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449-2003 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铁道行业标准目录产品类

铁路照明照度标准 螺旋道钉 铁路钢桥产品技术条件 机车车辆用螺纹管接头 球接头 机车车辆用螺纹管接头 接头螺母 机车车辆用螺纹管接头 技术条件 扁开口销 集尘器 A 型 集尘器 B 型 13 号车钩用冲击座 2 号车钩用车钩托梁 内接活接头 内外活接头 内接活弯头 外接活弯头 活接三通 套管 内螺纹带肩套管 外螺纹带肩套管 活弯头体 活接三通体 活接头螺母 接头垫 管接头 异径管接头 弯头 带孔弯头 异径弯头 内外弯头 制动软管弯头 异径制动软管弯头 三通 异径三通 四通 异径四通 三向四通 内外接头
37 TB/T 304-1995 38 TB/T 315-2005 39 TB/T 333-2005 40 TB/T 335-1975 41 TB/T 336-1975 42 TB/T 399-1975*
43 TB/T 402-1975* 44 TB/T 403-1975* 45 TB/T 404-1975* 46 TB/T 405-1975* 47 TB/T 412-2004 48 TB/T 413-1975* 49 TB/T 414-1975* 50 TB/T 415-1975* 51 TB/T 416-1975* 52 TB/T 417-1975* 53 TB/T 418-1975* 54 TB/T 419-1975* 55 TB/T 420-1975* 56 TB/T 421-1975* 57 TB/T 422-1975* 58 TB/T 428-1975* 59 TB/T 429-1975* 60 TB/T 431-1975* 61 TB/T 432-1975* 62 TB/T 433-1975* 63 TB/T 437-1975* 64 TB/T 438-1975* 65 TB/T 439-1975* 66 TB/T 440-1975* 67 TB/T 441-1975* 68 TB/T 442-1975* 69 TB/T 443-1975* 70 TB/T 444-1975* 71 TB/T 445-1975* 72 TB/T 447-2004
TJJW014-2014HXN3型内燃机车总体技术规范(报批稿)

GB/T 18853—2002液压传动过滤器评定滤芯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方法
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 25333—2010内燃、电力机车标记
JT/T 460—2001客车座椅靠背调角器技术条件
ISO 4572液压传动-过滤器-测定过滤特性的多次通过法(Hydraulic fluid power filter elements —Method of evaluating filtration performance (multi-pass))
ISO8573-1:2010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和纯度级别(Compressed air—Part1:Contaminants and purity classes)
EN 14420-7:2007带夹头的软管配件第7部分:凸轮锁紧接头(Hose fittings with clamp units—Part 7:Cam locking couplings)
EN 15085:2007(所有部分)铁路应用—铁路车辆及部件的焊接(Railway applications-Welding of railway vehicles and components)
TB/T 2722—2008 内燃机车用空气滤清器
TB/T2745—2002动力装置用柴油机认证试验
TB/T 2866—1997机车空调装置技术条件
TB/T 2871—1998 内燃机车滤芯结构完整性检验方法
TB/T 2879—1998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
TB/T2950—2006 机车车辆车钩连接轮廓Βιβλιοθήκη HXN3型内燃机车总体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B型电动客车用户需求书(范本)(暂行版) 编制说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七月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托编制《城市轨道交通B型电动客车用户需求书(范本)》,目前已经完成了暂行版。
*《城市轨道交通B型电动客车用户需求书(范本)》以下简称《用户需求书》2.适用范围该《用户需求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标准B型电动客车最高运行速度范围为80km/h~100km/h的招标采购,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时仅供参考。
3.编制说明本《用户需求书》以北京地铁6辆编组的标准B型车为基础进行编制。
1)为了使《用户需求书》具有层次性、通用性,本次编制工作从车辆配置、性能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分类,对涉及到车辆及运行安全的条款不进行分类。
2)各业主单位可根据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线路条件、客流情况、运营组织、线路运营能力及车辆基本性能参数等,对《用户需求书》中的内容进行取舍。
3)《用户需求书》中列车编组形式分为三动三拖与四动两拖,与两种编组形式相关的参数需进行取舍。
4.条文说明4.1.斜体字、X等内容1)用户需求书中斜体加粗且有灰色背景字如“示例”,为具体情况示例,需依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及相关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部分选择性示例依据具体情况保留或删除。
2)用户需求书中X需依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文件与相关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3)用户需求书中其他地方出现“具备远期扩编为X辆编组车辆的能力”此项内容均为为可选项。
4.2.工程概况《用户需求书》中1.1节工程概况:依据可研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院提供。
4.3.地区环境《用户需求书》中2.2节地区环境:依据可研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院提供。
4.4.车辆使用环境《用户需求书》中2.3节车辆使用环境:依据可研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院提供。
4.5.线路参数《用户需求书》中2.4节线路参数:依据可研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院提供。
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

附录2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BP轮对型式根据车轴型式确定■如图F2.2-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 F2. 2-1的规定.Li附录2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轮对型式根据车轴型式确定,如图F2. 2-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 F2. 2-1的规定.图F2. 2-1滚动轴承轮对附录3铁路货车车轴型式、基本尺寸和理化性能F2. 3.1车轴型式和基本尺寸车轴型式如图F2. 3-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 3-1的规定•图F2. 3-1滾动轴承车轴附录4铁路货车车轮型式、基本尺寸和理化性能F2.4.1车轮型式和基本尺寸F2. 4.1.1符合标准TB/T2817-1997的摄钢整体车轮型式如图F2. 4-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 4-1的规定。
O (ISr!Ot图F2. 4-1 TB/T2817-1997标准的摄钢整体车轮表F2. 4-1F2.4.1.2符合TB/T1013-1999标准的铸钢整体车轮型式如图F2.4-2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42的規定•表 2.4-2型号滾动■外径D轮辐內・内径D1轮辐外側内径D2轮诞孔径(粗)d0轮載孔径(W)di外径03轮穀枚度L车轮轮辆宽度H載辆EF編板"度(量薄处)AS理论■S(Kg)材质HEZD 840^ 740°M740°-198\206 282±4178±3 135% 68"。
22冷325 ZL-B HDZD 840% 740% 740% 186% 194 263 ±4 178±3 135% 68"。
2讥315 ZL-B HDZB 840% 740J 740% 186\194 260笃178±3 135% 68"。
23". 330 ZL-B HDZC 840H fl740\ 740^ 186% 194 260% 178+3 135% 68”。
铁道行业标准目录

115 TB/T 824-1991* 116 TB/T 825-1991* 117 TB/T 826-1991* 118 TB/T 827-2005 119 TB/T 828-2005 120 TB/T 829-2005 121 TB/T 830-2005 122 TB/T 831-2005 123 TB/T 832-2005 124 TB/T 833-2005 125 TB/T 844-1991 126 TB/T 845-1991* 127 TB/T 846-1991* 128 TB/T 894-1999 129 TB/T 895-1999 130 TB/T 896-1999 131 TB/T 897-1999 132 TB/T 1002-1982 133 TB/T 1010-2005 134 TB/T 1013-1999 135 TB/T 1022-1998 136 TB/T 1023-1992 137 TB/T 1025-2000 138 TB/T 1027-1991 139 TB/T 1076-1975 140 TB/T 1117-1961* 141 TB/T 1118-1980 142 TB/T 1120-2000 143 TB/T 1121-1998 144 TB/T 1122-1992 145 TB/T 1123-1992 146 TB/T 1124-2002 147 TB 1126-1999 148 TB/T 1132-1996 149 TB/T 1133-1999 150 TB/T 1134-1974 151 TB/T 1135-1975* 152 TB/T 1136-1975* 153 TB/T 1137-1975* 154 TB/T 1138-1975* 155 TB/T 1139-1983
TB 428-64
关于公铁两用车掉道风险及掉道复轨的分析

关于公铁两用车掉道风险及掉道复轨的分析摘要: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公铁两用车承担段场内调车任务,由于作业量较大以及作业环境复杂的影响,设备走行轮存在较大的损耗及使用风险,通过分析存在的掉道风险及掉道复轨的方式,提出降低掉道风险的措施以及掉道复轨的救援方式,满足段内日常的调车作业需求。
关键词:公铁两用车;掉道;复轨1研究背景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以下简称:南新线)线路长度为13.108km,初期配属电客车16列,车辆基地为环岛车辆段,段内最小曲线半径30m(困难25m),配属工程车最小转弯半径均为65m,仅能用于正线作业,配属公铁两用车3台用于段内调车作业、镟轮牵引作业。
环岛车辆段车辆段曲线半径小,同时行业内应用公铁两用车开展段内调车的经验较少,对公铁两用车弯道运行特性不熟悉,存在较大的掉道风险。
2公铁两用车技术情况及掉道风险2.1公铁两用车的基本技术情况(1)公铁两用车4个导向铁轮上的轮缘用于轨道行驶的导向,驱动轮材质为实心聚氨酯车轮,车轮直径为343mm。
导向轮材质为45钢,车轮直径为200mm。
公铁两用车重量约5.5t。
铁路模式下使用4个胶轮作为驱动轮,4个铁轮作为导向轮,导向轮的轴重约为2t。
传统调车机车的自重约为56t,轴重达到14t。
(2)公铁两用车导向轮的廓形、材质、直径等技术性质不如普通的机车车辆车轮,与机车车辆车轮对比,无配套镟修设备,车轮磨耗后不可镟修修复,性能相应下降。
经比较,公铁两用车车导向轮材质、轮缘高度、轮缘厚度、QR值、车轮轮径等参数不符合常规铁道车辆车轮的要求(TB/T 449—2016《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此外,车轮表面工艺处理粗糙,表面黏着系数等也未有相关技术报告,不符合铁道机车车辆的相关标准(TB/T 2817—2018《铁路货车用辗钢整体车轮》。
图1 公铁两用车车轮示意图2.2公铁两用车掉道风险(1)轴重低导致公铁两用车导向轮垂向力低远远低于传统轨道机车车辆的车轮,在弯道上容易达到较大的轮缘接触角,公铁两用车容易出现爬轨、掉道。
铁道车辆轮对结构关系ppt课件

轮轨接触分析
车轮外形的主要参数
车轮外形
SYSZ40-00-00-02A (200 kph) SYSZ40-00-00-00 (160 kph) S1002 XP55
Sd
L3 = 10 mm
L3 = 12 mm
(Standard China) 中国标准
32.6
32
33.2
32
32.5
-
32.6
-
铁道车辆轮对结构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整理版课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轮对结构认识 轮轨接触状态认识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求解 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整理版课件
2
第一节 轮对结构
整理版课件
3
1 轮对设计要求
应该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 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减轻轮对重量);
2b b
tg(R )R tg(L )L
K gy F y gy2 W ytg (R)tg (L)
K g yF y gy 2 W ytg (R )tg (L )w b
有使轮对恢复到原来对中位置的作用
整理版课件
35
轮对重力刚度
Kgy / N.m-1
160
120
磨耗踏面
80
锥形踏面
40
0
0
4
8
12
16
① 轮缘:轮缘是保持车辆沿钢轨运行,防止车轮 脱轨的重要部分。
② 滚动圆直径:车轮直径大小,对车辆的影响各 有利弊:轮径小可以降低车辆重心,增大车体 容积,减小车辆簧下质量,缩小转向架固定轴 距,对于地铁车辆还可以减小建筑限界,降低 工程成本;但是,小直径车轮可使车轮阻力增 加,轮轨接触应力增大,踏面磨耗较快,通过 轨道凹陷和接缝处对车辆振动的影响增大。轮 径大的优缺点则与之相反。
LMA经济型踏面的设计及其动力学性能验证

LMA经济型踏面的设计及其动力学性能验证刘乐平;李海东;蔺聪聪;高群群;王林栋【摘要】设计了轮缘厚度为30 mm,28 mm,26 mm的3种LMA经济型踏面供动车所参考,分别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蛇行运动稳定性、构架横向稳定性、车体平稳性、小曲线通过性能等方面与LMA踏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经济型踏面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安全裕量.【期刊名称】《铁道机车车辆》【年(卷),期】2014(034)002【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经济型旋修;LMA踏面;动力学性能【作者】刘乐平;李海东;蔺聪聪;高群群;王林栋【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0.331+.1车轮旋修可以显著改善车轮磨耗后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乘坐舒适度。
对车轮进行旋修时,如果参照原始车轮型面几何尺寸,轮缘每恢复1 mm,踏面有用金属就要旋掉2~3 mm[1],原始的LMA踏面轮缘厚度为32 mm,当一个磨耗后轮缘厚度为26 mm的车轮旋修时,踏面有用金属就要被削去12~18 mm甚至更多,而车辆在正常运行时,每运行10万km踏面有用金属才磨掉1 mm[2],因此参照原始LMA踏面旋修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经济型踏面就是为减少踏面有用金属切削而制定的旋修参考踏面,其轮缘厚度要小于原始踏面的轮缘厚度,但是依然能够保证动车组安全、舒适运行。
设计一系列经济型踏面供相关动车所借鉴和使用,有很强的工程价值。
国外对经济型踏面的研究相对较早,俄罗斯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设计出新的轮缘厚度为30 mm和27 mm车轮修理的踏面外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