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示踪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颗粒井间示踪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颗粒井间示踪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摘 要 : 用颗 粒 示 踪 剂 技 术研 究 了王 窑 油 田开 发 过程 中油 水 井连 通 情 况 、 层 非 均 质 特 征 、 藏 高渗 透 条 带 及 大 孔 利 储 油 道 的发 育规 律 , 果 表 明 该技 术 具 有 直观 、 量等 特 点 , 解 决 化 学 剂 示 踪 、 射 性 示 踪 等 井 间 监 测 技 术 存 在 半 定 结 定 可 放
求 的需要 , 在选 择示踪 剂时 应考虑 到如下 因素_ : 8 ① ] 注人流体 和储层 流 体 中示 踪 物 质 的本底 含 量 水平 ,
以接近零 为最佳 , 以便 于能够 正确 的鉴别 ; ②示踪剂 同所跟踪 的流体 间 具有 较 好 的相 容 性 ; ③示 踪 物质 与储层 流体 间不 会 发 生化 学 反应 而 生成 沉 淀 物 ; ④
石 2 1年 3月 00





程 第 2 4卷 第 2 期
PT 0 E E R L UM E 0 Y AN N I E I G G 0L G D E G NE R N
文章 编号 :6 3—8 1 (0 0 0 —0 3 —3 17 2 7 2 1 )2 1 0
颗 粒 井 间示踪 测试 技 术及 其应 用
过对 不 同种 类 的超 细 粉 体背 景 检 测 、 与地 层 水 的配 伍性研 究 , 合考 虑颗 粒 示 踪剂 成 本及 镜 下 易分 辨 综
性, 优选 出 1 #颗粒 示 踪 剂为 王 3 2—0 1井 组 适 用 2
的颗 粒 示 踪 剂 。
上升快 甚至严 重水 淹 的现 象 , 明确 井 区 油水 井 的 为
量及 解析 多解 性 的 问题 。
关键 词 : 窑 油 田 ; 粒 示踪 剂 ; 测技 术 ; 用 王 颗 监 应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摘要]文章主要从井间示踪剂的应用依据、基本情况介绍、实际应用情况及效益对比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通过案件对比分析证明,井间示踪剂对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而部分油井见水效果差的开发状况有一定成效,特别是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对于提高水驱油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井间示踪剂;应用监测;对比;效果一、实施依据在中原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性以及注采井网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势必造成注入水在平面上的舌进和在纵向上沿高渗透层突进现象,出现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而部分油井见水效果差的开发状况。

特别是在注水开发后期,油井含水率高达90%以上,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将发生变化,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有可能产生特高渗透率薄层(水淹层),流动孔道变大,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的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

为了提高水驱油的效率,需要对目前油藏的注水状况有详细和准确的了解,明确油水井的对应关系及注入水的推进速度等,以制定出更有效的开发方案及行之有效的调整措施,而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因此需要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进行精细的描述.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就是油藏描述的一种重要手段。

除确定水淹层的厚度和渗透率以确定油藏非均质性程度外,还可以确定大孔道的直径,以便确定颗粒堵剂的大小和用量。

示踪剂的好坏成为这项技术的重要基础。

二、示踪剂简介示踪剂是指能随流体运动,指示流体的存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化学剂。

(一)示踪剂应满足下列条件1.在地层中的备景情况浓度低;2.在地层表面吸附量少;3.与地层矿物不反应;4.与所指示的流体配伍;5.化学稳定和生物稳定;6.易检出,灵敏度高;7.无毒、安全,对测井无影响;8.来源广,成本低。

(二)示踪剂在采油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注入井与油井的连通情况2.了解注入剂在地层中的渗流速度3.了解地层的分层情况4.了解地层的裂缝和断层5.评价地层的处理效果6.测定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7.测定注入剂的波及系数(三)可选择的水示踪剂(共八种)1.放射性示踪剂:主要用氚水(3HHO)2.化学示踪剂:⑴硫氰酸铵NH4SCN;⑵硝酸铵NH4NO3⑶溴化钠NaBr⑷碘化钠NaI⑸氯化钠NaCl⑹曙红Y(四溴荧光素钠)⑺乙醇(C2H6O)(四)常用的主要有硫氰酸铵NH4SCN和硝酸铵NH4NO3示踪剂分析法1.硫氰酸铵NH4SCN,测SCN-浓度。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长庆油田W 区块的应用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长庆油田W 区块的应用

1区块背景W 区块三叠系长6油藏2004年投入开发,主力油层长61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分为长611、长612两小层。

由于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区块平面水驱状况复杂,注水多向突进;纵向水井调配合格率低,吸水形态差,层间、层内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精细注水和有效控水效果。

目前油藏综合含水达到50%,采出程度8.7%,采油速度0.6%,整体处于中含水开发期。

为进一步明确油水井间连通关系,查明注入水推进方向、波及范围和水驱速度,制定了井间示踪剂分层监测方案,为调整注水方案,改善、提高水驱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2井间示踪剂监测原理及方案设计2.1井间示踪剂监测原理W 区块采用的是第四代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微量物质井间示踪监测,该技术是利用在地层流体中没有或者含量极低的微量元素,作为示踪剂注入井中,然后按照规定的取样规范严格取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绘制出各监测井的产出曲线。

再对曲线特征进行拟合计算,并结合储层认识和生产动态分析,得出注采连通及注入流体波及情况、井间高渗通道参数,从而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规律。

2.2井间示踪剂监测方案设计根据区块的开发现状,以井组为单位,在含水较高的重点区域,设计五个井组采集方案,在注水井不同开发层位注入不同示踪剂,在监测油井采集取样。

针对平面多向见水,采取扩边取样,将监测油井范围向外推至二线井排,以便更加准确掌握水驱动态(见图1)。

在测试井注入示踪剂之前,分别对每一口油、水井取样化验,确定本底浓度。

根据“保证测试成功的基础上寻求经济成本最低”的基本原则,针对监测区域的水性及岩性特征,结合示踪剂合成工艺,将示踪剂类型和用量进行优化计算,最终确定各井组各层(段)的微量物质示踪剂类型和用量。

摘要:针对W 区块长6油藏分层开发存在平面、层间、层内水驱不均,油藏精细注水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设计以井组为单位,结合现场实施具体井况和测试原理、工艺等因素,优选微量物质示踪剂,开展示踪剂分层监测。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海上油田的研究与探索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海上油田的研究与探索
/
备注 2个
16MPa 若干
遗传算法拟合示踪剂产出曲线。 4 结束语
1) 对 于 中 海 油 井 组 示 踪 剂 筛 选 原 则, 参 考 标 准 Q-HS 2029—2006“海上油田化学示踪剂注入及检测规范”及 QSY
2.5 矿场施工
127—2005“水驱油田井间示踪技术规范”;
(1)设备连接 :连接注入设备,试压,见图 1。
化工设计通讯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石油工程
Petroleum Engineering
第47卷第7期
2021年7月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海上油田的研究与探索
陈 岩,黄 佳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摘 要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网开发,认识油水井连通性及提高剖面改善措施的作业需求,介绍了示踪剂技术原理,梳理 了海上油田示踪剂监测施工工艺流程,以及取样检测和解释分析等质控原则。对如何高效开展海上油田井间示踪剂技术,更好 地掌握水驱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多层位同时注入。表 1 为示踪剂技术发展历程。
表1 示踪剂技术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示踪剂名称
种类
的物质,在采出井检测该物质的产出情况,据此研究被示踪 流体的运动状况,从而判断井间连通性并完成井间参数分析 与解释的一种技术。 1.1 井间示踪技术的应用价值
(1)了解注入井与采油井的目前连通情况 ; (2)了解注入流体推进方向、驱替速度、注采流线、波 及参数(面积、体积、系数)等信息 ; (3)确定油层平面,纵向上的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剩余 油饱和度分布 ; (4)确定孔道大小,为调剖堵水剂筛选及用量提供参数 ; (5)评价工艺措施效果。 1.2 发展历程 对于化学(无机盐类)示踪剂,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 目前常用的产品有硝酸盐、硫氰酸盐、溴化钠、碘化钾,异丙 醇等物质,来源广泛,检测方法便捷,可实现现场检测,但 检测误差较大,用量大,成本较高,同时会影响地层水矿化 度。70 年代,出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以氚及氚化物为代 表,测试精度高,在注入剖面测试中应用广泛,但对地层会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高59-10断块的应用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高59-10断块的应用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高59-10断块的应用X赵 娜,任立斌,袁学生,居亚娟,李飞宇,王 琅(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区,河北唐海 063200) 摘 要: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是搞清井间连通关系、落实注入流体流向、流速等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高59-10断块两井组投入两种不同示踪剂,通过采样分析、利用示踪剂综合解释软件进行计算,得到了高渗层渗透率、波及体积以及相关物性参数,监测确定了油水井井间的连通状况等,为高59-10断块下一步调整方案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示踪剂;井间;高59-10断块;应用 中图分类号:T E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8—0116—03 高59-10断块位于高柳断层的下降盘,其主力油层东营段为被断层所夹持的断鼻构造。

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Ed1段储层孔隙度变化范围为16.7~27.7%,平均为21.3%。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25.3~397×10-3Lm 2,平均为156×10-3L m 2,为中孔中低渗储层。

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使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质发生了严重改变。

为进一步了解井间连通性,找出高渗层,加深对油藏储层的认识,优选该断块主体部位高59-7、高59-9两个井组进行同位素示踪剂井间监测。

1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原理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是在注水井中注入一种水溶性示踪剂,在周围监测井中取水样,分析所取水样中示踪剂的浓度,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应用示踪剂解释软件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油藏非均质情况[1]。

示踪剂从注水井注入后,首先随着注入水沿高渗层或大孔道突入生产井,示踪剂的产出曲线会逐渐出现峰值,同时由于储层参数的展布和注采动态的不同,曲线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典型的示踪剂产出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单示踪剂产出曲线示意图在注入水没有外流情况下,油层越均质,注水利用率越高,则见示踪剂时间越晚[2]。

反之,短时间内见到示踪剂,说明注入水沿高渗层窜流,储层非均质 夹层段大于20m 以上的,采用增压装置和压力起爆器配合的夹层传爆技术,次级压力起爆器的安全剪切值应设在12MPa 左右,不能太小和过大。

示踪剂解析PPT课件

示踪剂解析PPT课件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3、示踪剂产出曲线的 计算方法
使下列目标函数最小:
n
2
F
ci* ci
i1
c
* i
实测浓度,mg/L
c i 计算浓度,mg/L
n 实测点数
软件中采用参数分离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计算
三、软件简介
软件简介
软件简介
解析方法主界面:
软件简介
解析方法数据输入窗口: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 方法研究及软件编制
目录
一、井间示踪剂技术简介 二、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三、软件简介 四、实例分析 五、结论
一、井间示踪剂技2、示踪剂类型及特征 3、井间示踪剂监测 4、国内外研究现状
井间示踪剂技术简介
井间监测的目的
3 各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
该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该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注水井的日注入量
4 浓度校正系数frac
浓度校正系数=该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该井的日产水量
5 各生产井分得的示踪剂注入量tr
该生产井分得的示踪剂注入量=该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注水井注入示踪剂的量
6 佩克莱特数aalfap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示踪剂在非均质油藏中的流动
多层油藏示意图: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多层示踪剂产出曲线: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2、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学模型
(1)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井网条件下流管中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 (3)不同井网下的数学模型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Fr
VTr
A hsw
示踪剂段塞的无因次体积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和应用共31页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和应用共31页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和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示踪技术简介多媒体(1)

示踪技术简介多媒体(1)
压裂酸化增产完井之放射性示踪诊断 R/A Frac Tracing/Imaging
压裂示踪测试技术简介
压裂示踪测试技术简介
国内外应用情况: • 在美国国内有15个工作站 • 在30多个国家中提供服务 每个月压裂示踪测试达600个作业 每月600个作业中有近100个作业是在水平井上 渤海(菲利普斯) 四川 (伯灵顿) 长庆 (20口直井,7口水平井) 大庆(8口水平井、4口直 井)塔河(2口直井)
Coated Type after Pumping
Sand Grain
Zero Wash vs. Coating
Radioactive Coating
压裂酸化增产完井之放射性示踪诊断 R/A Frac Tracing/Imaging
SB-124 (Antimony 锑 ti) 活度 5.92 x 109 Bq, SC-46 (Scandium 钪 kang) 活度 7.41 x 109 Bq, IR-192 (Iridium 铱 yi) 活度 1.481 x 1010 Bq, Am-241 (Americium 镅 mei) 活度 7.4 x 106 Bq
压裂酸化增产完井之放射性示踪诊断
Identifying Tortuosity
在水平井中的应用情况
3-Stage Cemented Horizontal
3 Stage Cemented Horizontal
MR 1H – 7-Stg Cemented Horizontal
7 Stage Cemented Horizontal – Well A
如何解读示踪测井图
第三条曲线:
该曲线是支撑缝宽和支撑剂浓度曲线

该曲线之计算模型开发用于更好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