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肤深度概念及公式

集肤深度概念及公式
集肤深度概念及公式

集肤效应

1.解释

集肤效应(skin effect) 又叫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这种现象叫集肤效应。电流或电压以频率较高的电子在导体中传导时,会聚集于导体表层,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频率越高,趋肤效用越显著。

因为当导线流过交变电流时,在导线内部将产生与电流方向相反的电动势。由于导线中心较导线表面的磁链大,在导线中心处产生的电动势就比在导线表面附近处产生的电动势大。这样作用的结果,电流在表面流动,中心则无电流,这种由导线本身电流产生之磁场使导线电流在表面流动。

集肤效应是电磁学,涡流学(涡旋电流)的术语。这种现象是由通电铁磁性材料,靠近未通电的铁磁性材料,在未通电的铁磁性材料表面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有了磁场就会产生切割磁力线的电流,这个电流就是所谓的涡旋电流,这个现象就是集肤效应。

2. 影响及应用

在高频电路中可以采用空心导线代替实心导线。此外,为了削弱趋肤效应,在高频电路中也往往使用多股相互绝缘细导线编织成束来代替同样截面积的粗导线,这种多股线束称为辫线。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趋肤效应可以对金属进行表面淬火。

考虑到交流电的集肤效应,为了有效地利用导体材料和便于散热,发

电厂的大电流母线常做成槽形或菱形母线;另外,在高压输配

电线路中,利用钢芯铝绞线代替铝绞线,这样既节省了铝导线,又增加了导线的机械强度,这些都是利用了集肤效应这个原理。

集肤效应是在讯号线里最基本的失真作用过程之一,也有可能是最容

意被忽略误解的。与一般讯号线的夸大宣传所言,集肤效应并不

会改变所有的高频讯号,并且不会造成任何相关动能的损失。正好相反,集肤效应会因传导体的不同成分,在传递高频讯号时有不连贯的现象。同样地,在陈旧的线束传导体上,集肤效应助长讯号电流在多条线束上的交互跳动,对于声音造成刺耳的记号。

3.集肤深度计算公式

集肤效应频率(Hz)

=V2/( rE) f=100000

n f

称铜

3角频率628318

卩(H/m) 磁导率

角频

3 =2

628318

E (1/ Q m)电导率(20 °C) .14

集肤深度(mm)

.0

5

冲刷计算

4.4.1自然冲刷 河床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过程,目前尚无可靠的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中7.2条的要求,河床的自然冲刷是河床逐年自然下切的深度。经深入调查,桥位处河段整体无明显自然下切现象,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会逐年抬高,本次计算不考虑自然冲刷的情况。 4.4.2一般冲刷 大桥建成后,由于受桥墩阻水影响,桥位断面过水断面减小,从而引起断面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也随之增大,会造成桥位断面河床冲刷。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桥位处河床为砂卵石层,河床泥沙平均粒径为40(mm )。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 非粘性土河床的一般冲刷可采用64—2简化公式计算: ()max 66 .029 .02104.1h B B Q Q A h c c p ??????-???? ? ?=μλ 公式中: h p ——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m );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流量(m 3/s ); A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15 .0??? ? ??=H B A ; B C ——计算断面天然河床宽度(m ); λ——设计水位下,桥墩阻水面积与桥下过水面积比值;

μ——桥台前缘和桥墩两侧的漩涡区宽度与桥孔长度之比; B 2——桥下断面河床宽度(m ); h max ——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 经计算:桥址处各设计频率一般冲刷深度成果见表4.4—1。 表4.4—1 XX 大桥一般冲刷计算成果表 4.4.3局部冲刷 根据XX 大桥桥型布置图,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局部冲刷计算采用65—1修正式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当V >V 0时, 1 0,00, '006.011,b )(K n V V V V v B K h v ? ?????---=ηξ 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从一般冲刷后床面算起; K ξ—墩形系数,K ξ=1.05; K η1—河床颗粒影响系数; B 1—桥墩计算宽度; V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m/s );

第3章 河流相

第三章河流相 河流是地表水流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作为重要的地质营力汇集大量的沉积物(包括溶解物质),并将它们搬运到大的湖泊和海洋盆地中去。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如下沉的海岸平原、山间盆地及山前盆地,河流的沉积作用非常活跃。有时,河流沉积会成为这些盆地的主要充填物。河流形成的砂体可能成为油气的有效储层。 第一节河流的类型 一、按地形及坡降分类 可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前者地形高差和坡降大,向源区方向侵蚀作用强烈,河岸陡而河谷深,河道直而支流少,水流急而沉积物粗。后者地形高差及坡降小,向源区方向侵蚀停止,侧向侵蚀强烈,河道弯曲而直流多,故平原河流多为弯曲河流。 二、按河流的发育阶段分类 可将河流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幼年期河流数河流发育的初期阶段,山区河流多属此类;壮年期和老年期河流多属平原河流。在同一条河流中,这三类河流分别位于上游、中游和下游。从沉积的角度看,大量的沉积作用发育在河流的壮年期和老年期。 三、按河流弯度分类 河流弯曲度的概念:是指河流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通常称为弯度指数。其临界值为1.5,也有人定为1.3,以此临界值和河道的多寡,可将河流划分为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

(一)平直河 也叫顺直河,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多属于小型河流,或仅在较大型河流的某一段内存在。河道内凹岸为冲坑(深槽),是冲刷边,沿其发生侵蚀作用;凸岸因加积作用形成砂坝,从而河道可以产生侧向迁移而逐渐向曲流河过渡。 (二)曲流河 又称蛇曲河,单河道,河流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一般小于40。天然堤发育。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凸岸形成点砂坝(边滩)。由于河道极度弯曲,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曲流河河道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形式以悬浮负载和混合负载为主,故沉积物较细,一般为砂、泥沉积。 曲流河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边滩沉积发育为特征。(三)辫状河 辫状河多河道,河道中有心滩或河中砂岛发育,河道频繁分叉又合并,形状似发辫。河道宽而浅,弯度小。河道坡降大,不稳定,经常改道迁移,故又称为“游荡性河流”。例如恒河的支流科西河,在上两个世纪中向西迁移了170多公里。 由于河流经常改道,辫状河河道砂坝不固定,所以天然堤和河漫滩不发育。由于坡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并以底负载搬运形式为主。这种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的中上游以及冲积扇上。 (四)网状河 与辫状河不是同义语。 网状河也是多河道,但河道窄而深,顺流向下游呈结网状。目前对网状河认识尚不一致,一般认为网状河指的是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区,由于发洪水期间河水产生决口分流而形成的网状河道。

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测定过程及方法

构造深度试验(手动铺沙法、电动铺沙法、激光法) 一)手工铺砂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2.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土0.15)mL,可通过称量砂 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2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 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 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x 30cm。 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镭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4.计算 (1)计算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m。(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5.报告 (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 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二)电动铺砂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及路面表面的徘水性能和抗滑性能。 2.仪具与材料(1))电动铺砂仪:利用可充电的直流电源将量砂通过砂漏铺设成宽度5cm、厚度均匀一致的器具。

3第三章 堤防基本知识

第三章堤防工程基本知识 堤防是修建于江河、湖泊、海洋岸边以及水库、蓄滞洪区周边的挡水建筑物,随着使用位置及作用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并根据其工作条件的不同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本章重点介绍堤防的种类、作用、各部位名称以及堤防的护岸工程。 第一节堤防种类、作用及各部位名称 一、堤防的种类 堤防工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其修建位置、作用和修建材料的不同而划分的。 (一)按位置和作用分类 堤防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所在的位置和作用不同,通常分为防洪堤、海塘堤、渠堤。 1、防洪堤 防洪堤又分为江河堤、湖堤、库区堤、及蓄滞洪区围堤等,它们是沿江河、湖泊、库区、蓄滞洪区的岸边或周边修建的,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束范、输送洪水,防止洪水漫溢成灾;减少挡水或蓄滞洪区域的淹没范围。 2、海塘堤 海塘堤修建在海边,用以防御涨潮和风浪潮引起的危害,又称为海堤或防潮、防浪堤。海堤分为土海堤和护坡(直立式、斜墙式、混合式)海堤两大类。 3、渠堤 渠堤修建在渠道两侧,用于输送引水或排水。 (二)按建筑材料分类 依据修建堤防的建筑材料不同,堤防可分为土堤、土石混合堤、石堤(砌石挡土墙)、钢筋混凝土堤等。其中,土堤最为常见,在缺乏土料的山区也常采用土石混合堤。 二、堤防的作用 随着使用位置的不同,堤防的具体作用不同: (一)江河堤 在洪水位高于当地地面高程的江河岸边,顺水流方向修建的挡水建筑物,称为江河堤防,简称江河堤;江河堤一般为土堤或土石混合堤,也有的采用砌石或混凝土防浪墙;江河堤的主要作用有:约束江河水,束范洪水,防止洪水漫溢造成灾害。 (二)湖堤 在湖泊周围修建围堤,用以控制湖水水面,限制淹没范围,减少淹没面积,也可以通过修建围堤而抬高湖泊的蓄水水位,增加湖泊蓄水调洪能力,减轻江河防洪负担。 (三)海堤 沿海滩或海岸修建堤防(防浪墙),用以阻挡涨潮和风暴潮对沿海低洼地区的侵袭,确保防风浪潮安全,也能增加陆地面积、防止附近土地盐碱化。 (四)围堤 借助于修建于蓄滞洪区周围的堤防,可以抬高蓄洪水位,形成较大的蓄滞洪库容,以适应临时滞蓄超标准洪水的需要、并确保蓄滞洪区周遍地区的安全。 (五)库区堤 在水库回水区外沿修建堤防后,可以控制水库蓄水时的回水范围,减少淹没面积,降低淹没损失;通过修建库区围堤,可以在水库挡水大坝设计挡水能力范围内,抬高水库的蓄水水位,增加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 构造。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形状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⑵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 粒径0.15~0.3mm。 ⑶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⑷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⑴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 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⑵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 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 测试步骤 ⑴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⑵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 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⑶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 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⑷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⑸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对同一处,应该由同一个试验员进行测定。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4 计算 4.1 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式(T 0961)计算 : 式中:TD——路面表面构造深度 (mm);V——砂的体积 25cm3;D——摊平砂的平均直径(mm)。 4.2 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01mm。 4.3 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5 报告: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 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2 每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2019-5-9道路工程复习题之二-26页word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题之二 1.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基设计高程一般为那个位置?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线标高 2.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基设计高程一般为那个位置? 路中心线 3.公路工程的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4.公路工程的上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0~30cm称为上路床,压实度为96%。 5.公路工程的下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30~80cm称为下路床,压实度为96%。 6.公路工程的上路堤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为上路堤,压实度为94%。 7.公路工程的下路堤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150cm以下为下路堤,压实度为93%。 8.作为路基的最理想填方材料是什么土? 砂性土,既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性,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粒土,使其具有一定的黏性,不至于过分松散。一般遇水干得快,不膨胀,干时有足够的黏结性,扬尘少,容易被压实。 (作为路堤填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重粘土也为不良材料。此外,腐殖土,盐渍土等也是不良筑路材料。) 9.用砂土填筑路基时,如果掺入一定比例的黏土,会改善路基使用质量:细颗粒

使其具有一定的粘结性,粗颗粒的作用是什么?(充当骨架作用,增大内摩擦角)10.属于地下排水设施的有那些?(盲沟,渗沟,渗井) 1)盲沟:在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材料的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地点,在水力特性上属于紊流。 2)渗沟(尺寸更大,埋置更深):采用渗透方式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地点,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其水力特性是紊流。 3)渗井: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 11.路基排水设施中,排除地面水的设施有哪些? 边沟,截水沟(天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倒虹吸,渡水槽 12.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堑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是什么?(边沟) 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线形。 2)截水沟(天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减轻边沟水流负担,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和损害。 3)排水沟:结合地形,因势利导,离路基尽可能远些。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根据构造深度判断综合表处路面状况

根据构造深度判断综合表处路面状况 摘要:综合表面处治路面在我国现存道路中被广泛应用,但相关规范较少。本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沥青的构造深度判断综合表处路面沥青对骨料的裹附性好坏,以判断该路段路面上是否容易因沥青的剥落造成麻面或松散剥落现象。 关键字:表面处治松散剥落正态分布置信度区间估计 0引言 表面处治是我国早期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 是由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 的沥青面层,具有表面粗糙、抗滑性好、所需机械设备少、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广泛用于砂石路面提高等级、解决晴雨通车作简易式沥青路面。但由于柔性路面对气候条件和车辆荷载的极度敏感性,使常规沥青表面处治的使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沥青综合表面处治就是针对这两个不利因素发展起来的。沥青综合表面处治,与传统的表面处治区别在于其加入了土工布,采用层铺法施工,即沥青—土工布—沥青—集料的施工顺序。在用土工布加固处治路面中,土工布的关键作用是土工布浸透沥青之后形成一足够厚度的密封层,可阻止路面雨水的下渗而造成的基层软化,从而保证结构层的耐久性。综合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适应于三级、四级公路的面层、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或抗滑层、磨耗层等。对于基层基本完好,路面有网裂、松散等较轻病害的一般公路,采用表面处治技术进行罩面是经济可行的。 一沥青饱和度对综合表处路面状况的影响 1、构造深度与引用概念饱和度的关系 构造深度指标是影响路面抗滑功能的表面特征指标之一。影响路面抗滑功能的表面特征,与路面表面的凹凸不平或起伏不平有关,国际道路协会以路面表面凹凸或起伏不平的纵向波长特征为集合特征,将它分为四类:细构造、粗构造、宏构造、和平整度,其中的粗构造就是本文所说的构造深度。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 一、名词解释: 1.路床 2.面层 3.路基干湿类型 4.路基工作区 5.最佳含水量 6.标准轴载 7.第二破裂面 8.基层 9.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 二、简答题: 1.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哪些类型? 2.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性质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简述路基沉陷及其原因。 5.陡坡路堤可能的滑动形式有那些?产生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冲刷防护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7.什么是挡土墙?怎样对挡土墙进行分类? 8.路基排水设施有哪些? 9.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 10.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三、论述题: 1.为什么最佳含水量可以获得好的压实效果?怎样控制含水量? 2.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路基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形结果?为什么? 3.挡土墙倾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 4.挡土墙产生滑移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如何选用? 6.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结构设计中,轴载换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四、分析与计算题: 1.某砂类土挖方路基边坡,?=27°,c =13.90KPa,γ=16.90KN/m 3,H=7.0m,采用边坡1︰0.5。 假定][c K 25.1=。 ①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②当min K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min K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2.某新建公路某路段,初拟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6cm ,取弯拉弹性模量3×104 MPa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25cm ,回弹模量500MPa ;垫层为天然砂砾,厚度25cm ,回弹模量300 MPa ;路基土回弹模量30 MPa 。试求该路段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3.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某二级公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垫层为石灰土,水泥混凝土板平面尺寸为 4.5m 、长为 5.0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初拟板 厚h =23 cm ,取弯拉强度标准值为r f =5.0 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c E =3.1×104MPa 。设计基准期内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cm cg c c d p h B B Q Q A h 66 .090 .02)1(04.1??? ? ??-??? ? ??=μλ 1 2t c c Q Q Q Q += 15 .0??? ? ??=z z d H B A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p ——频率为P %的设计流量(m 3/s);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s); Q t1——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s); B cg ——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桥孔总长度; B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 λ——设计水位下,在B cg 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 h cm ——河槽最大水深(m); A d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 d >1.8时,A d 值可采用1. 8; H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 ②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渡冲刷的产生是由于桥墩阻碍了水流,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一般在墩前两侧发生集中现象,引起动能增加;另一方面水流受阻后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由于水流形态变化,桥墩附近水流冲刷能力加大,在桥墩处产生冲刷坑。 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当V ≤V 0时,??? ? ??-=0015.06 .01 2'V V V h B K K h p b ηε 当 V >V 0时,2 0015.06.012'n p b V V V h B K K h ??? ? ? ?-=ηε 24 .02 .22375.00023.0d d K += η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TD)以前称纹理深度,是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它与路表抗滑性能、排水、噪声等都有一定关系。 手工铺砂法与T0962电动铺砂法都是将细砂铺在路面上,计算嵌入凹凸不平的表面空隙中的砂的体积与覆盖面积之比,从而求得构造深度。这是目前工程上最为基本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路面构造深度: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 试验方法: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 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性能及抗滑性。 路面平整度指的是路表面纵向的凹凸量的偏差值。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好的路面则要求路面平整度也要好。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以及路面所受冲击力的大小和使用寿命,不平整的路表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的振动作用.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影响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的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料的消耗.而且,对于位于水网地区,不平整的路面还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水损坏.因此,为了减少振动冲击力,提高行车速度和增进行车舒适性,安全性,路面应保持一定的平整度. 你看到的路面的一根根小凹槽就是构造深度的表象,它不影响汽车行驶,但可以增加抗滑度。如果路面是光滑的,没有小凹槽(构造深度为0),但忽上忽下,这就是平整度的问范畴了...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T0961-1995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结构。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的水质量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符合规定。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推平板应为木质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厚钢板尺替代。 量砂筒(单位:mm)推平板(单位:mm)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公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 3 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2)按规程的方法,对测定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测试步骤 (1)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 30cm*30cm。 (2)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筒内量砂的密度均匀性。) (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板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的尽可能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留有浮动砂砾。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5mm。

地质学大题答案

1.简述地球内部的主要固层、分界面的名称和所在深度。 答:地壳0—33km 地幔33—2898km 地核—2898km以下 莫霍面离大陆约33km,大洋底11—12km,古登堡面深度2898km(地震波从该面穿过时忽然从13.3km/s突降为8.1km/s(纵波)) 2.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分布、厚度、成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3.说明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内容。 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自然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肉眼鉴定矿物主要观察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的形态和矿物集合体的形态。还要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具体有光学性质的颜色、条痕色、光泽、透明度;力学性质的硬度、解理、断口。 4. 全球地震大多集中在哪几个地震活动带上?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洋脊地震带。 5.何为地质作用在?简要说明内外地质作用类型及其区别. 由自然动力引起岩石圈或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地质作用.如:构造运动,地震,岩浆,变质等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外能(太阳能,日月引力能)引起的,作用在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如: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6.什么叫做变质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形式? 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 变质作用的方式可分为:①重结晶作用.②变质结晶作用.③交代作用④变形与破裂作用.⑤变质分异作用.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 ①动力变质作用(破裂变质作用).②接触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③气化水热变质作用(溶液交代变质作用).④区域变质作用.⑤混合变质作用. 7.什么叫岩浆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形式?全世界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那几个带上?

路基路面考试题库(简答题)

1、对路基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答:(1)具有足够的强度。因为强度不足会导致变形过大,直接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2)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因为路基建成以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尤其地质不良地区,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因为季节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强度,应保证路基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应具有一定的强度。2、简述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答:(1)工程地质和水温地质条件(2)水文与气候条件3)路基设计(4)路基施工(5)养护措施3、路基填料应如何选择?答:对于卵石土填筑时应保证有足够的密实度,对于级配不良的砾类土混合料填筑时应保证密实度,如遇粉质土特别是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其工程性质在达到规定的要求后进行使用,对于粉质土如在适当含水量时加以充分压实和有良好的排水设施,筑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4、路基干湿类型分为几种?如何判断? 答:路基干湿类型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种;用平均稠度划分法或根据临界高度判断 5、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按作用不同,分哪几类?各类的作用是什么? 答:边坡坡面防护: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主要用以防护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破坏的土质与岩石坡面。 冲刷防护:用于防护水流对路基的冲刷与淘刷,可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支挡建筑物:用以防护路基变形或支挡路基本体或山体的位移,以保证其稳定性湿软地基加固:以防路基沉陷、滑移、或发生其他病害。 6、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总体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综合考虑路线的平、纵、横三者关系,收集沿线地质、地貌、植被、水文资料、选择拦排汇降中适当措施保护路堤。 (2)对于明显的天然、人工沟渠,宜“一沟一涵”,不要勉强合并、更改。 (3)截水沟渠宜沿等高线布置,地基稳定,水流短而畅,把水引到天然河渠或低洼处。(4)地面排水工程与地下排水工程综合考虑。 (5)与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设施相结合。 7、路基施工方法有哪几种? 答:c(5)大规模的配套机械化施工。 8、简述路基施工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手工铺沙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沙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⑵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 0.15~0.3mm。 ⑶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T 096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⑷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⑴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 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⑵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 测试步骤 ⑴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mm×30mm。 ⑵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⑶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⑷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⑸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小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对同一处,应该由同一个试验员进行测定。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4计算 4.1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式(T 0961)计算: TD = 1000 V = 3183 1 (T 0961) πD2/ 4 D2

u型板桩在天然河道抗冲中的应用

u型板桩在天然河道抗冲中的应用 、河段基本情况 奉化江属高冲刷河道,据志书记载:“此段江曲岸回,潮势冲激特甚,而内河有河漕插入,无塘则江河通咸,害及田禾,其塘为堵挡咸潮内灌而设,关系重大”。本工程范内共有8个河道转弯段,其中包括史书记载“屡筑屡圮(注:pǐ,塌坏,倒塌)”的狗颈塘,近年来常有险情出现的联丰村段、黄隘村段、翻石渡、14#砂厂码头及电镀城段。根据最新测量地形图,现状河道凹岸冲刷深度约为14m左右,部分转弯半径相对较小的河段,冲坑深度达18m以上,冲刷现象较为严重。奉化江上游主支流洪水全面归槽后,奉化江干流冲刷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为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需根据规划条件下奉化江干流水流特点,合理确定“冲刷段”。然而由于奉化江尚建立冲刷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因此本阶段工程冲刷段主要根据水流特点、现状河床情况以及我院在其他工程项目评估中的基本结论进行判断,并归纳出本段奉化江的流速分布特点和范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 2、冲刷初步计算 所“冲刷”是指水流对河床的冲蚀淘刷过程。河床泥沙在水流作用下,向下游搬移而引起河床降低或岸线后退。凡水流的挟沙能力大于上游的来沙量时,河床都发生冲刷。冲刷又分为在河床上较普遍发生的一般冲刷和受工程影响而发生的局部冲刷。受工程影响的冲刷多见于桥墩、丁坝等段,河道弯曲的凹岸也是冲刷比较严重段。在地球偏向力作用下,河道一岸发生侵蚀作用,另一岸发生堆积作用,长时间发生会使河道逐

渐偏向侵蚀岸(凹岸)一边,从而形成自由河渠。 根据奉化江现状河床情况、岸坡冲—淤情况、历年抛石护脚情况以及规划情况下水流变化情况,以及我院在其他工程项目评估中的基本结论,确定“冲刷段”,局部最大流速为断面平均流速的1.55~2.0倍。 左岸KL0+000~KL0+30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33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3.8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98m3/s,河道平均流速为2.08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3.74m/s(按照经验系数1.8);右岸KR2+000~KR3+58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416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1.58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60m3/s,河道平均流速为1.9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3.04m/s(按照经验系数1.6)左岸KL3+250~KL3+90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211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4.10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45m3/s,河道平均流速为1.6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2.72m/s(按照经验系数1.7)右岸KR5+750~KR6+55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274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0.89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32m3/s,河道平均流速为1.8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3.06m/s(按照经验系数1.7)左岸KL5+780~KL6+40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64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4.58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30m3/s,河道平均流速为1.5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2.55m/s(按照经验系数1.7)右岸KR7+450~KR8+200,该段河道最小转弯半径为116m,现状冲坑最深高程为-17.7m;规划50年一遇该段设计流量为2422m3/s,河道平均流速为1.6m/s,局部最大流速可能达到3.04m/s(按照经验系数1.9)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SMTD、断面平均构造深度MPD计算方法

附录D 路面构造深度SMTD 计算方法 D.0.1 本方法适用于激光测距法自动化检测路面构造深度中SMTD 指标的计算。 D.0.2 超出检测范围的高程无效数据应剔除。 D.0.3 应将纵断面高程数据按纵向划分为长0.3m 的若干计算单元,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各单元SMTD : SMTD D =√ n ∑y i 2?(∑y i n i=1)2? 12(∑x i y i n i=1)2+P n 2?1 n i=1n 2 (D.0.3-1) P = 5[(n 2?1)∑y i ?12∑x i 2y i n i=1n i=1] 2 4(n 2?4) (D.0.3-2) n =D l (D.0.3-3) 式中:SMTD D ——基准计算长度D 内的路面构造深度(mm ); D ——基准计算长度,取0.3m ; x i ——基准计算长度D 内,第i 点的名义距离(m ); x i =?(n?1)2 (D.0.3-4) x n = (n?1)2 (D.0.3-5) 式中:y i ——第i 点的纵断面高程测量值(mm ); n ——基准计算长度D 内纵断面高程数量,近似为最近的奇数(偶数进1); l ——纵断面取样间距(m )。 D.0.4 应以10m 为单元计算所有有效基准计算单元SMTD 的平均值。

附录E断面平均构造深度MPD计算方法 E.0.1本方法适用于激光测距法自动化检测路面构造深度中断面平均构造深度MPD指标的计算。 E.0.2 超出检测范围的无效高程数据应剔除,缺失数据应采用剔除位置前后高程检测数据的线性插值来代替。 E.0.3应按下列步骤采用移动平均法对断面高程进行低通滤波计算: 1 应按下式计算移动平均长度内纵断面高程点数m: m=M l (E.0.3-1)式中:M——移动平均长度,取0.005m; L——断面高程输出间距(m); m——移动平均长度内高程点数,近似为最近奇数(偶数进1); 2 应按下式计算0.1m计算单元长度内的纵断面高程点数n: n=B l (E.0.3-2)式中:B——计算单元长度,取0.1m; l——断面高程输出间距(m); n——0.1m计算单元内断面高程点数量,近似为最近奇数(奇数进1); 3应按下式计算每个断面位置k的高程移动平均值: y k= { 1 i ∑y i j=i j=1 , i=2k?1,k∈[1,m?1 2 ] 1 m ∑y i j=i+m?1 j=1 ,i=k?m?1 2 ,k∈[m+1 2 ,T?m?1 2 ] 1 l ∑y i T j=T?i+1 ,i=2(T?k)+1,k∈[T?m?3 2 ,T] (E.0.3-3) 式中:y i——第i点的纵断面高程测量值(mm); T——10m单元内纵断面高程点数; m——移动平均长度内高程点数。 E.0.4应将滤波处理后的断面划分为100mm±2mm长的若干基准计算长度。 E.0.5应按下列公式对每个基准长度中断面测值进行线性回归: y=ai+b(E.0.5-1) a=1 D [n∑iy i n i=1 ?n(n+1) 2 ∑y i n i=1 ](E.0.5-2) b=1 D [n(n+1)(2n+1) 6 ∑y i?n(n+1) 2 n i=1 ∑iy i n i=1 ](E.0.5-3) D=1 12 n2(n2?1)(E.0.5-4) 式中:i——100mm长基准计算长度内第i个检测断面,取值范围1~n; n——100mm片段内检测断面数; y i——i断面滤波处理后的平均值(mm)。 E.0.6应利用线性回归结果按下式对滤波处理后的断面值进行修正: Y i=y i?(ai+b)(E.0.6)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孙双元要求

说明:本摘抄来自水规总院的孙双元,目的在于将冲刷计算用于水调工程的设计之中。本摘抄共有两部分关于冲刷计算的内容 第一部分 6.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 6.1 冲刷深度计算方法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建筑物后,由于缩窄了河道宽度,增加了单宽流量和过水断面流速,从而引起的河床冲刷和变形可称为一般冲刷。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倒虹吸土建部分初步设计大纲》中的要求,一般冲刷按《铁路桥渡勘测设计规范》TBJl7—86(铁道鄯1987年7月)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经对青沙菏南、北两汊过水断面形态和河床质分析,应按“规范”中规定的非粘性土河床及单—河槽计算。 非粘性土河床的河槽一般冲刷公式如下: 含沙量(kg/m3) <1.O 1~10 >10 E O.46 O.66 O.86

6.2 交叉断面附近河床质及平均粒径 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河道一般冲刷时,需分析确定交叉断面河床质的平均粒径。根据我院地勘队提供资料,南沙河与总干渠交叉河段南槽倒虹吸长1200m,有一个地质纵剖面(沿建筑物轴线地质纵剖面和三个地质横剖面),布孔17个,孔深20~62.2m,孔距24~150m。河床岩性为粗、细粒双层结构,分属第二工程地质单元和第三工程地质单元。第二工程地质单元分布亍河床0~18m,其上部为砂卵石含漂石,卵石磨圆度较好,大部分砂较纯净;下部砂卵石、中卵石含量偏低,一般无漂石,砂中含土质较多。经筛分平均粒径d50=52.9mm。 北槽倒虹吸全长800m,共布有19个钻孔,组成建筑物轴线纵剖面和四条横剖面、孔距25~150m,孔深20~40m,自地表至lom深度内属第二工程地质单元,河床质由砂卵石组成,砂卵石中含漂石,卵石含量约60~70%,次磨圆度。经筛分平均粒径d50=84.3mm。 6.3 计算成果 根据上述南沙河南、北槽河床质平均粒径等数据和一般冲刷公式,对南北槽不同方案、不同标准洪水进行冲刷分析计算,成果见表6一l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 一、枢纽建筑物计算 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2gH 03 )1/2 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 流速公式: u = Ri C 流量公式 Q =Au =A Ri C 流量模数 K =A R 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 C = 6/1n 1R R —水力半径(m ); i —渠道纵坡; A —过水断面面积(m 2); 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 △x=f 2 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 g ——重力加速度(m/s 2); 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 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 ??+=-2f 1f -f i i 21i 或??? ? ??+=?=3/4222 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 (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 ? ??+?=3 /422 2223 /41 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L f 2 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 (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5—2.5;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2.5;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1.65;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 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 γαν p * w 20 0a h g 2h h - ++ +Z +?Z =∑、B 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 h 0—吼道断面高度(m ); ∑w h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附加压强水头按下式计算: ????? ???????????? ? ? ? +-=2 000 20*2h 1g 2/p γγνγ 式中:0γ—吼道断面中心半径(m ) 计算结果,须满足下列条件: v a a h h h -≤、B 式中: h a —计算断面处的大气压强水柱高(m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