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大舆情企业产品介绍

国内五大舆情企业产品介绍
国内五大舆情企业产品介绍

国内五大舆情企业产品

1、蚁坊软件

(1)微博舆情监测系统——鹰击

主要是针对境外和境内微博的监测、预警、分析和引导的需求,对事件发展脉络分析、博文溯源和影响面分析,社区关系分析、人物特征分析、情感趋势分析、情感类型分析等独具特

色的分析功能,并具有手机短信预警、邮件提醒等舆情监测的实用功能。

(2)全网舆情监测系统监测——鹰眼

主要是一个面向全网的舆情监测系统,覆盖境内外热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满足舆情监测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关联性、持续性和可定制性等方面的需求。可找出相关博文的传播源头,相关博文讨论数量,及话题出现的最早时间和最近时间。并能直观展示不同平台相关话题讨论的比列。并且可选中博文中一段文字进行溯源,查看其传播源

头。

(3)全网舆情疏导系统——鹰仔

在各大网络媒体,包括微博等新媒体中快速传播信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口碑力量。可在短时间内在各大平台以官方声明的方式发布正确观点,澄清谬误,防止虚假消息进一步扩散。提供向上级报告的专用通道,帮助上报人员更安全、快速的上报重要舆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2、泰一指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是为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舆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咨询服务,

协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了解网民口碑,为企业市场、

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快速发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快速应对,提高

政府和企业的形象。系统是将搜索引擎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企业舆论情报服务的一次

创新。系统利用独有云爬虫技术,与三大运营商深度合作,100万定向抓取源搜索引擎,采

用智能爬虫技术,全网监测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电视等各类型媒体,全天7*24小时

实时抓取,确保信息全面,无遗漏。从客户需求出发,对信息进行全面抓取的同时,及时发

现负面信息,并对之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以提升单位、企业形象。智能去重、快照存储自

动过滤93%以上的垃圾信息,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舆情监控领域,结合数据进行全面

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精准、全面、及时。

3、中国舆情网 PALAS

是由复旦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共同主办舆情监测数据平台,它涵盖日常舆情监测、舆情专题、地方舆情、舆情研究频道、舆情报告免费下载、舆情搜索等多个栏目。

(1)实时舆情监控系统帕拉斯。它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包括政府宣传部门、政府信息中心、网络舆情监督部门、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以及上市公司、集团企业、信息咨询公司等

(2)舆情分析报告。它涵盖日报、周报、预警简报、随日报发送、事件专报、随周报送及专题研究报告五种。中国舆情网运用帕拉斯PALAS舆情监控系统对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包括新闻网站、博客、论坛进行全面监测,按照新闻价值高低和政治敏感度两大标准进行人工筛选,特别是关注突发热点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议题、网民热议的民生话题等,最后选出“关注舆情”包括“重点舆情”等篇目,再按照媒体分类和新闻议题类别进行人工聚焦检索、分类分析概括分析。最终形成其旗下的品牌栏目之一——《舆情报告》。4、麦知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麦知讯是一家致力于向国内外行业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发展信息咨询的高科技公司。它在资本运作和整合国内多家互联网信息专业公司、行业研究咨询公司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并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公司在原有业务的优势

得到巩固的同时也在新的业务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的舆情监控内容包括口碑信息监测、企业、产品、品牌正负面口碑监测竞品间的口碑对比监测等、网络营销监测。针对营销主题,提供点击数、回复数、回复时间、回复人、回复内容、回复语气、回复人感情倾向、正反向关注度、主题删帖率等监测服务、网络营销效果监测、搜索引擎呈现率、产品品牌知名度、用户关注度、好评率变化统计分析、网络营销咨询服务,为企业或公关公司提供网络营销方案或决策意见及建议等。

5、Goonie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它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 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它支持多种网页格式、多种字符集编码、整个互联网采集以及内容抽取识别技术,具有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舆情主题跟踪、自动摘要舆情趋势分析、突发事件分析、舆情报警系统、舆情统计报告等多种功能。同时用户可以设定采集的栏目、URL、更新时间、扫描间隔等系统的扫描间隔最小可以设置成1分钟,即每隔一分钟系统将自动扫描目标信息源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信息源的最新变化并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到本地。

当前网络舆情主要形势分析

请阅读以下材料,以“网络舆情”为主题写一篇策论。 网络媒体在2011年发展迅猛的同时,各种载体的力量对比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1.微博客将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 在2011年,微博客的巨大作用将继续体现在对公共事件走势的深刻影响上。微博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即时发布消息,其便捷、快速和病毒般的传播力使许多人都迷上了这个小工具,“饭否”、“叽歪”和“做啥”等国内微博客站点也陆续出现。2011年3~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16074.1万人增长到20357万人,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从761.07万小时增长到3035.69万小时。随着微博客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如果这种舆论载体能解决其合法身份的问题(目前中国内地所有微博客均为测试版),无疑将在未来的网络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对于是否允许微博客的发展,以及给予多大言论空间,还在观望和思考。 2.网络社群发展迅猛 社会的变迁与生活的需要,使人们结为各种各样的社群。在全球化时代的媒介环境中,由于人际交往的需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传播的草根性,力量更强大、话语更有效的“网络社群”开始出现。中国的网络社群,以QQ群和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s)社交网站为主要形式。与开放式的网络舆论载体不同,网络社群是由部分具有相关性(如同学、同事、朋友等)的网民构建的相对封闭的交流空间。绝大部分网络社群在不加入其中的情况下无法观看内容,因此具备了一定的保密性。据公开数据,在中国,目前QQ群已经超过5000万个,开心网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8000万个,人人网(原校内网)更是达到了1.2亿个。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不仅为相互联络提供了便利,也为公共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目前,人民网、新华网和许多知名传统媒体都在社群网站中开设了自己的账户,用以传播新闻信息,网民之间自发传达信息的数量更是非常庞大。虽然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娱乐与交友,较少介入社会公共事务,但考虑到社群成员在组织上相对紧密的优势,所以,在未来的突发事件中,网络社群很可能成为继微博客之后又一种影响力极强的传播工具。 3. 论坛、博客爆料功能弱化,新闻跟帖数量减少 网络论坛、博客、新闻跟帖是三种最强大的传统网络舆论载体。2009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了77件当年热点事件,发现其中有18件来自于天涯社区、新浪博客、百度帖吧等论坛、博客。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在微博客、网络社群等新载体的“夹击”下,论坛、博客的活跃程度有所减弱。在2010年,

国内舆情监测系统综合实力排行版及部分简介

国内舆情监测系统综合实力排行版及简介 一、软件综合实力排行榜:(来源网络) 1.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10分 预警通知:短信、邮件 预警分析报告:根据设定时间自动生成 使用难易:非常简单 价格:由行业而定 2.军犬舆情监测 系统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可预警通知 分析报告:有 使用难易:简单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 3.雅歌时代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可预警 分析报告:有 使用难易:较难需要一定计算机基础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 4.谷尼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8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可预警 分析报告: 使用难易:较难厂家提供培训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

二、软件介绍 1.乐思软件舆情监测系统 深圳乐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乐思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e116429355.html,])是国内权威的互联网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及互联网技术研发机构,公司依托互联网信息智能抓取技术和搜索引擎相关技术,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产品是国内权威的舆论情报信息监控平台。为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舆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了解网民口碑,为企业市场、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快速发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快速应对,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形象。 乐思软件舆情监控系统是将搜索引擎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企业舆论情报服务的一次创新。系统利用独有爬虫技术,能根据用户预定的监控关键词在15分钟以内发现15万个重点媒体、论坛、博客等网站里的舆情信息,并对危机信息及时报警。系统利用中文分词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垃圾过滤、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自动发现热点等处理,配合专业分析师生成详细的舆情分析报告。 2.中国舆情网PALAS帕拉斯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中国舆情网是由复旦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国内最大的专业化舆情研究与舆情监测数据平台,它涵盖日常舆情监测、舆情专题、地方舆情、舆情研究频道、舆情报告免费下载、舆情搜索等多个栏目。其首推的中国地方舆情排行榜,是国内唯一按照地方来进行的专业舆情排行榜,在业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同时它提供覆盖全网的舆情监测分析服务:包括1、实时舆情监控系统PALAS 帕拉斯。它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包括政府宣传部门、政府信息中心、网络舆情监督部门、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以及上市公司、集团企业、信息咨询公司等,并为它们提供量身定制的网络舆情监控、重点事件追踪以及舆情数据分析。 2、舆情分析报告。它涵盖日报、周报、预警简报、随日报发送、事件专报、随周报送及专题研究报告五种。中国舆情网运用帕拉斯PALAS舆情监控系统对平面

公共危机舆情影响趋势预测

公共危机舆情影响趋势预测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趋势预测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和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展现情绪、表达民意的公共话语空间,进而引出的是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这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里出现的新问题。若网络舆情未合理引导,则在较大程度上会引发公共危机,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谓预警就是指对某一警情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本文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与聚类,归纳出网络舆情发展的不同种类。通过对每类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分析,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建立预测模型,依据灰色理论,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是微分回归分析的一个特例,以指数形式为基础,以一次累加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以初始观测值为准确定积分常数。本文采用此法将杂乱无章数据列进行整理、生成,将空缺的数据通过计算加以补充,用其所整理过的数据列建立模型并通过它进行决策和预测,将结构、关系、机制不清楚的网络舆情过程作灰色预测以进行提前控制。 关键词:网络舆情;灰色理论;预测模型;预警。

1问题重述 公共危机或突发性群体事件是由临时的、自发的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由于某种共同要求,造成对社会具有不平常影响的事情,其从发酵到爆发都伴随相关信息传播活动。而网络信息传播是指民众以网络为平台,借助网络论坛(BBS)、网络聊天(Chatting)、博客(Blog)、维客(Wiki)、电子邮件(E-mail)及网络新闻组(Usernet News)等网络渠道,围绕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发布信息。当传播途径从传统渠道向互联网等途径转移后,出现了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或澄清;舆情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的新特征。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常直接引发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方案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达到3.84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8.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33亿。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于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相关部门来说,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对企业来说,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是企业市场、行销决策的重要支撑。 方案内容 系统介绍 易观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聚焦,倾向性研判等,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主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系统结构图

系统组网图 系统功能 1) 深度多渠道网络信息采集,为用户提供监控源配置功能,可以对监控源的优先级进行配置调整。

2) 完善的信息预处理机制:超链分析,编码识别,URL去重,锚文本处理,垃圾信息过滤,内容去重,关键字抽取,正文抽取等。 3) 强大的索引分词机制,对舆情信息实施双重过滤,具有自动分类、自动聚类、相似性排重功能,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热点发现。 4) 热点舆情:系统自动识别出热点焦点事件,以舆情形式分新闻、论坛和博客三种类别呈现。及时发现网络热点信息。 5) 专题追踪:生成专题报道对网络话题进行专题化的侦测和追踪,如两会、奥运会,对专题话题形成系统性的掌握和监控。 6) 分站/分类浏览:对系统中舆情可以按网站和不同的分类进行浏览。同时可以对显示的舆情进行操作(设置影响、入简报、专题、收藏、删除)。 7) 趋势分析:来源载体/站点分布、单个/多个关键词热度曲线图、主题/关键词热度的整体趋势、文章转载量日均/总体趋势分析、舆情信息的地域分布、网民检索行为分析。 8) 突发事件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全貌。 9) 多种舆情检索方式:可按网站、类别、时间段、关键词等条件进行专项化全文检索,并可生成查询时间和次数、关键词查询频率等查询统计数据。另外还将结合检索关键词,随时补充全文检索库中的关键词,有机结合个人操作习惯,可在检索结果中进行二次检索。 10) 舆情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11) 统计报表:系统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报表包括图表和数据表格,图表包括饼图、折线图、直方图等,如总量图、趋势图等;数据表格是对舆情信息的数理统计,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各项舆情数据。另外用户可以自己需求定制报表模版,比如日报、周报、月报等。 12) 舆情报警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系统提供多种报警方式。 系统特点 1) 精准全面的网络舆情采集,能够对论坛、博客、新闻评论等内容进行全面、精确的采集和及时的更新,为舆情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2) 多维度实时监测、过滤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到本地的文章会自动标注并分析,具有

舆情报告:扶贫好故事叩响时代主题引发舆论共鸣

扶贫好故事叩响时代主题引发舆论共鸣 ——湖南卫视《为了人民》舆情分析报告 7月11日至18日,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栏目重磅推出献礼“十九大”特别节目——《为了人民》,以新闻的号角向千千万万的一线扶贫“战士”致敬。该系列报道用8个扶贫故事,讲述了湖南脱贫攻坚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点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一批扎根基层、忘我付出的扶贫楷模,以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坚守在扶贫前线,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用践行诠释了忠诚和担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舆论强烈反响。 一、传播情况 播出前期,湖南卫视依托自身资源及芒果TV融媒体资源,先后在PC页面、移动客户端、互联网电视、IPTV等全端口进行了节目播出预告宣传。湖南日报、红网、时刻新闻、华声在线、新湖南等媒体同步推出开播预告,制作相关专题,并在首页头条或焦点图进行了推送。央视网、中国网等媒体也纷纷进行了转载。 从7月11日开始,《为了人民》系列新闻报道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栏目按期播出,每条报道在节目播出时,都配有宣传片和本台评论。除了在湖南卫视播出外,节目还在湖南都市频道等省级地面频道重播,同步在人民网、光明网、腾讯网、芒果TV、红网、凤凰网等新媒体平台上推广。红网、时刻新闻、华声在线、新湖南等网站融合新媒体客户端还在相关专题同步推出《为了人民》节目视频,截至目前,累计点击量已超过一亿次。

据各网站后台的大数据统计,网友对《为了人民》专题的点赞率达到96%以上。在红网论坛,网友发帖50余篇,阅读量超过30万次。华声在线论坛,超过18万人次参与节目专题讨论。另外,网友还在微博上自觉组织建立“为了人民”讨论微话题,截至7月25,该话题阅读量高达3163.4万,讨论量7492条。网络大V、专家学者、普通网民也纷纷加入讨论,并给予了积极评价,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舆论反响 (一)媒体评论。《为了人民》系列新闻报道推出后,湖南日报、红网、时刻新闻、华声在线等媒体刊发多篇评论文章,从该片的文本、内涵、意义等多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一致认为这是湖南卫视继《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和《初心璀璨》之后,推出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部优秀作品,节目真实而生动,感人而有力量,叩响了扶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引起了舆论共鸣。 湖南日报7月22日要闻版刊发的评论文章《心中有人民,镜头有方向》认为,脱贫攻坚战场,每天都有大量的故事,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了人民》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一个重要原因是从选题上把准了时代脉搏,展现了主人公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精神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闻媒体讲好扶贫故事,树立可信可学可敬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群像,以新闻报道形式给力脱贫攻坚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红网评论推出的《始终“为了人民”才能不忘初心》《党员干部当争做“为了人民”的排头兵》等文章认为,从这些典型的扶贫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执着与

网络舆情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监控项目建设方案 青岛惠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3) 第2章网络舆情概述 (4) 第3章舆情监控系统简介 (6) 第4章舆情监控系统使命 (7) 第5章舆情监控系统架构 (8) 第6章舆情监控理论模型 (10) 第7章配置清单与功能列表 (11) 第8章网络舆情采集(c/s架构) (12) 第9章网络舆情分析与展示(B/S端) (14) 第10章系统特点 (18) 第11章硬件部署与网络接入 (19) 第12章支持与服务 (20) 12.1 顾问咨询服务 (20) 12.2 售后服务 (20) 12.3 软件产品升级服务 (22) 12.4 技术巡检计划 (23) 第13章项目预算 (24) 第14章舆情信息系统特殊功能报价: (25) 第15章部分成功案例 (26)

第1章项目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大器 ---胡锦涛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是你听我说,而是大家听大家说。互联网作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上舆情已经越来越复杂,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聚集的人气、展开的场景与揭示的真相,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形成网络舆论,甚至直接影响社会主流舆论,己经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如何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网络舆情管理成为一大难点。网络舆情的监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网络舆情的持续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网络舆情》内参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 《网络舆情》内参征订启事 一、本刊概况 主管:人民日报社 主办:人民网 内刊号:CN11-5803/D 总编辑:罗华 执行总编:祝华新 办刊宗旨:帮领导干部读网 二、创办背景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互联网反映民意、汇集民情、阐述民智,“网络问政”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渠道。 “从互联网获取民言民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常态。从“上访”到“上网”,互联网日益成为百姓反映民生的新途径。 《网络舆情》内参由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主办,是国内惟一一份具有国家正式内参号的、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反映社情民意和舆情动向的内参读物。它旨在帮助领导干部“读网”,梳理和客观呈现互联网上的热点

舆情以及多种意见构成,包括网民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反馈,对地方施政和行业发展的评价,互联网上的社会思潮,专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见解。同时,介绍境外媒体网站上对中国事务的评论,关注国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影响的事件,帮助领导干部拓展视野。本刊还特别关注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路径,总结政府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的得失,在问责制年代为领导干部提供应对参考。 三、主要内容 时事版,每周四出刊,栏目包括: 一周舆情综述:关注热点事件,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深入研究社情民意,对舆情事件进行澄清、解析,引导舆论; 政务微博观察:总结各级政府微博对舆情事件应对的得失和微博网友的整体反馈,从舆情分析师专业角度对政府表现提出建议; 时事聚焦:突出热点事件中自媒体反应,全面展示官员、专家、学者、网络意见“领袖”微博评论,内容涉及政府公信力、草根民生等; 微博调色板、人民舆评、干部人事解读、舆情会商室、排行榜、有话网上说、图片内参、舆情回应、外媒看点、网言网语&短信无忌等。 研究版,每周一出刊,栏目包括: 危机管理案例:选取最受网民关注的社会议题、政治议题、舆情热点,对网民言论以及媒体观点进行倾向性分析; 媒体观察:致力于对新闻报道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倾向、功能定位、发展动态、存在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展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角色转换及发展经 验,为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建议; 舆情素养:从危机应对角度,梳理国内外重大、突发、特色舆情事件,帮助读者全

舆情监测系统白皮书

阳光安吉 专业舆情监测产品白皮书

阳光安吉成立于2009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舆情监测服务,提供整合网 络信息服务的专业服务型企业; 公司致力于用户体验优化和高新技术创新,在互联网信息采集与数据挖掘、搜索引 擎核心技术、自然语言智能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运用最前沿的全文搜索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中文分析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为各行业提供 专业的互联网信息整合、舆情服务,从而创造和实现新的价值 首家在网络舆情监测领域引入“云计算”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首批提供全网监测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提供商; 中国唯一一家承诺舆情情感倾向判定高准确率的监测平台; 舆情行业标准的参与者与制定者; 专注于舆情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是自主可控的舆情产品生产商 阳光安吉云监测--网络舆情监控(非企业版)系统,项目编号:2011SR021587 阳光安吉云监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V2.0,项目编号:2011SR020874 互联网实时在线监控平台软件,项目编号:2011SR020301 口碑营销效果分析系统,项目编号:2011SR021428 互联网服务器网关控制软件,项目编号:2011SR020136 项目名称:阳光安吉云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V1.0,项目编号:2010SR028970 公司简介 企业优势 阳光安吉公司 软件著作权

信息的价值 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代替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舆论传播的新载体。 近两年来,中国网民规模急剧扩大,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2012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手机网民突破5亿,互联网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信息迅速膨胀,如何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发掘出重要的信息和情报,将是政府、企业、媒体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微博”的崛起,网络议题得到传统媒体的响应和深入挖掘,而传统媒体的报道也经常在网上被迅速发酵、放大成全国性舆论。 政府部门面临的挑战 广西烟草局长“香艳日记”、山东新泰选拔23岁副局长、南京“徐宝宝”……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舆论旋风的事件几乎都发端于网络论坛,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下,一步步发酵升级,并最终解决。而“信访不如信网”也成为当下许多利益受损群众信奉的法则。 在观察这些网络事件时不难发现,不少事件最初都出现在地方网络论坛上,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才逐步向全国性论坛转移,最终升级为公共事件。 信息对企业的战略作用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时速》一书中提出“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企业的成败”的重要观点。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被国际公认是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企业的第四大生产要素,信息、情报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第一时间获取关于公司的正负面新闻、泄密信息、公司领导的相关报道、近期的舆论热点等,以及深层次调研用户需求、市场反馈,改进自身的售后服务、借鉴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情况等。这些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信息对媒体的重要性 相对传统三大媒体,网络新闻具有及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多渠道、个性化等特点。如“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绿坝遭遇杯葛”、“上海市户籍新政”等热点事件多是通过网络进行第一时间传播。从网络资源中发现舆情,追溯新闻事件起因,追踪事件发展,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服务。搭建以互联网舆情监测平台为基础的未来信息服务新架构,将是新媒体时代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利器。

人民网发布2012年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

人民网发布2012年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网络互动提升危机化解中的信息透明度陕西“天价烟”垫底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2012年07月19日08:4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17日发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地方舆情应对排行榜,湖南湘潭因“90后”副局长公示引发的舆论风波因为公开透明和严肃处理得到有效化解而排行榜首,陕西大荔“天价烟”事件则因为透明度不足没有消除公众质疑而应对能力垫底。纵观本次上榜事件,总体得分较第一季度有一定得增长,主要得益于党政机构应对危机中的信息透明度普遍提升,信息透明是化解舆论危机的第一要素。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贯重视以智能搜索引擎技术为依托,从各种网络舆论载体中梳理地方热点舆情,并借助已形成的一套舆情应对的研判体系,就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做出客观分析,形成考评结果并定期发布。从2009年7月第一次推出“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以来,网络自媒体发展日益迅猛,突发事件在网络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给各级党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提出了新的挑战。 各级党政机关顺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积极开辟多种网络互动渠道,提升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透明度。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刚刚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目前仅新浪微博一家平台,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就已经超过4.5万家,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域,这对促进党政机关及时、透明地进行危机应对有很大的意义。湖南湘潭“90后”副局长中,时任湘潭市岳塘区委书记率先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上进行回应,广东深圳“5?26”飙车案新闻发布会通过“深圳交警”微博开设网络微直播,湖北武汉大雾事件中更是多部门各司其职,在微博上协同作战,共同辟谣,都是正面的案例,本季度入选的10个事件中,8个在应对过程中都有“网络技巧”,这也是推荐榜设置三年来的首次。 地方应对舆情能力推荐榜入选事件依然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100多家境内外报 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来。推荐榜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殊指标,对2012年第二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进行打分,并对其发展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效果的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意见和建议,力图更加贴近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实际,为其日常工作提供更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信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希望藉此能够帮助各级党政机关更科学地认识和应对突发事件,拓宽网上官民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推荐榜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1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QQ群和播客网站中,梳理出了2012年第一季度十件“舆情热点事件”,并按照“官方响应、信息透明度、地方公信力”3个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反应、官员问责、网络技巧”3个特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运作模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建于2018年7月,该室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从以定量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到出版“史上最贵的杂志”《网络舆情》(纸质杂志加网络版3800元/年,目前有约4000个用户)、再到舆情应对咨询顾问服务,它如何形成流水化产品作业、做到叫好又叫座? 做产品:依靠公布阻碍力做定向服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党报、党网所属机构,背靠主流媒体,解读社情民意,推动媒体和口头两个舆论场的对话。这一市场定位,也决定了其系列产品的差不多原则:严格做网络舆情,信息源全部来源于公网,不做任何网下调查,着力于舆论应对能力和技巧分析研究。 在产品开发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走出舆情产品“一事一报”的老路子,走向“综合监测与咨询”服务路径。目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要紧分三个层次开展舆情监测业务: 1.公布的舆情会商和舆论热点评析。 人民网开设重点新闻网站第一家舆情频道,围绕突发事件和公共舆论话题,邀请各方面专家,地点政府发言人,突发事件当事人等,进“舆情会商室”与网友在线交流,切磋地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体会教训,总结地点政府对突发事件和社会舆论的应对技巧。 舆论热点评析的另一种方式,是按季度制作公布地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针对地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的体会教训,做客观理性分析,努力挖掘政府应对手法的亮点。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为总结和鼓舞地点政府与网络民意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地点舆情排行榜增设了“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体会。2018年第一季度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判有奖”确实是一个案例。 2.为客户量身定做舆情监测服务,包括舆情监测平台和舆情分析报告。 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是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搜索引擎项目技术支撑下,利用自主和合作开发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技术,搜集全国1万多家新闻网站、BBS和博客,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按照客户的监测项目分类,实现信息自动推送和更新。舆情分析报告是从舆论生成发酵的规律,捕捉舆论进展拐点,分析舆论进展趋势,服务用户包括省市级地

国内舆情监测厂商TOP排行

TOP 1 评定理由: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是将搜索引擎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企业舆论情报服务的一次创新。它与三大运营商深度合作,利用独有的云爬虫技术,数百台服务器集群,遍布全国,存储能力突破1000T ,日处理百万信息量,全天 7*24小时实时抓取,15分钟100万个重点平台舆情信息抓取。从客户需求出发,对信息进行全面抓取的同时,及时发现负面信息,并对之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以提升单位、企业形象。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舆情监控领域,并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经过整理形成分析报告,实时动态一目了然。 TOP 2 评定理由:军犬舆情监测系统技术完善,为中科院下属公司开发研制,主要客户为政府机关,舆情采集范围全面,在此项上得分较高,危机预警方式全面,建立了第一个舆情数据中心,是自身的一个创新,但后续服务舆情简报,较为单一。 TOP 3

评定理由:红麦软件自主研发舆论情报信息监控平台,15分钟15万个重点媒体、博客等舆情信息抓取,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在信息沉积上还有欠缺,与老牌舆情监测公司略有差距,另外抓取平台不全面,预警机制尚不完善,系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TOP 4 评定理由:优捷讯达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三大类,但是监测平台无微博,信息遗漏较大,且没有危机公关服务,只是有资源进行介绍,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升形象。 TOP 5

对信息的筛查会比较准确,危机预警提供邮件和短信通知,预警较为及时,系统无自身创新,后续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种信息的报告。 众所周知,舆情监测对于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要,舆情监控系统是将搜索引擎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 用在企业舆论情报服务的一次创新。优秀的舆情监测厂商不外乎三点,一、数据质量高,抓取信息全,提 取分析信息准。二、反应速度快,处理舆情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谁能最先掌握情报,谁就能占据更多的主 动。三、后续服务好,在某些行业三流企业做的是产品,二流企业做的是服务,一流企业做的是标准,舆 情服务也不只是一个系统而已,毕竟使用系统的不是开发系统的人,不可能完全掌握系统的用法,这就需 要厂商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完善的服务体系,舆情监测的衍生服务有很多,很多用户不可能在收到舆情预警 后再去找公关公司做危机公关的处理,而此时先机就会流失,如果舆情监测厂商为用户提供危机公关的处 理,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用户的需求,并解决用户的需求。 基于以上论点对现有舆情监测厂商做出排行,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舆情服务需要的不再仅仅是 监测,其他的服务项目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成为舆情服务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选择舆情监测服务时一 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综合实力强且适合自己的厂商,这样才会为企业和单位的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趋势。但由于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前缺乏监控防范,事后缺乏有效引导,以致原本很小的一件事不断被放大,甚至被以讹传讹,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正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及其主要特点 随着网络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地方政府只有积极促进以网络舆情为代表的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形象的提升。网络舆情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的议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议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发表意见的网民达到适当的比例,才能构成网络舆情。而本文所提出的“网络舆情危机”,也是就地方政府而

言:正面的网络舆情可以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地方政府管理的效应;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妨害地方政府管理,甚至危害这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以及人心所向。网络舆情危机,就是指这种负面的危害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 通过对近年网络上热议的网络事件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紧扣社会民生问题,以负面新闻为主。目前各地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大都与社会民生问题紧密相连。从医疗改革、户籍改革到高考,都是普通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其次这些舆情危机事件以负面社会新闻为主,比如杭州“飙车案”、“躲猫猫”事件、河南农民工“开胸验肺”等等。 2、网民普遍“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嫌富爱贫”的“弱者思维”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同情弱势群体,否定强势群体”是很大一部分网民对于新闻事件的惯有态度。这种“弱者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也给地方政府的应对和处理带来了难度。 3、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实质还是网络传播活动,都带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4、暗含不确定负面性因素。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差异,各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都不会遵循固定的模式,发展过程中都会暗含着各种不确定的负面因素。

舆情监控管理系统

舆情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建设必要性 (4) 三、建设目标 (5) 四、核心技术 (5) 五、系统架构 (7) 六、工作流程 (8) 七、系统功能 (8) 7.1信息采集 (8) 7.2信息处理 (11) 7.3舆情分析 (11) 7.4 舆情展示 (12) 八、应用效果 (13) 九、系统配置 (14) 9.1 网络带宽 (15) 9.2 运行环境 (15)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全文检索技术;结合网络舆情的传播分析模型:对境内外网络中的新闻网页、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网络资源进行全网监控、定向采集和智能分析,把互联网读薄,读透,提供相关舆情、负面舆情、热点信息的发现、主题事件监测、分类监测、舆情实进预警、舆情监管、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舆情信息的服务,根据用户有网络舆情监测和定向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从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舆情动向.为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涉军涉警事件更是成为部分网民炒作对象,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占、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回贴) 、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对部队

舆情信息

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问题研究 舆情信息 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一般来说,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或简述为,舆情是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目录 “舆情”的基本介绍 “舆情信息”的基本概念 常见的舆情信息网站 “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内涵 常用技巧之“收集舆情” 常用技巧之“抢抓舆情” 常用技巧之“分析舆情” 常用技巧之“整理舆情” “舆情”的基本介绍 “舆情信息”的基本概念 常见的舆情信息网站 “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内涵 常用技巧之“收集舆情” 常用技巧之“抢抓舆情” 常用技巧之“分析舆情” 常用技巧之“整理舆情” 展开 “舆情”的基本介绍 上述这个关于舆情的概念比较抽象,要想真正弄明白也非易事。对于基层舆情信息工作者而言,无须刻意追求它的更深奥秘所在,只要有所了解就行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舆情概念的理解,必须把握这样几层涵义:一是舆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换句话说,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二是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三是舆情因变事项是舆情产生的基础,研究、分析舆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四是舆情空间对舆情传播及其对执政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舆情定义中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指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民众的这种社会政治态度说到底是对自身

网络舆情现状及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网络舆情现状及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芜湖县人民检察院彭永彪 内容摘要: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舆论平台的平等、自由、免费这三大特点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必须警惕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言论的强大影响力,推动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干扰公共权力决策,破坏公共权力形象。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因此,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主题词:网络舆情现状应对策略 正文: 一、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目前,中国

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人口总数的1/4,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随后又来到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友聊天,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网民在线直接对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民的大力肯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近年社会热点事件,无论是“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还是内蒙古“最牛检察长”,都能看到网络言论的热情参与。诚然,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公众的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网络问政”、“网络议政”密切互动,正在将网络变成执政者思考与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但是,网络言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借助互联网这一当前规模最宏大、尺度最开放、参与门槛最低的公共舆论空间,几乎各种社会问题都可以暴露在网络上,形成利益诉求的第二落点。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

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均可进行舆情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关注,及时发生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常态和非常态,自动搜索关注量较大的新闻和热点,通过对新闻及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及时发现社会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目的,做好社会安定防控工作。 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博客等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减少智能分析的工作量。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机交互建立舆情监测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倾向性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1.1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 1.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页、论坛、博客、新闻评论信息的深度搜索和挖掘,实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信息进行汇聚和统计分析,使市卫生局应急办人员能够随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声音,每天自动生成舆情监测专报,上报相关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1.1.2建设方案 1.1. 2.1网络舆情抓取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BBS论坛信息、博客内容信息,舆情采集用户只需输入一个待采集的目标网址即可实现图文结合采集到本地。网页采集模块在互联网上不断采集新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经过手工配置还

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 编辑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目录 1基本概念 2表现方式 3特点 直接性 随意性和多元化 突发性 隐蔽性 偏差性 4内容形态 由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 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错误舆论导向 5监测技术 6预警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监测力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信息通报机制 部门联动,分工协作 7系统分析 分析引擎 自动信息采集 数据处理 8发展现状 9影响评价 10应对策略 11机制保障 12网络舆情内参 13相关学科 14科研机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暨南—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 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 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 中科院软件中心 武汉大学沈阳 北京大学李晓明 南京大学秦州 清华-优讯舆情实验室 15媒体产品 16热点问题 1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1]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2]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3] 2表现方式 网络舆情其表现方式主要为: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