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思路与方法总复习提纲(新修订)

科研思路与方法总复习提纲(新修订)
科研思路与方法总复习提纲(新修订)

《科研思路与方法》复习提纲

注:含5%的自学内容。

▲什么是科研。

答:科研又称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界未知领域中物质运动现象及其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认识活动。探索与创新是科研活动的目的基本特征。

▲科研的类型包括:

答: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预防医学研究、新药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对象主要是人,人是复杂的生物体,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除一般的生理活动外,还有着十分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中医科研中除了立足于人的生物学因素外,还要重视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中医药的科研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什么是临床试验?

答: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病人或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研活动,以揭示研究因素(新药、新疗法等)对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或探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规律等。

▲什么是临床研究?

答:临床研究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其预后的规律,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科学。

▲什么是新药?

答: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中医药科研为什么要重视证候研究。

答:中医学"证候"的理论,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特征性的描述以及规律性的概括。"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学对人体病理规律和临床诊疗思想的认识,是有别于西医学诊疗

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够充分保持和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推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答:选题、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资料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医学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教材P25-P27。

▲医学科研选题的步骤有哪些?

答:选题步骤是选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建立假说、确定选题4个步骤。

▲什么是科学假说?

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有哪些特征?

答:科学假说不是主观臆断,它的前提是客观事实或科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未知事物的推断,因此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和推测性、可验证性、动态性四个特征,其中以科学性、推测性最为重要。

▲怎样应用类推法来建立中医科研中的假说。

答:中医学理论中取类比象的方法,就是类推的思维方法。如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就是根据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类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具有类似的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譬如自然界里木可以疏松土地,存在着"木克土"的相互关系,就把肝脏帮助脾胃消化饮食的作用也称为"木克土并把肝比喻为木,脾胃则比喻为土。又如治疗热性病初起,病变在上焦肺卫阶段时的治则,因肺在人体上部,所以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而对病变在下焦肝肾阶段的治则,则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中医学理论中许多观点、认识的形成,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所观察到的现象,运用类推的思维方法加以表述的,是中医科研课题假说的重要来源。

▲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有哪些?

答:类推法、演绎法、对比法、归纳法。

▲怎样从名老中医经验和民间独特疗法中进行科研选题?

答: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但这种经验性的积累虽然经临床实践证实有效,但往往缺乏揭示为什么有效的科学根据。民间独特疗法与之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大量的案例表明一些民间疗法效果确凿,简便、经济,但尚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揭示其科学性的理论与客观指标。这既为科学选题提供了机会,也是对名老中医经验、民间独特疗法的科学升华。在选题上,可以从医术、医理、医道等多个层面,研究其临证经验、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挖掘个性特点,总结共性规律,提炼学术观点,并进而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探索。

▲临床研究的特点有哪些?

答: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临床研究涉及伦理道德问题。▲临床研究中什么是安慰剂?使用的目的是什么?

答:安慰剂是一种能够缓解某些症状或疾病的手段(药物、物理疗法、手术方法),而实际上对该病证并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设置目的在于克服研究者、受试对象、评价者等由于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偏倚;以及消除试验新药时疾病自愈和安慰剂效应问题,排除试验药物以外因素的干扰。

▲什么是空白对照?

答:空白对照:是指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处理或干预,又称为无治疗并行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和实验室研究。

▲什么是阳性药物对照?

答:阳性药物对照:是指采用已知有效药物作为试验药物的对照。阳性对照药物必须是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法定药物,使用的剂量、给药方案必须是该药最优剂量和最佳方案。

▲什么是三臂试验?其优点有哪些方面?

答:三臂试验是指在一个阳性药物的临床研究中,增加一个安慰剂对照组,从而形成同时使用安慰剂和阳性药物的研究。优点:①除了提供阳性药物对照的信息,还能获得安慰剂对照的信息,实用性更强。②若研究的结果未能证明试验药物优于阳性对照药物,但有可能发现试验药物与安慰剂的差别。

▲什么是主要终点指标?其选用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主要指标又称主要终点指标,是指与试验目的有本质联系的,能确切反映干

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指标。一般而言,主要指标只有一个,应根据试验目的选择易于量化、客观性强、重复性高,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已有公认标准的指标。主要指标应在临床试验前确定,并用于试验样本含量的估计。

▲科研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随机、对照、重复、盲法、均衡。

▲随机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使被抽取的观察对象能更好地代表其所来源的总体;②使各比较组间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比性;③避免由于主观因素或其他非处理因素造成的偏倚,使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科研设计中常见的对照方式包括哪些?

答: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自身对照、配对对照、交叉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

▲盲法定义、分类及各自的含义?

答:教材51~52页

▲什么是重复?主要包括哪些情况?

答:重复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研究或多次观察,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主要包括:整个实验的重复;用多个受试对象进行重复;同一受试对象的重复观察与测量。

▲实验样本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实验条件;研究指标的性质;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的同质性与均匀性程度;研究对象指标的变异程度。

▲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使用?

答:教材46-49页,116-117页

▲科研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研究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医药科研中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人、实验动物、药物或取材等。

▲医药科研中研究对象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两个条件:对处理因素敏感、对处理因素比较稳定。

▲哪些情况不适宜作为医药科研的研究对象?

答:存在影响反应结果的并发症;危重状态;多种疗法无效;机体反应性和<或>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不同;不能配合者。但是专门研究合并症、危急重症或者顽固性难治性病症等情况以上条件除外。

▲如何对研究对象进行纯化?

答:1、研究对象具体指标应明确;2、疾病病史明确,符合流行病学规律;3、疾病诊断与病情分级的标准务必按照有关规定,且表现具有典型性,非典型性的特殊病例不宜作受试对象;4、研究对象要有可靠的依从性,中途不可间断。

▲什么叫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答:指研究对象按预订计划接受处理因素的合作程度。

▲什么叫处理因素?

答:在医学科研中,有目的地作用于研究对象的因素,又称被试因素、研究因素或特异性影响因素,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而给研究对象施加的各种干预措施。▲依照处理因素与水平的数目,可产生哪些组合?

答: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单水平、多因素多水平

▲什么叫试验效应?

答:处理因素作用于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反应和结果,它通过效应指标来体现。▲效应指标的分类及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答:效应指标是指试验效应的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选择效应指标时应注意客观性、特异性、精确性和可能性。

▲选择效应指标的注意事项。

答:标本采集与贮运及实验方法必须标准化与固定化;注意多因素、多指标配合;采用客观可行的指标;控制干扰因素。

▲标本采集与贮运及实验方法必须标准化与固定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同一指标用不同方法,其结果的差别往往是很显著的;②不同仪器之间也总是具有一定的误差;③实验条件不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④实验时间与人员不同,实验结果指标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按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性质分类,科研研究通常分为哪几类?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发展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与医学应用研究的异同?

答:应用基础研究是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探索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程转归,通过基础研究工作,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康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中医学的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是病因、证候、治则、治法、方剂配伍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医学应用研究是通过应用研究可以把理论发展到应用的形式,医学和中医临床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其研究目的明确、周期短,主要为解决临床防病治病中各种问题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性的系统研究。如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康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的研究;新药、新生物制品的筛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案等。中医临床研究的重点是利用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研究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重大疾病等创新性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案的诊疗设备等。

▲什么叫软科学研究?

答:应用软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各类工作中的问题,经过系统的研究,制定出新方案,常以咨询报告、科学论著等形式表达成果,如中医药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有何区别?

答:回顾性研究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溯过去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是选定研究对象,预定研究方式和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去做研究追踪,分析判断,最后在原订的计划和时间内做出评估,把符合原设计的所有病例和影响因素都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把结果都呈现出来。回顾性研究是从已有记录中追溯从那时开始到其后某一时间或者直到研究当时为止这一时期内,每一研究样本的情况,是一种由“果”至“因”的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计划周密、观察指标合理,并严格按照要求收集资料,进行归纳及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

▲国家级课题主要有哪些类别?

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般被称为我国科技体系的三大主体计划。

▲动物实验的定义是什么?

答: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动物实验在医学科研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1)易于控制条件,减少干扰因素;(2)缩短研究周期;(3)避免伦理问题;(4)有利于罕见病的研究。

▲什么是实验动物?

答: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按照遗传学控制方法实验动物分类是:

答:(1)近交系动物;(2)突变系动物;(3)杂交群动物;(4)封闭群动物。▲按照微生物等级实验动物分类是:

答:(1)普通级动物;(2)清洁级动物;(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4)无菌动物;(5)悉生动物。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按空气净化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

答:(1)普通环境;(2)屏障环境;(3)隔离环境。

▲实验动物特性:

答:(1)大鼠无胆囊,常用于胆管插管收集胆汁的实验,进行利胆药的筛选。(2)大鼠对营养缺乏敏感,常用于食品营养的研究。(3)豚鼠对结核杆菌高度敏感,适合进行结核杆菌的相关研究。(4)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适合用于实验性坏血病的研究。(5)家兔体温变化敏感,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发热恒定,适合进行发热或解热实验。(6)家兔眼球大,便于眼科手术操作和观察,是眼科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7)犬易于训练,适合做慢性实验研究。(8)犬常用于实验外科研究。

▲什么是动物模型?

答:动物模型是指在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动物模型的分类

答:(1)按产生原因分类:①诱发型动物模型;②自发性动物模型。(2)按系统

范围分类:①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②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1)相似性;(2)重复性;(3)可靠性;(4)适用性;(5)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

▲中医动物模型是什么?

答:中医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理论,利用特定的致病因素,在动物身上复制出与人类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的证候。

▲中医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是什么?

答:(1)模拟中医病因病机建立动物模型,①单因素造模;②复核因素造模;(2)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①化学因素刺激法;②生物因素刺激法;③物理因素刺激法;④综合因素刺激法;(3)依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复制动物模型。▲新药的定义是什么?

答: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亦属于新药范围。

▲我国新药的分类是什么?

答:分成三类:(1)中药、天然药物;(2)化学药品;(3)生物制品。

▲新药申报必须遵守的法规是什么?

答:《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中药新药分类9类是什么?

答:(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中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1)药物化学研究:①制备工艺研究;②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③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2)药理学研究:①一般药理学研究;②主要药效学研究;

(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4)毒理研究:①急性毒性试验;②长期毒性试验;

③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试验;④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试验;⑤免疫毒性(过敏性)试验。

▲从医学文献中选题的方法有哪些?

答:从医学文献中选题主要包括:从研究的空白点选题、从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中选题、从学科交叉中选题等。

各位班长,因为复习大纲又有修订,以这个为准。

题型:1.单选题(4选1),30道,30分

2.填空题,20空,20分

3.名词解释,5道,20分

4.问答题,3道,30分

名词解释和问题题分值很重,请同学们尽量多写字。

麻烦尽快通知到班级每一位同学!

祝顺利!

黄老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裴娣娜 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一、科学研究(一)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二、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4、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5、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6、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点:1、教育问题的复杂性;2、教育问题的整合性;3、教育问题的二难性;4、教育问题的开放性。四、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1、复杂性2、实践性3、准控性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与功能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一)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1、宏观研究(macroscopic research)2、中观研究3、微观研究(microcosmic research)(二)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1、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三)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1、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 2、现状研究3、预测研究(Prediction Research) (四)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1)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2)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4)定性研究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2、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1)定量研究基本上是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2)定量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受试者行为与有关变量间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或固定性的相关关系。(3)定量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演绎方式,(4)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泛推论。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经。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四、系统性原则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论本章

科研思路与方法

科研思路与方法 我们中西医临床专业,走在西医与中医的夹缝中,究竟要攀上哪座大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他们又有什么质和量的区别呢?以下就摘取的文献资料对比讨论一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黄帝曰: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

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医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明确指出人身阳气的重要性,

研究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 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科研思路与方法总复习总结提纲(新修订)

《科研思路与方法》复习提纲 注:含5%的自学内容。 ▲什么是科研。 答:科研又称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界未知领域中物质运动现象及其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的认识活动。探索与创新是科研活动的目的基本特征。 ▲科研的类型包括: 答: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预防医学研究、新药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对象主要是人,人是复杂的生物体,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除一般的生理活动外,还有着十分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中医科研中除了立足于人的生物学因素外,还要重视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中医药的科研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什么是临床试验? 答:临床试验是指以人体(病人或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研活动,以揭示研究因素(新药、新疗法等)对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或探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规律等。 ▲什么是临床研究? 答:临床研究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及其预后的规律,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科学。 ▲什么是新药? 答: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中医药科研为什么要重视证候研究。 答:中医学"证候"的理论,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特征性的描述以及规律性的概括。"辨证论治"

集中体现了中医学对人体病理规律和临床诊疗思想的认识,是有别于西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科学研究,才能够充分保持和发扬中医学的优势,推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 ▲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答:选题、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资料分析、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等。▲医学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教材P25-P27。 ▲医学科研选题的步骤有哪些? 答:选题步骤是选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建立假说、确定选题4个步骤。 ▲什么是科学假说? 答: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有哪些特征? 答:科学假说不是主观臆断,它的前提是客观事实或科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新的未知事物的推断,因此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和推测性、可验证性、动态性四个特征,其中以科学性、推测性最为重要。 ▲怎样应用类推法来建立中医科研中的假说。 答:中医学理论中取类比象的方法,就是类推的思维方法。如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就是根据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类推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具有类似的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譬如自然界里木可以疏松土地,存在着"木克土"的相互关系,就把肝脏帮助脾胃消化饮食的作用也称为"木克土并把肝比喻为木,脾胃则比喻为土。又如治疗热性病初起,病变在上焦肺卫阶段时的治则,因肺在人体上部,所以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而对病变在下焦肝肾阶段的治则,则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中医学理论中许多观点、认识的形成,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所观察到的现象,运用类推的思维方法加以表述的,是中医科研课题假说的重要来源。 ▲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有哪些? 答:类推法、演绎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主干课,它从教育过程出发,研究教育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正确应用各种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做到:1、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掌握学校教育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和能力。3、能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等。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一要明确这些相关课程是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二要保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容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该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2、牢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3、把握学校教育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4、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课题论证及撰写文章 三、教学容及要求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课时) 1、容提要主要讲述研究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 2、教育目的通过本章教学梳理教育研究概念及教育研究的类型,促进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及方法论,为后续各章提供认识上的前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育研究概念 难点教育研究方法论 第2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2课时) 1、容提要专门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经历的四大阶段:注重思辨;强化实证;定性研究的兴盛;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育研究发展经历的4个不同阶段,并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适合实施研究性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最终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课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知识的识记只是其手段。而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并把所学知识内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是一致的。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性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等。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本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论文。 拟用三年时间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范围为北海职业学院的在校生,收益学生估计为三千到四千人。 第一阶段为动员和调查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具有针对性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分散、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本院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方式等六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基本情况。收集第一手材料为研究作准备,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为教学环境现代化建设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的环境,特别是有信息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以及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课题组成员根据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出改革策略。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网络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要求: 网络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是指:在教学活动之间或教学活动与集体游戏之间开展的游戏活动。 (二)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完整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大纲 (含研究性学习) 课程代码: 学时数:70 理论环节学时数:50 实践环节学时数:22 学分:4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掌握适合小学教育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下称PBL)是一门试验性课程。以科学的方法去带领学生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我生活中自主发现选择研究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体验的一门学科。 《PBL》是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 2、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 3、掌握小学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4、理解教材中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5、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 6、能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7、能独立设计并完成一项简单的实证性研究 8、能按规范格式独立撰写实证性研究报告 9、初步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部分) 1、了解PBL的意义、过程与基本原则 2、理解PBL的主要术语、概念和观念 3、掌握小学教育PBL的基本方法 4、理解PBL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许多学子为撰写毕业论文而绞尽脑汁发愁,论文东拼西凑应付差事,实在不行,在网上另请高手代写论文通关,其实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揭开毕业论文的神秘面纱,一切会变得简单而明了。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一下网站老师常用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 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四、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五、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六、定量分析法

科研思路和方法作业

从MHCⅠ/Ⅱ类相关因子探讨针灸对带状疱疹的免疫逃避作用 学号:12007076 姓名:李建伟专业:中医外科学 (一)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课题以VZV免疫逃避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感染病毒细胞免疫识别的MHCⅠ/Ⅱ类基因抑制为切入点,围绕IFN-γ和参与免疫逃避的的两条主要途径,有目的地观察IFN-γ和相关基因CⅡTa、Stat1α、Jak1、Jak2、MHCⅠ、MHCⅡ的表达量、分布及变化规律,进一步检测CⅡTamRNA、MHCⅠmRNA 、MHCⅡ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对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说明调节VZV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减轻疼痛和后遗症的关键。且明确针刺与放血作用机制的差异所在。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研究内容: (1)皮损组织病理学观察。 (2)镜检: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白细胞、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3)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4)免疫组化法ABC染色法检测:皮损组织IFN-γ、CⅡTa、Stat1α、Jak1、Jak2、MHCⅠ、MHCⅡ、蛋白的表达及分布规律。 (5)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IFN-γ、CⅡTa、Stat1α、Jak1、Jak2、MHC Ⅰ、MHCⅡ蛋白量的表达。 (6)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CⅡTamRNA、MHCⅠmRNA 、MHCⅡmRNA。 2.研究目标: 2.2.1旨在明确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减轻疼痛和后遗神经痛,与调节MHCⅠ/Ⅱ类相关基因、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关系,为针灸治疗免疫逃避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2.2通过比较针灸与传统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差异,为解决带状疱疹病毒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2.3旨在明确针刺与放血在治疗疱疹作用机制中的差异。

科研思路与方法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填空、判断改错、简答、论述 科学研究与方法 名词解释: 1、科学研究: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产生新知识的、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基础研究: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新的探索领域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实际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3、应用研究:指为了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而发展基础研究的成果。 4、开发研究: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或对之进行重大改进的创造性活动。 5、随机化:指抽样调查或分组时,样本来自同一总体,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而抽样或分组的方法。 重点: 1、科研的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 2、科研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意义:体现了科研工作的目的性选择意义重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创新性原则:突出“新”字,探索医学的“空白”,敢于推翻前人、权威,突破认识的“0”。意义:1.体现了科研工作的价值;2.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减少浪费。 (3)先进性原则:与创新性原则密切相关,凡是创新的课题必然先进。先进性表示创新的程度两者差别:创新指科学而言,先进多对技术;创新指整个世界,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先进往往对一定地区、一定范围。 (4)目的性原则:科研选题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不含糊,不分散,不笼统。研究者要热爱科研,有实事求是、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 (5)科学性原则:所选课题应符合客观实际和已有的科学理论体系了科研选题的依据。科研的定义中强调“用科学的方法”艺术活动、体育活动虽然有创新,但不是用科学方法,也没有增加新知识。所以不是科学研究 (6)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目标、指标实现的可能性;技术路线的合理性。课题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体现科研选题的条件性研究初期先预试、小试、模拟实验。 2、科研设计要素:研究对象、实验因素、评估指标 3、科研设计的原则: (1)对照原则 科研设计中常见的对照方式包括: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 对照的目的:设立对照组,实际上就是寻找一个“参照物”或“对比的基础”,因为缺乏对照的研究是没有说服力的。目的:自然环境、实验条件和生物的变异影响实验结果。 对照的意义: 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2)均衡原则:除了要对比的因素不同以外,其它因素要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保证每组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是完全平衡的。即差别非其他因素不同所造成的。 (3).随机化原则:指抽样调查或分组时,样本来自同一总体,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而抽样或分组的方法。 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抽签、抛币、随机抽样(增加研究对象代表性)、随机分组(增

科研思路与方法

填空题,10分 1、医学研究最高层的方法是(哲学层次)的方法,是医学研究各种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 人们认识疾病和改造疾病的方法的理论,是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比较试验研究方法)、(逻辑层次的方法)和(哲学层次的方法)构成了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2、医学研究分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 3、中医药研究也同现代医学一样是一门(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为目的的(应用科学)。 4、医学活动是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5、科学假说形成的基础(事实依据)和(科学思维)。 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科学与技术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 判断题,20分 1、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验或调查、观察取得信息, 并对其进行加工,如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2、如果设计方法出现错误,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弥补。 3、中医药的研究方法是从临床研究,然后在进行实验研究。(临床到基础,理论到实践,宏 观到微观) 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衡一致,也就是所谓的齐同原则。除了处理因素外。 5、科研设计的三要素是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人和动物,而药物研究也可以使植物或矿物。 处理因素: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而给研究对象施加的各种干预措施。 实验效应:研究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相应效应或反应,也称试验效应。效应指标的有无或强弱应通过具体的指标来反映。 名词解释:25分 1、初始意念: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科研题目,总不会是瞬间完成的,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 思考,甚至可以说是苦思冥想的构思过程。问题的线索都是瞬间在脑海里闪现出来的,这种瞬间的闪念,又叫思想火花,哲学的说叫初始意念。 2、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 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3、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 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如:书信,手稿,会议记录,笔记等。 4、四段式:是科技论文中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与讨论。 5、科学假说:是人们从实验观察的事实出发,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抽象概括 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所探索的问题提出初步的、推测性的、带有假定意义的理论解释。 6、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获取事实资料。 7、科研设计的三要素:处理因素、研究对象、实验效应。 8、比较实验:又称对照实验,是医学科研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对照试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一个是对照组,用以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则是实验组,对其施加处理因素,以确定这个因素的效应。两个原则:设立对照、组间一致原则(齐同原则)。 9、齐同原则:齐同原则是指在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处理因素外,其他一切因素 应保持一致。 10、关键词:文献主题标引的一种形式,通过分析文献的主题,提炼出若干个代表性的名词 和词组,以供文献检索之用,3—8个为宜,又称主题词。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九、十章)

第九章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 是变量Y 的原因(或结果);或X 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 X X i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B. 为克服无法对总体进行整体检测的困难,大量的采用了相对容易获得的、对总体抽样的样本数据值。因而,计算样本平均数X 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 C. 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大变小,能灵敏地反应出来。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代数运算。 D. 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旦在数据分布中出现个别极端数据,就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二、填空题 1. ( )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

科研思路与方法作业

內容 : 1. 什么是科学研究? ( 5分) (1) 2. 什么是假说?假说有哪些特性? ( 5分) (1) 3. 形成假说有哪几种推理方法? ( 5分) (1) 4. 什么是文献?文献有哪几种级别? (5分) (1) 5 . 设对照组的方法有哪些? ( 5分) (2) 6. 什么是盲法?盲法有哪几种? ( 5分) (2) 7. 什么是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有哪些途径? ( 5分) (2) 8. 课题申请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分) (2) 9. 什么是科研设计?科研设计应遵守哪三个要素和哪五个原则? ( 5分) (2) 10. 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 ( 5分) (3) 11.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有哪几种类型? ( 10分) ........... 4~5 12. 什么是医学学术论文?包括哪些部分(主要回答哪些问题)? ( 10分) .. (3) 13. 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 15分) (3) 14. 请从内容、格式、特点方面比较文献综述和医学学术论文有何异同? ( 15分) ............................................ 4~7 1 什么是科学研究? ( 5分) 答:科学研究是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的认识活动,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最重要者是创新。 2 什么是假说?假说有哪些特性? ( 5分) 答: (1) 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准备研究內容的內在特征和规律,提出的一种假定的解释。 (2) 假说的四个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说明的推测性,解释的系统性及结论的可验证性。 3 形成假说有哪几种推理方法? ( 5分) 答:形成假说有三种推理方法: (1)类比推理:用已知的事物去设想未知的事物,实务上此方法用较多。 (2)归纳推理:将大量的现象经过综合与系统加工,找出共同的特征。 (3)演义推理:采用已知的规律和理论,解释另一个事物。 4 什么是文献?文献有哪几种级别? (5分) 答: (1).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以符号,图形,文字,声頻,视频等手段記录知识的载体,均可称为文献。 (2).文献可分为四个级别: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科研成果为依据撰写的论文,称论著。 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加工,整理,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

几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

博主按:学校每年都有“科技十佳”评选活动,也是我们研科协的一个品牌活动。去年给他们投票时,浏览了几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受益颇多。今天抽空整理了一下分享出来,希望使更多的人受益。俺们都是“小罗罗”,也请“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同时感谢这几位研究生的无私分享。 1. 陈兆权:华中科大电气学院 本人参加课题三年多,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1. 创新研究的灵感来源 创新对我而言,我理解为“温故而知新”。一开始接触课题,即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很雄厚,面对未知的科研对象,也是很陌生的。我的灵感大多来自对前人的科研思想的钻研,把相关的前辈的文献都下下来,仔细琢磨,对照能否为我所用,对我有无启发。我的课题涉及的是微波放电内容,微波的频率处于射频与红外之间,它是电磁波,必然具有电磁波的共性,同时也有他自己的个性。因而,我常会了解射频波段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把它的理论拓展一下,看用到我的课题里,能否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另一方面,红外频段的研究应用,理论和技术上也较成熟,我也吸收这一部分的知识,比照它能否用来解决我遇到的难题。每每如此,往往有所收获。迁移与改良的方法,加上具体应用时的修正,交叉融合,便有了灵感! 2.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检索文献是科研之前必须充分做到位的事,如果您有一个想法,您就要了解这个想法是否被前人想过且验证过。往往是,前人已经做过了,

我们不知道,还是孜孜以求的研究并实现那个想法,这就会浪费精力,且无很大的意义。现在,好在是网络很发达,外文找“Google”,中文用“百度”,可以较好的帮助我们避免漏网之鱼。但是,专业的文献往往不能被两大搜索找到,这就需要进入您所在领域的数据库里去检索。检索时,注意改变关键词哦,尽量把同义词都检索一下!可能大多检索到的文献,不是您想要的,我的方法是,先看人家摘要,把与自己想要的下到自己电脑;然后逐一翻看,如果第一遍读过,一点感觉没有,就拉倒垃圾箱里,如果有点兴趣放一个文件夹,特感兴趣放另一个文件夹,留着慢慢品味呗。还有就是多认识朋友,告诉他们你的主要研究内容,顺便了解人家的研究内容,那么你们就可以资源共享啦! 3. 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写作对于我们初学者,确实很陌生,也很头痛!我的做法是,先把中文的提纲理一下,最好先用中文写一遍,然后再翻译成英文的。这个应该很有必要的,我们大学的英文写作方法,与科技英语写作是不一样的,本来外语对我们就很陌生,您要开始就写外文,很可能词不达意,结构混乱。开始写初稿追求一气呵成,不管有没有用全写出来,千万不要放过那些离奇的想法哦;写完初稿改上一两遍,放个两三天在改一遍,再放几天,再改一遍,改个五六个循环,估计差不多再投出去,千万不要一冲动就投稿哦。这个是长江学者卢新培教授教我的,嗨嗨!如果自己的导师不是特忙,尽量把自己的第一篇大作送给导师,请他帮你修改,我的第一第二篇都是我的导师刘明海教授帮我改的!但,不可

华师18年9月课程考试《教育科研方法》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1: 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A: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B: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 C: 常模调查和比较调查 D: 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本身要有研究价值、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另外还要有 A: 可行性 B: 哲理性 C: 逻辑性 D: 独特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 课题审查 B: 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控制的实验是 A: 真实验 B: 前实验 C: 准实验 D: 探索性实验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以下哪一种方法属于研究过程实施阶段的方法 A: 确定课题的方法 B: 查阅文献的方法 C: 研究设计的方法 D: 形成事实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 索引 B: 论文 C: 手册 D: 综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A: 分类 B: 审核 C: 归纳分析 D: 演绎分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如果按研究目的划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以及

B: 描述研究 C: 实验研究 D: 预测研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A: 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课题论证的目的是 A: 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A: 书籍 B: 报刊 C: 教育档案 D: 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 开放式问题 B: 事实性问题 C: 态度性问题 D: 封闭式问题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 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以下那类方法事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划分的 A: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B: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D: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6: 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 A: 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 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毕达哥拉斯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管理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要求 1.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认真完成作业,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操作技能和形成教育科研的能力。(具体详细内容见各章的教学要求) 2.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方法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

参加教育科研实践,并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结合工作,进行教育科研的选题、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逐步树立科研治校的思想,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当超前意识的先进性,同时根据学生在职的特点,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知识范围选择适当,突出应用性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数为90学时。 教学内容离职 进修 业余 进修 函授进 修 面自

授学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 题的方法 第三章教育科研的 设计 第四章文献法与内 容分析法 第五章调查法 第六章观察法 第七章实验法 第八章研究结果的 定量描述 第九章研究假设的 统计推断 第十章研究结果的 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十一章研究的评 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