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西成客运专线XCSDJC-1-2标段接触网工程

编号: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成客运专线四川段四电工程指挥部二○一五年九月六日发布二○一五年九月七日实施

西成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川陕省界至江油站段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确认下锚补偿装置在现场的安装位置,检查各项零部件是否合格,严禁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零部件。

3.技术要求

轮体必须垂直,用水平尺检测。制动卡块咬住轮齿。通过螺栓轴和固定底座上的调节板调整轮体。

轮体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并完整无损,转动灵活,补偿绳不得有松股、断股等缺陷,不得有接头。

坠砣完整,表面光洁平整,坠砣串排列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并保证坠砣不被支柱或其他物件卡滞。

在张力状态下,对所有连接螺栓再次紧固,紧固力矩符合安装指导书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的施工程序为:承力索下锚棘轮底座安装、接触线下锚棘轮底座安装、棘轮组与固定底座连接、棘轮组与接触网连接、棘轮装置调整。

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

1.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装培训,并进行样板示范安装,使其清楚安装技术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合格后方可上岗。

2.按施工计划从库房领取安装所需材料,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棘轮转动是否灵活等。棘轮示意图:

2-棘轮轮体 3-连接螺栓 4-双头螺杆 5-棘轮连接架

图1-正线棘轮

安装底座

作业人员带绳及滑轮上杆,系好安全带,将滑轮固定在支柱可靠

位置,放下绳索,地下人员将底座绑好拉上杆子,杆上人员按设计要

求将棘轮补偿底座安装到位,安装后必须用水平尺检验底座水平度,

将底座调整到位,拧紧螺栓螺母(安装底座时分清线路侧和田野侧方向,防止装反)。承力索、接触线下锚补偿棘轮排列形式见下图 2。

图2-承导线棘轮排列形式图

1.承力索下锚底座安装

⑴用螺栓、螺帽、垫圈把两件本体连接在H型钢支柱两侧面上,并保证四块钢板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预紧螺栓。

⑵将上固定角钢用螺栓、螺帽、垫圈与底座本体连接,调整位置使角钢相对支柱中心面左右对称,预紧螺栓。

⑶将连接角钢用螺栓、螺帽、垫圈与底座本体和上固定角钢连接,调整位置使其相对支柱中心面对称,预紧螺栓。

⑷将连接角钢先用螺栓、螺帽、垫圈与底座本体连接,并调整位置,

使角钢相对支柱左右对称,保证安装棘轮装置的上下孔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以便于棘轮补偿装置的安装。

⑸调节板用于调整棘轮补偿装置垂直,用螺栓安装连接角钢的下部,中间孔位于连接角钢对应的长孔中心位置,预紧螺栓。

⑹最后调整,上下连接角钢之间的距离;保证安装棘轮补偿装置的上下孔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且不能偏置。用扭矩扳手把所有螺栓拧紧到设计力矩,并拧紧背紧螺帽。

⑺承力索下锚棘轮底座各连接螺栓如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详细安装参照产品安装手册。

图3-承力索下锚棘轮底座安装示意图

2.接触线下锚底座安装

接触线下锚棘轮底座安装参照承力索下锚棘轮底座执行,最后调整,上下连接角钢之间的距离;保证安装棘轮补偿装置的上下孔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且不能偏置。用扭矩扳手把所有螺栓拧紧到设计力矩,并拧紧背螺帽。安装好如下图所示,详细安装参照产品安装手册。

图4-接触线下锚棘轮底座安装示意图

棘轮组与固定底座连接

出厂时厂家已经将补偿绳缠绕在棘轮轮体上,从库房领料时作业人员检查棘轮补偿绳是否完好(补偿绳是否脱出槽道、补偿绳是否扭力、棘轮槽道是否完整等),不合格产品禁止上道。根据现场施工温度,按照设计院提供棘轮安装曲线表调整补偿绳在轮体上的缠绕圈数。地面作业人员用绳索将棘轮组整体绑好拉上杆子,杆子上作业人员按照要求将棘轮组与棘轮底座按要求进行连接好(安装棘轮组时注意分清承力索和接触线,防止装反)。补偿绳缠绕方式如下说明:

①先缠绕大轮上的补偿绳,将补偿绳一端楔紧在大轮本体上,转动大轮缠绕补偿绳,根据线路设计要求,调整补偿绳在轮体上的缠绕长度,留出预留长度,保证有足够的补偿量,用细铁丝将补偿绳和棘轮本体扎住(安装完毕后去掉),以免在后续安装过程中发生散乱(如图 3 所示)。

②缠绕小轮上的补偿绳,将补偿绳两端分别楔紧在小轮上,转动大轮,将补偿绳缠绕在两侧小轮上,留出预留长度,同样用细铁丝将补偿绳和棘轮本体扎住(安装完毕后去掉),以免在后续安装过程中发生散乱(如图 4 所示)。

图5 大轮补偿绳缠绕方向图6 小轮补偿绳缠绕方向

③将补偿绳正确装入平衡轮内,并使其与承力索或接触线端相关零件连接,如图 5 所示。

图7 平衡轮上补偿绳安装示意图

螺栓销的螺母不许拧紧,以防影响平衡轮转动,导致小轮绳两边不平衡;开口销安装后一定要掰开。

连接螺栓穿向:棘轮底座本体与支柱连接螺栓统一由支柱内侧穿向支柱外侧,上、下部连接角钢与底座本体连接时螺栓统一由连接角钢穿向底座本体,垂直地面螺栓有上向下穿,棘轮转动轴螺栓由上向下穿,与棘轮转动轴连接的棘轮支架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

坠砣限制架安装

坠陀限制架统一装在线路侧,安装高度按照H型下锚柱孔位进行安装,螺栓穿向如下图:

坠陀限制架底座与支柱连接的螺栓统一穿向支柱中心,坠陀限制架

与限制架底座连接的螺栓、坠陀抱箍与坠陀限制架连接的螺栓统一由田野侧穿向线路侧,限制架垂直地面的连接螺栓统一由下向上穿。

棘轮组与坠砣和承、导线连接:

①棘轮组与坠砣连接

Ⅰ、安装条件

a、坠砣限制架和棘轮已装到支柱上,坠砣已准备好。

b、从棘轮中心到楔形线夹终端线夹连接点的补偿绳长度已确定,且符合设计要求。

c、制动卡块和轮体中心对齐,并连接牢固,轮体应牢牢固定在制动卡块上。

Ⅱ、安装连接

a、按要求量出从轮体中央到楔形终端线夹连接点补偿绳的长度。

b、如需调整补偿绳长度,拆除楔形终端线夹,按标准长度安装上楔形终端线夹。

c、用链条葫芦将坠砣串提到楔形终端线夹位置,并与坠砣杆连接牢固,坠砣串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d、坠砣杆应顺直,坠砣外观应平整光洁,坠砣串排列整齐,其开口相互锚位180°,坠砣单个实际重量应用油漆白底黑字标注在开口的反侧,开口方向一致,坠砣重量标志应上、下对齐。坠砣串随温度上、下移位应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坠砣串距地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0~-100mm。坠砣限制架顺线路方向两固定角钢水平中心线应在同一垂面内。

e、用链条葫芦放下坠砣串。

②与承、导线连接(即棘轮补偿与已架设需紧线的承、导线连接)

a、将复合绝缘子连接到平衡轮上。和平衡轮连接部分螺栓均由上向下穿(如下示意图),提前做好落锚时用的钢丝套子,并在两端安装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将一端与平衡轮上的 M22 型耳环杆连接承力索,另一端与绝缘子连接。起锚时将承、导终端线夹连接到绝缘子上。

b、将钢丝套子与支柱可靠连接并连接链条葫芦,再在已架设要紧线(即正式落锚)的承力索或接触线安装另一紧线器,中间串链条葫芦(把链条葫芦应拉到最长)

c、紧链条葫芦,直到轮体脱离制动卡块,按设计要求调整坠砣 b 值(坠砣底至地面的距离)。使承力索或接触线靠近棘轮方向,以便将承力索或接触线连接到复合绝缘子上。将绝缘子与承力索或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连接,固定好销钉,销钉两边同时掰开60°。

d、检查所有连接件,并确认无误后,慢慢松开链条葫芦,拆除紧线器和链条葫芦。

棘轮组调整

①检查制动卡块到轮体间的距离为15mm-20mm,未达标的应进行调整,直到达标。

②调整间距,首先松开4个连接螺栓,将制动卡块调整到距轮体15mm-20mm。确认达标后,循环紧固4个固定螺栓,用力矩扳手检测,达到设计要求。

6.劳动组织

劳动力组织方式:

施工劳动组织根据情况对机械、工期及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施工人员应结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6-1主要人员配置

7.材料要求

材料到达库房后管理人员应对对到货材料和铁道部检验站出具的检验通知单核对,检查检验通知单上面是否存在不合格产品,如有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挑选,单独存放禁止上道,对检验合格产品报相关单位进行报验。

施工前,发料及接料人员应仔细对材料及零件进行检查,对存在缺陷的材料或零件禁止进行上道,并单独存放。

领料时对棘轮补偿绳及时进行检查,避免存在散股、断股现象,并对棘轮框架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运输时变形,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设备机具按照满足施工要求进行配置。

表8-1施工机具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领料时及时检查材料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上道。

运输中采用防护措施,避免运输不当导致棘轮变形。

严格安装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导手册进行安装。

材料到场后按照铁道部检验站提供的检验合格通知单核对到场物资,在供货商、监理的监督下进行开箱检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服;作业时不得打闹嬉戏,注意力要集中,施工作业人员严禁饮酒或酒后作业。

作业人员不应站在桥边沿,防止高空坠落。桥上桥下传递工机具时要提前通知。

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雾天能见度低时,应在距施工点两端300米外、设置防护和警示标志,防止其它车辆危及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安全。

施工安装后,及时回收包装废弃物,不随意丢弃。

施工弃渣、废料等弃于指定地点。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理。禁止乱丢乱弃,污染水源。

.

梁板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

Xxxx高速公路 梁板预制及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梁板预制及安装技术规范及设计要点 2、钢筋、模板、垫块 2.1、基本要求及实测项目 2.2、施工要点 2.3、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2.4、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2.5、安全生产 3、后张法梁板预制、张拉压浆 3.1、基本要求及实测项目 3.2、施工要点 3.3、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3.4、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3.5、各道工序填报表格 3.6、安全生产 4、梁板安装 4.1、基本要求及实测项目 4.2、施工要点 4.3、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4.4、安全生产

1、梁板预制及安装技术规范及设计要点 1.1、曲线桥梁长严格按照布梁图内预制梁长表尺寸执行,各桥边孔预制梁长注意调整预应力钢束及普通钢筋跨中直线段长度,直线桥梁未示出预制梁长,尺寸按照桥型布置图执行。 1.2、本项目路线纵断面采用分幅拉坡设计,桥面标高应按相应纵断面设计图进行计算。 根据桥型布置图内所标示的斜交角度注意调整预制梁方向。 1.3、为了满足在设计中由于桥梁所处曲线半径的不同而需要对梁长进行调整。 1.4、主梁端横隔梁和中支点横隔梁与背墙线或桥墩中心线平行。 1.5、预制主梁简支安装时的临时支座采用砂箱形式临时支座。 1.6、桥面正常情况下横坡为2%,施工时应注意按桥梁实际坡度设置预制T梁顶面及横隔梁顶、底面横坡,当有超高时必须保证翼缘板根部的尺寸满足要求。 1.7、通过桥梁的电缆槽及悬吊预埋构件尺寸按交通工程要求采用预埋。 1.8、拼宽桥梁需要施工前坐标放样,当加宽段宽度与实际不符时以坐标为准。 1.9、所有桥梁主要构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10、本项目工程预应力施加采用预应力张拉智能控制系统,且具有远程监控功能。 1.11、承包人必须制定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压浆施工方案报监理人审批。所有预应力张拉、压浆工作,必须有监理人在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理,并在原始记录上签字。承包人应在7天内向监理人报送记录复印件及电子记录文件。 1.12、梁板每次张拉的技术信息应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自动存储、打印。每次预应力张拉以后,如监理人要求,应将张拉数据现场打印给监理人。 1.13、预制梁板养生采用全天候覆盖自动喷淋养生或蒸汽养生法养生,并做好循环水的利用,混凝土养生期应根据水泥品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掺入的外加剂,合理确定。 1.14预制箱梁齿板处顶板横、纵向钢筋高度应按图纸设计摆放,尽量避免造成钢筋的断开,在锚垫板处与之发生冲突确实影响施工的,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以断开,但要保证横、纵向钢筋尽量与底板的间距,不能和底板钢筋合在一起;断开钢筋位置要前后错开,并保证将来焊接长度。齿板位置的所有钢筋应通过齿板模板开槽通过,不能采用弯曲钢筋的方法施工。张拉槽内的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二次抹面压实,刷毛、凿毛均可,但尽量保证平整。齿板处模板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加工,同时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施工中不移位、不变形,保证锚垫板的位置和角度符合图纸要求;锚垫板后部混凝土浇筑必须使用定型模板,控制好浇筑后的混凝土几何尺寸和密实度。 1.15鉴于本项目预制边梁滴水槽位置不统一,经研究决定,现做统一要求:滴水槽中心线距梁体外边缘10㎝,R=15mm,形状半圆形;梁体有弧度的边梁,滴水槽要顺梁留弧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自动扶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站站房工程的自动扶梯施工。 2.作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技术要求 (1)认真阅读随机手册,了解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在施工前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把施工图纸消化透,明确施工流程,并加强现场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化管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图1:自动扶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准备工作 资料准备:安装人员应在开工前熟悉安装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如土建图、安装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等)。 2)现场勘察 A. 土建施工状况:按土建布置图对上建施工进行核查,如果相关的尺寸及施工要求不符合土建布置图的要求,应通知业主责成有关部门及时修正。 B. 现场空洞要有护栏,保证施工人员不能掉下。 C. 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 D. 吊装用的锚点应先征得设计、总包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签认手续,或选择图纸上指定的部位。

E. 扶梯安装处的基础应通过了验收。 3)扶梯开度测量 A. 在两楼板之间测量升起高度,在两水平支柱之间测量水泥坑口长度,并记录。 B. 桁架支撑:第一层站的支撑板,至少应在桁架吊装前7天安装好,在浇注水泥之前,一定要将支撑板与地板两层对准并使之水平。 (2)施工工艺 1)基础放线 A. 确定标高线:根据自动扶梯所安装的具体位置,通常在扶梯不远处都设计有建筑结构立柱以及50线(由正负0向上返500mm作为基准标高)基准轴线。根据50线确定机尾、机头标高线;根据标准轴线确定自动扶梯中心线,中心线确定之后用下面方法测量,并确定机头、机尾承重钢板的标高。 B. 制作样板:在上机头前,用50mm×100mm方木作为放线用的样板,要求木方子四面刨光、平直,然后于上机坑中心位置放一铅垂线于下一层地面,作为测量用。 C. 用经纬仪在下机坑的自动扶梯中心线上,找出上机坑的中心线,并墨线画出,把一、二层的50线引至铅垂线处,找出地平线,并测出精确的提升高度(以最终地面为准),支点间的距离为a+10mm,提升高度为b±5mm 。利用上、下机头处50线,找出各层地平线,然后下返250mm于搁机牛腿上画出安装承重钢板的基准线。 2)水平运输 A. 确定运输路线:扶梯设备一般堆放在施工现场附近的简易库房内,在起吊前应首先运到楼房内。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扶梯在现场的存放地与安装地点的通道畅通,确定运输路线。 B. 确定锚固点:在安装位置附近,找到一个固定点,可以固定链条葫芦,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水平移动扶梯桁架的拉力,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应在安装位置附近埋设支架,充当锚固点。 C. 水平运输:采用多个手拉葫芦串联,首尾相接,设备底部设置100mmx100mmx200mm 方木(每头四根,方木下再设直径80mm的滚筒,缓慢牵引至楼房入口处。室内的水平运输,方法类似,只是锚点可选择在承重梁(柱)上,水平运输时也可自行制作滚轮滑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无功补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严禁在不熟悉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下执行下列所有行为 1.操作步骤 1.1.现场手动合闸操作 1.1.1送电前的各项检查 a)装置柜中的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接地刀闸应在断开位置。 b)关好柜门,装置上各信号显示正常。 c)送到上一级断路器柜的各告警或报警信号都应正常。 1.1.2通知上一级断路器柜合闸。高压一旦送上,此时母线高压带电也应有显 示。 1.1.3合上各部分操作电源开关。 1.1.4将钥匙转换开关转换为“手动”,按其面板上的合闸按键,即可实现按 需要手动投切。 1.2.现场手动分闸 1.1.1首先把钥匙转换开关转换为“手动”,按其面板上的分闸按键,然后即 可退出电容器。 1.1.2通知上一级断路器柜分闸。 1.1.3将柜中的高压接地开关合上,此时接地刀闸应在合上位置。 2.停电检修步骤 设备正常运行时,禁止打开各柜柜门,同时高压带电显示器在闭锁状态,安装在各柜的电磁锁处于闭锁打不开柜门。 打开柜门操作步骤:先退出运行的电容器-通知上一级断路器柜分闸-过10分钟→合柜内的高压接地开关→停操作电源→拧开柜门锁→即可打开柜门;首先验

电,然后放掉电容器的残压,方可检修。 3.运行和保养注意事项 3.1.本装置的电容器额定电压为10kV,频率为50Hz,实际运行时电网电压不 应超过装置额定电压的1.1倍。如电网电压过高,应将电压调整至正常再运行。 3.2.投入运行的装置,应每天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并作好记录,尤其是各个 电气数据、温度和噪声等参数变化情况。 3.3.在进行拆卸、维护、检修作业时,必须按电气检修规程中规定,最后合上高 压接地开关,并作好安全防护方可进行作业。 3.4.保养时应着重检查电气接触可靠性,紧固件的紧固状况,搞好除尘清洁 工作,发现有渗漏现象时应退出运行,更换器件或送修。 3.5.经常检查整套装置的防护状况,严防各种动物进入箱内。 3.6.在运行中发现高压熔断器熔断时,应首先查清原因,并将问题处理好方 可送电。停送电操作需考虑电炉的运行状态。 3.7.经常对电容器的外观检查,如发现电容器外壳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查明原因。 4.检修注意事项 4.1.检修时必须停电10min,当带电显示器不显示带电后,方可合上高压接 地开关,打开柜门。 4.2.在人接触电容器前,即使有放电器件,仍须用试电笔检测。然后用绝缘 接地棒将电容器短路接地放电。任何时候均不应将两手直接接触两个套管的接线 头。对已损坏退出运行的电容器尤其如此。 4.3.检修完毕应及时接地线拆除。 4.4.长期停放过的电容器重新使用前须经过验收试验及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 故障分析与排除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 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 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

4.2设备 4.3材料 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 5、工艺操作步骤 5.1流程图

电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0适用范围 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成品油管道工程站场、阀室电气工程施工。 2.0定义 以下解释为本程序文件自定义: 业主:…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部。 PMC(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品油管道工程PMC项目部。 EPC总承包商:…工程EPC项目部,以下简称EPC项目部。 分包商:是指没有与业主签订合同或不直接隶属于业主的单位和个人,但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或有隶属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指EPC项目部所属的设计、采办(设备、管材制造、管材防腐、中转站)、施工分包商,以下简称分包商。 EPC施工部:指EPC项目经理部下设的施工部,负责…-…成品油管道工程施工协调的运作及管理。 3.0引用标准、文件 3.1 修正 国家、PMC(监理)/业主或施工所在地有关的部门最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法定准则的要求,将随时贯穿于工作中,由此造成的不符合,在得到PMC(监理)/业主或EPC项目部的书面通知书后予以修正。 3.2 符合 本程序文件所规定的各施工程序工作,必须由合格的具有能力的相应岗位工人按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来完成。 本程序在3.3条引用标准和文件规定的标准,即为本程序文件的条款。 3.3 引用的标准规范 3.3.1标准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 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 4.0 工程范围 4.1场站和阀室的电气安装。 4.2场站和阀室的外电安装。 5.0 施工准备 5.1 施工单位会同PMC(监理)/业主、设计进行阀室和场站的控制点交接。

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1铁路接触网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 2. 作业条件及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下锚锚臂、拉线底板均已安装完成。 2)承力索、接触线补偿绳长度及在滑轮上的缠绕按照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或在预配中心进行预制缠绕完成。 (2)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已经过技术培训和交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滑轮补偿装置安装、调整的各工具已按照型号、规格等要求准备就绪。 3. 引用标准规范 (1)《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铁建设[2015]47号)。 (2)《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3)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设计说明及图纸。 4. 作业内容 滑轮组补偿装置安装:滑轮组与固定底座连接、滑轮组与坠砣连接、滑轮组补偿装置与承力索连接、滑轮补偿装置与接触线连接、调整滑轮组A、B值。5. 施工技术标准 (1)滑轮补偿装置与锚臂的铰接点应具备水平、垂直转向的功能。 (2)坠砣串排列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整串坠砣合重允许偏差不大于额定重量的±1%,同一锚段两坠砣串质量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 (3)坠砣限制架导管安装直立、补偿传动灵活,坠砣串无卡滞现象。 6.工序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序流程 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调整工序流程如下图所示 施工准备补偿装置安装补偿装置调整填写安装记录 (2)操作要点 1)安装滑轮本体前,首先检查滑轮补偿的补偿绳缠绕情况,发现错槽等现象要重新缠绕,加装开口销的位置,开口销并掰至120°。 2)按要求码放坠砣,连接补偿绳,检查拉线,然后安装滑轮补偿装置与锚臂相连,最后安装绝缘子及其他连接件,待放线车到位后,与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连接。 3)承导线给定张力开始架线后,确认补偿绳没有出槽,补偿运行状态正常后,对补偿绳是否在同一垂面进行检查,确保滑轮底座滑轮处不发生卡滞。 (3)结束 施工完成后填写安装记录。

预制箱梁模板作业指导书

预制箱梁模板安装及拆除作业指导书 1、适用条件、范围 为了使贵溪制梁场桥梁预制模板安装的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桥梁外形轮廓尺寸的准确性及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贵溪制梁场箱梁预制的模板安装和拆除作业。 2、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标志编制后,应在开始工作前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仪器检测设备配齐。以确保技术人员需要。 3、技术要求 侧模与底模连接的标高、间距按“台座设计图”和“外模底模连接图”精确定位预埋。 模板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端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模板安装前板面必须均匀涂刷脱模剂。 侧模、端模安装后检查支撑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灌注砼时必须专人值班,负责检查紧固件、拉杆、支撑垫等,如有松动应及时处理、紧固,以免跑模或漏浆。 立模工序作业完毕,由班组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由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并填写模板安装检查记录,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后,才允许进入砼灌注工序作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底板拼装→底模反拱→安装侧模板→调整侧模倾斜度→安装翼板→调整翼板反拱→安装上角膜→调整上角膜垂直度→安装端模→端模与角膜连接→测量外模长度宽度→吊入内模→内模调节到位→检查内外模尺寸→浇注混凝土→缩放内模→移除内模。 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底模的安装 1)底板下台座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且地基稳定,确保在制梁过程中不发生下沉现象。底模平整度控制在2mm/m。由于预施应力时,梁体的弹性压缩及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影响,使梁长缩短,制造底模时其全长应考虑压缩量,根据设计图纸资料提供其压缩量进行设置,待梁体张拉完后根据具体情况和统计资料再进行调整。为减少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和保证在运营状态下线路的平顺性,梁体应预设反拱,底模两端范围内部不设置反拱,在梁体跨中处根据设计图提供数据设置反拱,其它部位按y=ax2-b二次抛物线(近似折线)进行布置。在钢筋混凝土台座基础上预埋钢构件,钢底板在工厂加工成块,在工地安装焊接成整体,底模与钢构件焊接固定底模。将端头第二块(~范围)制成可拆除的活动块,其余部位按照设计要求焊制在底座基础上。 2)减少在台位上预施应力时造成混凝土开裂。在预张拉和初张拉后与底模接触的梁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压缩而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将底模端部固定底模改进成活动块, 3)底模安装后及时清除底模面板上杂物,对活动底模的接缝处清除浮渣并使之密贴,检查底模两边的橡胶密封条,对损坏的须更换或修补,并随时检查底模的反拱及平整度等,尤其是四个支座处误差须在允许范围内。 4)底模及台座施工安装完毕后及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每月应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归档,当有超标处应及时调整修理。 5)安装尺寸要求: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框架涵施工作业 :指导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人:人: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施工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框架涵砼施工砼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钢筋加工在工区钢筋加工场地加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7清表7地基处理7挖基7框架涵砼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 页)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

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5.1.1 基坑开挖 技术员对基底进行平面位置、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几何尺寸应满足施工与设计的要求。 5.1.2 基坑护壁 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挡板支撑,根据土质经检算,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挖出土时,应有防护措施,不得碰撞支撑。 5.1.3 基坑排水 基坑四周设制排水沟及汇水井,根据水量大小选用适当的水泵进行排水。基底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检验,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迅速进行基础施工。 5.1.4 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30cm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5.2 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 5.2.1 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筋。 5.2.2 钢筋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I级钢筋不小于30d,n级钢筋不小于3 5d。钢筋的焊接采用搭接式电

基础槽钢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质量,预防污染,保障安全,遵守法规,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绩效,为社会提供时代的绿色精品工程。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 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部2010年05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适用范围 (1) 三、施工流程图 (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 1、施工准备 (1) 2、确定安装方式 (3) 3、基础槽钢制作 (3) 4、定位、测量 (3) 5、基础槽钢安装 (4) 6、接地支线制作 (5) 7、基础槽钢刷漆 (5) 8、配合土建地坪施工 (5) 五、安装注意事项 (6)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各变电所一次施工图。 2、变电所设备安装施工图。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5、新编电气装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7、施工场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适用范围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各设备基础槽钢安装使用。 三、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 (1)现场布置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各预留孔洞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2)技术准备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3)人员组织准备

(4)工机具准备

号位量 1基础槽钢【10套数量据设计图定2膨胀螺栓M10×80套 3镀锌扁钢-40×4米 4电焊条φ3.2kg 实需 5防锈漆kg 实需 6富锌漆kg 实需 7角钢∠50×5kg 实需 2、确定安装方式 施工前应首先确认土建预留的孔洞和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确认各设备的基础槽钢固定方式,即直接焊接在结构层预埋件或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变电所房建的结构层上。如下图所示为六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每种设备的固定方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如图所示利用膨胀螺栓与地面结构层连接时,螺杆与螺帽应点焊;设备基础槽钢安装原则为:若站台结构层或站厅结构层同一平面的变电所其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立式安装方式,其它车站变电所及外挂所的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槽钢卧式安装。

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工艺 (1) 5.施工要求 (2) 5.1顶进设备安装 (2) 5.2试顶 (2) 5.3顶进挖土 (2) 5.4箱涵顶进 (3) 5.5尺寸偏差控制 (4) 6劳动力组织 (4) 7材料要求 (5) 8机械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查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确保顶进安全措施 (6) 10.2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7) 10.3环境保护措施 (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223+527 新建(7+8.5+8.5+7)m框架桥箱体顶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1、现场准备:现场既有地下管线采用人工挖出,并采取包裹保护,坡脚下电缆不能挖出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割接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保护措施完成后再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2、劳力及施工机具准备充分调试正常,由施工负责人确认备有足够人员、机械、材料,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替代、备用后方可施工。 3、技术准备: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的原则进行施工。顶进前技术人员复核箱体几何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顶进高程中中线和高程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没有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 2、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 3、所有参加接长框架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顶进施工时,对既有路线采取D24型便梁的加固措施。 5、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6、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7、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并严禁逆坡挖土、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每次挖土进尺不得超过1m。 8、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测量监控。 4 施工工艺

06-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西成客运专线XCSDJC-1-2标段接触网工程 编号: 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成客运专线四川段四电工程指挥部二○一五年九月六日发布二○一五年九月七日实施

西成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 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川陕省界至江油站段接触网电连接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技术标准及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导手册;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组织专业的电连接安装小组;相关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确认电连接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的长度,安装工具及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3.技术要求 3.1电连接安装包括:非绝缘关节电连接、绝缘关节电连接、线岔电连接、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避雷器引线、供电线引线等。 3.2安装电连接处承力索与接触线结构高度小于等于1m时采用“C 型”安装,大于1m时采用“S”型安装。 3.3“C型”和“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如下:

“C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 “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 3.4承力索和接触线均应在加上张力且定位和吊弦安装完成,承导线二次落锚后,方可安装电连接,电连接线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位置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安装图和现场实际情况查出d1和d2之和;

(2)现场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置位置(以工作支为主)处两承力索水平 距离; (3)根据测量结果,在表1中查出A 值; 20 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046648310312214216218120130040536987106125144164183203400 50617692110128147166186205500617083981151331511701892086007280911061211381561741932127008390100113128144161179197216800941001101221361511671842022209001051111191311441581741902082251000116122129140152166181197213231110012813214014916117418920422023712001401431511591711831972122272441300151154161169180191205219234250140016216617117918920121322724125715001731771821901992102222352492641600 185 188 193 200 209 219 231 244 257 271 表1:长度A(cm) 两悬挂间距离C(cm) d1+d2两中锚点之间的距离(m)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客运专线下设的通道式或排水式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箱涵。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根据框架涵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设计标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实地放出标志桩或用石灰等画出基坑开挖标志线。 2.1.2 审核施工图纸,核对结构尺寸及工程数量,做好技术交底。 2.2 场地准备 拆除施工场地内及周围所有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规划好堆放材料区域,有占用地方道路的则进行改道。 2.3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框架涵每班劳动力组织 2.4 机具配备(见表2) 前期配开挖基坑用的挖掘机1台,根据运距配倒运弃土用的自卸车1—3台。后期根据运距配6立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台,每小时60立方排量的输送泵或长臂泵车1台,插入式振动捣固器4—6台,钢筋弯折及焊接设备各一套。 3 技术要求 3.1 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分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浇筑完成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养生。 3.2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3.3 涵身混凝土必须是原装原色,色泽一致、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光洁平整,接茬顺直;混凝土表面严禁涂、刷、抹。 3.4 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框架涵进行中线、水平及贯通测量。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遇有地下水的基坑,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值。框架底部软弱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4.2.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给钢模板,分二阶段安装,第一阶段安装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安装边墙和顶板涵身,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现浇支立。 4.2.3 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在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涵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相互位置的正确。 4.2.4 混凝土灌注 (1)框架涵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2)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电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2.工程概况和特点3.编制依据 4.施工组织 5.施工准备 6.施工步骤 7.质量控制 8.安全文明施工 9.附录 1.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叙述重庆双槐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锅炉房布置的临时施工电梯安装有关技术安全要求,以来指导作业人员正确施工,确保施工电梯安全使用。 此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本工程#3炉临时施工电梯安装作业指导。 2.工程概况及特点 **************工程**炉施工电梯由上海宝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制造,其型号为:SCD200/200VA,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驱动方式、双笼有对重、有驾驶室的施工升降机,每只吊笼额定载重量为2000kg,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来驱动吊笼在导架上下运动。 本施工升降机安装工程共有八大部分组成:基础平台、地面防护围栏、导架与附墙架、吊笼、传动装置、对重系统、电缆导向装置、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 基础平台由预埋底架、地脚和钢筋混泥土组成,其上承受升降机自重及负荷重,并对导架起固定作用。防护围栏由基础底架、门框、接长墙板、侧墙板、后墙板、缓冲弹簧、直拉门组成。导架由标准节拼装而成作为吊笼上下运行的导轨。标准节每节高为1508毫米,装有两根齿条。四根立柱管中心间距800×800毫米,标准节之间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导架顶部和底部装有限位挡板、挡块,与吊笼上的限位开关相碰时使吊笼自动停车,当上下限位开关发生故障,三相限位开关会切断所有电源。传动机构由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齿轮、压轮装置组成,安装在传动底板上。传动机构两齿轮与导架上的齿条啮合来使驱动吊笼运动。传动底板上还装有上、下限位开关、三相限位开关、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也有一齿轮与导架齿条啮合,当吊笼以正常速度的1.5倍下坠时靠离心力动作将吊笼停住。 **炉施工电梯布置在固定端K4轴~K5轴之间。施工升降机高度为87.464m,导架共分58个标准节,共设10个附墙架,7个通道。 本工程单台施工电梯安装实务工程量为23.77t,主要包括: 围栏重量: 1250Kg 吊笼重量: 1600×2Kg 对重重量: 1258×2Kg 附墙架、动力电缆,电缆导向装置、钢丝绳等重量: 5730Kg

(40+64+40)m连续梁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项目经理部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 围 (1) 2.作业准 备 (1) 3.技术要 求 (3)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 程 (4) 5.施工要 求 (6) 6.劳动组 织 (9) 7.材料要 求 (10) 8.设备机具配 置 (11) 9.质量控制及检 验 (12) 10.安全及环保要

求 (15) 1 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项目经理部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项目经理部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1工程类别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沈客专辽宁段玉龙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支座安装作业施工。(40+64+40)m连续梁跨越规划玉龙路。 线间距5.0m。玉龙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为正线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桥面宽度为12.6m,采用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轨道轨顶(内轨顶面)至梁顶高度为0.738m。 1.2地质条件 桥址区为低缓丘陵间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桥址范围内表 ml)杂填土及填筑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al pl)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及细圆(Q4砾土。下伏侏罗系上统(J3)页岩、砂岩、砾岩。桥址范围内下伏页岩具膨胀性。 桥址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 水及地下径流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为0.2~

8.9m(高程150.38~151.39m),水位季节性变幅1.0~6.0m。 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最大冻结深度1.4m。 1.3环境条件 地面以上环境作业等级为T2。 2.作业准备 2.1技术准备 (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 工组织设计以及规范和技术标准,仔细的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制定相关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交底,并进行上岗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的内容和要求。 1 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项目经理部支座安装作业指导书 (2)选择队伍驻地、临时工程、材料堆放场地、办公设施齐备,满 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进行施工调查,调查墩旁地形、地质、水文、交通和现有常备定型材料的情况,所有机械材料经检验合格。墩身及支承垫石完成施工。 2.2人员配备 根据支座施工作业内容,安排工班专人施工,并配备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对其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检查验收,主要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表2-1 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

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桥涵工程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工程DK119+043.5~DK145+761.57段框架涵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施工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人员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3.2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3.3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4严格控制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质量。 4.施工工艺流程及标准 4.1施工工序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施工)基坑开挖→(碎石垫层、基底换填)基础及底板施工→墙身和顶板施工(出入口铺砌)→出(入)口边墙、帽石立模浇筑混凝土→养生→防水层→回填规定填料。 4.2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框架涵施工工艺框图 5.施工要求 5.1准备工作 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防、排水措施处理,以防雨水对作业基坑造成坍塌而影响施工;为施工方便,提前将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稳固、可靠的地方,经对水准点测量复核后用于施工。施工技术交底:对到场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按图纸设计尺寸对所需模板进行加工制作;在基坑开挖前,测量组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根据纵、横轴线,按设计坡度放样基坑开挖轮廓线。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检查,用水准测量控制。

检查设备安装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预埋件、预埋孔清理 检查设备安装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12.8.1 工艺概述 铁路桥梁检查设备是为桥梁建成后检查、维修而设。检查设备作业有吊篮和检查梯、爬梯等,其具 体设置根据工点设计确定,爬梯一般在距地面 3m 及以上高度桥墩范围内设置,设置爬梯的墩身均设吊篮。 检查梯是逐墩设置,设于固定支座侧,是由墩顶通往梁内箱的检查设备。 本工艺适用于铁路桥梁检查设备安装施工。 12.8.2 作业内容 检查设备作业内容包括吊篮和检查梯、吊篮、爬梯预埋件安装及结构件加工、现场安装、防腐处理。 12.8.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 12.8.4 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搭设安装架 爬梯安装施工 检查梯安装施工 吊篮安装施工 12.8.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详细的看懂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 (2)根据施工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并向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的质量 和人身安全。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区段的进度计划和工程总数量合理安排材料进场,进场材料必须符合施工图纸、相关规范 及文件的要求。 (1)角钢的型号与数量确定,加工成型半成品 统一存放。 (2)圆钢的型号与数量确定。 (3)钢板有普通 钢板与花纹钢板,按图纸要求加工成型。 (4)检查材料的 材质证明、报告及合格证齐全。 二、搭设安装架 吊篮设置墩身多为高墩或水中墩,安装时需要搭设支架。支架搭设务必保证支撑的基础牢固,做到 安全可靠,支架设安全网。安装过程中,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带,现场有专职安全员负责指导。 检查梯的安装可借助吊篮安装搭设安装架上到墩顶或直接通过楼梯。 三、预埋件、预埋孔清理 吊篮与检查梯均设预埋件,在吊篮安装前,应对墩身预埋件上的混凝土渣等清理干净。检查梯的预 埋件是在墩顶及梁端底板位置处,混凝土浇筑时有的螺栓孔及丝杆可能粘有水泥浆不方便下一步安装, 安装前仔细检查并清理干净。 预留孔清理是指爬梯的安装孔,在墩身施工时易堵塞,爬梯安装前应对其细致检查并清理干净。

i连续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之13---桥面系及附属设施-11页精选文档

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桥面系及附属设施的施工,保证客运专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特制定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作业指导书,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运专线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 三、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四院提供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 铁经规院发布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 中水四局宁杭客运专线NHZQ-2标段《徐舍特大桥跨溧戴河连续梁专项施工组设设计》方案 四、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 1、桥面系及附属设施主要内容 桥面系和桥梁相关配套工程由防护墙,遮板,电缆槽(包括中竖墙和边竖墙、盖板),栏杆(包括立柱、隔柱和扶手)或声屏障,接触网支柱基础,伸缩缝,桥面防水层和保护层,泄水孔,综合接地组成。桥面系平面布置图见图一: 图一三列排水桥面布置图 2、桥面系施工顺序的确定 连续箱梁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防护墙,遮板,电缆槽,栏杆,接触网支柱基础,伸缩缝,防护墙外侧防水层工程开展流水作业。待20#~0#墩台箱梁架设完成,架桥机退出该工作面后,开展防护墙内侧防水层、保护层的施工。铺轨完成后开始安装声屏障,四电铺设电缆后,安装电缆槽盖板。 桥面系防护墙和电缆槽竖墙处有梁体预埋钢筋,需要现场浇注,而遮板、盖板和栏杆则采用集中预制、加工制作及安装。为不影响轨道工程施工,应先施工防护墙,然后进行遮板安装,再施工电缆槽边竖墙(或声屏障基础)中竖墙、电缆槽内防水层和保护层,最后安装盖板及栏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