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小学简介
长治市城区建东小学学校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建东小学简介
长治市城区建东小学位于“魅力长治”八一广场的东侧,是一所“长治名校”。
她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为16447平方米。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余名,教师95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能手6人,三晋名师2人,长治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55人。
多年来,学校承载着社会厚望、家长的期盼,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以“用爱心、智慧与责任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求真教育”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未来需要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体育传统,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思想品德、艺术素养、体能体魄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尤其是“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推进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开放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碰撞”中,使知识全面融入生命,使师生共同进步,全面推进了新课程教学改革,迎来了建东小学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在创建“求真的教师文化、探究的学生文化、先进的课程文化、和谐的家长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促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乐园,教师愉悦生活、幸福工作的家园,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上档升位,为此学校成为长治市基础教育的“窗口”。
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为了明天——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及长治市“文明单位”、“平安校园”、“绿色学校”、“品牌名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
聚焦:第35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聚焦:第35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者:牙牙来源:《学苑创造·B版》2020年第08期日前,由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主办,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具体组织实施的第35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完美落幕。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区14个市的各类参赛作品1040项推送区赛评选,经过网络申报、审查,以及专家评委的严谨评选,有464项作品脱颖而出。
本届大赛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大赛首次从线下转向线上进行。
来自全区14支代表队的500多名科技小达人和科技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搭建起充满奇思妙想的“空中赛场”。
小达人们在别具创意的“空中赛场”上展现出八桂青少年的聪明才智,让观众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
为了更好地宣传科学抗疫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激发社会公众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大赛精心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活动,如票选“十佳”、微观大赛、科普剧展演、科学小达人与专家面对面、科学抗疫展播等活动。
在“科学小达人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组委会从参赛选手中选出14位“科学小达人”(每个市1位),与观众在线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过程,并与科普专家连线,在线接受专家指导,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创新技能。
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重建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作为科技时代的一分子,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努力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作品,建设属于我们的未来!本届大赛共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50项、二等奖73项、三等奖115项,青少年科学DV作品一等奖30个、二等奖54个、三等奖80个,青少年科普剧竞赛作品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9个,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16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55个,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1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48个,优秀科技辅导员34名,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34幅、二等奖51幅、三等奖87幅。
竞赛项目: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是指小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成果和科学论文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究——以StoryTime“Scared”案例研究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究——以Story Time“Scared”案例研究为例张丽珍上杭县城东小学,福建龙岩364200摘要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故事教学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英语阅读素养。
立足三段式语篇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基于故事题眼、年龄特征、故事绘图、情感基线等,找准契机对学生进行各项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输出语言,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故事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故事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形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在此,笔者以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Story Time“Scared”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故事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方面的发展。
一、基于题眼,激疑导思,发散思维题眼即故事的标题,它具有超强的浓缩性和概括力。
基于题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有效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提高他们预测故事的能力和探究兴趣。
提问应以“what”“where”“when”“who”“how”“why”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为主。
在“Scared”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慢到快演唱歌曲“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实现快速、有效热身;然后结合TPR教学法和板画法从happy过渡到scared;接着在该词后面标注一个大问号,引导他们借助特殊疑问词围绕故事主题提问。
罗列所提问题:Who is scared?Why is he作者简介:张丽珍(1979-),女,福建上杭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成果。
scared?Who makes him scared?Who are in the story?Where were they?When the story happened?What happened?What did they do?How to make them happy?……这些问题中既含有理解层面的问题,又有分析和应用层面的问题,涉及到了故事的起因、情节、结果及解决方案;而后,教师出示故事中的人物Panda,Kangaroo,Dog,Cat,Ele⁃phant,相机教学kangaroo,再引导学生猜测“Who is scared?”让他们在“Is panda scared”猜一猜的过程中巩固学习“scared”。
城郊中小简介

城郊中心小学简介城郊中心小学始创于1969年,原名东沩小学,1982年更名为城郊中心小学。
为缓解周边楼盘子女读书的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2009年8月1日在原址拆旧扩建。
新建的城郊中心小学位于宁乡县城新康路88号,处在山水华庭、新府名邸、水晶郦城、玉龙国际花园、嘉城花园等几大楼盘的中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新校总占地面积27.8亩,总建筑面积11975平方米。
拥有高标准的办公楼,办公条件优越、舒适。
有功能教室齐全、现代化设备先进的综合楼,科学实验室、形体训练室、电脑室、语音室、工会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美劳专业教室等各功能教室齐全。
有教学楼2栋,拥有24间宽敞明亮、布置美观、个性张扬的教室,另外学校花去24万元在12间教室安装了班班通。
有大型的膳食堂兼风雨操场,食堂大气、宽敞,配备间齐全,风雨操场拥有大型的演艺台和设备先进的音响设备。
有200米塑胶跑道和标准的篮球架,整个校园布局美观、合理,环境优雅。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5人,专业教师59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19人,中级职称58人,初级职称1人。
省市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
全校共有教学班20个,学生1238人。
新校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省文明卫生单位”、“长沙市合格学校”“长沙市两型学校”、“长沙市优秀少先队标兵集体”、“宁乡县安全文明校园”“宁乡县校本培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走特色之路,办品牌学校”是城郊中小的办学目标。
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敏特英语”落户于城郊中小,并将其作为全县唯一一所试点小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城郊中小的品牌和亮点。
2010年学生代表获敏特英语词汇挑战赛国家级团体二等奖。
为了培养大批一专多能的学生,学校特别重视孩子们的特长培训,健美操队、合唱队、百人号鼓队、美术小组、英语口语小组等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特长,发扬了孩子们的个性,还让整个校园活跃起来,丰富多彩起来。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
佚名
【期刊名称】《安徽教育科研》
【年(卷),期】2024()11
【摘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是安徽省芜湖市教育局直属的一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开办于2013年9月,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城东政务新区,
现有班级108个、学生5200余人、教师300余人。
学校2020年被中共芜湖市
委授予“芜湖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并在多项工作中表现优异,先后获得全国青
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芜湖市文明校园、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芜湖市劳动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总页数】1页(P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和谐与统一r——记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铁山园新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2.英美文学阅读与外国语学校特色化教学整合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例
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介
4.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
东校区5.净心雅行,求是至臻——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校区“净雅教育”文化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word版)小学生少先队员表

模板 1优秀少先队员介绍表学校姓名解放小学杨志丽中队三年级一班性别年龄女10主要事迹杨志丽同学是一个学习刻苦勤奋,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
她积极进步,乐观向上,爱学习,勤思虑,爱研究。
她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在为贫困地区孩子的募捐活动中,她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销全部捐献出来,精神难能难得。
她节约节约,热爱劳动,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她的爱好很广泛,喜欢打羽毛球、排球,也喜欢画画、唱歌、跳舞。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她经常积极登台表演节目。
作为一名小学生,她诚然获取了好多进步,但还有好多缺乏,今后要以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长处,克服缺点,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睁开的优秀少先队员。
学校建议〔盖章〕月日注:一式二份 , 一份交中心校 , 一份留底。
模板 2鹿城区优秀少先队员介绍表所在单位:〔盖章〕2021年 3月25 日姓名程心远性别男民族汉出生2001年1 月 23日入队时间2007 年照年月所在学上陡门小学专长绘画,写作校班级五〔 6〕班片上陡门 9组团24地址及栋 606室联系88339926325000简要事迹及〔见附页〕获奖情况学校建议:盖章:年月日区少工委建议:盖章:年月日附页:程心远事迹简要及获奖情况我在上陡门小学五年的学习中,由于老师的精心培养,德、智、体获取全面睁开。
此刻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已:学习是做人和知识共同进步的基础。
在做人上我坚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我乐于助人,日行一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学习上,我坚信“一分耕种,一分收获〞,所以,我学习勤奋刻苦,严格要求自己,平时针对单薄课本,自己就有目的性地向父亲母亲提出选择课外指导报名,及时填充课本中的缺乏,这个过程让我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成绩不断上升。
到此刻屡次被评为优秀学生。
同时,让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在双休日最忙也抽出时间来往图书馆一趟,来满足我热爱阅读的心。
在其他的课外比赛中,写作也让我获取了好多奖项,并在学检阅读比赛中获取了不错的名次。
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倡导 “ 学 生活 化 ” 首 先 要 理解 “ 学生 活 化 ” 数 , 数
的本质和精髓 , 不能为“ 生活化” 生活化” “ 而“ , 数学 生活化” 是将数学 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提升数学 , 使 数 学 与生活 相得 益彰 . 是 部分 教 师 在教 学 过程 中 , 但 生活素材情境简单化 , 甚至走向形式. 例如讲正负数 时, 不是从 “ 东西 ” 买 引入 , 就是 从 “ 东 西 ” 卖 开始 . 内 容虽然现实 了, 但意义不大, 缺少思考性和挑 战性. 没有 把握 “ 学 生活化 ” 数 的真 正 内涵. 导 “ 学 生 活 倡 数 化 ” 不意 味着将 所有 的数学 知识 全部 “ 活化 ” 也 并 生 , 不意 味将数 学 泛 化 和 庸 俗 化 , 不 意 味着 每一 节 数 更
一
与方 法 , 而进 一 步 明确 : 学 生活 化 不是 数学 学 习 从 数 的 目的 , 数学 化 才是 数学 学 习 的真正 目的. 数学 生 活
、
课 改 以来 , 活 化 之 风 的 吹拂 让 我 们 的数 学 课 生 堂进发 了前 所未 有 的勃勃 生机 , 同 时也 引 发 了 “ 但 去 数 学化 ” 的不 良倾 向. 往前 看 , 对 数学 化 与生 活化 再 “ 的争论 由来 已久 , 只不 过 以前 叫学 习 系统 的 数 学 知 识 和 密切 联 系实 际之 间 的矛 盾. 两者 的关 系 6 这 O多 年 来 一直在 左右 摇摆 , 个 时期 强 调前 者 , 个 时 期 一 一 又强调 后者 . … 以笔 者 之见 , 学 学 习应 该 从 学 生 ” 数 自己的生活 实 际 出发 , 数 学 学 习 与学 生 生 活 经验 将 紧密地 联 系在一起 , 教 师 的 引导 下 , 过 自己 的思 在 通 考 , 生活经 验上 升 为数 学 知识 , 就 是 经历 数 学化 把 也
广西南宁马山县城西小学特色发展规划

广西南宁马山县城西小学特色发展规划第一部分:学校特色建设的背景及意义一、学校简介Ø 创办背景1972年马山县城厢中心小学升为初中后,县委决定在县城东、西、南、北四方征地建四所小学,分别是城东小学,城西小学,城北小学,城南小学。
我城西小学由此产生,建校初级校园面积只有2.4亩,5间砖瓦结构的教室,1间办公室,全校一到五年级共5个班,学生191人,教师8人。
当时学校操场黄泥土,凹凸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烂不堪,没有一切体育装备。
从1972致今,学校经过6次征地,使用土地面积5.3亩。
现在学校有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桌6台。
有3栋四层教学楼,共28间教室,有17个班级,950名学生,教职工38名。
多媒体教室1间,(100个座位),科学实验室1间,图书室1间(藏书1.2万册),音乐室1间。
二、学校发展优势Ø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师资队伍,教师平均年龄36岁,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5岁。
Ø 特色建设优势如今学校环境优美,设计新颖,区域鲜明,拥有各种功能室,教学设备先进。
四周文化长廊主题鲜明,校园布局合理,小巧玲珑,成为师生喜欢的校园。
三、办学思想Ø 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基,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台。
使每一位学生快快乐乐学习,使每一位教师高高兴兴教学。
Ø 办学特色:以美育美。
Ø 办学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美的人格。
Ø 人生态度:以己优美的行为,给人甜美的印象。
Ø 校训:美----和谐、诚信、求真、向善。
四、问题与困惑由于是一所县城小学,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学校应该是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而现在学校硬件建设还没有完善,一边建设一边使用,规模还完全形成,所以现实与社会期望还未能接轨。
比如:Ø 专职课教师配备要充足,如: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东小学简介城东小学的前身是缑城书院。
明季,兴书院,万历二十二年(1594),县令王演畴废村东之崇圣观(即今城东小学址),改建为书院。
为纪念明初大儒方孝儒,遂名缑城书院。
内建扶摇阁、藏书楼、讲堂楼等,藏经史子集119种。
万历四十二年,知县林映苍建讲经楼5楹,上有文昌阁。
清康熙十五年(1676),书院毁于大火,两年后县令崔秉镜重建,未臻完备。
乾隆间,县城白石村人龚正席、龚景歧父子相继出资重新修了讲堂楼、斋楼、厢房、厨房等40余楹,增建了大门及门外石桥。
道光间,在松坛辟武坛,增设武术教习。
书院主持人时称堂长,由县令聘任,教师多由堂长延请名重一时的学者。
教授方法采用问难辩论式,师生各抒己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书院藏有大量经史典集,学生可从事学术研究。
清末又增设义塾,专门为贫寒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故一度俗称书院为义学,四方子弟络绎而至。
清末翰林章浸、进士黄培俊、黄和鋆等均曾受业于此。
书院经多次修缮扩建,积置学田1000余亩,为全县规模最大之书院,极一时之盛。
清光绪二十年(1896待查),白石村东黄姓在宗祠旁办柏屏小学堂(后并入城东小学),为县内小学之始。
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缑城书院为官立缑城小学堂,民国初又称缑东小学校,为区立。
进入了小学教育的时期。
民国10年(1921),椐《浙江公报》公布,缑东小学成绩审查报告为乙等。
民国18年(1929)拆毁书院内的奎光阁、仪门,改建为西式校门,疏峻了门前水池。
民国32年(1943)7月,又拆毁原书院藏书楼、讲堂,建成中西式教学楼11间。
是年10月,推行国民教育,改名为缑城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一说为1940年改名为缑东中心国民学校,待考),设6学级,其中高级2个班;共有学生355人,其中高级104人。
教师9人,工友1人。
民国时期,小学修业年限是初级4年,高级2年,经费主要来源以学田收益为主,政府给予少量补贴。
民国37年(1948)11月,由于物价飞涨,教师难以维持生活,缑东小学教师罢教,联合镇内其他小学向县长请愿,要求增加工资,未达到预期效果。
1949年12月,县人民政府改缑东小学为县立,改名为城东小学。
1951年,拆毁城东小学内的原书院文昌阁,由村民资助建材,出钱出力,在原址上建成教学用房一幢。
1953年,私立柏屏小学并入,为县城四小学之一。
1959年,在县城东创设象山师范学校(后改称宁海师范学校),同时城东小学易名为象山师范附属小学。
1960年,在操场南面新建一幢含12个教室的二层教学楼。
1969(待考)年,宁海师范学校停办,又恢复为原校名——城东小学。
是年(1966?待查)又增设初中班,改名东方红学校,共12班,学生600余人。
由工人、贫下中农及教师代表组成校管会,管理学校。
1971年,撤初中班。
1973年10月(一说1976年,待考),恢复城东小学校名,隶属于城关镇,为城关镇城东小学,镇片校级。
1982年、1983年连续扩建教学用房。
10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初显成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东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滞后。
1993年,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安中先生决定捐款人民币30万元,助建教学楼,并以其夫人龚碧华(宁海人)之名命名为“碧华教学楼”。
1994年,宁海县城关镇人民政府为改善城东小学办学条件,决定进行扩建校园,新建校舍。
扩征土地5000平方米,拆除旧危房,新建校舍4040平方米,总投资260万人民币。
城东小学开始全面改造。
旧校舍旧校舍旧校舍校门1994年城东小学开始全面改造1996年,新建校舍相继落成。
是年4月8日,举行盛大的“碧华教学楼”落成庆典仪式。
赵安中先生一行在宁波市委副书记陈勇、宁海县县长陈炳水、副县长朱水娣等各级领导陪同下参加了庆典。
庆典由朱水娣主持。
新校舍分四层,前后两幢(前幢为“碧华教学楼”),有28个教室,一个多功能厅,四个标准实验室和一个工会活动室,十多个教师办公室及校门、天桥等附加设施;校园西侧是一个四道近200米跑道的操场。
校园总占地面积11767平方米。
全校师生告别昔日光线暗淡的危房,搬入明亮、舒适的新大楼。
校容校貌彻底改观,旧貌换新颜。
2003年,宁海县撤城关镇为街道。
城东小学直接隶属于宁海县教育局,升格为镇中心校极,命名为宁海县城东小学。
县教育局再次投资150余万元,建造四层综合楼一幢,于次年竣工。
1996年新建教学楼(碧华楼)1996年新建教学楼2003年新建教学综合楼2004年建造的仿生园附:宁海县城东小学历任校长更迭如下(1896—2007):2006年,老城区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县政府将校后及校东侧约7000平方米拆迁土地划归城东小学。
2008年,城东小学周围完成拆迁。
(——暂略学校规模——)1996年新校舍落成后,合理使用和科学维护、绿化美化校园,成为学校重要日常工作。
学校以次为契机开展了美化校园、保护环境与学生行为品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并不断拓展深化逐渐形成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绿色教育。
确立相应课题《城镇小学推行绿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绿色教育”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
这一特色适应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的要求。
后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科成果二等奖。
重视科技教育是城东小学的良好传统。
早在八十年代学校有学农基地,分别有饲养角、种植园。
1990年创办县第一个红领巾科技园地,时任县长曾亲笔为园地题词。
1993年获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从小爱劳动”实践活动优秀奖。
“定人员、定阵地、定课程、定内容、定经费”是城东小学科技、绿色教育的基本保障。
学校聘请市、县环保局、科技局、科协等领导及教育专家作为兼职讲师。
学校对辅导员教师多方位进行科技教育、环境教育培训,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各地相关业务培训、观摩活动,拓宽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开设了“环境教育晨会课”(周一晨间活动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
积极探索科普教育与其他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与假日活动教学相结合。
学校利用报刊、杂志等资源,开展剪报活动,建设“活页式”资料库。
保证县、市乡土教材《环保常识》、《为了明天》、《我看宁波》、《我看宁海》等进课堂。
同时要求每一位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涵,做到“自然整合、全面渗透”。
2006年,编写出校本教材《绿色教育》。
2004年投资10万元建成模拟“生态园”,2006年重新创设了100多平方米的科技室,同时在综合楼北面留出200多平方米的“种植园”。
在加强校内阵地建设的同时,还建立了宁波豹王电池有限公司、跃龙山花木场等校外实践基地。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城东小学科技绿色教育的有效载体。
1999年5月,城东小学承办县科技教育协作研究现场会,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科技节。
此后定于每年的11月份,延续至今,已连续九届。
每届科技节都要做到有浓郁的活动氛围,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有规范的活动过程,有新颖的活动创新,有丰厚的活动成果;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同时要求学生读一本科普读物、编一份科普手抄报、讲一个科学家故事、举行一次科普知识竞赛、看一部科普影片、听一次科普讲座、参观一次科普图片展、组织一次科普主题班会、出一期科普宣传黑板报等。
历届科技节主题及相关主要活动见下表:十年来,城东小学科技节内容越办越丰富,活动越来越规范,层次越来越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获得了对相关科技知识的感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因此,学校在注重开展全员参与的各项科技活动的同时,还专门以校科技兴趣小组为主力军,针对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特点,选择了《冬青嫁接桂花》、《让污水不污,让废水不废》、《垃圾的处理》、《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对比研究》、《走遍家乡山和水》等内容作为学生的探究性小课题研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实践、总结,《我校的古银杏树为什么不结果》、《桃树嫁接方法》、《鸡孵鸭》等一篇篇科技小论文在孩子们手中问世,并在各级评比中获得好名次。
实验课题多数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或被编入书,如《让污水不污,让废物不废》在市青少年首届科学论坛中获奖,并入编《我当县长小参谋》一书。
其中《冬青嫁接桂花》实验成果获浙江省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该活动方案获全国二等奖,高年级近500名学生参加中国青少年科辅协会主办的“争当小小科学家”《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对比研究》活动,获省团体一等奖。
体育是城东小学的又一传统项目,在城东操场上始终活跃着一支小篮球队。
早在1985年校男子篮球队获宁波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冠军;2005年在宁海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团体第一名;2005年在宁波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团体第三名;2006年在宁海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再次荣获男子团体第一名。
2004年校篮球组被评为“宁海县假日活动优秀项目”。
2007年5月,城东小学被评为“宁波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0年12月8日,城东小学被命名为“宁波市书法实验学校”,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学校以此为起点,加强写字教育。
设立“天天练”;确立学生作业双项评估标准:既对学生作业正确度进行评估,也对作业书写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写字星级评定”的评价机制,印制《写字素质发展报告册》,建立每学期一次的写字素质发展报告制度。
积极发挥写字教育“立德、启智、审美、健体”的作用,逐步形成写字教育特色。
与此同时蓬勃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努力探索艺术教育的新路子,逐步形成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艺术教育特色。
2001年开始,定于每年上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已举行五届,与科技节双节并举,成为城东小学两道亮丽风景,是城东小学艺术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
学校艺术特长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数百人次。
在六、七、八、九届宁波市硬笔书法比赛,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浙江省中小学生书画比赛,省、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幻绘画比赛,宁波市“国防在我心中”书画比赛,“吴昌硕杯”全国青少年书画比赛等一系列比赛中成绩优异,在县内更是名列前茅。
学生书法作品被上海儿童博物馆收藏。
2004年2月,城东小学被评为“宁波市先进书法实验学校”;2005年6月,学校“书法”、“绘画”分别被评为“宁海县假日活动优秀项目”。
2005年9月,编印了《城东小学获奖书画作品集》画册。
近年来,学校数学活动课成绩斐然,异军突起。
2004年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县得满分奖2人,其中城东小学1人;全县得一等奖4人,其中城东小学3人。
2005年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县得满分奖2人,其中城东小学2人;全县得一等奖6人,其中城东小学3人。
2006年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县得满分奖11人,其中城东小学7人;全县得一等奖12人,其中城东小学5人。