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所以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使小组活动能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简便易行的教学形式。而且课堂小组活动组织得好与坏,在某种水准上决定着一堂英语课的成败,它来自于师生的共同创造,它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穿插、实施和控制小组活动呢?本文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来探索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一、小组活动与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或观察者。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小组活动展开的方法和要求学生在自己展开活动时所需使用与掌握的语言知识。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它能够在每节课的特定时间内实行,也能够在一个单元的某个话题实行。每次活动从几分钟至一节课不等,视需要而定。每个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宜。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最好不要移动学生位置,只要前排的两人一转身就能够面对第2排两人实行小组活动。每组要选一名外语成绩较好、性格外向、有一定组织水平的学生任组长。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小组活动方法,有利于创设良好地语言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了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如教学七年级(仁爱版)Unit4 Having fun?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衣服带到教室边展示边说my coat (shirt…),接着再分四人一组给“时装模特”买衣服,去参加Fashion show,再比一比哪一组学生搭配组合的服饰最棒。在这过程中要求使用

What would you like? A shirt , please. What about this whi te one ? Ys, it’s nice. (No, I like the yellow one).How much is it? Thirty Yuan

等句型,各小组在设计构思,编造对话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结构是否准确,解除了学习知识的焦虑心理,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

二、丰富小组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现代外语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积极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通过考归纳出语法规则进而举一反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维持有效的课堂学生小组动的应是活动内容、方式的吸引力,而不是靠规定学生的行为。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小组活动能够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展开小组演示,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仁爱英语教科书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的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扮演角色、做游戏等活动。使用小演示法,设计情景,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在小组共同讨论作出完整的演示方案后,教师能够挑选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堂上表演。例如,七年级(仁爱版)Unit3有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彼此了解三餐喜欢吃什么食物和不喜欢吃什么食

物,并且做一个调查。…

通过这些活动,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使用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但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是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是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水平。如教学七年级(仁爱版)Unit3,学习了father , mother, brother,sister 等家庭成员的名词后,我留给学生回家作业题:a、介绍一张全家福。b、爸爸、妈妈的工作要求用体态语言表达出来。c、长大后你想当什么(可用哑语表示)?学生们有了充分的准备后,第二天上课时都踊跃发言,很流畅地介绍了全家福,通过学生的体态语言,让全班同学猜一猜他(她)爸爸、妈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顺势提问你长大后想当什么时,他们更是热情高涨,一边说 a nurse,一边还向全班同学做了一个打针的动作,使凌乱、分散的内容串联起来,把知识完整地表现出来。在教学中,常用说说、练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活跃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展开教学,不受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创造性的教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

2、展开小组探索与创造,变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

小组探索与创造在课堂上的体现是,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度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则以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实现理解上的飞跃。如教学单词luck时,它的形容词、副词lucky/luckily,然后要求学生完成care、beauty 的词形变换。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探索和创造,能够促动学生学会思考和归纳,独立追求问题的答案。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翻译请客人吃苹果的句子时,我要求各小组学生从多角度实行表达。一个小组的学生采用了以下四种表达方法:(1)Help yourself to some apples? (2)What about some apples?

(3)Would you have some apples?

(4)Do you like apples?

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了与上述四种表达方法不同的两

种表达方式:

(1)You'd better have some apples.

(2)Why not have some apples?

其余小组的学生又分别提出了与上述不同的表达方式。如:

(1)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2)Shall I get some apples for you?

(3)Will you have some more apples?

因为各小组学生相互补充,对于同一内容用不同语言结构实行表达的问题,在几分钟内便能圆满解决。同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自我风采。

三、增辟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注重反馈效应

英语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与学生课堂小组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有着密切的关

系。在展开小组活动时,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活动形式要做到: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效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又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有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通过尝试,以下几种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

高:

1、小组互助。用于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让全组学生共同协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有选择地将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按比例混合编组,其效果更好。

2、小组互动。在完成一个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出试题测试对方目的是检查学习效果,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教师必须即时指导检查,以保证检测质量。这种检测的目的是增强反馈作用,测试成绩不列入总分。但为了激励学生争取好成绩,能够由教师命题实行另一次终测,评出“星级组”。

3、小组交流。在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向全组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得到反馈信息,实行校正性复习,交流过程中允许学生相互对答案,对做题方法等,但随后应辅之以独立完

成的校正性强化练习。

4、小组对答。小组活动时,一人提问,其他人抢答,然后轮换,或者组员两两结对,轮流实行一问一答。问答过程中,提问者应对回答者的答案实行评价,允许回答者作更正性的第二次回答。小组对答能够促动思维、理解和记忆,这对于理解性和记忆性内容的学习比较有效。

5、小组竞赛。竞赛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竞赛的形式能够是单词接龙、翻译句子、复述课文等。竞赛的内容能够是单次成绩赛、累计成绩赛、速度竞赛、语言表达水平赛等。

当然,合作学习不但体现在课堂,而且它也能够延伸到课外,补充课堂内的时间限制,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经过2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的甜头,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水平。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小组活动,能够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持续探索,就一定能摸索到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应用英语。

英语有效课堂上师生互动

打造英语有效课堂,努力推行师生互动 我是一名扎根农村将二十年的初中英语教师,面对既无英语基础,又没有英语学习环境的农村初中生,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如何“动”动起来,这是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有些老师还是选择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记单词、熟读课文、背语法、题海战术……只有偶尔上公开课或展示课的时候,才让学生“动一动”,所以这种师生互动常常变得流于形式,近乎表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提高和促进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如何让这些农村学生投身到积极的语言活动当中,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反思,我有如下思想老师们一起分享。 一、心心相印,水到渠成。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

浅谈师生互动

浅谈师生互动 沈新琴 一、师生互动的意义 1.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运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则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违反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规律,“教”只能为学生的“学”服务。 2.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能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加里培林也认为,儿童在早期的学习中,智能技能的形成是外部操作转化成大脑内容的内化操作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操作对于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要学懂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平时的训练,如果光凭教师的分析,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学会的。经常性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 3.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由于对本科教材的钻研和领悟不断深化,因而能在教学艺术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进行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思维,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在阅读、思索、领悟教材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发现和提出许多教师尚未思考到的疑难问题,要求教师解答,这对教师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能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像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教师通过“教”来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增长教学能力。 二、师生互动的内容 1.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悟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是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水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认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学时教师运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就会情动辞发,捕捉到作者镕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2.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自律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非常强调组织管理对于教育效能的影响。赫尔巴特早就郑重指出:“如果不坚定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相对于成人,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脆弱,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6984562.html,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作者: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2期 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Section A1a—1 教学内容: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英语发出邀请: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2)接受邀请:Sure/ Yes /Certainly / Of course... I’d lo ve to. 3)会用当堂课的短语拒绝邀请:Sorry,I can’t. I have to do... 4)掌握 have to do...的用法。 教学方法:设置情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操练表演。 教学过程:教师板书一组学生学过的短语,要求学生齐读(每个短语读三遍):go camping, go hiking, go swimming, go shopping, go sight-seeing, go skateboarding, go to the park, play basketball, go bike riding, go fishing... 【复习学过的短语,为下面的环节使用这些短语作铺垫。】 师:现在我说汉语,同学们快速说出对应的英语:去踢足球,去骑单车,去野营,去游泳,去钓鱼,去上网? 师:OK.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I’ll ask some of you to my birthday party. 【设置情景,调动学生,并引入本节课第一、第二两个教学内容。】 师(发出邀请,找三个学生回答):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生一:Sure. 生二:Yes.

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方法

有效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方法 1、大小声:我读大声,你读小声 2、举一反三:我读一遍,你读三遍 3、单词拍拍拍:(①、②、③、④、⑤)拍这几就读出来 4、炸弹:练习单词时,把一个炸弹放在一个单词上,在读单词的过程中,不能把放有炸弹的单词读出来 5、手心手背:伸手心读,伸手背不读 6、金手指:几根手指就读几遍 7、麦克风:以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学生,练习单词、句子 8、击鼓传球:传球老师击鼓喊停时,谁最后拿到球就站起来读单词或句子,读对时,老师输,学生是胜利者,然后老师表演动作,如:兔子跳、贴墙、眨眼睛、表演大茶壶 9、抢椅子:读单词或句子同时,绕着椅子转,当老师说停时看谁以最快的速度抢到椅子,抢到者加分 10、木头人:如:I can fiy I can jump 读句子的同时表演出动作,老师说停,不论你什么姿态,都不能动,老师挑选一名学生去逗表演的学生,看谁懂了谁犯规 11、说反语: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 12、小手枪:指着谁,谁读单词的下一个单词 13、寻宝藏: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把卡片或别的东西藏到一个学生哪里,大家开始读单词或句子,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越近读声越大 14、萝卜蹲:用单词代替学生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蹲 15、顶卡片:读句子单词的同时用头来顶卡片 16、互动记名字:给学生一个新名字(课中的单词)来互相提问及回答 17、警察抓小偷: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挑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读单词,这两名同学读单词时不发音 18、单词转转转:人站词下,每个人代表一个单词,读到哪个单词,就迅速动一下,反应慢就下去换另一个人 19、加一法:我读一,你读二,我而你三,依此增加,练习单词句子 20 拍图片:把制作好的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拍到哪一个读哪一个另外的总结:(可能有重复) 1.―碰地雷‖: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不错。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 2、补全句子:在学习句中,要慢读,必要时分解读。在跟读几遍后,可以让学生补全老师没说完的部分。比如:my name is rebecca.可让学生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和评价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困惑。本文从师生互动及其意义入手,说明什么是师生互动;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成功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式的互动有许多的困难。于是,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从师生互动的主体比例、对象、主导者、广度、深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着重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互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一、师生互动及其意义 对“师生互动”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要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1〕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式”学习。 怎样评价师生互动是成功的?教学的成效不是以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 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进行积极思维。那么,学生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一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全神贯注。二要看学生的情绪,学生是否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勇于争论、敢于表态。三要看学生的意志,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是否继续认真地思考,另辟蹊径,尽力去做,尽管有时会犯错误,也说明学生已处于较为旺盛的思维状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课堂教学相对应而言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强调了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重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2〕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并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起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与丰富的活动,引导着学生发展的方向与过程。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题,无论是教师的教诲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才能产生效果。所以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摘要】21世纪的人才除了应该具备传统的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世界意识以及国际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性工具,作用越发明显,在我国英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所以英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质就是要求师生通过不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以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类师生互动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 二、国内外对师生课堂互动的研究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课堂的师生互动进行了很多的研究,这对认识和了解课堂的师生互动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西方的教育社会学中,有专门研究师生互动的行为。对于课堂师生互动的分类,根据互动的主体地位来划分,英国B.J.Ashley等学者依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观点将师生的课堂互动分为知识中心式、教师中心式以及学生中

心式这三种。利比特与怀特利用动力学中的一些原理将教师在课堂的互动行为分为权威式、放任式以及民主式。而英国学者哈格里夫斯则将课堂上师生互动分为“浪漫型”互动、“娱乐型”互动和“训狮型”互动这三种类型。从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研究,弗兰德斯则将师生的互动行为分为教师接纳学生感受、提问、发出命令、表扬、讲解、延伸学生想法以及批评、维持纪律和学生的回答问题、主动提问等。 国内的学者结合我国实际的课堂互动情况和依据相关的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分为有意识互动和无意识互动。从社会学的角度则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分为师生互动的内在动力、师生互动实现的工具以及师生互动的结果显示。 对于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范围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随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关系。根据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Siberman 将处于教学情景中的师生关系分为依恋型、关怀型、冷漠型和拒绝型,而R.C.Pianta则将师生之间的关系分为亲密、依赖和冲突。有更多的学者认为要想使得教学有很好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感到学习有所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快乐,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和谐的、互相尊重、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应用天津教科院创造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激趣│→│创景│→│启发│→│探求│→│交际│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Ⅰ. 激趣 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创景阶段埋下伏1. 新奇引趣法 1.1 以唱歌形式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阶段。 如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十三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名词的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掌握必须准确熟练,才能区分开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词性物主代词的异同点。首先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代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答、译、比等方式的交际原则,使学生明白了各类代词的正确使用,然后用旧词填新曲的方式将代词表格编成一首歌,两分钟内,背诵表格人人过关,接着我走下讲台随手拿来各种衣物进行师生间的对话。最后将对话编成歌,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小结: T——This ruler is my ruler. S1——This ruler is mine. T——That ruler is your ruler. S2——That ruler is yours.

英语课堂互动游戏

1、大小声:我读大声,你读小声 2、举一反三:我读一遍,你读三遍 3、单词拍拍拍:(①、②、③、④、⑤)拍这几就读出来 4、炸弹:练习单词时,把一个炸弹放在一个单词上,在读单词的过程中,不能把放有炸弹的单词读出来 5、手心手背:伸手心读,伸手背不读 6、金手指:几根手指就读几遍 7、麦克风:以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学生,练习单词、句子 8、击鼓传球:传球老师击鼓喊停时,谁最后拿到球就站起来读单词或句子,读对时,老师输,学生是胜利者,然后老师表演动作,如:兔子跳、贴墙、眨眼睛、表演大茶壶 9、抢椅子:读单词或句子同时,绕着椅子转,当老师说停时看谁以最快的速度抢到椅子,抢到者加分 10、木头人:如:I can fiy I can jump 读句子的同时表演出动作,老师说停,不论你什么姿态,都不能动,老师挑选一名学生去逗表演的学生,看谁懂了谁犯规 11、说反语:I say sit down You say stand up 12、小手枪:指着谁,谁读单词的下一个单词 13、寻宝藏: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把卡片或别的东西藏到一个学生哪里,大家开始读单词或句子,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越近读声越大 14、萝卜蹲:用单词代替学生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蹲 15、顶卡片:读句子单词的同时用头来顶卡片 16、互动记名字:给学生一个新名字(课中的单词)来互相提问及回答 17、警察抓小偷:选一名同学背对着大家,挑出两个学生,大家一起读单词,这两名同学读单词时不发音 18、单词转转转:人站词下,每个人代表一个单词,读到哪个单词,就迅速动一下,反应慢就下去换另一个人 19、加一法:我读一,你读二,我而你三,依此增加,练习单词句子 20、拍图片:把制作好的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拍到哪一个读哪一个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 ] 角色转变习惯培养时机选择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 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二、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 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调查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互动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在人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师生互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教学效率师生互动 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普及英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小学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英语教学是教师的必然选择。 互动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第一,事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第二,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第三,创设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实现互动;第四,多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下面就来详细分析这几个方面。 一、事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率地学习,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任务设计问题,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讲解三年级Unit6 “clcour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以下问题向学生提问:What clcour is it,What clcour is that coat?Which clcour do you like?通过这种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最好结合教学任务进行提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之所以要事前提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主动提问,教师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积极讨论,鼓励学生发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讨论教学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通过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任务进行讨论,教师自身要放下尊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讨论中,这样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形成。以Unit6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clcours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师生之间完全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进行对话。 T:Which season is green? S:It is spring. T:Let’s say a rhyme. Spring is green.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特征及策略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特征及策略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特征及策略 内蒙古扎兰屯市大河湾农场中心校刘金凤 〔摘要〕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师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探讨、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而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特征, 探讨怎样在英语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特征;策略 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凡是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学生人数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而且无关因素的刺激也大大降低了教

育的效果。为此我们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关注,并尝试一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方法。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对语言的交际性与人本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 并把它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体现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内在要求, 符合语言交际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学习理论, 是英语教学应当努力追求的境界。加强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性的研究, 认识和把握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基本特征。 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interactivity) 以培养学生听,说, 读, 写, 译技能为中心, 以发展和提高学生交际语言能力为目标, 在形式多样的认知, 实践和创新的教学活动中, 师生职方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呼应, 相互协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是师生间, 学生间在课堂上形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的一种体现, 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积极睦, 具有平等民主的特点, 营造出一个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 发表时间:2019-12-09T10:27:10.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作者:马平山 [导读] 本文主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做好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马平山镇安县大坪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主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做好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交流互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27-01 在新课改英语教学当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熟悉新课标,透彻地掌握新课标,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就成为了教师们日常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能否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谐进行,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质量,因此要求在课堂当中确实做好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互动,运用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以提高教学实效。 交流与互动的教学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与组间的交流—练习评定。 1、交流与互动的前提是教师引导 在此模式的教学中,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来牵动学生的动。教师如能在课前充分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去学习,学生便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工作,向学生介绍一下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或给出一定的提示,清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并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时冀教版七年级下lesson18 Tian’anmen Square时,先提问:Do you want to go to Beijing?How do you go there?what places of interest are there in Beijing?Do you want to visit Tian’anmen Square?这样,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 2、交流与互动的基础是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为了能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学生在预习时,要根据教师的提示方法与要求,所提的学习目标去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此外,学生还要整理、归纳自己已弄懂的知识或尚未理解的知识。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才能为小组发言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可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便学生在预习时有一个方向。 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下lesson18教学目标是: I 语言知识 (1)Remember these words: square ;laugh; fly ; quietly ; hard ; string ; poor; worry ; put ; put a bandage on ; become (2) Mater the use of loud / loudly , quiet / quietly (3) Pattern drills: 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做某事) 3、交流与互动的主体是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形式。小组一般由程度各异的学生(优等生 1 人,中等生 2 人,差生 1 人)组成。小组讨论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到讨论中。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 4、交流与互动的关键是组际交流 在小组讨论后,要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讨论后,学生会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通过引导、解答,并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获得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交流与互动的检测是练习评定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来解决。交流与互动的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模式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模式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课堂互动小游戏

英语课堂互动小游戏 1 拼写单词用“吊死鬼”游戏。 就是画一个脚手架,然后在边上划几条横线,告知该单词有几个字母,让学生一个一个猜。猜出一个在横线添上一个字母,猜不出就在架子上画一笔吊死鬼,看孩子能不能在吊死鬼出来前完成单词的拼读。比划可以自己控制~ 2 朗读单词用石头剪子布游戏rock paper scissors 同时可以爬格子,读对的爬上一格,读错了机会让给对手,先爬到顶者为胜。该游戏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比,一个一个轮流上来比。 3 说难一点的句子可以用开火车。 不是一般的轮流读,而是读对的跟着在老师后面当火车穿过整个班级,队伍可以越来越长。 4低段教新单词时可以用“找找什么不见了”。 如刚刚教了5个单词,老师把单词卡或图片打乱,然后抽掉一,让学生说哪个不见了。 5 拍手游戏 他们需要用英文说出数字,凡是三的倍数,就要拍手,规定时间答不出来,淘汰。 6用英语数数 让他们从一个数数到另一个数,一个接一个。数错了的要表演节目。或者你说单词或汉语,多组选派代表比赛,看谁说出相应的汉语或单词快。 7“碰地雷”: 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不错。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大家一起数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 8补全句子: 在学习句中,要慢读,必要时分解读。在跟读几遍后,可以让学生补全老师没说完的部分。比如:my name is rebecca.可让学生补rebecca、is rebecca、name is rebecca。这是个反应练习,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9此呼彼应: (1) 全班学生坐在原位。(2) 教师描述一些事物,如果的是对的,例如:The dusks are swimming.学生就学叫“嘎嘎”,如果的是错的,学生就保持沉默。(3) 做错的学生暂且退出游戏。游戏继续进行。(4) 剩下的一个学生即游戏的优胜者。(5) 变化:The bike is coming .或A cat can run. 等。(6) 作用:可用于现在进行时态和can 句型的教学,可训练学生的听力。 10拍皮球: (1)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2) 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假设教 师拍了19下。(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What’s the number?”该学生应该答,“Nineteen”。 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What’s the number?”学生应答“Seven”“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6) 作用:操练数词和加法运算句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的师生互动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质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而交往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因此,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我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如何找准这个突破口呢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如下: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学艺术的协调统一;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师生互动,协调统一,有机结合 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师生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主要的形式。协调统一:即和谐融洽、同步一致。有机结合:即为紧密地联系或恰当地组合起来。 师生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在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因为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所以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师生互动过

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这三者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即是说:只有当它们协调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怎样让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我想谈如下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师生开展有效互动的动力。课堂中,当学生有兴趣时,就会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认真听课、努力思考。反之,学生则萎靡不振、毫不在意、没精打采、视而不听。 例如:在教了三角形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回答归纳:三角形按角和边各可以分成哪几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全班40多个同学举手的不上10个,答对的不上5人,说对理由的不上3人。后来,我了解到,有的同学答得来,不想说,有的同学心不在焉,有的熟视无睹,有的听而不闻,没精打采,闭口不开,其原因是,他们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第二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一上讲台,我就用双手捧着一个三角板,只现出一个锐角,让同学们猜:“同学们,请猜一猜我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

英语有效课堂上师生互动

打造英语有效课堂 努力推行师生互动 金子中心校何群华我是一名扎根农村十年有余的初中英语教师,面对既无英语基础,又没有英语学习环境的农村初中生,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如何“动”动起来,这是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有些老师还是选择了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记单词、熟读课文、背语法、题海战术……只有偶尔上公开课或展示课的时候,才让学生“动一动”,所以这种师生互动常常变得流于形式,近乎表演,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提高和促进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如何让这些农村学生投身到积极的语言活动当中,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反思,我有如下思想老师们一起分享。 一、心心相印,水到渠成。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 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 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 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 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 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曾 有学生在贺卡中写道:“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交流。”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 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教师 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 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 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 给学生造成难以言状的心理压力,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 流受阻,怎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二、了解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并根据这一基础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如何增强小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空间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学习是通过教师与学习者的交往互动进行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一、引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的重点是开发他们交际活动的能力.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交换过程.人本心理学家把教学看做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过程在课堂上就体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效地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为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体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但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又必须要给以适当的示范、分析.在这过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既要扮演个好演员,也要是个好导演.师生共同参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和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小学英语现状分析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小学英语也不例外,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英语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科,缺乏学习的兴趣,更不会去认真对待.这就意味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没办法营造和谐互动的英语课堂.

三、小学英语课堂缺乏师生互动的原因 1、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教学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课前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因此课上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没有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所以无法得到提到,这一过程更无形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大班教学,学生层次水平相差太远在大班中进行英语教学有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班上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远,教学要求难以统一;由于班大人多,就一个教学班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那些性格内向或英语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让师生课堂互动再次遭遇红灯. 3、教师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优生的偏爱,对差生的忽略在教学中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英语课上,教师更多的偏向提问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他们更容易给老师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狭隘的交流失去了大部分差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只能越来越差,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课堂上就没办法做到全面的师生互动. 四、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难易程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能力相当较差的学生,而相当较难的题目多提问优等生;在生生之间互动是也可以把简单的任务交给差生而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完成相当较难的任务.这样不仅兼顾了大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