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1.7-

2.1MHz,2.2-

3.0MHz,

3.1-

4.1MHz,4.2-

5.6MHz,

5.7-

6.2MHz,

7.3-

8.3MHz,

8.4-9.9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

26.957-27.283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

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40.66-40.7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频率容限:100×10-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i.r.p)

3.频率容限:75kHz

G类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25GHz

2.发射功率限值:不大于20mW(e.i.r.p)

(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

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70-566MHz,614-787MHz

2.发射功率限值:5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0MHz

(三)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等类型设备

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

疾人士的听觉辅助使用,在旅游区,作为小型广播设备应用。

在满足传输数据时,其发射机工作时间不超过5秒的条件下,470-510MHz 频段可作为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使用频段。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为避免对生物医学遥测设备产生干扰,在医院内,不得使用无线传声器。无线传声器生产厂商须在产品说明书中,载明这项规定。

1.使用频率及发射功率:

1)使用频率:87-108 MHz

发射功率限值:3mW(e.r.p)

2)使用频率:75.4-76.0MHz,84-87MHz

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使用频率:189.9-223.0MHz

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4)使用频率:470-510MHz,630-787MHz

发射功率限值:50mW(e.r.p)

2.占用带宽:不大于200kHz

3.频率容限:100×10-6

(四)生物医学遥测设备

用于传送人类或动物生理现象测量信号的无线电发射设备,仅限医院或医学研究机构内使用。

1.使用频率:174-216MHz,407-425MHz,608-63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频率容限:100×10-6

(五)模拟式无绳电话机

1.使用频率:

2.座机和手机的发射功率限值:20mW(e.r.p)

3.最大频偏:5kHz

4.占用带宽:不大于16kHz

5.频率容限:1.8kHz

6.天线与座机或手机的联接必须是永久固定式的,其长度不得大于1米。(六)2.4GHz频段数字无绳电话机

1.使用频率:2400.0-2483.5MHz

2.平均等效全向发射功率限值:25mW

3.频率容限:20×10-6

4.工作于2400.0~2483.5MHz频段的数字无绳电话必须采用跳频工作方式,且跳频信道至少为75个。

5.任意信道1分钟内平均驻留时间不大于0.4秒。

(七)起重机或传送机械专用无线遥控设备

设备安装前须进行电磁环境测试,以免受到干扰或干扰其他同类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生产事故;

当受到有害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的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为保护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业务和贵州省平塘射电天文业务,在这两个地区的行政辖区内不得使用下列频率范围内的设备;

1.使用频率:

230.700MHz,223.700MHz,230.975MHz,223.975MHz,

231.600MHz,224.600MHz,232.325MHz,225.325MHz,

230.100MHz,223.100MHz,232.025MHz,225.025MHz

2.发射功率限值:20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6kHz

4.频率容限:4×10-6

(八)工业用无线遥控设备

限在工业厂房(或建筑物内)使用。

1.使用频率:

418.950MHz,418.975MHz,419.000MHz,419.025MHz,

419.050MHz,419.075MHz,419.100MHz,419.125MHz,

419.150MHz,419.175MHz,419.200MHz,419.250MHz,

419.275MHz

2.发射功率限值:20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6kHz

4.频率容限:4×10-6

(九)无线数据传送设备

为保护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业务和贵州省平塘射电天文业务,在这两个地区的行政辖区内不得使用下列频率范围内的设备。

限在建筑物内使用。

1.使用频率:

228.050MHz,228.100MHz,228.200MHz,228.275MHz,

228.425MHz,228.575MHz,228.600MHz,228.800MHz,

223.150MHz/230.150MHz,223.250MHz/230.250MHz

223.275MHz/230.275MHz,224.050MHz/231.050MHz

223.350MHz/230.350MHz,224.250MHz/231.25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6kHz

4.频率容限:4×10-6

(十)电子吊秤无线传输专用设备

1.使用频率及占用带宽:

1) 使用频率:223.300MHz,224.900MHz,230.050MHz,

233.050MHz,234.050MHz

占用带宽:不大于50kHz

2) 使用频率:450.0125MHz,450.0625MHz,450.1125MHz,

450.1625MHz,450.2125MHz

占用带宽:不大于20kHz

2. 有效辐射功率限值:50mW(e.r.p)

3. 频率容限:4×10-6

(十一)各类民用设备的无线控制装置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模型等。

1.使用频率:314-316MHz,430-432MHz,433.00-434.79MHz

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占用带宽:不大于400kHz

2.使用频率:779-787MHz,

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十二)模型、玩具无线电遥控设备

用于无线电波遥控的航空模型飞机,水面模型船只、地面模型汽车等非载人的模型、玩具,不得用于其它类型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

26~27MHz频段海模/车模使用频率:

26.975MHz , 26.995MHz, 27.025MHz ,27.045MHz,27.075MHz,

27.095MHz , 27.125MHz, 27.145MHz ,27.175MHz, 27.195MHz,

27.225MHz , 27.255MHz

40MHz频段海模/车模使用频率:

40.61MHz , 40.63MHz , 40.65MHz , 40.67MHz , 40.69MHz ,

40.71MHz , 40.73MHz , 40.75MHz

40MHz频段空模使用频率:

40.77MHz , 40.79MHz , 40.81MHz , 40.83MHz , 40.85MHz

72MHz频段空模使用频率:

72.13MHz , 72.15MHz , 72.17MHz , 72.19MHz , 72.21MHz ,

72.79MHz , 72.81MHz , 72.83MHz , 72.85MHz , 72.87MHz

2.发射功率限值:750 mW(e.r.p)

3.占用带宽:在26~27MHz频段,不大于8kHz

在40MHz频段和72MHz频段,不大于20kHz

4.频率容限:在26~27MHz频段,不大于100×10-6

在40MHz频段和72MHz频段,不大于30×10-6

5.模型遥控器必须为单向控制器,禁止在模型上设置无线电发射设备。

6.为保证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要求,禁止在以机场跑道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5000米的区域内,使用各类模型遥控器。

7.模型遥控器不得发射语音通信信号。

8.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无线电管制命令的期间、区域内,应按要求停止使用模型遥控器。

(十三)公众对讲机

公众对讲机使用时,必须遵守其它相关的无线电管理规定。

1.使用频率为(单位:MHz)

409.7500;409.7625;409.7750;409.7875;409.8000;409.8125;

409.8250;409.8375;409.8500;409.8625;409.8750;409.8875;

409.9000;409.9125;409.9250;409.9375;409.9500;409.9625;

409.9750;409.9875

2.调制方式:F3E

3.发射功率限值:500mW(e.r.p)

4.频率容限:5×10-6

5.信道间隔:12.5kHz

(十四)车辆测距雷达

1.使用频率为:76-77GHz

2.峰值等效全向辐射功率限值:55dBm

二、通用要求

2.杂散辐射发射限值(杂散辐射与带外辐射的分界点为载波频率±2.5倍的信道带宽);

工作频率在30MHz以下的设备,发射状态可以设为单载波发射。

如果具体技术指标与通用要求不一致,则采用相应的具体技术指标值。

3.在48.5MHz-72.5MHz,76MHz-108MHz,167MHz-223MHz,470MHz-566MHz,

606MHz-798MHz频率范围的杂散辐射不大于-54dBm。

4.电源端口、信号端口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发射依据GB9254-1998标准执行。

5.对于30MHz以上频段在规定的使用频率范围的上下限处的辐射功率不大于-80dBm/Hz(e.i.r.p)。30MHz以下频段,任何工作信道的占用带宽(99%能量)对应的上下限不能超过所规定的使用频率范围。

6.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厂商应声明该设备正常使用时的极限环境条件,在该条件下发射功率和频率容限指标应满足本规定的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1.7- 2.1MHz,2.2- 3.0MHz, 3.1- 4.1MHz,4.2- 5.6MHz, 5.7- 6.2MHz, 7.3- 8.3MHz, 8.4-9.9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6dB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6.765-6.795MHz,13.553-13.567MHz, 26.957-27.283MHz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杂散辐射:对于13.553-13.567MHz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 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40.66-40.7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r.p) 3.频率容限:100×10-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 2.发射功率限值:10mW(e.i.r.p) 3.频率容限:75kHz G类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25GHz 2.发射功率限值:不大于20mW(e.i.r.p) (二)通用无线遥控设备 不得用于无线控制玩具; 若使用频率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时,不得在当地使用; 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 1.使用频率:470-566MHz,614-787MHz 2.发射功率限值:5mW(e.r.p) 3.占用带宽:不大于1.0MHz (三)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等类型设备 用于教育、文化部门的视听训练,电影院、音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及残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参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的智能技术,其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 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认知无线电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 )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 ng )。本文主要分析认知无线电的起源,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要,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化进程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进行一个概述,从而加深对无线电的认知与了解。关键字:认知无线电、起源、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提高频谱效率,但仍受限于Sha nnon理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大量研究表明:ISM频段以及适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的2GHz 左右授权频段过于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却经常空闲。因而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感知频谱环境、智能学习并实时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再利用,进而显著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1.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

业余无线电B类资格考试题库

B.1 无线电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2、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3、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4、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5、《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6、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基本依据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出自于下列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7、国家鼓励和支持业余无线电台开展下列活动: [A]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普及活动以及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活动 8、关于业余电台管理的正确说法是: [A]依法设置的业余无线电台受国家法律保护 9、我国对无线电管理术语“业余业务”、“卫星业余业务”和“业余无线电台”做出具体定义的法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10、业余电台的法定用途为: [A]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 11、业余无线电台供下列人群设置和使用: [A]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即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其兴趣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利润 12、“我不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申请设置业余电台只是为了行车方便,不需要遵守业余无线电的规范”。这种说法: [A]是错误的,也是不具备“熟悉无线电管理规定”设台条件的表现 13、个人提出设置使用业余无线电台申请,就是表示自己对无线电技术发生了兴趣,确认了自己在有关业余无线电台活动中的身份是: [A]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但可以是正在起步的初学者 14、无线电业余业务是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作下列用途的无线电通信业务: [A]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 15、符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基本条件的人群是: [A]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并经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设置使用业余无线电台的人

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标准现场验证测试工作方案

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标准现场验证测试 工作方案 根据国网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营销计量[2013]3号)以及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启动会会议纪要》(营销纪要[2013]5号)的工作要求,中心负责组织属地公司开展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样品的现场安装、测试和试点应用测试评价报告。 前期,中心与通州供电公司共同协商,并进行现场勘查后,初步确定了现场试点应用具体地址、户数及工作进度安排。目前,根据公司《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推进会会议纪要》(营销纪要[2013]26号)工作安排,结合国网计量中心组织开展的互联互通样品检测情况,中心与通州供电公司共同确定在通州地区选取居民塔楼、板楼、平房三种现场环境,分别针对六个供应商的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样品进行现场安装、测试,并制定、完善了本《现场工作方案》,计划现场试点应用时间为6月3日至7月15日。 一、工作目标 按照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工作的计划安排,结合样机在试验室测试情况,选择北京地区典型的

实际现场环境进行小批量互联互通产品的试点应用,验证微功率无线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考察互联互通产品的组网时间、数据抄读及电费下发成功率,以及不同供应商产品的互换应用效果,为加快互联互通产品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李海涛 副组长:李之彧、张松 成员:李冀、吴小林、马阳波、杨凤海 职责:负责组织审核互联互通技术标准试点应用现场工作方案,指导督促相关工作开展,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技术组 组长:杨凤海 成员:李蕊、邢宏伟、田鹏、王猛 职责:负责互联互通试点验证工作方案的制定、现场验证工作的开展以及测试评价报告的编制。 3、现场组 组长:吴小林、马阳波 成员:王显峰、李蕊、马顺发、刘恒、邢宏伟、田鹏、刘然、刘凡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一种通过与其运行环境交互而改变其发射参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的智能技术,其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认知无线电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ng)。本文主要分析认知无线电的起源,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概要,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化进程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进行一个概述,从而加深对无线电的认知与了解。 关键字:认知无线电、起源、关键技术、标准化、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为解决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如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提高频谱效率,但仍受限于Shannon理论。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大量研究表明:ISM频段以及适用于陆地移动通信的2GHz左右授权频段过于拥挤,而有些授权频段却经常空闲。因而提出了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它通过感知频谱环境、智能学习并实时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再利用,进而显著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1.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历程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是由Joseph Mitola博士在1999年提出的,他认为认知无线电可以使SDR从预置程序的盲目执行者转变为无线电领域的智能代理,并在论文中描述了认知无线电如何通过无线电知识表示语言(RKRL)来提高个人无线业务的灵活性。2004年Rieser支出认知无线电不一定必须有SDR的支撑,他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生物启发认知模型更适用于可快速部署的灾难通信系统。该认知模型可对无线电系统的物理层和MAC层烦人演进建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用于监听无线环境,进行信道建模的无线信道遗传算法(WCGA)、演进并自适应无线环境的无线通信遗传算法(WSGA)和根据无线电信道模型和无线电参数,监视并改变系统的状态,以决定如何适应无线电的认知监视系统(CSM)。 2003年5月,FCC召开了无线电研讨会,讨论了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灵活频谱利用的相关技术问题。并且对从频谱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认知无线网进行了官方定义,认为认知无线电是指能够通过与工作环境的交互,改变发射参数的无线电设备。针对频谱利用率低的现状,FCC提出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开放

常识业余无线电常用术语

业余无线电常用术语 (版本:2011-0703) 业余无线电的活动和管理离不开接触一些常用的术语,正确了解这些“行话”的含义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管理者的基本功。为了便于初学者学习,下面列出一些术语的正式定义及其来源供参考。 我们以后将可能不断补充有关内容,请注意本文件的修改日期。 什么是各国无线电“主管部门(administr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2条: 主管部门:负责履行《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国际电信联盟公约》和行政规则内所规定的义务的任何政府部门或机关(《组织法》第1002款)。 什么是“电信(telecommunic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3条: 电信:利用导线、无线电、光学或其他电磁系统进行的对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组织法》)。 什么是“无线电(radio)”? ITU《无线电规则》第1.42条: 无线电:对无线电波的使用的通称。 什么是“无线电波(radio waves)”? ITU《无线电规则》第1.5条: 无线电波或赫兹波:不用人工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频率规定在3000GHz以下的电磁波。 讨论:几十年以前由于探测能力限制的影响,无线电技术界常常把频率在数十千赫以上的电磁波才称为无线电波,现在在某些专门领域中也可能沿用一些比较狭义的关于无线电频率的定义。 但是随着器件的改进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可利用于通信的电磁波频率越来越低,例如军事、矿业和业余无线电通信所用的频率已经向低端延伸到数千赫甚至更低。按照ITU的这一定义,无线电波的频率没有设置下限。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只要不是零频率的交变电场或者磁场,空间就会有电磁波存在,也就有无线电波。 什么是“无线电通信(radiocommunication)”? ITU《无线电规则》第1.6条: 无线电通信:利用无线电波的电信(《组织法》)(《公约》)。 无线电频谱细分为那些频段(Frequency bands)和波段(wavelength bands)? ITU《无线电规则》第2.1条: 无线电频谱应细分为九个频段,按照下表以递增的整数列示。因频率单位为赫兹(Hz),所以频率的表达方式应为: – 3 000 kHz以下(包括3 000 kHz),以千赫(kHz)表示; – 3 MHz以上至3 000 MHz(包括3 000 MHz),以兆赫(MHz)表示; – 3 GHz以上至3 000 GHz(包括3 000 GHz),以吉赫(GHz)表示。

认知无线电应用思考

关于认知无线电的应用思考 认知无线电核心思想是CR具有学习能力,能与周围环境交互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并限制和降低冲突的发生。CR有可能赋予无线电设备根据频带可用性、位置和过去的经验来自主确定采用哪个频带的功能。 工程化得话,就是基于与操作环境的交互能动态改变其发射机参数的无线电,其具有环境感知和传输参数自我修改的功能。CR是一种新型无线电,它能够在宽频带上可靠地感知频谱环境,探测合法的授权用户(主用户)的出现,能自适应地占用即时可用的本地频谱,同时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不给主用户带来有害干扰。 过程: 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环境中学习,有目的地实时改变某些操作参数(比如传输功率、载波频率和调制技术等),使其内部状态适应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统计变化,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可靠通信以及对异构网络环境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进 行高效地利用。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ng)。 认知无线电中,次级用户动态的搜索频谱空穴进行通信,这种技术称为动态频谱接入。在主用户占用某个授权频段时,次级用户必须从该频段退出,去搜索其它空闲频段完成自己的通信。

1.平台结构 认知无线电的物理平台的实现是以软件无线电平台为基础的,其物理平台结构与软件无线电平台结构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比较如图3[9]所示,它主要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学习等功能,以实现其独特的认知能力。 其中,无论对于软件无线电平台还是认知无线电平台,软件部分的硬件支撑都是通用硬件平台。也就是说,从图1可以看出,和软件无线电类似,认知无线电物理平台也主要由射频前端、数模模数转换器以及通用硬件平台3个部分组成。 图1认知无线电与软件无线电物理平台结构的比较 其中,为软件提供硬件支撑的认知无线电通用硬件平台的组成和结构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硬件平台基本类似,但除了常见通信系统所需的数字信号处理外,认知无线电还需要完成频谱感知、频谱分析、频谱判决等认知无线电特有的功能。 而认知无线电平台中使用的A/D和D/A模块的作用和性能指标也与软件无线电系统基本相同。A/D和D/A模块一般集成在通用硬件平台之中。

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2017年最新)

A类题库 卷面题数:30涉及题数:370 [题号]LK0001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 [题号]LK0002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B]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C]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 [题号]LK0003 [题目]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答案][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B]各级体育管理机构 [C]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 [D]各地电信管理局 ------------------------------------------- [题号]LK0004 [题目]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答案][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在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业余无线电协会 [C]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和地方体育管理机构[D]国家和地方公安部门 ------------------------------------------- [题号]LK0005 [题目]《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答案][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地方业余无线电协会或者类似组织机构 [C]地市县(区)及以下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D]各地方与无线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无线电应用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 ------------------------------------------- [题号]LK0011 [题目]国家鼓励和支持业余无线电台开展下列活动: [答案][A]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普及活动以及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活动 [B]休闲娱乐性交谈 [C]机动车辆行车服务性通信活动 [D]作为日常公益活动的通信工具 ------------------------------------------- [题号]LK0012 [题目]关于业余电台管理的正确说法是: [答案][A]依法设置的业余无线电台受国家法律保护 [B]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一切行为都受国家法律保护 [C]通过法律手段限制业余无线电台的设置 [D]在业余电台与其他业务电台遇到干扰纠纷时无条件优先保护其他业务电台 ------------------------------------------- [题号]LK0104 [题目]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批准,基本依据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出自于下列法律: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 -------------------------------------------

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附件1 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防止和减少无线电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和保障良好的电磁环境,促进无线电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等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无线电发射设备是指为开展各类无线电业务而发射无线电波的设备。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不适用本规定,但其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研制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应当符合国家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第四条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布和调整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目录,制定型号核准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照本规定负责本

行政区域内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临时进关批准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 第五条除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外,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其他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型号核准。 第六条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有相应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质量保证体系; (二)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工作频率、功率等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申请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未被列入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失信名单。 第七条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应当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签署的书面申请和承诺书; (二)加盖申请人签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境外申请人提供加盖申请人签章的组织机构说明材料;

认知无线电技术介绍

认知网络课程学习报告题目:认知无线电技术简介

目录 1、认知无线电简介 ………………………………………………………………………………………………………….- 1 - 1.1 技术产生背景.................................................................................................................. - 1 - 1.2 基本理念和平台结构..................................................................................................... - 1 - 1.3 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 3 - 2、认知网络关键技术................................................................................................................... - 4 - 2.1 频谱检测技术.................................................................................................................. - 4 - 2.2 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技术............................................................................................. - 5 - 2.3 认知无线电下的频谱管理............................................................................................. - 5 - 3、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化............................................................................................................... - 6 - 4、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 - 7 - 5、结语............................................................................................................................................ - 9 - 参考文献........................................................................................................................................ - 10 -

FC211SP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使用说明

FC211/SP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使用说明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 传真:E-mail: Http:// 地址:业园友讯达大厦2楼 邮编:518057

一、FC211SP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功能特点: 1、频率在ISM频段(载波频率433MHz),无需申请频点。 2、抗干扰能力和低误码率。 基于FSK的调制方式,采用高效信道编码技术,提高了数据抗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的能力。 3、传输性能优良。 在视距情况下,天线位置高度>2米,可靠传输距离>800m(BER=10ˉ6/2400Bit/S)。 4、接口多样,设置使用方便。 提供三种接口方式:TTL/RS232/RS485 提供透明的数据接口,接口波特率为1200/2400/4800/9600Bit/s,格式为8N1/8E1/8O1用户可设置。空中波特率为1200/2400/4800/9600Bit/s用户可设置。 5、多信道。 模块标准配置提供8个信道,满足用户多种通信组合方式(根据用户不同要求可扩展多信道)。 6、大的数据缓冲区。 在数据传输时1次至少转输750BYTES以上的数据帧,当空中波特率>串口波特率时,一次可传输200K字节以上的数据帧。 7、透明的数据传输、智能数据控制, 它是一种半双工工作方式,对用户相当于一个半双工的串口设备。通信时用户无需其它控制,只要从接口收/发数据即可,其它如空中收/发转换,控制等操作,模块能够自动完成。 8、低功耗 TTL接口时,休眠电流<3uA,接收电流<28mA,发射电流≤70mA。 9、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 采用单片射频集成电路及单片MCU,外围电路少,可靠性高。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 信部无〔2005〕4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军无委办公室: 为促进各种无线电业务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管理,现发布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凡与本《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不相一致的其它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等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二○○五年九月五日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 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9kHz-50kHz 72dBμA/m(10米处)(准峰值) 50kHz-190kHz72dBμA/m(10米处)(每倍频程下降3dB)(准峰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

,, ,,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 9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使用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 42dBμA/m(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10-6 4.杂散辐射:对于频段设备,频段两端偏移140kHz频率范围的限值为 9dBμA/m(10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使用频率:315kHz-30MHz范围内排除上述A、B、C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μA/m(准峰值); 1MHz-30MHz:不大于-15 dBμA/m(准峰值)。 E类设备 1.使用频率: 2.发射功率限值:10mW 3.频率容限:100×10-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无线电的一些简单用语

自驾游车队行车电台使用规则 本帖最后由留非去否于2012-5-4 22:20 编辑 电台是保障编队行车安全的重要装备,每次出游时,各车均应配备电台(车载或手持电台)。请自驾活动参与者积极配合,按照要求使用电台,行车中安全隐患将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将拥有一个快乐、健康、无忧的旅途。1、参加活动的车辆建议装备电台,保证其在活动期间正常工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2、在车队行驶过程中,非紧急情况不要随意占用频道,以免影响紧急情况时的通讯需要;3、头车和尾车定时联络,通报路况,引导车队行动,其余车辆和人员保持电台正常收听,需要回应头车或者尾车时,应及时回应;4、由于电台频道为公用频道,如有非本车队的人员讲话,不要随意搭话或受其干扰,以免影响驾驶安全;5、在加油站或潜在爆炸的大气环境下,电火花会导致爆炸或火灾,须关闭对电台,加油完毕应及时打开电台;6、在手台使用时,不要用手拿握天线。对讲机发射时天线不能拧下,否则在发射时容易把功率管烧坏,并且如果损坏的天线接触皮肤,可能引起灼伤;7、不要随意拆卸电台电池,也不要用金属导体如珠宝首饰、钥匙或珠链触及电池的裸露电极,否则都可能引起破坏或人身伤害;8、车载电台功率较大,应讲天线置于车外,防止电磁辐射;9、为避免电磁干扰,在贴有"关闭对讲机"标识的场合应关闭对讲机。例如医院、机场等场合;10、持手台发射时,对讲机、天线距离头部或身体至少2.5厘米;11、在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上,不要将对讲机放在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范围内。如果对讲机处于气囊展开时可能涉及的区域范围,一旦气囊迅速展开,对讲机可能会随着极大的冲击力伤及车内的人员; 12、使用电台时需要注意电台规范用语,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进行通联。 无线电通联总则 1.强信号礼让弱信号,互相尊重,互相礼让。 2.双方通联时,一方结束通话时另一方请稍等1-2秒钟,方便插入信号。 3.弱信号呼叫对方无法抄收时,强信号应帮助中转。 4.通联过程中语言简短,明了。 5.当强信号相互通联时,如弱信号插入不成功的情况下,请另外的强信号给与帮助插入。 基本通联术语 1、CQCQCQ (表示你要讲话,广泛的呼叫) 2、插入插入 (也表示你要讲话) 3、请讲(你,或者多方答应话语) 4、59+ (表示信号强) 5、73 (送去美好祝福,常用于再见等) 6、57 (表示信号良好) 7、不起表 (表示抄收有一定难度) 8、满表(信号处于最好状态) 9、覆盖(一般指车台覆盖手台现象较多) 10、眼球(见面的意思) 11、抄收(表示你已经收到对方的信号) 12、背噪(指对方说话不清楚,信号传播不稳定或者是有设备的交流音) 13、守听(表示只听不讲话) 14、设备(指车台,或手台及全套通联设备)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附件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具体技术指标 (一)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A类设备 1. 使用频率为:9kHz-190kHz。 2. 磁场强度发射限值: B类设备 1.使用频率: 1.7- 2.1MHz , 2.2- 3.0MHz , 3.1- 4.1MHz , 4.2- 5.6MHz , 5.7- 6.2MHZ , 7.3- 8.3MHZ , 8.4-9.9MHz。 2 .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9dB p A/m (准峰值)。 3.频率容限:100X 10-6。

4.6dB 带宽不大于200kHz。 C类设备 1 .使用频率: 6.765-6.795MHz ,13.553-13.567MHz , 26.957-27.283MHz 。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不大于42dB pA/m 准峰值)。 3.频率容限: -6 100X10 。 4.杂散辐射: 对于13.553-13.567MHz 频段设备,频段 两端偏移140kHz 频率范围的限值为9dB p A/m(10 米处,准峰值)。 D类设备 1 .使用频率: 315kHz-30MHz 范围内排除上述A、B、C 类设备外的频率。 2.所发射的磁场强度在距设备10米处: 对于315kHz-1MHz:不大于-5dB p A/m (准峰值); 对于1MHz-30MHz不大于-15dB p A/m (准峰值)。 E类设备 1 .使用频率: 40.66-40.70MHz 。 2.发射功率限值: 10mW(e.r.p) 3.频率容限:100X 10 -6。 F类设备 本类设备是指工作于2400- 2483.5MHz频段,除数字无绳电话、 模型无线电遥控设备、轻型和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 (无人机)、蓝牙设 备、无线局域网设备以外的其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 1.使用频率:2400-2483.50MHz 。

JZ863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使用说明

Jizhuo Technology 深圳市技卓科技有限公司 JZ863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使用说明 DVER2.0 深圳市技卓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83304518833084516131941161319410传真:(0755)83302824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泰然科技园212栋811-813邮政编码:518040 网址:http://www.jizhuo.comEMAIL:Sale@jizhuo.com

JZ863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应用范围: 功能特点: *水、电、煤气,暖气自动抄表收费系统*工作频率428-434MHz*智能无线PDA终端*传输距离500米(1200bps )*无线排队设备*FSK 的调制方式*防盗报警*透明传输方式 *智能卡 *内置看门狗,以保长期可靠运行*医疗和电子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UART/TTL、RS232、RS485接口*智能教学设备 *方便、灵活的软件编程*家庭电器和灯光智能控制*超大的512bytes数据缓冲区*无线吊称,无线传输的电子称 *适合内置式的安装 JZ863数传模块是高集成度的微功率半双工的无线数传模块,其采用 TI高性能射频芯 片及高速单片机。模块提供8个频道,并配备有专业的设置软件,以便用户进行参数更改,模块采用透明传输的方式,无须用户编写设置与传输程序,即可进行传输任何大小的数据。模块体积小, 使用电压宽,方便使用。

JZ863无线数传模块,采用ISM频段工作频率,无需申请频点;可设置8个通信频道,发射功率为100mW(20dB),高接收灵敏度-110dbm,体积44mm*27mm*8mm(不含天线座),大量在排队系统使用,非常方便于用户做内嵌式无线系统。 JZ863采用透明传输方式,为了保证用户系统的可靠和稳定,在传输时加校验和或者CRC校验检错模式,对错误资料重发。模块收发缓冲区达512bytes,意味着用户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1次传512bytes的数据,当设置为空中速大于串口速率时,理论上是可以发送无限长的资料包,但不建议用户发送太长的资料包,建议每包资料长度在60 ̄100B之间,一般不长于120B,同时建议用户程序采用ARQ的方式,对错误资料包进行重发。分析如下: 假设通信实际误码率为10-4,用户需要传送1KB约为10000bit资料,如果将1KB资料当成1包发送,则理论上每次发送至少会有1位资料在接收时出错,则这1KB资料永远不能正确的被接收。如果将其分为10包,每包资料100B,则发送10包后,按概率只有1包会出错,将出错的1包通过ARQ的形式重发1次,则虽然多发了1包资料,效率降低了约10%,但能保证资料全部被正确接收。 JZ863在设置参数方面,不再采用市面传统无线模块所使用的跳线方式来改变参数,因为这样造成长期使用时带来的接触不良,选项少,动态更改不易,诸多不便。JZ863采用串口设置参数方便又快捷,设置指容易嵌入于用户的单片机程序及后台操作软件里。同时模块提供1200/2400/4800/9600/19200bps五种速率和8个频率;提供UART/TTL、RS232、RS485三种接口方式。供用户选择。 在工作方式上,JZ863有二种工作方式,第一种为常规模式,即模块通上电源,就处于接收模式;同时用户也可进行发送数据。第二种为休眠模式,即通上电源,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必须由用户控制模

认知无线电原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摘要:认知无线电是指具有自主寻找和使用空闲频谱资源能力的智能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解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应用需求与日益紧张的无线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当前,认知无线电技术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很多困难。文章简述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对认知无线电涉及的射频、频谱感知和数据传输等物理层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与协议 Abstract: Cognitive Radio (CR) is an intelligent radio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capability to search and utilize underutilized spectrum resources. CR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introduced by the rapid growth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 scarcity of spectrum resources. However, from theory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faced by CR currently. In this paper, the key physical layer techniques of CR, such as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spectrum sens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is technology is also predicted. Key words: 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 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香农信息理论,这些通信系统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从而导致适用于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变得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新瓶颈。另一方面,已经分配给现有很多无线系统的频谱资源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因此,人们提出采用认知无线电(CR)技术,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那些空闲的频谱资源,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这一思想在2003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关于修改频谱分配规则的征求意见通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通知明确提出采用CR技术作为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手段。此后,CR技术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无线通信研究和市场发展的新热点。然而,CR技术从理论到大规模实际应用,还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了技术、政策和市场等诸多方面。本文从技术的角度,总结分析CR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并对将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 认知无线电基本原理 1.1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特征 自1999年“软件无线电之父”Joseph Mitola Ⅲ博士首次提出了CR的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CR的基本原理以来,不同的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CR的定义[1-3],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FCC和著名学者Simon Haykin教授的定义。FCC认为:“CR是能够基于对其工作环境的交互改变发射机参数的无线电”[4]。Simon Haykin则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认为:“CR是一个智能无线通信系统。它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环境中学习,通过实时改变某些操作参数(比如传输功率、载波频率和调制技术等),使其内部状态适应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统计性变化,以达到以下目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度可靠通信;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业余无线电A类题库(2017年新颖)

A类题库 卷面题数:30 涉及题数:370 [题号]LK0001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无线电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A]中华人民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中华人民国无线电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C]中华人民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D]中华人民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 [题号]LK0002 [题目]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台管理的最高法律文件及其立法机关是: [答案] [A]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 [B]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C]业余无线电台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体委和国家无委 [D]中华人民国电信条例,国务院 ------------------------------------------- [题号]LK0003 [题目]我国的无线电主管部门是: [答案][A]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B]各级体育管理机构 [C]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 [D]各地电信管理局 ------------------------------------------- [题号]LK0004 [题目]我国依法负责对业余无线电台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是: [答案][A]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在国家或地方民政部门注册的业余无线电协会 [C]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和地方体育管理机构 [D]国家和地方公安部门 ------------------------------------------- [题号]LK0005 [题目]《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所说的“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指的是: [答案][A]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B]地方业余无线电协会或者类似组织机构 [C]地市县(区)及以下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 [D]各地方与无线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无线电应用有关的行政管理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