占农户现金总收入的50%以上。以下就以汶川漩映地区猕猴桃生产种植基地为例,将分别探讨物联网应用于果园中,对其环境、

温度、土壤、节水灌溉以及果园的防盗报警系统的作用以及影响。

3.1.2果园环境的采集和监控

果园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树的生长环境参数直接影响了果树的产量,所以对果园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智能化环境参数监控技术已经在国外果园获得了广泛普及和应用,通过在果园配备控制计算机,并采用专家系统对环境自动调节,从而创造出适合果树生长和发育的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对果园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和监控的国外研究主要有:通信协议对葡萄园进行环境参数采集,但整体功耗大的缺点。基于无线网络和GPRS开发了果园监控系统。设计了基于MSP430F149和CC2420的节点,但其设计的节点具有成本高、功耗大的缺点。上述工作均从不同的角度对果园的环境参数采集和监控方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着功耗、体积、成本等方面的不足。从提高节点的通信能力、减少能耗的角度出发,力求设计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适合果园环境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实现尽可能地延长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的生命周期。

针对汶川漩映地区猕猴桃生产种植基地进行了应用示,对汶川漩映地区猕猴桃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可快速测量并记录土壤、环境和作物在不同时间生长与区域分布上存在的差异,帮助人们精确地研究被测农田的作物产量、品质与农田土壤、环境信息间的确切关系,为定量定点精确施肥、杀虫与环境控制等提供决策支持,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实现,实现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和品质最优化,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1.3 果园对土壤的采集和监控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与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水分的测量是精细农业中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对节水灌溉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且通过测量土壤水分还能及时了解土壤墒情,对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猕猴桃是汶川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果树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川前茅,已经成为汶川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汶川单位面积的产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猕猴桃生产实践证明: 水利条件直接影响着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根据土壤含水情况对猕猴桃园实施精确灌溉,对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猕猴桃园土壤水分信息的实时获取,就需要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作为土壤水分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方法,但由于土壤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任何一种测

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给土壤水分传感器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信息采集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基于传感器的现场数据信息采集要有有线和无线2 种模式,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在采集点分散或远距离的野外,有线模式遇到了瓶颈,而无线通信技术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撑,并开始应用于土壤水分的无线数据采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测量数据的无线传输,既可使上位机能实时地获取橘园的土壤含水情况,又可为上位机的灌溉系统提供决策依据。

3.1.4 果园的防盗报警系统

近年来,随着农业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电子设备的需求领域逐渐变宽,在喷药、浇灌、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电子产品技术趋于成熟。对于防盗报警方面,其产品主要在家庭保安以及银行、商场等有特殊保安要求的场合应用广泛,但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产品较少。传统的果园防盗报警产品,多采用四周布线方式,应用断线报警原理,达到防盗目的,但布线工作量大且容易暴露。断线成本迅速提高,因此设计一种经济实惠、操作方便的防盗报警系统将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合理运用单片机控制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一种使用性强、成本低廉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以满足农田管理的需要,使其物联网在果园防盗方面得到充分的运用。

3.2物联网在蔬菜大棚方面的效用

3.2.1智能种植较于普通种植优势

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蔬菜种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菜农的种菜

成本、降低蔬菜价格和提高蔬菜的质量,我们着手讨论并设计了智能化蔬菜种植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运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对蔬菜的温度、湿度、缺水、缺肥、病虫害和长草进行检测,并将一系列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到

PC机上进行分析、管理及远距离测控,构成多个蔬菜大棚的综合监控网络,本系统具有

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它将物体本身与互

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

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4-1智能系统构成图

3.3智能化种植系统的应用

3.3.1智能种植较普通种植的优势

该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大棚种植中的关键要素:空气的温度、湿度及土壤的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各种传感器动态采集,并利用中国移动的网络通讯技术,将数据及时传送到智能专家平台,使设施蔬菜管理人员、农业专家通过电脑、手机或手持终端就可以时刻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预防病虫害,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同时把有限的农业专家整合起来,提高了大棚的指导和管理效率。

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设施蔬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质量和管理效益:

1)精确测量设施环境,利用实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质量。

2)提高对病虫害的监控水平、预测水平,减少农药使用量。

3)建立科学的生产环境数据库,可以帮助专业生产企业,管理和研究机构等单位强化管理手段。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模板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 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 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农业信息化 管理系统,对规范农业信息管理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种植员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养殖业、栽培业、水果、谷物等信息网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升级维护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农业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业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使用物联网专业化软件,经过大家的钻研以及农业方面的各个专家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 作流程,使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 研发农业信息相关方面的化软件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 本地区所有农业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 -市-省)组织单位的农业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 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各项农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数据库安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 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的所有农业信息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 安全性高。 八.网络化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 级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 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业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九.汇总分析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 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农业信息及其他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

《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摘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农业;农业信息化;问题; 农业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来装备现代农业,依靠数字化和信息网络来进行农业的管理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管理、生产、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提高农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的经营决策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信息化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应用空间。 一、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阶段,如何实现农业的市场化、知识化、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农业的信息化,能够按照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的配置,又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是解决农业现代化中遇到的困难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的信息化,才能使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是农村的现实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的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民的劳动成果最终要由市场来进行检验。而发展农业的信息化,能够给农民决定生产经营、实现增产增收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通过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让农民对产销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引导农民对农业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是农业产业化得以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 (三)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客观选择 农业能否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农产品是否有质量和特色方面的优势。而农产品在质量和特色方面的优势,取决于农业技术的优势。通过农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其职能和技术的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经验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经验 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从50年代初美国首次利用计算机进行饮料问题的研究至今,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目前美国,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度已高于工业81.6%,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1.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3S 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PS)等,概括而言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广域网用户增长迅速。在美国,众多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伊利诺州有67%的农户使用计算机,其中27%农户运用网络技术。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AGRINET。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日本政府还在实施一项意在21世纪使所有农民拥有微机的“绿色天国”计划。这些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农业生产者更为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市场信息,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经营的生产风险。 第二是综合化,既有多项信息技术的结合,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模型库和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技术、实时处理与控制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又有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的结合,如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核技术、激光技术、遥感技术的日益紧密结合,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大大改进、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也不断提高。比如,欧美国家目前普遍看好一种视频数据检索系统(Videotex)和电视数据检索系统(Teletert),就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 第三是全程化,信息技术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或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而是横向和纵向拓展。信息技术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企业联系,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甚至与用户联合,多学科专家协作的复杂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工程全面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极大地增强了发达国家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3S技术应用与精确农业 3S技术是发达国家农业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德国已在农作物生产中成功地应用了3S技术,对土地精确定位,按肥力程度确定播种量和施肥量,可节省肥料10%,节约农药23%,依靠精量播种,每公顷可节省种子25公斤。利用3S技术,调动大型农业机械,既省工又省资金,效益提高。 精确农业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它发源于美国,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精确农业将3S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农业,逐步实现精确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控制农业。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细准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邓晓栋 The S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eng Xiaodong 技术正在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全球,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急剧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aspect - to expand 变革和加速发展,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应用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mainly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国际 studi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 informatio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先后经过了计算机科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化、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精准农业等阶段,农业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新的发展历程。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 to mak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an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 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播、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科学计算阶段;第二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简介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对规范农村经济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经济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账务管理、财务政务公开、固定资产管理、自定义报表、税费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资产年报、农民负担管理、乡村债权债权统计、农业部农户收入预报、农业部农户收入调查、农业部农经统计报表、农业信息网等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二.升级维护方面: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村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村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或正是农业部目前在全国统一推广使用的软件;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的农村经济专业化软件(1992年),十多年来在农业部及各省市农经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作流程,使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研发农村经济信息化软件的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本地区所有农村经济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市-省)组织单位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多账套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管理的账套数量没有任何限制,可以管理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上级主管部门可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对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或乃至一个省所有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八.数据库安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的财务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安全性高。九.网络化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十.汇总分析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经信息的情况进行超级汇总与数据分析,极大的提高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 十一.安全备份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安全的自动备份功能,系统会定时自动对系统中所有财务数据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备份;用户也可利用组织单位数据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1. 智慧农业概念定义: 智慧农业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2.国内智慧农业建设现状: (1)智慧农业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透露,物联网技术有望在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农业部和财政部资金补贴。并先行先试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

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将据悉,按照《规划》要求,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 (2)托普云农智慧农业在技术方面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RFID 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到了智慧农业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 (3)托普云农智慧农业在应用方面 目前,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采集农业生产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使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并可远程控制。 3.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的建设内容: (1)智慧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信息门户: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的及时传送和内部、外部的直接交流,但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雇员之间、与合作伙伴和顾客之间都需要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EIP是一个将企业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 编辑:李宏亮出处:农业信息化点击:1284 2006-06-01 【大中小】【打印】【关闭】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 2l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引发农业的第三次革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关键措施。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为12.6亿中国人提供绝大部分的食物,同时还是我国80%以上的人口提供维持生活的就业部门;尤其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寻找农业发展的道路一直是历届政府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早在1996年颁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强调"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999年8月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做出的决定,更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决定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肯定。历年来各个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和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1996年启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工程中就有"金农"工程。科技部在1998年11月召开了"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为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做了部署。在国家863计划的306专题中安排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96-019项目《农业专家决策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对农业信息化的问题与技术开展了研究。可见,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在发布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业部信息中心去年下半年对全国农业网站进行的普查显示,截至2000年12月31日,收录到农业网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海内外农业网站近2600家,其中属于国内的有2200多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约有1600家农业网站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集中分布在北京和沿海主要省份,其中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五省市地域内网站占全国网站总量的近一半,西部12个省区市地域内网站占全国总数的14%。其中农业企业成为网站建设的主力军,在1600家网站中,企业公司类占37%,政府部门类占17.4%。网站所属行业和信息内容涉及18个大类127个子类,涵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方面。在国外,以人工智能系统、3S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农业、精确农业已广泛应用。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几乎涉及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各种数据库系统、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动植物生产专家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等。美国建成遍布全国的农业信息机构700多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AGNET联机网络,美国41.6%的家庭农场、46.8%的奶牛场和52%的年轻农场主都装备有电子计算机,并进入各种农业网络。农民上网主要是获得物价、气象、农业机械和化肥市场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互联网进行购买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的电子交易,l/3的农民则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1.1.建设背景综述 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二金”工程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电子政务工程,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目前,金农工程中央本级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按照金农工程一期的总体规划,至2010年以前,数据中心、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监管、农技信息联合服务等中心建设内容要扩展到各省级部门。 当前,部分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与省政府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并建立了农业信息网门户,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的目标。 但是,金农工程一期建设内容中要求省级单位建设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市场监管系统、农技信息服务系统、省级农业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等均未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业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办理系统及公众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不仅影响着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与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必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建设目标 围绕“金农”工程总体建设目标,通过两年时间,初步形成农业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构建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迅速增强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收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农业数据中心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健全采集渠道,增加信息总量,加强统筹规划,改善内容结构,加大整合力度,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协作机制,提高共享程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装备县乡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培训信息服务队伍,初步形成延伸到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迅速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1.3.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 如上图所示,省级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应用系统、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助民增收,解决农村经济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武汉联通在传统“农业新时空”的平台及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移动网络、数据互联网络、人工呼叫网络和互联网资源,并集合其他省分的先进经验,重新打建了一个服务于农村市场的新的聚类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和人工呼叫中心等简便、经济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提供专业化涉农信息服务。对于推进现代“大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农村、服务“三农”、助民增收,解决农村经济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武汉联通在传统“农业新时空”的平台及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移动网络、数据互联网络、人工呼叫网络和互联网资源,并集合其他省分的先进经验,重新打建了一个服务于农村市场的新的聚类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和人工呼叫中心等简便、经济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提供专业化涉农信息服务。对于推进现代“大农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对提升政府服务形象,改善政府服务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降低农业市场交易风险, 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形象;有利于改善政府部门服务手段,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四是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行政支出,节约资源;五是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根据聚类市场人群对本地信息内容的需求,通过武汉分公司或合作伙伴联合当地农口部门,发展分布广泛、合理的信息服务站点作为末梢渠道,通过信息站点优质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其最感兴趣、与其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乡镇一级的各类本地化信息,对农户的生产生活等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由此建立以武汉联通为主导,以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为核心,涵盖上游农技、农村医疗、物流采购等单位和企业,以及下游广大农村用户在内的农村信息化产业链。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提升对农村用户的粘合力和品牌吸引力,带动农村用户的入网以及延长入网用户的生命周期。通过平台上稳定的、分类明确的、并具备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为产业链上游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农资销售、物流及其他商品供销企业提供精准化营销的有偿服务,并可依此带动此类用户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形成一种良性的有效规模发展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以此提升武汉联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王俊鸣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21世纪是世界农业大变革的时代,全球范围内将出现“第三次浪潮农业”———人类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通过应用高科技成果,使工业经济下的农业变成一种崭新的知识产业。面对“第三次浪潮农业”的到来,许多国家不失时机地利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当代“新农村”。 美国在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循环经济等科技利器打造自己的“新农业经济”和“新农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做法不乏值得借鉴之处。 丹·哥斯特是美国芝加哥市史特灵镇近郊的一位农场主。如今,这位农民大多数时间并不在田间地头,而是和城里的“白领”一样泡在网上。他先后购置了4台电脑,利用电脑计算种植量以及杀虫农药的剂量,进行生猪饲料配方与养猪过程的控制,从网上了解天气情况以及农作物的交易行情……老伙计现在离不开网了。 实际上,哥斯特只是美国200万农民中一个“缩影”。目前,美国有51%的农民接上了互联网,20%的农场用直升机进行耕作管理,很多中等规模的农场和几乎所有大型农场已经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这些新科技构成了美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也打造出美国的“精确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信息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广播、电话的发明应用,美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广播、电话阶段。当时,电视基本在美国农村普及。1954年农村居民的电话普及率为49%,到1968年这个数字达到83%。从1962年开始,美国开始资助在农村建立教育电视台。电话和声像广播在农村的普及,把大量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行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和实用化推广,带动了美国农业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1985年,美国对世界上已发表的428个电子化的农业数据库进行了编目。在当代最重要的农业信息数据库中,最著名、应用最广的是: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数据库,它存有10万份以上的农业科技参考资料。数据库应用系统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如美国所建的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管理60万份植物资源样品信息,可通过计算机和电话存取,在全国范围内向育种专家提供服务。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7-11-08T14:47:03.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作者:王传吉 [导读] 本文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建议。 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农技站山东济南 250307 摘要:随着全球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也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行业系统建设中,以期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工作效率。当前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取得了全面突破,开发了多种新的信息化技术,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建议,希望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技术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谁能全面掌握信息谁就能把握市场主动权。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国家正逐渐研究和探索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技术,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目前农业传感器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已构成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主要技术,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技术支持。当然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外农业信息化技术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只有正确分析、科学应对,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升级,进而为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鼓励开展农业创新,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取得全面发展,并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逐渐形成了包括农业传感器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五大中心技术。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农业传感技术分析,主要是针对农作物种植开展的一系列检测、分析技术。目前农业传感器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应用较多,一是生命信息传感技术,二是环境信息传感技术。前者主要检测动植物生产过程中的生长情况,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对种植作物的生长状态、重要微量元素的含量、化肥和农药等残留情况等进行分析,建立动态的信息化档案,从而反映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后者主要是对影响动植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具体内容包括大气、水、土壤等,以此判断是否符合种养殖,预测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农业传感技术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从而代替传统的人工检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检测水平,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2.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主要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与现代化智能装备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基于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和谋划,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关键影响因素是智能装备的水平,受到国内发展技术的制约,我们国家农业生产智能装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开发的智能装备应用范围窄、可靠性不强,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未来可以在以下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和探索——机载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精细作业导航与控制技术、决策模型与处方生成技术、精细实施技术装备等。因此需要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充分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加快研发农业智能装备,从而通过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加强农田管理,形成集信息采集、建立和防控一体化作业技术,保证智能化设备的有效利用,最大化发挥技术融合的价值,促进农业生产整体水平。 3.农业机器人技术。主要是指将先进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进行融合,打造智能化机器人技术,从而代替人工作业,主要根据用途情况进行分类设置种植、畜牧、农作物检测等机器人,从而提高专业机器人作业领域,更好地促进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和建设。二是在农作物作业规划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从而提高规划技术和水平,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大大解决农业生产强度和效率问题。 4.农业物联网技术。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逐渐形成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通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对安全等技术处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为农作物生产、加工、流通等提供帮助。 5.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开发的系列服务软件等。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农作物面积、生长情况、产量的全面测评,从而提高农业管理、生产和灾害应急防控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全面动态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系统,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当然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逐渐与其进行融合,探索更加广阔的发展路径。 二、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技术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取得了全面发展和突破,并在农业生产、农业开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成活质量,减小了人为作业的失误和负担,提高了自动化检测技术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但是我们国家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技术应用领域比较局限,服务规模也比较小,加上对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有限,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优化作业流程,加强技术优化和建设创新力度,阻碍了技术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不高。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技术,就要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当然该方面的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相对较低,即使招聘了高学历的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研发,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培训,导致推广水平较低、软件与技术研发水平不高,不能全面适应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 三、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建议 为了全面促进当前农业信息化技术五大领域功能的有效发挥,就要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和优化: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技术创新。政府要意识到农业信息化技术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性,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推广体系,并在云计算、机器人、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智能装备配置等方面加大创新科研力度,才能更好地与国际农业信息化技术进行接轨,从而促进

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几点建议

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几点建议摘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有 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业信息化;问题;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keywords: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业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来装备现 代农业,依靠数字化和信息网络来进行农业的管理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管理、生产、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提高农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的经营决策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智慧农业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1.农业1.0时代(原始农业):以人力为主,辅以简单的生产工具实现劳作。 2.农业2.0时代(机械农业):以大型农机具替代人力生产,提供效率。 3.农业3.0时代(现代农业):以自动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养殖)增产增效。 4.农业4.0时代(智慧农业):以物联网为依托,结合移动互联网实现大数据和云应用,通过精准把控风险、监管过程、追查结果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平台化战略。 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二、智慧农业云平台基本架构: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基础设备、核心技术、平台服务、服务范围和终端用户实现整体平台的假设。 1.基础设备包括物联网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存储和通信单元实现对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的假设。 2.核心技术包含标准化接口平台、数据安全加密传输存储、数据建模应用和服务器端、web端、PC端、手机端的客户端应用。 3.平台服务包括管理服务(种植管理、行政管理、加工管理、专家坐堂、决策分析)和监控服务(远程监控、自动化监控)。 4.服务范围包括种植业、林业、水利、畜牧业、渔业等。 5.终端用户包括行政管理端、生产种植端、产业链和消费端。

三、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 1.行政管理端可供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使用,保护大数据采集监控平台,智能化控制平台。 2.生产种植端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户使用的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 3.产业链在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时使用的专家库云平台,政务管理服务平台。 4.消费端供渠道和消费者使用的农业溯源服务平台和移动可信查询终端。 四、托普云农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控制: 1.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接管。 2.通过阈值配置及预案管理实现全自动化。 3.声光电一体化异常触发警报。 五、智慧农业云平台的生产管理服务平台: 1.合作社间独立账户,信息安全保密,可实现产供销业务流程,降低手工记账风险。 2.农机调度系统可实现农机实时位置监控和历史轨迹查询,农机手与指挥中心实时通讯,机手、地块、农机、作业动态绑定,根据实际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六、农户智能管理系统: 1.农务信息自查。 2.常见病情回复。 3.疑难杂症会诊。 七、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 1.溯源(静态溯源、实施溯源)。 2.检验报告。 3.各类证书。 4.优质资源:水质、土壤监测数据。

农业信息化进入全过程全要素发展阶段

农业信息化进入全过程全要素发展阶段 农业信息化进入全过程全要素发展阶段 涉农信息服务临重大商机 记者胡虎 贴有二维码标识的蔬菜在很多超市成为抢手货。 编者按:6月18日,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江苏宜兴召开。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坚持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突出重点、统筹协同原则,力争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信息服务灵活便捷,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此次会议无疑将带动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市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村通工程、信息下乡到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运营商应当如何谋划推进方略呢? 信息化成农业农村重要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从2004年到2013年,连续10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信息化提出了指导或要求,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纲要》,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农业网站数量已达3.1万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民日报》近日报道称,我国农业信息化已从过去单纯注重硬件投入进入到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并重,从单纯应用互联网到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组装,从单纯提供信息服务到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全过程和全要素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告诉《人民邮电》报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推出“金农”工程以来,国家对推进涉农信息化建设可以说相当重视。各相关部委从基础建设入手,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从三电合一、村通工程、电脑下乡、信息下乡到人员培训,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已建成能力大量闲置,应用效果不佳,例如中组部前些年大力建设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为了解决有网无用的问题,后来与商务部合建新农村商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目标用户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一步,要加快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应当从应用创新破题。 应用创新日益聚焦现代农企 如果说前些年,农村信息化的重点还更多集中在基础设施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服务平台的搭建,那么,移动互联、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的出现,将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直接带到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线,让身处田间地头的农户感受到信息化应用创新实实在在的“甜头”。 近年来,精准农业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农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机在上一年秋收作业时,定位取土样、监测作物产量,计算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系统需求,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基本功能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具备数据综合管理、多样化信息展示、数据共享、开放式接口等功能特点,为GIS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GIS 现代农业;信息化;数据共享 0.概述 当前,农业正朝着集约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之产生了大量与地理属性相关的空间数据,使得传统数据管理系统逐渐暴漏出其在管理和应用上的局限性[1]。地理信息技术GIS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2],其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加工能力为农业的专题信息数据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GIS技术已应用在农作物估产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精确农业”等方面[3]。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GIS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本文利用WebGIS 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数据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统一地理信息资源,通过调用在线服务的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引入到农业综合信息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数据的获取、更新、应用整合、管理以及空间分析等问题。 1.系统需求分析 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网络建设突飞猛进[4],各类办公、业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在满足用户办公、业务应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数据共享问题,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同时,农业局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既有独立性,又有很强的关联性。工作人员希望依靠系统完成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以及部门间交叉工作,包括对各部门业务数据的浏览、定位、查询、分析、统计、编辑以及输出,通过系统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领导希望能够宏观了解各类农业信息现状及发展情况。 基于上述情况,系统应满足农业综合数据整合与统一管理、业务系统应用集成、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效果、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查询方式、数据共享、开放式应用系统接入接口设计、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等功能需求。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ArcGIS Server10平台研发,其逻辑架构如下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