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薄壳山核桃育苗与造林技术

薄壳山核桃育苗与造林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育苗与造林技术对于山核桃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薄壳山核桃育苗与造林技术。
一、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1. 树种选择选择抗寒性较强、生长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的薄壳山核桃树种进行育苗,如蒲县薄壳山核桃、榆阳薄壳山核桃等。
2. 基质选择选择适宜的基质进行育苗,常用的基质有腐熟的腐殖质土、河沙、腐叶土等。
3. 播种时间薄壳山核桃的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
4. 播种方法先将薄壳山核桃坚果浸泡在温水中浸种24小时,去掉浸水后的核桃壳,然后将核桃放入湿润的砂子或基质中,覆盖适量的基质即可。
5. 养护措施种植后,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燥。
控制室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保持适宜的湿度。
苗期要注意不要过度灌水,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二、薄壳山核桃造林技术1. 土壤选择薄壳山核桃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酸碱度适中(pH值在6-7之间)。
2. 圆形造林方式薄壳山核桃树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以采用圆形造林方式,将靠近溪流或雨水集中的地方选作中心,按照半径20-30米的圆形范围进行造林。
3. 树行距和株行距薄壳山核桃的树行距一般为6-8米,株行距一般为3-4米,以保证树木之间的适当间隔,便于生长和管理。
4. 抚育措施种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枝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和空气的流通。
适时浇水,补充养分,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5. 土壤改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可进行土壤改良,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薄壳山核桃育苗与造林技术对于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的采取上述技术措施,才能够培育出健康、适应性强的薄壳山核桃苗木,有效地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薄壳核桃早实丰产栽植要求及技术探讨

薄壳核桃早实丰产栽植要求及技术探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薄壳山核桃一类的保健型干果已经逐渐步走进家庭。
且随着国内外核桃量需求的增大,江浙、云南和湖南等地区也掀起了种植核桃热。
江苏省长江流域、淮北和沿海等地区种植的薄壳山核桃生长速度快、结果早、产量较其他地区大。
因此如何结合这类地区的环境特点,促进核桃的早实丰产就成为了核桃种植中的热点话题。
下面笔者以江苏地区为例,以薄壳山核桃在江苏地区的具体生长现象提出相应的早实丰产技术。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引言薄壳山核桃的核仁是高档保健品,其养生功能备受国外市场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薄壳山核桃在国内的市场也逐渐打开。
且随着国内核桃需求量的增大,让国内很多地区都掀起了种核桃热。
江苏省是核桃的种植基地之一,由于其气候优势,该地区只要能够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就能够实现核桃的早实丰产。
下面笔者就核桃在苏州地区的具体生长结果表现做简单分析。
1 江苏薄壳山核桃生长结果表现1.1 核桃在江苏地区的适应性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对气候有很严格的要求,江苏地区无论是温度环境、降水量还是无霜期都能够满足核桃的具体生长要求。
1.2 速生性剥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生长滞后于根系生长。
第1年核桃新根生长约为50~70cm,第2年外围延长枝长度可达140~160cm,速生性强。
因此在进行剥壳山核桃种植时应考虑好种植行距,避免被封行。
1.3 早实丰产性剥壳山核桃一般10a左右才能结果,15~20a才能达到盛果期。
嫁接后的核桃树早实性强。
例如2006年在宿迁种植的300株核桃嫁接苗,2007年有70%的雄花开花株率,有18%的雌花开花株率;2008年有69%的雌花开花株率,单株花序最高可达14个,开花47朵。
经统计发现,嫁接苗定植后的5~6a,核桃树开始结果,8~10a 进入盛果期,且盛果期能够持续50a以上。
2 早果丰产栽培技术2.1 建园栽植薄壳山核桃品种多样,不同品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生态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它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核桃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薄壳山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薄壳山核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薄壳山核桃对pH值的要求在6.5-7.5之间,较适宜于中性土壤。
在种植薄壳山核桃之前,可以在土地上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机肥,同时也可以施入适量的磷、钾和微量元素,这样可以为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品种选择薄壳山核桃的品种繁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薄壳山核桃的品种应该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
常见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有巴东利、嘉乐核等,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育苗薄壳山核桃的育苗一般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
选用病虫害少的优良母树作为接穗源,用良种杂交繁育出来的优良砧木作为砧木,进行嫁接。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的湿润,适度施入有机肥,定期浇水和松土,促进苗木的生长。
四、管理1. 浇水管理:薄壳山核桃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而在果实成熟期,要适当减少水分,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2. 施肥管理:一般在春季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基肥和追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入氮、磷、钾等元素,可以促进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结果。
3. 病虫害防治:薄壳山核桃常见的病虫害有核桃小绿叶蚜、核桃根颈腐烂病、核桃褐斑病等。
要定期巡视果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薄壳山核桃的危害。
4. 修剪整枝:薄壳山核桃在结果期需要进行修剪整枝,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五、采摘储存薄壳山核桃采摘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要在核桃成熟时及时采摘,以保证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年第38卷第11期【导读】薄壳山核桃是集优质坚果、园林绿化、木本油料和珍贵木材于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的历史有120多年。
相比柑桔、苹果等水果,薄壳山核桃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多少显得有些陌生,但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在为产业的发展默默奉献。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摩西哥,1900年引入我国,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薄壳山核桃具有果壳薄、含仁率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的亲睐,消费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薄壳山核桃坚果年产量仅1000t 左右,而且主要用于苗木繁育,由此可见薄壳山核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1]和富根容器苗育苗技术的攻克[2-6],薄壳山核桃已推广到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十余个省份。
薄壳山核桃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建园方面。
第一,品种问题突出。
一方面,部分果农对薄壳山核桃这一外来树种认知度不够,误种植了薄壳核桃。
实际上,前者属于胡桃科山核桃属,后者属于胡桃科核桃属。
另一方面,薄壳山核桃品种命名混乱,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
由于种苗来源不同,在新建果园中,同一个品种的种苗可能名字不同,而不同品种的种苗可能名字相同,导致授粉品种搭配错误,影响坚果产量。
第二,苗木质量问题。
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采用传统的直接播种育苗的方法,培育的裸根苗,主根发达、侧根少,导致苗木移栽成活率很低,恢复期长,建园慢,后期会生长成“小老苗”,直接影响果园经济效益。
对此,富根容器苗培育技术应运而生。
富根容器苗包括小容器苗和大容器苗,可以培育侧根发达的富根容器苗。
江苏泗洪县城东碧根果生态园2018年春种植薄壳山核桃富根小容器苗(2年生苗)成活率99%以上,且恢复生长快,2019年苗木枝条平均生长量均在1.5m 以上,地径平均生长量2cm 以上。
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无涩味,营养丰富。
薄壳山核桃是保健型干果的显著代表,在国内外的需求量均较高。
薄壳山核桃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喜湿润且温暖的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2℃为最佳。
薄壳山核桃耐高温,且耐寒性优良,即便是-15℃也不会受冻害影响,但花期一旦遇到低温冻害,将会影响花的发育以及开花授粉。
薄壳山核桃幼年期需要相对阴凉的环境,应积极落实好人工遮荫工作。
薄壳山核桃种植应该综合考虑多种条件,如建园条件、温光水肥管理等,只有采取合理的丰产栽培技术,将施肥、修剪、除草等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确保薄壳山核桃产量稳步提升,保证薄壳山核桃高产。
1建园方式选择土层相对疏松且深厚的区域建园,同时要求建园地水源充足、背风向阳。
建园时,需要合理选择栽植品种,并严格依照园地立地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栽植密度;同时,由于薄壳山核桃是雌雄异花植物,自交结实率低,还应重视品种的搭配情况、关注地块的栽植需求,一般应选择3个以上具有较强亲和力、雌雄花期相遇、可相互授粉的薄壳山核桃品种,品种间合理布局,提高结实率[1-2]。
薄壳山核桃建园定植应选择在发芽前或落叶之后开展,大苗应该带土球移植,一至二年生小苗移植需要多留须根以及侧根,并蘸泥浆,以免根系出现失水情况,影响其成活率。
2肥水管理对于薄壳山核桃,应该积极落实好施肥工作,重视有机肥的使用。
秋季对土壤进行深翻后施肥,施肥量应根据树龄而定。
薄壳山核桃在实际种植中,需水量较大,且不同生长期对于水分的要求差异明显。
一般在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要求水分适量;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薄壳山核桃的开花期,忌连阴天;6—9月是薄壳山核桃裸芽以及果实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雨量的需求较为明显,应保证水分充足。
薄壳山核桃应该每年开展3~4次灌水工作,灌水后进行适当的松土和除草。
一旦发现林地内出现积水,需要及时排除。
3整形修剪3.1整形薄壳山核桃树多采取主干疏散分层形树形,一般要求将树高控制在7m 以下,通过3~5年修剪形成主干疏散分层形树形。
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近年来,安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江淮地区发展更为迅速,涌现出一批树体好、结果早、果品优、质量高的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但是由于品种配置不合理,栽植密度大、抚育管理跟不上,出现造林后苗木生长慢、病虫害多、结果晚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本文从标准化的角度,提出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以期提高薄壳山核桃的综合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薄壳山核桃林业标准化栽培内涵林业标准化是以林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林业标准化原理对林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控,促进林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林业标准化,提高林产品特别是食用林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利于提升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林业产业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林业产业良性循环。
薄壳山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涵盖了林地选择与整地、苗木选择与品种配置、栽培技术、水肥管理、整形修剪、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本文根据江淮地区特有的气候、土壤、降雨等条件,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以期促进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的提升。
二、江淮地区栽培的区位优势江淮地区主要包括安徽中部、江苏中部和北部、河南南部区域,区域纬度为28°-34°N,与薄壳山核桃原主产区的纬度相当。
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资源充裕,雨热同期,年降雨量约1000mm,年平均气温14.7℃,海拔多在60m以下;地形有丘陵、冈地及平原,相对平缓,土壤较厚。
区域内传统农业发展较为完善,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区域,林业产业发展也较为迅速。
但近年来林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留存的树种多为杨树,地方优势和乡土树种发展速度缓慢,严重制约着林业产业的发展。
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等,江淮地区是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理想区域。
薄壳核桃培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资料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嫁接苗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LYSX(2014)47])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美国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4711])培训资料美国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句容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美国山核桃试验基地句容能宁达碧根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美国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一、前言美国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又名薄壳山核桃,果实俗称碧根果、长寿果,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世界上五大干果树种之一,是集用材、景观和果用于一体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
美国山核桃原产美国,我国引种已有100年的历史,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东至福建,西至成都,都有栽培,但都还没有规模化大面积栽种。
至今未形成产业化的主要原因是:实生繁殖,产量低而不稳;育种进程缓慢,优良品种资源匮乏;规模化扩繁技术落后,良种苗木供不应求;基础研究薄弱,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
美国山核桃传统的实生栽培挂果迟,12年挂果,15年才进入盛果期,前期收益太慢太少,以致多数爱好者望而却步。
近年来,国家已把发展美国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种植定位成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战略,赵树丛局长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赋予核桃新的历史使命”。
国务院于2015年1月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部署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木本油料树种种植面积从现有的 1.2亿亩发展到2亿亩,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2015年6月,江苏省林业局为响应国务院号召,印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发展江苏省木本油料的重点任务,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成20个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示范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及重点苗圃,木本油料林面积从现有的3万亩发展到5万亩,年产薄壳山核桃等优质食用油2万吨左右。
我国薄壳山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年份 产量 / Yt T 单价 产值 / 美元 ・g ) / 7 ( k J美元 产量 / rt Z
饮食结构和国民经 济建设重要 的物 质基础_ 。我 】 剖 国引种薄壳 山核桃已有 10多年的历史 , 0 但仍未形成 大规模 商 品性 生 产 。笔 者 在 对 美 国薄 壳 山 核 桃 商业化生产现状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 针对 目前我国 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过程 中: 在的主要问题 , 提出了 我 国薄壳 山核桃 产业 发展 的策略 与建议 , 旨在 为薄 壳 山核桃引种和开发利用提供:论依据。 哩
聊 城 等地 已有局 部规 模 性 发 展 , 国总 产 量 约 2 0 。 全 0 t
品种 。但 有关 薄壳 山核 桃 的成花 机制 、 花芽 分化 与性 别调 控 、 雌花促 成 、 化 机 理 等方 面 的基 础研 究 还 很 矮 薄 弱 。相 应 的品种 配 置 技 术 、 型 养 成技 术 、 体 结 树 群 构 调控制 技术 、 水肥 控 制关 键 技 术 、 虫 害 防治 技 术 病 等 远不 能满 足产业 化 发展 的需要 。 4 我 国薄 壳 山核桃产 业 发展 策略
专 论 综
陇
d i1 .9 9 ji n 10 - 1 1 2 1 .4 0 1 o:0 3 6 /.s .0 0 8 0 .0 2 0 .0 s
我 国薄 壳 山核 桃 生产 现 状 与产 业化 发 展 策 略
彭方仁 李永荣 郝 明灼 梁有 旺 , , , , 谭鹏鹏 翟敏 ,
生塑 — —
产量 / t 万
表 1 美国薄壳 山核桃坚果产量 、 均售价及 年产值 ( 00 2 1 ) 平 2 0 - 0 0
全
产值 /Y T 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35):11458—11459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王淼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刘广勤l,张俊1,张勇2姜惠丽3(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薪,江苏南京210014;2.江苏省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生态园,江苏泗洪223900;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在总结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近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江苏薄壳山核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现状;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6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l(2007)35—11458—02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又名长山核桃、碧养高、风味好,含油脂71%,蛋白质9%,碳水化合物13%,根果、长寿果,因原产美国,故名为美国薄壳山核桃、美国山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成分,每千克果仁约有1.34核桃【l-21。由于其种仁营养高、风味好,薄壳山核桃在国内外亿J热量旧,素有“宇航员食品”之美称。市场上价格一直走俏12-3]。2.2保健价值美国资料表明,一个人每天吃3~5个薄壳江苏引种薄壳山核桃100多年来,一直处于零星分散山核桃仁(约30g),胆固醇可降低5%,患心脏病的危险性状态闱。但由于近几年来薄壳山核桃市场行情居高不下,全可以降低10%,因此,薄壳山核桃仁在美国是畅销的健康省各地纷纷引种,并开始进行规模种植。为确保新一轮薄壳食品。山核桃健康稳定的发展,笔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进2.3丰产性目前,江苏普遍结果的大树基本都是实生行总结,旨在为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树,良莠不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内一棵解放初期定植的薄1江苏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历史壳山核桃,树龄50多年,每年产果50多k譬,按其树冠投影
1.1区域引种阶段(1900.1949年)1900年左右由美国女折算产量超过6000kg/hm2,丰产性好。多点试验也表明,良
教士邵某从美国带来长山核桃种子至无锡江阴播种,育苗好管理条件下定植后第6年产量约1480。2250kg/hm2,盛
10株栽植酗。此后金陵大学和中山陵园等单位及个人又陆果期持续时间可达50。80年t2-31。
续从国外引种种子和枝条。2.4早果性薄壳山核桃实生繁殖结实迟,10年左右才开I.2适度栽植阶段(1950。1969年)解放初期至60年代始开花结果,15.20年才进入盛果期,这由薄壳山核桃实生末,南京市园林局及中央林业试验所响应国家城市绿化和经繁殖时的生物学特性所致[71。嫁接苗则具有一定的早果性。济林果相结合的号召,繁殖育苗,定植在南京不少街道,同时笔者于2006年春在宿迁泗洪定植2.00hm2600株“苏引2江苏省盐城建湖县和盐都县及扬州市郊等地亦相继栽植。号”薄壳山核桃,2007年70%的开雄花,18%的开雌花,且1.3停滞阶段(1970.2000年)该阶段受政治和栽培技术有部分坐果。的制约,薄壳山核桃婚种植停滞不前,许多成年树,因未能2.5速生树种。木材优良薄壳山核桃的木材结构细密,力按预期结果而被砍伐。学强度高,坚固强韧,木材色泽美观,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1.4规模种植阶段(2001年至今)受薄壳山核桃市场的易翘裂,目前作为高档木材广泛使用0-2·61。20年树龄的薄壳山影响,进入21世纪后,江苏各地相继开展薄壳山核桃的规核桃胸径30cm,材积达0.4m3,每公顷地的材积达75.0m3。模化栽培工作。2003年盐城大丰林场在省科技成果示范计2.6优良的行道树和绿化树种薄壳山核桃树干端直,树
划项目的支持下率先规模种植示范林13.33hm2、示范果园冠近广卵形,生长快速,耐水湿,可孤植或丛植,为很好的城
0.67hm2;近年来,南京六合雄州镇、常州新北区孟河镇及金乡行道树和绿化树种【1.2¨-。坛市茅麓等地区均发展1.33~6.67hm2规模不等的果园,泗2.7良好的抛光材料薄壳山核桃的果壳经粉碎后是一
洪地区更是走在江苏各地的前列,2005~2006年连续规模种高级抛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3】。种植近66.67hm2,成为江苏薄壳山核桃规范化栽培示范区。3江苏薄壳山核桃发展优势及种植现状2对薄壳山核桃种植特点的再认识3.1发展优势江苏长江流域、淮北和沿海地区的气候条
2.1营养价值薄壳山核桃壳薄仁厚,出仁50%以上,营件较好地满足了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因子(表1)。张日清等裹1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的气候优势
”””“℃℃℃℃℃dmm
原生境(美)28。一3605.2—20.23.8。12.125.6。29.4—22.8。一12.24350-5400180。2801000。1600
南京32。1’15.3
1.628.1—14.04589224.21106
宿迁33。8’一34*25’13.0—15.30.426.8。27.5—23.44500.5500205910
辇蕉丝:丝,二≥垒:垫:!!:2=!璺:主!:Q2垒:!=21:垒=!Z:Q堡笪Q11791坠l100
基金项目2007年度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农业基地项目:泗洪县西南岗红山万亩林果复合高效生产基地建设。作者简介刘广勤(1965一),男,江苏丰县人,副研究员,从事特色果菜高品质栽培研究与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07.07.19
明确指出江苏是薄壳山核桃的最佳适宜区阱5目。江苏作为全国较发达的地区,消费水平的快速增长为薄壳山核桃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万方数据35卷35期刘广勤等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3.2种植现状3.2.1种植范围。薄壳山核桃在江苏的种植,已由解放初期的江阴和南京两地,发展到1982年的南京、盐城、建湖和扬州闻;2003年后快速发展,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遍布南京、盐城、扬州、常州、无锡、镇江、宿迁,基地县主要有南京六合区、宿迁泅洪县、盐城大丰市以及常州的新北区、金坛市、溧阳市。3.2.2种植规模。据1982年江苏省果树资源普查统计资料,薄壳山核桃在南京、盐城和扬州分别种植0.40、0.90、1.30hm2C41。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春,规模种植的泗洪66.67hm2,六合6.67hm2,大丰14.00hm2,新北区2.00hm2,金坛2.00hm2。溧阳2.67bm2,全省种植规模不少于100.00hm2。3.2.3种植形式。解放初期,薄壳山核桃作为行道树为基本栽植形式。目前,江苏新发展的近100.00hm2薄壳山核桃,80%以上为规范化的干果园,种植目的也由绿化环境转移到经济林果上来。4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4.1制约因素4.1.1市场不成熟。解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迟缓,人们的生活在温饱线上徘徊,对薄壳山核桃等优质农产品仅局限于高档礼品消费。4.1.2实生苗栽植。解放前后定植的薄壳山核桃基本上是实生苗,结果较迟,一般10.12年才能开花结果,15。20年才能达到预期较为满意的产量,并且结出的果实差别很大,大小、饱扁不一,尤其是实生后代中仅有0.3%的植株产量较高并且保持稳产171,极大地限制了薄壳山核桃效益的发挥。4.1.3嫁接困难。薄壳山核桃同胡桃科其他树种一样,由于受伤流的影响,嫁接愈合、成苗受到一定的抑制,无性繁苗受到限制【q。4.1.4缺乏管理。薄壳山核桃本身白花不孕,且花期很难相遇,授粉不良,生理落果严重。多年来薄壳山核桃树多放任生长,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其潜在的生产能力既得不到认识,更得不到发挥。4.1.5科技投入不足。由于受项目的限制,南京潜在资源有待挖掘,国内外新育(引)一些优良品种(系)急需评价,建立密植早果丰产栽培规程刻不容缓。4.2发展策略目前,全球薄壳山核桃年产为18万t,美国年产15万t,出口仅1万t,我国只有20t【B1。按人均年消费0.15kg(美国为0.50kg)的低水平计算,仅国内每年至少消费20万t,需种植薄壳山核桃1.33万hm2,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江苏薄壳山核桃的发展策略是: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4.2.1优选良种。薄壳山核桃国内优系不多,国外种群多样,品种选择需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淮北及沿海地区优先考虑“苏引2号”、“苏引3号”、“苏引5号”和“苏引7号”,长江流域可选择“苏引2号”、“苏引3号”和“苏引7号”。定植时,合理搭配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确保授粉品种占全园定植棵数的比例不小于10%,且必须与主栽品种的花期相一致。4.2.2实行无性繁殖。基于薄壳山核桃存在随种子重量的增加而1年生苗生长量增大的特点,生产中使用的种子以不小于8g为宜;催芽前可用赤霉素100mg/L浸泡7-9d,
促进幼苗生长;苗后20—40d,选用发育充实枝条嫁接,可实现播种当年嫁接出圃。基于薄壳山核桃根系受损后恢复缓慢,选用40emxl5cm网眼袋育苗,这样可以避免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的根系伤害,栽植后不需要经过缓苗期。4.2.3定向栽培。薄壳山核桃既是世界著名的干果,又是高档木材树种,还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有的放矢,定向栽培(行道树、生态林、果园)。实施复合种植是薄壳山核桃果园化栽培的优化途径,要选择对核桃醌毒害反应不敏感的植物种类。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市场需求,要了解信息,做好预测,选择市场潜力大的作物与薄壳山核桃搭配。4.2.4园艺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园的同时,实施规范化管理,精耕细作,主推开心整形,雄花疏除,人工授粉,树盘覆草,配方施肥等技术,确实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参考文献【1】吴耕民.中国温带落叶果树【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19—729.【2】董凤祥,王贵禧.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3】习学良,邹伟烈,范志远.薄壳山核桃良种及早实丰产技术fJ】.林业实用技术,2006(1):12—14.
[4】郑光辉.江苏省果树资源普查统计资料[z1.南京:江苏省果树资源普查办公室,1985:305.
【5】张日清,李江,吕芳德,等.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107—109.【6】吴文龙,间连飞.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11-13.【7】王白坡,钱银才,戴文圣,等.美国山核桃实生引种后代的变异m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4):337—342.【8】张日清,吕芳德,何方.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I原生境与新生境自然条件比较[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2):l一5.
·+-+-+-+-+-+一+-—_卜-+-+-+-+-+-—卜-—卜-+*+一+-+-+-+-+-‘-+一一。—卜-—+.-。—卜-。·卜-+-—●一-。-+--—卜-—●一-‘—卜-—卜-‘-卜-。-+一一。‘卜-—卜-—卜·‘●一-—卜··●一-—+--。·●一-。·卜一—卜-··卜·(上接第11457页)【61】潘林娜.猕猴桃的加工和综合利用【刀.食品工业科技,1993,6(1):24-29.【62】KUME,HIDE.日本公开特许,JP05236931[s].1993.【63】TELLO-SOLISSR,VALI.E-GUASARRAMAME,HERNAND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