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第三阶段 第三讲 热力学综合(无答案)

1. 熟练结合气态方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

2. 对典型热力学过程重点计算

知识点睛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等容过程 等容过程的特征是气体体积保持不变,V ∆=0在等容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Q V m C T M =∆.V C 称做定容摩尔比热容,V i C R =2,i 为分

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气体,i =3;对于双原子分子气体,i =5;而对于多原子分

子气体i =6.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J/(mol K)R =g .

等压过程 等压过程的特征是气体压强保持不变,0p ∆=,m W p V R T M ∆=∆=∆g ,,在

222p m i m m i m Q E p V R T R T R T C T M M M M +=∆+∆=∆+∆=∆=∆g g g .

p C 称做定压摩尔比热容,p V C C R =+,而

2p

V C i C i

γ+==称为比热容比.对于单原子分子气

体,53γ=;而双原子分子气体,75γ=;多原子分子气体则有86γ=.V C 、p C 及γ均只与气

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关而与气体温度无关.

等温过程 等温过程的特征是气体温度保持不变,0T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故0E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等温变化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W Q ∆=∆

绝热过程 气体在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条件下所发生的状态变化称做绝热过程,其特点是0Q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V m W E C T M =∆=∆.绝热过程特征PV γ=C (不变量),此

称泊松方程

本讲提示

第3讲 热力学综合

自由扩散 气体向真空区域扩散的过程叫自由扩散,此过程由于没有受力者,所以虽然气体体积膨胀但没有对外做功,如果没有吸放热,则内能也不变,扩散后满足等温方程。 热机及其效率 设一系统做正循环,那么,系统在膨胀阶段所吸收的热量1Q 大于在压缩阶段放出热量2Q ,其差值12Q Q -转变为一循环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功W ,能完成这种转变的机械称为热机,热机的物理本质就是系统做正循环.热机的主要部分是:一个高温热源(发热器),用来供给1Q 的热量;一个低温热源(冷却器),用来吸取2Q 的热量;一种工作物质(如水、空气或水蒸气等),以及盛工作物质的气缸、活塞等.

对于热机,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由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1Q 中,究竟有多少可以转变为功W ,至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2Q 的多少,并不重要.因此定义了热机的效率η为:一循环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功W 与由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1Q 的比值,即122111

1Q Q Q

W Q Q Q η-==

=-.热机效率的大小,由循环的具体结构、性质而定.

制冷机及其效率 设一系统做负循环,则1W 为负,2W 为正,且1W >2W ,12W W W =+为负,即一循环中系统对外做了W 的负功;又系统从低温热源吸收了较少的热量2Q ,而在高温热源放出了较多的热量1Q ,因而一循环中放出的净热量为1Q -2Q =W .所以系统在一负循环中,外界对系统做了W 功的结果为:系统在低温热源吸人热量2Q 连同转变而成的热量,一并成为1Q 的热量放入高温热源,结果将热量2Q 由低温热源输送到高温热源,这就是制冷机(也叫热泵)的原理.

对制冷机,要关心的问题是:一循环中系统做了W 功后,有多少热量2Q 由低温热源输送到高温热源去了,因此把

2Q W 定义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有时也把12

11

Q Q W Q Q η-== 2

1

1Q Q =-

叫做制冷机的效率,可以看出,制冷机的效率越高,制冷系数越小,经济效能越低. 在技术上使用热机的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和制冷机等,下图分别表示蒸汽机和制冷机的工作过程框图.

例题精讲

【例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经①过程ab和由初态a′经②过程a′cb到达相同的终态b,如p-T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1,Q2的关系为( )

A. Q1<0,Q1> Q2. B . Q1>0,Q1> Q2.

C .Q1<0,Q1< Q2.

D .Q1>0,Q1< Q2.

【例2】压强为1.0×105Pa,体积为0.0082m3的氮气,从初始温度300K加热到400K,如加热时

(1)体积不变

(2)压强不变,问各需热量多少?哪一个过程所需热量大?为什么?

【例3】一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气缸活塞的面积S =0.05 m2,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不漏气,摩擦忽略不计.活塞右侧通大气,大气压强p0 =1.0×105 Pa.劲度系数k=5×104N/m的一根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活塞和一固定板上(如图).开始时气缸内气体处于压强、体积分别为p1 = p0 =1.0×105 Pa,V1 = 0.015 m3的初态.今缓慢加热气缸,缸内气体缓慢地膨胀到V2 =0.02 m3.求:在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例4】如图所示,两个截面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右边容器高为H ,上端封闭,左边容器上

端是一个可以在容器内无摩擦滑动的活塞。两容器由装有阀门的极细管道相连通,容器、活塞和细管都是绝热的。开始时,阀门关闭,左边容器中装有热力学温度为T O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平衡时活塞到容器底的距离为H ,右边容器内为真空。现将阀门缓慢打开,活塞便缓慢下降,直至系统达到平衡。求此时左边容器中活塞的高度和缸

内气体的温度。(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2

3

RT ,其中R 为摩尔气体常量,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例5】绝热容器A 经一阀门与另一容积比A 的容积大得很多的绝热容器B 相连。开始时阀

门关闭,两容器中盛有同种理想气体,温度均为30ºC ,B 中气体的压强为A 中的两倍。现将阀门缓慢打开,直至压强相等时关闭。问此时容器A 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假设在打开到关闭阀门的过程中处在A 中的气体与处在B 中的气体之间无热交换.已知

每摩尔该气体的内能为U =2

5

RT ,式中R 为普适气体恒量,T 是绝对温度.

【例6】如图,器壁与活塞均绝热的容器中间被一隔板等分为两部分,其中左边贮有1摩尔处于标准状态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另一边为真空.现先把隔板拉开,待气体平衡后,再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把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体积.求氦气的温度改变多少?

【例7】如图所示,有两个底面积为1dm2的圆筒,左方筒装有一种气体,质量为4g,体积为20L,压强1atm,温度27℃,左方圆筒筒壁绝热,右方圆筒靠一大热库维持温度为27℃,右方中装有同种气体,质量12g,体积也是20L,整个系统在真空中。放开活塞,通过连杆,移动了0.5m后达到平衡并静止。试问右方圆筒中的气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气体的定容比热为4J/(g·K)。

(说明:此题数据编的不符合绝热方程,仅为计算方便)

【例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和C→D是等压过程,B→C和D →A是绝热过程.已知:T C=300 K,T B=400 K.试求:此循环的效率.(提示:循环效率的定义式 =1-Q2 /Q1,Q1为循环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2为循环中气体放出的热量)

【例9】定容摩尔热容量

V

C为常量的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pV平面上的两个循环过

1111

A B C A和

2222

A B C A,相应的效率分别为

1

η和

2

η,试比较

1

η和

2

η的大小.

卡诺循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

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为循环过程,简称循环。在P-V

图上,物质系统的循环过程用一个闭合的曲线表示。经历

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不变。利用物质系统(称

为工作物)持续不断地把热转换为功的装置叫做热机。在循

环过程中,使工作物从膨胀作功以后的状态,再回到初始

状态,周而复始进行下去,并且必而使工作物在返回初始

自修材料

p

1

p

2

p

3

p

4

p

V V V2 V3V

T1

T2

a

b

d

状态的过程中,外界压缩工作物所作的功少于工作物在膨胀时对外所做的功,这样才能使工作物对外做功。获得低温装置的致冷机也是利用工作物的循环过程来工作的,不过它的运行方向与热机中工作物的循环过程相反。

卡诺循环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我们来讨论由平衡过程组成的卡诺循环,工作物与温度为1T 的高温热源接触是等温膨胀过程。同样,与温度为2T 的低温热源接触而放热是等温压缩过程。因为工作物只与两个热源交换能量,所以当工作物脱离两热源时所进行的过程,必然是绝热的平衡过程。如图所示,在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P-V 图上,曲线ab 和cd 表示温度为1T 和2T 的两条等温线,曲线bc 和da 是两条绝热线。我们先讨论以状态a 为始点,沿闭合曲线abcda 所作的循环过程。在abc 的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1W 是曲线abc 下面的面积,在cda 的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2W 是曲线cda 下面的面积。气体对外所做的净功)(21W W W -=就是闭合曲线abcda 所围面积,气体在等温膨

胀过程ab 中,从高温热源吸热

12

1V V nRTIn

Q =,气体在等温压缩过程cd 中,向低温热源放

43

22V V In

nRT Q =。应用绝热方程 1

32121--=r r V T V T 和142111--=r r V T V T 得

43

12V V V V =

所以

1

224322V V In nRT V V In

nRT Q ==

22

11T Q T Q =

卡诺热机的效率

1212

111T T Q Q Q Q W -=-==

η

我们再讨论理想气体以状态a 为始点,沿闭合曲线adcba 所分的循环过程。显然,气体将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2Q ,又接受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W ,向高温热源传热21Q W Q +=。由于循环从低温热源吸热,可导致低热源的温度降得更快,这就是致冷机可以致冷的原理。致冷机的功效常用从低温热源中吸热2Q 和所消耗的外功W 的比值来量度,称为致冷系数,

2122Q Q Q W Q -==

ω,对卡诺致冷机而言,212

T T T -=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1: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为有用

的功,而其他物体不发生任何变化。

表述2: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转向高温物体。

在表述1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循环动作”几个字,如果工作物进行的不是循环过程,如气体作等温膨胀,那么气体只使一个热源冷却作功而不放出热量便是可能的。该叙述反映了热功转换的一种特殊规律,并且表述1与表述2具有等价性。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两者的等价性。

假设表述1不成立,亦即允许有一循环E 可以从高温热源取得热量1Q ,并全部转化为功W 。这样我们再利用一个逆卡诺循环口接受E 所作功W(=1Q ),使它从低温热源2T 取得热量2Q ,输出热量21Q Q +给高温热源。现在把这两个循环总的看成一部复合致冷机,其总的结果是,外界没有对他做功而它却把热量2

Q 从低温热源传给了高温热源。这就说明,如果表述1不成立,则表述2也不成立。反之,也可以证明如果表述2不成立,则表述1也必然不成立。

试证明在P-V 图上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假定两条绝热线Ⅰ与Ⅱ在P-V 图上相交于一点A ,如图所示。现在,在图上再画一等温线Ⅲ,使它与两条绝热线组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只有一个单热源,它把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即η=1,并使周围没有变化。显然,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因此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卡诺定理

设有一过程,使物体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对它来说,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不仅使物体进行反向变化,从状态B 回复到状态A ,而且当物体回复到状态A 时,周围一切也都各自回复到原状,则从状态A 进行到状态B 的过程是个可逆过程。反之,如对于某一过程,不论经过怎样复杂曲折的方法都不能使物体和外界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则此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气体迅速膨胀是不可逆过程。气缸中气体迅速膨胀时,活塞附近气体的压强小于气体内部的压强。设气体内部的压强为P ,气体迅速膨胀—微小体积△V ,则气体所作的功W ,小于p △V 。然后,将气体压回原来体积,活塞附近气体的压强不能小于气体内部的压强,外界所作的功2W 不能小于p △V 。因此,迅速膨胀后,我们虽然可以将气体压缩,使它回到原来状态,但外界多作功12W W -;功将增加气体的内能,而后以热量形式释放。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不能通过循环过程再将这部分热量全部变为功;所以气体迅速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只有当气体膨胀非常缓慢,活塞附近的压强非常接近于气体内部的压强p 时,气体膨胀—微小体积△V 所作的功恰好等于p △V ,那么我们才能非常缓慢地对气体作功p △V ,将气体压回原来体积。所以,只有非常缓慢的亦即平衡的膨胀过程,才是可逆的膨胀过程。同理,只有非常缓慢的亦即平衡的压缩过程,才是可逆的压缩过程。在热力学中,过程的可逆与否和系统所经历的中间状态是否平衡密切相关。

实际的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过

p

程。

卡诺循环中每个过程都是平衡过程,所以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循环卡诺定理指出: (1)在同样高温(温度为1T )和低温(温度为2T )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机,不论用什么工作物,

效率都等于

)1(12

T T -

(2)在同样高低温度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机的效率,不可能高于可逆机,即η≤

12

1T T -

下面我们给予证明。

设高温热源1T ,低温热源2T ,一卡诺理想可逆机E 与另一可逆机E ',在此两热源之间

工作,设法调节使两热机可作相等的功W 。现使两机结合,由可逆机E '从高温热源吸热'1Q 向低温热源放热W Q Q -'

='12,其效率

1Q W

=

η。可逆机E '所作功W 恰好提供给卡诺机E ,

而使E 逆向进行,从低温热源吸热W Q Q -=12,向高温热源放热1Q ,其效率为

1Q W

=

η。

我们用反证法,先设η'>η。由此得'1Q <1Q ,即'2Q <2Q 。当两机一起运行时,视他们

为一部复合机,结果成为外界没有对这复合机作功,而复合机却能将热量

'

-='-1122Q Q Q Q 从低温热源送至高温热源,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η'>η不可

能。反之,使卡诺机E 正向运行,而使可逆机E '逆行运行,则又可证明η'>η为不可能,即只有η'=η才成立,也就是说在相同的1T 和2T 两温度的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机,

其效率均为

12

1T T -

如果用一台不可逆机E ''来代替上面所说的E '。按同样方法可以证明η''>η为不可能,即只有η≥η''。由于E ''是不可逆机,因此无法证明η≤η''。所以结论是η≥η'',即在相同1T 和

2T 的两温度的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不可逆机,它的效率不可能大于可逆机的效率。

学习效果反馈:

代课教师:

通过今天学习,你觉得:

1.本讲讲义内容设置:

A.太难太多,吃不透

B.难度稍大,个别问题需要下去继续思考

C.稍易,较轻松

D.太容易,来点给力的

2.本节课老师讲解你明白了:

A .40%以下

B .40%到80%

C .80%以上但不全懂

D .自以为都懂了

3.有什么东西希望老师下节课再复习一下么?(可填题号,知识点,或者填无)

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之《热力学基础》(无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专题之《热力学基础》 一. 填空题 1.压强为1×105帕,体积为3升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到体积为0.5升,则空气 热(填”吸”或”放”),传递的热量为 J (ln6=1.79)。 2.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W 与吸收热量Q 之比W/Q = ;若为双原子理想气体,则比值W/Q = 。 二. 计算题 3.如图,1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从a 沿对角线路径到c ,在这个过程中,求:(1)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2)气体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如果气体沿折线abc 从a 到c ,需要多 少热量?(其中,312V m =,324V m =,31210P Pa =?,32510P Pa =?) 4、如图,系统从状态a 沿acb 变化到b ,有334 J 的热量传递给系统,而系统对外做功为126 J 。问: (1)若沿曲线adb 时,系统做功42 J ,有多少热量传递给系统? (2)若系统从状态b 沿曲线bea 返回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 J ,则系统是放热还是吸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121P 2P

6.一种气体的样品,当它的压强从40Pa减小到10Pa时,体积从1.0m3膨胀到4.0m3,如果它的压强随体积分别经由图所示P-V图中的三条路径变化,气体做了多少功?

热力学基础(2) 一. 选择题 1.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分别经绝热、等压、等温三种膨胀过程,则内能增加的过程是:( ) ( A) 绝热过程 ( B) 等压过程 ( C) 等温过程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初态温度为T ,体积为V ,先绝热膨胀使体积变为2V ,再等体吸热使温度恢复为T ,最后等温压缩为初态,则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将:( ) ( A) 放热 ( B) 吸热 ( C) 对外界做功 ( D) 内能增加 ( E) 内能减少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准静态过程后,内能增加并对外做功,则该过程中:( ) ( A) 绝热膨胀过程 ( B) 绝热压缩过程 ( C) 等压膨胀过程 ( D) 等压压缩过程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为0V 的初态分别经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使体积变为02V ,设等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大小为A 1,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大小为A 2,则: ( ) ( A) A 1< A 2 ( B) A 1= A 2 ( C) A 1> A 2 二. 计算题 5.如图所示,ABCDA 为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试求: (1)气体循环一次,在吸热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气体循环一次对外界做的功; (3)此循环的效率。

2020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专题十:热力学基础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习题专题九: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b 1a 和b 2a 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 (A )b 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 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 1a 过程吸热、作负功, b 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 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 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 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 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提示:体积压缩,气体作负功;三个过程中a 和 b 两点之间的内能变化相同,bca 线是绝热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b 1a 过程作的负功比b 2a 过程作的负功多,由Q W E =+?知 b 2a 过程放热,b 1a 过程吸热】 2.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A B P =。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A )对外作正功;(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D )向外界放热。 【提示:由于A B T T <,必有A B E E <;而功、热量是 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3.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 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氢气也升高到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 ) (A )6J ; (B )3J ; (C )5J ; (D )10J 。 【提示:等体过程不做功,有Q E =?,而2 mol M i E R T M ?=?,所以需传5J 】 4.有人想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是( ) A () C () B () D ()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递方式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1:热量只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转移至低温物体。如果想让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 物体,一定会引起其他变化(需要做功)。 热传递的方向性 表述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把它全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 机械能、内能转化的方向性(能量耗散) 表述3:有序到无序,熵增加 第一类永动机: 不需要动力的机器,它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外界做功 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 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全部用于做功。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以转化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二、卡诺循环 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确定之后,所有热机中,按照卡诺循环运行的热机效率是最高的。(证明略) 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从高温热源等温吸热Q 1,对外做功,并向低温热源散热Q 2。 两个绝热过程中,没有热传递,做功等于内能变化,为相反数。2i W nR T = ? 两个等温过程中,热量交换加上做功等于0,因此, 在高温热源吸热:21111 ln V Q W nRT V =-= 在低温热源放热:42223ln V Q W nRT V =-= 利用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 2233 PV PV γγ=,即 112132V nRT V nRT γγ--= 4411 PV PV γγ=,即 114211V nRT V nRT γγ--= 有上述公式可得卡诺热机的效率,即最大效率: 121211 Q Q T T Q T η--== 如果将上述过程反过来,叫做逆卡诺循环,即在外界做功W 的帮助下,从低温热源吸热Q 2,向高温热源散热Q 1。例如空调、冰箱都有这种功能。(但现实中的空调、冰箱不一

高中物理竞赛初级讲义 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3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中的功和热量 准静态过程当中,外界对理想气体所做的功W 对应P ?V 图象中的“面积”. 热量:单位(J)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pdV dQ dQ dW dU -=+= 二、 热容 1. 定义:C = D T ?0lim D Q D T 比热容: 摩尔热容: 2.两种重要的热容 (1)定容热容:C V ,m =D T ?0lim (D Q )V D T =D T ?0lim (D U D T )V (2)定压热容:C p ,m =D T ?0 lim (D Q )p D T =D T ?0lim (D H D T )p 三、理想气体的特殊过程 1. 等容过程 气体等容变化时,有p /T =C ,dW =-pdV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2 V m i dQ dU C dT V dp ν==?=?? 2. 等压过程 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有V /T =C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摩尔定压热容,p m C 与摩尔定容热容量,V m C 的关系为,,p m V m C C R =+。 3. 等温过程 气体在等温过程中,有pV =C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内能不变,即△U =0,因此有dQ =-dW =pdV 。

【例1】用公式T C U m v ?=?,ν(式中m v C ,为等容摩尔热容,视为常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 ).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例2】一个人每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大概放出10460 kJ 热量. (1)如果人是绝热体系,且其热容相当于70 kg 水,那么一天内体温可上升到多少度? (2)实际上人是开放体系.为保持体温的恒定,其热量散失主要靠水分的挥发.假设37℃时 水的汽化热为2405.8 J ·g -1,那么为保持体温恒定,一天之内一个人要蒸发掉多少水分? (设水的比热为4.184 J ·g -1·K -1) 【例3】质量为2.8?10-3 kg ,压强为1atm ,温度为27℃的氮气。先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压强增至3atm ,再经等温膨胀使压强降至1atm ,然后又在等压过程中将体积压缩一半。试求氮气在全部过程中的内能变化,所作的功以及吸收的热量,并画出P -V 图。 【例4】一根长为76cm 的玻璃管,上端封闭,插入水银中。水银充 满管子的一部分。封闭体积内有空气moI 3100.1-?,如图所示,大 气压为76cmHg 。空气的摩尔定容热容量115.20--??=K moI J C V , 当玻璃管温度降低10℃时,求封闭管内空气损失的热量。

高中物理竞赛第三阶段 第三讲 热力学综合(无答案)

1. 熟练结合气态方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 2. 对典型热力学过程重点计算 知识点睛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等容过程 等容过程的特征是气体体积保持不变,V ∆=0在等容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Q V m C T M =∆.V C 称做定容摩尔比热容,V i C R =2,i 为分 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气体,i =3;对于双原子分子气体,i =5;而对于多原子分 子气体i =6.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J/(mol K)R =g . 等压过程 等压过程的特征是气体压强保持不变,0p ∆=,m W p V R T M ∆=∆=∆g ,,在 等 压 变 化 过 程 中 气 体 与 外 界 交 换 的 热 量 为 222p m i m m i m Q E p V R T R T R T C T M M M M +=∆+∆=∆+∆=∆=∆g g g . p C 称做定压摩尔比热容,p V C C R =+,而 2p V C i C i γ+==称为比热容比.对于单原子分子气 体,53γ=;而双原子分子气体,75γ=;多原子分子气体则有86γ=.V C 、p C 及γ均只与气 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关而与气体温度无关. 等温过程 等温过程的特征是气体温度保持不变,0T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故0E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等温变化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W Q ∆=∆ 绝热过程 气体在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条件下所发生的状态变化称做绝热过程,其特点是0Q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V m W E C T M =∆=∆.绝热过程特征PV γ=C (不变量),此 称泊松方程 本讲提示 第3讲 热力学综合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练习(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 J,同时从外界吸收了120 J的热量,它的内能的变化是 A.减小20 J B.增大20 J C.减小220 J D.增大220 J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气压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力一定为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 3.“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的关键词,“低碳”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不要节约能源 B.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C.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D.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B.摩擦力做功的过程,必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所有自发的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考虑气体分子势能),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B.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6.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中,不属于对物体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A.用锯子锯木料,锯条温度升高 B.阳光照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 C.锤子敲击钉子,钉子变热 D.擦火柴时,火柴头燃烧起来 7.如图所示,在紫铜管内滴入乙醚,盖紧管塞.用手拉住绳子两端迅速往复拉动,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 A.外界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练习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 A.a b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 B.b c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向外界放热 C.c a →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向外界放热 D.c a 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等温变化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一定有热量交换 B.在等容变化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一定等于内能增量 C.在等压变化过程中,内能增加,系统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一定不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4.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C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在此过程中() A.由A到B,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由B到C,气体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由C到D,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D.由A到D,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6.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 A.某种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20 kJ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产生其他任何影响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溢进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高温物体的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混合,然后它们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7.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 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气体做功,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8.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9.如图所示,现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直立圆筒形导热的汽缸中,待系统稳定(活塞处于静止)后逐渐往活塞上堆放细沙,使活塞缓慢下降。若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且气体不会泄漏。那么,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塞对气体做正功,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对活塞做正功,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的压强增大,内能可能不变 D.气体向外界放热,内能一定减小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明 B.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逐渐增大,而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高三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热力学综合(原卷版)

高三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热力学综合〔原卷版〕 专题 15、选修 3-3、热力学综合〔2023-2023〕题型一、分子动理论 和气体压强 1 题型二、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5 题型三、抱负气体状态方程与 热力学第肯定律 6 题型四、液柱模型 12 题型五、气缸模型 18 题型一、分 子动理论和气体压强 1.〔2023 全国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标 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猛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全局部子热运动 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 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2.〔2023 北京〕关于分 子动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气体集中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 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章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 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3.(2023 全国2)对于实际的气体,以 下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2 分,选对2 个得4 分,选对3 个得5 分。没选错1 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A.气体的内 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 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4.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 条曲线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 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 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时相比,100℃时氧气分子 速率消灭在 0~400m/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5.〔2023 全国 2〕关于集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得4 分,选对 3 个得5 分,每选错 1 个扣3 分,最 低得分0 分〕 A.温度越高,集中进展得越快B.集中现象是不同物质间 的一种化学反响C.集中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章运动产生的D.集中现象 在气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等温变化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一定有热量交换 B.在等容变化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一定等于内能增量 C.在等压变化过程中,内能增加,系统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在绝热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一定不变 2.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 b和T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 A.T b>T c,Q ab>Q ac B.T b>T c,Q ab<Q ac C.T b=T c,Q ab>Q ac D.T b=T c,Q ab<Q ac 3.热力学第二定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 A.都具有方向性B.只是部分具有方向性 C.没有方向性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 图13-2-4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体积V与温度T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温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容过程到状态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A、B、C三个状态中B对应的压强最大 B.在A、B、C三个状态中C对应的压强最大 C.过程AB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D.过程BC中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气体吸热,温度降低,内能不变 C.气体放热,压强增大,内能增大D.气体放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8.下列现象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的是() A.两物体接触后,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蒸汽机不能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叶片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升高 D.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耗散”现象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变化过程的p V 图像如图所示() A.气体在A状态时的内能大于C状态时的内能 B.气体在B状态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A状态时大 C.气体从状态A到B吸收的热量大于从状态B到C放出的热量 D.气体从状态A到B吸收的热量等于从状态B到C放出的热量 10.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 B .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 C .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 D .擦火柴,火柴就燃烧 2.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 T -图像。已知该氦气所含的氦分子总数为N ,氦气的摩尔质量为M ,在状态A 时的压强为0p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氦气分子的质量为M N B .B 状态时氦气的压强为02p C .B→C 过程中氦气向外界放热 D .C 状态时氦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03A V d N =3.下面的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擦火柴,使火柴开始燃烧 B .阳光照在湖面上,使湖水升温 C .用锯条锯木头,使锯条变热 D .搓搓手,会感觉暖和些 4.为抗击新冠,防止病毒蔓延,每天都要用喷雾剂(装一定配比的84消毒液)对教室进行全面喷洒。如图是某喷水壶示意图。未喷水时阀门K 闭合,压下压杆A 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 打开阀门K ,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水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阀门( )

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不变 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吸热 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压强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B.摩擦力做功的过程,必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所有自发的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6.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人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对于温度相同的氧气与氢气,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 C.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D.压强不变时,一定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吸收的热量大于其增加的内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习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 T -图像。已知该氦气所含的氦分子总数为N ,氦气的摩尔质量为M ,在状态A 时的压强为0p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氦气分子的质量为M N B .B 状态时氦气的压强为02p C .B→C 过程中氦气向外界放热 D .C 状态时氦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03A V d N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C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D .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不能制成的机械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MN 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M 到状态N 的过程中 A .温度保持不变 B .温度先升高,后又减小到初始温度 C .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要吸热 D .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增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5.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 A .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C .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 .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 B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 D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7.如图描述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 随体积V 变化的图像,O 、a 、b 在同一直线上,ac 与横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到b 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 B .c 到a 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C .b 到c 过程,气体释放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少 D .a 点时气体的内能等于b 点时气体的内能 8.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 ;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 或经过过程ac 到达状态c ,b 、c 状态温度相同,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b p 和c p ,在过程ab 和ac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ab Q 和ac Q ,则( ) A .b c p p >,ab ac Q Q > B .b c p p <,ab ac Q Q > C .b c p p <,ab ac Q Q < D .b c p p >,ab ac Q Q <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竞赛讲义-8.2热力学第一定律(无答案)

8.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从一个状态缓慢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准静态过程)中,做功和热传递会导致气体内能发生变化。 二、理想气体的内能 由于理想气体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因此没有分子势能,因此内能即为分子的总动能 由压强的表达式23p n = 和p nkT =,可得:32kT =。注意ε的物理意义,ε是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1、对于单原子分子,总能量即平动动能 (3个自由度)32kT ε= 总 2、对于双原子分子,总能量包括平动动能、转动动能(5个自由度)52kT =总 3、对于多原子分子,总能量包括平动动能、转动动能(6个自由度)62 kT ε=总 因此可得对应气理想体的内能: 1、单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内能3322 A U NN kT NRT = = 2、双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内能5522 A U NN kT NRT == 3、多原子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内能6622A U NN kT NRT == 三、外力对气体做功的计算 1、恒力(恒压)做功 W F l pS l p V =-∆=-∆=-∆ 2、变力(变压)做功(微元法) i i i W W p V = ∆=-∆∑∑ 四、热量传递的计算 1、对于固体和液体: 一般来说体积变化可以忽略: Q cm T =∆ 其中,c 为比热:1kg 的物质,升温1°C 吸收的热量 2、对于气体: (1)如果体积不变,所有热量都用来改变温度: V Q Nc T =∆ 其中,c V 为摩尔定容比热:1mol 的物质,保持体积不变,升温1°C 吸收的热量 (2)如果压强不变,根据状态方程,温度变化,体积随之变化。因此,一部分热量都用来改变温度,另一部分用来做功:

高中物理竞赛热学

高中物理竞赛——热学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注意分子体积和分子所占据空间的区别 对于分子单原子分子间距的计算;气体和液体可直接用3分子占据的空间;对固体;则与分子的空间排列晶体的点阵有关.. 例题1如图6-1所示;食盐N a Cl 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的白色圆点表示和氯离子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组成的;离子键两两垂直且键长相等..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10-3kg/mol;密度为 2.2×103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0×1023mol -1;求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之间的距离.. 解说题意所求即图中任意一个小立方块的变长设为a 的2倍;所以求a 成为本题的焦点.. 由于一摩尔的氯化钠含有N A 个氯化钠分子;事实上也含有2N A 个钠离子或氯离子;所以每个钠离子占据空间为 v = A m ol N 2V 而由图不难看出;一个离子占据的空间就是小立方体的体积a 3 ; 即 a 3 = A m ol N 2V = A m ol N 2/M ρ;最后;邻近钠离子之间的距离l = 2 a 答案3.97×10-10m .. 〖思考〗本题还有没有其它思路 〖答案〗每个离子都被八个小立方体均分;故一个小立方体含有8 1×8个离子 = 2 1分子;所 以…此法普遍适用于空间点阵比较复杂的晶体结构.. 2、物质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固体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振幅数量级为0.1A 0 ;少数可以脱离平衡位置运动..液体分子的运动则可以用“长时间的定居振动和短时间的迁移”来概括;这是由于液体分子间距较固体大的结果..气体分子基本“居无定所”;不停地迁移常温下;速率数量级为102m/s.. 无论是振动还是迁移;都具备两个特点:a 、偶然无序杂乱无章和统计有序分子数比率和速率对应一定的规律——如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如图6-2所示;b 、剧烈程度和温度相关.. 气体分子的三种速率..最可几速率v P :fv = N N ∆其中ΔN 表 示v 到v +Δv 内分子数;N 表示分子总数极大时的速率;v P =μRT 2=m kT 2 ;平均速率v :所有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v = πμRT 8=m kT 8π;方均根速率2 v :与分子平均动能密切相关的一个速 率;2 v = μ RT 3= m kT 3〔其中R 为普适气体恒量;R = 8.31J/mol.K..k 为玻耳兹曼常量;k = A N R = 1.38×10-23J/K 〕 例题2证明理想气体的压强P = 3 2n K ε;其中n 为分子数密度;K ε为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知识点(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关于元器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电热水壶烧水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C.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装置D.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2.下面的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擦火柴,使火柴开始燃烧B.阳光照在湖面上,使湖水升温 C.用锯条锯木头,使锯条变热D.搓搓手,会感觉暖和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缩气体也需要用力,这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若分子势能增大,则分子间距离减小 C.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D.自然界中热现象的自发过程不一定沿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C.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D.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不能制成的机械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状态变化按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行,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对于这个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A→B,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放出热量 B.由B→C,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增大,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C.由C→A,气体的内能减小,放出热量,外界对气体做功 D.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气体内能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 6.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过程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 b和T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

A.T b>T c,Q ab>Q ac B.T b>T c,Q ab<Q ac C.T b=T c,Q ab>Q ac D.T b=T c,Q ab<Q a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8.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9.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 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气体做功,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

成都市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阶段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就一定会发生 B.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 C.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D.由于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2.某校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一名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该同学选用导热良好的汽缸将其开口向下,内装理想气体,并将汽缸固定不动,但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他把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他把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由此可确定() A.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大 3.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C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在此过程中() A.由A到B,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由B到C,气体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由C到D,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D.由A到D,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4.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5.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 A.某种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20 kJ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产生其他任何影响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溢进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高温物体的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混合,然后它们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发生了一次循环变化,其压强p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O、a、b在同一直线上,bc与横轴平行则 A.a到b过程,气体的体积减小 B.b到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 C.b到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b到c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7.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向上浮起,(若不计气泡内空气分子势能的变化)则() A.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放热 B.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吸热 C.气泡内能减少,同时放热 D.气泡内能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 图13-2-4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荆门市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产生的压强一定增大 C.温度一定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 A.a b →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从外界吸热 B.b c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向外界放热 C.c a →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大,向外界放热 D.c 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气压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力一定为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熵不会减少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考虑气体分子势能),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B.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 A.某种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20 kJ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产生其他任何影响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溢进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高温物体的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混合,然后它们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6.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中,不属于对物体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A.用锯子锯木料,锯条温度升高 B.阳光照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 C.锤子敲击钉子,钉子变热 D.擦火柴时,火柴头燃烧起来 7.如图所示,A、B为两相同的绝热气缸,用绝热活塞封闭了压强、体积、温度、质量均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章末复习 综合练习 单元练习(含答案)

热力学定律章末综合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D.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2.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 B.效率为100%的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C.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状态变化为a→b→c→a,其中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强p、横坐标表示气体体积V,a→b是以p轴和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状态a→b,理想气体的内能减小 B.状态b→c,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变少 C.状态b→c,外界对理想气体做正功 D.状态c→a,理想气体的密度增大 4.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波涛汹涌的海水上下翻腾,说明水分子热运动剧烈 C .水凝结成冰,说明水分子的热运动已停止 D .空调制冷时,将热量从低温室内传到高温室外,说明热传递是随意的,不具有方向性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 .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D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 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6.如图所示,固定的气缸内由活塞B 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外力F 作用下,将活塞B 缓慢地向右拉动.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 B .气体向外界放热,内能减少 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压强变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压强变小 7.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 A .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 .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 .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 .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8.如图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 T 图像,图中//ab cd ,ad 平行于横轴,

热力学知识点、例题、演练(高中物理竞赛)

一、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 宏观定义: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微观特征:a 、分子本身的大小比起它们的间距可以忽略,分子不计重力势能;b 、除了短暂的碰撞过程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意味着不计分子势能;c 、分子间的碰撞完全是弹性的。 *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模型,是实际气体在某些条件约束下的近似,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我们称之为实际气体,如果条件满足不是很好,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模型去归纳,如范德瓦尔斯气体、昂尼斯气体等。 2、气体实验三定律 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气体的状态变化遵从以下三个实验定律 a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气体温度不变时,P 1V 1 = P 2V 2或PV = 恒量 b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气体体积不变时, 1 1T P = 22T P 或T P = 恒量 c 、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不变时,1 1T V = 22T V 或T V = 恒量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1 11T V P = 222T V P 或T PV = 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由三个试验定律推出,也可以由理想气体的压强微观解释和温度微观解释推导得出。 a 、推论1: 1 11T P ρ = 222T P ρ,此结论成功地突破了“质量一定”的条件约束,对解某些 特殊问题非常有效。 b 、克拉珀龙方程:原方程中,将“恒量”定量表达出来就成为PV = νRT ,其中ν为气体的摩尔数,这个结论被成为克拉珀龙方程。它的优点是能使本来针对过程适用的方程可以应用到某个单一的状态。 c 、推论2:气体混合(或分开)时,1 11T V P + 222T V P + … + n n n T V P ⇔ T PV ,这个推论很容易由克拉珀龙方程导出。 d 、道尔顿分压定律:当有n 种混合气体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时,它们产生的压强等于每一种气体单独充在这个容器中时所产生的压强之和。即 P = P 1 + P 2 + P 3 + … + P 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